❶ 谁有2010年海淀区苏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卷答案
WANGSHANGYOU
❷ 2010海淀区高三语文期末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中国体育界曾出现过不少巨星,但让观众始终关注、热议不断的似乎只有刘翔一人: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打破了欧美选手垄断了一个世纪世界纪录,成为中国人的骄傲。有人视他为神,将“翔”解释为“飞翔”。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虽不乏理解的声音,但也有不少人骂他是“刘降”。直到刘翔手术后,“诈伤说”依然存在,“劝退论”也很流行。2009年东亚运动会上,刘翔复出夺冠,再次掀起了“粉丝”们崇拜的热潮,媒体上“王者归来”的赞誉铺天盖地。
刘翔曾说:“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高峰,没有低谷。想通了就没什么,就等自己再变得好起来的那一天呗。在被批评的环境当中历练,人能成长很多。”
以上材料不免触发我们许多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一、分析材料
中国体育界曾出现过不少巨星,但让观众始终关注、热议不断的似乎只有刘翔一人: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打破了欧美选手垄断了一个世纪世界纪录,成为中国人的骄傲。有人视他为神,将“翔”解释为“飞翔”。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虽不乏理解的声音,但也有不少人骂他是“刘降”。直到刘翔手术后,“诈伤说”依然存在,“劝退论”也很流行。2009年东亚运动会上,刘翔复出夺冠,再次掀起了“粉丝”们崇拜的热潮,媒体上“王者归来”的赞誉铺天盖地。
刘翔曾说:“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高峰,没有低谷。想通了就没什么,就等自己再变得好起来的那一天呗。在被批评的环境当中历练,人能成长很多。”
可能的立意触发点
刘翔的人生有高峰必然有低谷,有成功就有失败
刘翔有得到肯定的时候,也有被批评的时候
刘翔不是总能被别人理解
即挫折、失败、困境、逆境……能够促进人的成长,是人生的历练,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二、构思选材
结构:议论文结构?
开头一段出论点(表意准确、凝练的肯定句。一般可以用“我想、我觉得、我认为”来开头,也可以用“只有才、只要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关联词来构句,但要注意关联词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二段开始,选择能够证明论点的材料,先简单叙述材料,再进行分析论证(分析论证时常用的语言形式是“某人某事正是因为……才……”或从反面分析“试想,如果某人/某事不……怎么能够……呢?”)
联系现实生活,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也可以是道理方法
结尾总结前文的观点,争取使文章结论比论点更深刻更具有现实价值。
给材料作文必须从材料入手,不能把材料撇开不理。
题目:《逆境与成功》
第一段:逆境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但它能够促进人的成长。
第二段:司马迁、勾践、辛弃疾等等经历逆境,但他们都没有沉沦,而是自强不息,终于有所成就。
第三段:我们高三学生都会有考试失败的逆境,我们也不能放弃,要努力。因为逆境能够助人成功。
温馨提示:
论点必须从材料中得出,也就是说,要在开头第一段就对材料作出分析,整体感知材料——三个时间段内容的归纳提炼:
人们对刘翔的不同反映:
04年被奉为“神”(飞翔)
08年被称为“刘降”(诈伤说,劝退论)
09年被赞誉为“王者归来”
这一段材料看,刘翔是被动的:
材料想暗示我们什么?想启发我们从什么角度去分析这则材料?
刘翔成绩的变化,引起了中国社会舆论的巨大变化
评: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你所持的观点)?
论:这种现象说明什么(你领悟的道理)?
选出其中自己准备“作文章”的某一点,定下立意的角度。
我们中国人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胜败乃兵家常事”,然而不得不承认我们最喜欢以成败论英雄,而且我们也是一个最好面子的民族。以“成败论英雄”折射出:
扭曲的心态、价值观
民众的不成熟
民众的冷漠
舆论的跟风倒
多些期待,少些指责
被舆论充斥的时代(材料中第一段从刘翔的角度说
走自己的路
正确面对批评
真正的对手是自己
只求尽力,不求完美
拼搏是你的精神品质
辉煌的不全是成绩
走好人生路
你的曾经是所有人的财富
人生之常便是无常
宠辱不惊,与己为伴
感谢批评
内容)
其他值得关注的细节:
“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高峰,没有低谷”
客观地说出了一个真理; 作为观众的我们为什么不晓得这个道理?
刘翔所说的“高峰” “低谷”指成绩的高与低,随之而来的则是评价的好与坏
“想通了就没什么”
把什么想通了?想通前与想通后有什么区别?
“就等自己再变得好起来的那一天呗”。
这是怎样的语气?体现什么样的心态呢?
蓄势待发;坚强乐观;坚忍不拔
有没有“熬过、挺过”的意思呢?
❸ 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第二次语文模拟卷
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A.老奸巨猾 摒(bìnɡ)弃;B. 迎合 编纂(zuǎn);D.得陇望蜀 汗流浃(jiā)背)
2.D(冷静:平心静气、毫无偏见地分析道理不感情用事 。冷峻:冷酷严峻。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取消:使原有制度、规章、资格、权利等失去效力。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误解:理解得不正确。不正确的理解。)
3.B(A.望尘莫及:远望前面车马飞扬的尘土而追赶不上。亦比喻远远落后。B.春秋笔法: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后来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C.拭目以待:擦亮眼眼看着。形容对事情发展密切关注。D.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
4.A(B(成分残缺;C不合逻辑;D搭配不当)
5.B
6.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7.D(A(助词/代词,表原因)B,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名词/适宜的位置)C,代词,表第三人称领属关系/副词,表祈使语气) D介词,趁机)
8.C
9.D
10.曩汝之行,得之于足,应之于心。推 于 御 也 /齐辑 乎 辔 衔 之际/ 而急 缓 乎 唇 吻 之 和 /正度 乎 胸 臆 之 中 /而 执 节 乎 掌 握 之 间/ 内得 于 中 心/ 而 外 合 于马志/ 是 故 /能 进 退 履 绳 ‖而 旋 曲 中 规 矩/ 取 道 致 远‖ 而 气力 有余 /诚 得 其 术 也。
先前你走路,得力于脚,而受着心的支配。把这个道理运用到驾车上,就是用缰绳和嚼口协调驾车的马,用吆喝的声调调整马的进退徐疾,胸中有一定的尺度,手里掌握着适当的节奏。在内得之于自己的心意,在外能与马的意愿相契合,这样,就能进退合乎标准,使车马旋转拐弯合乎规矩,跑了很远的路还气力绰绰有余,便是真正掌握了驾车的技术
11.①夙兴夜寐 ②适莽苍者 ③时矫首而遐观 ④艰难苦恨繁霜鬓 ⑤无案牍之劳形 ⑥多于在庾之粟粒 ⑦云归而岩穴暝 ⑧一尊还酹江月
12、D 要点:这两首诗起笔一句都写了边塞秋景(或都写了边关寒霜满地的情景)(1分),都和第二句的边关明月共同构成了听乐的氛围(或都渲染了听乐的气氛)(1分),为全诗奠定悲凉的感情基调(1分),含蓄地表达了征人身处边关的孤寂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例:(1)、都用“霜”字点明了描写的时节和环境,秋意寒霜,营造了悲凉之感,也都写出了写作的地点和背景,写出了戍边战士的心情。用意象含蓄表达了愁绪,意味无穷。(3分)
(2)都以“霜”字开头。这样写能够介绍当时所处的时节,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借着“霜天”的景象,更有助于作者抒发内心的感情,表现诗歌的主旨。(2分)
提示:高诗三、四句为虚写:此时不知何处传来了羌笛曲《梅花落》,乐曲悠扬,似乎在整个关山回荡,由此,让人感到,风吹送的仿佛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眼前出现的宛如和色和香落满关山的梅花。听曲《梅花落》——联想到家乡的梅花——思乡之情。表达得巧妙而自然。
李诗运用他的夸张的诗笔,想象和描写这群从塞北飞到南方去的候鸟,听到秋风中传来画角吹奏的《小单于》曲,也深深为之动情,因而在关上低回留连,盘旋不度。这样写,以雁代人,从雁取影,深一步、曲一层地写出了角声的悲亢凄凉。雁犹如此,人何以堪,征人的感受就也不必再事描述了。
13、(10分)评分要点:①有观点,2分;②阐发与分析,6分(能联系两首诗中的一首,2分;能联系文本之外的诗句,2分;分析阐发具体深入,2分);③语言通顺,2分。
月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其约定的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团圆和思念(愁思、怅恨)。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常常是团圆的象征,寄寓着与亲人团聚的心愿与期待。但诗人们却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快乐,却屡屡倾诉月下离散的痛苦。月引发了诗人的愁思和怅恨。
2.故园。明月暗示着亲人团聚的希望与期待,因此,月意象自然又与家乡联系起来,成为故园的象征。
3.永恒。明月,跨越时空,阅尽沧桑兴亡,见证历史。月意象渗透着哲理的意味。
4.月是美的象征。
5. 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宁静的境界,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月”在边塞诗中体现出苍凉、孤寂的感情。高诗中的月光洒满戍楼,撒下淡淡的哀伤与寂寥同,触动了将士内心中的思念之情。月与将士的羌笛相伴,抒写了令人触目伤怀的凄凉之曲。此时的月,便是寂寞、思念与无限哀伤情愫的化身。李白《关山月》中的“明月出天山”,则尽展一轮皎洁的圆月从天山上挂起的豪迈气势。此时的月照亮了将士内心的豪情万丈,点燃了坚定的信念。在雄壮宏大的天山上,月少了分哀怨,多了份鼓舞与壮丽。不同的诗人丰富了“月”的涵义,他们用“月”的苍凉孤寂,皎洁明亮,照亮了人们在夜空下的心灵。
“月”字是古诗中传统的意象,它包含了思念的寓意。《塞上听吹笛》中“月明羌笛戍楼间”中一个“月”字便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置身于那小楼间听到笛声,思念家乡之感油然而生;《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一个“月”字便让人愁绪满怀,仿佛徘徊在那床边望着皓月,思念亲人之感跃然纸上。“月”字不仅代表了夜晚,也蕴含了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意象。每当读到“月”,总令人不禁想起家人团圆的景象,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温情在月光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感人肺腑。“月”是团圆,“月”是思念,“月”更是一捧温情。
14.D
15.(5分)要点:①关系:文采派是在本色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分);共同遵循的创作原则:当行(1分);②价值:共同使元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或共同代表了元杂剧的艺术成就)(2分)。
学生答案示例:
(5分)①关系:文采派是由本色派发展而分出的一个流派;②创作原则:当行即符合戏曲要求;③均代表元杂剧的艺术成就,体现元代的时代风貌。
(4分)①文采派在本色派的基础上进行加工;②运用语言来刻画人物;③共同代表了元杂剧的艺术成就。
16.【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关汉卿的《窦娥冤》语言平实自然,贴近生活,人物形象丰满,抒情直接,突出体现了本色派质朴自然的特点。“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一句,语言质朴通俗绝少装饰,更是人人都能听懂并产生共鸣的戏曲脚本。更真切的反应了主人公窦娥内心的冤屈和不平,读来让人钦佩作者写实技艺之高超。文中多处惊呼“天也”“地也”,近乎大白话,却贴近生活,“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字当行本色”,诗人感觉浑然天成不事雕琢,人物性格饱满而富有张力,窦娥的深切情感呼之欲出。这一本色流派取材于生活,语言质朴自然,还原人物本色,绝好的表现了人物性格和剧情。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滚绣球”一段是慷慨激昂的本色派的代表。其字句犀利,直抒胸臆,毫不拐弯抹角地怒斥着“天地”,直接地表达着心中强烈的情感,给人以全身心的冲击与震撼。其行文齐整,直呼“天地”,营造出极大的气势,而这种气势正是窦娥心中满腔的怨恨冤情的哭诉。“错勘贤愚枉做天”的呼喊直白而凄厉,“怕硬欺软”“顺水推船”的指斥锋利而悲愤,为剧情的跌宕和窦娥凄惨的身世服务,塑造出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其文字字字珠玑,句句曲尽人情,令听者无不动容,情不自禁的为主人公的命运而叹息和不甘。这便是当行派直抒胸臆最大的特色――直白而富感染力,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9-10)
王实甫《西厢记》——文采派——文采烂然,能把优美的诗词语言熔铸成明快流畅的曲词 ——结合[端正好]具体分析
“端正好”一段体现了“文采派”文采烂然的艺术特色。该段是《西厢记》“长亭送别”开头的景物描绘与离伤氛围的渲染。“碧云天,黄花地”明显化用范仲淹词“碧云天,黄叶地”而熔铸成流畅曲词;“西风”“北雁”“霜林”都是唐诗宋词中烘托离别情绪常见的意象,铺叙委婉,华丽秀美,突出体现了“文采派”的语言特色。“总是离人泪”不仅嵌入诗词情绪,更将其点化成唱段中和谐清丽的重要部分,为主人公抒发依依惜别、痛彻心扉的情感服务,体现了优美的抒情诗的特色。“文采派”注重语言文学加工,将诗词与生活语言融为流畅和谐的唱段、长于抒情的诗意特色在此段中彰显无疑。
王实甫在《西厢记》的“端正好”中能把优美的诗词语言熔铸成明快流畅的曲词,文采派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变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中的“叶”为“花”,通过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莺莺痛苦压抑的心情。满地堆积的黄花,凄紧的西风,南飞的大雁,不正为后文的抒情渲染出一种断肠的凄美?而“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秀丽典雅,含蓄悠长的语言更是在流畅的曲词中尽显了“文采派”如“花间美人”般唯美烂然的特点。
《叨叨令》属于文采派作品。初读下来便可觉得其生活气息之浓厚,尤其是儿化音的使用,充分体现出文采派也是以本色为基础的特点。细细品味,便可见其句式之工整,说明作者在将这些极其生活化的语言入戏时也是下足了一番功夫,才点化成为如此清丽谐美的唱段。“熬熬煎煎”“恓恓惶惶”等叠音词的使用,不仅使其唱词极富韵律感,读之上口易被观众接众,更是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将二人在长亭依依惜别时的留恋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将文采派能把优美的诗词语言熔铸成明快流畅的曲词之特点表现了出来,令人赏心悦目。
17.C、D
18.(1)小说要讲究情节曲折,意蕴丰厚,结尾余味无穷。(2分)
(2)写出了老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恪守谦让之礼,不知变通的特点,还表现了老陆为人的真诚质朴,凸显了他的可爱。(3分)
18 ① 从苏州园林的曲折,没有穷尽,让他明白了短篇小说应情节有波澜,有多重悬念,意韵无穷;汤是一桌美餐的关键,让他明白了小说的结尾要耐人回味。(2分)
①写作小说讲究艺术的和审美的技巧;从苏州园林的曲曲折折,没有穷尽,想到小说情节要曲折、含蓄,有层次感;从宴席最后品味清爽鲜美的汤,想到小说结尾要精致、隽永而回味无穷。(2分)
18.①老陆由苏州的园林曲曲折折没有穷尽的特点中找到了短篇小说内容与情节的玄机,从餐后汤的余味无穷发现了小说结尾的玄机。(1分,小说的“玄机”是什么解说不具体。)
②.表面写“迂”,实则写其为人真诚,谦让有礼,写出生活中的他虽不精明却透着可爱,使人物形象鲜活,读来感到轻松自然,有趣,有韵味。
19.(6分)要点:①形象地再现了老陆的人格、气质,照应了文章的开头。②表达了作者对老陆的深沉的怀念之情,点明题旨,抒情含蓄,韵味悠长。(每个要点3分,要注意必须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老陆去世,作者提笔画江南水乡,而妻子评江南水乡“静”与“灵动”“有绵绵的情味”道出了老陆的性情,表现出他如江南水乡般宁静、平和,对艺术的讲究与对人的真诚。结尾再写江南水乡与开头忆如江南水乡的老陆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结尾绵绵的情味抒发了作者对老陆深切的怀念,点明了主旨,极富感染力,余味无穷。
现代文阅读简答题答题步骤:①提取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择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②转化信息——通过联想、推断,调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③连缀要点——根据答案要点之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
20.浩然正气、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乐于奉献、勇敢、敢于尝试、爱国、勇于担当、挑战、自强不息、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拼搏、冲破世俗、打破框框、好奇与求知的渴望、舍得付出、社会责任、浪漫激情、珍视生命、不断学习、心怀梦想、勇于牺牲、乐观豁达、履行责任、执着坚韧
是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勇往直前,不畏艰苦的担当/是对国家危难的承担/是奉献社会,心怀天下/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是敢于追寻,勇于挑战/是一种理想的释放/青年,仍需历练;青年精神,仍待检验/青年精神是一股激情与魄力,一份理想与责任,但它极易丢失。/“青年”只是一个比喻,而依附于其的“精神”并不受狭隘的年龄的限制。
❹ 2010年海淀区期末的语文作文范文
7.因为大学论文得了A,在罗曼·德斯尔博士的提醒下,我向库特夫人表示感回谢。(3分,答出其中一个原因,答给l分,答出“感谢”、“拜访”之意给2分。)
8.恰如其分、旁征博引、不以为然、不屈不挠、炯炯有神、呕心沥血、不苟言笑、战战兢兢。(2分,每对l个给0.5分)
9.对学生严格要求。(2分,学生用文中词语作答也可,如“严格”、“细致”、“整洁”、
“不苟言笑”、“严厉”,答出了库特夫人其它方面的品质,却没有“严格”或“严厉”,给1分)
10.高兴、激动、欣慰。(3分,有以上词语中一个词语的意思即可。)
11.铺垫或衬托。(3分,答出“铺垫”或“衬托”之一即可,考生答题没有出现这两个词语之一,但能作具体阐述也可。)
12.学生敬爱老师、老师热爱学生的幸福感。(3分,如果学生答出了“学生感激(敬爱)老师”、“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拜访)感到欣慰(激动、喜悦)”两个方面,即可得3分,如只答一个方面给l分。)
❺ 2010海淀语文一模初三急在线等
北京海淀区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一)
初三语文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0分。每小题2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颈椎(jìng) 瞥见(piē) 酣睡(hān) 称心如意(chèng)
B.屹立(yì) 猝然(cù) 琐屑(suǒ) 买椟还珠(dú)
C.堤岸(tī) 避讳(huì) 嗤笑(chǐ) 脍炙人口(kuài)
D.倾斜(qǐng) 侥幸(jiǎo) 刹那(shà) 言简意赅(gāi)
(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静(僻,辟)
判断:“僻”有“偏,距离中心地区远”的意思,而“辟”有“透彻”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填“辟”。
B. 约(婉,宛)
判断:“婉”有“美好”的意思,而“宛”有“曲折”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婉”。
C.功亏一 (溃,篑)
判断:“溃”有“散乱、垮台”的意思,而“篑”则是“古代盛土的筐子”,所以横线处应填“溃”。
D.甜言 语(密,蜜)
判断:“密”有“关系近、感情好”的意思,而“蜜”有“甜美”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密”。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令营增设了一个“新闻天天报”活动,小明毛遂自荐,当选为新闻采写组组长。
B.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焕然一新,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
C.比赛的失败,让这个缺乏合作精神的主力队员明白了“独木不成林”的道理。
D.我们在学习上不能“行百里者半九十”,而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B.《读〈孟尝君传〉》——王安石——宋
C.《变色龙》——契诃夫——德国 D.《背影》——朱自清——现代
( )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就是将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切实提升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首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北京市政府作出决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发展高端产业;全面推行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从而把北京建设成全国的首善之区。因此,建设“绿色北京”, , , 。
A.符合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 顺应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 满足人民对宜居环境的需求
B.顺应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 符合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 满足人民对宜居环境的需求
C.符合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 满足人民对宜居环境的需求 顺应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
D.满足人民对宜居环境的需求 顺应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 符合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
二、填空(共7分)
6.默写(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曹刿论战》中“______________, ”体现出曹刿对统治者的蔑视,也显示出他的自信。
(5)《岳阳楼记》中既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又表达了作者高远志向的语句是 , 。
7.名著阅读(2分)
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写出了儿童天然的兴趣和爱好,体现出作者关心儿童的真挚情怀。作者儿时,读 (人名)买的《山海经》,看闰土父亲雪地捕鸟,坐船看目连戏……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对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与三味书屋 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儿童天性的肯定;而在《二十四孝图》中,对 故事极度反感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束缚儿童健康成长的封建思想文化的批判。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初三(1)班举办“走进孔子学院”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8.在宣传活动的起始环节,你要向大家介绍孔子学院的作用,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2分)
【材料】
为推广汉语文化,中国政府在1987年成立“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汉办”,对外承办孔子学院。该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起到了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作用。孔子学院总部设在北京,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兼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一般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许多孔子学院的授牌挂牌仪式都有国家相关领导人参加。
主要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活动中,你要根据下面的材料,为校报撰写一则宣传稿,要求用上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不超过50字)(3分)
【材料一】
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情况
时 间 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数量 分 布
2006年 54所孔子学院 30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 123所孔子学院 49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 249所孔子学院和56个孔子课堂 78个国家和地区
2009年 282所孔子学院和241个孔子课堂 87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二】中国的崛起和高速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和无限商机,这种情况促进了汉语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
【材料三】中国文化让世界充满了好奇。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院长拉多萨夫•普西奇曾做过一次调查,其中,对“你为什么到孔子学院学习汉语”这一问题,竟然有75%的学生回答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10. 为了传播中国文化,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纷纷开设富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并积极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展览、演出和活动,以便学员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也为孔子学院设计一门课程及相关活动。(2分)
【参考示例】
课程名称:中国武术
课程内容:介绍课程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流派。配合课程举办中国武术表演活动。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11—13题。(共9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魏、韩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朝服衣冠 服:______________ (2)王之蔽甚矣 蔽: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邹忌“诚知不如徐公美”的判断源于他的哪两个具体行为?(用原文回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关山难越》,完成第14—17题。(共13分)
关山难越
龙应台
(1)他念诗,用湘楚的古音悠扬吟哦: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他考你背诵:…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2)他要你朗诵《陈情表》。他用浓重的衡山乡音吟一句,你用标准国语跟一句。念到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他长叹一声,说,“可怜可悯啊,真是可怜可悯啊。”
(3)时常,他会突然要你把那只鞋从抽屉里取出来给他。
(4)其实不是鞋,是布。布,剪成脚的形状,一层一层迭起来,一针一针缝进去,缝成一片厚厚的布鞋底。原来或许有什么花色已不可知,你看它只是一片褪色的洗白。太多次,他告诉你这“一只鞋底”的来历,你早已没兴趣。反正就是炮火已经打到什么江什么城了,火车已经不通了,他最后一次到衡山脚下去看他的母亲。临别时,在泥泞的黄土路上,他母亲塞了这只鞋底进他怀里,眼泪涟涟地说,“买不起布,攒下来的碎布只够缝一只鞋底。“儿啊,你要穿着它回来。”
(5)他掏出手帕,坐在那藤椅里,开始擦眼泪,眼泪还是滴在那只灰白的布鞋底上。
(6)这种情形早已烙在你十二岁那年的记忆里。那时离那战争的恐慌、国家的分裂、生离和死别之大恸,才十四年。穿着布鞋回家看娘的念头,恐怕还很认真很强烈。
(7)他是不是很想跟你说话呢,在他命你取鞋的时候?突然又静默下来,是不是因为看见你幼稚和不耐的眼神?
(8)白天,他穿着笔挺的呢料警官制服,英气勃勃地巡街。晚上,他独自坐在日式宿舍的榻榻米上,一边读报,一边听《四郎探母》,总是跟唱那几句:“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飞;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了沙滩……”。弦乐过门的时候,他就“得得了啷当”跟着哼伴奏,交迭的腿一晃一晃打着节拍。《四郎探母》,简直就是你整个成长的背景音乐,你熟习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但是你要等候四十年,才明白它的意思。
(9)会不会,当他母亲将鞋塞在他怀里的时候,他也是极其不耐的?会不会他也是过了数十年,白山黑水涉尽,无路可回头时,他也才蓦然明白过来?
(10)你要两个在异国生长的外孙去亲近爷爷,去讨爷爷欢心。两兄弟不情愿地说,“我们跟他没有话说啊。而且,他不太说话了。”是啊,确实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他走路的步子慢了,一向挺得直直的背脊有点儿驼了,话,越来越少。奇怪,他的失语,何时开始的?显然有一段时候了,你竟然没发现。
(11)你说,你们两个去比赛,谁的话题能让爷爷把话匣子打开,谁就赢。一百块。
(12)老大一连抛出几个题目,他都简单回地答,“嗯”。“好”。“不错”。
(13)你提示老大,“问他的家乡有什么。“有……油茶,开白色的花,油茶花。”“还有……蜥蜴。”他说,“灰色的,可是背上有一条蓝色,很鲜的蓝色条纹。”
(14)他又陷入沉默,不管孩子怎么挑逗。
(15)你对老二使了一个眼色,“问他小时候跟他妈怎么样.”
(16)“我妈妈?”他坐直,声音也亮了一点,“我告诉你们听啊——”
(17)孩子们发现奏效了,瞅着你偷笑,脚在桌子地下你一脚我一脚,踹来踹去。
(18)“有一天,我从学校回家,下很大的雪——从学校回家要走两个小时山路。雪很白,把我眼睛刺花了,看不见。到家是又冷又饿,我的妈妈端给我一碗白米饭——”他站了起来,用身体及动作示意他和妈妈的位置。
(19)孩子们笑翻了,老大压低声音抗议:“不行,一百块要跟我分,妈妈帮你作弊的”
(20)“我接过妈妈手里的饭碗,想要把碗放在桌子上,可是眼睛花了,没有想到,没放在桌上,‘空’的一声碗打到地上破掉了,饭也洒在地上了。”
(21) 老二正要回踢哥哥,被哥哥严厉地‘嘘’了一声要他安静;爷爷正流着眼泪,哽咽地说:“我妈妈好伤心喔。她不知道我眼花,她以为我嫌没有菜,只有饭,以为我生气所以把碗打了。她自己一整天冻得手都是紫青色的,只能吃稀饭,干饭留给我吃,结果呢,我把惟一的一碗饭打在地上。她是抱头痛哭啊••••••”
(22)他泣不成声,说:“我对不起我妈—”
(23)孩子们张大眼睛看着你,不知所措。
(24)他慢慢坐回沙发,低头擦着眼角。你起身给他倒了一杯热开水,说,“爸爸,你教孙子们念诗好不好?”
(25)一阵奇怪的沉默之后,他突然说:“好啊,就教他们‘白日依山尽’吧!”
14、阅读第①—⑨段,概括出“他”对母亲强烈而执着的思念之情的具体表现。(3分)
15、第②段中“他”要你朗读《陈情表》时,一连说了两个“可怜可悯”,请简要说明“可怜可悯”的具体内容。(2分)
16、文中第⒃段“我妈妈?”他坐直,声音也亮了一点,“我告诉你们听啊——”一句中加点的“亮”换成“大”好不好?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出你的理由。
17、文中女儿提示两个孩子问“他”家乡与妈妈这一行为,与上文什么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请你说出女儿成年后对父亲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二)阅读《“金属疲劳”不容忽视》,完成第18—20题。(共6分)
“金属疲劳”不容忽视
①常见的金属总是给人一种坚硬无比的感觉。其实,在各种外力的反复作用下,金属也可以产生疲劳状态,而且一旦产生疲劳就会因不能得到恢复而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2002年5月25日,华航波音747—200型客机,由台北中正机场飞往香港途中,坠毁在澎湖外海,机上225名旅客及机组人员全部罹难。科学家经过考察和分析后判定,飞机失事主要是制作飞机的金属材料产生疲劳断裂而致。金属疲劳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单就桥梁而言,仅在1938—1942年的4年时间里,世界各国因金属疲劳而损坏的便有40座。金属疲劳的现象同样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如行走的自行车突然前叉折断,炒菜时铝铲折断、挖地时铁锨断裂。
② 为什么金属疲劳时会产生破坏作用呢?这是因为金属内部结构并不均匀,造成应力传递的不平衡,从而使有的地方会成为应力集中区。它往往出现在金属构件外形突变处,导致构件出现裂纹。另外,如果材料有表面损伤、夹杂物,以及热加工造成的缺陷,也会产生细小的裂纹。在力的持续作用下,裂纹会越来越大,材料中能够传递应力部分越来越少,直至剩余部分不能继续传递负载时,金属构件就会全部毁坏。
③早在100多年以前,人们就发现了金属疲劳带来的种种损害。但由于技术的落后,还不能查明疲劳破坏的原因。直到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相继出现之后,人类在揭开金属疲劳秘密的道路上才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并且有了巧妙的办法来对付这个大敌。
④在金属材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是增强金属抗疲劳性能的有效办法。例如在钢铁和有色金属里,加进万分之几或千万分之几的稀土元素,就可以大大提高这些金属抗疲劳的本领,延长使用寿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出现“金属免疫疗法”新技术,即引入残余压应力,如采用喷丸、表面冷滚压等方法来增强金属抗疲劳性能,以减少疲劳损坏。此外,在使用金属构件时,对产生震动的机械设备要采取防震措施,以延缓金属疲劳的产生。在必要的时候,要进行对金属内部结构的检测,对防止金属疲劳也很有好处。
⑤金属疲劳所产生的裂纹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但也有另外的妙用。现在,利用金属疲劳断裂特性制造的应力断料机,可以对各种性能的金属和非金属在某一切口断裂处进行加工。这个过程只需要1~2秒钟的时间,而且,越是难以切削的材料,越容易通过这种加工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18、结合第①段划线句的内容,说出“单就桥梁而言”这几个字不能删去的两个理由。(2分)
19、第④段介绍了哪几类增强金属抗疲劳性能的办法?(2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借助文章相关知识,对下面的做法作出合理的解释。
[材料]工作人员在金属构件外形时,多避免出现方形或带尖角的孔和槽;并使用磨削、精车加工等方法,对金属构件表面进行加工,增加表面光洁度。
(三) 阅读《“凄美”人生》,完成第21—23题。(共7分)
“凄美”人生
①从古至今,我们可以领略到各种人生之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淡泊之美;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一种豪壮之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一种洒脱之美……这些人生之美都令人赞叹。然而,面对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我们读出的是一种凄凉却又让人钦慕之美。现实的人生,“凄”者可比比皆是。凄而美者却少的可怜。可以说“凄美”人生是一种境界。
②“凄美”人生,在于它在苦难中不懈追寻丰厚的意蕴。“凄”就是人生苦难,有时苦难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它很可能会成就一种令人敬羡的别样人生。双目失明的二胡圣手阿柄终生贫寒凄楚,正式这苦难的生活体验,增强了他的生命韧性,丰富了他的生命内涵。随着琴弦上流淌出的《二泉映月》,阿柄的人生由“凄”而“美”,谱写了一段永恒的“凄美”传奇。从阿柄的苦难经历中,人们不难认识到,“凄美” 人生是一种在苦难中崛起的美丽人生。
③“凄美”人生,还在于它在苦难中依然褒有博大的胸襟。诗圣杜甫,早年应举不第,困居长安十年,虽然过着“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但他的笔端描述的是百姓戍边而生离死别的场景,表现出他们“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悲怆;安史之乱爆发,尽管自己颠沛流离,但他饱蘸血泪创作出“三吏”“三别”,诉说着人民无处言说的疾苦;入蜀避难十年,他缺衣少食,居于漏雨阴湿的茅屋,却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撼人心声。______________。从杜甫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凄美”人生更是一种在苦难中升华的美丽人生。
④当然,凄美”人生并不只属于少数的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许多由“凄”转“美”的小人物的事例。洪战辉13岁时,父亲疯了,母亲出走,它坦然地接受了现实,勇敢地挑起了家庭重担,带着妹妹打工上学。洪战辉的感人事迹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不少人或许出身贫寒,或许时时处处遭遇着不顺,然而大可不必自怨自艾,只要能够始终保持内心的一份平和与安宁,淡化人生之“凄”,不断地付出努力,小人物也可以通过奋斗由“凄”至“美”,创造出人生的最大价值。
⑤“凄美”人生,令人回肠荡气,更让人肃然起敬。大凡能实现人生之“凄美”的人,在直面苦难与穿越苦难的过程中,他们或有着【甲】,或有着【乙】,往往还有着【丙】。他们在蔑视现实苦难的同时,还常常把美好带给别人,正如苦难国度里的光明使者。假如你曾站在废墟上歌唱过,你就会更加理解那样一种特别的美。
21、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22、请在文章第③段论划横线处写一句话,以论证建立论据与分论点之间的论证关系
23、阅读文章,根据论证关系,把下列词语填入甲乙丙三处(只填序号)
①达观的心态 ②深切的体验 ③高尚的情怀
甲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24.题目:春满心田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0.5
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B 2.B 3.D 4.C 5.A
二、填空(共8分)
6.(1)大漠孤烟直 (2)到乡翻似烂柯人(3)干戈寥落四周星(4)肉食者鄙,不能远谋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共5分。共5个小题,每小题1分)
7.长妈妈(阿长) 折梅花(寻蝉蜕) 郭巨埋儿(老莱娱亲)(共5分。共3空,每空1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
8.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共2分,共2条信息,每条1分)
9.答案示例:因为中国迅速崛起与发展,以及中国文化影响力巨大,所以孔子学院06-09年在海外得到迅猛的发展。
10.答案示例:
课程名称:走进孔子 课程内容: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教育思想和哲学理念。组织观看电影《孔子》。
课程名称:中国京剧 课程内容:介绍京剧的发展历程、主要唱腔、角色和主要代表人物,并举办京剧表演活动。
课程名称:中国书法 课程内容:介绍中国书法的历史演变和博大精深的内蕴,授课中可让学生临摹字帖。 (共2分。课程名称1分,课程内容阐述1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11.(1)穿戴 (2)受蒙蔽 (共2分。共2个小题,每小题1分)
12.(1)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的。
(2)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或“这就是所说的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共4分。共2个小题,每小题2分)
13.孰视之 窥镜而自视 (共3分。共2句,只答1句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共13分)
14.(1)“他”要“你”朗诵《陈情表》;(2)“他”多次讲述“一只鞋”的来历;
(3)“他”总是跟唱《四郎探母》 (共4分。三个具体表现,每个具体表现1分)
15. 李密祖母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以及李密报答奉养祖母的孝心;“他”母亲倚门盼归的凄苦与“他”不能回家侍养母亲的痛苦和哀伤。 (共2分。每一个具体内容2分)
16. 答案示例:
不好。“大”只能表明声音的大小,而“亮”既写出了声音的洪亮也表现出了“他”此时内心的兴奋、激动;而因为“他”对家乡母亲的思念无人理解,变得沉默寡言。外孙主动提及这一话题,“他”为能有一个倾听者而高兴,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体现了“他”对家乡母亲强烈而执着的思念之情。因此,“亮”换为“大”不好。(共5分。表态析词1分,作用阐述1分,原因分析1分,明确主题1分,重申结论1分。)
17.与“他”让取鞋子并讲鞋子来历时童年时是女儿不耐烦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成年后女儿对父亲的态度由以前的无所谓转为留心在意,开始对父亲的思乡思亲行为有所理解。(共3分,对比内容1分,态度阐述1分,语言表达1分)
(二)(共6分)
18.答案示例:如果删去“单就桥梁而言”,就无法与前面的“普遍的现象”相呼应;同时使后面的“损坏”一词缺少了涉及的对象。(共2分,与“普遍的现象”相呼应1分,“缺少了涉及的对象”1分)
19.添加稀土金属 “金属免疫疗法”新技术(共2分,每类办法1分)
20.答案示例:工作人员设计金属构件时避免出现方形或带尖角的孔和槽,就避免金属构件外形成为应力集中区,防止了裂纹的产生:增加表面光洁度,也就是防止表面存在问题而产生裂纹。这两种做法都达到了防止金属疲劳的目的。(共2分,原理1分,结合材料解释1分)
(三)(共7分)
21.“凄美”人生是一种高境界的人生。(2分)
22.答案示例:尽管杜甫一生饱经忧患,常年居无定所,穷困潦倒,疾病缠身,整个人生存满了“凄”的色彩,但是他始终关注着人们的疾苦,葆有着心系天下苍生的博大胸襟,使他的人生由“凄”而“美”。
(共2分。能指出杜甫人生的“凄”与“美”的内涵各1分)
23.甲:② 乙:③ 丙:①(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六、写作(60分)
❻ 求文档: 2010--2011年北京海淀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告诉你作文是; 变化真大啊
❼ 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10.1附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句(10分)
(1)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2)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7)《次北固山下》中写江面开阔、一帆风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卢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9分)
定远历史悠久,人文huìcuì。秦汉时境内曾置阴陵、东城二县和曲阳侯国,南北朝梁武帝时代,置定远县。千百年来踊现出一批又一批叱咤风云人物。如“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的东吴名将鲁肃;明大义,敢直言,察民情,有口皆啤的南宋名相董槐等。定远县文墨也曾一度佳誉天下,素有“寿(县)字,怀(远)画,定(远)文章”之美誉。东吴名将鲁肃、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南宋名相董槐等相继出于此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罗炳辉、张云逸、谭震林、徐海东等,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摘自定远县政府网)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叱咤 ( )( ) huìcuì _______ ________
(2)短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文中“美誉”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划线句是一个病句,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从表达方式上说,这篇短文运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综合性学习。(10分)
在学习了第三单元之后,七年级某班组织了一次以“感受自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诗苑漫步
在语 文老师的提议下,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四季的古诗句。请你分别写出两句描写春秋二季景色的诗句。(2分)
描写春季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秋季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说四季
活动课上,同学们畅谈了各自对于四季的喜爱之情。请你在李芳发言之后,以“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季”为开头,说说你对某一季节的独特感受。(不必受李芳发言的句式结构的影响。)(4分)
李芳发言: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是春天。春天,大自然中春水盈盈,春草如丝。在那葱郁的树林中鸟语花香,万物复苏。春姑娘为大地披上了绿装,花儿争奇斗艳,小草钻出了新芽,柳梢长出了嫩枝。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不少生趣。春风和煦,万物争荣,每一朵花都好像是骄傲高贵的小姐在不甘示弱地比美。春天!一个美好的季节!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请你发言: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自然
①美好的大自然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悉心呵护,同学们纷纷在留言簿上写下了有关保护大自然的倡议和号召。你打算写下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请你为保护大自然献计献策,写出两条保护自然的具体措施。(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进名著。(6分)
名著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积淀和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出规定:“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刊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初一学生学习压力不是很大,正是大量阅读名著的好时机。本册课本向我推荐了《繁星·春水》和《伊索寓言》,亲爱的同学,你阅读了吗?下面进行简单的检测,希望你认真回答。
(1)《伊索寓言》相传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奴隶伊索所作,后人不断进行加工补充,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实际上是一部古希腊寓言的汇集。以下故事不是出自《伊索寓言》的一则是:( )(2分)
A、《两只口袋》B、《蚂蚁和蝉》C、《马和驴》D、《拇指姑娘 》E、《狼和小羊》
(2)《农夫和蛇》是《伊索寓言》中脍炙人口的一则故事,它的寓意是:________(2分)
(3)《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表现了_________、童真、_________三大主题。(2分)
二、阅读(55分)
(一)月亮是别在乡村上的一枚徽章 (17分)
韩少功
①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中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②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即使他们的全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农村,月光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的感觉。
③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亮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30 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a、看月亮透过树阴筛下的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b、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晾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着光浪浮游。就像我在一本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
④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就在这时候出现,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织女也在这时候出现,银河系里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哗啦塌下来,把我黑咕隆咚地一口完全吞下,天幕上闪烁不定的遥远彼岸在步步退近。我是躺在一个晾台上吗?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腾和飘浮?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之界和绝时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 这是一个必须绝对诚实全盘招供的时刻。
⑤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⑥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选自韩少功散文《山居心情》)
5.从全文结构看,文章在写乡村月亮之前先写“城里人看到的月亮”有何作用?(2分)
6.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城里月亮”和“乡村月亮”的特点。(4分)
7.请从“星星”、“太阳”、“云彩”中选择一个词语为对象,仿照“月亮是别在乡村上的一枚徽章”一句的句式写一个句子。(2 分)
8.本文语言形象优美,请从第③段中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
9.作者为什么说“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2分)
10.你认为最美的月光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请展开想像,描写出你心中的月光美景。(4分)
(二)父亲(20分)
⑴一个老者蹲在阳光里,从清早开始,他在这儿蹲了整半天了。
⑵此刻,他正清点他半天的收获,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的膝盖上展平,然后,( )地叠好。他是来卖油果儿的。自从儿子娶了那个女人回来,在家里他日益显得碍手碍脚了。然而,他总得谋一个生计。于是,他想出个主意,每天到对门店里揽一篮儿油果,拿到这儿。
⑶一天,她背了画夹子偶尔经过这儿,目光一下子被他吸引住了。她胸前别着枚好看的校徽。这些日子,她正为毕业作品犯愁。
⑷她走向他,像株小白杨。小白杨轻轻叫了一下:“老人家,我给您画张像,好吗?”
⑸画像?他瞪起眼,脸绷得紧紧的。继而,他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了她一会儿,嘴角狡黠地咧了一下:“好吧。不过,这些油果儿你全买了。”
⑹“嗯。”她应着。
⑺“五毛一个,十个,拿五块吧!”他转而一想,忽然想“敲”她几个。她踌躇了一会儿,掏出钱递过去。他犹豫了片刻,将五块钱捏在手里。
⑻他往阳光里挪了挪,背靠着一截老树。她打开画夹子,用恬静、温柔的眼睛注视他。他让她看得浑身不自在,避开她的目光,朝远处看去。远处,有些迷蒙,一位年轻的父亲牵着他的儿子,一路上蹦过来,那顶小花帽真漂亮。他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温情。然而,温情一瞬间便过去了。
⑼她合上画夹子,将十个油果儿留给老人,要了他的地址和姓名,像一朵云飘走了。
⑽两个月后,他收到她寄来的信,信中还有一张市美术馆画展的参观券。
⑾展览厅里,许多人围着一幅画,他也好奇地挤了进去。画面上一个苍老、寂寞的老人,蹲在一株老树下,老人的目光阴沉而悲哀,一缕阳光留恋地停在他的脸上,他的眼里透出一丝慈祥与温情。他和他对视着。他猛然间发现这个老人正是自己,他的脸陡然羞得绯红。半天,他将目光游移出这幅画,在一张小纸片上,吃力地读到那两个字:“父亲”。
⑿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有那么好几次,他的儿子、儿媳带着冬冬经过他这个卖油果儿的老头的身边,竟离得远远的,像躲瘟神。他痛苦地哽咽起来,浑浊的老泪像虫一样爬出眼眶。
⒀好些日子过去了,美术馆前,有个老者总蹲在那儿,手里捏了把皱巴巴的票子,说是要给女儿的。
11.如果从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填在第(2)段的( )里,应该选择哪一个?请说明理由。(3分)
A 小心翼翼 B 认真负责 C 高高兴兴 D 笑容满面
选择( )项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⑵段中划线的“那个女人”其实就是老人的儿媳妇,作者为什么不改写为“媳妇”?(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人物描写富有表现力,试举一例进行赏析。(3分)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8)段划线句子写道:“他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温情。然而,温情一瞬间便过去了。”这句话包含了老人复杂的心理,请揣摩一下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下来。(4分)
15.小说第(12)段“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中的“熟悉”是因为什么?“遥远”又因为什么?请简要回答。(4分)
答: ①“熟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遥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完本文,你想对文中的儿子、儿媳说点什么呢?(60字左右)(4分)
(三)童趣(18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7.本文作者是代文学家。(2分)
1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徐喷以烟 ________________ (2)鹤唳云端 __________________
(3)项为之强 ________________ (4)鞭数十 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1分)
21.文中“昂首观之”中“观”的的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22.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1分)
23.从结构上说,第一段与二、三、四段之间的关系是。(1分)
24.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3分)
三、写作(55分)
25.告别红领巾,我们踏进了中学的大门。相比小学,学习变得繁忙起来,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必须勤奋努力,一些儿时的喜好只能暂时告别。漂亮的卡片,精彩的漫画,迷人的游戏,旋转的陀螺……当你为了学习而不得不告别你心爱的宝贝时,心里会不会有话要说呢?
请以《别了,我心爱的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写你曾经最钟爱的玩具、游戏或别的什么宝贝。
(2)希望你能回忆与心爱的宝贝的一个个精彩片断,并写出现在告别它的真情实感。
(3)要求卷面清洁,字迹工整,标点符号书写规范。
(4)不少于500字。
(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1.(1)我寄愁心与明月(2)山岛竦峙(3)潭影空人心(4)老骥伏枥(5)谁家新燕啄春泥(6)君问归期未有期(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1)chìzhà 荟萃 (2)踊—涌 啤—碑 (3)美好的声誉。(4)东吴名将鲁肃、南宋名相董槐、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等相继出于此地。(5)说明
3.(1)小学课本中描写春天的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小学课本中描写秋天的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示例: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是春天。春是生命成长的季节。当第一株稚嫩的草芽破土而出时,就宣告了春的到来。生命经过冬积累中的沉默,在春里爆发。解冻了的流水叮咚奏响,新生的嫩枝在春风和煦中飞舞,苏醒来的动物四处觅食,野花在阳光下张开了笑脸。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从心里荡出欢喜。
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是夏天。夏是生命绽放的季节。池塘中,亭亭玉立的尖荷;花囿里,争芳斗艳的百花;还有蝉声阵阵,蛙声袅袅……夏是生命诗篇中最繁华的乐章,生命的活力在夏中达到顶峰。看春雷过后那伸展出的墨绿的枝叶,丰硕饱满的泛着诱人的光泽,夏的热情奔放溢于其外,生命在夏里绽放得淋漓尽致。
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是秋天,秋水长天,黄叶飞舞。天空像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玻璃,轻绵的云朵雪白雪白的。五谷丰登,人们忙得不可开交。森林里一片生机,树上果实累累,秋虫啾鸣,在演奏着昆虫交响曲。秋天!一个丰收的季节!
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是冬天,蕴含了四季积累的精华,有最深奥的内涵。虽然那土地充满荒凉,但在那里却埋藏着生命的种子;在枯瘦的树条上,却沉睡着绿色的嫩芽;在冰冷的躯壳里,却蕴积着温馨的活力。纷纷扬扬的雪铺天盖地地洒下,世间的一切顿时圣洁起来。
(3)①示例: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我们应该保护她。
②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节约能源,节约用水用电,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尽量利用公共交通,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者以步代车。/拒食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垃圾要分类回收。/爱护每一块绿地,不破坏花草树木。/口香糖渣要妥善处理。
4.(1)D (2)这个故事是说,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那些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或者说讽刺了那些恩将仇报的恶人和帮助恶人的伪善的人。告诫我们要学会辨认是非。)
(3)母爱、(大)自然
二、
(一)5.(1)为下文写乡村月亮作铺垫;(2)与下文写乡村月亮形成对比。
解题提示: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分析,思路的把握。要注意题干中“从全文结构看”的角度,并联系内容进行思考。
6.“城里月亮”的特点是灰白、暗淡,没有生气,不能给人以感悟;“乡村月亮”的月光飘摇、跳动,富有生气,能给人以感悟。
解题提示:本题考查归纳内容,概括中心的能力;一方面需筛选并整合信息,另一方面要注意题干中“结合全文”,把握全文。
7.示例:云彩是飘在蓝天上的一条彩带。( 以要求的词语为对象,句式吻合,比喻贴切即可)
8.示例:A句运用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月光被树阴分割成许多光斑的特有景象,鲜活而富有生命,表达出作者对乡村月光的喜爱之情。/“叮叮当当”、“哗啦哗啦”使用拟声词,形象地写出作者的主观感受。
/从视觉和听觉两种角度写出乡村月夜美妙景象,表达出作者对乡村月光的无比喜爱之情。
B句使用了比喻手法,把晾台比喻成一只巨大的托盘,写出晾台大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因长期生活于城市而对于乡村月光所产生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9.月光是乡下人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月亮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标志之一。
解题提示: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应从“徽章”的含义——“某事物的标志”入手,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归纳整合,便可得出答案。10.(略)
(二)11.A 理由:老人的钱是好不容易赚来的,他把它看得很重。
12.因为感情色彩不同。“媳妇”带有“是一家人”的亲情昧,而“那个女人”则含有讨厌、厌恶之意。
13.示例:如“他猛然间发现这个老人正是自己,他的脸陡然羞得绯红。”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他”猛然间发现油画中所画的老人居然是自己时的激动、害羞神态。又如“半天,他将目光游移出这幅画,在一张小纸片上,吃力地读到那两个字:‘父亲’。”这句话传神地写出了“他”看画读“父亲”时的沉痛心情。再如,“他痛苦地哽咽起来,浑浊的老泪像虫一样爬出眼眶。”这句话深刻地写出了“他”面对儿子、儿媳带着小孙子经过自己身边时,“竟离得远远的,像躲瘟神”一样的极度悲痛而又悲凉的痛苦心情等。
14.只要能写出“喜悦羡慕与伤感绝望相交织的复杂心理”即可。
15.他的确是一位有儿子儿媳的父亲。 儿子儿媳不孝,都远远地躲开他。
16.提示:发扬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重老人、关爱老人。
(三)17.清 沈复
18.(1)慢慢地。(2)鸟鸣。(3)通“僵”,僵硬的意思。(4)用鞭子打。
19.①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
②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蚂蚁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的部分当成山沟。
20.物外之趣
21.观蚊成鹤,见群鹤舞于空中。
22.写出了“我”的专注,侧面烘托出想象世界的美好。
23.总分关系。
24.观蚊如鹤、神游丘壑、鞭驱虾蟆,表现了作者丰富神奇的想象力及烂漫的情趣和富有幻想的性格。
❽ 2010-2011海淀区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学年度第一学期结束,三年级实践
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2011.01
卷Ⅰ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32个小问题,每小题1.5分,48分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每小题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写籍督喀相应的位置。)
题号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答案CBBCACABDDCA
问题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DBAADCDAADDC
问题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回答了两个第一ⅡBCDBCACB
的卷
非多项选择题(大每小题26分,共52分。)
33。 (1)国家第二章主张三大类,并保住自己的饭碗,(1)哲学王统治下的国家,(1)人的想法?规则。 (1)
法律承认人类的贪婪,主张的法律规则(1)。 (1)
在⑵倡导相互制约的权力。 (2)
的孟德斯鸠分离的权力之间的立法,行政,司法,(3)检查和制衡的权力。 (1)
如果一个学生只回答了“三权分立”洛克权力制衡的只有2分,两个以上的非重复子。
⑶君权神授。 (2)
自然权利,社会契约论(2)。 (2)
⑷
时间段的划分艺名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或革命),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3年至1927年
1927年-1949期的国民党政府
每个网格点上,共6分。逐步艺名的时间必须符合的权利,或没有积分。
标记,按照高考的要求,,如果时间中断,净划分。
1923年宪法:背景:北洋军阀独裁统治。 (1)取消:1924年的政变。 (2)
1925年宪法:背景:北洋军阀独裁统治。 (1)废除国民革命运动(1分)督军被推翻。 (1)
1946年宪法:背景:国民党一党统治。 (1)取消:胜利的人民解放战争(1)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1)
学生选择宪法的答复却只是第一个答案给分。
34。 ⑴B,D(1分错误的字母按字母顺序颠倒没有得分。)
荷兰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立荷兰共和国。 (1)在航运业中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控制东方和西方的贸易路线。 (3)商业殖民帝国在世界各地,成为欧洲最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2)
(2)南京条约,协定关税的条款下。 (2)
国民革命扩大督军被推翻。 (2)的
帝国主义的国家使用走私等手段来破坏中国的税收金融。 (1)
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2)
⑶苏贸易额的比例增加,对西方贸易体积比的下降。 (1)西方敌视中国,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 (2)不利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1)
⑷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例在上升,下降的比例。 (2)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2)提高国家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分)
❾ 谁知道2010海淀二模语文答案
做人要厚道,满意请采纳
参考答案
1、C
音同误写、形近误写;声母误读、韵母误读、声调误读
A.老奸巨猾 摒(bìnɡ)弃
B. 迎合 编纂(zuǎn)
D.得陇望蜀 汗流浃(jiā)背
2、D[来源:Z&xx&k.Com]
冷静:平心静气、毫无偏见地分析道理不感情用事 。 冷峻:冷酷严峻。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取消:使原有制度、规章、资格、权利等失去效力 。
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
误解:理解得不正确。不正确的理解。
语境意识(精细辨析)、答题技巧、
思维习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
(依靠语境,留同析异,大量造句,辨明差别)
反馈题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最新的《福布斯》亚洲版2009年中国富豪榜上,前40位富豪的个人资产总额达到十亿美元,而去年 达到这个数的只有24位。
② 以培养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育,需要通过广博文化知识的滋养、优秀传统文化的 和深刻的人生历练体验来实施。
③首届中国消费电子展(CCEF)于2010年 4月9日至1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的“移动世界深圳峰会主题论坛”备受关注。
A.身价 熏陶 其间 B. 身价 熏染 期间
C.身家 熏染 期间 D. 身家 熏陶 其间
3、B析:A.望尘莫及:远望前面车马飞扬的尘土而追赶不上。亦比喻远远落后。 。
B.春秋笔法: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后来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来源:学科网ZXXK]
C.拭目以待:擦亮眼眼看着。形容对事情发展密切关注 。
D.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
4、A析:B(成分残缺)C(不合逻辑 )D(搭配不当)
5、B反馈题:
6、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7、D;析:A(助词 代词,表原因)B(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 名词,适宜的位置)C(代词,表第三人称领属关系 副词,表祈使语气) D(介词,趁机)
8、C
9、D
10、
曩汝之行,得之于足,应之于心。推 于 御 也 /齐 辑 乎 辔 衔 之 际/ 而 急 缓 乎 唇 吻 之 和 /正 度 乎 胸 臆 之 中 /而 执 节 乎 掌 握 之 间/ 内 得 于 中 心/ 而 外 合 于 马 志/ 是 故 /能 进 退 履 绳 ‖而 旋 曲 中 规 矩/ 取 道 致 远‖ 而 气 力 有余 /诚 得 其 术 也。
先前你走路,得力于脚,而受着心的支配。把这个道理运用到驾车上,就是用缰绳和嚼口协调驾车的马,用吆喝的声调调整马的进退徐疾,胸中有一定的尺度,手里掌握着适当的节奏。在内得之于自己的心意,在外能与马的意愿相契合,这样,就能进退合乎标准,使车马旋转拐弯合乎规矩,跑了很远的路还气力绰绰有余,便是真正掌握了驾车的技术
理解,灵活运用,有法,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法
11、(共8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①夙兴夜寐 ②适莽苍者
③时矫首而遐观 ④艰难苦恨繁霜鬓
⑤无案牍之劳形 ⑥多于在庾之粟粒
⑦云归而岩穴暝 ⑧一尊还酹江月
12、D
要点:这两首诗起笔一句都写了边塞秋景(或都写了边关寒霜满地的情景)(1分),都和第二句的边关明月共同构成了听乐的氛围(或都渲染了听乐的气氛)(1分),为全诗奠定悲凉的感情基调(1分),含蓄地表达了征人身处边关的孤寂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例:(1)、都用“霜”字点明了描写的时节和环境,秋意寒霜,营造了悲凉之感,也都写出了写作的地点和背景,写出了戍边战士的心情。用意象含蓄表达了愁绪,意味无穷。(3分)
(2)都以“霜”字开头。这样写能够介绍当时所处的时节,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借着“霜天”的景象,更有助于作者抒发内心的感情,表现诗歌的主旨。(2分)
反馈题:这两首诗的结尾两句各具特色,请加以赏析。
提示:
高诗三、四句为虚写:此时不知何处传来了羌笛曲《梅花落》,乐曲悠扬,似乎在整个关山回荡,由此,让人感到,风吹送的仿佛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眼前出现的宛如和色和香落满关山的梅花。听曲《梅花落》——联想到家乡的梅花——思乡之情。表达得巧妙而自然。[来源:学§科§网Z§X§X§K]
李诗运用他的夸张的诗笔,想象和描写这群从塞北飞到南方去的候鸟,听到秋风中传来画角吹奏的《小单于》曲,也深深为之动情,因而在关上低回留连,盘旋不度。这样写,以雁代人,从雁取影,深一步、曲一层地写出了角声的悲亢凄凉。雁犹如此,人何以堪,征人的感受就也不必再事描述了。
13、(10分)评分要点:①有观点,2分;②阐发与分析,6分(能联系两首诗中的一首,2分;能联系文本之外的诗句,2分;分析阐发具体深入,2分);③语言通顺,2分。
• 月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其约定的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团圆和思念(愁思、怅恨)。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常常是团圆的象征,寄寓着与亲人团聚的心愿与期待。但诗人们却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快乐,却屡屡倾诉月下离散的痛苦。月引发了诗人的愁思和怅恨。
2.故园。明月暗示着亲人团聚的希望与期待,因此,月意象自然又与家乡联系起来,成为故园的象征。
3.永恒。明月,跨越时空,阅尽沧桑兴亡,见证历史。月意象渗透着哲理的意味。
4.月是美的象征。
5. 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宁静的境界,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月”在边塞诗中体现出苍凉、孤寂的感情。高诗中的月光洒满戍楼,撒下淡淡的哀伤与寂寥同,触动了将士内心中的思念之情。月与将士的羌笛相伴,抒写了令人触目伤怀的凄凉之曲。此时的月,便是寂寞、思念与无限哀伤情愫的化身。李白《关山月》中的“明月出天山”,则尽展一轮皎洁的圆月从天山上挂起的豪迈气势。此时的月照亮了将士内心的豪情万丈,点燃了坚定的信念。在雄壮宏大的天山上,月少了分哀怨,多了份鼓舞与壮丽。不同的诗人丰富了“月”的涵义,他们用“月”的苍凉孤寂,皎洁明亮,照亮了人们在夜空下的心灵。
“月”字是古诗中传统的意象,它包含了思念的寓意。《塞上听吹笛》中“月明羌笛戍楼间”中一个“月”字便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置身于那小楼间听到笛声,思念家乡之感油然而生;《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一个“月”字便让人愁绪满怀,仿佛徘徊在那床边望着皓月,思念亲人之感跃然纸上。“月”字不仅代表了夜晚,也蕴含了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意象。每当读到“月”,总令人不禁想起家人团圆的景象,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温情在月光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感人肺腑。“月”是团圆,“月”是思念,“月”更是一捧温情。
14、D
15、(5分)要点:①关系:文采派是在本色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分);共同遵循的创作原则:当行(1分);②价值:共同使元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或共同代表了元杂剧的艺术成就)(2分)。学生答案示例:
(5分)①关系:文采派是由本色派发展而分出的一个流派;②创作原则:当行即符合戏曲要求;③均代表元杂剧的艺术成就,体现元代的时代风貌。
(4分)①文采派在本色派的基础上进行加工;②运用语言来刻画人物;③共同代表了元杂剧的艺术成就。
16、【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关汉卿的《窦娥冤》语言平实自然,贴近生活,人物形象丰满,抒情直接,突出体现了本色派质朴自然的特点。“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一句,语言质朴通俗绝少装饰,更是人人都能听懂并产生共鸣的戏曲脚本。更真切的反应了主人公窦娥内心的冤屈和不平,读来让人钦佩作者写实技艺之高超。文中多处惊呼“天也”“地也”,近乎大白话,却贴近生活,“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字当行本色”,诗人感觉浑然天成不事雕琢,人物性格饱满而富有张力,窦娥的深切情感呼之欲出。这一本色流派取材于生活,语言质朴自然,还原人物本色,绝好的表现了人物性格和剧情。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滚绣球”一段是慷慨激昂的本色派的代表。其字句犀利,直抒胸臆,毫不拐弯抹角地怒斥着“天地”,直接地表达着心中强烈的情感,给人以全身 心的冲击与震撼。其行文齐整,直呼“天地”,营造出极大的气势,而这种气势正是窦娥心中满腔的怨恨冤情的哭诉。“错勘贤愚枉做天”的呼喊直白而凄厉,“怕硬欺软”“顺水推船”的指斥锋利而悲愤,为剧情的跌宕和窦娥凄惨的身世服务,塑造出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其文字字字珠玑,句句曲尽人情,令听者无不动容,情不自禁的为主人公的命运而叹息和不甘。这便是当行派直抒胸臆最大的特色――直白而富感染力,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9-10)
王实甫《西厢记》——文采派——文采烂然,能把优美的诗词语言熔铸成明快流畅的曲词 ——结合[端正好]具体分析
• “端正好”一段体现了“文采派”文采烂然的艺术特色。该段是《西厢记》“长亭送别”开头的景物描绘与离伤氛围的渲染。“碧云天,黄花地”明显化用范仲淹词“碧云天, 黄叶地”而熔铸成流畅曲词;“西风”“北雁”“霜林”都是唐诗宋词中烘托离别情绪常见的意象,铺叙委婉,华丽秀美,突出体现了“文采派”的语言特色。“总是离人泪”不仅嵌入诗词情绪,更将其点化成唱段中和谐清丽的重要部分,为主人公抒发依依惜别、痛彻心扉的情感服务,体现了优美的抒情诗的特色。“文采派”注重语言文学加工,将诗词与生活语言融为流畅和谐的唱段、长于抒情的诗意特色在此段中彰显无疑。
• 王实甫在《西厢记》的“端正好”中能把优美的诗词语言熔铸成明快流畅的曲词,文采派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变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中的“叶”为“花”,通过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莺莺痛苦压抑的心情。满地堆积的黄花,凄紧的西风,南飞的大雁,不正为后文的抒情渲染出一种断肠的凄美?而“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句寓情于 景,情景交融,这秀丽典雅,含蓄悠长的语言更是在流畅的曲词中尽显了“文采派”如“花间美人”般唯美烂然的特点。
• 《叨叨令》属于文采派作品。初读下来便可觉得其生活气息之浓厚,尤其是儿化音的使用,充分体现出文采派也是以本色为基础的特点。细细品味,便可见其句式之工整,说明作者在将这些极其生活化的语言入戏时也是下足了一番功夫,才点化成为如 此清丽谐美的唱段。“熬熬煎煎”“恓恓惶惶”等叠音词的使用,不仅使其唱词极富韵律感,读之上口易被观众接众,更是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将二人在长亭依依惜别时的留恋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将文采派能把优美的诗词语言熔铸成明快流畅的曲词之特点表现了出来,令人赏心悦目。
17、C、D
18、(1)小说要讲究情节曲折,意蕴丰厚,结尾余味无穷。(2分)
(2)写出了老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恪守谦让之礼,不知变通的特点,还表现了老陆为人的真诚质朴,凸显了他的可爱。(3分)18 ① 从苏州园林的曲折,没有穷尽,让他明白了短篇小说应情节有波澜,有多重悬念,意韵无穷;汤是一桌美餐的关键,让他明白了小说的结尾要耐人回味。(2分)
①写作小说讲究艺术的和审美的技巧;从苏州园林的曲曲折折,没有穷尽,想到小说情节要曲折、含 蓄,有层次感;从宴席最后品味清爽鲜美的汤,想到小说结尾要精致、隽永而回味无穷。(2分)
18、①老陆由苏州的园林曲曲折折没有穷尽的特点中找到了短篇小说 内容与情节的玄机,从餐后汤的余味无穷发现了小说结尾的玄机。
1分,小说的“玄机”是什么解说不具体。
18②.表面写“迂”,实则写其为人真诚,谦让有礼,写出生活中的他虽不精明却透着可爱,使人物形象鲜活,读来感到轻松自然,有趣,有韵味。 3分
19、(6分)要点:①形象地再现了老陆的人格、气质,照应了文章的开头。②表达了作者对老陆的深沉的怀念之情,点明题旨,抒情含蓄,韵味悠长。(每个要点3分,要注意必须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老陆去世,作者提笔画江南水乡,而妻子评江南水乡“静”与“灵动”“有绵绵的情味”道出了老陆的性情,表现出他如江南水乡般宁静、平和,对艺术的讲究与对人的真诚。结尾再写江南水乡与开头忆如江南水乡的老陆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结尾绵绵的情味抒发了作者对老陆深切的怀念,点明了主旨,极富感染力,余味无穷。6分
现代文阅读简答题答题步骤:①提取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择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
②转化信息——通过联想、推断,调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
③连缀要点——根据答案要点之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
20、浩然正气、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乐于奉献、勇敢、敢于尝试、爱国、勇于担当、挑战、自强不息、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拼搏、冲破世俗、打破框框、好奇与求知的渴望、舍得付出、社会责任、浪漫激情、珍视生命、不断学习、心怀梦想、勇于牺牲、乐观豁达、履行责任、执着坚韧
• 是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 是勇往直前,不畏艰苦的担当
• 是对国家危难的承担
• 是奉献社会,心怀天下
• 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 是敢于追寻,勇于挑战
• 是一种理想的释放
• 青年,仍需历练;青年精神,仍待检验
• 青年精神是一股激情与魄力,一份理想与责任,但它极易丢失。
• “青年”只是一个比喻,而依附于其的“精神”并不受狭隘的年龄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