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2011年初三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海 淀 区 九 年 级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练 习
语 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1
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 A 2. B 3. D 4. D 5. C
二、填空(共7分)
6.(1)蒹葭苍苍
(2)欲辨已忘言
(3)拔剑四顾心茫然
(4)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5)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共5分。每小题1分,有错该小题不得分)
7.(1)阿长 买到绘图《三海经》
(2)范爱农 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与悼念。
(每空0.5分,共2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
8.(1)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3分)
(2)传统的茶文化为人们所欢迎;喝茶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喝茶有预防保健的作用。(3分)
(3)③①(1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9.(1)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2)怠慢,疏忽 (每小题1分,共2分)
10.(1)(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2)(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
(每小题1分,共2分)
1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临崩寄臣以大事
(一个要点1分,共2分)
12.国内局势稳定,武备充足;后主能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朝臣有发扬圣德的忠
诚劝谏;自己能有讨伐曹魏兴复汉室成功的行为。(共3分,能答出三点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3分)
13. 徒弟用心学,鼓王精心教 徒弟办鼓厂,鼓王存疑惑
(每空2分,共4分)
14.写鼓王制鼓的精工细作、一丝不苟,表现了鼓王作为一个老工匠艺人的认真、细致、严谨;写鼓王现定现制的规矩,认为鼓是有灵性和生命的,不仅表现出鼓王对鼓的尊重与热爱,还表现出鼓王教授徒弟的精心;与下文徒弟开办工厂批量快速制鼓卖钱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促人深思。(3分)
(共3分,一个要点1分)
15.为徒弟并没有真正遵照自己传授的方式去制鼓而感到失落(因为徒弟并没有真正继
承自己的制鼓手艺而感到失落),也为许多人认可徒弟急功近利的制鼓行为而感到困惑。
(共2分,每一个要点1分,意思即可)
16.因为鼓王确实老了,头发脱落,背驼身瘦,还常常咳嗽,他很快就会不能制鼓了;而徒弟制鼓行为只是为了赚钱,并没有真正地继承鼓王的手艺,这项独到的制鼓艺术很快就会失传,因此镇上的人才有如此惋惜。这种“惋惜”之情给予我们的思考是:只有排除一些功利的做法,才能真正地继承与发扬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共4分,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出原因2分,思考1分,语言表达1分)
(二)(共7分)
17. 生动形象地写出公道杯甚为公道的现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引出下文对公道杯公道的原因详细说明。(共2分,每个要点1分)
18.公道杯的内部构造 公道杯中虹吸原理的应用 (共2分,每空1分)
19.渴乌由竹筒相接并封裹,形成了密闭的倒U形管道;在出水口燃烧草木,出水口气压减少,“渴乌”两端存在着压差,水就会被压入“渴乌”;等水充满“渴乌”后,水从地势高、压强大的汲水口流向压强小的出水口,于是“渴乌”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水了。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三)(共7分)
20.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都源于劳动;实践是提高能力素质的必要条件。(2分)
21.从莎士比亚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长期的艰苦实践提高了他的能力,使他具备了一个伟大文学家的素质。(3分)
22.主动积极地去承担工作;开动脑筋,钻研琢磨巧妙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共2分,每一个要点1分)
Ⅱ 把初三的语文书上的16课发给我!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①
鲁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②,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③,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④。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⑤,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注释】
① 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篇最初发表于1934年10月20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署名公汗。文中加粗的语句,是最初发表在《太白》月刊上时被国民党书报检察机关删去了的。
② 国联:“国际联盟”的简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20年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它标榜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实际上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并为其侵略政策服务的工具。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即在南京发表讲话,声称“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之判决”。国民党政府也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③ 求神拜佛: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仁王护国法会”等。
④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当时舆论界曾有过这类论调,如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⑤ “正史”:清高宗(乾隆)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