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2010八校联考语文模拟答案

2010八校联考语文模拟答案

发布时间:2021-02-07 21:58:54

Ⅰ 浙江省台州市2010学年第一学期八校联考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0学年第一学期台州八校联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

你迎着金色的秋天来到了中学,开始了崭新的语文学习之旅。半个学期以来,你的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这张试卷,与其说是考试,不如说是舞台。在此,你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学识与才华。提起笔来,把你学习中得到的快乐也传递给老师,让我们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吧!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 请你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方格内,相信你能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分)

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zhuì( )。

⑵我唯一的shē( )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⑶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ɡ( )( )。

3.填入下面语段中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宽容是一种镇定剂, ;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是一座桥梁, 。

①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②①④③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4.小江要参加全校的诗文朗诵比赛,每天晚上都练习得很晚。一天,邻居张伯伯对他说:“小刚,你学习真刻苦,每天我们都睡了,你还在大声念书。”小刚说:“伯伯过奖了, 我还差得很远,还需继续努力!”(2分)

张伯伯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2分)

(1)为迎接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了“我要读书”,同学们都积极参加。

(2)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6.仿照例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2分)

例句: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缕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 。

7.古诗词名句填空。(6分,每格一分)

①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

⑤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 。
8.名著阅读。(请任选一题作答)(2分)

1)冰心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 》的影响下创作了《繁星》《春水》的,这些诗集中体现了 、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2)公元前6世纪流传下来的《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狼和小羊》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蚂蚁和蝉》则讽刺 。

9. 综合学习及探究(4分)

某中学七年级某班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在总结会上,有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汇报:

第一小组发现这样一些字:家俱(具);另售(零);烧并(饼)

第二小组发现广告中常有这样的“成语”出现:步步为赢;咳不容缓;默默无蚊

第三小组在报纸中发现这样的标题:《超女能有如此众多的“粉丝”,是代表了亿万观众的一种心愿》

①结合三个小组的汇报,说说你从中发现的语言现象。(答出两点即可)(2分)

答:⑴ 。

⑵ 。

②假如你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会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0-19题。

(一)(12分)

【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明,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是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10. 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 的水,

乙文写的是 的水。(2分)

11. 甲文中水的特点是 ,乙文中水的特点是 。(2分)

12. 同出一位作家之手,自然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

“ ” 乙文中的“ ”。(2分)

13. 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①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②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14. 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好吗?(2分)



(二)(12分)

孩子,请系好鞋带

⑴那时,我还在读初一。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得不多了。

⑵我终于也挣得了一张票,便兴冲冲去领奖。领奖处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后几份奖品,我也不甘示弱往前挤。高高的窗台,狭小的窗口,发奖的人根本看不见领奖人的脸,只能随意地从那些伸进窗口的挥舞着的手中接过奖票,再递给奖品。突然间,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一份奖品!还来不及高兴,旋即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了——奖品被别人抢了!我忙抬起头四下搜寻,只见身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冲我得意地笑。

⑶我冲他喊道:“把奖品还给我!”他边走边嚷:“每个人都有奖票,谁能抢到就是谁的了,凭什么还给你!”我拽住他的衣角,近乎哀求:“我先拿到的,给我吧。”

⑷他猛地推开我,没想到竟把我趔趄在地,他一溜烟跑掉了。

⑸从地上爬起来,我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我边哭边走向办公区,这时我本能地想到了母亲,她是这所学校极有权威的老师,她一定能帮我!

⑹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说:“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我低头一看,真的,鞋带不知在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我迅速系好鞋带,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走吧,我们回家……”

⑺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为此,心里不止一次埋怨母亲。然而,随着渐渐长大,十多年来也曾经受了许多成败与得失,现在我才恍然明白,当年的母亲用心良苦!

⑻她让我系好鞋带,她在我因得不到奖品而懊恼的时候,让我系好鞋带,因为,我确实应该这样做。如果我任由自己哭闹,我可能会一辈子对此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生活中本来就有好多我们想要的东西却无法得到,我们又怎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满足呢?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心情对待生活。

⑼我知道,命运给予我们的磨难将远不止是失去一份奖品;我同样知道,对待磨难也并非系好鞋带就难解决这么简单,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终有一天,我就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15.找出表明本文属于回忆性文章的标志性语言。(2分)

16.母亲让“我”系好鞋带的内涵可用文中哪些句子来解释?(2分)

17.你觉得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请简单赏析一下。(2分)

18.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我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孩子,请系好鞋带。”文中母亲的一句话影响了“我”一生。是啊,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同学们,在这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中,父母对你说的哪句话你最难忘?这句话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呢?(3分)

最难忘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共20 分)

(一)论语)十则(1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0.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

(3)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 (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

21. 出自文中的成语有哪些?请写出两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翻译句子.(4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论语》中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则,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所获得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叔敖埋蛇( 9分)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①吾见之,恐去②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报以福③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④国人信其仁也。

注释①向者:从前,过去,这里指“刚才”②去:离开③有阴德者报以福:积有阴德的人,上天就会降福于他。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④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

24.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⑴其母问其故 ( ) ⑵恐去母而死也( )

⑶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 ) ⑷杀而埋之 ( )

25. 翻译下列句子(2分)

蛇今安在?

26. 结合文章,谈谈孙叔敖的“仁”主要体现在哪里?(3分)

四、作文(30分)

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不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自信、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代价等),然后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

题目:成长,需要

Ⅱ 全国大联考 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答案

目前还没人找得到 你可以再试试 也许现在没传

Ⅲ 20分,急求!湖北省八校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

试卷大家都有。

2010高三八校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答案

1.A.A项均读è;B项“蓦”读mò,其余皆读mù;C项“露脸”中“露”读lòu,其余皆读lù;D项“啻”读chì,其余皆读dì。

2.D.A项“万象更新”,B项“舶来品”,C项“提纲挈领”。

3.C。C项“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应改为“指责”。

4. C.A项“政治、经济”“学习、生活”;B项问号改为逗号;D项“指作者”加括号。

5. D.A项“为……所……”即“被”;B项“半头句”;C项“国家率先批准”改为“率先获得国家批准”。

6.C.A项末小句“发作”应为“传染”;B项“很严重”前应加“往往”一词限制;D项“人人敏感,学龄前儿童尤然”的应是“伤风感冒”,非指流感,用“感冒”一词把陈述对象扩大了。

7.A.“采取‘中和’、溶解和封锁的方法对病毒予以杀灭”的表述与原文有两处出入:一、免疫系统溶解和封锁的是细胞,而不是病毒;二、病毒有的被吃掉了,有的却溜出了体外。

8.B.“日渐增多”的表述于文无据,表述不准。

9.B.“易被误诊为‘流感’”错。是人们易误判,不是医生易误诊。

10. D。周:绕。

11. C。①是忠、勇;②是勇敢;③是侧面写勇敢;④是谦让;⑤⑥是忠。

12 。A。“黄得功就提拔重用了乙邦才”不对。

13.①于是黄得功感激乙邦才,把这件事告诉主事的人,主事的人才非常看重他,逐步提拔他做标下材官。(“德”、省略句、“稍”各1分,全句句意通顺1分)

②乙邦才常常在这些地方打仗,历经大小十几战,攻破重围攻陷敌阵,俘获的敌寇无数。(前两句1分,后两句各1分)

③我自从参军以来,多次接受上峰赏赐的金钱,官位到了大将军(每句1分)

14.⑴ 指驰骋千里疆场,收复河山的梦想。(2分)抒发了作者主张受到排斥、抱负不得施展的愤懑之情。(2分)

⑵ ①借景抒情,用静寂的环境烘托孤寂的心情。②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的忧愤之情。③“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暗喻投降派阻挠抗金。(其它说法若言之成理,酌情给分)(答对一点给2分)

15.⑴官盛则近谀 ⑵落霞与孤鹜齐飞 ⑶金风玉露一相逢 ⑷猿猱欲度愁攀援

⑸《左传》⑹文艺复兴

16.⑴实指红色的房子和舒适的现实生活;⑵象征实现了的理想、愿望。

17.“矛盾消失的地方”指人生不停追求的渴望和对安宁舒适生活向往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的境界; “可爱的眷念的群星还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指在到达一个理想的境界、实现一个愿望之后,人又会产生新的愿望,永远不会满足。(每点2分)

18.本文提示了对人生目标不停追求的渴望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

19.⑴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第①段中的比喻、第④段中的反复、第⑥段中的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⑵表达方式灵活多变。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灵活多变,相辅相成。

⑶人称转换自由灵活。第①第⑥两段第二人称“你”似与“红房子”对面交流,便于抒发作者的感情。

(评分细则:3点任答两点即可,每点总说特点1分,举例分析2分,例子应具体。)

20.示例:

(1)忠贞不渝,懦弱无能。

虽生性懦弱,却也不惜拼死反抗,其勇可嘉!

忠于爱情,敢于坚持,信守诺言,多情重义。

一个信守诺言、敢于反抗、勇于担当的爱人。

(2)自私无能,忘恩负义。

一个怯懦、卑劣、自私、毫无担当的纨绔子弟。

一个毫无主见、没有担当、贪图安逸享受的废物!

一个毫无责任感、只知寻花问柳的浪荡子!

21.只有专注(心无旁骛)的人,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22.示例:闻一闻果园里那一阵阵醉人的果香,掂一掂田野里那一串串饱满的谷穗

文言文参考译文:

乙邦才,字奇山,山东青州人。凭队长的身份跟随监军太监,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打击敌寇,主事的人不认为他有奇异的地方。

总兵黄得功和敌寇在霍山打仗,黄得功乘胜丢下大军单骑前往追逐敌寇,陷在泥淖中,敌寇重重围着他,射杀了他骑乘的马,得功也仰头射敌洞穿敌胸,与敌寇相持。赶上天将晚,得功自己只剩下两支箭,得功自己料想一定免不了战死。乙邦才恰好从别的地方疾驰回来,登高望见,认出黄得功的胄甲,知道是黄得功,大呼,又疾驰而来,敌寇散开逃走,黄得功自己从泥淖中脱身出来。乙邦才把自己的马给黄得功骑,把箭囊中的箭分给他,步行跟随黄得功,边跑边射箭,共射杀了十几个追赶的骑兵,才得以到达大军中。于是黄得功感激乙邦才,把这件事告诉主事的人,主事的人才非常看重他,逐步提拔他做标下材官。

这时,有一个叫张衡的人,跟随总兵刘良佐,也凭骁勇闻名。敌寇军队围困六安情势非常危急,提督马士英率军救六安。刚到就斥责他的左右副将,并对众军士号令说:“谁是乙邦才、张衡?进来见我!”两人入廷拜见,立即下文书补为副将,把自己的军队交给他,拿出文书说:“替我进入六安,取六安太守写的文书来报告!”两人答应说:“好!”马上出来,选拔两百精壮的骑兵,和他们约定,让每人拿一号角,十个人一组,连夜直趋敌营,冲破贯穿敌阵,于是进入六安城,绕城大呼:“大军到了!”城中的人非常高兴一起喊,两人催促太守准备饭食,吃完后,催太守说:“写文书。”急忙将文书揣入怀中,又带领两百骑兵冲出六安城。敌寇非常惊慌,不久知道他们是乙邦才、张衡,都停下来不敢逼近。得到回报,竟然没有损失一兵一卒。

自从战乱兴起以后,颍州、寿州、六安、霍山等州县多遭受敌寇袭击。乙邦才常常在这些地方打仗,历经大小十几战,攻破重围攻陷敌阵,所俘获的敌寇无数。主事的人要么侵夺他的战功,要么把战功多次记在其他将领的头上。同事替乙邦才不平,时不时地劝他据理力争,乙邦才就谢绝说:“这是我们众人不惜牺牲得来的,我一个人能做什么呢?”最终退让不再说。弘光帝即位,史可法出来督战,希望乙邦才和他一起战斗,以总兵官的身份驻守扬州。不久,大清的军队到了,乙邦才战败自刎而死。

汪子说:我读公勇所写的乙邦才将军的历史,就感慨想见到他本人,于是稍稍增删润色写成此文。公勇又说:“乙邦才平素不饮酒,只是喜好美色。我曾经在濠上遇到他,正赶上他打猎回来,为我席地设酒,他亲自自弹琵琶,让侍姬唱秦曲应和,非常高兴。然后又将琵琶放在膝上,盯着我说:‘乙邦才我自从参军以来,多次接受上峰赏赐的金钱,官位到了大将军,能够报答国家的,只有我这身体了。幸而辖区无事,不能不以声色自乐。一旦有战事,就豁出此身为国家战死。’他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做了,真是令人痛惜呀!"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这里是ME为您爆料的八校联考- -|||

Ⅳ 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三月联考语文考试的答案

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A.A项均读shè;B项“蓦”读mò,其余皆读mù;C项“露脸”中“露”读lòu,其余皆读lù;D项“啻”读chì,其余皆读dì。
2.D.A项“万象更新”,B项“舶来品”,C项“提纲挈领”。
3.C。C项“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应改为“指责”。
4. C.A项“政治、经济”“学习、生活”;B项问号改为逗号;D项“指作者”加括号。
5. D.A项“为……所……”即“被”;B项“半头句”;C项“国家率先批准”改为“率先获得国家批准”。
6.C.A项末小句“发作”应为“传染”;B项“很严重”前应加“往往”一词限制;D项“人人敏感,学龄前儿童尤然”的应是“伤风感冒”,非指流感,用“感冒”一词把陈述对象扩大了。
7.A.“采取‘中和’、溶解和封锁的方法对病毒予以杀灭”的表述与原文有两处出入:一、免疫系统溶解和封锁的是细胞,而不是病毒;二、病毒有的被吃掉了,有的却溜出了体外。
8.B.“日渐增多”的表述于文无据,表述不准。
9.B.“易被误诊为‘流感’”错。是人们易误判,不是医生易误诊。
10. D。周:绕。
11. C。①是忠、勇;②是勇敢;③是侧面写勇敢;④是谦让;⑤⑥是忠。
12 。A。“黄得功就提拔重用了乙邦才”不对。
13.①于是黄得功感激乙邦才,把这件事告诉主事的人,主事的人才非常看重他,逐步提拔他做标下材官。(“德”、省略句、“稍”各1分,全句句意通顺1分)
②乙邦才常常在这些地方打仗,历经大小十几战,攻破重围攻陷敌阵,俘获的敌寇无数。(前两句1分,后两句各1分)
③我自从参军以来,多次接受上峰赏赐的金钱,官位到了大将军(每句1分)
14.⑴ 指驰骋千里疆场,收复河山的梦想。(2分)抒发了作者主张受到排斥、抱负不得施展的愤懑之情。(2分)
⑵ ①借景抒情,用静寂的环境烘托孤寂的心情。②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的忧愤之情。③“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暗喻投降派阻挠抗金。(其它说法若言之成理,酌情给分)(答对一点给2分)
15.⑴官盛则近谀 ⑵落霞与孤鹜齐飞 ⑶金风玉露一相逢 ⑷猿猱欲度愁攀援
⑸《左传》⑹文艺复兴
16.⑴实指红色的房子和舒适的现实生活;⑵象征实现了的理想、愿望。
17.“矛盾消失的地方”指人生不停追求的渴望和对安宁舒适生活向往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的境界; “可爱的眷念的群星还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指在到达一个理想的境界、实现一个愿望之后,人又会产生新的愿望,永远不会满足。(每点2分)
18.本文提示了对人生目标不停追求的渴望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
19.⑴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第①段中的比喻、第④段中的反复、第⑥段中的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⑵表达方式灵活多变。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灵活多变,相辅相成。
⑶人称转换自由灵活。第①第⑥两段第二人称“你”似与“红房子”对面交流,便于抒发作者的感情。
(评分细则:3点任答两点即可,每点总说特点1分,举例分析2分,例子应具体。)
20.示例:
(1)忠贞不渝,懦弱无能。
虽生性懦弱,却也不惜拼死反抗,其勇可嘉!
忠于爱情,敢于坚持,信守诺言,多情重义。
一个信守诺言、敢于反抗、勇于担当的爱人。
(2)自私无能,忘恩负义。
一个怯懦、卑劣、自私、毫无担当的纨绔子弟。
一个毫无主见、没有担当、贪图安逸享受的废物!
一个毫无责任感、只知寻花问柳的浪荡子!
21.只有专注(心无旁骛)的人,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22.示例:闻一闻果园里那一阵阵醉人的果香,掂一掂田野里那一串串饱满的谷穗
文言文参考译文:
乙邦才,字奇山,山东青州人。凭队长的身份跟随监军太监,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打击敌寇,主事的人不认为他有奇异的地方。
总兵黄得功和敌寇在霍山打仗,黄得功乘胜丢下大军单骑前往追逐敌寇,陷在泥淖中,敌寇重重围着他,射杀了他骑乘的马,得功也仰头射敌洞穿敌胸,与敌寇相持。赶上天将晚,得功自己只剩下两支箭,得功自己料想一定免不了战死。乙邦才恰好从别的地方疾驰回来,登高望见,认出黄得功的胄甲,知道是黄得功,大呼,又疾驰而来,敌寇散开逃走,黄得功自己从泥淖中脱身出来。乙邦才把自己的马给黄得功骑,把箭囊中的箭分给他,步行跟随黄得功,边跑边射箭,共射杀了十几个追赶的骑兵,才得以到达大军中。于是黄得功感激乙邦才,把这件事告诉主事的人,主事的人才非常看重他,逐步提拔他做标下材官。
这时,有一个叫张衡的人,跟随总兵刘良佐,也凭骁勇闻名。敌寇军队围困六安情势非常危急,提督马士英率军救六安。刚到就斥责他的左右副将,并对众军士号令说:“谁是乙邦才、张衡?进来见我!”两人入廷拜见,立即下文书补为副将,把自己的军队交给他,拿出文书说:“替我进入六安,取六安太守写的文书来报告!”两人答应说:“好!”马上出来,选拔两百精壮的骑兵,和他们约定,让每人拿一号角,十个人一组,连夜直趋敌营,冲破贯穿敌阵,于是进入六安城,绕城大呼:“大军到了!”城中的人非常高兴一起喊,两人催促太守准备饭食,吃完后,催太守说:“写文书。”急忙将文书揣入怀中,又带领两百骑兵冲出六安城。敌寇非常惊慌,不久知道他们是乙邦才、张衡,都停下来不敢逼近。得到回报,竟然没有损失一兵一卒。
自从战乱兴起以后,颍州、寿州、六安、霍山等州县多遭受敌寇袭击。乙邦才常常在这些地方打仗,历经大小十几战,攻破重围攻陷敌阵,所俘获的敌寇无数。主事的人要么侵夺他的战功,要么把战功多次记在其他将领的头上。同事替乙邦才不平,时不时地劝他据理力争,乙邦才就谢绝说:“这是我们众人不惜牺牲得来的,我一个人能做什么呢?”最终退让不再说。弘光帝即位,史可法出来督战,希望乙邦才和他一起战斗,以总兵官的身份驻守扬州。不久,大清的军队到了,乙邦才战败自刎而死。
汪子说:我读公勇所写的乙邦才将军的历史,就感慨想见到他本人,于是稍稍增删润色写成此文。公勇又说:“乙邦才平素不饮酒,只是喜好美色。我曾经在濠上遇到他,正赶上他打猎回来,为我席地设酒,他亲自自弹琵琶,让侍姬唱秦曲应和,非常高兴。然后又将琵琶放在膝上,盯着我说:‘乙邦才我自从参军以来,多次接受上峰赏赐的金钱,官位到了大将军,能够报答国家的,只有我这身体了。幸而辖区无事,不能不以声色自乐。一旦有战事,就豁出此身为国家战死。’他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做了,真是令人痛惜呀!”

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50分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体工整 字体较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难辨

发展等级10分 深 刻 丰 富 有 文 采 有 创 新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4.材料丰富 8.用词贴切,句式灵活 11.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5.论据充实 9.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2.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3.观点具有启发性 6.形象丰满 10.文句有表现力 13.有个性色彩
7.意境深远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3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4.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Ⅳ 上海市2009 ~2010高三年级八校联考语文答案

作文是面包和水仙花的吗
一.现代文阅读(1)(共18分)
1.答案(选错的多为C、D)(A:“没有多少声音”的说法与原文不符; C:“任何形式“的说法太绝对化;D:前后并不构成因果关系;E:“改写者”应为“读者”。)
2.评分标准:出现“模仿”及近义词“仿造”“模拟”“仿写”等给1分;境界和诗性语言合起来给1分(单独出现“境界”或“诗性语言”不给分);如答成“模仿阿城、汪曾祺作品中的境界和诗性语言”也给满分)
3.评分标准:①②任写出一点即给3分。③必须写出才给3分。
6分调整为2点各3分:原因1分,危害2分。答案可在(2)(3)(4)段中找到相应内容。
主要问题:大多数同学仅仅是照抄原文,未作概括,部分同学未分点概括,不少同学只答原因或危害,造成扣分。
4.可操作性强的建议有:(1)个人制定读书计划,循序渐进,在一定的时间里完成名著阅读。(2)边读边做笔记,写读后感。(3)学校将名著阅读纳入课程计划。(4)定期请专家开设讲座,指导名著阅读等。
存在问题:(1)不少同学建议空泛,如要端正态度,静心阅读,加强宣传等。
(2)有些建议毫无新意,不少是已经在做的,如开放图书馆,在教材中加入名著选段等。
(3)有些建议不符合题目要求,不给分。如:禁止出版名著缩写本,阅读原版而非缩写本,看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戏剧等。
5.评分要求:不一定要引述原文,可用自己的话转述原文内容(1分),分析时内容概述准确(1分),表达情感分析准确(1分),表达(1分)
准确的选例:
(1)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2)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3)(母)以指扣门,曰:“儿寒乎?欲食乎?”(4)比去,以手阖门,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5)持一象笏至(6)久之,能以足音辨人。(7)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存在问题:
(1)课文极不熟悉。原文内容张冠李戴,尤其是写到祖母、母亲的细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混淆甚至错误的很多。有些同学甚至举不出例子,只是泛泛而谈。
(2)对所写内容和人物的情感的概括不准确。
(3)选例不典型。如不少人写“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三五之夜。。。。。。珊珊可爱”。这样选若下面的分析正确,最多给2分。
(4)选例错误,但分析较好的给1分。

二、现代文阅读(2)
《生长在历史中的青藤》阅卷分析
本大题满分20分,得分估计在13、14分左右,比较良好。
6、阅卷情况
标准答案:戴望舒。(1分)
主要问题:主要作品、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记忆混淆。
7、阅卷情况
标准答案:③,并列;①,假设。(层次和关系各1分)
主要问题:复句划分的相关知识概念不清。
8、阅卷情况
标准答案:因为作者看到了自己和徐渭的巨大差距,在命运的考验面前,自己缺乏自信,缺少独立的精神领地。(关键词“自信”“精神领地”)
主要问题:对文意的概括、提取有效信息需要加强。
9、阅卷情况
标准答案:A、D;
主要问题:
10、阅卷情况:
作者原文:假如他不那样张扬个性,以他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会一路顺利,那他也就成了几品大员 ,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少得了吗?即使科举不中,随和一些,隐忍一些,找关系,托门子,拿自己的作品当礼送,在哪家权贵门下做个清客,总是可能的吧!也可衣食无忧,免遭冻馁。
(补写要结合上文的“境况”一词,围绕下文第10段相关内容来补充;补写要注意和上下文的衔接,特别是和上文的呼应,应是一种假设下的徐渭的另一种人生;夹叙夹议,要有叙述、议论表达方式的体现)
主要问题:相关训练欠缺,上下文衔接把握不到位。
11、阅卷情况
标准答案:①不仅收束全文,更升华了文章主旨;②照应文章题目;③集中抒发了作者对徐渭的崇敬之情;④用青藤象征(比喻)徐渭孤高自信、反传统的精神,形象生动;⑤用一组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徐渭曾经遭遇的不幸。
(任意写出两点,并能结合课文作简要的分析,则可;写出两点2分,分析2分;)
主要问题:对文段作用、写作特点概念混淆。欠缺分析是对题干的要求忽视导致。
12、阅卷情况
(作品、人物准确1分;结合课文分析3分;举反例不得分;)
主要问题:作品、人物举例不典型或是作品和人物错误;分析不能从文意出发;“精神高地”内涵没有具体解释;小作文也需要基本的结构,有的学生思维混乱,结构混乱。
满分答案示例:
(1)人不能失去自己的精神领地。如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中写到的为科学而奉献青春的居里夫人,她虽有美貌却不以此当做炫耀的资本,因为她只专注于科学这片广阔的天地;她虽承受了实验的艰苦、条件的简陋但她从未放弃,因为她确信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对人类的伟大意义。因此她始终坚守自己的精神领地而无悔无憾。
(2)写作了《瓦尔登湖》的梭罗就固守了自己的精神领地。在工业化的浪潮中,他却避开了尘世的纷扰,来到瓦尔登湖畔,将自己与大自然融合。在瓦尔登湖他得到了真正的宁静。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梭罗明白人最重要的是不能失去自己的精神领地。
(3)苏辙在《黄州快哉亭记》中充分表明了自己的精神领地——不以物伤性,将何往而非快。正因为他用有了自己的精神领地,所以虽说世道式微,但他早已看透,早已放下,于是便可任意东西。人一旦心中有信仰,拥有自己的精神领地,便会超然脱俗,否则只会沉溺于点滴得失,迷失自我。
(4)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不仅仅只是和鲨鱼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更是坚守了自己的精神领地。他要在搏斗中证明人的顽强,坚持不懈。正是这种精神才是他无畏的面对灾难。“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这就是桑提亚哥的精神领地,他坚守住了,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人。
(5)人不能失去自己的精神领地。正如《指南录后序》中的文天祥,出使元军却被扣留,忍受酷刑和流言的折磨,在威逼利诱中仍忠心为国,凭借自己一心为国的信念,在逃难途中写下了《过零丁洋》等名篇,以诗明志,表明他自己的坚韧不屈的强烈信念,维护了自己的精神领地,令后人称颂不已。
(6)每个人都应该坚守自己的精神领地。如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提到的左联五烈士之一的白莽就是一例。他在白色恐怖和众叛亲离中仍坚持着自己的革命信仰,更是拒绝了其兄长“另一阶级”的官帽。纵然前途艰险,困难重重,但他仍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执着的捍卫自己的信仰,坚守精神领地而为人称道。

三.默写:略

四.古诗词鉴赏(共8分)
14、每空1分
正确答案:喝酒(饮酒、对饮、对酒);吟诗(吟和、赋诗、作诗、吟歌)
常见错误:山僧、野叟、酿酒、闲聊、唱歌
15、每空1分
正确答案:(1)窦娥冤
(2)反语(对比、反讽)
(3)对官场的厌倦和憎恨(不平、不满、蔑视、怨愤 )
错误及原因:
(1)“窦娥冤”三个字全写对的很少,“窦”字不会写,“娥”字写成“蛾”,“冤”字缺一点
(2)修辞手法概念不清:对偶、讽刺、比拟、互文、反衬、白描、作比较
(3)审题不清,缺少核心词,不能扣住表达“……的情感”
16、要求:例句1分,“本色”的表达效果1分,主旨1分
错误及原因:
(1) 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
(2) 例句选自第2首
(3) 对“本色当行”的语言艺术的表达效果不能做具体赏析,或误解为关汉卿的为人。
(4) 缺乏“主旨”意识

五.文言文阅读(1)
17.(2)、(3)、(4)得分较低;(2)、(3)顺序错。
(1)就:靠近、接近、将近、趋向于
(2)差:同“瘥”,病愈、康复(通假可以不出现)
(3)括:收集、汇集、聚集、搜集
(4)值:遇到、碰到
18.得分率较高
19.(1)“无乃。。。。。。乎”为固定句式,解释为“恐怕。。。。。”“莫非。。。。。。”学生失分较多。
(2)“遗”解释为“忘记”、“丢弃”,有学生将其解释为“忽略”。句子翻译应加强“踩点”意识,落实关键词。
20.
21.“因事说理”、“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等都对,“以小见大”得1分。
22.共两个得分点,第一个得分点“希望医生不要去做庸医”只有极少同学答出。

六、文言文阅读(2)
23.约有四分之一同学写出,个别写对的,字不规范。
24.节奏感、音韵美基本能写出,“热闹”“繁华”也大都能点到,但写出“香市场地排列密集或规模巨大”的很少。
25.讽刺意味半数能写出,但讽刺对象把握不准,具体内容基本写不出。部分写“反映百姓民不聊生,凄惨的生活遭遇”也给1分。
26.得分率较高。错误的主要在于“对比”写成“作比较”、“描写”。
27.写景内容大多忽略概括,分开写较多,但写清楚两方面也给1分,只写单一方面不给分,表达情感大多能写出一条。

答案调整补充后,评分标准:
23.五月初五 1分
24.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有节奏感、音韵美) 1分
表现了香市场地排列密集(或规模巨大) 1分
突出了香市的繁华(或热闹) 1分(写喧闹、杂乱算错)
25.讽刺杭州太守(1分)鱼肉百姓的行径(1分)(或写表现西湖百姓民不聊生、生活的悲惨遭遇或情景)1分
26.对比(或对照)1分;繁华(繁盛、热闹、兴盛)1分和衰落(破败、败落、荒凉)1分
27.写出了香市的繁华热闹和废止的情形1分;表达了作者对昔日繁盛的怀恋(留恋、怀旧);或昔盛今衰的伤感;或对香市衰落的惋惜;对百姓的同情1分;寄寓了作者对统治者(朝廷、太守)无能的不满;对时局颓败的忧虑。1分

Ⅵ 2010年四校联考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参考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 D.此选项体现的是孔子全球化的意义,答非所问。(3分)
2. B.“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语境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了”,文中未有体现。(3分)
3. C.根据文意,“同质化、趋同化、殖民化”是作者对文化全球化的担忧,但没有表现出对某种文化的抑制,“全球化显然不是单一价值体系的西方文化,而是世界不同民族的文明互动融合呈现山来的一种态势”强调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化。(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数”,责备,列举罪状。(3分)
5.B.①④是他的行为,不是“直言”。⑥是皇上的话,不是刘行本说的。(3分)
6.B.“皇上马上听从刘行本的意见”与原文不符。(3分)
7.(1)现在元肇竟然敢重视他自己的命令,轻视法律条文,想要表明自己言之必行,而忘记了朝廷的根本信用,损害朝廷法律获取个人威权。(这)不是人臣的礼节。(“申”1分,“信”1分,“亏”1分,句意通顺2分。)
(2)权贵惧怕刘行本的正直,没有人敢到他的门上。因此请托办事的路被断绝了,法律命令清明简素,官吏百姓都怀念他。(“惮”1分,“请托”1分,“怀”1分,句意通顺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答:空:白白的,徒然。(1分)。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受到谢尚的赏识,名声大著。(1分)而自身空负袁宏之才,却谢尚不复可遇。(2分)“空”字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
9.最后两旬离情于景、以景结情(虚实结合)(1分),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挂帆远去(2分),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因不遇知音的孤寂、凄苦之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舞幽壑之潜蛟
(3)唯见江心秋月白
(4)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故不为苟得也
(6)山回路转不见君
(每空1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A、C(A项中作者无不满之意,也并未认定这些年轻人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C项中作者并未描写青龙偃月刀。)(5分)
(2)答:①一些想法有些落后和封闭,但是有着一种坚守和执着。如文中他固守男女之防,不煽油和染发,“师父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等。
②剃头技艺精湛娴熟。“青龙偃月刀法”让人叹服,可以从作者对他的刀法描写中看出。
③喜爱古典文化。比如敬奉关帝爷和“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④为人重情重义。如翻两个岭去看望老友,发现老友病笃,含泪回家取行头为老友最后剃一次头。(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答:①进一步塑造何爹重情重义的形象和表现他剃头技艺的精湛,表达了对何爹的敬重之情。(2分)
②“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现在也离他而去了,表达了对何爹手艺的未来的担忧。(2分)
③将情节推向高潮的同时深化了主题,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2分)
(4)答:①应该辩证地看待何爹的坚持。何爹传承传统的剃头技艺,不愿趋时随变,不肯敷衍应付,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有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2分)但是他墨守成规,不能将传统技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导致生意一天天冷清,生计都难以维持,面临衰落也是历史的必然,仍然不知变通则是不可取的。(2分)
②要热爱传统文化,必须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以使其中的优秀元素得以传承。(2分)
要耍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使之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2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A、B(A项错在“这一过程就像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那样,让人心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原文第三段是说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不能达到那样。B项错在“只是拥有地位和头衔,没有超脱庸俗社会的心灵。”原文第四段说“君王和亲王们无法造就伟大的人物,无法造就超脱于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时,这帮大人先生们应该感觉到我们的伟大。”可知肯定了歌德的伟大。)(5分,答对l项得3分,答对2项得5分。)
(2)答:①用苦难换来欢乐;②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不背叛真理;③为人正直,不谄媚权贵?不给侵略者演奏。(每一点2分)
(3)答:①第一处引用贝多芬对权贵们只能造就头衔和勋章却不能造就伟大人物的看法,直接表明了贝多芬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己的伟大的认识;(2分)②第二处引用贝多芬叙述他与歌德面对贵族的不同表现的事实,通过对比更形象的表现了贝多芬面对权贵不卑恭的品质;(2分)③这两处引用都为突出贝多芬“爱自由高于一切,面对御座也不背叛真理”的高贵灵魂提供了有力依据,使作者对他的评价更客观、真实。(2分)
(4)答:①一个人出身的高贵是无法由自己决定的,但一个人灵魂的高贵却可以由自己决定。(2分)②贝多芬出身子平民,但他凭借对音乐的喜爱与执着,克服命运的不公与生的不幸,创作出感动、震撼世人的交响乐曲,用苦痛换来了欢乐,而且他心向自由,蔑视权贵,热爱祖国;(2分)③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2分)④生活中的我们出身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不要计较出身的高低,更应注意在意志、修养等方面提升自己,也使自己的灵魂高贵起来,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C百口莫辩: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解不清。形容事情无法说清楚(多用于受冤屈、被怀疑等情况)。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此处应改为隔岸观火。毫发不爽:形容几乎没有差错。毫发,指很小的数量。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3分)
14.A.B选项“尽管”“即使”,关联词语误用,去掉“开始”,“开始”与“初衷”重复C.“侃侃而谈”后面不加宾语,“突出表现和创新设计”中的“突出表现”不能与“采纳”搭配D选项成分残缺,在“建设”之后加上“品格”或“精神”等。(3分)
15.B.先谈“80后作家”的创作情形,引出话题,即④,然后接⑥,再得出结论①。雨谈文艺创作,即②,②与⑤形成转折,⑤与⑨又形成文意上的转折。(3分)
16.周洋获得短道速滑冠军,创下纪录,为中国添上第三金。
“周洋”1分,“短道速滑”1分,“获得冠军”1分,“创纪录”1分,“为中国添上第三釜西”1分。
17.示例:她出身平凡却演绎着高尚,地位卑微却彰显出尊贵。服务生涯有限,服务真心不变。她是最温暖的港湾。
修辞手法各1分,内容2分,语言优美通畅2分,超字扣1分。
六、写作(60分)
18.略

黑龙江省的参考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 D.此选项体现的是孔子全球化的意义,答非所问。(3分)
2. B.“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语境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了”,文中未有体现。(3分)
3. C.根据文意,“同质化、趋同化、殖民化”是作者对文化全球化的担忧,但没有表现出对某种文化的抑制,“全球化显然不是单一价值体系的西方文化,而是世界不同民族的文明互动融合呈现山来的一种态势”强调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化。(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数”,责备,列举罪状。(3分)
5.B.①④是他的行为,不是“直言”。⑥是皇上的话,不是刘行本说的。(3分)
6.B.“皇上马上听从刘行本的意见”与原文不符。(3分)
7.(1)现在元肇竟然敢重视他自己的命令,轻视法律条文,想要表明自己言之必行,而忘记了朝廷的根本信用,损害朝廷法律获取个人威权。(这)不是人臣的礼节。(“申”1分,“信”1分,“亏”1分,句意通顺2分。)
(2)权贵惧怕刘行本的正直,没有人敢到他的门上。因此请托办事的路被断绝了,法律命令清明简素,官吏百姓都怀念他。(“惮”1分,“请托”1分,“怀”1分,句意通顺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答:空:白白的,徒然。(1分)。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受到谢尚的赏识,名声大著。(1分)而自身空负袁宏之才,却谢尚不复可遇。(2分)“空”字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
9.最后两旬离情于景、以景结情(虚实结合)(1分),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挂帆远去(2分),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因不遇知音的孤寂、凄苦之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舞幽壑之潜蛟
(3)唯见江心秋月白
(4)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故不为苟得也
(6)山回路转不见君
(每空1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A、C(A项中作者无不满之意,也并未认定这些年轻人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C项中作者并未描写青龙偃月刀。)(5分)
(2)答:①一些想法有些落后和封闭,但是有着一种坚守和执着。如文中他固守男女之防,不煽油和染发,“师父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等。
②剃头技艺精湛娴熟。“青龙偃月刀法”让人叹服,可以从作者对他的刀法描写中看出。
③喜爱古典文化。比如敬奉关帝爷和“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④为人重情重义。如翻两个岭去看望老友,发现老友病笃,含泪回家取行头为老友最后剃一次头。(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答:①进一步塑造何爹重情重义的形象和表现他剃头技艺的精湛,表达了对何爹的敬重之情。(2分)
②“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现在也离他而去了,表达了对何爹手艺的未来的担忧。(2分)
③将情节推向高潮的同时深化了主题,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2分)
(4)答:①应该辩证地看待何爹的坚持。何爹传承传统的剃头技艺,不愿趋时随变,不肯敷衍应付,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有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2分)但是他墨守成规,不能将传统技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导致生意一天天冷清,生计都难以维持,面临衰落也是历史的必然,仍然不知变通则是不可取的。(2分)
②要热爱传统文化,必须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以使其中的优秀元素得以传承。(2分)
要耍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使之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2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A、B(A项错在“这一过程就像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那样,让人心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原文第三段是说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不能达到那样。B项错在“只是拥有地位和头衔,没有超脱庸俗社会的心灵。”原文第四段说“君王和亲王们无法造就伟大的人物,无法造就超脱于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时,这帮大人先生们应该感觉到我们的伟大。”可知肯定了歌德的伟大。)(5分,答对l项得3分,答对2项得5分。)
(2)答:①用苦难换来欢乐;②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不背叛真理;③为人正直,不谄媚权贵?不给侵略者演奏。(每一点2分)
(3)答:①第一处引用贝多芬对权贵们只能造就头衔和勋章却不能造就伟大人物的看法,直接表明了贝多芬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己的伟大的认识;(2分)②第二处引用贝多芬叙述他与歌德面对贵族的不同表现的事实,通过对比更形象的表现了贝多芬面对权贵不卑恭的品质;(2分)③这两处引用都为突出贝多芬“爱自由高于一切,面对御座也不背叛真理”的高贵灵魂提供了有力依据,使作者对他的评价更客观、真实。(2分)
(4)答:①一个人出身的高贵是无法由自己决定的,但一个人灵魂的高贵却可以由自己决定。(2分)②贝多芬出身子平民,但他凭借对音乐的喜爱与执着,克服命运的不公与生的不幸,创作出感动、震撼世人的交响乐曲,用苦痛换来了欢乐,而且他心向自由,蔑视权贵,热爱祖国;(2分)③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2分)④生活中的我们出身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不要计较出身的高低,更应注意在意志、修养等方面提升自己,也使自己的灵魂高贵起来,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C百口莫辩: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解不清。形容事情无法说清楚(多用于受冤屈、被怀疑等情况)。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此处应改为隔岸观火。毫发不爽:形容几乎没有差错。毫发,指很小的数量。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3分)
14.A.B选项“尽管”“即使”,关联词语误用,去掉“开始”,“开始”与“初衷”重复C.“侃侃而谈”后面不加宾语,“突出表现和创新设计”中的“突出表现”不能与“采纳”搭配D选项成分残缺,在“建设”之后加上“品格”或“精神”等。(3分)
15.B.先谈“80后作家”的创作情形,引出话题,即④,然后接⑥,再得出结论①。雨谈文艺创作,即②,②与⑤形成转折,⑤与⑨又形成文意上的转折。(3分)
16.周洋获得短道速滑冠军,创下纪录,为中国添上第三金。
“周洋”1分,“短道速滑”1分,“获得冠军”1分,“创纪录”1分,“为中国添上第三釜西”1分。
17.示例:她出身平凡却演绎着高尚,地位卑微却彰显出尊贵。服务生涯有限,服务真心不变。她是最温暖的港湾。
修辞手法各1分,内容2分,语言优美通畅2分,超字扣1分。
六、写作(60分)
18.略

Ⅶ 2010年12月武汉市高三八校联考语文答案

还是自己好好作吧、晚上考

Ⅷ 2010年12月湖北八校联考语文答案

这次语文第四题病句题的B答案是不是有问题,应该是正确的。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不安全、侵权、不诚信以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名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答案说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改为防止文化受污染,应该是错的。
因为结合“不安全、侵权、不诚信”,不好的才成为瓶颈,而“防止文化不受污染改为防止文化受污染”双重否定才构成肯定,表意为文化受污染成为瓶颈。
反而是我认为制约和瓶颈二者是重复的。最好去掉制约。
如果有持不同观点的,希望能够得到指教。

阅读全文

与2010八校联考语文模拟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