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2010语文高考海南试卷及答案

2010语文高考海南试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1-02-10 14:50:35

㈠ 高分求历届海南高考文科试卷及答案!

已发送,满意请采纳
谁说靠了?匿名就是我了?!!!我也不知道是谁在挑拨离间。版
别自作聪明!权我为人光明磊落,从不暗地里骂人!
不满意就是了。15分问题还指望什么?当是15块钱啊?还高分?有能耐自己花钱买卷子去啊!!!
还有,我,不叫仁涛!!!

㈡ 海南2010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选考题是什么意思


答,就是从试卷给出的几道题中按要求选择其中一道或几道来答,简单来说就是按要求从几道题中选择你会做的。

㈢ 高分求历届海南高考文科试卷及答案!

已发送,满意请采纳

谁说靠了?匿名就是我了?!!!我也不知道是谁在挑专拨离间。

别自作属聪明!我为人光明磊落,从不暗地里骂人!

不满意就是了。15分问题还指望什么?当是15块钱啊?还高分?有能耐自己花钱买卷子去啊!!!

还有,我,不叫仁涛!!!

㈣ 2010年高考海南语文试题的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一、(9分)
1. C(“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一句错误,文中只“书”说了“影响深远”,别的没说)
2. A(“是用汉隶笔法”应为“”是用真书笔法)
3. D(“只是……才为世人所推崇”一句错误,无名书法家作品是因为不为人知而不著名,并不是因为他们地位低)
二、(36分)
(一)(19分)
4.C(趣:赶快)
5. B(②是贼寇的话,是侧面反映花云勇猛,④⑥表现花云被俘时的忠贞气节) 6. A(“元帅朱文逊战死”一句不符合文意,朱文逊是破城前战死的,而不是城破时战死的)
7.(10分)
(1)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没有死去。
(二)(11分)
8.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9.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思乡之情。
(三)(6分)
(1)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而伯乐不常有 骈死于槽枥之间
(3)丰年留客足鸡豚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25分)
11. (25分)
(1)C给3分,D给2分,E给1分,A,B不给分
(2)①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②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③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 意思答对即可
(3)①补充叙事,集中提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②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
③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 意思答对即可
(4)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
① 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
② 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
③ 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观点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① 抓住“保护人”时刻都想保护他人的这一突出心理特征,采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
② 以“保护人”为线索。使对比手法更加突出,有利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
③ 通过“保护人”含义的变化,淋漓尽致地集中呈现小说的讽刺特色
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① 以“保护人”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主干突出,不蔓不枝
② 以“保护”与“不保护”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③ 围绕“保护人”安排相辅相成的明暗两条叙事线索,使结构收放自如,平中见奇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正确、论述适合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四、(25分)
12.(1)B给3分,E给2分,C给1分,A,D不给分
(2)①斯瓦米纳森的推崇使他产生了对比联想②他尚未得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的承认③杂交水稻技术被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
(3)①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②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国外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有利于杰出学者的成长。③一旦祖国有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他们也会随时回来
(4)观点一:同行有可能成为朋友
① 彼此为同行,就有机会认识并可能成为朋友
② 同行的认可,又能给人带来温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观点二:维护尊严,既要斗争又要有一定的让步
① 斯瓦米纳森曾因为担心“丢份”而“歧视”袁隆平,当看到他“准备拂袖而去”时就马上让步
② 斯瓦米纳森亲眼看到袁隆平的伟大成果后主动为他正名
③ 袁隆平为维护中国科学家的尊严而严正抗议,斗争到底。
观点三:经过“斗争”的朋友,友谊才会更加长久
① 不打不相识,通过斗争可以加深了解,从而建立友谊
② 竞争对手之间要保持友谊,必须真诚,让对方感到温暖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正确、论述适合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五、(20分)
13.B(错误的是B项,因为“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众多。A项“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样子。C项“少不更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D项“讳莫如深”:原指事情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
14. D(A项属于句式杂糅,“最主要的原因”和“……造成的”重复;B项属于动宾搭配不当“提出”和“精神损害抚慰金”不搭配;C项属于成分赘余,“道路”和“交通”属于同一概念)
15. C(①③句说得是地理具体位置,⑤句说得是大致的地理区域,②说得标志特点,④说得是海拔特点,⑥说得是气候特点,根据逻辑关系,介绍一个地方应先介绍地理位置,然后是各方面特点,所以应该选C项)
16.(5分)
①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么
②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③“一刀切的模式”
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④ 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7. 略
作文 略

参考译文:
花云,怀远人。面貌奇伟且皮肤黝黑。骁勇善战,无人能敌。至正十三年,他提着宝剑在临潼拜见明太祖,太祖认为他很有才能,于是派遣他率领军队攻打城池,所到之处攻无不克。太祖打算攻取滁州,率领数名将士前行,花云跟随在后。突然遇到数千个山贼,花云在太祖身边保护,拔出剑来骑马冲入敌营。山贼惊呼:“这个黑将军太勇猛了,我们抵挡不住他的锐气。”太祖的军队一到达就攻克了滁州。太祖渡江,花云先渡。没多久就攻克了太平。花云凭借他的忠贞和勇猛在太祖的宫禁中担任警卫。后来又升任禁军总管,巡行镇江、丹阳、丹徒、金坛都攻克了。在经过马驮沙德时候,在路上遇见了数百名山贼拦路挑战。花云一边走一边打了三天三夜,就把这些全部活捉或者杀死了。太祖在太平马上设立了枢密院。让花云做院判。命令他去攻打宁国。大军陷入乱山泥泽之中八天,寇军相互在要塞栈道上结集。花云手持长矛击鼓出战,杀死敌军成百上千,身上却没有中一箭,回到太平。陈友谅率领水师来犯,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寇军攻城三天也没攻下。后来凭借大船趁涨水的机会沿船尾爬上城墙,太平陷落。寇军俘虏花云,花云用尽全力大喊,绳子被他挣断,他起身抢过护卫的刀,杀了五六个人,大骂道:“你们根本不是我主公的对手,为什么不赶快投降。”寇军大怒,打破了他的头。把他绑在船的桅杆上乱箭射死。花云仍然大骂,直到死骂声依然雄壮。年仅三十九岁。太祖即位吴王,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设立忠臣祠祭祀他。在前线战势紧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郜氏祭祀祖宗,拉着三岁儿子的手,一边哭一边对家人说:“太平城破,我丈夫必死,我也不会在这个世上独活,但是不能让花家无后,你们应当好好把这个孩子抚养成人。”花云被俘后,郜氏跳水而死。她的侍女孙氏把她埋葬后,抱着孩子还是逃亡,被劫掠到了九江。孙氏半夜投宿到了一个渔家,摘下发簪和耳环嘱托他们要把孩子抚养长大。等到汉军大败之时,孙氏又偷偷地把小孩接走渡江而行,途中遇到了溃败的军队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他们靠着断木漂浮进入了芦苇洲中,采集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没死。过了一年到达了太祖所管制的地方。孙氏抱儿痛哭拜见,太祖也跟着哭了起来,把小儿放在膝盖上说:“名将的后代。”赐名字花炜,他的五世子孙拜见世宗。封郜氏为贞烈夫人,孙氏为安人,设立祠堂拜祭。

㈤ 2010年高考宁夏海南卷,上海卷的语文真题和答案。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 阅读8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笔 墨 的 超 越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④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此,笔可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朱光潜说:“例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这些感受,与其说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通过想象、移情获得的,毋宁说是中国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观念向笔墨艺术活动持续贯注的结果。
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 “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
⑧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⑨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口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2分)
2.简析第③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 (3分)
3.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B.“不仅由于”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C.在结构上,这一段有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
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
4.第⑤段中加点词“性灵”的意思是 。 (2分)
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⑨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因为 B.何况 C.可见 D.虽然
6.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4分)[来源:ks5u.com]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7一12题。(20分)
天目山
①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几十年里,只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她喃喃说,我要和你一起去。
②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
③只是,我没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会遇上那样一场弥天大雾。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呼啸而过,远山近树忽而不见了。山中古老的禅源寺,隐匿在苍白的雾气里。下车寻路,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似的,湿漉漉地腻滑,只几步便消失在浓烟样的水雾中。
④母亲默默地走在前面。白色的纱幕被她的脚步豁开一个缺口,影子穿过去,纱帘瞬间又闭合了。山路通往林深处,在那深不可测的绿巷中,我隐约看见了一排排树,昂然立于路旁。它们竟是那样的高大,浓密的云雾遮去了树梢,树尖伸到望不见尽头的天上去了;最令人惊叹的是树干之直,刀削般笔挺,像一根根气度轩昂的罗马石柱,支撑着绿屋的穹顶。褐色的树皮一片片如鳄鱼的鳞甲,已被千年的风霜锤磨成坚韧的岩石。
⑤他究竟倒在哪一棵树下了呢? 鲜血从他年轻的胸膛里流淌下来的时候,他或许就靠在了那棵大树的树干上。他依托了大树,所以牺牲的那一刻仍像树一样站立。龙爪般的树根至今还留着他的血迹,只是被蒙蒙的雾气暂时稀释了。
⑥那个无风无雨的春日,那些被父亲无数次赞颂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树,就这样从漫山飘忽的浓雾中,和那个叫萧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隐若现地走来。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听见他脚上沉重的铁链,一声声从森林尽头传来。我不知道他在匆匆离去前,是否还有心情观赏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树。57年前的树叶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见他灼热的目光仍在枝条上缠绕。
⑦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我所见的,是被他熟读过的那些树。陡峭的石阶两旁,柳杉武士样雄伟,顺坡排列,阵势逼人。再抬眼,金钱松破雾而出,穿云摩天,傲气十足。若不是弥天大雾遮挡了视线,就可望见悬崖峭壁的林莽中那几百棵千年银杏。等到秋天,山谷里定是黄叶灿烂,一片金光四射。
⑧几十里山路,不是在走,是在仰望,瞻仰那些永远的树。当那一排枪声在冰冷的山谷里响起来的时候,惟有这些树,是沉默的目击者。后来那些离乱梦魇的岁月,仍是这些树,在荒野莽丛中陪伴他。他年轻的生命终止在27岁那个年纪,大树却已千年。
⑨母亲依然走在前面。从上山那一刻起,她的双目就被山峦雾气染得湿润。树林深处鸟鸣啁啾,声声如歌,让人想起遥远的青春季节:一群女生欢笑着从禅源寺的临时课堂上跑出来,手拉手围着寺前的老银杏树,雄壮的抗日军歌惊飞了树上的小鸟……待她几年后重回天目山,却是被押解着,一步步踩着前头他沉稳的脚印。直到今日,她一抬眼仍能看见他坦然的目光,如阳光下流淌的山涧小溪,从石缝里透出乌亮的光泽。
⑩母亲站住了,站在一棵柳杉树下。树身奇粗,三人合抱仅围大半圈,瘢痕累累,深藏的皱褶中写满沧桑。枝条上没有一片绿叶,惟有躯干依然屹立,像一尊古老的石像。在我的惊叹中,母亲说,这就是真正的大树王,现在它死了。五十多年前,我曾见过它活着的样子,树冠就像一把巨大的伞,整个开山老殿都被它遮住了。一阵山风袭来,雾气旋转着,雪花般从它粗糙的枯枝中穿过。刹那间,油绿的树叶似一树繁花,缀满了它坚韧的枝干,青枝摇曳,生机盎然,满山坡都是杉叶林涛的哗响。大树王在我的想象中复活,抑或说它从未死去。[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⑾雾越发浓了,洇湿了母亲的头发。父亲说,他们已是第三次到天目山了,但没有人知道那个57年前被枪杀的革命者,究竟葬在哪里。我说,你找不到他,因为他已经变成了一棵树。
⑿世事变迁,惟有天目山的树,是永远的。为着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依旧对他们深怀敬意。然而,在缥缈的雾中我们似乎模糊了他们理想的内容。山民说,天目山东西两峰之巅,各有一池,池水清冽,冬夏不涸,颇似双目仰望苍穹,故得名“天目山”。我想象那清澈的池水,像是他在诘问苍穹。
⒀山林寂静,水气迷茫。雾中影影绰绰的大树无言,没有回声。
7.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分)
8.第②段这句话的含义是 。 (2分)
9.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⑨段作赏析。 (3分)
10.根据文中的内容,介绍萧洪明其人。(不超过60字)(3分)
11.对文中写“树”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描写雾气越来越浓厚,烘托了天目山大树悠久的历史沧桑感。
B.第④⑦段写树形神兼备,赋予了树轩昂、雄健、不屈的气质。
c.描写“大树王”死而复生的情景,突出了它顽强的生命活力。
D.浓墨描写大树,层层铺叙,为篇末揭示赞美先烈的主旨服务。
E.本文以登山行踪为顺序,始终贯穿对大树的描述,脉络清晰。
F.天目山的树在父母眼里是一种植物,在作者眼里是人的象征。
12.第⑿段中写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其意图是 。 (4分)
[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青海长云暗雪山, 。(王昌龄《从军行》)
(2) ,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韩愈《师说》)
(5) ,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ks5u.com
(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柳宗元《小石潭记》)
(7)吾生也有涯, 。(《庄子•养生主》)
(8)香稻啄馀鹦鹉粒, 。(杜甫《秋兴》)

(四) 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14一16题。(8分)
[越调] 平湖乐
尧庙秋社 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14.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2分)
15.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来源:高考资源网]

(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②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③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少而所与亲旧 (2)终身不造其门
(3)素号难治 (4)乃徙公治之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饥民赖以全活 以吾一日长乎尔
B.至则决滞狱百余事 他植者则不然
C.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恍惊起而长嗟
D.决狱之术多如此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20.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欧阳晔怎样的心理? (3分)
21.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3分)

(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九 疑 山 图 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 ②表:标记。
22.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 。(2分)
23.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2分)
2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分)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二写作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语文试卷
答案要点及评分参考
一 阅读80分
(一)
1.笔墨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
2.两处引用阐明了笔墨艺术的魅力;引用沈尹默的话阐明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引用宗白华的话阐明笔墨艺术胜过许多复杂的艺术。
3.A
4.情感和美感
5.D
6.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

(二)
7.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
8.去天目山,不仅是为了看树,更是为了缅怀先烈,这是积久的愿望和庄重的活动
9.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

(五)
17.(1)交往 (2)到 (3)一向 (4)调任
18.C
19.(1)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2)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
20.对僧人贿赂不以为然,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安抚僧人。
21.廉洁 爱民 正直 睿智

(六)
22.规模和得名缘由
23.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
24.C
25.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华、衡、岱的特点,强调其峻峭与宏伟,节奏鲜明;再用散句描摹这样的山峰很多,句式参差,富于变化。
26.九疑山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却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对此表示不满;希望人家认识九疑山特有的长处。

二 写作70分

㈥ 求文档: 2010海南省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在这里:

http://wenku..com/view/aaca431cfad6195f312ba639.html

㈦ 2010年海南高考语文答案

http://e.qq.com/zt/2010/2010gkst/index.shtml

㈧ 2010年宁夏.海南高考题语文答案

我有答案,但不知道怎么给你,只有链接,但链接网络要审查,你要不给我你的邮箱,我发给你

㈨ 2010海南高考试题及答案,最好能直接打印的,急需啊。

2010年海南高考真题

政 治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各具优势的甲、乙两家公司,通过协议进行资源整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下列行为属于资源整合的是

①甲公司利用乙公司的生产技术力量,投资新项目

②甲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出售乙公司股份,获得高额利润

③乙公司把自有资产抵押给银行,用贷款来购买新生产线

④乙公司产品通过甲公司的销售网络迅速进入全球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某工业园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将钢铁、化工、装备制造三大产业有效链接,资源循环使用,成为集港口、商品集散地和重工业基地于一体的风光旖旎的生态新城,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这一事例说明

A.新型工业化注重工业和环境协调发展

B.新型工业化强调重化工业优先发展

C.新型工业化强调产业集群发展

D.新型工业化实现了在资源枯竭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

3.价格变化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下列命题正确反映这一原理的是

A.中高档轿车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

B.食盐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

C.家庭煤气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

D.品牌服饰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

4.王女士近日欲购一套住房。在提交个人贷款申请后不久,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她,因她的信用卡账户有数次逾期还款的记录,银行将提高她的住房贷款利率。这表明

①个人信用状况决定房贷利率

②信用是人们不可忽视的无形资产

③信用卡的使用导致了个人信用风险

④银行可通过利率杠杆规避信贷风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投资、消费和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据统计,2008年发达国家的消费占GDP的66%以上,而中国只有36%左右。因此,刺激消费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刺激消费增长最恰当的措施是

A.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B.提高税率

C.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D.发行国债

6.充满青春活力的汽车模特是汽车会展的一道亮丽风景。他们在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收入。下列关于车模收入较高的原因分析,错误的选项是

A.车模的职业寿命比较短暂

B.汽车展会主办方资金雄厚、展会规模大

C.车模能够给车企带来潜在的客户

D.汽车会展对车模的需求旺盛

7.假设中国某企业每年出口额均为1000万美元。2005年,l美元=8.21人民币元;2009年,l美元=6.82人民币元。该企业2005年的国内生产成本为8 000万人民币元,2009年比2005年降低了10%,则该企业2009年的利润是

A.210万人民币元 B.—380万人民币元

C.—1 180万人民币元 D.1390万人民币元

为制定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有关部门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2010年2月28日开始的一月之内,收到公众的意见建议27 855条,媒体收集的报道评论和意见建议249万多条。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据此回答8~9题。

8.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中,我国公民行使了自己的政治权利。这里的政治权利具体表现为

A.参与民主决策 B.参与政治协商

C.管理社会事务 D.进行民主监督

9.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通过,表明国务院

A.是我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制定法律法规推动教育发展

C.履行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

D.监督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和执行

10.2008年,C市探索出一种“村民议事会”的村民自治新机制。村民议事会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对全体村民负责;村民委员会成员不得担任议事会成员,村民委员会为议事会的执行机构,负责落实议事会的各项决定。这一做法

①创新了村民自治的决策机制 ②完善了村民自治的监督机制

③提高了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效率 ④完善了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至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侵权责任法、海岛保护法等多部法律。这体现出

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了立法职能

②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③法律逐步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手段

④依法治国方略正在逐步落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出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通过全国人大行使国家职能

②坚持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③通过人大立法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坚持以民主法制建设为工作重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根据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国着力实施特困少数民族群众解困工程、民族基础教育帮扶工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工程等十多项重点工程。这一做法体现出我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始终坚持

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2009年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是因为

①气候变化改变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在国际事务中各国承担相同责任

③一国不能单独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④气候变化影响到各国的共同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中国的传世古籍浩如烟海,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这同中华民族始终重视编纂、保存和整理古籍文献有着直接的关系。今天我们仍然重视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根据在于

①传统文化无不凝结于古籍文献中 ②文化的积累是文化传承的基础

③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前提 ④文化的创新不能背离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2009年,中外公司合作启动3D版动画片《大闹天宫》项目,面向全球市场开发中国经典艺术形象孙悟空。业内人士指出,“米老鼠从天而降,我们的孙悟空则腾空而起”。我们希望“孙悟空有一天能说英语、法语、俄语、日语……变成一个全球的孙悟空”。这个事例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文化越具有民族特色,就越可能具有世界性

②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各国文化将逐渐趋同

⑨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发展与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只有借鉴外国文化,才能推动我国文化发展创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

②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③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齐白石有一句名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画虾腿,最初如实地画十对,后来改为八对、六对,最后变为五对时方觉得更为传神。这一过程,从科学实证的角度看,是越来越不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则越来越像。齐白石画虾表明

A.科学比艺术更加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

B.艺术比科学更加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

C.艺术追求美,但与科学一样都包含真理性认识

D.艺术反映事物的外在联系,不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

2006年以来全球有数十亿蜂群死亡,严重威胁到农作物的收成。研究发现,导致蜂群大量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为增产而滥用杀虫剂是主要原因。据此回答20~21题。

20.从联系的观点看,上述事例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②人的实践活动不能改变事物原有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④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要以尊重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使用杀虫剂本来是为了农作物增产,结果却事与愿违。这说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真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B.认识具有反复性,是不断推翻已有真理的运动过程

C.片面认识指导的实践,缺乏直接现实性

D.离开正确认识的指导,实践的目的将无法实现

22.某公司以传统工艺为基础,对绣花鞋的面料、款式、花色进行大胆创新,凸显龙凤、鸳鸯、梅、兰、竹、菊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产品大受欢迎,远销10多个国家,把小小的绣花鞋做成了大产业。该公司的成功表明

①观念创新创造了传统文化的新价值

②技术创新是实现事物价值的重要途径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事物价值变化的前提

④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人的需要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3题~第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6题~第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3.(10分)辨析题

“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请运用认识论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24.(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稳定持续增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开始推行普惠式养老金制度,农民长期处于低福利、无国家养老保险的状态正在逐渐得到改善。2009年,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1300多万农村60岁以上的居民能够享受最基本的养老保障。

新农保有三个筹资渠道,即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新农保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全部由国家财政支付,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1)运用政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在农村实行普惠式养老金制度。(11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农保筹资模式的特点,并说明新农保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2分)

25.(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南拥有丰富的历史、地域、民族文化资源:有被誉为中国纺织史“活化石”的黎锦民族文化,有以流传300多年的琼剧为代表的戏剧文化,有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代表的海洋文化,有以热带雨林为代表的绿色生态文化,有琼崖23年红旗不倒的红色文化,还有以高尔夫运动等为代表的现代时尚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基础。在2010年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许多代表强调,没有文化,旅游就没有魅力,应让文化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积极力量。

(1)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谈谈怎样理解“没有文化,旅游就没有魅力”。(7分)

(2)从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角度,分析如何利用海南文化资源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8分)

请考生在第26、27、28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6.(8分)【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纷纷讨论其发生原因。美国一家报纸刊出文章说,“正如马克思指出,微观的理性行为会造成宏观经济的最差结果。我们现在知道了,忽视马克思而笃信亚当·斯密会把经济置于危机境地。”

亚当·斯密对发展经济、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政策主张是什么?为什么说“笃信亚当·斯密会把经济置于危机境地”?

27.(8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商会是美国最大和最著名的企业协会组织,代表着近20万家公司,成员包括州和地方的2 500多个区域性商会以及1 000多个行业、专业协会。商会董事会由60多个大企业的经理、董事组成,有最后决策权。董事会下设30个常设委员会和特别委员会,负责提出有关问题的政策立场。商会为其成员提供全面服务,包括制定行规与产业发展规划,就一些重要的问题向国会和政府游说,以谋求有利于商会组织及其成员的政策和立法支持。

结合材料,谈谈对美国商会组织的认识。

28.(8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保护自然环境、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加强政策引导、资金保障、技术支撑、法律监督之外,还应当重视环境道德建设,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为什么实现上述减排目标需要重视环境道德建设?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第I卷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

1.C 2.A 3.D 4.D 5.C 6.B

7.B 8.A 9.C 10.A 11.C 12.B

13.A 14.D 15.B 16.A 17.D 18.A

19.C 20.C 21.D 22.B

第II卷

23.(10分)答案要点:

学习受主体已有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制约。若不研究新情况,突破与实际 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就难以获取新知。在这个意义上,该观点有合理性。(3分)已知包含着真理性认识,可以成为探索未知的基础、阶梯。在这个意义上,该观点有片面性。(3分)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探索未知是一个艰难的过程。(2分)只有既立足已知,又开拓创新,认识才能不断发展。(2分)

(若考生只从一个角度作答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6分)

24.(23分)答案要点:

(1) 是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职责。(3分)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巩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4分)是维护农民权益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农村居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4分)

(2) 突出了国家财政在新农保中的重要作用。(2分)强调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在筹资中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2分)基础养老金部分采用直接补贴方式。(2分)有利于引导农民合理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3分)有利于解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调动农民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3分)(若回答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等,可酌情给l~2分)

25. (15分)

(1) 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人们可以从中品味不同的文化内涵,感受不同的文化魅力。(3分)文化体现着一种精神价值,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因素越丰富、品位越高,就越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凸显旅游的魅力。(4分)

(2)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调查和挖掘海南的独特文化资源,分析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特殊要求。(3分)根据文化资源的不同特色,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3分)倡导健康有益的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2分)

选做题(三选一)

26.(8分)答案要点:

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的利用效率。要提高劳动和资本 的利用效率,最好的办法是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4分)

斯密认识到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但他没有认识到,市场存在自 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4分)

27.(8分)答案要点:

代表商会组织及其成员的特定利益和愿望,并为其成员提供服务。(2分)发挥着美国特定社会群体与国家机构间桥梁的作用。(3分)其活动方式与政策立场适应并体现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制度特征。(3分)

28.(8分)答案要点:

为人们自觉减排提供内在约束力和精神动力;(3分)为落实政府各种减排举措提供道德规范;(3分)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环境正义和尊重自然的伦理原则。(2分)

㈩ 2010宁夏海南高考真题及答案

http://e.qq.com/zt/2010/2010gkst/index.shtml
在这里~

因为宁夏考文综所以出完了

但海南内还有两科容没出

阅读全文

与2010语文高考海南试卷及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