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2009年山东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2009年山东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1-02-13 12:45:59

❶ 求2009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以及答案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回

正是客答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2)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1)“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2)诗人的情感由孤迥孤寂而变得精神振奋。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妙的图景,精神振奋,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 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

❷ 山东09年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http://e.qq.com/zt/2009/2009gkst/

❸ 求09年高考山东卷语文答案

2009年高考山东卷语文答案解析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三杯两盏淡酒,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_______________?(王勃《腾王阁序》)

(4)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文章千古事,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偶题》)

【答案】(1)朝闻道 此情可待成追忆

(2)凌万顷之茫然 怎敌他、晚来风急

(3)在水一方 奏流水以何惭

(4)无以至千里 得失寸心知

【解析】常出现的错别字是“可待”写成“岂待”,“ 万顷”写成“万倾”,“怎敌他”写成“怎敌它”,“至”写成“致”。

五、(12分)

16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5字。(4分)

《人民日报》巴厘岛5月3日电,东盟10国与中日韩财长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行,以解决区域内的短期资金流动困难,并作为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补充。

根据公报提供的数据,在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中,中日韩3国出资80%,东盟10国出资20%。其中,中国、日本、各占32%,韩国占16%。具体金额为中国384亿美元、日本384亿美元、韩国192亿美元

【答案】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年底前成立,中日韩出资最多(或“中日韩出资比例最大”)。

【解析】这是一则新闻,共两段,表达两层意思,应分别概括,第一段报道的主要内容是“5月3日,东盟10国与中日韩财长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行”,第二段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中日韩3国出资的比例”,剔除次要信息,就可得本题答案。

17.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第四节。(4分)

我是雪

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我是水

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

【答案】

示例一:

我是植物

我被春天翻译成花朵

我是花朵

我把秋天翻译成果实

示例二:

我是雨

我把大地翻译成新绿

我是新绿

我被春天翻译生机

【解析】所仿写的句子要求内容和结构和例句相似,结构特点是:我是……我被……翻译成……;我是……我吧……翻译成……。内容上三个事物要有一定的联系,修辞是暗喻。

18.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字。(4分)

画面内容:一女子正在接水,水龙头开到最大,流出的几滴水成“SOS”状。

寓意:水在呼吸,警示我们要节约用水。

【解析】漫画内容要按顺序介绍,不遗漏,透过画面,联系社会现象,考虑深层次内容。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有删改)

19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以个人习惯类比人生,引发感悟,为下文作铺垫。

【解析】此题从两方面作答,内容上是与下文的人生做类比,结构上是为下文作铺垫。

20.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⑴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2分)

⑵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2分)

【答案】(1)被社会的诱惑和压力左右,在忙忙碌碌或漫无头绪中,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迷失了自我。

(2)一个人拥有自己的心灵世界,就会明确行动的方向,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和压力都能保持清醒。

【解析】(1)首先能把握这句话的主旨,是机会和压力对人的负面影响,再结合本段的中心“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答案即可得出。(2)首先理解关键词“坚实的自我”“ 精神的坐标”,再结合本段的中心“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 答案即可得出。

21.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4分)

【答案】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或“记住从外部生活回到内心生活的路”) ,在社会的纷争与喧嚣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获得充实的生活和宁静的心灵。

【解析】要结合全文,充分读懂全文,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

22.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6分)

【答案】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面对现实提供的一切可能性,我们不应闭塞与拒绝,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出去闯荡一番。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坚守自我,早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

【解析】注意“但”的转折,前后是两层意思。

(二)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9-22题。

①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国、香港,哪能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

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过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征万里长”。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我有一篇散文,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

杨:为荣?

余:没有。

杨: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

②杨: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家庭很美满,生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像的比较安定的生活。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

余: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职业和家庭。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来的。我在21岁时就离开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我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让我念念不忘,也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

③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您的诗,但人们的欣赏对象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年轻人喜欢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种节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东西。那么用于看白纸黑字的时间呢,相对就要减少一些了。您觉得未来的诗歌,希望在哪里呢?

余:这个情况不仅仅存在于大陆、台湾、香港。因为媒体变了,价值观也随之改变了。我向来不认为文艺要大众化,而应该小众化。可如果你连小众都维持不了的话,那就有很大问题了,像三毛也好,或者余秋雨也好,到底还是不能跟一个流行歌星比,对不对?可是,听流行歌的跟读余秋雨的散文的还是不一样,所以不能够拿来比较。目前的新诗有相当多的毛病,很多诗人如果得不到知音,也应该反省一下,检讨自己的诗是不是能吸引人,这是多方面的因果现象。

④杨:现在年轻一代接触更多的是一种网络上的语言,要想保持中文原来的那种纯粹和一脉相承,已经是越来越难了。您担不担心中文的纯洁度问题,或者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也要听之任之?

余:我是相当担心的,也不能听之任之。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问题是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所以很多人认为语言就由它去,它有它的生命,其实不然。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中文,如果过分西化的话,中文特色就会荡然无存了。

(有删改)

19.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1)对乡愁的理解 (2)诗人的创作动因

(3)诗歌的现状与发展(4) 中文的纯洁度

【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作者的思路,抓住主持人的提问,锁定每个要点的范围,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可得出。

20.阅读访谈第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⑴如何理解余光中所说的乡愁?(2分)

⑵为什么杨澜说“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2分)

【答案】(1)余光中认为乡愁并不完全由地理造成,它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可以升华为民族的感情寄托。(2)这样更有悬念,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解析】(1)首先锁定答题范围,第一段,然后围绕要求摘取关键词。(2)本题考查文体特点,主持人的访问技巧。

21.怎样理解第二部分划线句子的含义?

【答案】(1)文学创作的动力源于作者内心世界的冲突与体验,这正是作者能够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根本原因。

(2)心安理得、内心世界过于平静的人,不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也就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

【解析】要从正反两方面作答。

22.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而余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而对语言的发展不能听之任之,需要加以必要的规范。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中文既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又要保持其特色和纯洁度。

【解析】首先要依据原文的内容,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辩证地看待语言的发展。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处,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解析】与2008年的题目相比,降低了审题难度,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阅读社会、思考身边发生的重大社会现象。中国经历了很多大事——南方雨雪灾害、四川地震、神七升天、奥运会、改革开放30周年、十七大、建国60周年……山东也实施素质教育,举办了书博会,即将迎来全运会……这些大的事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些事件的见证者。

《见证》这个题目可以这样理解:“见”看见或经历;“证”证明。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明确指出“见证”既可指个人的经历,也可是社会人生历史的经历,这个“凝聚”一般指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第二句给我们指明了写作的范围,“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有成为历史的见证”,这段材料提示我们可以从写现实人生和写社会变迁的角度切入,也可以从历史中人或物的角度切入。也就是说,既可关注现实,又可回顾历史。但一定要写清什么见证了什么,开口要小,越具体越好。比如可以写姓名的变化见证国家社会和人们意识的变化。例如爷爷叫赵发财,父亲叫赵爱国,我叫赵薇娜,联系时代背景,应该能写出好文章,还有村里的小河、树林、老碾、道路等等都能见证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这个作文,虽然难度不大,但要想得高分非常不容易,人人都有话说,往往会庸俗化,空泛化。要想得高分,必须注意:如果写成记叙文,必须把事件叙述得细腻充分,需有个人心灵的震撼;如果写成议论文,必须观点鲜明,详略得当,中心论点突出。

❹ 2009高考语文试卷(山东卷)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眷顾 伺候(ciì) 怯生生(queè) 不揣冒昧(chuǎi)

B.糅合 愠色(yùn) 闹别扭(biè) 闭目塞听(sè)

C.遴选 舛误(chuǎn) 煞风景(shā) 飞扬跋扈(hù)

D.做梗 咋舌(zé) 处方药(chǔ) 唧唧喳喳(chā)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向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

C.“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和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3、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___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_____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__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 依托 未免 B.感触 依附 未免

C.感触 依托 不免 D.感受 依附 不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体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再完美的机制出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5.下列各句中,没胆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并未改变。

B.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C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的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怀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6题

“断桥”考

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先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

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祜坊而改称宝祜桥。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题聚诉纷纭。

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道“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如金赵秉文《墓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前村。”明邵经邦《断桥》诗云:“闻到桥名断,从来金勒过。”清顾于观《南楼四咏》诗云:“门前空有断桥在,十日人无款竹扉。”可见“不断之‘断桥’”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

然而桥既不断,为什么称为“断桥”呢?据考证,这里的“断桥”实即“簖桥”,而“簖桥”则是与捕鱼蟹之“簖”相伴的一种桥,它主要是用来协助捕鱼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蟹会进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浅滩中繁殖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这种生活习性加以捕捉。他们把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的“簖”插在江河之中,挡住螃蟹向下游行进的路,然后螃蟹必沿“簖”爬上来,以求越过下行,而渔人就在“簖”侧的桥上捕捉它们(当然也有划船前往捕蟹或收笼的)。这种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带尤为常见,陆游《稽山行》有“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椴”亦可作“簖”)之语。清藩衍桐《两浙輶轩续录》载海盐才女李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

杭州西湖为钱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钱塘江与西湖的水域连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山分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形成了“白堤”。流经孤山的两股水流在宝石山东南端合流而出,“白堤”也便成为一道天然“鱼梁”。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张祜的诗句中写作“簖桥”,因为那时“簖”字或许还没有产生,或许很少有人使用。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穆筑垾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随着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断桥”已失去设簖捕捉鱼蟹功能的本义,但“断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口耳相传而得以沿用。

(节选自关长龙《“断桥”考》,有改动)

[注]①金勒:金饰的带嚼子的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者。

6.下列选项中关于“簖桥”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簖桥”是与渔人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捕鱼虾的“簖”相伴的一种桥。

B. “簖桥”的主要功能是方便渔人用簖捕捉鱼蟹。

C.“白堤”东端的“簖桥”即今日西湖断桥,原是为方便渔人捕捉鱼蟹而设。

D.“簖桥”在张祜的诗中写作“断桥”的原因是那时“簖”字可能还没有产生,也可能很少有人使用。

7.下列不属于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古代官府对在河流及湖面放置鱼簖或蟹簖有所限制。

B.近代以来,人工养殖业的兴起。

C.五代以后,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流的现象消失了。

D.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张祜的《题杭州孤山寺》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记载西湖断桥的最早文献。

B.西湖十景之“断桥”在南宋时又称宝佑桥,还曾因“断”“段”谐音而被称作“段家桥”。

C.第三段列举了赵乘文等人的诗,说明除西湖断桥之外,在古代其他地方也有“不断之断桥”。

D.第四段引用海盐才女李壬的诗,说明近代以前江南一带用鱼簖或蟹簖捕鱼蟹的方法很常见。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馆,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了。”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不断改进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勉而远都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侍公而食。”故人至墓不来,起不食侍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民。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候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候,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住,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妻适市来,曾子欲捕?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子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选自《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与大夫期十日 期:约定

B.会天疾风 会:适逢

C.犯风而罢虞人 犯:冒着

D.过而击之也 过:经过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攻原得卫者

假舆马者

B. 侍公而食

信而见疑

C. 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洎牧以谗诛

D. 敌人旦暮且至击汝

若属且为所虏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

①遂罢兵而去 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⑤曾子欲捕彘杀之 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A.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

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

D卫?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公能明察秋毫。

第Ⅱ卷

四、(12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3分)

(2)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3分)

(3)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 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2)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夕死可矣。”(《论语 里仁》)

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 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三杯两盏淡酒,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3)??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诗经 ??》)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_______________?(王勃《腾王阁序》)

(3) 故不积?步,__________________。(《荀子 劝学》)

文章千古事,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偶题》)

五、(12分)

16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5字。(4分)

《人民日报》巴厘岛5月3日电,东盟10国与中日韩财长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行,以解决区域内的短期资金流动困难,并作为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补充。

根据公报提供的数据,在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中,中日韩3国出资80%,东盟10国出资20%。其中,中国、日本、各占32%,韩国占16%。具体金额为中国384亿美元、日本384亿美元、韩国192亿美元

17.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第四节。(4分)

我是雪

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我是水

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

18.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字。(4分)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有删改)

19.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0.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⑴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定有路途。(2分)

⑵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2分)

21.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4分)

22.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6分)

(二)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9-22题。

①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国、香港,哪能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

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过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征万里长”。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我有一篇散文,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

杨:为荣?

余:没有。

杨: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

②杨: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家庭很美满,生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像的比较安定的生活。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

余: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职业和家庭。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来的。我在21岁时就离开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我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让我念念不忘,也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

③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您的诗,但人们的欣赏对象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年轻人喜欢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种节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东西。那么用于看白纸黑字的时间呢,相对就要减少一些了。您觉得未来的诗歌,希望在哪里呢?

余:这个情况不仅仅存在于大陆、台湾、香港。因为媒体变了,价值观也随之改变了。我向来不认为文艺要大众化,而应该小众化。可如果你连小众都维持不了的话,那就有很大问题了,像三毛也好,或者余秋雨也好,到底还是不能跟一个流行歌星比,对不对?可是,听说、流行歌的跟余秋雨的散文的还是不一样,所以不能够拿来比较。目前的新诗有相当多的毛病,很多诗人如果得不到知音,也应该反省一下,检讨自己的诗是不是能吸引人,这是多方面的因果现象。

④杨:现在年轻一代接触更多的是一种网络上的语言,要想保持中文原来的那种纯粹和一脉相承,已经是越来越难了。您担不担心中文的纯洁度问题,或者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也要听之任之?

余:我是相当担心的,也不能听之任之。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问题是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所以很多人认为语言就由它去,它有它的生命,其实不然。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中文,如果过分西化的话,中文特色就会荡然无存了。

(有删改)

19.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

20.阅读访谈第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⑴如何理解余光中所说的乡愁?(2分)

⑵为什么杨澜说“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2分)

22.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而余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

❺ 2009年山东高考试卷全科答案

语文答案:
1、【答案】B 【解析】. 怯生生(qìè)C. 舛误(chuǎn) D.唧唧喳喳(zhā)
2、【答案】D【解析】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逗号应放到后引号外;B项不用问号C “活动”应放到引号内。
3、【答案】C 【解析】A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感触侧重思想情绪。依附:附着,依赖依靠。依托:依靠。依托侧重有所凭借,借托。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 :副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 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此处是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
4.【答案】A【解析】B项 动人心弦:激动人心,非常动人。C前赴后继:赴,向前冲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连续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褒义词。D项“一挥而就” 应为“一蹴而就”。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就:成。应为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5.【答案】A【解析】B项成分残缺,“由于”和“使”保留其一;C项句式杂糅;D“大约”与“多”重复。
6.【答案】B【解析】原文中说“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 主要功能应该有两种。
7.【答案】D【解析】注意原文第四段中“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和第五段“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穆筑垾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几个句子。
8.【答案】B.【解析】注意原文第二段“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根本原因应该是“因 ‘断桥’不断”。
9.【答案】D【解析】过:错误。
10.【答案】D均为副词,将要。【解析】A 第一个表提顿语气,不译;第二个“……的人”。B 第一个“而”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第一个“以”,表目的,来;第二个“以”,因为。
11.【答案】B【解析】②⑥并非直接体现诚信。
12【答案】D【解析】“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
13【答案】(1)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2)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
(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14【答案】(1)“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2)诗人的情感由孤迥孤寂而变得精神振奋。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妙的图景,精神振奋,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 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
15【答案】(1)朝闻道 此情可待成追忆
(2)凌万顷之茫然 怎敌他晚来风急
(3)在水一方 奏流水以何惭
(4)无以至千里 得失寸心知
16【答案】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年底前成立并运作
17.【答案】我是植物
我把花朵翻译成果实
我是果实
我被父母翻译成生命
我是生命
我被衰老翻译成死亡
我是死亡
我被冬季翻译成雪
我是雪
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18.画面内容:一位家庭主妇,正在全神贯注地调整水龙头的流量,使水像短线的珠子一样滴入水壶。
寓意:在“水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有不少人却在用水上大做文章,利用水龙头“滴漏”时不走水表的办法取水,以此“揩油”,损公肥私,有损社会公德。
19. 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说明人们都有好奇心,肯定了下文人生路途上“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是无可非议的;从自己写起,从现实生活中的走路写起,给人亲切的感受,自然地引出“人生也是如此”。
20 (1)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没有真正的内心生活。
(2)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21.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创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
22.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他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19. 民族感情、写作动机、诗歌前景、中文现状
20. (1)余光中所说的乡愁乡愁超出了地理的某一点,融入了历史的、文化的内容,升华或者普遍化为了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
(2)诗歌贵在含蓄,“就要差这两个字”,省略号所包含的内涵就更丰富,更耐人寻味,余味无穷,更有诗意。
21.(1)人的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不能只从从表面上看,离开大陆是他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
(2)诗言志,心中有复杂的情感才有创作的强烈动机,才能写出好的诗歌作品。
22.可以谈要保持中文的纯粹性,为汉语的纯粹性而奋斗,规范网络语言,保持中文特色;也可以谈网络语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包容。言之有理即可。
作文解析
“见证”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为“当场目睹可以作证的”,或“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物品”。
见证者可以是人,如 我或我们见证母爱、见证2008等;也可以是物,如一株小草的见证、色彩——惊魂的见证、历史的见证等。见证的内容多为抽象事物,成长历程、某种情感、事物的发展过程等等。适合写成记叙文、散文。从见证的内容角度考虑,比如写我亲眼目睹的事件,写出事件的意义及对自己的重要影响,或写某件事物经历过某个事件或一段时间,从它的角度叙事抒情,如我的小院、我的学校、长城、卢沟桥等。回顾反思社会热点及人生经历,可以写2008年国家、自己经历的风风雨雨及感动、愉悦、兴奋、愤怒的种种事件。

❻ 山东2009高考语文答案

绝密 ★ 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解析版
语文答案解析
注:解析仅代表个人观点,错误在所难免,谨此就教于各位。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眷顾 伺候(cì) 怯生生(què) 不揣冒昧(chuǎi)
B.糅合 愠色(yùn) 闹别扭(biè) 闭目塞听(sè)
C.遴选 舛误(chuān) 煞风景(shā) 飞扬跋扈(hù)
D.做梗 咋舌(zé) 处方药(chǔ) 唧唧喳喳(chā)
【答案】B
【解析】A. 怯生生(qìè)C. 舛误(chuǎn) D.唧唧喳喳(zhā)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C.“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和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答案】D
【解析】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逗号应放到后引号外;B项不用问号C “活动”应放到引号内。
3、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___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_____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__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 依托 未免 B.感触 依附 未免
C.感触 依托 不免 D.感受 依附 不免
【答案】C
【解析】A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感触侧重思想情绪。依附:附着,依赖依靠。依托:依靠。依托侧重有所凭借,借托。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 :副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 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此处是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体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再完美的机制出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答案】A
【解析】B项 动人心弦:激动人心,非常动人。C前赴后继:赴,向前冲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连续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褒义词。D项“一挥而就” 应为“一蹴而就”。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就:成。应为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5.下列各句中,没胆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貌并未改变。
B.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C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的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答案】A
【解析】B项成分残缺,“由于”和“使”保留其一;C项句式杂糅;D“大约”与“多”重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6题
“断桥”考
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先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
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祜坊而改称宝祜桥。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题聚诉纷纭。
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道“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如金赵秉文《墓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前村。”明邵经邦《断桥》诗云:“闻到桥名断,从来金勒过。”清顾于观《南楼四咏》诗云:“门前空有断桥在,十日人无款竹扉。”可见“不断之‘断桥’”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

❼ 2009年山东省语文高考试题第一题答案

请看原题来:
1.下列词源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眷顾 伺候(cì) 怯生生(què) 不揣冒昧(chuǎi)
B.糅合 愠色(yùn) 闹别扭(biè) 闭目塞听(sè)
C.遴选 舛误(chuǎn) 煞风景(shā) 飞扬拔扈(hù)
D.做梗 咋舌(zé) 处方药(chǔ) 嘁嘁喳喳(chā)
答案:B
解析:A.怯生生(qìè);C.飞扬跋扈;D.作梗。

❽ 09山东语文高考答案

绝密 ★ 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解析版
语文答案解析
注:解析仅代表个人观点,错误在所难免,谨此就教于各位。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眷顾 伺候(cì) 怯生生(què) 不揣冒昧(chuǎi)
B.糅合 愠色(yùn) 闹别扭(biè) 闭目塞听(sè)
C.遴选 舛误(chuān) 煞风景(shā) 飞扬跋扈(hù)
D.做梗 咋舌(zé) 处方药(chǔ) 唧唧喳喳(chā)
【答案】B
【解析】A. 怯生生(qìè)C. 舛误(chuǎn) D.唧唧喳喳(zhā)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C.“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和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答案】D
【解析】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逗号应放到后引号外;B项不用问号C “活动”应放到引号内。
3、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___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_____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__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 依托 未免 B.感触 依附 未免
C.感触 依托 不免 D.感受 依附 不免
【答案】C
【解析】A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感触侧重思想情绪。依附:附着,依赖依靠。依托:依靠。依托侧重有所凭借,借托。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 :副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 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此处是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体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再完美的机制出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答案】A
【解析】B项 动人心弦:激动人心,非常动人。C前赴后继:赴,向前冲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连续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褒义词。D项“一挥而就” 应为“一蹴而就”。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就:成。应为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5.下列各句中,没胆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貌并未改变。
B.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C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的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答案】A
【解析】B项成分残缺,“由于”和“使”保留其一;C项句式杂糅;D“大约”与“多”重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6题
“断桥”考
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先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
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祜坊而改称宝祜桥。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题聚诉纷纭。
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道“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如金赵秉文《墓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前村。”明邵经邦《断桥》诗云:“闻到桥名断,从来金勒过。”清顾于观《南楼四咏》诗云:“门前空有断桥在,十日人无款竹扉。”可见“不断之‘断桥’”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
然而桥既不断,为什么称为“断桥”呢?据考证,这里的“断桥”实即“簖桥”,而“簖桥”则是与捕鱼蟹之“簖”相伴的一种桥,它主要是用来协助捕鱼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蟹会进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浅滩中繁殖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这种生活习性加以捕捉。他们把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的“簖”插在江河之中,挡住螃蟹向下游行进的路,然后螃蟹必沿“簖”爬上来,以求越过下行,而渔人就在“簖”侧的桥上捕捉它们(当然也有划船前往捕蟹或收笼的)。这种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带尤为常见,陆游《稽山行》有“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椴”亦可作“簖”)之语。清藩衍桐《两浙輶轩续录》载海盐才女李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
杭州西湖为钱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钱塘江与西湖的水域连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山分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形成了“白堤”。流经孤山的两股水流在宝石山东南端合流而出,“白堤”也便成为一道天然“鱼梁”。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张祜的诗句中写作“簖桥”,因为那时“簖”字或许还没有产生,或许很少有人使用。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穆筑垾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随着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断桥”已失去设簖捕捉鱼蟹功能的本义,但“断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口耳相传而得以沿用。
(节选自关长龙《“断桥”考》,有改动)
[注]①金勒:金饰的带嚼子的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者。

❾ 2009年 山东高考试题语文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
1.B
【解析】A.怯生生(qìè);C.飞扬跋扈;D.作梗。
2.D
【解析】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逗号应放到后引号外;B项不用问号;C 第二个顿号改成逗号。
3.C
【解析】A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感触侧重思想情绪。依附:附着,依赖依靠。依托:依靠。依托侧重有所凭借,借托。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副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 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此处是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
4.B
【解析】A左右为难:左也难,右也难,两边为难。形容处于某种困境中,不易做出决定。“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不符合处于某种困境中,不易做出决定。B项动人心弦:激动人心,非常动人。C前赴后继:赴,向前冲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为了革命或某种事业连续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褒义词。D项“一挥而就” 应为“一蹴而就”。一挥而就:智绘画、书法和写文章,一动笔很快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才智聪颖。就:成。应为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5. A
【解析】B项成分残缺,“由于”和“使”保留其一;C项句式杂糅,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泡沫加速破裂等因素;D“大约”与“多”重复。
二、
6.C
【解析】原文最后一段中说“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主要功能应该有两种。
7.D
【解析】“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与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没有关系。注意原文第四段中“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和第五段“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穆筑垾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几个句子。
8.D
【解析】注意原文第四段在引用海盐才女李壬的诗后,后面的解释说明,“这里的“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说明引用海盐才女李壬的诗是为了说明部分地区至今还有“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的说法。
三、
9.D
【解析】过:错误。
10.D
【解析】A 第一个表提顿语气,不译;第二个“……的人”。B 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第一个“以”,表目的,来;第二个“以”,因为。
11.B
12.D
【解析】“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
四、
13.(1)有了像那样讲信用的国君(或“有国君那样的讲信用”),能不归顺他吗?
(2)吴起出门,遇见一位老朋友,便留他吃饭。那朋友说:“好的。”
(3)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办法啊!
【解析】
第(1)句注意“信”、“归”等词和句式“可……乎”的落实,第(2)句注意“止”、“食” 等词的落实。第(3)句注意“欺”、“成教”等词和判断句的落实。
【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干粮,于是与大夫约定以十天为期。到原国十天了,却攻不下原国,敲钟退军,撤兵而去。有一个从原国出来的人说:“原国再有三天就攻下了。”大臣和左右待从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吃光、力量用完了,您姑且等待一下吧!”晋文公说:“我与军士们约定以十天为期,如果不离开,这就失去了我的信用。夺得原国而失去信用,我不干。”于是撤兵。原国人听到说:“有了像那样讲信义的国君(或有国君像那样的讲信用),能不归顺他吗?”于是向晋文公投降。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跟随他吗?”于是也向晋文公投降。孔子听到后记载这件事说:“攻占原国而又得到卫国,是因为守信用。”晋文公问箕郑说:“救济饥荒该怎么办?”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份、做事情、行为上守信用。在名份上守信用,那么群臣就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来归附。”
吴起出门,遇见一位老朋友,便留他吃饭。那朋友说:“好的。”就让他回去等他。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等他。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人。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
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就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就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着父母学习的,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了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啊。”随后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
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酒醉了,就错误地敲打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我喝酒醉了和身边左右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李悝警告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说:“要谨慎地戒备敌人,早晚他们就要来袭击你们。”象这样的警告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松懈了,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国军队来袭击,几乎消灭了李悝的军队。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
另一种说法:李悝与秦国人交战,告诉左边营垒中的将士说:“快冲上去!右边营垒已经冲上去了。”他又骑马跑到右边营垒中对将士说:“左边营垒已经冲上去了。”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说:“我们冲上去。”于是都争先恐后冲上去。到第二年,又与秦国人交战。秦国人来袭击,到后几乎消灭了李悝全军。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
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就用银子来贿赂集市的官吏,集市的官吏没接受。卫嗣公对集市的官吏说:“曾经有一客商过关市而给你银子,你没有接受让他走了。”集市的官吏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14.【答案】(1)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阔,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2)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或“红袖的悠闲和客心的空回形成鲜明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出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解析】
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寄远”。杜牧在文宗开成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题称“南陵道中”,没有点明是陆路还是水程。从诗中描写看,理解为水程似乎切当一些。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一、二两句之间,似有一个时间过程。“水面漫悠悠”,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屑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精神为之一爽,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但这幅图景中的凭楼而望的红袖女子,究竟是怀着闲适的心情览眺江上景色,还是象温庭筠词中所写的那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那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在望穿秋水地历数江上归舟呢?这一点,江上舟行的旅人并不清楚,自然也无法向读者交待,只能浑涵地书其即目所见。但无论是闲眺还是望归,对旅人都会有所触动而引起各种不同的联想。
在这里,“红袖凭江楼”的形象内涵的不确定,恰恰为联想的丰富、诗味的隽永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似乎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形象或图景内涵的多歧,不但不是缺点,相反地还是一种优点,因为它使诗的意境变得更富含蕴、更为浑融而耐人寻味,读者也从这种多方面的寻味联想中得到艺术欣赏上的满足。当然,这种不确定仍然离不开“客心孤迥”这样一个特定的情景,因此尽管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联想体味,但总的方向是大体相近的。这正是艺术的丰富与杂乱、含蓄与晦涩的一个重要区别。
15.(1)朝闻道 此情可待成追忆
(2)凌万顷之茫然 怎敌他、晚来风急
(3)在水一方 奏流水以何惭
(4)无以至千里 得失寸心知
【解析】
常出现的错别字是“可待”写成“岂待”,“ 万顷”写成“万倾”,“怎敌他”写成“怎敌它”,“至”写成“致”。
五、
16.示例: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年底前成立,中日韩出资最多(或“中日韩出资比例最大”)。
【解析】
这是一则新闻,共两段,表达两层意思,应分别概括,第一段报道的主要内容是“5月3日,东盟10国与中日韩财长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行”,第二段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中日韩3国出资的比例”,剔除次要信息,就可得本题答案。
17.示例一:我是植物
我被春天翻译成花朵

我是花朵
我把秋天翻译成果实
示例二:我是雨
我被大地翻译成新绿

我是新绿
我被春天翻译成生机
【解析】
所仿写的句子要求内容和结构和例句相似,结构特点是:我是……我被……翻译成……;我是……我吧……翻译成……。内容上三个事物要有一定的联系,修辞是暗喻。
18.示例:
画面内容:一女子正在接水,水龙头开到最大,流出的几滴水呈“SOS”状。
寓意:水在呼救,警示我们要节约用水。
【解析】
漫画内容要按顺序介绍,不遗漏,透过画面,联系社会现象,考虑深层次内容。
六、
(一)
19. 以个人习惯类比人生,引发感悟,为下文作铺垫。
【解析】
此题从两方面作答,内容上是与下文的人生做类比,结构上是为下文作铺垫。
20.(1)被社会的诱惑和压力左右,在忙忙碌碌和漫无头绪中,忽视了自己的心理世界,迷失了自我。
(2)一个人拥有了自己的心理世界,就会明确行动的方向,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和压力,都能保持清醒。
【解析】
(1)首先能把握这句话的主旨,是机会和压力对人的负面影响,再结合本段的中心“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答案即可得出。(2)首先理解关键词“坚实的自我”“ 精神的坐标”,再结合本段的中心“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 答案即可得出。
21.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或“记住从外部生活回到内心生活的路”),在社会纷争和喧嚣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获得充实的生活和宁静的心灵。
22. 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面对现实提供的一切可能性,我们不应该闭塞与拒绝,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出去闯荡一番。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坚守自我,早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
(二)
19.①对乡愁的理解 ②诗人的创作动因 ③诗歌的现状与发展 ④中文的纯洁度
20.(1)余光中认为乡愁并不完全由地理造成,它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可以升华为民族的感情寄托。(或“余光中所说的乡愁乡愁超出了地理的某一点,融入了历史的、文化的内容,升华或者普遍化为了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
(2)这样更有悬念,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或“诗歌贵在含蓄,“就要差这两个字”,省略号所包含的内涵就更丰富,更耐人寻味,余味无穷,更有诗意”)
21.(1)文学创作的动力源于作家内心世界的冲突和体验,这正是作家能够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根本原因。
(2)心安理得、内心世界过于平静的人,不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愿望,也就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
22.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而对语言的发展不能听之任之,需要加以必要的规范。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中文既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更要保持其特色和纯洁度。
可以谈要保持中文的纯粹性,为汉语的纯粹性而奋斗,规范网络语言,保持中文特色;也可以谈网络语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包容。言之有理即可。
七、
23.
【作文解析】
“见证”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为“当场目睹可以作证的”,或“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物品”。
见证者可以是人,如:我或我们见证母爱、见证2008等;也可以是物,如一株小草的见证、色彩——惊魂的见证、历史的见证等。见证的内容多为抽象事物,成长历程、某种情感、事物的发展过程等等。适合写成记叙文、散文。从见证的内容角度考虑,比如写我亲眼目睹的事件,写出事件的意义及对自己的重要影响,或写某件事物经历过某个事件或一段时间,从它的角度叙事抒情,如我的小院、我的学校、长城、卢沟桥等。回顾反思社会热点及人生经历,可以写2008年国家、自己经历的风风雨雨及感动、愉悦、兴奋、愤怒的种种事件。
【名师指导】
“这属于一个半开放式命题,考生写起来应该比较顺手,但想得高分就难了。”语文考试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成秀梅和济钢高中语文教师陈强,两位老师均表示,今年的作文题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但文章写精彩比较困难。
成秀梅说,这个题目非常宽泛,考生在审题时没有障碍,可写的内容非常多。这个题目的第一个难点在于如何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打开话题,因为题目叫“见证”,考生在写作文时既要写到所见、所闻,又要挖掘它背后的意义和情感,单单写见了什么显然不能完全扣题。成秀梅认为,文章的切入点一定要有意义,而且要巧妙。第二个难点是写作的材料选择,无论考生是选择个人情感、经历还是大事件带来的影响,都不能泛泛而谈,让人看了没有感觉。第三个难点就是考生的文笔,这与平时的训练有关,文笔好、会抒情、选材典型的文章可能更容易博得阅卷人的好感。
陈强表示,这篇作文考生可能大多选择写抒情或议论性文章,这样写起来比较容易,他同样认为,考生只有把思路打开,用个性化的情感和感悟来写作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考生既可以选择国家大事,也可以选择人间真情。考生无论如何选材,一定要注意挖掘事件背后的东西,感悟要深刻。
另外陈强认为,虽然这个作文题目看似简单,但考察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例如描摹、概括、挖掘等,还从一个侧面考查学生是否有丰富的社会经历,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不读死书。

❿ 2009山东语文高考答案

答案在这里,你自己去看:http://wenku..com/view/763c00c5d5bbfd0a78567304.html

请采纳,不行追问。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

你先回去,等我回来
后给你杀猪。

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

我只不过
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

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
的,
是跟着父母学习的,
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
如今你欺骗他,
就是在教他欺骗。
母亲欺骗了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随后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

楚厉王有了警报,
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
有一天喝酒醉了,
就错误
地敲打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

我喝酒醉了和身边左右人
开玩笑,误打了鼓。

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
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李悝警告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说:

要谨慎地戒备敌人,早晚他们就要来袭击
你们。

象这样的警告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松懈
了,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国军队来袭击,几乎消灭了李悝的军队。这就
是不相信人的祸患。

另一种说法:李悝与秦国人交战,告诉左边营垒中的将士说:

快冲上去!右边
营垒已经冲上去了。

他又骑马跑到右边营垒中对将士说:

左边营垒已经冲上去
了。

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说:

我们冲上去。

于是都争先恐后冲上去。到第
二年,又与秦国人交战。秦国人来袭击,到后几乎消灭了李悝全军。这就是不相
信人的祸患。

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
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
就用银子来贿赂集
市的官吏,集市的官吏没接受。卫嗣公对集市的官吏说:

曾经有一客商过关市
而给你银子,你没有接受让他走了。

集市的官吏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
秋毫。

14
.【答案】(
1
)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阔,另一方面以景写情,
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2
)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
到红袖凭楼的情景时,
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
于是思家之情更加
浓重(或

红袖的悠闲和客心的空回形成鲜明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
一步出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

【解析】

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

寄远

。杜牧在文宗开成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
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题称

南陵道中

,没有点明是陆路还是水程。从诗中描写看,理解为水程似乎
切当一些。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

漫悠悠

,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
露出江上的空寂。
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
也暗透出他一丝羁
旅的孤寂。一、二两句之间,似有一个时间过程。

水面漫悠悠

,是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时的景象。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
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

欲变秋





字,正表现出天气
变化的动态。
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
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
些骚屑不宁,
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
这些描写,
都为第
三句的

客心孤迥

作了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
心境孤迥的时候,
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
遥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
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
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
精神为之一爽,
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

是从

正是



谁家

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但这幅
图景中的凭楼而望的红袖女子,
究竟是怀着闲适的心情览眺江上景色,
还是象温
庭筠词中所写的那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那样,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在望穿
秋水地历数江上归舟呢?这一点,
江上舟行的旅人并不清楚,
自然也无法向读者
交待,
只能浑涵地书其即目所见。
但无论是闲眺还是望归,
对旅人都会有所触动
而引起各种不同的联想。

在这里,

红袖凭江楼

的形象内涵的不确定,恰恰为联想的丰富、诗味的
隽永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这似乎告诉我们,
在一定条件下,
艺术形象或图景内涵
的多歧,
不但不是缺点,
相反地还是一种优点,
因为它使诗的意境变得更富含蕴、
更为浑融而耐人寻味,读者也从这种多方面的寻味联想中得到艺术欣赏上的满
足。当然,这种不确定仍然离不开

客心孤迥

这样一个特定的情景,因此尽管不
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联想体味,
但总的方向是大体相近的。
这正是艺术的丰富与
杂乱、含蓄与晦涩的一个重要区别。

15
.(
1
)朝闻道

此情可待成追忆


2
)凌万顷之茫然

怎敌他、晚来风急


3
)在水一方

奏流水以何惭


4
)无以至千里

得失寸心知

【解析】

常出现的错别字是

可待

写成

岂待



万顷

写成

万倾



怎敌他

写成

怎敌它





写成





五、

16
.示例: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年底前成立,中日韩出资最多(或

中日韩
出资比例最大

)。

【解析】

这是一则新闻,共两段,表达两层意思,应分别概括,第一段报道的主要内容是
“5

3
日,
东盟
10
国与中日韩财长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表联合公报宣布,
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行

,第二段报道的主要内容


中日韩
3
国出资的比例

,剔除次要信息,就可得本题答案。

17
.示例一:我是植物

我被春天翻译成花朵

我是花朵

我把秋天翻译成果实

示例二:我是雨

我被大地翻译成新绿

我是新绿

我被春天翻译成生机

【解析】

所仿写的句子要求内容和结构和例句相似,
结构特点是:
我是
……
我被
……
翻译

……

我是
……
我吧
……
翻译成
……

内容上三个事物要有一定的联系,
修辞
是暗喻。

18
.示例:

画面内容:一女子正在接水,水龙头开到最大,流出的几滴水呈
“SOS”
状。

寓意:水在呼救,警示我们要节约用水。

【解析】

漫画内容要按顺序介绍,不遗漏,透过画面,联系社会现象,考虑深层次内容。

六、

(一)

19.
以个人习惯类比人生,引发感悟,为下文作铺垫。

【解析】

此题从两方面作答,内容上是与下文的人生做类比,结构上是为下文作铺垫。

20
.(
1
)被社会的诱惑和压力左右,在忙忙碌碌和漫无头绪中,忽视了自己的
心理世界,迷失了自我。


2
)一个人拥有了自己的心理世界,就会明确行动的方向,无论面对怎样的诱
惑和压力,都能保持清醒。

【解析】


1
)首先能把握这句话的主旨,是机会和压力对人的负面影响,再结合本段的
中心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

,答案即可得出。(
2
)首先理
解关键词

坚实的自我
”“
精神的坐标

,再结合本段的中心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
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



答案即可得出。

21
.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或

记住从外部生活回到内心生活的路

),在社
会纷争和喧嚣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获得充实的生活和宁静的心灵。

22.
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面对现实提供的一切可能性,我们不应该闭
塞与拒绝,
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出去闯荡一番。
与此同时,
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
坚守自我,早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

(二)

19.
①对乡愁的理解

②诗人的创作动因

③诗歌的现状与发展

④中文的纯洁


20.

1
)余光中认为乡愁并不完全由地理造成,它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
可以升华为民族的感情寄托。
(或

余光中所说的乡愁乡愁超出了地理的某一点,
融入了历史的、文化的内容,升华或者普遍化为了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




2
)这样更有悬念,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或

诗歌贵在含蓄,

就要差这
两个字

,省略号所包含的内涵就更丰富,更耐人寻味,余味无穷,更有诗意



21.

1
)文学创作的动力源于作家内心世界的冲突和体验,这正是作家能够创作
出优秀作品的根本原因。


2
)心安理得、内心世界过于平静的人,不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愿望,也就创作
不出优秀的作品。

阅读全文

与2009年山东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