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试题
初一上语文期末试题-2
一、选择题(20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怦( )藏刀( )反悔( )树杈( )
工艺( )攥( )兜( )允许( )
2.选出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 ]
A.挽回(w3n) B.寒颤(ch4n)
C.挨揍(z^u) D.处境(ch()
3.加粗粗解释有误的一项 [ ]
(1)出郭相扶将(外城) 问女何所忆(思念)
(2)关山度若飞(过) 赏赐百千强(财物)
(3)著我旧时裳(穿) 朔气传金拆(北方)
4.指出语句不是对偶句的项 [ ]
(1)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5.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
(1)杼:织布梭子。忆:思念。惟:只。军帖:军中的文告。
(2)可汗: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日:早晨。
(3)溅溅:马叫的声音。啾啾:水流声。戎机:军机,军事。策勋:记功。
(4)胡骑:胡人的战马。度:过。郭:外城。扶将:扶持。
6.下面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硬木(y@ng)脸颊(j0a)
垂下(cuí)运动(yùn)
B.羚羊(l0ng)木雕(di1o)
犄角(q0)教诲(hu!)
C.逮着玩(d7i)树杈(ch4)
挨揍(zh^u)撒种(s3)
D.反省(x!ng)颤栗(l@)
撒气(s1)欺侮(w()
7.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释义
(1)呈报 [ ]
A.露出、显出
B.恭敬地送上去
C.旧时称下级向上级递公文
(2)圈定 [ ]
A.环形物
B.范围
C.围住
D.画圈做记号,画定
(3)精致 [ ]
A.专注 B.给予
C.精密 D.情趣
(4)赐给 [ ]
A.赏赐 B.赠送
C.敬辞,指所受礼物
8.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对本篇童话看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篇童话源于社会生活。
B.这篇童话是作者凭空杜撰的。
C.这篇童话违背了生活的真实。
D.这篇童话源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
(2)对本篇童话中心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揭露、讽刺封建皇帝的虚荣心。
B.歌颂小孩子敢于说真话的好品质。
C.揭露、抨击两个骗子的丑恶行径,告诫人们不要轻信骗子,以免出丑。
D.揭露封建皇帝和大臣们贪婪、昏庸、奢侈、虚伪、愚蠢的本质。
(3)皇帝上当受骗的原因是 [ ]
A.皇帝不懂得衣料怎样织,衣服是怎样做成的。
B.皇帝昏庸,一心想穿漂亮的新衣并想以其维护统治。
C.骗子摸透了皇帝的心思,编造巧妙的谎言。
D.大臣们私心太重,为保官职,不说实话。
(4)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子揭穿的,这说明了 [ ]
A.老百姓也有虚荣心,同时为看热闹,故意不说真话。
B.皇帝和大臣怕说自己是愚蠢、不称职的,所以不说真话。
C.社会太专制,人们不敢说真话,而孩子年龄小,不懂得顾忌,所以敢直言揭穿骗局。
D.因为这是一篇童话,所以必须由小孩子来揭穿骗局,如果由大人来说,那就不是童话了。
9.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是 [ ]
A.她像她的妈妈。
B.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
C.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D.这一围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E.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
10.下列句中加粗词与例句中加粗词感情色彩不同类的是 [ ]
例句: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
A.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
B.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C.他的脸变得狰狞可怕。
D.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二、判断题(20分)
1.判断下列加粗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绯红f7i( ) (2)仲夏z^ng( )
(3)苍穹qi%ng( ) (4)闪烁shu^( )
(5)徘徊p6i( ) (6)炙晒zh@( )
(7)休憩q@( ) (8)皎洁ji1o( )
2.辨字组词。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1)海滨仲夏夜非曲直 (2)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3)整个广漠的天幕上 (4)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5)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 (6)尽情地休憩
4.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说话人,说出各自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1)“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 )
(2)“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 )
(3)“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 )( )
(4)“没有卖……我送人了。”( )( )
5.下面属于神态描写的一句是 [ ]
A.屋子里静极了。
B.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们先换过来……”
C.妈妈的眼光紧紧地盯着我。
D.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6.选择正确词语填入句中括号内
(1)我的心( )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
A.乒乓 B.嘭嘭
C.怦怦 D.砰砰
(2)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 )是在等待着什么。
A.像 B.向
C.象 D.相
7.选出与例句用法相同的问句 [ ]
例: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A.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B.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C.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D.那只羚羊哪儿去啦?
8.判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汝(你)复谁? [ ]
(2)定伯诳(欺骗)之。 [ ]
(3)欲(想要)至何所。 [ ]
(4)将(将来)非鬼也。 [ ]
(5)鬼略(一点点)无重。 [ ]
(6)定伯复(又)言。 [ ]
(7)惟(只是)不喜人唾。 [ ]
(8)勿(不要)怪吾也。 [ ]
(9)急执(捉住)之。 [ ]
(10)恐其(它,代鬼)变化。 [ ]
9.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
(1)《羚羊木雕》的中心意思是赞美孩子之间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应该理解孩子之心,尊重他们的友谊。 ( )
(2)羚羊木雕很贵重,又是有纪念意义,因此父母让我要回来是对的。 ( )
(3)父母重利轻义,不尊重孩子之间的珍贵友情,因此他们的做法是错误的。 ( )
(4)因为万芳曾送给“我”小藏刀,并跟“我”换过裤子,所以“我”不愿向她要回木雕。 ( )
10.指出正确的一项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
①描写征途遥远而辛苦,表现出不畏劳苦、无坚不摧的坚强意志。
②描写征途艰辛,表现出不畏艰险,英勇杀敌的决心。
③描写不断频繁征战,表现出不畏艰险,英勇杀敌的豪情。
④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
①形容北方苦寒,极言战地生活的艰辛,以环境来衬托主人公勇敢坚强的性格。
②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方的寒冷气候,衬托战地生活的艰辛。
③每天夜里站岗放哨,听着打更的声音,受着严寒的袭击,突出北方战场的苦寒。
④形容北方天气的严寒,战斗生活的艰苦,突出主人公的勇敢坚强。
11.下面两个句子各有几种译法,选择最符合文意的,写上它的序号。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
①医生喜欢治没病的人,把这作为功劳。
②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
③医生的爱好是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这种“病”当作自己的功劳。
(2)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 ]
①派人搜索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
②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了。
③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泰国去了。
1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
②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③风,总想掀开斗笠,看看下面庶着什么。
④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
A.①比喻②拟人③夸张④对比
B.①拟人②比喻③拟人④比喻
C.①拟人②比喻③拟人④夸张
D.①比喻③借代③拟人④比喻
1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句话表现儿子的什么性格?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懂礼貌,无大无小,随便乱说。
B.天真活泼,可又调皮捣蛋。
C.天真活泼,聪明可爱。
D.聪明机灵,能说会道。
14.决定一家人走大路,是因为“我”偏爱母亲吗?下面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因为母亲生“我”养“我”不容易。
B.是。因为母亲一直偏爱“我”。
C.不是。表现“我”对母亲的照顾与尊敬,因为“我”伴儿子的时候还长。
D.不是。因为散步本来就是为了让母亲活动筋骨。
15.判断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A.触目伤怀(心)颓唐(衰颓败落)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擦拭(擦)
B.赋闲(失业在家)勾留(短时间停留)
踌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琐屑(细小而繁多)
C.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情郁于中(聚积)
典质(性质)自已(停止、控制)
D.典质(当)举箸(筷子)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月台(站台)
16.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B.朱自清是散文家、小说家、诗人、民主战士。
C.朱自清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D.《背影》是一篇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
三、填空简答(20分)
1.填空(填写关联词)
我的母亲____高大,____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____很胖,____幼小,自然也轻;____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语气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 ]
A.姐姐,你怎么知道雨来啦?
B.风,总想掀开斗笠,看看下面遮着什么。
C.那么贵重的东西给谁了?
D.为什么你不说裤子是我的?
3.课文里运用重叠词描写景物,请模仿它填空。
例句:霞光渐渐地淡了下去。
(1)____燃烧着的火焰。
(2)海水____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
(3)小草____地从土里钻出来。
(4)蜜蜂____地闹着。
4.解释各加粗词
(1)立有间____
(2)不治将益深_____
(3)扁鹊望桓候而还走____
(4)桓侯故使人问之____
(5)桓侯遂死___
5.桓侯病情恶化的原因是什么?用一个成语回答
答:____
6.这故事引出的教训是什么?
答:____
四、阅读答题(18分)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聪明过分”的意思是 [ ]
①自作聪明②聪明过了头,愚笨不懂事
③不十分聪明④特别聪明
2.“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句的修辞方法是 [ ]
①夸张②比喻③对比④反语
3.“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是由于 [ ]
①父亲和脚夫们讲价钱时说话不漂亮
②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③对“我”的嘱咐不必要
④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4.这段文字的段意是 [ ]
①忏悔当时自己聪明过分
②父亲送“我”上车的经过
③父亲在车上嘱咐“我”
④父亲送“我”上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
五、作文(22分)
题目:《我的语文老师》
要求:(1)要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力求具体真切、生动,有真情实感;(2)不少于600字。
初一年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1、 订正下面加点字的读音(2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shuō( )②尊君在不?bù( )
③宁可以急相弃邪?níng( ) ④水何澹澹zhān( )
2、 从下面任选一题填字组成四字成语(2分)
⑴示例:山高水远
①山 ②山
③山 ④山
⑵示例:源远流(长 春)风化雨
① (济 南)
② (西 安)
3、 抄写汉字的形体(2分)
在小学阶段我们认识了二千五个左右的汉字,在初中阶段,我们还将增识一千个左右的汉字。这众多的汉字字形都有不同的面貌。也许我们要问:它们的面貌是如何生成的呢?也就是说汉字形体是如何构造的呢?现在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对汉字形体的基本知识作简要的介绍。
4、 名句识记(按照原文填空)4分
海内存知己,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扬花愁杀渡江人。
多情只有春庭月, 。
春冬之时,则 ,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 按要求写出原句(8分)
①《木兰诗》是 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忠孝两全是女英雄壮举千古传倾的原因。故事里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既是 ,也是 。其中表现木兰功成身退的诗句是 , 。表现军旅生活艰苦的诗句是 , 。表现战事紧急,英勇善战的诗句是 , 。表现木兰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诗句是 , 。(3分)
②《伤仲永》一文的作者是 朝的 ,文章通过写仲永从具有神奇的禀赋到泯然众人的过程,揭示了 的道理。(2分)
③《望岳》一诗中充分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1分)
④《江南春》中抒发自己感慨的诗句是: ,
。(1分)
⑤《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1分)
6、 模仿例句写出相同的句式(2分)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 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
7、 林学勤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他在下边情况中说话是否得体适当,请略加分析(2分)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学,林学勤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8、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用△标明并把它改正在横线上。(2分)
指高气扬、人情事故、苦心孤谐、不缀劳作、名正言顺。
9、 能力拓展: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语意连贯。(3分)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夏日炎炎,夜短昼长。
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为树根设计一段回答的话,不少于150字。
地下细流对树根说:你知道你有多丑吗?弯弯扭扭,粗糙灰暗,死气沉沉。你拼命地往下钻,扎得越深离开阳光越远;你无休止地喝水,永不知足,地吸收土壤中的养料。你图的是什么?(3分)
二、阅读
一阅读《三峡》下文,完成文后问题。(2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地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阴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三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1、 上文选自《 》。作者 ,是 (朝代)的 家、 家。(2分)
2、 给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并解释。(4分)
①略无阙外( ) ②重岩叠嶂( )
③不见曦月( ) ④夏水襄陵( )
⑤沿溯阳绝( ) ⑥素湍绿潭( )
⑦绝谳多生怪柏( ) ⑧属引凄异( )
3、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 隐 ②自 ③亭
④陵 ⑤疾 ⑥良
⑦旦 ⑧绝
4、 根据提示摘录原文句子。(2分)
① 写群山连绵不断:
② 写山势高耸:
③ 写江水之盛:
④ 写水流之速:
5、 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③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④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 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四个自然段的大意。(4分)
①
②
③
④
二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20分)
甲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着, 两个滚, 几脚球, 几趟跑, 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 杏儿 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 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汽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乙文:
在小草那纤细弱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你看,在沼泽地里,它们把彼此的根须纠结在一起,一簇簇、一团团地漂浮在泥水的表面,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增殖,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草甸子。在那人兽绝迹的地方,是草,用自己的身躯填筑着生命的阵地;在荒漠上,终日风沙蔽日,一年难得降下几滴雨水,一切生命似乎都不复存在了,但在沙梁的坳部,你会发现一种叫芨芨的勇士们,在那里孤军奋战,用自己的勇气向人们宣示:大自然不是不可征服的;甚至在人烟稠密的大城市里:在人们的足迹难到的地方,像墙头的砖缝里,屋顶的瓦棱间,靠了风沙积聚的一点泥土,靠了偶尔流过的一些雨水,小草们艰难地、但同样充满信心地迎接着生活。
⑴甲文选自课文《 》作者是 ,现代家
家。(2分)
⑵各用三个字概括甲文中第三、四、五段的内容。(3分)
、 、
⑶填出甲文中空白的字词。(2分)
坐着, 着, 两个滚, 几脚球, 几趟跑, 几回迷藏
⑷辨别下列句子所采用的修辞。(3分)
①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 )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着轻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
⑸给下面句子标出标点符号。(2分)
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满是桃儿 杏儿 梨儿
⑹乙文中那里指代什么?(2分)
⑺乙文中画线的句中有一组反义词,请找出来, 和 (1分)
⑻联系这两个语段的内容,请你写一句有关草的诗句。(2分)
⑼甲文中的第三段与乙文都写出了草的什么特点?甲文哪个字可体现这个特点?(2分)
、
⑽我们应该向小草学习什么?(1分)
三、作文:(30分)
从前,有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很大很大的迷宫,里面住着四个小家伙;一个是叫嗅嗅的小老鼠,性格开朗,乐观灵活;一个是叫匆匆的小老鼠,性格机敏,行动果敢;一个是叫哼哼的小矮人,性格固执,安于现状,喜欢抱怨;一个是叫唧唧的小矮人,性格胆小怕事,缩手缩脚。四个小家伙守着隔壁不知是谁存放的堆积如山的好吃的奶酪,可是,有一个早晨,他们突然发现奶酪不见了!为什么?怎么办?故事就从里开始了……
要求:
①以奶酷不见了!为开头,进行续写。
②想象联想要丰富,记叙描写要具体,情节展开要符合各自的性格特征。
③在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前提下,文体不限(如可以写小小说、故事、寓言、童话、戏剧等)
⑤ 字迹清楚工整,不少于600字。
Ⅱ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试卷
给你这个吧
一《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题
1.文章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3分)
(开头写天气闷热,交代了事情的起因,他们是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爬到石架,上不去下不来,绝望、恐惧,听了父亲的话,觉得一小步,"________ ";第一步成功,"_______ ";第二步成功," _________ "。这个经验,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对付一切。
(似乎能办得到;顿时有了信心;信心大增)
3.明知孩子有摔下来的危险,然而父亲却不去救他,你如何理解父亲的做法?(4分)
(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
4.五个孩子都能爬上崖顶,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度的岩石架,而且上不去,下不来,吓得要死,为什么呢?文章多处有伏笔,请举出来。
(文章多处提到自己的病弱,就是伏笔。)
5.从课文内容看,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告诫人们要一步一步战胜困难,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畏惧困难。)
6.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为什么?
(如果想着距离有多远,就会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的信心,这是父亲在教我如何战胜困难。)
7.写出在父亲的指导下,我每往下爬一步的心理感受。
(我顿时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8.文中的“我”已经脱险了,投入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却哭了,这是为什么?
(这是脱险后的自慰,对父爱的体验和感激,战胜困难的自豪等的泪水。)
二《紫藤萝瀑布》阅读题:
1.解词。①伫立: ②伶仃: 2.把第一段中缺少的词补充完整。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为什么要用许多笔墨来写十年前紫藤萝的稀落? 4.揣摩“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一句写景的妙处。
5.“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两句话包含什么哲理?
6.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①长时间的站着。②孤独;没有依靠。
2.焦虑 悲痛 宁静喜悦
3.和现在茂盛的紫藤萝花作对比,从而突出花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中心。
4.这里把花香喻为浅紫色的,使无形的香味化成有形的颜色,具体地表现花香带给作者的那种飘渺轻柔的感觉。
5.这两句话表达这样一个哲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
6.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阔步向前,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三《春》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酝酿____ 薄烟____ 黄晕____
2、 将下面的句子概括为一个词。
(1)精神振作。 ( )
(2)声音相呼应。 ( )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句所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选段中“虚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主要写春花,为什么还要写蜜蜂、蝴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加点的词用得准确形象,说说所描绘的景象。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yùn niànɡ bó yùn
2、抖擞 应和
3、比喻、排比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的颜色多、艳丽。
4、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5、侧面衬托花的香甜。
6、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蜜蜂多,沸腾热闹的景象。
四《济南的冬天》阅读题
1第1段是由哪三个对比组成的?简单说说它们的作用。
答: 先是以北平的冬天跟济南的冬天相对比。北平老是刮风,而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第二组,是以伦敦的多雾跟济南的响晴作对比,句式跟第一组对比相仿,强调这是自己的独特感受。
第三组,是用热带的毒日、响晴的天气跟济南的温晴作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
2第2段为什么说济南的冬天是个“理想的境界”?(用原文回答)
答: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3第2段“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时面上含笑的”,为什么?
答:冬天济南气候温暖,很像春天就要来临。
4第3段把“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中的“顶”好在哪?
答:准确表现了“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并暗指这是“小雪”。
5第3段“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害了羞”三字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夕阳斜照薄雪娇美的情态,还是扣住了“小雪”与“奇妙”来写。进一步点出了“妙”字。
6第5段概括济南的冬天水的特点是什么?水绿、清澈
7第5段“就凭这些绿的精神”中的“绿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全力奉献的精神
8“水也不忍得冻上”一句中,“不忍得”三个字好在哪里?
答:拟人的写法,这里的水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手法巧妙地写出天气暖和,这里的水是可爱的。
五《风筝》阅读题
1.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悲哀
2.写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我”不准小兄弟放风筝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后,认为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3、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此段有何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严冬肃杀的气氛,烘托“我”悲哀的心情。
开篇点题,引出回忆,定下感情基调
4.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惊异”什么?“悲哀”什么?为什么说“就在这空中荡漾了”?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惊异”。
见到风筝,就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心头不禁悲哀。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5.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跟“惩罚”一词联系起来就明白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6.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这一幕,是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7.为什么说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
六《羚羊木雕》阅读题
第一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5分)
犄()角怦()藏()刀
脸颊()攥()着
2、下列括号中的句子是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B、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老太婆的嘴。)
C、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讲义气。)
D、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完全不放在心上。)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3分)
⑴爸爸的声音一直很()(A、沉静B、平静C、安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A、违反B、抵抗C、抗拒)的力量。
⑵我是世界上最()(A、伤心B、悲伤C、伤感)的人!
⑶"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A、坚强B、果断C、坚定)地说。
4、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这样说是因为()(3分)
A、奶奶的话是批评儿子和儿媳重财轻义的行为。
B、表现奶奶忍无可忍。
C、表现奶奶对孙女的疼爱。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4分)
⑴《羚羊木雕》一文的中心是作者赞美少年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为人父母者应该理解少年的心理,尊重他们的友情。()
⑵"我"不能要回木雕是因为万芳曾经帮助过我,跟我换过裤子,要回木雕太失礼了。()
⑶木雕是很贵重的,不应该随便送人,所以,"我"父母的做法没有错。()
⑷父母只想到木雕的贵重,但忽略了少年之间友情的贵重,所以他们的做法不妥。()
6、"这能全怪我吗?"从句式上看这一句是句,它表达的意思是。(2分)
7、区别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4分)
撒()俩()藏()颤()
8、本文描写了一场家庭冲突。(4分)
A、冲突的原因是:
B、冲突的双方是:
C、冲突的焦点是:
D、冲突的结果是:
9、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题:(3分)
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吧,咱俩还是好朋友……"
如果是你,你此时想些什么呢?请描绘你的心理活动。(不超30字)
第二部分:
(一)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的犄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我没有理由了。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我心里难过极了。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10.第一段中,哪些词应该读成重音,在原文下面加上圆点。(3分)
11.本文开头(即第一段)故意给读者设置了一个误区以吸引入,这个误区是什么?(3分)
12.本文的结构,有两套方案:一是先写木雕的来历,再写送人,后写索回;一是课文现在的方案,比较两套方案,进行判断。(4分)
A、原方案比课文方案更合乎事理。()
B.课文方案比原方案,开头更吸引人,矛盾更集中。()
C、原方案着眼点在事理,课文方案着眼点在文章。()
D.叙事文章中"事"比"文"(让读者欣赏)更重要。()
13.爸爸说,羚羊木雕很贵重,是相对什么而言的?他忽略了的、更贵重的参照物是什么?(3分)
14.选文最后一段写到下雨,前面却一点暗示都没有,请你在本文开头加一段话,既对下面有所暗示(设下伏笔)又与妈妈突然问"我"有相通之处。(3分)
15.指下列加点词语包含的内容。(2分)
①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②奶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答案
1、略2、B3、BC;A;C4、A5、⑴√⑵×⑶×⑷√6、反问,这不能全怪我。爸爸粗暴的行为也伤害了孩子们的感情。7、略8、A、"我"把一只羚羊木雕送给了朋友。B、妈妈、爸爸、我和奶奶。C、要不要索回羚羊木雕。D、"我"屈从了妈妈、爸爸。9、略10、哪儿去啦、突然11、把羚羊木雕说成羚羊。12、依次是:√√√×13、贵重,是相对一块点心一盒糖而言;更贵重的,应是孩子的自尊和友谊。14、"轰--隆隆",窗外一阵雷声传来。等等15、⑴爸爸送给我的东西,支配的权力在我。⑵已经送人的东西又去索要。
Ⅲ 帮我找一套初一上学期语文的期末试卷!急需
2006学年七年级上语文竞赛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青冥(míng) 畅(chàng)谈 喑(ān)哑 骸(hái)骨
B、连亘(gèn) 指令(lìng) 静谧(mì) 猛犸(mǎ)
C、鸟喙(huì) 篡(cuàn)夺 孤(gū)舟 一霎(sà)间
D、预兆(zhào) 裹(guǒ)藏 高垣(huán) 蜃(shèn)楼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
B、月球离地球有38万公里,真是可往而不可及。
C、诚实,从本质上说,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应事物。
D、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事前露出来的迹象)
B、让我们远离喧嚣(声音杂乱、不清净)去倾听,去沉思吧!
C、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大声地呼叫)踢蹬。
D、肉体早已腐朽化为乌有(虚幻,不存在)。
4、下列成语运用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妈妈很早就去世了,她和爸爸相依为命。
B、每天来灵隐寺烧香拜佛的人连绵不断,很是兴旺。
C、东北大豆产量高,品质好,在世界上举世闻名。
D、舞台上小朋友们表演得神气活现,受到观众们的热烈称赞。
5、依照下面例句写句,把“家”字嵌入其中(3分)
蓝天是白云的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学风,本校决定针对抄袭作业的恶习进行一次声讨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标语。(3分)
7、名句连句(3分)(任选三句)
①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论语》
②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王湾
③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健
④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8、请写出五个由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3分)
9、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4分)
A、两袖清风存正气. E、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F、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G、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H、一间陋室遗书香
二、阅读理解(28分)
阅读下列文章(文段),然后按要求答题:
(一)(12分)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0、、“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的是哪一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一段中加点的“不幸”可以换成“有幸”吗?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兄弟记不起这件事,可“我”为什么“心只得沉重着”?(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于学生上网玩游戏,说法也是不一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美丽如初(16分)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4、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综观全文,(1)写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甲)、咏雪 《世说新语》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借书速还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8、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
B、与儿女讲论文义(子女) 无以致书以观(没有办法)
C、公欣然曰(高兴) 即公大兄无奕女(即使)
D、撒盐空中差可拟(大致、差不多) 不敢稍逾约(经过)
19、与例句“故时有物外之趣”中“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录毕,走送之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了第二则文言文之后,你有什么启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22、人间最纯真的感情莫过于亲情,从小到大,你在与亲人的交往中,一定有许多事情凝聚着浓浓的亲情,请你以“亲情故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故事要真实、完整;③字数在500字以上。
Ⅳ 济南市中区,七年级下的期末语文试卷,要刚考过去的这次,2011年的。谢谢各位!
这个。。。分数多点就好了
Ⅳ 济南市天桥区初一2009语文期末试题
1.找出下面一段话中写错的字词并订正。
我们进入中学以经半年了,老师们精精业业地工作,同学们克苦努力地学习;校园里文明礼貌尉然成风,校荣校貌涣然一新,真是一片兴兴向荣的景象。
2.下列成语中有6个错别字,先在错别字下面画横线,然后在下面的方格中正确
规范地书写。
水泻不通 刻骨铭心 碌碌无为 津津乐到 见义思迁
明查秋毫 问心无愧 耀武扬威 德高望众 晦人不倦
塞翁失马 海枯石烂 时过境迁 苦心孤诣 夜色苍茫
订正:
3.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运用不恰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课堂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也看不到老师一堂课里从头至尾滔滔不绝地讲授知识,学生只知道津津有味地做笔记的现象,而更多地看到老师、学生、教材之间的互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常常听到骇人听闻的提问、千姿百态的答案,学生们在老师苦心孤诣创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各方面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培养和提高。
4.下面的朗读节奏划分有一项不正确,请找出来。
(1)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A.断肠/人在天涯。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C.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D.问渠/那得/清如许。
5.按要求修改下面一位同学的演讲稿。
我们怀化三中初一(1)班的同学个个都乐于助人。①特别是我班德高望重的班长王小刚同学,②在我生病住院期间,为了帮助我,竟然放弃了五一旅游的打算;天天到医院给我补课,③我要向天小刚和所有的同学表示忠心的感谢。
(1)句③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
(2)句①中有一个词运用不当,这个词是 。
(3)句③中有一处有语病,应将“ ”改为“ ”
(4)句②中的一个标点符号用错了,应将“ ”改为“ ”
三、动脑筋,让作家与作品等配对成功。
6.第一组:
作家 作品
鲁迅 《春》
朱自清 《秋天》
老舍 《理想》
郭沫若 《紫藤萝瀑布》
何其芳 《天上的街市》
流沙河 《济南的冬天》
宗璞 《风筝》
7.第二组:
作家 国度 作品
安徒生 美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丹麦 《金色花》
泰戈尔 印度 《皇帝的新装》
8.第三组:
作家 朝代 作品 出处
曹操 唐 《山市》 《乐府诗集》
自居易 东汉末年 《钱塘湖春行》 《聊斋志异》
辛弃疾 元 《观沧海》 《稼轩长短句》
马致远 清 《西江月》 《白氏长庆集》
蒲松龄 宋 《天净沙·秋思》 《金元散曲》
沈复 唐 《童趣》 《浮生六记》
二、你能根据语言环境,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吗?试试看。
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 , 。” 13.子曰:岁寒, 。
10.问渠那得清如许?
11.潮平两岸阔,
12. ,听取蛙声一片。
13.何当共剪西窗烛,
14.绿树村边合, 。…… ,还来就菊花。
15. ,夜泊秦淮近酒家。
16.定神细视, , , , 神游其中, 。
17.君与家君期日中, ,则是无信; ,则是无礼。
18.“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9.春天像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 ,笑着,走着。
春天像 ,领着我们上前去。
20.远远的街灯明了, 。
天上的明星现了, 。
21.《论语十则》中有的谈求知态度,如 , 不亦说乎? 见贤思其焉, 。
有的谈学习方法,如: ,思而不学则殆。有的谈修身做人,如
,不亦君子乎?为人谋而不忠乎? ?
22.《观沧海》中以虚景表现诗人主观感受的句子是: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23.《天净沙·秋思》曲末一句:夕阳西下, 。点出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24.《钱塘湖春行》中的对偶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 。
25. ,志在千里。
26. ,禅房花木深。
27.我寄愁心与明月, 。
28.无可奈何花落去, 。
29.争渡,争渡 。
30.莫言下岭便无难, ; ,一山放过一山拦。
三、你是一个爱读书、善思考的孩子,认真读题,完成答题任务,显示出你的才华来。
31.下面文章的思路有些混乱,请认真阅读,按正确的顺序把句子的序号排列出来,写在前面的括号中。
(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
( )正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已有”。
( )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二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
( )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2.根据提供的句子,仿照示例,写两个句子。
当那片云停在头顶的时候,人们一起抬头仰望。
示例:一个饥饿的人说:“像一块面包。”
一个疲惫的旅人说:“像一张舒适的沙发床。”
仿写:
3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两条河流的理想都是投入大海的怀抱。它们结伴而行,奔流而下。
不久,它们遇到一片沙漠。沙漠浩瀚无边,能吞没一切。河流甲勇往直前,并充满激情地说:“为了实现理想,哪怕牺牲自己,我也要穿越沙漠。”河流乙却若有所思地说:“为了理想,我要等待好机会。”说着,它便掉转了方向。
(1)请各用一句话概括两条河流在遇到困难时所采取的不同做法:河流甲
,河流乙 。
(2)请发挥你的想像,描述两条河流的结局。
答:
34.就你读过的古诗文或中外名著,写出你最喜爱的一句诗(文)或一个人物形象,说明出自何人之笔,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为有源头活水来4.稻花香里说丰年5风正一帆悬6.却话巴山夜雨时 7.青山郭外斜待到重阳日 8.烟笼寒水月笼沙9·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怡然自得10.日中不至 对子骂父11.吹面不寒杨柳风12.刚落地的娃娃 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健壮的青年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13.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14.学而时习之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人不知而不愠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5.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16.断肠人在天涯17.谁家新燕啄春泥18.老骥伏枥10.曲径通幽处20.随风直到夜郎西21.似曾相识燕归来22.惊起一滩鸥鹭23.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二、24。①③②④25.一个天真的小孩说:“像奶奶的白发。’’(一个精明的商人说:“像我的货物,从天上运来。”一个健壮的牧羊人说:“像我的羊群。”)(缺少“饥饿”之类的修饰限制成分扣分,人物身份与说话内容不一致,不用比喻者,均不得分)26.(1)答案一:甲河流矢志不渝,勇往直前,不畏困难(或甲河流急于求成,不够慎重)答案二:乙河流审时度势,讲究策略,不盲目行事(或乙河流谨慎有余,缺少在实践和探索中寻找或创造机会的精神)(意思对即可)(2)略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