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语文阅读答案名人访谈录

语文阅读答案名人访谈录

发布时间:2021-02-18 21:08:40

Ⅰ 急寻名人访谈录一篇!!!

其中的一个 想要更多的 或者想自己挑挑的话去下面的网址看看

朱军,1964年生于兰州市,1981年入伍,1988年被特招进了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成了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节目主持人,主持《东西南北中》。现在主
持央视三套的《艺术人生》。

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的主持人朱军出书了。内容挂在新浪网上,招来网友们言辞激烈的评论,留言版上褒贬参半,愈发引起读者的好奇:朱军写书,到底是怎样的内容?

新书的名字叫《时刻准备着》,这样一个很“正”又很“嘎”的名字,倒是符合朱军在观众中的印象。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本报记者就曾采访过朱军,他说这部书讲述了他自进入央视10年以来的点滴小事,期间穿插了他的工作、情感经历以及“北漂”、创业的艰难生活。曾经鄙视“名人出书”的朱军表示,这本书与一般意义上的“名人出书”不一样,“我不觉得我是‘名人出书’,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在于我自己的感受,我没觉得自己是名人,我的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特别轰动的事,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情,过了许多年之后的一种反思,一种感悟,我这本书不是叙述,不是对过往的事情的叙述,写这些事是为了表达我今天的感受。”

读书报:你也曾经是个“北漂”,书中记录了这一段经历吗?

朱军:记录了。当时刚到北京的时候,生活上确实比较清苦,情感上尤其的孤寂,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然后你所服务的单位又是一个需要你仰视的单位,那时确实感到艰难。但是我的目的明确,就是想干一件事,因为目的明确,所以也很快乐,人有方向的时候总是很快乐,就怕没有方向就会觉得很迷茫。

读书报:这本书中最动感情的是哪部分?

朱军:写父母那一段,写得很快,也是写得最动情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在涌动,几乎是掉着眼泪写完的,尤其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付出的爱,所以是情感表达最充分的一段。那段时间,不到两年,一年零两个月,父母先后离去,对我的打击很大。

读书报:书中对生活中负面的东西是否涉及?

朱军:严格地讲,我心中负面的东西真的不多,坦率地说,这是第一次完全因为我自己的事情而面对这么多的媒体朋友,而且我会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生活中负面的东西有,但我经常不会去想,想了也无益,与其那样想不如积极点想,自己舒服,别人也舒服。

读书报:感觉生活中您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常常怀着一种感恩的心,那您出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因为名人出书现在已经成了一种时尚,你怎么看名人出书?

朱军:实在地讲,如果我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可能也不会出这本书,但是这绝对不是唯一的动力,在艺术人生做了两年后,就有读者打电话写信来建议由观众当主持人,我做嘉宾,想听听我的故事,但是拿我的工作平台讲我的故事,我自己是不能接受的,也不能认同。但今年3月份的时候,节目组去了好多观众,依然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同时,这一阶段,也看到一些同事的书,比如孙玉胜的《十年》,我觉得有些情感、有些感悟是镜头无法表现的,还是需要文字来表达,我今年40岁了,所以想送自己一个礼物。恰巧这个时候,长江社来找我,所以一拍即合。

读书报:你的这本书和其他的名人出的书有什么不同?

朱军: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在于我自己的感受,我没觉得自己是名人,我的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特别轰动的事,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情,过了许多年之后的一种反思,一种感悟,我这本书不是叙述,不是对过往的事情的叙述,写这些事是为了表达我今天的感受。

读书报:当年和杨谰一起主持节目时,你觉得自己当时挺土的,现在呢?变化大吗?

朱军:从外在的说,我现在如果是在做节目,我会让自己和这个时尚社会更合拍一些,我荣幸地告诉大家,我是时尚杂志评出的时尚先生的候选人,很多年了。但在生活中,我是特别随意的一个人,夏天经常就是一个大背心就穿出来了。

读书报:《艺术人生》之前,感觉你似乎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是《艺术人生》开掘了你最具才华的部分,你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变化的?

朱军:《艺术人生》对我意味着真正的成功,我在书中也写到了,它让我找到了37年人生经历一个倾诉的出口,有很多情感、价值观我会通过节目表述出来,也许有人不认同,但它是我的,《艺术人生》中我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如果嘉宾和我的价值判断不一样,我们可以在节目中探讨,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样一个探讨的平台。之前的《东西南北中》和一些大型的晚会中,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平面的朱军,但《艺术人生》中我展现的是比较立体的,是真正作为主持人的朱军。我希望两鬓斑白的时候还能坐在这个位置上,不过这说起来有些矫情,但好像心里在这样想。

读书报:《艺术人生》中主持人的作用是不是更大一些,你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朱军:谈话节目一定是主持人的节目,这是无庸质疑的。这之前,会有很多的前期的准备工作,细节的设置等等,但是在现场真正发生情感碰撞的是主持人的工作。如果一期节目做过以后,你觉得大家都表达得非常尽兴,舒畅,那么作为主持人,我不敢说是成就感,但是一种长长出一口气的畅快感,甚至这种感觉会延续,节目可能只有2个多小时,但做完节目之后,我们可能还会有长达5、6个小时的畅谈。除了没有摄像机,实际上我们的谈话还是在继续。

比如说采访刘欢、王志文,都是节目录完了,都半夜了,可我们的谈话换个地方,找个小酒馆,还在聊,一直聊到天亮。

读书报:你曾经说过,不希望观众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主持人身上,这样不利于节目,你现在又准备出书,会不会更加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你的身上呢?

朱军:关于出书,我刚才也说过,如果别人出于善意地劝你做一件事,你拒绝了,第二次,你又拒绝了,可以说你内敛或是风格高,到第三次、第四次的时候,就同一个话题那么真诚地希望你做,你还是拒绝,那就叫“给脸不要脸”了。我是这么觉得的,所以找了这样一个方式,也是给那些观众一些交代。

读书报:你的书中会记录一些做得不成功的节目吗,比如网上讨论比较多的觉得你在那次节目中表现得不够好的《无间道》?

朱军:在书中我记录了一整页网上对我的批评,当然谩骂的除外,批评我是接受的,谩骂我是拒绝的,任何一个人也没有权利骂我。

我也没有就这个问题做过多解释,只是记录了一些当时在现场真实的东西。比如说,当时我在现场念了给梁朝伟、刘德华的第三个问题,他们说不听,可我还是念了,网上说好像真难堪呀什么的,但是现场其实不是那样的,我之所以把第三条拿出来执意地念出来,其实我原本也并没有需要他们回答,是想告诉大家,他们之间是有着友谊的,他们都在为对方挡着一种东西,都把最难的一个问题留下来而没有推给对方,他们相互之间的这种关照,很让我感动,我想把这个东西也告诉观众,在书里我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想法。

后来,我们通过长江社的编辑知道,朱军坚持选用《时刻准备着》做书名,是因为他觉得一直以来,面对命运的种种选择,自己的状态始终是“时刻准备着”,而机遇都是在积极“准备”中光顾的。他隐隐感觉,以往的一切似乎都是在为《艺术人生》做准备:从小家境的窘困和父母近乎“苛刻”的教育;当侦察兵时对品格脱胎换骨的锤炼;偶然中被推上台做“主持”;杨澜、高立民“适时”地出现与友善的建议;“漂”在北京时的处处碰壁;进入中央台后的数次“改行”以及才艺上的天赋和痴迷等等,都是在为最终的追求做铺垫,并且如愿以偿地得到回报。

下边的资料很多的

Ⅱ 请问名人访谈录的格式是怎么样的

一般都是avi格式的。

Ⅲ 莫言访谈录 的阅读答案

12.(抄25分)(1)(5分)E、C
(2)(6分)①惊喜是因为自己的文学成就得到了认可,并且是在自己相对比较年轻的时候能够获奖;②惶恐是因为降落在自己身上的荣誉如此巨大,并且和世界上很多有充足的获奖理由却没有获奖的优秀作家相比,自己压力倍增。
(3)(6分)①作家的责任、本事就是写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东西,有变形有夸张有想象有虚构。比如《生死疲劳》,如果没有虚幻,仅仅写实,这部小说就没有生命。反之,全是虚幻的,和中国现实没有联系,也没有意义。②作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要直面现实,关心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但进行文学创作时可以有一定的处理方式。比如《蛙》,涉及到从1980年延续至今的计划生育政策。写这个问题是文学创作的需要,塑造人物的需要。
(4)
观点一:应做贝多芬。理由:①面对权贵和强权不谄媚、不奉承;②年轻人应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③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观点二:应做歌德。理由:①国王的仪仗队不仅代表权势,也代表很多复杂的东西,比如国家尊严等;②站在路边脱帽致敬是一个有教养的老百姓的谦逊;③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Ⅳ 名人访谈录之余秋雨 阅读答案(文章是:洋洋:秋雨老师,我注意到您最近几年无论是在媒体上,还是在各地

秋雨老师: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信奉者和追随者,我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才能让现在的年轻人了解它,学习它,然后身体力行,发扬它。我觉得这才是国之当急。但也知道,这是一个艰难又漫长的过程。

Ⅳ 急!!!名人访谈录!!

[编辑本段]杜甫生平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然后世被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唐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有一首《戏为六绝句(其二)》就是写“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中不乏也有诗人的自比,而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代表作
《谴怀》《昔游》《卜居》《堂成》《蜀相》《为农》《有客》《狂夫》《舍》《江村》《野老》《遣兴》《南邻》《恨别》《客至》《江亭》《可惜》《独酌》《寒食》《石镜》《琴台》《病柏》《枯棕》《不见》《大雨》《四松》《归雁》《去蜀》《除草》《丈人山》《成都府》《石笋行》《赠花卿》《少年行》《大麦行》《题桃树》《漫城二诗》《春夜喜雨》《草堂即事》《绝句二首》《绝句四首》《戏作花卿歌》《望岳》《酬高使君相赠》《春日江村五首》《春水生二绝》《绝句六首》《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兖州城楼》《登楼》《月夜》《潼关吏》《新安吏》《垂老别》《旅夜书怀》《水槛遣心二首》代表名句
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
5、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6、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15、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
16、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
17、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
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1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2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2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2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29、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
3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司马迁
物生平
司马迁生卒年代,史无明文。近人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大约卒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享年60岁。据说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司马迁出生地韩城位置
司马迁的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司马迁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韩城县志序》)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十岁,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这个时候,正当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
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回到长安以后,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他到得最南边是昆明。据司马迁自己说,他少年时期曾经“耕牧河山之阳”,也就是说他儿童时期曾经在家乡从事过一些农业劳动。后来他的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做了太史令,司马迁随父亲也到了长安,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刻苦读书,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他拜了很多名师做老师。司马迁的家族,就是他这个家族,世代都是史官,而作为史官,他有责任来记载帝王圣贤的言行,也有责任来搜集整理天下的遗文古事,更有责任通过叙事论人而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借鉴。那么他的父亲司马谈就有志于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试图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就是写一部史书,从他父亲开始就已有这么一个理想,他的父亲做太史令之后,就开始搜集阅读史料,为修史做准备。但是司马谈感到自己年事已高,要独立地修成一部史著,无论是时间、无论是精力,还是才学知识都还不够,所以司马谈寄厚望于他的儿子司马迁,希望他能够早日参与其事,最终实现这样一个宏愿。
于是,他让儿子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开始行万里路,他要求他儿子来进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一次全国的漫游。所以我这里要介绍司马迁的漫游,于是司马迁从20岁开始,就做了一次漫游,司马迁是为写《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那么他这个漫游,也是《史记》实录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
比如说他漫游到汨罗江畔,在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高声朗诵着屈原的诗,他痛哭流涕,所以他写《屈原列传》写得那么有感情,他是亲自去考察过,他是在学习屈原的基础上来写屈原的。比方说,在韩信的故乡淮阴,他也搜集了许多有关韩信的故事,你比如说他亲自去问别人,说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这大家知道,这个典故,韩信为什么能够受胯下之辱而不发怒?而不愿意去做出非法的事来,忍了。韩信那么高的个子,从一个流氓两个腿之间爬过去,如果按照他的个性,一刀就把他杀了。但是如果把他杀了,后来还能够建功立业吗?韩信后来帮助刘邦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西汉,封王封个侯,回了故乡,韩信自己说,如果当初我把你杀了,我就没后来的建功立业,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
再比如说在曲阜他去瞻仰了孔子的墓,还和孔子故乡的一些儒生在一起揽衣挽袖、一步一揖,学骑马、学射箭,学行古礼,以此表达他对孔子的纪念,高山仰止,对孔子的纪念。
再比如讲,在孟尝君的故乡薛城,他走乡串巷,考察民风,而且他考察这个地方的民风跟当年孟尝君好客养士有什么关系,所以他走一路、考察一路,可以这样说,司马迁在漫游的旅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存留于人们口碑上的故事,获得了许许多多从古籍当中所得不到的历史材料,同时他深入民间,广泛地接触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认识逐渐深入。
此外他遍历名山大川,饱览了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了性情,从而也提高了他的文学的表现力,所以我要讲司马迁这的这次漫游,正是司马迁走向成功的极为坚实的一步,是非常典型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举行大规模的巡行封禅,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浩浩荡荡。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史官,本应从行,但病死在洛阳。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志,赶到泰山,参加封禅,随后沿着东海,绕道长城塞外回到长安。
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的机会,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他就动手编写《史记》。《史记》讲了许多能人的故事。
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单于调拨更多的兵力,然而仍然无力与李陵相抗衡。就在单于准备退军之时,李陵手下有一名士兵叛变,将李陵内部军情告发。告诉单于李陵后面没救兵,而且教单于部下制作连发连射的弓箭。单于于是继续与李陵作战。最后李陵寡不敌众,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腐刑是个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希图出现一线转机。
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五十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
后世对司马迁的评价极高,有“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的说法,齐名于西汉的大文豪家司马相如、三国时期最璀璨的人物诸葛亮。
作为星象家的司马迁:在两汉时期的星象家中,首先要提出司马迁。大家都知道司马迁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而不知他也是一位对天文星象精到造诣的专家。其实只要仔细读其《史记》的《天官书》《律书》《历书》就可明白称他为天文星家专家决非虚誉。象司马迁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学大师,绝对不会自划范围,限制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探索领域。古代的史宫本来以星历之事为其本职之一,故精通星象之学也不足为奇。不过司马迁能用史学家的高赡远瞩的眼光,把星象学与历史问题结合起来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可是其他星象家和史学家皆望尘莫及的向明之处。司马迁并末用星象学去占测具体的人事变异,而是用来总结历史规律,这不能不说是他对星系学的创造性应用。
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遗业,完成《史记》及“推古天变”之任务,并明确表述为“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其结论表述在《天官书》中,即据春秋242年之间日食三十六、慧星三见等星象,联系点天子衰微、诸候力政、五伯代兴及到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动荡,而总结出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中变,五百年一大变,三大变为一纪,三纪而大备的“大数”,最后才认为“天人之际续备”。这是司马迁星学之应用的最重要之范例,在整个星学历史上占有最高地位。
此外,司马迁又总结了战国以来的星象学的基本原则,表述如下(亦记载于《天官书》中):
“我仔细检查史书的记裁,考察历史上的事变,发现在100年之中,五星皆有逆行现象。五星在逆行时,往往变得特别明亮。日月的蚀食及其向南向北的运行,都有一定的速度和周期,这是星象学所要依据的最基本的数据。而星空中的紫宫星垣和东西南北四宫星宿及其所属的众多星辰,都是位置不变的,它们的大小程度和相互向的距离也是一定不变的,它们的分布排列象征着天上五官的位置。这是星象学中作为‘经’亦即不变的依据。而水、火、金、木、土星则是上天的五位辅住,它们的出现隐伏也有一定的时间和周期,但其运行速度快慢不均。这是星象学中的‘纬’亦即经紫变动的部分。把这些固定的和变动的两种星象结合起来,就可以预测人事的变化了。
何以同一词条内,司马迁的逝世年份3处尽不相同?
《史记》 《史记》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白居易
简历

人物简介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白居易父亲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在新郑生活到12岁,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迁居卒于武宗会昌六年。
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破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白了。至今还有他出生七个月“略识之无”和初到长安“顾况戏白居易”等典故。他的诗不仅在中国,在日本和朝鲜等国都有广泛影响,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其中《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较为有名。
邓肖达曾说:“正是因为白乐天的诗老妪能解,才确立了他的诗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宋代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晚年与“诗豪”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风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等。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又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Ⅵ 吴冠中访谈录的阅读题

吴冠中访谈录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张公者(以下简称张):就请您谈一谈“经典”(古典)和“流行”的关系。

吴冠中(以下简称吴):艺术品的来源、创造与冲动,都与感情有关。当时的画家都是有感而画,当然有些是奉命画的。到后来,不是任务的,不是画院里的,多半都是很市民的。艺术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感情的冲动。画家要主动地画,冲动地画,是用形式表达一种感情。他有话要说,有感情要传达。真正好的作品是传达感情、流露感情的。技法各异,是因为感情各异。超越技法,才能突出感情。感情所产生的能量比技法所产生的能量还要大。比如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开始,虽然画有很多,但是流传下来的却不多。有些被淘汰掉的画家画得也很好,和那些名家拉斐尔、达·芬奇等人的技法都差不多,但是为什么却没有留下来呢?同样的技法有的留不下来,主要就是一个情感问题。情感的深度、广度以及所产生的反映,对后代的影响、延续等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就是说,当时的感情与后代的感情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

张:您是说有感情的作品才可以流传下来,可以成为经典。我想不管是前人还是后人,他们在创作的时候,都会投入自己的感情的,应该说每一件作品都是充满着创作者的感情,那为什么很多作品并没有流传下来呢?

吴:这个感情也有真假之分。当然不是说他们没有感情,有些感情比较虚伪。

张:怎么来区分作品所流露的作者感情的真假呢?

吴:应该在作品上看。行家在作品上应该能看得出的。比如说陈老莲画的梅花是非
常有性格、有性情的。还有王冕的梅花,都表现了作者的一种真性情、真感情。感情这个东西是可以跨代的,跨越前代后代的,人情一代代传下来,虽然有发展,但是相通的是情。技法在变,古代的技法和现代的技法差异很大,而感情却有连贯性,真正的人性和感情是相通的。所以我觉得艺术作品流传久远的,依靠的是它的感情,真正的人性被抓住了。文学作品更是这样,唐诗宋词元曲留下来的都是比较动情的,包括李清照等都是“情圣”。李清照留下来的作品不多,但是她的情永远是打动人的。

张:具备真感情的人也很多,但是具备真感情的不一定具有绘画的技法。

吴:技法不具备,那他也成不了大画家。技法是最起码的创作基础,没有技法的话,诗人成不了家,画家不能画画。技法好的人比较多,但是感情的素质每个人都不一样。要改变一个人的素质很困难,但要改变一个人的技法,这个却相对比较容易。

张:您曾经说过:“文盲不等于美盲。”那么作为一个创作美的画家,需要很多的情感积淀和修养;而对于欣赏者来说,是不是有没有这方面的积累都可以去欣赏?

吴:对。为什么呢?因为作家、艺术家要具备普通人的感情,要有群众基础。就是说作家、艺术家那种高尚的感情应该包容了普通人的感情,起码应该要有普通人的感情。如果他和一般人都没有共同语言,作品也不可能感动人。至于美盲的问题,它有专业的东西,因为绘画、造型艺术要用眼睛看美丑,它是一种另外的感觉,这种感情要通过视觉来呈现,绘画就是这样的。有些人本身接触到的美就很少,他看过很多传统的诗词等文学作品,文学量可能很广、文学积累很丰富,但是他的美术素养却不一定行。国外的很多作家同时也能欣赏、创作绘画,这与他们的形象思维有关。不是说你学得多了懂得多了就不是美盲了,美盲和文盲是两个性质。有些人本身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很高,但是他美丑却分不出来,一样属于美盲。

张:美的创造者需要具备相当高的文化素养。那么您怎么看待中国古代很多的画匠?

吴:古代的画匠他就是一个雕刻(画)匠,一辈子都在搞那个东西。他没文化,但他身外有很多有文化的人。他知道这个东西美与不美,但是他说不出道理来。他只是感觉这儿好看那儿好看。没文化一样可以发现美,但是有了文化则当然更好。匠人就是匠人,虽知美丑,但是没文化。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对美的感觉应该是首要的,没有美的素质和基础,经过再多训练也培养不出来。

【题目】(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本文通过访谈形式表现了吴冠中先生视艺术为生命的真情,以及他用心血来绘
画,用真诚来创造美,把生命赋予艺术的人生信仰。

B.毫无疑问本文的每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他对艺术深刻思考的结果,也说明了他是一位充满真诚,痛恨虚伪但对画匠有一定偏见的老人。

C.作为一个艺术家,要在绘画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要打动读者,只要具备真感情和对美的感觉就可以了,绘画的技法可以慢慢培养。

D.本文思路清晰,一个个问题环环相扣,给我们展示了吴冠中教授对“经典”和“流行”的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E.古代的画匠他就是一个画匠,一辈子都在搞那个东西。他没文化,但他知道这个东西美与不美,只是他说不出道理来。这个例子说明吴先生不认可画匠对美的感觉。

【答案】12.(1)BD

【解析】A项,整篇文章可以看出“吴冠中先生视艺术为生命的真情”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进而说明他“把生命赋予艺术的人生信仰。”从文中找不到根据,推出这样的结论也过于牵强。C项,根据文中对应区间的理解,作为一个艺术家,要在绘画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要打动读者,不仅要具备真感情和对美的感觉,还要有绘画的技法。而不是绘画技法慢慢培养。E项,“这个例子说明吴先生不认可画匠对美的感觉”属于错误理解。原文“匠人就是匠人,虽知美丑,但是没文化。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对美的感觉应该是首要的,没有美的素质和基础,经过再多训练也培养不出来。”说明认可画匠对美的感觉。

【题目】(2)请根据文意理解 “文盲不等于美盲。”这一观点? (6分)

【答案】(2)1.
没文化属于文盲,但是他们一样可以发现美。比如文中提到的,匠人就是匠人,虽知美丑,但是没文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2.有些人本身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很高,但是他美丑却分不出来,一样是美盲。3.真正的作家、艺术家应该包容了普通人的感情,既有高的文化素养,又有呈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而美盲和文盲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每点2分,共6分)

【解析】解答这道试题,要遵“循句不离断,段不离篇”的原则,找到句子的答题区间,认真分析文盲与美盲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

【题目】(3).在文中,吴冠中先生对“‘经典’和‘流行’的关系”是怎样看待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1.经典和流行都与感情有关,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情感的深度、广度以及所产生的反映,对后代的影响、延续。2.经典的作品是传达感情、流露感情的,表现了作者的一种真性情、真感情。3.流行的作品多半都是很市民的,有些感情比较虚伪。

【解析】吴冠中先生说:“艺术品的来源、创造与冲动,都与感情有关。”从此可以看出“经典”的主要标准时有情感同时得以流传下来的决定因素,从而成为了“经典”作品,而吴先生反对的是虚伪的感情和带着任务创作的作品。情感的深度、广度以及所产生的反映和后代的影响、延续等等,都是“经典”区别于流行的重要的因素,而“流行”则是和“经典”有同样的技法但是欠缺的是真情感的投入。

【题目】(4)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美的创造者需要具备相当高的文化素养。”结合全文,联系社会生活,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4)1.文化的提升也有助于美的提升,需要文化来丰富它。一个真正的作家,如果他文化水平不高,对美的欣赏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就像生活中,如果我没没有发现美的眼睛就很难发现美;2.我们生活中匠人之所以是匠人,是因为他们只知美丑,却没文化。正是匠人没有文化,所以他们很难成为美学家挥着艺术家;3.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美的素质和基础,经过再多训练也培养不出来;4.文化素养能增加感情积淀,它所产生的能量比技法大,但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再好的作品终究会被淘汰掉的。

【解析】文化素养是美的创造的核心因素。要想创造出美的作品,我们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欣赏美的妙处,在文章最后一问可以归纳概括出本体的答案,同时通过“古代的画匠他就是一个雕刻(画)匠,一辈子都在搞那个东西。”说明文化素养对于一个艺术家的重要性,匠人之所以是匠人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素养不高,如果有了文化则当然更好。作为美的创造者对美的感觉应该是首要的,没有美的素质和基础,经过再多训练也培养不出来。

Ⅶ 名人访谈录怎么写

fcyjyf

Ⅷ 老师布置了一篇名人访谈录作文,但没告诉我怎么写,我想请教下哪位高人能给我讲下

呵呵,到我空间看下,那全是我写的日志,Q2897后面是07176上面是我Q号,

Ⅸ 跪求一篇名人访谈录

我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诗歌的写作,早期写的是旧体诗词。新诗是1973年左右开始写的。我最早发表的作品是在1978年昆明的一个叫《地火》的民间油印文学刊物上。大学时代,我又和别的朋友办过油印刊物《犁》(1980)、《高原诗辑》(1982)。1984年,与韩东、丁当等人共同创办了民间刊物《他们》。1989年3月我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诗六十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我自费出版了第二部诗集《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12月我出版了《于坚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写作诗歌的同时,我也写作散文,出版有《人间笔记》、《棕皮手记》、《云南这边》等。

张:您认为您的诗歌与古典诗歌有怎样的关系?面对巨大的文化与语言的断裂,您认为新诗与古典汉语诗歌在哪些方面可以达到有效的沟通?

于:中国古典诗歌对于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我青年时代,最年轻的那些时光,是在阅读背诵它们的乐趣里面度过的。云南,由于偏僻遥远,自然世界风土人情在很多方面都保持着朴素天真的状态,与古典诗歌所描写的世界比较吻合,使我对中国古典诗歌心领神会,好像它们是当代诗歌。而那时候的当代诗歌我觉得与我对世界的感受没有多少关系,它们只属于那时代的文化教育,不得不接受的知识的一部分。在表面上,我们是用白话文在写作,但白话并非今天才开始的,只是它一直被贵族文化遮蔽着而已。我把“五四”看成一种文化解放而不是革命,解放的前提是,它必须有可以解、可以放者存在着。当代文化与古典文化之间果真存在着不可逾越的断裂么?我对那些来自教材的历史结论表示怀疑。1966年我12岁,我曾经像泰国的孩子那样,跟着父亲偷偷地把自己家里的所有书都付之一炬。我也看见红卫兵在大街上焚书斗儒。但三十年后,我已经看见人们在重新祭孔了。一百年发生的事情对于置身于它这个时代现场的人是非常严重的,但对历史长河来说,或许事情没有那么严重。当然,作为当代人,我决不会低估文革的影响,那十年间所做的事情,也许在历史上需要若干世纪才可以完成。显而易见,今天中国人与古代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大众化的、日常性的、天然的关系,而是极少数先知和天才的神秘体验和孤独而冒险的重返。

在我看来,新诗和古典诗歌的联系依然是诗歌最基本的方面的联系,七律平仄作为有限的形式可能对现代诗歌来说是过时了,但古典诗歌所表现的那些基本的世界观、美学立场、修辞方式并没有过时。例如“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不义而富与贵,于我如浮云”,这些经常出现的诗歌主题。例如对朴素的推崇。例如宋词中的叙事方式,蒙太奇式的剪接语言空间的手法。在许多西方读者眼中,中国古典诗歌其实是当代诗歌。我看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塞尚和巴尔蒂斯的画、以及像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海德格尔和德里达的文章,都经常看出有中国古典诗歌里面那种司空见惯的思维方式类似的东西。

张:您强调日常经验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但是经验之所以为经验,就在于它是不可定义的,人们无言地栖息的沃土,“经验”一旦给绝对化,本体论化,它就成了一个无穷后退的、不可把握的黑洞。革命现实主义的小说未尝不强调经验,人们最为诡谲的幻想未尝不可以构成最真实的经验,而且不一定不是“日常”的。把经验作某种范围的限定或者只强调限定于某种范围的“日常”经验,这其中是否包含了一种悖论的成分?
于:经验,在世界中,它与过程、行为、体验、事象、细节、在场有关。如果我说经验这个词的话,我指的是,经,经历。验,体验。在诗歌中,经验其实是对某个曾经体验过的语词世界的回忆,某些语言在世界中发生了,某个词来到了世界中,成为一种经验,诗就是对那些经验的回忆。强调经验与中国世界普遍的乌托邦、形而上、想当然的思维习惯的给我的生命造成的窒息有关,我们的教育到今天依然在灌输这种思维方式。我认为我国的文化教育在本质上是超验的。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容易痛快地接受海子式的诗歌。(某些西方读者也喜欢把中国看成一个超验的世界。朦胧诗的某些部分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而对基于经验世界的诗歌的“诗性”满怀狐疑。人们经常把诗歌中的想象力与幻想混为一谈,想象基于经验,有象管着,象产生经验。幻想则是天马行空,抽象的。经验并不导致所谓“现实主义”,因为经验并不根据典型化的要求来预设现实。经验其实从不知道中开始的,经验是黑暗的,诗歌是照亮经验的光。诗歌是回忆,但永远不可能回到现实。因为诗歌本质上就是虚构,它再怎么描述事实,它也不是事实本身。人们只是觉得某些语言更接近事实罢了。因此在诗歌中强调虚构、幻想,在我看来,是对语言缺乏信心。齐白石说,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欺世的诗歌靠的是超验,与中学教育方式相似。(庸俗的超验,在那种教育下,学生从学校获得的不是关于世界的生活经验,而是幻想、憧憬未来。)所以超验的诗歌的读者群通常是青春期人群。太似的诗歌把世界看成胸有成竹的东西,现实主义拒绝经验,因为在经验世界中,并没有是非,并没有可以把握的整体,更没有可以代表整体的典型,只有局部、细节、过程。我还是那句话:看见世界比思考世界要困难得多。

张:任何一种文化,它在是一种压抑与遮蔽的同时,必定也是一种对于生命能量与乌托邦想象的满足,如果不存在这种交换补偿的过程,那么它一定是无效的或无意义的。您似乎把文化纯粹看作一种消极的东西,您认为仅仅是在处理与消化的过程中超越现有的文化,就可以成就一种伟大的诗歌吗?

于:我对当代文化的那些阻碍着创造力、阻碍着“看见”的东西比较敏感。这些东西在中国,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它们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基本元素,维持我们生命的东西。当代文化的传统在我看来,基于这些方面,维新、拿来(不是鲁迅意义上的拿来而是盗版)生活在别处和未来主义。现代主义的陈词滥调令我胸闷。我们其实有两个传统,古典的和当代的。如果在一百年前,古代传统是巨大的遮蔽者的话,那么今天,我看到的是,那艘满载文言文和格律的巨船正徐徐沉人黑暗的大海。而趾高气昂的现代主义难道只不过是在诗歌中也终结于麦当劳么?

文化是个宏大空洞的概念,诗歌来自诗人具体的对世界的感受,如果一个诗人总是感伤的,那么他必然有具体的体验。如果我的愤怒是真实的,我必须忠实于我的感觉,一个诗人如果为了所谓诗歌事业,超越什么的,策略地调整自己的写作,或者从所谓文化的眼光来选择自己在诗歌中的位置,那是非常可笑的,在这方面从来没有出现过诗人。

诗歌是不知道的。一个诗人怎么可以自以为他在写伟大的诗歌?如果他知道什么是伟大的诗歌,他又写什么呢?难道为了伟大的诗歌就可以拒绝为自己的母亲写一首温暖而渺小的诗歌么?是的,在图书馆里有着堆积如山的伟大诗歌,但是与一个刚刚提起笔来开始进入诗歌的诗人有何关系,诗歌不是描红,是最基本的创造活动,诗人永远面对混沌,一个今天的诗人进入诗歌与一个《诗经》时代的诗人进入诗歌并无二致。伟大的诗歌是什么,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是我自己的刻骨铭心的诗歌。

张:所谓“拒绝隐喻”不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它所拒绝的不是在技巧与局部修辞意义上的隐喻,而是拒绝某种普遍性的意义机制?

于:我的《拒绝隐喻》一文的副标题是: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对隐喻的解构必须从具体的单词开始。离开具体的词,隐喻又是什么?文化无论如何庞大,它总是从一个个词生发开去的。世界从一个单词开始。我可以说文革起源于“太阳”一词。

语言本身就是关于世界的一种隐喻。诗人怎么可以拒绝隐喻呢?问题正在于此,这是一个悖论。诗是困难的,它的魅力在于它总是从自我否定和反抗中寻找出口。诗要确保自己的不成功。

世界被隐喻统治着,隐喻已经成为巨大的空洞,要说话非常困难。

但是在隐喻死亡的地方,隐喻诞生了。

拒绝隐喻,就是把它从已经死亡喻体里拯救出来。

隐喻是不知道的,是诞生着的。

张:您怎样看待中国新诗与西方诗歌的关系?

于:西方诗歌,具体说,就是翻译过来的诗歌。翻译过来的是什么?从拉丁字母到汉字,其间损失的不只是弗罗斯特说的那些,多了。语感,就是诗人絮絮叨叨的口气、语境、韵律、字体排列的美感。汉字那种圆通的感觉、气势、视觉形象与拉丁字母那种单向度线性前进是可以互换的么?翻译过来的只是诗歌的大意而已,而且如果一个词,它在母语里面有六层含义,翻译过来还剩两层就不错了。而且,诗人从来不会只用某种公共语言写作,就是英语,它也是爱尔兰某个岛上的英语,美国南方,一乡村的英语,千姿百态,但翻译过来,给我的印象是英语诗人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读翻译诗歌,基本感觉都是,那意思还不错。语感强的诗根本译不过来,因为诗的品质在它的身体、口气,而不仅是意思。玩语词组合游戏的诗比较好译,因为词的出现不是诗人浑然一体的自然冲动,而是思考的结果。没有语感,风马牛不相及的词、句子非逻辑的硬性组合,这种诗相对好译一些。

有人说,西方诗歌对当代中国诗歌产生了“本质的”影响,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是我们时代的诗歌谎言之一。我想对于没有语感的或者讲标准普通话的诗人可能如此,但对语感来自方言母语的诗人是无法影响的,西方诗歌可以提供理解世界的观点,但无法把语感传递到一个汉语的身体里面去。“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主要是语感产生的快感,意思并不深刻,并不难懂,也可以说没什么意思,有点意境吧。翻译过去就什么也不在了。

我的语感来自母语和早年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背诵,我觉得一首诗如果没找到某种口气是写不下去的。如果诗歌没有语感,那么就像集装箱那样可以标准化,与西方接起轨来就要容易得多。我认为有两类诗人,世界诗人和国际诗人,世界诗人从来不以为他在世界之外,有走向世界的使命,相反,是世界走向他的诗歌。用四川话写作的李白是一个世界诗人,他从来不知道所谓“国际”。国际诗人是全球化时代的产物,其潜在的取悦对象是以英语为通用语言的国际诗歌沙龙。

西方诗歌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影响,就像中国古典诗歌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影响一样,只是在有限的方面,在通过阅读学习可以掌握的这一面。而在天生的、天才的那一面,与身体有关的这一面,永远无能为力。

张:您怎样看待汉语新诗的前景?

于:当代诗歌当然会有人写下去。中国毕竟是一个有着几千年诗歌传统的国家,说汉语的人拒绝诗歌是不可思议的。我以为,汉语是更具有诗性而不是思考、分析世界的语言。事实也是如此,九十年代的某个时期,诗歌冷清到零度以下,我的很多朋友要么写小说、要么做生意去了。但昨天我到互联网上一看,吓一跳,又出现了那么多玩命写诗的人,就像一个浪头重新翻上来的鱼群,真是活蹦乱跳。所以中国永远不愁没有诗人,我担心的只是,诗歌在我们时代是否总是青春期的小打小闹?在李白时代,诗歌的力量甚至影响了一个帝国的质量、精神、风度、气质、骨头和生殖力。

Ⅹ 名人访谈录怎么写

22岁的李映明,在福建除了拥有两家证劵公司和一家电话行销公司外,还拥有全福建省最好的培圳方法,很多公司请他去培训和激励员工。
李映明曾在梦工场公众承诺:我是经销商中最年轻的,我一定要做所有梦工场经销商的第一名。你想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吗?下面是记者与他的对话。
14岁出门远行
记者:李总,您好,你是从什么时候有经商意识的?
李总:12岁,我读书的时候,特别渴望赚钱。小时候,别的孩子都拿压岁钱买吃的,但是我会把钱省下来,买一些年画和海报,刘德华的海报画像,在学校门口摆地摊。
记者:你为什么在这么小就有经商的意识呢?
李总:这可能是家人的关系。我妈妈从我开始懂事的时候就做生意了。原来有铁饭碗,后来铁饭碗丢了,就自己做生意,我们家族里长辈都是做生意的。从小到大在做生意这种氛围中长大的。
家里有一个最大特色就是:每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因为我们开店做生意,晚饭9点开始,吃得很晚。所以,每天晚上都听他们聊生意,公司发展,企业未来,行业远景。
每天听,听时间久了,越听感觉收获越多。当时自己有点钱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地在潜意识中想做一些事情。除了卖过海报,我还卖过花。把100元的压岁钱翻了好几倍。记者:你从哪一年不读书了,你父母对您有什么看法?
李总:1997年,我小学毕业就有不想念书的想法。全家人都不同意,而我天生脾气很强,决定的事情没办法改,一百多人也拉不回来。我决定不读了,父母也没办法。
1998年4月份决定不读了,就去工作。我是98年4月8号开始进入工作状态的,因为我是98年4月8号上午拿到的学籍,中午两点钟坐车到了湖北黄岗地区做家具。当天晚上做搬运工,做了一个通宵。记者:你自己独自一个人跑出来,你父母……?
李总:我从小在江西长大,老家是湖北的,父母在那里开了家具店,我们住在一个小县城里。我的家庭在县城还可以的,不算差。但是我的性格就是爱动,好玩,爱沾点儿新鲜事情,什么新鲜事情来了就爱沾一沾。
所以,那时候就到蕲春去工作了,一干就是两年。两年多时间,在那边做搬运工、安装工、木工、油漆工。从14岁来到福州是8年多的时间。记者:讲一讲你从学校出来到现在的一些经历?
答:从学校出来,我开始在湖北做安装家装工具,做了两年时间。我做事情比较喜欢接受挑战。那时候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特别强,就因为竞争对手强,所以我们拼命地苦干。
在一年多的时间,我们把家具店做到了那个地区的最棒一个家具店,不管货物还是新产品都是最好的家具城。做了家具两年之后,因为家里有些事情就又回到了江西,做了一个灯具还有设计橱柜,电工也做了一段时间。反正,这些年来做的事情是满多的,电工、安装工、木工、油漆工,搬运工,板车也拖。记者:那你应该是有很多经验?
李总:做苦力活经验很多。我到现在经验有两种:一种是做苦力活的经验,第二种就是做销售的经验。销售让我找到了快乐
记者:谈一下你是如何做销售的?
李总:有一天,舅舅来看我,看到我很可爱,他对我说:“我带你到福州学厨师怎么样?”我说:“好。”那时候做厨师,因为家里给我找了一个特一级的厨师,专门带我,带我的过程中,我妈妈住了三四个月以后,我发现我这辈子做到底厨师最高级别就是我师傅了,特一级技师,是厨师的顶级了。
看到师傅的今天,我好像看到了未来的自己。这不是我想要的。就算是特一级技师,也要一辈子替别人烧饭。
后来,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这辈子,一定要别人替我烧,我不会给别人烧饭。” 所以我不做厨师了,决定做销售。记者:你销售的第一个产品是什么?
李总:是从卖IC卡开始。我每天上班下班路过,看到有人卖卡,我就想他们这个也不需要经验和学历,我想要把这个卡卖出去就好了。我就问他们买卡挣不挣钱?他们一声不理,两声不理,我就天天问,问了个把月之后熟了,就告诉我大概能挣多少钱。
他们不告诉我在哪里进货,只是告诉我大概位置,我是自己去问的。找到那个地方就去进货,当时没钱,找我妈妈支助了我800块钱买了一碟卡,就整天在路口卖。那时候业绩还不错,因为他们那些卖卡的都是卖了一年半年的,很疲了,没有冲击,没有动力。
因为我刚去卖,而且我很想做销售工作,对销售工作充满一种渴望,觉得销售工作有一种神秘感。那时候我做销售的时候,因为是在福州最繁华的一条路,都是最繁华的阶段。
我拿着卡,这条路的人流量非常大,很多人都从这里走,我就拿着卡,他们就在路两边站一排,我想等别人过来,都不行。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陈老师讲的主动出击的概念,但是我想主动找别人还是有效果的,我就站在最前面选了一个很窄的一个路口。因为那里有一个小桥很窄,人必须从那里先经过。我就站在桥和路的交叉口上,我就拿着卡站在那里,我见人我就问,我说需不需要IC卡、需不需要电话卡?便宜卖?所以,我第一天业绩就比别人好。
记者:收入怎么样?
李总:平均一天赚个30来块钱。因为新手一个月赚个六七百,七八百,一千以下。但如果是老手,卖久了有长期的客户,收入一般都在一千五、一千六,还不错。那时候我做厨师是一分收入都没有的,还有路费、住宿,好在那时候有我舅舅、舅妈他们在支持。记者:我觉得你做生意起步很早?现在像你这么大的很多还在读书?
李总:我还有很多朋友现在还在读大学,但是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敢不敢去创,敢不敢去做。我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对于我来说都是未知的,因为还年轻,很多东西都不懂,没有高学历,没有这种经验,都是一种未知的状态。但是对于这种未知,我是什么困难都不怕,有时候我很自信。记者:你觉得虽然自己没有那么高的学历,但是能在社会上生存,最主要是靠什么?
李总:因为我的家人、我身边的同事和我现在的员工也好、干部也好,他们对我都有一个评价。他们说我是一个很活跃的人,我到人群中很容易有一种激情来带领人,而且我到了这边有一种噪杂的感觉,有一种氛围在这里。这是所有的人给我的一种评价,跟我在一起很新颖,很有动力,永远不乏力,永远敢做事情,永远肯自信,就是一种阳光的感觉。我曾经有一段时间网名叫“阳光男孩”,这是别人一直要求我取的。记者:你是如何提高销售技巧的?
李总:是这样的。我销售卡完之后去做化妆品,福州很有名的一个化妆品,在全国有挺多家连锁店,在那里做化妆品销售。因为当时卖卡对自己提升不是很大,完全要自己去悟,没有人教。
我想,如果能够进入一个销售团队更好,有人教不得了,学的更快。那时候就进入了化妆品的业务团队,当时和我一起应聘的有20多个人。但是第一个月我是公司20多个人新员工的第一名;第二个月我是公司新员工、老员工第一名。之后干了有半年一直都是公司第一名。
我是公司从员工跻身到组长最快的一个人,第一个月做新员工,第二个月直接做组长,是他们公司开了这么多年成长最快的一个。认识陈安之老师记者:你为什么能越做越好?原因是什么?
李总:因为那时候带我们的经理,非常崇拜陈安之老师,他整天在公司里面放陈安之老师的碟片。我有时也过来听,本来到时候应该下去销售了,那天我就在那里听。开完晨会就在那里听,我感到很有兴趣就不下去了,我就一直把这个碟片听完了。
一上午坐在那里听,听完之后热血沸腾,好兴奋。我就问我们的经理那是谁?讲得真好。我们经理就给我介绍了陈安之,他特别崇拜陈安之,当做偶像来看,给我讲了一大堆,讲得我也是热血沸腾。
陈安之老师所有的碟片、书我当时都买来看。我就找啊,买碟片,买了好多。现在至少有500多片了,很多是重复的。送了无数的人,送给了朋友,书籍也是很多。
记者:你听过陈老师的课程吗?
李总:听过一次。06年4月18号。在厦门。但是我现在把陈安之老师2006年接下来所有的课程,包括总裁班,包括讲师班。还有下个月上海的17、18号所有的课程我都报了。
因为我当时报的时候,销售代表说大概一共是多少场?我说我要参加的是陈老师所有的课程。我让他帮我算一下多少钱?我说一次付钱全包了。我觉得投资是一种学习,这种学习才是最值得投资的东西,将来有更大的回报。
我今年投资2万块钱学习,明年可能帮我得到200万,这是一种回报,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的。记者:谈一下你和梦工场合作的计划?
李总:先做一个系统,终端这样一个销售系统,把这个样子搞出来。再做学校这块,谈学校的项目。从7月份到9月份这两个月做系统,把福州那边的拿下来。
9月份开始做学校这一块的项目。从9月份学校的项目做起来之后,做整个团队的模式。我不希望只靠行销商来销售,我需要靠一个团队来支撑。因为我觉得只有一个团队的力量才是最大的,如果没有一个团队来支撑这个企业是做不大的,不是做不大是速度不够快。因为我做事情讲究速度,我觉得年轻人成功就是速度比别人快,效率比别人高,不然他不可能那么年轻就比别人成功。所以,我现在想一个问题就是成功。所以做事速度非常快,我要在最短时间建立一个非常庞大的团队,现在我们团队里的人大概是几十号的人。记者:你是怎么理解团队精神的?
李总:因为团队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使命感。做企业是这样的,我觉得分众传媒这一点非常厉害。分众传媒在做的时候,就把这种使命感挂出到什么企业,每一个员工都有使命感。
突然在我的团队里面,他们有一种使命感,他们愿意把这种成功学发扬光大,他们愿意把这种成功学传递到他们身边每一个需要成功学的人。我觉得这一点就是有使命感。
在我的人生使命感里面,希望在我走的时候我会含笑而去,因为我对社会、对人类都是有贡献的,哪怕就是一点点,因为我曾经对这个社会有所贡献。而不是说我为他们尽力了、努力了,这不是一个百分之十三的人应该说的话,有因为是百分之十三的人所以一定要留下东西。记者:你认为成功是什么?
李总:我觉得成功就是一个决定,你决定要,你决定一定要,当你下定这个决心一切东西都不重要了。
因为一切东西都是你可以排除的东西。有两个广告我看着非常有感受,是中国移动还是电信的登山员,每一次的挑战山峰都是挑战自己,一生锻炼的就是自己,我能,这是这个广告词。
我看了非常有感受,确实是这样的,他战胜的就是自己,不是企业不是市场,市场竞争越激烈人总能战胜市场。关键是你够不够这个资格,有没有这个能力去战胜这个市场,去引导这个市场?市场再乱,总有人来引导这个市场。
但这个人也是人,为什么我们不能做?他现在可能先到我们这儿做,但是假如我们去努力,我相信我们至少也能成为这个引导者中的一员。
成功学,我觉得很简单,这么几句话可以概括它。成功学的目的就是说让你更快捷、更好的方法、更省心、更快乐地去做好一切你要的事情,我觉得这是成功学的定义。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成功的定义是消化,但是成功要达到它的目标就叫成功。

阅读全文

与语文阅读答案名人访谈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