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2013年年高考湖南语文卷答案

2013年年高考湖南语文卷答案

发布时间:2021-02-23 02:01:42

A. 2013年湖南高考语文145分

过来人分享:高考理科状元揭密高考语文145分的方法
来源:恒谦教育 2013-02-04

[标签:高考 理科 状元 语文]

滕少华简介: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毕业学校:西安交大附中;2003年高考语文145分。最终考进清华大学。

还在读小学,滕少华就面临了人生的第一次挑战。他原本在钢厂子弟校读书,当时的西安交大附小,想从各学校抽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吸收到实验班,幸运的他竟然考上了,但是,考上的兴奋还没有过去,挑战就接踵而至。

西安交大附小的教学要求很高,开设了一些别的学校不设置的课程,比如英语,由于原来就读的学校没有英语课,对于插班生小少华来说英语就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刚进交大附小的前半年小少华的成绩只能排在中等,第一名的炫目光环从他头上消逝,在新的学习环境下他仅仅是一个跟进速度缓慢的中等生。看到他这种状况,班主任老师非常失望,一个劲儿地叹息:“完了,跟不上了!”

不曾想老师这句感叹的话却激发起小少华的斗志,不服输的倔脾气让他鼓足了勇气,他觉得自己一定能行!他把英语这个难题作为突破口,为了尽快提高英语水平,他请来作英语翻译的姑姑当帮手,在老师和姑姑的指导下,他背单词、记短语、做习题,上课时专心致志听讲,课后认真预习复习,他主动放弃了许多休息娱乐的时间,埋头在ABC的世界里,甚至连做梦都在背单词。

勤奋,让小少华闯过了英语这道难关,半年后,他的英语成绩有了惊人的进步,其他成绩也是节节攀升。看到自己的名字重回第一名的位置,这个不服输的倔孩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

状元支招

【把系统化知识调制成为高分催化剂】

我高考语文得了145分,基础知识只错了一道题,作文丢了2分,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一分没有丢。我始终认为自己语文能够取得好成绩,一方面是因为对文学的喜爱,我两岁半开始读唐诗,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在成长中一直对文学是情有独钟。另一方面是得益于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方法。复习语文基础知识的时候我特别重视总结,可以说145分的高分就建立在扎实、系统化的知识基础上。

在高三复习语文基础知识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做总结。高三的复习一般在强调积累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知识总体的系统化把握。总体复习时要注意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重视基础知识,第二个阶段是注意阅读,第三个阶段是专攻模拟卷子。在做模拟卷子的时候带动前面的两个阶段,在做完卷子后还要把重点的东西重新再去看一遍。这三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需认真做好总结,比如语音是一个系统,复习时候要密切关注所有学过的字词的读音,像形近字的读音、多音字的读音、容易误读字的读音等,将诸如此类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归纳,便于记忆掌握。

【紧追常用知识,不与生僻内容亲密接触】

在高三复习阶段,复习资料成山成海,许多同学错误地认为,高考不会考课本上的内容,于是就把教材抛在一边,一味去追捧复习资料。的确,今天高考题的内容大部分来自于课外,完全出自教材的题目看来相对很少,但是,这个并不说明教材就没有用。我认真分析过历年的高考试题,很惊奇地发现课本中所蕴涵的知识完全可以用来解决考试中的问题。在基础知识这一块,课本中详细地讲解了词语的用法、句式的特定、文学常识等,这些知识点在高考中很常见,如果不熟悉教材,就无法正确回答问题。因此,我把复习的着眼点集中在课本上,对众多的复习资料作淡化处理。

很多同学在复习的时候常常抱着几大本记着生僻字词的本子硬背,其实那样做很容易走偏。一旦花费了很大的功夫去收集生僻的字词,往往就会忽略了常用的字词。我在高三复习语文的时候常常把历年高考的卷子找出来研究,专门看都考些什么样的字词,结果发现高考所考查的字词基本上是常用的!找到这个结果后,复习字词的方向就会豁然开朗,因此我不会投入太多的功夫在生僻的字词上,我相信平常见不到的字词不可能是考试的重点,所以,复习的重心应该落实到常用的字词上,要特别注意保证常用的字词的复习时间。我是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精力去背记生僻字词的,反观今年的考题,基本体现了考查常用字词这一思路,所设题目并不是很偏。

【梳理错误类型,火眼金睛辨病句】

许多同学一碰到改错题就手足无措,看一道题目,好像到处都是错,又好像哪里都没有错,常常找不准真正的错误。其实改错题并不难,而且这个知识点通过练习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加之又是考试中常出现的类型,因此,在复习时我特别注意辨错、改错的训练。改错的题我做得比较多,做完题我会认真思考,把常见的病句的错误罗列出来。病句可以分成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基本上每年的考试中都会出现改错题,2003年考题的4题、5题就考到了重复、残缺等几种。

掌握基础知识是做好辨析病句题的前提,我在高三复习中曾把初中课本上句子成分划分方面的内容进行一番认真仔细的梳理,主、谓、宾、定、状、补的功能都弄得清清楚楚,做到对句子成分的功能心中有数,因此面对错题时更得心应手。另外,在作改错题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以清晰的思路,从容不迫地将题目的内容与六种错误类型进行对照,就能找出句子中的错误来。

【字词句是语文的核心】

语文的工具性特征非常明显,要想学好语文,首先需要打好字词句的基础,字词句是构成文章的材料,字+字=词,句子+句子=段落,段落又聚合成为文章,因此,学习语文的核心应该落实到字词句上面,这也是各种考试考查的重点。

对于字,我们要注意每一个字的字音和字形,字音的考查内容不外乎生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常用误读字、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字形考察的内容包括:1课本上出现过的生字,如:纵横捭阖;2同音字,如:质疑、置疑,部署、暑假;3形似字,如:至、致。词语考查的内容包括:1实词、虚词、成语;2同义词的选用、关联词的使用;3正确使用成语。至于句子,在考试中经常被采用的考查方式多是修改病句、扩展语句,“扩展语句”的考查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把一族词语扩展成一句话或一段话;另一种是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充实或者合理扩展成几句话,常常与句式的仿写及变换等要求交叉设置主观题。

同学们在复习中,一定要立足教材,牢牢抓住这些核心知识点,为语文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哪怕是到高三的冲刺阶段,这些最最基本的知识仍然不容忽视。

【基础训练有法可依】

滕少华同学的几个复习小窍门非常地道,他说复习时就是应该重视课本,不要过多地花时间在生僻的内容上。从最近几年试题分析看,考查的内容不管是字音,还是字形都不离课本,因此,把课本上的知识学扎实非常重要。看得出来他不但勤奋,而且聪明,这是真正动脑子学习的好学生。

许多同学容易在字词句的知识点上犯错,其实只要找准对策,困难就迎刃而解。对于字音同学们可以参照下列方法:第一,认真读书,立足课本。同时,还要注意积累,勤查字典,平时读准字音;第二,注意统读字,留意多记;找出错误规律,形声字读半边,多音字不解其意,生字凭想当然蒙读,习惯性误读等;第三,跟着老师,集中训练,多做练习,反复巩固。

对于字形可以参照下列方法:第一,考查的字大多选自课本或常用字,无生僻字,掌握好课本中新的生字词非常重要;第二,形声字也是一个考查重点。形声字要注意其形旁所表示的词义类别,弄清其字义;第三,要注意辨别相似的字或偏旁。如果在复习时不注意形声字形旁,想当然就乱用;或者干脆认为高中没有再扩大识字量的任务,不记新的生字词,这样的看法都会阻碍对字形知识的掌握。

对于词语,复习时要注意几点:第一,复习复句知识,弄清关联词在不同复句中的使用搭配;第二,了解常见虚词的用法,特别是介词、副词的区别,助词“的地得”的区别;第三,掌握辨析同义词的方法;第四,分析同义词使用中常见错误规律。

对于句子,如果是修改病句的题目,首先拿到题目要能够领会解题思路,要先认真读所给句段,凭语感可以发现一些有毛病的句子,排除“结构混乱”;其次,划分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意,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区分出来;第三,作修辞、逻辑分析,找出“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病句;第四,最后再看有无“语序不当”的问题。

另外,高考常常从补充语段中留出部分内容,从语句的角度设置客观题,或与语句的扩展、句式的仿写及变换等要求交叉设置主观题。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语言的“连贯”和语体、语境的要求,保持句与句之间内容一致,要能找到统一话题;注意顺序;采用恰当的句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同时情境要和谐一致,这样才能语意顺畅,语气贯通。“扩展语句”时要注意:抓住扩展的重点,要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句子要通顺合理,前后要连贯;逻辑要严密,意境要优美。“压缩语段”是考查对必要信息的确认和筛选,以及准确完整、简明通顺地概括主旨的能力。常与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结合考查。做“压缩语段”练习的方法是:读懂每句、段的意思,概括段(句)意,把握中心;筛选有用信息,采用:比较句意、删除无用、提取重点、压缩简练;组合要点,概括重点,调整顺序,通顺句意。扩展语段是突出重点,压缩语段是要抓住要点,这都是学习语言的最基本能力,对提高阅读水平有重要作用。

B. 2011年全国高考湖南语文卷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湖南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揖让yī 山岚lán 彤云tóng 满腹珠玑jī
B.阆苑làng 盛馔zhuàn 敛衽rèn 未雨绸缪miù
C.遒劲qīú 毗连bí 盥洗guàn 鸢飞鱼跃yuān
D.翰墨hàn 睿智ruì 奶酪luò 撑天拄地zhǔ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山廊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
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队队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B.微博一经推出,就以其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它正有力地介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C.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 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
答案【C】

4.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答案【D】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严祺先文集序 归庄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遗书,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①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文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虽然,使韩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当亦如严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书、城南之诗,取讥于大儒矣。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十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文辞之工如此!然吾以为文辞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矫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为迂者也。夫世共笑为迂,余独不以为迂,而欣赏叹诧,则余亦迂甚矣哉!
(选自《陶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注]①浼(měi):玷污。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 病:批评
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拔:拔除
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 绍:继承
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 加:超过
答案【B】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C】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A.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B.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C.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D.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答案【A】

8.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4分)
答:因为严祺先的文章:①命意立论,卓尔不群,不被世间平庸的人所理解而受到讥笑;②说理叙事,明白晓畅,严峻犀利。(只答“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或“文辞之工如此”也可)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3分)
译文: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

(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5分)
译文: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它的俗气才行。

(3)则余亦迂甚矣哉!(2分)
译文: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答案角度提示:
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艺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暮春”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培育一位电影明星,无论从经济成本还是从时间成本看都是昂贵的,一个 明星的成长有漫长的过程,还要有天赋和种种机缘。当然还有更为紧要的前提,即明星必须扮演某个角色,借角色而成名,如扮演埃及艳后、扮演安娜•卡列尼娜或特工“007”等。只有作为成功的角色的明星,才能成为生活中的明星。
自从有了电视,情形有了难以料想的变化,明星的概念也大大泛化。一方面从明星生产的角度看,周期更短,速度更快,一部电视连续剧,可以使演员每天晚上出镜,抵得上十来部电影。另一方面,即更关键之点是有了电视和网络,明星不一定需要借助角色成名,明星可以是扮演自身,就像电视主持人。再例如,姚明扮演姚明,刘翔扮演刘翔。亦即当明星不一定需要借助于外在的角色,可以直接登场,以明星自身的名义登场。由此,电视不仅生产了演艺明星,还生产体育明星、演讲明星,还有大众明星。到了大众明星秀这一步,明星已经不是遥不可及,他们早已脱下神秘的面纱,成为邻家男孩和女孩。当看电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明星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既然明星不一定要扮演某一个角色,明星的门槛就大大降低,明星的大门洞然敞开。
明星是社会流行趣味的代表,这种流行趣味不是由哪一位才趣卓著的人物独自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商业文明和大众传媒合谋并通过明星自觉和不自觉的配合,共同创造的。这就是当代电子文化的特征。当代文化的辉 煌是工业文明的辉煌、是物质生产技术文明的辉煌,而这些辉煌的替身或者说集合点就是明星。
明星是流行趣味的代表,大众仰望明星,大众在此岸,而明星在彼岸 。从此岸到彼岸应该有一段漫长的距离,跨越这一距离,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还要机缘凑巧。但是陡然间,随着电子媒介技术进一步发展和电视娱乐节目,大众能直接参与明星生产,自己当明星,他们参加各类选秀节目,哪怕是只当15分钟的明星。明星秀成为一种社会风潮,不但是青年人跃跃欲试,连成年人和儿童也加入到这一浪潮中,势头汹涌。一旦明星不需要以扮演什么角色为条件,那就星途坦荡,而且是条条大道通明星。特别是有了网络视频,人们不一定要上电视节目才能当明星,也用不着任何资格审查才能踏上明星之路,只需将自己制作的视频制品拿到网络上传播,就有成功的可能,这大大增加了当明星的概率。也难怪,当年麦克卢汉在对比电影和电视时会说:“看电影时,你坐在那儿看银幕,你就是摄影机的镜头;看电视时,你则是电视屏幕。……看电影的时候,你向外进入世界;看电视的时候,你向内进入自己。”正是电视和网络 的出现,使影像电子文化成为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并和日常生活场景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深深地镶嵌在我们的情感和记忆中。就像今天的孩子在若干年后会发现,自己的童年生活早已被细心的父母记录在各类摄像和视频中,自己早就充当了家庭生活的小明星,潇洒地生活在大人们的摄像镜头和屏幕里。
(节选自蒋原伦《今夜星光灿烂》,《读书》2011年第2期)

12.下列有关明星概念“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电视和网络,明星的生产,变得周期更短,速度更快。
B.电视 上的明星,只需扮演自身,不要借助于外在的角色。
C.电视娱乐节目使明星大众化,明星秀成为一种社会风潮。
D.影像电子文化进入家庭日常生活,人人都可以充当明星。
答案【B】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成功的电影明星凭借天赋和种种机缘,可以缩短其成长的过程,而不一定要借角色成名。
B.明星的门槛降低,与明星培育的成本无关,主要原因在于上电视不一定要扮演某个角色。
C.创造流行趣味要商业文明和大众传媒合谋并要明星配合,明星则可成为这种趣味的代表。
D.有了网络视频,明星变得不再神秘,人们只要将视频制品在网上传播,就必定成为明星。
答案【C】

14.综观全文,请谈谈你对麦克卢汉所说“看电视的时候,你向内进入自己”的理解。(6分)
答:有了电视,明星生产的条件大大改变,明星的门槛大大降低,大众也直接参与明星的生产,自己当明星,并且影像电子文化与日常生活场景紧紧交织在一起,深深地镶嵌在我们的情感和记忆中。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想飞 徐志摩
我们吃了中饭出来到海边去,云雀们也吃过了饭,离开了它们卑微的地巢飞往高处做工去。瞧着,这儿一只,那边又起了两!一起就冲着天顶飞,小翅膀动活的多快活,圆圆的,不踌躇的飞,——它们就认识青天。一起就开口唱,小嗓子动活的多快活,一颗颗小精圆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脆的唾——它们赞美的是青天。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剌剌的一屑,直顶着无底的天顶细细的摇,——这全看不见了,影子都没了!
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苍天,而莫之夭阏者”,那不容易见着。我们镇上东关厢外有一座黄坭山,山顶上有一座七层的塔,塔尖顶着天。塔院里常常打钟,钟声响动时,绕着塔顶尖,摩着塔顶天,穿着塔顶云,有一只两只有时三只四只有时五只六只蜷着爪往地面瞧的“饿老鹰”,撑开了它们灰苍苍的大翅膀没挂恋似的在盘旋,在半空中浮着,在晚风中泅着,仿佛是按着塔院钟的波荡来练习圆舞似的。那是我做孩子时的“大鹏”。有时好天抬头不见一瓣云的时候听着豸虎 忧忧的叫响,我们就知道那是宝塔上的饿老鹰寻食吃来了,这一想象半天里秃顶圆睛的英雄,我们背上的小翅膀骨上就仿佛豁出了一锉锉铁刷似的羽毛,摇起来呼呼响的,只一摆就冲出了书房门,钻入了玳瑁镶边的白云里玩儿去,谁耐烦站在先生书桌前晃着身子 背早上的多难背的书!呵飞!不是那在树枝上矮矮的跳着的麻雀儿的飞;不是那凑天黑从堂扁后背冲出来赶蚊子吃的蝙蝠的飞;也不是那软尾巴软嗓子做窠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飞;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
飞。人们原来都是会飞的。天使们有翅膀,会飞,我们初来时也有翅膀,会飞。我们最初就是飞了来的,有的做完了事还是飞了去,他们是可羡慕的。但大多数人是忘了飞的,有的翅膀上掉了毛不长再也飞不起来,有的翅膀叫胶水给胶住了再也拉不开,有的羽毛叫人给修短了象鸽子似的只会在地上跳,有的拿背上一对翅膀上当铺去典钱使过了期再也赎不回……真的,我们一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但没了翅膀或是翅膀坏了不能用是一件可怕的事。因为你再也飞不回去,你蹲在地上呆望着飞不上去的天,看旁人有福气的一程一程的在青云里逍遥,那多可怜。而且翅膀又不比是你脚上的鞋,穿烂了可以再问妈要一双去,翅膀可不成,折了一 根毛就是一根,没法给补的。还有,单顾着你翅膀也还不定规到时候能飞,你这身子要是不谨慎养太肥了,翅膀力量小再也拖不起,也是一样难不是?一对小翅膀驮不起一个胖肚子,那情形多可笑!到时候你听人家高声的招呼说,朋友,回去罢,趁这天还有紫色的光,你听他们的翅膀在半空中沙沙的摇响,朵朵的卷云跳过来拥着他们的肩背,望着最光明的来处翩翩的,冉冉的轻烟似的化出了你的视域,象云雀似的只留下一泻光明的骤雨——那你,独自在泥土里淹着,够多难受,够多懊恼,够多寒伧!
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那个心里不成天千百遍的这么想?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
人类初发明用石器的时候,已经想 长翅膀,想飞。原人洞壁上画的四不象,它的背上掮着翅膀;拿着弓箭赶野兽的,他那肩背上也给安了翅膀。小爱神是有一对粉嫩的肉翅的。挨开拉斯(Icarus)是人类飞行史里第一个英雄,第一次牺牲。安琪儿(那是理想化的人)第一个标记是帮助他们飞行的翅膀。人类初次实现了翅膀的观念,彻悟了飞行的意义。挨开拉斯闪不死的灵魂,回来投生又投生。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1918-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有删节)

15.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云雀的意图。(4分)
答:①描写云雀飞向青天的高远与快活;②引出“我”对“飞”的渴望。

16.为什么只有“饿老鹰”成了“我做孩子时的‘大鹏’”?(6分)
答:①庄子笔下“大鹏”的飞令“我”神往,但“大鹏”在现实中“不容易见着”;②现实中麻雀、蝙蝠、燕子的飞是“我”不屑的;③撑开大翅在天空中盘旋的“饿老鹰”,暗合了“我”心目中的“大鹏”形象。

17.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4分)
答:①运用第二人称,如对朋友,殷殷相告,有一种亲切感;②有利于作者对不能飞的“你”倾注同情与关怀,与“你”共同感受不能飞的痛苦。

18.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并结合现实,谈谈“想飞”的积极意义。(8分)
答:①在作者看来,人原来都是会飞的,但因各种缘故,多数人“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而不能飞是件可怕的事;飞上天空,就能将世界“看一个明白”,彻悟做人的意义和价值。②可以从做人要志存高远,不懈追求等角度谈积极意义。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1题,9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
本报北京4月28日电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今天宣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人口净增长量1 .3亿相比,减少了约5600万人。十年人口数字的变化反映出,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控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挑战。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分,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4月29日头版,有删节)

请从上述消息中,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9分)
答案角度提示:
①人口变化成绩方面的角度:“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控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
②人口现状面临挑战方面的角度:“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③上述两个方面中的每一个点都可以作为一个角度;
④整体的角度:对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作整体评论:
⑤其它角度:如“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的角度;“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与“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相结合的角度;“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与“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相结合的角度等。
答题要求:
体裁是新闻短评,是基于所提供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方面所作的评论,要有自己对事实的看法即观点,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结构基本完整。
角度的选择不能脱离所提供的新闻事实。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注]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9分)
答案要点提示:
①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以及”表明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若视”表明的是一视同仁,爱无等差。
②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的角度,也可以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从儒、墨兼用,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现实谈看法。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C. 求 对历年语文(湖南卷)高考试卷

http://www.hngk.net/web/2007-05-02/2337.html我不会做链接,又发不了,你去这里下载好了,按下载,再保存网页很方便专。不过只有这十年的,不属过虽然我不是湖南考生,但就我的经验来看,真题做十套也就够了。毕竟除了基础知识其他都不会重复,主要是学会答题方法,而且,如果和北方的高考一样总在改革,那就更没有必要看那么久以前的题了

D. 求2013湖南高考语文试题,要文字版的

2013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精校版)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C 】

A.惬意qiè 静谧bì 伊甸园diàn 惊鸿一瞥piě

B.乘势chng 戏谑xuè 可塑性suò 跬步千里kuǐ

C.佳肴yáo 苋菜xiàn 瞭望哨liào 独辟蹊径xī

D.篆刻zhuàn 黝黑yǒu 口头禅chán 力能扛鼎k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D 】

A.扮靓 商贾 关怀倍至 余音绕梁

B.辐员 魁梧 天花乱坠 彪炳千秋

C.联袂 眈误 沧海一粟 插科打诨

D.寒暄 遴选 克勤克俭 针锋相对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B 】

A.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B.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代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C.准确预报天气是一个难题,因为天气不仅受各种气团的影响,还受地形、水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气变化。

D.要彻底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 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写校始讫,谨封上呈。

(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次:驻军

B.乃投毦而答曰 投:扔掉

C.将军自度何如也 度:估计

D.则非亮先诣备 诣:谒见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A . 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B. 我聊以忘忧耳 如惠语以让单于

C. 乃以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7.据《上〈三国志注〉表》所述,裴松之注《三国志》有四种情形,这条注文引用《魏略》主要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种 【 B 】

A.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B.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

C.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D.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C 】

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9.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3分)

译文: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

(2) 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 (4分)

译文: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

(3) 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3分)

译文: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句 。(1分)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处。(3分)

答: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答: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12.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诗经氓》)

(2)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

(3)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在整个殖民时期,不论是对欧洲殖民者,还是对被他们压迫的非洲奴隶及本土的印第安人来说,烈酒都是艰难岁月中的一种慰藉。

对于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人们众说纷纭。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而饮用者只有让自己完全喝醉才能产生这种幻觉。一位17世纪的法国研究者在介绍印第安部落时说道“他们非常喜欢酒精浓度高的饮品。但如果手边的饮品不足以让人一醉方休,他们往往不屑一饮。”如果手边的酒不足以让一大群人全部喝醉,那么这些酒就给一小部分人喝,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着。印第安人有“要喝必醉”的习惯,因此,当看到欧洲人有时选择喝葡萄酒时,他们感到非常纳闷。

我们且不说印第安人到底为什么对烈酒如此着迷,单说欧洲人,他们着实充分利用了印第安人的这一习惯,在与印第安人进行土地和货物贸易时,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烈酒(如朗姆酒、白兰地等)。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罪恶的白兰地交易让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变得残忍、暴躁和逆来顺受,我们在深表愤慨的同时,更要阻止这种罪恶交易,因为它回让人变得麻木和放荡。”然而,当地的法国军队不但不阻止这种交易,反而把保证白兰地的供应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因为这些酒一部分要卖给印第安人,另一部分要留着自己喝。

在墨西哥,自从西班牙人引进了蒸馏术后,麦斯卡尔酒得到了发展。它是墨西哥和中美洲人的日常饮料,经当地的阿兹台克人发酵制作的一种酒精浓度较低的龙舌兰酒蒸馏而成。后来殖民者使阿兹台克人和其他的当地印第安人爱上了麦斯卡尔酒,并逐渐离不开这种高浓度烈酒。1786年,墨西哥总督认为,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喜欢烈酒,而这种喜好又能很好地帮助殖民者巩固统治,那么这种以酒治人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用来对付北方阿帕奇人。他建议“这样,我们就能让他们有一种新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必须依靠我们。”

在火器、枪炮、疾病、瘟疫和蒸馏饮品的帮助下,老牌帝国的殖民者成了新世界的统治者,烈酒帮助殖民者对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帮助他们建立新国家,并帮助他们侵略异国文化,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由于它长时间不变质,飞机上的乘客总喜欢在行李中放上一瓶免费的烈酒;另外为了逃避消费税,消费者总是购买免征赋税的烈酒,这种行为不正是对朗姆酒经营者和威士忌爱好者传统的一种继承吗?

12.文章以“烈酒”为话题,先分析印第安人喜欢烈酒的缘由,再叙述殖民者以酒治人的行为,最后指出烈酒在今天仍然被人所用的情况。(4分)

13.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D 】

A.烈酒与印第安人

B.烈酒里的精神慰藉

C.酒瓶与异国文化

D.酒瓶里的殖民主义

1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D 】

A.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

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C.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的批评,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

D.麦斯卡尔酒的发展和被利用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候,应警惕其负面影响。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未婚妻

(法) 奥 杜

度过了几天假期之后,我要回巴黎了。
当我走进车站,火车已挤满了旅客。我发现靠近车门坐着的旅客旁边,有一个空座位,但上面放着两个大篮子,里面的鸡和鸭子把头伸在篮子外面。
我犹豫了好一会儿之后,决定走进车厢。我说,很对不起了,让我来把篮子移开。可是一位穿着工作服的农民对我说:“小姐,请等一等,我就来把它们从这里拿开。” 当我把放在农民膝上的水果篮子提在手中时,他轻轻地把两篮家禽塞在凳子下面。
我坐下以后,坐在我对面的旅客问农民是否他把家禽带到市场上去卖。农民回答说:“先生,不是的。后天,我的儿子就要结婚,我把鸡鸭带来送给儿子。”
他脸上显出幸福愉快的神情。他看了看周围的人,仿佛要向所有的人们表达他自己的快乐。另外的旅客都留心倾听,他们似乎听了之后感到很高兴。只有一个老媪是例外,她占了两人的座位,枕着三个枕头,正在叱骂拥塞在车厢中的农民。
火车开动了。刚才说话的旅客开始阅读报纸。这时农民对他说:“我的儿子在巴黎,他是一家商店的职员,将和一位小姐结婚,她也是一家商店的职员。”
这个旅客把已经打开的报纸放在膝上,问道:“未婚妻美丽吗?”
农民说:“不知道,我还没有见过她。”
这个旅客有些惊讶,又说:“真的吗?假如她长得丑,使你不喜欢,将怎样办?”
农民回答:“这种事情可能发生,但我相信,她会使我们喜欢,因为我们的儿子很爱我们,他不会娶一个难看的妻子。”
农民的妻子又补上一句:“再说,既然她使我们的儿子腓力普喜欢,她也会使我们喜欢的。”
农民的妻子转过身来向着我,我看到她一双柔和的眼睛中充满着微笑。

她想知道我是否也去巴黎,当我回答说也是去巴黎时,这个旅客就开玩笑了。他说:“我打赌:这位小姐就是未婚妻,她是来迎接她的公公婆婆而没有介绍自己使他们认识。”
所有的眼睛都向我注视,我羞得面红耳赤,这时农民夫妇同声说:“唉!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将非常高兴。”
我向他们说明这完全是误会。可是这个旅客提醒他们,说我曾沿着火车走过两次,好像我是尽力找认什么人;又说我在登上车厢前是多么犹豫迟疑。
所有的人都笑起来,我在困窘中解释说,这个座位是我能够找到的唯一的座位。
农民的妻子说:“这没有什么关系,你使我非常喜欢。假使我们的媳妇能像你那样,我将多么高兴。”
农民接着说:“是啊,我们的媳妇最好能像你。”
这个旅客对于他自己的这番笑话感到得意,他带着开玩笑的样子看了我一眼后,对农民夫妇说:
“你们相信我没有弄错。当你们到达巴黎时,你们的儿子会对你们说:‘这位就是我的未婚妻。’”
他说完后,放声大笑一阵,便往凳子里边一坐,开始专心读他的报纸了。
过了一会儿,农民的妻子完全转身向着我;她在她带来的篮子底层找寻一会儿,便拿出一块煎饼。她一面请我吃煎饼,一面对我说,这煎饼是她今天早晨亲手做的。
我不知怎样辞谢才好,只得采用夸大的方法,把伤风说成发烧,她才把这块煎饼放进篮子的底层。
接着,她又请我吃一串葡萄,我不得不接受了。
当火车在一个站停下时,我很难阻止农民下车为我购买一杯热的饮料。
我看到这一对好人一心只想爱他们儿子所选中的未婚妻时,自己因不是他们的媳妇而感到遗憾。他们的爱情使自己觉得多么温暖。我是孤女,从未见过父母的慈容;而和我一起生活的人,谁都对我漠不关心。
我惊异地看到他们的眼光时时注视在我身上,好像他们是在爱抚我那样。
到达巴黎时,我帮助他们把篮子从车上搬下来,并领他们向出口处走去。
我看到一个身材高高的青年向他们扑过来,用双臂抱着他们时,我就稍稍离开他们远一些。他热情地吻着他父亲,又吻着他母亲。
他们在前面走着,我在后面跟着。
他像他父亲,一双眼睛鲜明快乐,笑声爽快而响亮。
外面,天几乎全黑了。我撑起大衣的领子。我落在他们后面,稍离开他们几步路。这时,他们的儿子去雇一辆车子。
农民爱抚着一只美丽的花母鸡的头时,对他妻子说:“假如我早知道她不是我们的媳妇,那么我早就把这只花母鸡送给她了。”
“是啊!假如我早知道……”
农民的妻子向着已走出车站的长长人群做手势,眼睛望着远处说:“她已随着人群走了。”
正在这时,他们的儿子已雇到一辆车子回来了。他看起来长得身强力壮,性情温和,我想他的未婚妻一定是很幸福的。
他们的车子消失在黑暗中,于是我沿着每一条街道慢吞吞地走去。孤零零的我不由自主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我已二十岁了,还没有一个人来向我谈过爱情。

(选自《世界名人散文精选》华,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有删改)

15.“看报纸的旅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他的“玩笑”引起农民夫妇对“我”的身份的误会,从而推动情节发展; ②从人物关系的角度看,他是一个穿针引线式的人物,把“我”与农民夫妇、未婚妻联系起来。

16.作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人物对比的两个例子,并分别谈谈其艺术效果。(5分)

答:①老媪与农民夫妇形成对比,老媪的自私、冷漠更加凸显农民夫妇的善良、热情;(或老媪与其他旅客形成对比,相互映衬,表现出老媪的冷漠和其他旅客的热情。)②“我”与未出场的“未婚妻”形成对比,“未婚妻”的幸福,突出了“我”的孤苦处境。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17.文中两处画横线的文字对农民夫妇的描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后一处文字对深化作品主题有何意义?(6分)

答:①这两处描写表现了农民夫妇纯朴、善良、慷慨的性格特点;②后一处文字在描写农民夫妇误以为“我”是儿媳时表现出的亲情的基础上,写误会消除后仍表现出对“我”的关爱,由表现家庭亲情向表现人间温情拓展,深化了作品主题。

18.综观全文,作品表现了“我”这个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①“我”从农民夫妇对“我”父母般的关爱中感到了温暖,同时产生了对自己身世和处境的伤感之情;②看到农民夫妇一家的恩爱、和谐,“我”产生了羡慕之情;③“未婚妻”的幸福,引发了“我”对亲情、爱情的期待和渴望。

六、选做题(12分。19、20题任选做一题)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天鹅知道自己高贵,所以很自豪。知道自己美丽,所以很自好。它仿佛故意摆出它的全部优点:它那样儿就像是要博得人家赞美,引起人家注目。而事实它也真是令人百看不厌的,不管是我们从远处看它成群地在浩瀚的烟波中,和有翅的船队一般,自由自在地游着;或者是它应着召唤的信号,独自离开船队,游近岸旁,以种种柔和、婉转、妍媚的动作,显出它的美色,施出它的娇态,供人们仔细欣赏。

天鹅,亦称“鹄”。鸟纲,鸭科,天鹅属各种的通称。如大天鹅天鹅,亦称 “鹄”。鸟纲,鸭科,天鹅属各种的通称。如大天鹅雄体长1.5米以上,雌体较小。颈极长,羽毛纯白色;嘴端黑色,嘴基黄色。群栖于湖泊、沼泽地带。主食水生植物,兼食贝类、鱼虾。飞行快速而高,分布极广,冬季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春季北迁蒙古和中国新疆、黑龙江等地繁殖。另有疣鼻天鹅,嘴红色,基部具疣;小天鹅,体型较小,嘴短,嘴基黄色,未达鼻孔。三种天鹅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分别分析以上两则材料在语言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及效果。(6分)

答案要点提示:①第一则材料是描述性文字,主要使用了描写、叙述等表达方式、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刻画了天鹅的神态、动作等特征,鲜明生动,具有形象性、情感性;②第二则材料是说明性文字,主要使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运用了较多的科学术语进行解说,介绍了天鹅的种类、特征、习性、分布等知识,平实准确,具有科学性、客观性。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2)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写一段以“保护天鹅”为主旨的文字。不超过140字。(6分)

答题要求: 主旨紧扣“保护天鹅”,表达富有创意。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中国语中“学”与“问”连在一起,意义至为深妙。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不知道的事物欢喜发疑问。对于一种事物发生疑问,就是对于它感兴趣。既有疑问,就想法解决它,几经摸索,终于得到一个答案,于是不知道的变为知道的,所谓“一旦豁然贯通”,这便是学有心得。学原来离不掉问,不会起疑问就不会有学。许多人对于一种学问不感觉兴趣,原因就在那种学问对于他们不成问题,没有什么逼得他们要求知道。但是学问的好处正在原来有问题的可以变成没有问题,原来没有问题的也可以变成有问题。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明辨之也。

(1)上述材料都强调“学”与“问‘的密切关系,分别分析两则材料中“问”的内涵与作用。(6分)

答案要点提示:①第一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生发疑问,“问”能激发兴趣、促进探索,从而学有心得;②第二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询问请教,“问”能解决疑问、丰富知识。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2)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有关“学”的观点,简要谈谈你对学习的认识,不超过140字。(6分)

答题要求: 内容紧扣“学习”论题,能够正确征引中国古代典籍中相关论述。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E. 2013高考语文湖南卷作文

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湖南卷作文题是:材料作文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的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想,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鸿鹄一心展翅腾飞,在脑海深处猛虎的咆哮怒吼之下风雨兼程,直击山之巅、海之角;父子桌前相守,一时蔷薇香溢,宁静安然,生活于细碎之处尽现美丽清新

我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两者兼二为一,何乐而不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子心中自有虎啸龙吟,如那追逐巅峰的苍鹰,手持刀剑,锋芒逼视,然尽管无畏如他,也依不忘在征服的途中追忆亡妻
“十年生死两茫茫,也依然拥有享受生活宁静安详的勇气,长叹一声
“此心安处是故乡



追求但不苛求,既有猛虎吟啸,也任蔷薇盛开
雨果曾言:
让内心住着一条巨龙,
既是一种苦刑,
也是一种乐趣而林徽因却叹道:
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
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不因为一心追梦而忘却了眼
下幸福的珍贵,
又不因适意的享受而拒绝让自己经受磨砺,
巨龙与心篱同样寄居
在心中,
彼此安然无恙,
共同挑起我们真正向往的生活子曰: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追求远方与活在当下绝非矛盾,
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为何非要拆散
彼此,而不坦然接纳呢!

享受生活之美,乐在砺炼之痛,猛虎与蔷薇,交相融合

被誉为

铁娘子

的撒切尔夫人一生风华绝代,
誉响全球,
然而她临死前却自责与
悔恨于对子女的疏忽陆游心怀天下,悲悯苍生,时刻吟唱

此身难料,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

,却痛苦萦心,无法自释;孟夫子虽能

红颜弃轩冕,白首入松云


却也叹恨于一生碌碌无为,遗憾终老此乃为何?他们无法做到像苏子般收放自
如,
不是猛虎的啸叫占满了耳际而不闻花香,
即是沉溺于蔷薇的爱抚而难以自拔
我们需时刻在心中摆放天平,
保持最真实幸福的自我,
即使猛虎因伤痕累累痛苦
匍匐也能愈之以花香,即使蔷薇迷醉麻木本心也能怒号以警醒

猛虎与蔷薇,平衡心灵,度量幸福,此生若此,心甘情愿

我心有猛虎,
却细嗅蔷薇无论是搏击长空的巨鸟还是乐在平静的父子,
都一样幸
福美好,真实可贵

我愿乐享有两者,充实真正的生活

F. 湖南13年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找不到最后一段的,互相抄袭原文

原文:
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写校始讫,谨封上呈。
译文:
我之前接受了陛下的诏书,命我搜集三国时期多方面的史料,来注释陈寿的《三国志》,陈寿的书权衡轻重得当,史实大多精审而正确,实在是像一座适宜游览观赏的园林,是近代的一部难得的史书。然而此书的缺点在于太过简略,常常有遗漏的地方。我奉旨寻求历史的详情,致力于完备周全。上溯历史搜寻过去的见闻,旁征博引遗事逸闻。我考察三国时代虽然经历的年代并不久远,但它的历史却关涉到汉晋。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相差有一百年。这期间记载注释的史料纷乱错杂,经常有许多相互抵触的地方。对于那些陈寿没有记载,但却应该记录的史料,我就全部选取,来弥补他的缺漏。或者虽然说的是同一件事情,但言辞却背离交错的,或者对于发生的事情本来就说法不一,存疑不能下论断的,我就一并记录在书中来保存不同的说法。如果是错误非常明显的,言辞不符合常理的,就在错误之处予以纠正,来警戒他的荒诞。对他记录的时事不知恰当与否应该存疑之处和陈寿有小的失误的地方,就多按我自己的意思来做分析。自从我编辑完成此书,至今已经将近一月。写作校勘刚刚完成,恭敬地封合好呈给陛下。

G. 2012今年湖南省语文高考的答案全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答案】A
【解析】B项“捕获”读音为“bǔ”;C项“炫目”的读音为“xuàn”;D项“积淀”的读音为“diàn”。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牢记“多音读次音,形声莫套读和方言要纠错”三大原则,平时的读和说中使用普通话,练习普通话,这样才能减少方言读音的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答案】B
【解析】难度不大。具体为A 项中的“宁缺毋烂”应为“宁缺毋滥”。 C项中的“赎职”应为“渎职”,D项中的“得垄望蜀”应为“得陇望蜀”。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平时正确的读写的积累,否则很容易错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A。
3.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

【答案】C
【解析】A项错在“鄙人”,谦辞,旧时用于自称,此处不得体。B项错在“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D项错在“高抬贵手”,这个成语是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不合语境。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得体,与生活联系紧密,同时将病句与成语一并考查。能力层级为C。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答案】B
【解析】先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再看平仄押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韵且为仄声,即可排除C、D;从平仄来讲,二三句中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相对,且主要看2、4、6三个字,第二句为“影、沉、势”,即仄平仄,那么所填这句所对应的三个字亦应为仄平仄,那么,A项是仄平平,B项是仄平仄,C项是仄平仄,D项是仄平仄,即排除A项;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诗意理解准确的话,可以直选答案。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连贯,能力层级为E。通过诗句留白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同时还考查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题目新颖,但难度不大。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C
【解析】“劫”有三种解释:①劫持,强夺;《荆轲刺秦王》中有“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②威逼,胁迫;《六国论》中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③佛教用语,天地一成一败叫一劫,成语中有“万劫不复”。此处根据语境用代入法即可推出,这里应该是“威逼,胁迫”之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答案】D
【解析】A项两个“为”均表被动,B项两个“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C项两个“以”均作介词,解释为“用、拿”,D项第一个“其”表反问的语气词,第二个“其”代词,可译为“它们”。解答本题既需要考生熟知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言环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
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D
【解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自戒”的文章,故不存在“劝谏他人”。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的细心,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比对选项与原文信息的异同,难度不大。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答案】(1)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2)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
(3)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解析】需要考生注意的得分点(1)行:一词多义,此处指品行;森然,严明的样子;法度,名词作动词,符合法度。(2)虽,即使。与,给予。无故,古今异义,无缘无故。妄:胡乱,引申为行为不正。(3)若人,这样的人。益,对……有好处。两个“也”字判断句。本题的三个文言翻译句子,特别需要理解的是实词意思,考生务必把语句放到原文上下文语境中整体考虑,以提高理解的正确率,还需注意翻译语句的通顺合理。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层级为B。
(二)文言文断句。(3分)
9.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B

【解析】本题新颖而又回归课本,对很多考生来说是熟悉的陌生题。单凭感觉很难选出答案,需要冷静地去分析对与错。这四段文字均出自人教版高中必修与选修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中。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诗。(2分)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案】(1)边塞(2)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2)闾阎扑地, ;舸舰迷津, 。(王勃《滕王阁序》)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答案】(1)洞庭波兮木叶下
(2)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舳
(3)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解析】需要注意的是错别字现象,(1)中的“兮”有可能误写为同音字,(2)中的“鼎”、“舳”注意笔画和偏旁,(3)中的“……者……也”不能写丢。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12.本文重点介绍了解决生态建筑声环境问题的两条途径,即 和 。
【答案】选址 提高自保护性
13.
【答案】A
【解析】本题是今年高考客观题中比较容易的一个题目,“隔声性能”讲的是功效,“协调”属于美学范畴,“节约材料”讲的是经济问题。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
14.
【答案】C
【解析】A项梳理主干,等于“综合环境”即“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显然是错误的。B项属于典型的强加因果,D项根据最后一句话可知“如何增加通风效率,提高计权隔声量是通风隔声窗设计和改良的要点”,“如何增加通风效率”属于改良范围,但“声衰减”取代了“提高计权隔声量”,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结合文本进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15.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案】①韦素园这样的人面对当时的社会,如果保持沉默的话,内心就会十分痛苦;②表现了鲁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解,及对他这种性格严重影响健康的痛惜与无奈
16.简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的特点。(5分)
【答案】①该段先写见到韦素园的高兴,后写高兴中的悲哀,由喜至悲,情感跌宕起伏;
②运用排比句式,描写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对韦素园处境和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17.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6分)
【答案】①韦素园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进步文学青年;②他有一种踏实苦干的精神,虽然穷困但仍“钉住着文学”,支持、经营未名社;③他性格认真而激烈,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18.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案】①鲁迅把韦素园比喻为“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赞赏了他认真踏实的精神;并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像韦素园这样的人。②当今中国需要大力弘扬这种认真踏实的精神,一方面,我们要像韦素园一样做一个甘于奉献,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另一方面,我们不要忽视干实事的人,要看到他们对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和贡献。

六、选做题(19、20题任选做一题,12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1)用第一人称视角,描述我(盖拉新)“呻吟了一个整夜”的心理活动。(6分)
【答案】以“我”为叙述人称,以“痛苦”为基本心理,可以结合焦急、自责、思念、担心,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设想等进行心理描述。
【解析】答题要求:注意人称(第一人称)、表达方式(描述)写作方向(人物心理活动)。
【考点定位】考查外国小说阅读,强调的是外国小说的叙事角度和写作实践。
(2)自选欣赏角度,谈谈所选文段是如何塑造盖拉新这个人物形象的。(6分)
【答案】所选文段通过叙写盖拉新在木木丢失后的焦急和痛苦,塑造了一个善良、敏感、执着和饱受折磨的农奴形象。
【解析】答题角度: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①叙事视角的角度;②情节设置的角度;③动作的角度;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角度。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考点定位】考查外国小说鉴赏,强调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有创意的解读,属于探究范围。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请为上述消息拟一个标题并阐述理由。(6分)
【答案】伦敦书展: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中国

(2)根据上述消息,自选角度,写一段新闻短评。(6分)
【答案】伦敦书展(所选消息内容)的意义主要在于展示了中国出版业蓬勃发展的现状,扩大了中国书籍在世界的影响,为中西文化的沟通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媒介,增进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七、写作

H. 2013湖南高考语文答案

2013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精校版)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C 】

A.惬意qiè 静谧bì 伊甸园diàn 惊鸿一瞥piě

B.乘势chng 戏谑xuè 可塑性suò 跬步千里kuǐ

C.佳肴yáo 苋菜xiàn 瞭望哨liào 独辟蹊径xī

D.篆刻zhuàn 黝黑yǒu 口头禅chán 力能扛鼎k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D 】

A.扮靓 商贾 关怀倍至 余音绕梁

B.辐员 魁梧 天花乱坠 彪炳千秋

C.联袂 眈误 沧海一粟 插科打诨

D.寒暄 遴选 克勤克俭 针锋相对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B 】

A.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B.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代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C.准确预报天气是一个难题,因为天气不仅受各种气团的影响,还受地形、水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气变化。

D.要彻底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 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写校始讫,谨封上呈。

(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次:驻军

B.乃投毦而答曰 投:扔掉

C.将军自度何如也 度:估计

D.则非亮先诣备 诣:谒见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A . 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B. 我聊以忘忧耳 如惠语以让单于

C. 乃以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7.据《上〈三国志注〉表》所述,裴松之注《三国志》有四种情形,这条注文引用《魏略》主要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种 【 B 】

A.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B.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

C.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D.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C 】

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9.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3分)

译文: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

(2) 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 (4分)

译文: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

(3) 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3分)

译文: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句 。(1分)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处。(3分)

答: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答: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12.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诗经氓》)

(2)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

(3)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在整个殖民时期,不论是对欧洲殖民者,还是对被他们压迫的非洲奴隶及本土的印第安人来说,烈酒都是艰难岁月中的一种慰藉。

对于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人们众说纷纭。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而饮用者只有让自己完全喝醉才能产生这种幻觉。一位17世纪的法国研究者在介绍印第安部落时说道“他们非常喜欢酒精浓度高的饮品。但如果手边的饮品不足以让人一醉方休,他们往往不屑一饮。”如果手边的酒不足以让一大群人全部喝醉,那么这些酒就给一小部分人喝,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着。印第安人有“要喝必醉”的习惯,因此,当看到欧洲人有时选择喝葡萄酒时,他们感到非常纳闷。

我们且不说印第安人到底为什么对烈酒如此着迷,单说欧洲人,他们着实充分利用了印第安人的这一习惯,在与印第安人进行土地和货物贸易时,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烈酒(如朗姆酒、白兰地等)。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罪恶的白兰地交易让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变得残忍、暴躁和逆来顺受,我们在深表愤慨的同时,更要阻止这种罪恶交易,因为它回让人变得麻木和放荡。”然而,当地的法国军队不但不阻止这种交易,反而把保证白兰地的供应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因为这些酒一部分要卖给印第安人,另一部分要留着自己喝。

在墨西哥,自从西班牙人引进了蒸馏术后,麦斯卡尔酒得到了发展。它是墨西哥和中美洲人的日常饮料,经当地的阿兹台克人发酵制作的一种酒精浓度较低的龙舌兰酒蒸馏而成。后来殖民者使阿兹台克人和其他的当地印第安人爱上了麦斯卡尔酒,并逐渐离不开这种高浓度烈酒。1786年,墨西哥总督认为,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喜欢烈酒,而这种喜好又能很好地帮助殖民者巩固统治,那么这种以酒治人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用来对付北方阿帕奇人。他建议“这样,我们就能让他们有一种新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必须依靠我们。”

在火器、枪炮、疾病、瘟疫和蒸馏饮品的帮助下,老牌帝国的殖民者成了新世界的统治者,烈酒帮助殖民者对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帮助他们建立新国家,并帮助他们侵略异国文化,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由于它长时间不变质,飞机上的乘客总喜欢在行李中放上一瓶免费的烈酒;另外为了逃避消费税,消费者总是购买免征赋税的烈酒,这种行为不正是对朗姆酒经营者和威士忌爱好者传统的一种继承吗?

12.文章以“烈酒”为话题,先分析印第安人喜欢烈酒的缘由,再叙述殖民者以酒治人的行为,最后指出烈酒在今天仍然被人所用的情况。(4分)

13.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D 】

A.烈酒与印第安人

B.烈酒里的精神慰藉

C.酒瓶与异国文化

D.酒瓶里的殖民主义

1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D 】

A.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

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C.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的批评,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

D.麦斯卡尔酒的发展和被利用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候,应警惕其负面影响。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未婚妻

(法) 奥 杜

度过了几天假期之后,我要回巴黎了。
当我走进车站,火车已挤满了旅客。我发现靠近车门坐着的旅客旁边,有一个空座位,但上面放着两个大篮子,里面的鸡和鸭子把头伸在篮子外面。
我犹豫了好一会儿之后,决定走进车厢。我说,很对不起了,让我来把篮子移开。可是一位穿着工作服的农民对我说:“小姐,请等一等,我就来把它们从这里拿开。” 当我把放在农民膝上的水果篮子提在手中时,他轻轻地把两篮家禽塞在凳子下面。
我坐下以后,坐在我对面的旅客问农民是否他把家禽带到市场上去卖。农民回答说:“先生,不是的。后天,我的儿子就要结婚,我把鸡鸭带来送给儿子。”
他脸上显出幸福愉快的神情。他看了看周围的人,仿佛要向所有的人们表达他自己的快乐。另外的旅客都留心倾听,他们似乎听了之后感到很高兴。只有一个老媪是例外,她占了两人的座位,枕着三个枕头,正在叱骂拥塞在车厢中的农民。
火车开动了。刚才说话的旅客开始阅读报纸。这时农民对他说:“我的儿子在巴黎,他是一家商店的职员,将和一位小姐结婚,她也是一家商店的职员。”
这个旅客把已经打开的报纸放在膝上,问道:“未婚妻美丽吗?”
农民说:“不知道,我还没有见过她。”
这个旅客有些惊讶,又说:“真的吗?假如她长得丑,使你不喜欢,将怎样办?”
农民回答:“这种事情可能发生,但我相信,她会使我们喜欢,因为我们的儿子很爱我们,他不会娶一个难看的妻子。”
农民的妻子又补上一句:“再说,既然她使我们的儿子腓力普喜欢,她也会使我们喜欢的。”
农民的妻子转过身来向着我,我看到她一双柔和的眼睛中充满着微笑。

她想知道我是否也去巴黎,当我回答说也是去巴黎时,这个旅客就开玩笑了。他说:“我打赌:这位小姐就是未婚妻,她是来迎接她的公公婆婆而没有介绍自己使他们认识。”
所有的眼睛都向我注视,我羞得面红耳赤,这时农民夫妇同声说:“唉!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将非常高兴。”
我向他们说明这完全是误会。可是这个旅客提醒他们,说我曾沿着火车走过两次,好像我是尽力找认什么人;又说我在登上车厢前是多么犹豫迟疑。
所有的人都笑起来,我在困窘中解释说,这个座位是我能够找到的唯一的座位。
农民的妻子说:“这没有什么关系,你使我非常喜欢。假使我们的媳妇能像你那样,我将多么高兴。”
农民接着说:“是啊,我们的媳妇最好能像你。”
这个旅客对于他自己的这番笑话感到得意,他带着开玩笑的样子看了我一眼后,对农民夫妇说:
“你们相信我没有弄错。当你们到达巴黎时,你们的儿子会对你们说:‘这位就是我的未婚妻。’”
他说完后,放声大笑一阵,便往凳子里边一坐,开始专心读他的报纸了。
过了一会儿,农民的妻子完全转身向着我;她在她带来的篮子底层找寻一会儿,便拿出一块煎饼。她一面请我吃煎饼,一面对我说,这煎饼是她今天早晨亲手做的。
我不知怎样辞谢才好,只得采用夸大的方法,把伤风说成发烧,她才把这块煎饼放进篮子的底层。
接着,她又请我吃一串葡萄,我不得不接受了。
当火车在一个站停下时,我很难阻止农民下车为我购买一杯热的饮料。
我看到这一对好人一心只想爱他们儿子所选中的未婚妻时,自己因不是他们的媳妇而感到遗憾。他们的爱情使自己觉得多么温暖。我是孤女,从未见过父母的慈容;而和我一起生活的人,谁都对我漠不关心。
我惊异地看到他们的眼光时时注视在我身上,好像他们是在爱抚我那样。
到达巴黎时,我帮助他们把篮子从车上搬下来,并领他们向出口处走去。
我看到一个身材高高的青年向他们扑过来,用双臂抱着他们时,我就稍稍离开他们远一些。他热情地吻着他父亲,又吻着他母亲。
他们在前面走着,我在后面跟着。
他像他父亲,一双眼睛鲜明快乐,笑声爽快而响亮。
外面,天几乎全黑了。我撑起大衣的领子。我落在他们后面,稍离开他们几步路。这时,他们的儿子去雇一辆车子。
农民爱抚着一只美丽的花母鸡的头时,对他妻子说:“假如我早知道她不是我们的媳妇,那么我早就把这只花母鸡送给她了。”
“是啊!假如我早知道……”
农民的妻子向着已走出车站的长长人群做手势,眼睛望着远处说:“她已随着人群走了。”
正在这时,他们的儿子已雇到一辆车子回来了。他看起来长得身强力壮,性情温和,我想他的未婚妻一定是很幸福的。
他们的车子消失在黑暗中,于是我沿着每一条街道慢吞吞地走去。孤零零的我不由自主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我已二十岁了,还没有一个人来向我谈过爱情。

(选自《世界名人散文精选》华,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有删改)

15.“看报纸的旅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他的“玩笑”引起农民夫妇对“我”的身份的误会,从而推动情节发展; ②从人物关系的角度看,他是一个穿针引线式的人物,把“我”与农民夫妇、未婚妻联系起来。

16.作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人物对比的两个例子,并分别谈谈其艺术效果。(5分)

答:①老媪与农民夫妇形成对比,老媪的自私、冷漠更加凸显农民夫妇的善良、热情;(或老媪与其他旅客形成对比,相互映衬,表现出老媪的冷漠和其他旅客的热情。)②“我”与未出场的“未婚妻”形成对比,“未婚妻”的幸福,突出了“我”的孤苦处境。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17.文中两处画横线的文字对农民夫妇的描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后一处文字对深化作品主题有何意义?(6分)

答:①这两处描写表现了农民夫妇纯朴、善良、慷慨的性格特点;②后一处文字在描写农民夫妇误以为“我”是儿媳时表现出的亲情的基础上,写误会消除后仍表现出对“我”的关爱,由表现家庭亲情向表现人间温情拓展,深化了作品主题。

18.综观全文,作品表现了“我”这个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①“我”从农民夫妇对“我”父母般的关爱中感到了温暖,同时产生了对自己身世和处境的伤感之情;②看到农民夫妇一家的恩爱、和谐,“我”产生了羡慕之情;③“未婚妻”的幸福,引发了“我”对亲情、爱情的期待和渴望。

六、选做题(12分。19、20题任选做一题)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天鹅知道自己高贵,所以很自豪。知道自己美丽,所以很自好。它仿佛故意摆出它的全部优点:它那样儿就像是要博得人家赞美,引起人家注目。而事实它也真是令人百看不厌的,不管是我们从远处看它成群地在浩瀚的烟波中,和有翅的船队一般,自由自在地游着;或者是它应着召唤的信号,独自离开船队,游近岸旁,以种种柔和、婉转、妍媚的动作,显出它的美色,施出它的娇态,供人们仔细欣赏。

天鹅,亦称“鹄”。鸟纲,鸭科,天鹅属各种的通称。如大天鹅天鹅,亦称 “鹄”。鸟纲,鸭科,天鹅属各种的通称。如大天鹅雄体长1.5米以上,雌体较小。颈极长,羽毛纯白色;嘴端黑色,嘴基黄色。群栖于湖泊、沼泽地带。主食水生植物,兼食贝类、鱼虾。飞行快速而高,分布极广,冬季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春季北迁蒙古和中国新疆、黑龙江等地繁殖。另有疣鼻天鹅,嘴红色,基部具疣;小天鹅,体型较小,嘴短,嘴基黄色,未达鼻孔。三种天鹅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分别分析以上两则材料在语言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及效果。(6分)

答案要点提示:①第一则材料是描述性文字,主要使用了描写、叙述等表达方式、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刻画了天鹅的神态、动作等特征,鲜明生动,具有形象性、情感性;②第二则材料是说明性文字,主要使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运用了较多的科学术语进行解说,介绍了天鹅的种类、特征、习性、分布等知识,平实准确,具有科学性、客观性。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2)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写一段以“保护天鹅”为主旨的文字。不超过140字。(6分)

答题要求: 主旨紧扣“保护天鹅”,表达富有创意。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中国语中“学”与“问”连在一起,意义至为深妙。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不知道的事物欢喜发疑问。对于一种事物发生疑问,就是对于它感兴趣。既有疑问,就想法解决它,几经摸索,终于得到一个答案,于是不知道的变为知道的,所谓“一旦豁然贯通”,这便是学有心得。学原来离不掉问,不会起疑问就不会有学。许多人对于一种学问不感觉兴趣,原因就在那种学问对于他们不成问题,没有什么逼得他们要求知道。但是学问的好处正在原来有问题的可以变成没有问题,原来没有问题的也可以变成有问题。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明辨之也。

(1)上述材料都强调“学”与“问‘的密切关系,分别分析两则材料中“问”的内涵与作用。(6分)

答案要点提示:①第一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生发疑问,“问”能激发兴趣、促进探索,从而学有心得;②第二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询问请教,“问”能解决疑问、丰富知识。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2)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有关“学”的观点,简要谈谈你对学习的认识,不超过140字。(6分)

答题要求: 内容紧扣“学习”论题,能够正确征引中国古代典籍中相关论述。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2013年年高考湖南语文卷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