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最近5年语文中考卷(要附答案的)。
200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0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读(87分)
一、文言文(共38分)
考生注意:
1.请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完成1—6题。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B组供使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请将选定的组号填入答卷指定处。
2.7—10题为考生共做试题。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共15分)
1. (1)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
(2)____,清泉石上流。
(3)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
(4)尝贻余核舟一,____
(5)《岳阳楼记》中表明洞庭湖天气早晚变化的语句是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____
3.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捕蛇者说(节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4. 选文作者是____(人名)。写出教材中该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标题:《____》。(2分)
5.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言之,貌若甚戚者。____
6. 选文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共15分)
1 (1)海内存知己,____
(2)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
(3)若言声在指头上,____?
(4)博闻强记,____,智。
(5)《醉翁亭记》中描写花草芬芳的语句是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 求石兽于水中____
3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捕蛇者说(节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4 选文作者是____(人名)。写出教材中该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标题:《____》。(2分)
5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言之,貌若甚戚者。____
6 选文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共15分)
1 (1)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
(2)____,壮心不已。
(3)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
(4)然后叹____,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5)《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清晨之景的语句是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____
3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捕蛇者说(节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4 选文作者是____(人名)。写出教材中该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标题:《____》。(2分)
5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言之,貌若甚戚者。____
6 选文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
鲍君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7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⑵问其故
8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________
9 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____(3分)
10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3分)
中国瓷器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上,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番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巳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_____。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口口口口”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11 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在第⑤段的横线上。(2分)
A光彩夺目 B流光溢彩 C巧夺天工 D栩栩如生
……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____
12 第⑤段介绍纹饰时采用了____顺序。纹饰的特征经历了从____到____、从____到____的变化过程。
13 阅读第⑥段,完成下列两题。
⑴用四个字概括上图“青花瓷盘”图案的内容,填入方格中,并简述该图案所蕴涵的寓意。______(3分)
⑵画线句“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有限的空间”是指____________,“无限的韵味”是指____________(4分)
14 从全文看,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⑴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9分)
老海棠树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⑦……
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5 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____(2分)
16 第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5分)
17 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____(6分)
18 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____(5分)
19 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8分)
初中语文教育网
200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答题要点
第一部分阅读(87分)
一、文言文(共38分)
A组:(一)(15分,每题3分,错一字扣1分)1.(1)各领风骚数百年 (2)明月松问照 (3)也傍桑阴学种瓜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朝晖夕阴
(二)(4分,每空2分) 2.侵犯 3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三)(7分)4.(2分) 柳宗元 《小石潭记》或《钻母潭西小丘记》 5.(2分)说这些活(时),神情好像很悲伤。 6.(3分)外形 毒性 药用
B组:(一)(15分,每题3分,错一宇扣1分) 1.(1)天涯若比邻 (2)碧玉妆成一树高 (3)何不了君指上听 (4)守之以浅者 (5)野芳发而幽香
(二)(4分,每空2分) !. 寻找 3.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三)(7分)4.(2分) 柳宗元 《小石潭记》或《童区寄传》 5.(2分)说这些话(时),神情好像很悲伤。 6.(3分)外形 毒性 药性
C组:(一)(15分,每题3分,错一宇扣1分)1.(1)此日中流自在行 (2)烈士暮年 (3)两鬓苍苍十指黑 (4)借者之用心专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二)(4分,每空2分) 2.剩下 3.与世隔绝的地方
(三)(7分)4(!分) 柳宗元 《小石潭记》或《黔之驴》 5.(2分)说这些活(时),神情好像很悲伤。 6.(3分)外形 毒性 药性
(四)(12分) 7.(4分) (1)离开 (2)原因 8.(2分) 这是我的鲍龟,哪里有什么神啊, 9.(3分) 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 10.(3分) 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
二、现代文(共49分)
(一)(23分)11.(2分)C 12.(5分。每空1分)时间 简单 精细 自然 刻意 13,(7分)(1)(3分)岁寒三友(1分) 瓷盘以松、竹、梅为主体图案,寓意要追求高洁、坚韧的品质(2分) (2)(4分,每空2分)花卉瓷酒盅形体小 酒盅因它的“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是无穷的 14.(9分,每空3分) 科学技术含量高 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 承载的文化积淀丰厚
(二)(26分)15.(2分) 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16.(5分)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亡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17.(6分)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18.(5分)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19 (8分)感点明确,围绕中心,理由充分,语言流畅,8分;感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通顺,7-6分;有感点,有理由,40字以上,5-4分;有感点,40字以下。3—1分。
初中语文教育网
⑵ 求2014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解析,谁知道哪有啊新东方
我是精锐的一名语文老师,本分试卷有考点分析及后面的答案解析,最新的考试资讯,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脱这种困境?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②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③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④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
⑤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
⑥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所生产的新闻的质量。从新闻业的发展来看,无论对新闻受众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这可能都有更大的价值。
1、第①段加点词“困境”在文中指的是 的状况。(2分)
考点:理解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2、第④段从□□和□□两方面对新闻受众缺乏寻求真相的意愿进行了阐述。(2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把常识推上神坛,会走向主观先行和反智主义的极端。
②其实常识并不意味着就是对事实真相的认识,
③常识往往受到特定观点和具体经验的限制,因人而异、缺乏普遍性和稳定性,有时会遮蔽事实真相。
④因此,有必要对常识保持警惕。
⑤常识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帮助我们迅速作出认知,提高判断效率,在生活中必不可少。
A、⑤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⑤③
C、②①③⑤④ D、⑤②③①④
考点: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及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学会运用语法知识
4、下列有关受众的“新闻素养”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够优化新闻的信息环境。
B、能够批判性地解读信息是受众重要的新闻素养。
C、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需要提高新闻的发布门槛。
D、受众新闻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当今新闻业的发展。
考点:理解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
5、联系全文,分析第⑥段的作用。(3分)
考点: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6、根据第三段提供的解读新闻的方法,分析下面这则新闻报道。(5分)
本报讯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昨天傍晚6点半左右,本市西北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从出现到消失,持续了两分多钟,本报也收到了许多目击者发来的照片。某市民用所带的Jason品牌最新型号手机拍摄了一组照片(见本报),色彩自然,画面清晰,为“不明飞行物”的研究提供了素材。
考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9分)
宁静 (美)西格德·F.奥尔森
①时值拂晓之前,那是众鸟还没有开始啼鸣的一段沉静。湖泊轻轻地喘息着,像是还在睡梦之中,一起一落;依我看,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将大地上所有的声音都吸了进去。那是宁静的时光——没有吹动树叶的风,没有泛起波浪的水,没有兽叫和鸟鸣。然而,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倾听,绷紧了所有的神经去听——我也不知道听什么——只是试图捕捉到当黑暗离去时那一瞬间的意义。
②孤身站在那里,我感到充满活力,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机警敏悟。一声喊叫或一个举动都会打破这短暂的静谧。这是一段宁静的时光,是与古老的节奏和时光的永恒、与湖泊的呼吸、与万物缓慢的生长保持同步的时刻。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宇宙,领悟到人与自然一体的真实含义。
③我曾经攀登过鲁滨逊山的一座高峰,在那里观看日落,俯瞰山下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的湖泊河流、起伏的山丘和溪谷。当我到达光秃的山顶时,太阳正悬在地平线上,像一个燃烧的火球,准备落入山下的黄昏。山下更遥远的地方,在伸向湖面的一片松林里,是我那个倒写的V字形白帐篷。当夜色来临之际,它显得十分渺小。
④当我观望和倾听时,渐渐地意识到昆虫缓慢沉稳的低鸣,透过虫鸣可以听到白喉带鹀的啼叫和隐身鸫悦耳的歌声。但是站在高山之巅,这一切都显得遥远而模糊,渐渐地它们相互交汇,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温柔的声音环绕于四周,那声音是如此轻柔,仿佛还不及我的呼吸声。
⑤眼下,太阳在山脊边颤动。它充满了活力,几近流动,当我望着它落下时,我想我能感到地球在转离它,我真切地感到了地球的旋转。总而言之,那是一种荒野的宁静,是一种人与自然一体的感觉,只有当没有任何视觉和声音的干扰时,只有当我们用内心之耳去听、用内心之眼去看时,当我们用全身心而不仅仅是用感官去感受和领悟时,才能够有这种感觉。我认识到,没有宁静,就不可能领悟;不从外界影响中解脱出来,人就不可能理解精神的意义。
⑥一个寒冬的夜晚,我站在星空下倾听。天气很冷,大约零下二十摄氏度,而我是在荒野中的一个湖泊的岸边。那天夜里,繁星低垂,明亮得像是要燃烧起来似的。银河耀眼夺目,飞溅于苍穹之上。湖畔幽暗的林中传来一只猫头鹰阴森忧郁的叫声,那叫声突显出湖面的幽静。宁静再度降临于此地,令我想到体验宁静的机遇是多么少见,要想达到真正的宁静和随之而来的内心平和又是多么难得,“宁静无价”的说法是多么真实贴切。
⑦我们日益意识到宁静之于我们的欢乐有多么重要。在我们的城市里,不停地萦绕于我们原始感官的那些奇异的声浪将我们驱向精神崩溃的边缘,将我们从曾经体验过宁静的人变成了焦虑不安、喜怒无常的人,陷于摧毁了健全心智和心理平衡的刺耳杂音之中。
⑧宁静属于原始的景物。没有它,不变的风景无非是一些岩石、树木和山脉。但有了它,风景便充满含义,意味深长。试想,当一架轰鸣的直升飞机在大峡谷上空盘旋时,它的那片蓝天,它的幽深和永恒的感觉会是什么样子?
⑨约翰·缪尔曾说:“红杉属于千年的沉静。”那些古老的树,其中有些早在公元前就存在,在新大陆被发现很久以前就已经成熟,具有历经沧海的宁静。从这层含义上而言,它们不仅仅是树:它们的存在使得作为世间匆匆过客的人类清醒镇静。
⑩当奎蒂科-苏必利尔湖区的荒原被飞机的轰鸣声和大功率运输工具的声浪所淹没时会是什么情景?划独木舟旅行的魅力就在于它的那份宁静,当你沿着湖畔漂荡时,便与岩石、树木和所有生物融为一体。倘若所有自然之声被发动机和变速器激烈狂暴的喧闹声所取代,情况将会发生怎样急速的变化?在平静的水域中,人们通常都不会高声说话,而是低声细语,因为那时任何噪声都是一种亵渎。
⑪当一个人徒步走过一片原野时,他心中是多么惬意!然而,为了享受宁静,一个人其实也不必独处。人们常说,能与他人分享宁静是相互理解、亲善友爱的标志。只有当陌生人聚在一起时,人们才感到必须去寻欢作乐。只要兴趣相投,品味一致,就没有障碍去阻止人们共享宁静。当我孤身一人在宁静的地方时,常常希望有人与我共享那份宁静,从而使这种经历更为丰富完美。
⑫我们是多么频繁地谈起荒野广漠的宁静,保持荒野宁静的重要性及在宁静中所能找到的奇妙与安宁。当我想到宁静时,我便看到了北方的河流湖泊、泥炭沼泽地和延伸的冻原以及无路的荒凉之地。我看到了西部的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那高耸起伏的山岭。我想象着西南部的沙漠及其色彩斑斓的全景,还有南部难以穿过的沼泽地。它们总是在那里,它们的美丽不会改变。然而,一旦它们的宁静被打破,就再也不会恢复。
7、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动,请对此加以分析。(3分)
考点:运用汉语语法、修辞现象在表达文章内容上的作用。
8、自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③段的景物描写。(4分)
考点: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
9、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飞溅”的精妙之处。(2分)
考点: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鉴赏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10、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红杉“不仅仅是树”?(2分)
考点: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
11、对第⑪段的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置身于寂静的荒野可以获得更多的欢乐。
B、心灵互相阻隔的人在一起,无法分享宁静。
C、一个人的宁静若不与人分享,是不完美的。
D、一个人独处时更能感受到宁静的欢乐。
12、分析作者描写多种声音的意图。(5分)
考点: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三)默写。(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去也。(《〈论语〉七则》)
(2)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4)叹年来踪迹, ?(柳永《八声甘州》)
(5)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6)书不尽言, 。(《周易·系辞上》)
(7)沧浪之水清兮, 。(屈原《渔父》)
(8)今夕为何夕, 。(袁凯《客中除夕》)
考点: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8分)
镜湖女 (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4、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1分)
A、古体诗 B、近体诗 C、歌行 D、诗余
考点:识记课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B、“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
C、“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
D、“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
考点: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
16、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4分)
考点: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①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①。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②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其初,财赋岁入不过四百万缗,季年乃千余万缗。
③晏专用榷②盐法充军国之用,以为官多则民忧,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自余州县,不复置官。先是,运关东谷入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受优赏。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晏于扬子造船,每艘给钱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晏曰:“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安能久行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使司:指转运使官署。②榷:专卖。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2)率一斛得八斗至者
(3)其间缘水置仓 (4)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
18、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考点: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
19、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 ②以河流湍悍
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 B、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
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 D、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0、第②段中,刘晏用什么办法增加户口数量?(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
21、第③段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请加以概括。(3分)
考点: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治学 (东汉)徐干
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⑤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⑥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②,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注】①玄室:暗室。②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兮 B、哉 C、夫 D、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3、第②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3分)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
24、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治学不能因为目标过远而松懈。
B、人疏于学习,会犯错而招来批评。
C、治学要回顾走过的路,并加以总结。
D、人不能因为害怕困难而放松学习。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
25、赏析第⑤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3分)
考点:运用汉语语法、修辞现象在表达文章内容上的作用
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6、分析第⑥段作者论述治学的思路。(3分)
考点: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
二 写作 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考点: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的应用文。
4.1思想内容
4.1.1准确把握题意。
4.1.2主旨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
4.1.3选材恰当、内容充实。
4.1.4力求有新意。
4.2结构布局
4.2.1结构完整,布局合理。
4.2.2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4.3语言表达
4.3.1语言通顺、准确、得体。
4.3.2合理运用表达方式。
4.3.3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对不起字数超限了,如需答案,请追问一下!谢谢!
⑶ 201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考前演练A卷 答案
没有,这事得问网络大叔叔、
⑷ 求答案!《中考阶段总复习A卷》2014语文
额 没有 问问其他人吧
⑸ 求 2014上海市中考语文卷16~18题
精锐教育提醒你: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①犹如柏林爱乐乐团拥有爱乐大厅,维也纳爱乐乐团拥有金色大厅一样,上海交响乐团——这个拥有135年历史的“远东第一乐团”,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厅。这标志着上海交响乐团的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②历时6年即将建成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闹中取静的复兴中路,这儿原来是上海跳水池,为了与附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相呼应,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以简朴的陶土作为外立面,建筑顶面配上了柔和舒展的曲面,让整个建筑从高处看像一本摊开的乐谱,与音乐厅之名自然贴合。
③与外观的低调不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许多亮眼的创意。其中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承担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为了拓展功能,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更是巧用空间,辟出了一条长达80米的音乐互动长廊,进行交响乐的普及教育。
④一般来说,建造音乐厅,“看得见的”远远没有“听得见的”重要。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每一个设计都有严格的声学考量。为了克服附近地铁10号线的震动干扰,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采用了隔振器技术,通过安装底部弹簧阻振器的方法,将它们建成上海首个全悬浮结构的建筑。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繁华地段,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的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由两堵25厘米的墙与两堵墙中间40厘米的空心距离组成,90厘米厚度的双层墙可以有效隔绝外部声音。
⑤在两个音乐厅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与声学设计师共同在电脑上进行了100多次声学模拟测试,确定没有留下声音死角。然后他们又以大音乐厅1:10的比例制作模型,特制了安装仿真人体胸腔的中空假人,作为模型里面的“听众”,巧设了最大程度接近真实的测试环境。设计师在这个模型中做了4次声学测试,直至测试结果达到理想数值。
⑥音乐厅除了演出之外,还兼具了录音棚的功能。前几年,上海交响乐团为著名音乐家谭盾录制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却苦于没有那么大的音乐棚,只能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很小的房间里。这样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可以设想,功能齐全、声学效果极佳的音乐厅,一定会成为演出和录音的理想之所。
⑦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建成,对乐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对提升观众的音乐欣赏品位,对交响乐的推广和普及,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4.第③段加点词“低调”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答案】不张扬(简朴)
【解析】考纲考点:现代文阅读之“能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说明文的答题宗旨是从文中找答案。本题要求解释加点词“低调”的意思,我们应回到原文中去,联系上下文找到答案。明显,“低调”一词出现在段首的过渡句,其意思该在上一段中寻找。第二段讲到了音乐厅的外观,用的是“简朴”的陶土,可见直接用“简朴”就是答案,相当于联系上下文,同意替换。
15.第④段画线句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说明在音乐厅的设计中,其声学考量和声学效果比音乐厅外观和格局更重要。
【解析】考纲考点:现代文阅读之“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本题看似要求理解本句的含义,实则为理解上下段的含义,因其为过渡句。结合两段段内容,我们可知本段要说明的是音乐厅的声学考量和声学效果,即句中的“听得见”,那么“看得见”则是前一段讲的音乐厅的外观和格局了,明白了这两个关键词,就能明白整句话的意思了。
我们做此类题时应考虑句子的位置和其与文段的关系,然后重点突破关键词,最后方为整句话的理解。
16. 第⑤段中,设计师们共同努力,反复进行多种测试的目的是 。(2分)
【答案】为了达到最佳的声学效果
【解析】考纲考点:现代文阅读之“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信息(新增)。”
本题要求我们能读懂文章内容,从做题来看,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本段与第四段讲述的是同一个问题,即声学考量和声学效果问题,弄清楚了段落关系之后,要回答此题就不难了。
17. 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哪些亮眼的创意?请分条概述。(9分)
(1)
(2)
(3)
【答案】(1)为了实现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设计了大小两个音乐厅。
(2)为了拓展功能 ,巧用空间,辟出音乐互动长廊。
(3)为了克服地铁的震动干扰,采用隔振器技术,建成全悬浮结构建筑。
(4)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
【解析】评分说明:每条3分(目的1分,创意2分)。写出任意3条即可。
【解析】考纲考点:现代文阅读之“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信息”。
本题考点是今年新增的,体现了出题人对考点变化的把握,这也提醒我们一定要注意每年考纲考点的变化,对新增考点和有变化的考点一定要加以重视。
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找准文段,对内容能够逐条概括与陈述。建议学生找到相应文段后,圈划关键字,然后整理关键字,这样的作答能较好地避免随意性。
18. 第⑥段举为谭盾录制音乐的例子,对其作用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 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演奏水平非常高超。(例子讲的是录制音乐的问题)
B. 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园过去的音乐录制条件十分简陋。(只分析了其事实层面的作用,没体现例子在文中为表现主题所存在的意义)
C. 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为提升观众的欣赏品位将产生积极影响。(作用太片面)
D. 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对上海交响乐园未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答案】D(4分) B(2分)
【解析】考纲考点:现代文阅读之“能辨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等4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本题的出题方式与往年有所不同,要求学生在分析说明方法作用时能够结合整篇文章进行分析。
【说明文阅读总结】 今年的出题与往年有所不同,不仅注重文体知识,更注重对文章的理解,所出题型也与我们平时的训练有所不同,这可能会对学生的答题带来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