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二语文期末试卷
教不起来了,有了电脑作弊啊!听我的,自己做,别生气,我理解你
『贰』 八年级语文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语文测试练习
作者: 加入日期:06-09-18
--------------------------------------------------------------------------------
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眩目( ) 2.谛听( ) 3.参差( )( )
4.勾勒( ) 5.璀璨( )( ) 6.颠簸( )
7.深湛( ) 8.哈达( ) 9.脍炙人口( )( )
10.砭骨( ) 11.烙印( ) 12.镢头( )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1.qú塘峡( ) 2.miǎo小( ) 3.bān lán( )( )
4.连zhuì( ) 5.xián熟( ) 6.tián雅( )
7.安mì( ) 8.wēi yí( )( ) 9.shān然泪下( )
10.zhù守( ) 11.繁yǎn( ) 12.gōu火( )
13.沟hè( ) 14.qíng天柱( ) 15.容光huàn发( )
16.万里tiáo tiáo( )( ) 17.分道扬biāo( ) 18.杂tà( )
三、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最难得的,是在三峡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潇洒的竹子,石崖上还倒悬着不少的红色紫色的花。
潇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镇悠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荡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是一片被老镢头和暴风雨剥夺得缺少生命之色缺少植被的黄土高原。
剥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松鼠跳向树下长椅上坐着的退休老人或外国游客,跳上他们的股掌,小天使小精灵似的,享受他们的爱抚和面包之类的赏赐。
股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乘电梯耳膜受着强压,降落下来立即坠入喧嚣。
B.忽而,一座斜拉桥,一只躺卧的竖琴赫然出现,甲虫们争先恐后地跑上去,被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弹成了音苻和旋律,美丽动听。
C.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D.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竞收拾得这么干净,都夸母亲能干。
五、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或短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张着巨眼的汽车冲驰而过,泥水溅污我的衣服,也溅及我的项颈。
2.到黄龙池了,好凉爽的地方!水从上面分散而下,挂了许多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4.已经将近两年了,我心里埋着这题目,像____________________,时时茁长着钻出地面的欲望。
六、请仿写下面的句子
例句: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采蒲台的苇
孙 犁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草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填房碱;白毛子只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
我来得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看不见大苇形成的海。我走在淀边上,想像假如是五月,那会是苇的世界。
在村里是一垛垛打下来的苇,它们柔顺的在妇女们的手里翻动。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能成为冀中的名胜。
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次,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等待收割的大苇塘。
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地把怀里的孩子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们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十个女人不约而同的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
枪掩护过去了,闯过了一关。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敌人问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八路?”“没有!”敌人砍断他半边脖子,又问:“你的八路!”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说:“不是!”“你村的八路大大的!”“没有!”
妇女们忍不住,她们一起沙着嗓子喊:“没有!”
敌人杀死了他,他倒在冰上,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的!
“没有!”“没有!”
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民的耳朵旁边,甚至应该一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两句简短有力的话吧!
1.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人和苇结合紧密。请用横线画出来。
2.第二自然段作者详细列举了各种苇的不同用途,是为了具体说明第一段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是( )
A.水养活了苇草 B.人们依靠苇生活
C.这里到处是苇 D.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
3.苇成为冀中名胜的原因是什么?
4.第四、五段的“血液”一词有特定含义,它们是指( )
A.反抗斗争 B.坚强不屈
C.流血牺牲 D.英勇智慧
5.“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6.妇女们为什么在那种时刻一齐沙着嗓子喊“没有”?说说你的理由。
(二)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
朱自清
过了大中桥,便到了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这才是秦淮河的真面目哩。
大中桥外,顿然空阔,和桥内两岸排着密密的人家的大异了。一眼望去,疏疏的林, ① 的月,衬着蓝蔚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此地天裸露着的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 ② 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大中桥外,本来还有一座复成桥,是船夫口中的我们的游踪尽处,或也是秦淮河繁华的尽处了。我的脚曾踏过复成桥的脊,在十三四岁的时候。但是两次游秦淮河,却都不曾见着复成桥的面;明知总在前途的,却常觉得有些虚无缥缈似的。我想,不见倒也好。这时正是盛夏。我们下船后,借着新生的晚凉和河上的微风,暑气已渐渐消散;到了此地,豁然开朗,身子顿然轻了——习习的清风荏苒在面上,手上,衣上,这便又感到了一缕新凉了。南京的日光,大概没有杭州猛烈;西湖的夏夜老是热莲蓬的,水像沸着一般,秦淮河的水却尽是这样冷冷地绿着。任你人影的 ③ ,歌声的 ④ ,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绿纱面幕似的;它尽是这样静静的,冷冷的绿着。我们出了大中桥,走不上半里路,船夫便将船划到一旁,停了桨由它宕着。他以为那里正是繁华的极点,再过去就是荒凉了;所以让我们多多赏鉴一会儿。他自己却静静的蹲着。他是看惯这光景的了,大约只是一个无可无不可。这无可无不可,无论是升的沉的,总之,都比我们高了。
那时河里热闹极了;船大半泊着,小半在水上穿梭似的来往。停泊着的都在近市的那一边,我们的船自然也夹在其中。因为这边略略的挤,便觉得那边十分的疏了。在每一只船从那边过去时,我们能画出它的 ⑤ 的影和 ⑥ 的波,在我们的心上;这显着是空,且显着是静了。那时处处都是歌声和凄厉的胡琴声,圆润的喉咙,确乎是很少的。但那生涩的、尖脆的调子能使人有少年的、粗率不拘的感觉,也正可快我们的意。况且多少隔开些儿听着,因为想像与渴慕的做美,总觉更有滋味;而竞发的喧嚣,抑扬的不齐,远近的杂沓,和乐器的嘈嘈切切,合成另一意味的谐音,也使我们无所适从,如随着大风而走。这实在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但秦淮河确也腻人。即如船里的人面,无论是和我们一堆儿泊着的,无论是从我们眼前过去的,总是模模糊糊的,甚至渺渺茫茫的;任你张圆了眼睛,揩净了眦垢,也是枉然。这真够人想呢。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的晕着,什么都只剩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 ⑦ 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吏美人的臂膀,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1.这篇文段所用叠词很多,请选择下列词放到标有数字的横线上。
A.扰扰 B.曲曲 C.淡淡 D.盈盈
E.轻轻 F.憧憧 G.薄薄
2.下列哪项词语放在横线上不合适( )
A.虽然 B.宁愿 C.但是 D.尽管
3.节选第二段中哪句话体现了秦淮河的繁华?请用曲线画出来。
4.下列修辞手法相同的两句是( )( )
A.老树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
B.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
C.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
D.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5.文中画线部分用了“模模糊糊”、“渺渺茫茫”,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视觉效果?
6.请用一个比喻句形容你读完这篇文段的感受。
八、作文
以《记我的一次旅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600字。
一、1.xuàn 2.dì 3.cēn cī 4.lè 5.cuǐ càn 6.bǒ
7.zhàn 8.hǎ 9.kuài zhì 10.biān 11.lào 12.jué
二、1.瞿 2.渺 3.斑斓 4.缀 5.娴 6.恬
7.谧 8.逶迤 9.潸 10.伫 11.衍 12.篝
13.壑 14.擎 15.焕 16.迢迢 17.镳 18.沓
三、1.潇洒:形容竹子的挺拔、秀丽。
2.荡漾:反映、表现、浓缩。
3.剥夺:侵蚀、破坏。
4.股掌:腿上和手上。
四、C(A.应为喧嚣。B.应为音符。D.应为竟。)
五、1.猛兽
2.珠帘
3.负着重荷
4.泥土里埋着草根。(答案不要求惟一,只要有道理就行)
六、略。
七、
(一)1.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2.B
3.原因是苇塘发生了很多英雄事迹,他们在这里反抗敌人搜捕,在这里流血牺牲。
4.C
5.“仇恨”是指人民对敌人的仇恨;“爱”是指老百姓对干部们、英雄们的爱;“智慧”是指人民群众的智慧。
6.她们知道这个战友是不会说的,但不说又会遭受更多的摧残,于是一齐喊没有,希望战友能少受非人的磨难。同时,这也是她们共同的心声,如果是她们中任何一个人被审问,敌人只会得到同一个答案:没有。
(二)1.它们的顺序依次是:C、G、F、A、E、B、D
2.B
3.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
4.A、C(此两句为比喻,B为拟人,D没用修辞手法)
5.因为灯光黄而有晕,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
6.感受不限制,但文理要通,比喻要贴切。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
作者: 加入日期:06-09-26
--------------------------------------------------------------------------------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20分)
1.给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姹紫yān( )红 ②开tuò( )
③眷( )恋 ④祈( )祷
2.用课文原句填空。(4分)
①___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杜甫《泊秦淮》)
③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试用一个成语概括下列人物特点:(4分)
美籍华人《枣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弗郎士《最后一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学森《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________________
晏子《晏子使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照示例,给下列店铺招牌写解说词。(4分)例:青春摄影院——拍张照片吧!留下你的青春记录。
(1)万里鞋店——_______________
(2)光明眼镜行——_____________
5.语言运用题。(4分)
你的好朋友想抄你的作业,你怎样说才能较为妥当地劝阻他(她),又不伤了你们之间的友情?请用30字以内的文字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50分)
(一)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______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①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②
但是他a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b着黑板,c一支粉笔,d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写: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③你们走吧。”
6.请在文中a,b,c,d这四个位置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词。(2分)7.下面几项中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B.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C.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D.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8.选段中有3处使用了破折号,它们的作用分别是(3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9.为什么小弗郎士感到韩麦尔先生的形象高大起来?________(3分)
10.写粉笔字本不是吃力的事情,韩麦尔先生为什么“使出全身的力量”?(4分)
(二)
“着火啦!着火啦——”
正是午休的时候。大伙儿吃了饭,有的在闭目养神,有的在翻阅报纸,机器轰鸣的车间只有在这个时刻,才像刚打了一仗的战场,松弛、闲散暂时替代了________和________。忽然,从电焊间传来惊恐的叫声。我们的文学家在描写一个人的警觉和敏捷时,常常用“像弹簧似的‘噌’地一下跳起来”这样的句子。可是,这时却没有一个“噌”地一下跳起来。打瞌睡的,眼皮还耷拉着;翻报纸的微微抬起头,感到奇怪地四下望了望;而那一堆在打扑克的,似乎就根本没有听见。
端着饭碗走进车间来的小董听见了。这个曾多次获得地区消防比赛全能冠军的兼职消防队员,闻声如临大敌,把手里的饭碗一放,抱起灭火机冲进电焊间,像一个端着冲锋枪的勇士,向腾腾升起的火焰喷出乳白色的二氧化碳化合物。
火,没有chěng( )凶多少时间就扑灭了。那些刚得到报告的领导赶到了现场,他们个个神色冷jùn( ),望着被烧焦了的水泥地,一声不响。
“你,到办公室来!”厂长脸色铁青,朝那肇事者命令着,气呼呼地走了。
安全科长暗暗庆幸此火没有niàng( )成大灾;否则,这科长的帽子就不在头上了。他松了一口气,毫不客气地摘下了挂在车间墙上的那面“安全流动红旗”。
“你怎么还坐在这儿?快到医务室去啊!”车间主任瞥见小董捂着受伤的小腿坐在一边,对他关照了一声也走了。
不一会儿,机动车间的外墙上贴出了一张醒目的布告,上面写着“机动车间职工×××严重违反厂规,造成了起火事故,为了严防类似事故,教育大家,车间全体干部、职工扣除一月奖金。特此通告。”
从医务室出来的小董,拐着腿朝车间走来。他要去找饭碗,因为这时肚子在咕咕地叫了。然而迎接他的却是这张布告,他一下子感到钻心的疼痛,原来,纱布缠着的右腿,鲜血还在往外渗。
11.为文中括号内填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呈 俊酿 B.逞 峻 酿 C.称 竣 酿 D.逞 竣 酿
12.在文中的横线处填写“松驰”、“闲散”的反义词。(2分)
13.文中描写午休时候几种人的表现,目的是________。(2分)
14.第三段中“如临大敌”比喻________。(3分)
15.文中写厂长、安全科长、车间主任不同的表现,和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关系?(3分)
16.文中插入文学家描写人的警觉和敏捷的句子,其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末尾说“原来,纱布缠着的右腿,鲜血还在往外渗。”有没有深层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给这篇微型小说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2分)
A.烈火见真金 B.午休时刻 C.“大锅饭” D.一张布告的来历
(三)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乎?”晏子对曰:“齐使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19.解释加粗的词。(2分)
①楚人以晏子短 以:
②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延:
③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不肖:
20.选出加粗字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2分)
A.晏子使楚 B.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C.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D.使子为使
21.写出文中涉及的成语(每个2分,共6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2.你认为晏子的反击最有力的是哪一句?为什么?(5分)
反击最有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50分)
23.作文(50分)
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平凡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听到过或看见过许许多多值得大声叫好的人和事、景与物。那么,请说说你最想喝彩的是什么。
当然,如果你对“喝彩”有自己的认识,也请畅所欲言,发表看法。
要求:
1.以“喝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思想内容积极向上;
3.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写出区(县)、学校的名称和师生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1.嫣 拓 juàn qí
2.国破山河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夜阑卧听风吹雨
人生自古谁无死
3.比如:憣然醒悟,后悔莫及身在曹营心在汉 巧舌如簧
4.(1)行万里路,奔万里前程。(2)带给你一个光明的世界,光明的未来。5.略
6.a.哽 b.朝 c.拿起 d.使出 7.B
8.①解释 ②声音延长 ③停顿
9.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热情所感动。
10.这里倾注着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
11.B 12.紧张亢奋 13.表现人们对火情的冷漠,与小董救火行为作对比 14.小董面对火情的严肃紧张的神情。 15.写这些人是为了表现他们的官僚作风,从而深刻揭示文章的主题。 16.通过对比,反衬人们的麻木和冷淡。 17.这里呼应“心痛”一词,救火受伤不但没有受到表扬,反而还被扣了奖金。 18. C19.①因为 ②您 ③迎接,引进 ③没有才干的,无能的 20. D 21.①张袂成阴 ②挥汗如雨 ③比肩继踵 22.齐使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理由(略)
23.作文(略)
一类卷27——30分;二类卷23——26分;
三类卷19——22分;四类卷18分以下。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
作者: 加入日期:06-10-11
--------------------------------------------------------------------------------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把它找出来并订正在下表中。
颓唐 狼籍 变卖典责 万籁俱寂
黯淡 酬谢 饮气吞声 情不自经
2.默写
弦既不调,掷地云:“________,________。”
还感觉到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
3.关于《背影》一文,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它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背影进行叙事抒情。
B.它是一篇纪实散文,写的是实际发生的事,不是虚构的。
C.它是一篇抒情散文,集中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D.它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8年前在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的情景。
4.《我的母亲》一文的开头作者为何要交代不知道母亲的名字?
( )
A.时间长了,作者确实忘记了,表现了作者深深的内疚之情。
B.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C.说明母亲没有丝毫地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深沉的谴责、控诉之情。
D.因为母亲去逝得早,没有留下姓名。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他将虎皮盖在这儿,自己却走了,这一招叫“金蝉脱壳”。
B.父亲三十多年默默无闻地为这所学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C.如果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又怎么会如此漫不经心呢?
D.同学们三五成群地排着整齐的队伍,行进在乡间的小路上。
6.根据下面情境,回答后面的问题。
数学课上,学生甲上课看小说,学生乙在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后,学生甲问学生乙:“我看小说挨批评了,你呢?被老师发现没有?”学生乙说:“没有。”
(1)学生甲的话“你呢?被老师发现没有?”隐含的意思是:
(2)学生乙的回答恰当吗?如果不恰当,他应当怎样回答?
7.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二、阅读。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景,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
『叁』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有答案 阅读文章越短越好
自己写吧 兄弟 加油!↖(^ω^)↗
『肆』 初二语文试卷
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伍』 8年级语文卷子
8年级语文卷子
这四首诗都是写景抒怀的佳作。
作者笔下的田园风光,
大漠烽烟内,滔滔江水,危楼远容眺;
或自得其乐,或苍茫壮阔,
或情意绵绵,或垂暮苍凉,
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复杂的情感。
对人生的思考,对故乡的依恋,
对际遇的无奈,对的感慨,
处处闪亮着古典诗歌的美。
『陆』 初二下学期语文试卷(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总分:150分包括卷面分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读下列这段话,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 )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肌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bàn( )梅花,深黄的qìng( )口的蜡( )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2分)
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__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_,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生命是酒 ②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3、参照加点的文字,将画线部分加以调整,使整段话更整齐、和谐。(2分)
正当平缓似锦绣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宽的峡谷。发出的声响如虎啸震川,浊流如奔涌如腾飞的巨龙,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溅的钢花,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强烈的震撼。
画线部分应该改为:
4、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以下活动:(8分)
(1)写一句与母亲有关的俗语或格言。(1分)
(2)仿写句子。(2分)
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它像
, 。
(3)为了教育孟子。其母三易其居,古今中外象这样的事例不少,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请你写出一个著名的事例或能给人启发意义的故事。(不少于50字)(3分)
(4)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不少于15字)(2分)
5、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10分,前4小题每题1分,后3小题每题2分)
(1)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_。(2) ,儿女共沾巾。
(3)念天地之悠悠, (4) ,坐看云起时。
(5)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含情感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表现他的凄苦处境的诗句是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春天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我国古代诗人留下了不少描画春天的名句,请你写出最喜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填空(4分)
(1)《名人传》主要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 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其作者是法国的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主要讲述了 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
二、阅读训练与提高:(60分)
(一)鼾声 (21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①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
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②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7、这篇文章以_ 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写在横线上: 。(4分)
8、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表现父亲 (3分)
9、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的”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0、简析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的原因。(4分)
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第二次是因为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1、文中画波浪线处是_________叙,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分)
12、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了 (3分)
(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3分)
[美]海伦•凯勒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么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却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3、第一段中“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一句话重复吗?为什么?(3分)
14、第二段中为什么说“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3分)
15、第二段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3分)
16、如何理解“有了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这句话?(3分)
17、从文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对比作者的态度,谈谈你的生活态度。(4分)
18、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或诗句。(3分)
19、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4分)
(三)(15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0、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 朝文学家。(2分)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俟其欣悦 ( ) ⑵媵人持汤沃灌 ( )
⑶同舍生皆被绮绣 ( ) ⑷腰白玉之环 ( )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3、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3分)
24、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4分)
三、作文(50分)
2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作文。
1、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2、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3、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3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作文,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rùn 瓣 磬 là
2、B
3、发出的声音如震川的虎啸,奔涌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
4、略
5、(1)(2)(3)(4)略(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略、
6.略
二、阅读训练与提高:(60分)
(一)(21分)7、时间 “夜色已深”、“月亮在窗外移”、“月亮从窗口消失”、“随后”、“最后”。
8、对儿子坚定的盼望与思念。 9、对儿子细心、周到的关爱。10、父爱如磐石,我感动又内疚;父爱如母,我被深深地感动。 11、插 表现“我”当年的无知,为下文写“我”装作打鼾作铺垫。 12、父子之间深沉感人的爱。
(二)(22分)
13、不重复。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突出健康的人们不珍惜自己的优越条件,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为下文阐述做了铺垫。
14、因为只有人们意识到将要离开世界时,才会感到生命的压力,感到时间的宝贵,才会珍惜生命,努力呈现出渴求生命而奋斗的真实一面。
15、对比,突出了健康人与盲人对待生命的截然不同的消极与积极的态度,告诉人们"应该珍惜现在"的道理。
16、这不仅是作者对生活发出的感慨,也是她人生哲理的总结,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应当珍惜现在的生活。
17、乐观、坚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灾难。
18、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9、略
(三)
20略
21、⑴等待 ⑵热水 ⑶通“披”,穿 ⑷腰佩(用作动词)(4分)
22、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分)
23、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意同即可,3分)
24、例: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2分)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试卷(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轩邈(miǎo) 衔觞(shān) 食(sì)马者 负箧(qiè)
B、清冽(niè) 谪(zhé)守 属(zhǔ)予 靧(huì)面
C、堕(huī)事 觥(gōng)筹 晦(huì)明 卷(juǎn)石
D、折戟(jǐ) 媵(yìng)人 外见(xiàn) 鸢(yuān)飞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互相轩邈(高) 造饮辄尽(往、到)
B、不以千里称也(出名) 緼袍敝衣(旧絮)
C、照汗青(指竹片水分蒸发如汗)千里共婵娟(指月亮)
D、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杂然而前陈者(摆开)
3、找出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或置酒而招之 B、黔娄之妻有言
C、无怀氏之民欤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5、连线题。(2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龚自珍 元朝
《水调歌头》 张养浩 清朝
《己亥杂诗》 苏轼 唐朝
《行路难》 李白 宋朝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B、《马说》一文通过写千里马的遭遇,暗示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既不识别人才,又不重视人才,致使大批人才终身被埋没。
C、《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清新隽永的写景美文,着力刻画了富春江的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积极乐观的处世情怀。
D、《醉翁亭记》一文骈散结合,写景和抒情相结合。
7、填空。(12分)
1)、文学常识填空:
①、《满井游记》选自《 》,作者 (朝代)文学家 。
因为是公安人,所以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世人称为 。
②、《与朱元思书》选自 ,作者 , 文学家。
2)、古诗文填空:
①、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伤心秦汉经行处, 。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 。
④、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杜甫身处漏屋,还存忧国忧民的情思的诗句是 , 。
⑤、《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⑥、 , 。是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⑦、《送元二使安西》中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的诗句是 ,
。
⑧、《赤壁》一诗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 。
8、写出两句含山水的诗句。
①
②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20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这篇短文选自 ,作者 。(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造饮辄( )尽 或( )置酒而招之
不戚戚( )于贫贱 衔觞( )赋诗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嗜( )酒 汲汲( )衔觞( ) 黔( )娄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阅读回答:(10分)
1)、“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2分)
2)、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并说明各自刻画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形象?(3分)
3)、 说说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2分)
4)、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课外阅读所知,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回答问题。(27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暗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表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难若此。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弗( )之怠 走( )送之
又患( )无硕师 持汤( )沃灌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皲( )裂 容臭( ) 以衾( ) 俟( )其欣悦
3、写出文段中的两个通假字:(2分)
通 解释
通 解释
4、下面“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2分)
例:俯身倾耳以请
A.无从致书以观 B、计日以还
C.人多以书假余 D、以衾拥覆
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作者求学的艰苦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7、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是 (2分)
8、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自己缊袍敝衣,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
9、文中极叙作者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和刻苦,用意何在?(2分)
10、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2分)
11、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4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9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词语(3分)
若夫( ) 春和景( )明 连月不开 ( )
尝求( ) 居( )庙堂 微( )斯人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上文第一段极力渲染 的气氛,第二段极力渲染 的气氛。(2分)
5、对文中照应手法的理解:“进”和“退”分别照应“ ”和“
”。“二者之为”照应 。“斯人”照应 。(2分)
6、前两段文字写“迁客搔人”在岳阳楼上“览物之情”因景而异的原因是什么?(2分)
7、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3分)
8、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的话回答)(2分)
三、作文。(30分)
1、话题作文:
书,各种各样的书。书,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书,蕴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书,会有说不完的话语……请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2、半命题作文。
将《我迷上了 》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字数在600字左右。
3、以上2题作文任选一题。
参考答案:
一、1、D 2、C 3、D 4、A 5略 6、C 7 1)、①袁中郎集笺校 明
袁宏道 公安三袁 ②《艺文类聚》 吴均 南朝梁 2)、略 8、略
二、1、《五柳先生》 陶渊明 2、就 有时 忧愁的样子 酒杯 3、shì
jí shāng qián 4、(1)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地连饭也忘了吃。(2)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5、(1)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姓什么,因此称其为五柳先生。(2)1、好读书,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2、性嗜酒,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3、著文章,展示了一个自得其乐的五柳先生。(3)、和“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其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4)是一个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
(二)1、不 跑 忧虑 热水2、jūn xiù qīn sì 3、“支”通“肢”肢体 “被”通“披”穿着 4、A 5、①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话。 ②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人。6、三个方面:得书难,从师难,求学难 7、烨然若神人8、对比的写法,突出自己求学生活的艰苦9、勉励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10、运用对比手法。①以自己年幼得书,从师,求学之难和同舍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对比②以自己年幼时奔走之辛劳,生活之清苦和同舍生优越的生活条件作对比。 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11、言之有理即可
(三)1、像那 日光 放晴 探求 处在 没有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3、(1)、不因为外界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2)、在天下人忧愁之前而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4、悲凉 喜悦 5、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上文迁客骚人的悲喜 古仁人 6、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7、写作者的胸襟抱负,并与友人共勉。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