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卷的参考答案和解析
⑵ 2013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不能依靠网络的
⑶ 2013考点通。高考语文综合试卷5到8的答案 有的发
不知道对不对哦 只能找到这个考点通高考语文综合试卷(五) 答案 一、1.A 2.C 3.A 4.B 二、5.B 6.C 7.D 8.C 9.(1)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2) 所以文王果真得到了吕尚的帮助,建立了功勋,终于据有天下做了帝王。 处在难免一死的形式下,可以对秦国稍微有些益处,这就是臣子最大的希望了,臣子还担心什么呢? 10.(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独守空闺,对出征的丈夫充满思念、牵挂,孤独、寂寞的思妇形象。(1分)诗人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思妇的哀怨,以双飞双栖的燕子反衬思妇的孤独;(1分)以“寒砧”“落叶”、明月照在流黄上的恼人景象来烘托思妇的离愁别恨。(1分) (2)本句运用了主客倒置的笔法。(1分)分明是深秋的萧萧落叶催人捣衣而砧声不止,诗人却故意说“寒砧催木叶”,从而巧妙地渲染出砧声所牵动的主人公的愁思。(1分)“催”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寒砧声、落叶声汇集起来对闺中少妇相思的催动,促使她更觉内心空虚寂寞的情景。(1分) 11.(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位卑而足羞 官盛则近谀 (3)梧桐更兼细雨 怎一个愁字了得 (4)会桃花之芳园 序天伦之乐事 三、12.BE 13.C 14.同样是“团圆”,除夕的“团圆”富于“惕惕”(惊恐不安、心绪不宁)之情,祈求来年无病无灾;(2分)中秋的“团圆”则洋溢着温暖、感性和浪漫,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2分) 15.中秋节起源于“拜月”(或“祭月”)。(2分)根据史籍记载,《周礼》中已有“中秋”一词,每逢中秋夜都要迎寒和祭月;(1分)北宋时,中秋节以爬山登楼先睹明月为快,然后举行拜月仪式。(1分) 四、(一) 16.原始的人类已经拥有了文明,(1分)走出山洞后,却有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对人类文明肆意践踏,(1分)把本来美好的世界变成了黑暗、丑恶的世界,(1分)让人类的生活变得痛苦、迷茫。(1分) 17.①作者运用以小见大(或对比)的手法,(1分)通过对中西方人寻找洞穴不同的目的来反映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2分)②西方人注重物欲的满足和人性的解放;而中国人重义轻利,寻觅精神栖息地。(2分) 18.相同点:“桃花源”和“水帘洞”都是对恶浊乱世的一种抗争方式,都是对理想的精神天地的追求。(2分)不同点:“桃花源”代表着一种通过营造自我的遗世独立的精神世界来抗争恶浊乱世,是消极抗争样式,但是它涵养了古代乃至现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上宣泄的空间。(2分)“水帘洞”面对压迫繁育奋力斗争,是积极抗争样式,它有力地推动着历史的进步。(2分) (二) 19. ①坚持以佛得角的本色进行演出——不用英语,不用浓妆,赤脚登台等。②坚持在家乡唱歌,拒绝到巨商富贾家中演出。③拒绝奢华的生活,关心帮助贫困、流浪的人。(每点1分,答对三点给满分。结合第四自然段、第7自然段的相关内容概括。) 20.西莎莉亚是第46届格莱美歌后,歌唱成绩斐然,为佛得角人争得了荣耀。(1分)她始终坚持赤脚上台的本色表演,拒绝奢华的生活,帮助穷困者,为佛得角人提供了一个榜样。(2分)虽历经人生苦难,她终于大器晚成,给那些暂时处在艰辛中的佛得角人带去了生存的希望。(2分)因此,对佛得角人而言,他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位歌坛巨星,更是一位楷模、一个骄傲和一份希望。(意思对即可。抓住原文结尾处的语句“对佛得角人而言,他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位歌坛巨星,更是一位楷模、一个骄傲和一份希望”,结合全文对“楷模”“骄傲”“希望”做解析。) 21. 任何一种成功的人生都不会缺少苦难与艰辛,一个人一味地消极哀叹,于事无补。(2分)西莎莉亚在20岁到35岁的15年间放弃了演唱,借酒消愁,此时的苦难并没有变成奋斗的动力。当机会来临,她把对生活的理解注入演唱,大获成功,这段“苦其心志”的经历酝酿了成功的美酒。(2分)同样经历生活考验的还有海伦·凯特。她在失去视力和听力后也曾自暴自弃,但在导师安妮·沙利文的帮助下,学习了多门语言,从事写作,留下名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又为盲人学校集资,成为著名的慈善家。(2分)她们的经历都在诠释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意义,都值得我们深思于学习。(个人观点概述2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列举另一名人事迹并作简析2分。本题为探究题,能够围绕,孟子语句和文本内容及相关名人事迹言之成理即可。) 五、 22. 水疗通过水的机械力,将溶解在淡水中的芳香或有刺激性的药物作用于如人体,以治疗疾病、增强体质,有浸、冲、擦、淋洗等方式。(或:水疗是一种能治疗多种疾病、增强体质的方法有浸、冲、擦、淋洗等方式。它将芳香或有刺激性的药物溶解在淡水中,通过水的机械力,作用于人体,①②是次要信息,③④⑤⑥分别提供原理、溶质、方式、作用等主要信息。内容完整2分,语序合理2分,字数符合要求2分。) 23,。生命像一支花朵,艳丽、芬芳,但又易折。当你与同学嬉闹推搡着下楼时,当你肆无忌惮地横穿马路时,当你把易燃易爆物品带上火车等交通工具时,你是否意识到安全隐患就在我们身边?为了每个人的幸福,请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内容2分,语言2分,修辞2分) 六、 24.【写作提示】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不给材料,不出引言,题目本身就是作文立意——与人为善。善者,善良,友好,慈善也;与人为善,即以善意的态度对待和帮助他人。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更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必备素质。提倡与人为善,对于当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题,考生可作议论文,可写记叙文,也可写题目要求范围内的其他文体。但是,无论选何种文体,主旨都应该是:倡导与人为善的品行,宣扬与人为善的美德。 高考语文综合试卷(二) 一、1.C 2.C 3.B 4.C 二、5.B 6.B 7.C 8.B 9. 贾充称颂武帝宽厚仁慈,而且又是长子,有做君王的德行,应该继承王位。 很喜欢推举人才,每逢有所荐举,必定自始至终地规划安排,因此很多士人都归附他。 10.(1)一是回家的时间晚,还多次将树上的鸟儿惊扰;(1分)二是喝酒喝到半醉,连回家的路都弄不清了,以致几次问人。(1分)不直接写游之“佳”,却写游罢之态,让人自然联想到游时之盛,给人以想象空间,留有无穷的余味。(2分) (2)此时显示出平和欢愉的情感基调。(1分)表现在诗中,一是游兴之盛,(1分)二是景色之丽。(1分) 11.(1)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3)卷起千堆雪 一时多少豪杰 (4)则必有我师 是故子弟不必不如师 三、 12.CE 13.B 14.(1)“理趣”是宋诗中一种品格甚高的趣味。(或:“理趣”,就是宋诗包含了道与理的精妙意味。)(2)“理趣”使宋诗将哲理巧妙地熔铸于诗情诗境之中,不是只有纯粹的哲理诗才有“理趣”(每点2分) 15.《游园不值》一诗,包含这样的“情”:诗人兴冲冲来游园,不料被拒之门外,满心失望之时,抬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正探出头来,让诗人感受到绚丽的春光,心头为之一震。诗中又包含这样的“理”:世间一切美好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最终将冲破阻挠,脱颖而出。在这里,“理趣”以“情”为媒介,由“情”生“趣”,“趣”与“情”相伴,具“理趣”味。(能从“情”和“理”的角度分析即可,分析“情”和“理”各得2分) 四、 (一) 16.①幸福常常是朦胧的、有节制地悄悄扑面而来。②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本色的、亲切温暖的。③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④幸福有时乔装打扮而来。⑤幸福有时会很短暂。⑥幸福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每点1分,答对五点得满分) 17.(1)句中运用了比喻。把逝去的幸福喻为“标本”,把现有的幸福喻为“披着露水散发的清香”的鲜花。这句话的含义是人们喜爱回味已逝幸福,却忽略现有的幸福。人们往往在幸福来到之时并不意识到这就是幸福,因此,也不会珍惜幸福,享受幸福,直到失去幸福时才会去回味幸福、追思幸福。 (2)这一句把感受幸福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境界,提醒我们要向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一样,即使生命终结了,尚且为“曾经生活过”而感到“很幸福”!这种幸福观,实质是一种崇高、极乐、至美的人生观。(每句2分) 18.①文中“提醒”的含义不是对苦难的警告,而是提醒大家对幸福要珍惜。题目里的“提醒”实际上可以用“懂得”“珍惜”来替换。②常听人说“我不幸福”,是真的不幸福吗?不是的,是我们太爱忽略幸福,感受到不幸福。③要理解幸福确实无处不在,要能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幸福,也确实要时时提醒自己。④如果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是幸福的,那么我们就能得以享受生命中的美好而不至于留下难以追悔的遗憾;会让我们的幸福指数得到很大的提高。(答出其他方面的内容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 19.①科学评估农药残留风险;②探明造成残留的污染源;③积极防控,未雨绸缪。(一点1分,二点4分,三点5分。) 20.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2分)作用:本段以茶叶为例,非常详细地解读了科学家应该从农产品和食品中发现那些对人类有害的污染物,继而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详实有据,形象可感。||本段通过准确列出茶叶中二类不同农药的残留量(1%——3%;40%——98%),揭示了脂溶性农药与水溶性农药这二类农药残留中前者是不具有危害的,而后者危害则很大。形象直观,准确。(选其中之一予以简析,言之成理即可,2分。) 21. 原因:相关宣传匮乏,公众对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只知道农药对人体有害,不知道是否有害还有个量的问题。(2分)办法:①加快有关科学知识的普及,让公众知道什么样的农药残留才是真正有害的;②切实重视食品农药残留问题,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管控与预防并举,让公众能放心、安心。(4分,言之成理即可) 五、 22.①《竹书纪年》记述的可能是地震的震后现象;②《吕氏春秋》则具体记述了文王时一次地震的时间和范围;③从《汉书》开始人们就把地震作为灾异现象加以记录。 23.青松,昂起头颅笑对大雪,映现了高洁的内心;翠竹,挺着腰杆迎接暴雨,昭示着坚定的操守。 六、 24.【写作提示】 千禧宝宝、奥运宝宝、龙年婴儿潮等等,反应的是现代社会上非常普遍的一种跟风现象。跟风的深层原因是当事人的没有自信,缺乏理性。由于对一些必须面对的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只好盲从,其结果当然是可笑的,荒唐的,甚至是可悲的
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论新事物的接受与拒绝
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新的事物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如前些年的克隆羊“多利”,最近的“奔腾4”面市,面对它们,我们应该接受还是拒绝呢?我认为我们应该“创新”地接受。
其实,达尔文的《进化论》中也存在着这样的观点。生物之所以能进化都是因为其后代在接受其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如果不相信的话就请看看自己的样子和祖先猿人的样子的区别,相信这样之后,你不会再怀疑。还记得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吗?他在接受前人对光的认识所提出的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考,最后提出了光的粒子二象性。
如果这几个例子还不能说服你的话,你就试想一下,为什么我们会从奴隶制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呢?不就是因为创新地接受吗?前者接受了原始社会的文明,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改造,而后者又在前者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改造,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社会主义社会还会被后人不断地创新、改造,进而到达一个更完善的社会。
也许你会说,这些都离我们太远了,那么你一定还记得几年前你在上电脑课时学“Dos”命令吗?一大堆复杂、繁索的命令摆在面前,一不小心敲错一个键就会前功尽弃,又要从新输过一遍,令人烦不胜烦。而现在则方便多了,科学家们在“Dos”命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把他们编在每一个功能键里,只要轻轻一按便可以省了你不少时间。也许你还会说,这样不就使操作者没有了思考吗?又错了,这正是为操作者更好地思考而准备的。当他们学会了这些知识便可以在前人创新所留下的基础上继续创新,然后出现新事物,后人又在他们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又出现新事物,如此不断地循环,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你平时在报章上看到的“日新月异”这个词就是因为人们对新事物创新地接受才出现的。可见,创新地接受比墨守成规地拒绝更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⑸ 哪位大神有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啊
1. B
A选项养殖业,与日俱增;C选项烂摊子,卷帙(zhì);D选项信笔涂鸦,湮(yān)没无闻。第一题字音字形依旧简单,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A选项字音都对,字形均错,这打破了以往高考字音错一、字形错一的规律,说明字音字形考查方式灵活多变,已经不再限制在“字音和字形”二题合一,而是在转变为字“音形”题,表面看起来难度提升了,其实是降低了难度。
2. A
B选项“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一句,删去“对于”;C选项“原因,主要在于……所致”,删去“所致”;D选项“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后加“力度”。
病句题着重考查句式成分,我们抛开所谓的六种病句模式,会发现今年的错误选项全部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句子中的词语达到修改目的。夯实汉语语法,学会对句子层次的划分,成为解决病句题的最有效也是最高效的技法,一定要重视起来。
3. C
“原形”有成语“原形毕露”,易题库高思经常说现出“原形”,指本来面目,含贬义,而原型可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放在此处,可认为是专业术语类的名词,必选“原型”;“处置”事件,强调解决问题,而“处治”强调治理、惩罚,在此选项,交通事故属于“事件”,必选“处置”;“融化”,一般只指冰、雪、霜等受热变成水,“熔化”指铁等固体受热到一定程度而变成液体、胶状或粉末,强调条件是固体受热变形。
第三题难度一般,可以通过排除法来做选项的删减。三组词基本没有生僻词,留意文学创作、新闻事件、科学常识,三个选项就都很容易做出选择。高思发现今年词汇运用考查不是强调深度上的艰涩生僻,而是注重在广度上的博览。
4. D 2431
这道题的逻辑可以通过两种分析得出答案,第一,根据关联词,“如果”、“即使”、“因为”三个关联词给了我们逻辑上的导向,第二,根据内容的“顶针”,“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强电磁波的环境”——“不太强的电磁场环境中”——“较弱的电磁辐射”。
本题比以往的语句衔接都要简单,主要是增加了关联词,给出了更多的有效信息,所以更容易辨别。即使去掉关联词,也有相对直白的语义程度来判断,不具有区分度,考查比较失败,高思认为是此次高考卷的友情送分题。
5. A
按照专业术语来说,属于动词的自动和他动,A选项“飘”是“花香”的主动动作;BCD选项的“酿”“吹”“关”分别是“生活”、“惆怅”、“春色”的他动动作;我们做题的时候,只要看出来BCD选项均是拟人的修辞义,而非本义,就可以很容易得出答案。
这道题是新式题型,以往未曾出现过。今年成语题和文学常识题都未出现,特别是成语题,已连续两年未出现,但是综合全国高考卷形式以及考试说明,成语题依然可能再次出现。这道题型属于一种新的尝试,需要看今年的考查结果看今后的趋势,若是区分度比较合理,可能会再次出现。
基础知识题小结:
基础知识整体题型变动较大,这种变动是科学的,这是我们的最基本的论断。科学性主要在于,基础知识考查回归“字(1、5)——词(3)——语(2、4)”的语法范畴,更贴近我们实际的语言运用,成语题和文学常识偏文学类的题型被剔除。因此,高思认为这种变化是具有持续性的,具体的题型变化和转向会在这种科学性的基础上微调,成语题和文学常识题的回归难度比较大,除非出现命题人的大的变动。虽然说题型变动比较大,可难度基本没有什么提升,反而是稳中有降,这也是新题型出现的定律,以难度的降低为补偿,给同学们适应和缓冲的时间。高思认为今年的基础知识得分率会较高,yitiku明年难度则一定会适当提升,2014年的高考同学们需要警醒。
6. C
预,预先。本题考查难度不大,第五段整个围绕曹彬的“料事在前”来写,这个字的含义是可以结合文段意得出答案的。
7. D
A选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前“以”翻译为“把”,后“以”翻译为“用、凭借”;
B选项两个“所”都是结构助词,属于“所V”结构,把动词变为名词性结构;
C选项两个“何”都是疑问代词,翻译为“什么”;
D选项前一个“之”属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时候”,后一个“之”在谓语和补语之间,翻译为“得”,“哭得悲痛”。
A和D选项都有问题,但是A选项用法相同,意义不同,D选项意义和用法均不相同,所以最后答案选择D。本题考查难度较大,特别是A选项,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解题时需要仔细审清题目要求,“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具体解法需要分步骤,先用法,搞清楚加点词的位置和词性,后意义,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慎重对待,仔细揣摩。
8. B
“近名”指好名,追求名誉。B选项放入原文之中,本身内容就很不搭,如果“一直拒绝收礼,就会得到好的名声”,那为什么又“遂受”呢?本题四个选项的句意都可以通过文意和词意两个方面做出回答,难度中等。
9. D
“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属于无中生有,就像我们在高思的课堂上讲的,有些内容是属于不符合“价值观”的,就可以重点关注,比如D选项对太祖的“不良”揣测。本题关键在于将选项一一对应回原文,不过度推理也不遗漏情节。
10. 标准答案:
“美窃视彬微笑”:曹彬已经料到太祖不会兑现承诺,甚至预见到太祖要说的理由,潘美的会心一笑,表达了对曹彬的钦佩。
“上亦大笑”:太祖被臣下猜透了心思,大笑中含有自嘲和对曹彬的赏识。
高思答案示例:
第一处“笑”是潘美私下看着曹彬微笑,在攻克南唐之际,潘美预先恭喜曹彬即将被太祖封为使相,但曹彬认为太原尚未统一,太祖会暂缓封相。曹彬料事在前,果然言中,潘美对曹彬报以默契以及敬佩的笑;
第二处“笑”是太祖也大笑,太祖听了潘美窃笑的缘由后,既赞赏曹彬的预测,庆幸得此将才,慨然大笑,又为自己的心思被猜中而窘迫,因此掩饰自嘲地笑。
本题为新式题型,不仅仅是一道文意理解题,也是变相的翻译题,只是不需要同学们做精确的逐字翻译,有其大意即可。解题关键在于要锻炼一定的归纳分析能力,先做翻译,得出文本内容,再具体编排,按照题目要求阐述缘由,答题条理要清晰。
文本翻译:
曹彬字国华,是真定灵寿人。其父曹芸,任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曹彬出生周岁时,他的父母把各种玩具排放在桌子上,看他取什么。曹彬左手拿干戈,右手抓俎豆,过一会儿又拿一方印,其他的不屑一顾,人们都感到惊异。
显德五年,出使吴越,传达完使命就回朝。私下相见之礼,一点也不接受馈送,吴越人乘轻舟追送给他,以至再四,曹彬还是不接受。过一会儿说:“我最终拒绝他们,是近于邀名啊。”于是接受下来回来登记,全部送给官府。
当初,太祖管领禁兵,曹彬中立不偏不倚,没有公事从不登门,群居宴会,也很少参预,从此被器重。建隆二年,从平阳被召回朝,太祖对他说:“往日我常想亲近你,你为什么总是疏远我呢?”曹彬叩头谢罪说:“我是周室的近亲,又忝任宫内职务,端正做官,还怕有过失,哪里敢妄自结交呢?”
乾德七年,讨伐南唐。长期的围城中,曹彬常常缓攻,希望李煜能归降。城即将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疾不处理事务,诸将都来探病。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石能治好的,只要诸公诚心立誓,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就会自动痊愈。”诸将答应下来,一起焚香立誓。第二天,病情稍微好转。再过一天,金陵城被攻陷。易题库李煜与他的大臣们一百多人到军营请罪,曹彬安慰他,用贵宾礼接待他,请李煜入宫换装,曹彬只派几个骑兵等在宫门外。部下暗地对曹彬说:“李煜入宫如有不测,怎么办?”曹彬笑着说:“李煜向来懦弱不能果断,既然已经投降,一定不会自杀。”李煜的君臣,最终赖以保全。
当初,曹彬统领军队,太祖对他说:“等攻克李煜后,任命你为使相。”副帅潘美预先向他祝贺。曹彬说:“不是这样,这次行动,仰仗天威,遵照朝廷谋略,才能成功,我又有什么功劳呢?何况使相是极品呢?”潘美说:“怎么说呢?”曹彬说:“太原没有平定啊。”回朝后,献俘虏。太祖对他说:“本来要授任你为使相,但是刘继元没有攻灭,暂且稍微等待一些时候。”听见这句话后,潘美偷看着曹彬微笑。太祖发觉后,于是责问他为什么发笑,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按实情回答。太祖也大笑起来,于是赐给曹彬钱二十万。曹彬退朝后说:“人生何必作使相,好官也不过多得些钱罢了。”
咸平二年,生病。真宗亲自看望,亲手替他和药,又赐他白金万两。六月去世,终年六十九岁。真宗亲自致祭痛哭。
文言文阅读小结:
首先是题型设置的明显变化,文言文的分值由原来的四道选择12分增加至四道选择一道主观16分,难度有所提升,区分度排名为7—10—8—9—6,第7题错误率会较大,第10题扣分率会较大。考查点没有变化,实词、虚词、句意、文意全部保留。
其次,选材回归传统的唐宋人物传记,并没有延续去年的明朝非主流趋势。文章内容要求较高的文学历史素养,比如南唐李煜、北汉刘继元、太祖以宋代周的时代背景会帮助我们理解文意。
最后,文章内容和当下社会联系比较紧密,其内夹杂着祖国统一、人道主义、官员收礼结党等现实命题,再次印证了我们在高思课堂上强调的古文必须结合现世,理解才能更为透彻。
11. 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其时也。夫施吉报凶谓之命,施凶报吉谓之幸,守其所志而已矣。
断句题小结:
断句题难度较小,有非常明显的虚词,包括“之”“也”“夫”等帮助我们划分句子,另外,对偶句较多,行文对称性比较强,非常有利于同学们答题。
12. ①B
末照指余辉,“后世仰末照”指的是后世的人们依旧敬仰他的功绩。
②标准答案:
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易题库结合“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高思答案示例:
此诗开篇首句运用起兴的手法,引出倜傥高妙的鲁连的形象,再以出海明月的比喻表达了对鲁连如明月般光芒万丈的才华的赞赏,接着两句诗阐述鲁连说服魏赵,合力抗秦的丰功伟绩,以及鲁连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令后世仰慕。由此引出,李白自己想要建功立业,但又不屑于追名逐利的崇高旷达的人生理想。
诗歌鉴赏小结:
题型上由去年的两个选择题变回了从前的一个选择,一个主观,去年的尝试饱受各种非议,今后将会固定在一选择一主观的形式上。熟悉的作者,不熟悉的作品,熟悉的作者生平,不熟悉的人物典故。今年的诗歌鉴赏题剑走偏锋,相对2012年的高考题,更是做出了极大的颠覆,感觉上矫枉过正了。题目难度偏低,第一题又是高思课堂上反复强调的“价值观”的问题,完全可以直接猜出答案。第二题涉及人生理想,也不是大问题,关键在于“结合诗句”四个字上,不能脱离诗句,而要针对全诗,逐句理解,最后推导出李白的“人生理想”。同学们不能因为对李白的熟悉而偏离诗句,仅凭空泛的内容和一些主观评价给出答案,这是大忌。
13. 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④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易题库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4. C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A),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B)。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C)。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D)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
小八卦:高思教研室最早拿到试题后老师们自己做,对此答案有争议,一部分老师认为是A,一部分老师认为是C,因此产生争议,并未达成共识,并以五元人民币为赌注,但如果必须选一个的话,我们偏向是C,原文是“无法与之相比”,选项是“可比”。A选项在于根据题目要求不能支持“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A选项和工程学奇迹没什么关系,但是属于考生自我的猜测,所以最终被否定。
15. B D
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A)
“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B)不是“有翅后即升空飞行”。
与鸟、蝙蝠的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C)
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烧”,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D)选项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应该去掉“碳水化合物”,这里我们要对竞争对手学而思“勇敢地”第一时间给出了错误答案表示惊讶!!!当然,我们也对学而思第一时间能够给出答案表示赞赏,学而思的老师们也辛苦了@@
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家族……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烧”,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小的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根据划线部分,我们可以推理出E选项的“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是正确的。
16. 标准答案:
①苍蝇飞行时必须高速扇动翅膀,鹏鸟翱翔时可以不扇动翅膀。
②苍蝇飞行时借助自身扑翼产生的升力,鹏鸟翱翔时借助外界的上升气流。
③苍蝇飞行时可做出急转弯的动作,鹏鸟翱翔时无法做到。
高思答案示例:
①苍蝇飞行时必须高速扇动翅膀,而鹏鸟翱翔时偏滑翔,少扇动翅膀。
②苍蝇扑翼飞行时翅膀是在画八字形,而鹏鸟翱翔时翅膀像固定的机翼。
③苍蝇飞行是依靠翅膀制造的可控涡流,向上和向下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而鹏鸟翱翔是借助外界的上升气流。
④苍蝇飞行时产生的向前的推力远超其自身体重,可作出惊人的急转弯,而鹏鸟图南,只朝一个方向前行。
本题结合课本《逍遥游》来考查,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之前高考与课本的联系除去诗歌背诵,基本不相关,这次加强了对课本内容的考查,虽说浅尝辄止,但是在文本之外选择其它文本做对照,这是今后最可能的一种考查方式,我们要留意这种倾向,加强自己对课本的熟悉程度。然而,回答本题时还是要回到原文,即“昆虫”与“鸟、蝙蝠”的不同点来回答,划分好层次,基本上就不成问题了,切勿因过度留意“鹏鸟”而失去了答题的准则:一切从文中来,到文中去!
社科文阅读点评:
首先,在题型设置上,由以往的一道选择、一道主观,变为了两道选择(其中一道是双选)、一道主观。同时在分值上也有所增加,由以往的8分上升到了12分。其次,在难度上大幅提升,今年区分度很大,预计失分率会比较高。例如15题E选项,前半句“昆虫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家族”与后半句“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分别来自原文中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且后半句需要推导得出,这是北京卷实用文本阅读题中从未出现过的,比起以往一个选项只对应一段原文的单纯原文摘抄,难度提升许多,做惯了以前简单题的北京考生可能一时间有点难以适应。从前我们认为实用文本阅读题的八分唾手可得,现在看来也需要加强练习,再多做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了。
17. AD
18. 标准答案:
色彩鲜明、严谨素净以及质朴温厚的特色。
高思答案示例:
a) 黑泥、白石和绿水的配合,严谨而素净
b) 物件、空间和人的协调,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
c) 鲁迅故乡的水是灵秀所在。
标准答案:
要点一:鲁迅创作中即使最平常的叙述也富于感染力。
要点二:鲁迅性格中既严格又不乏温情的一面。
高思答案示例:
鲁迅是最严格的,也是最温情的:
a) 鲁迅用笔经济,将客观实在的人生处境放在一片抒情的气氛中;
b) 鲁迅最平常的叙述中也带有余音,富有感染力,闰土、乌篷船的形象,忧郁、愤怒和向往的的感情,都深入人心。
19. 标准答案:
要点一:模糊了市区与郊外的界限,虽处闹市,却清净脱俗。
要点二:明媚但是更显清幽、素淡,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要点三:因环湖的群山而具有了厚重的性格。
高思答案示例:
a) 西湖在闹市之旁把红尘洗涤了,让远来之人感到清爽。
b) 西湖时而明媚,大多时候却是清幽的,虽千变万化,但总是素抹淡妆,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c) 西湖环湖的群山给了西湖以厚度和重点,西湖是有性格的,是有骨气的。
20. 略,详见点评。散文阅读题小结:
散文阅读题总分由25分增加到27分,增加的分数在阅读延伸题上。今年的散文阅读题整体难度有所降低,但客观题更难,第20题阅读延伸题也和以往的出题思路大不相同。17题A选项“根源于”无中生有,D选项“核心线索”夸大其词,需要综合文章做出推导,难度较大;18、19题全部遵循“无一字无出处”的阅读题经典范例,每题的标准答案都是可以从文中找到出处的,可参见高思的答案示例,相对简单。20题阅读延伸题今年选取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与2013年诗歌鉴赏阅读延伸题的“由景及理”非常接近,以对艺术鉴赏的理解来引发阅读延伸,与以往通过论证来做阅读延伸,差异很大,难度较大。如果能合理借鉴一些与西湖有关的古诗文,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以及对情景结合的阐述,均会增色不少。散文阅读区分度很大,属于每年的优质题型,因此变化幅度不大,以稳为主,同学们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法,从文中摘出合理的信息组织起来,是完全可以在高考中占据优势的。
21. 作文评析:
高思非常欣赏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题。
近十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都是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平分秋色,而近三年(包括2013年)都是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
虽然今年仍然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命题,但是区分度提高了很多,作文难度比以往要大,是真正考验学生实力的一道题目。我们知道,近年来流行的材料作文,一则材料给出以后,往往可写的主题很多,同学们之前写过的很多主题的材料或作文稍加修改,就能套用。所以,材料作文也存在着容易被套作、宿构的弊端。很多同学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往的作文题常常可以事先准备,甚至可以押中考题(例如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但是今年的题目,由科学家与文学家的对话,引出“爱迪生对手机的看法”,实际上是将文章的主题口径大幅缩小了。这样的作文题几乎不可能事先准备,是真正考验学生作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题目。但因为手机是贴近每个人生活的东西,所以每个人都是有话可说的,但是至于说得深还是浅、独到还是普通,那就看个人功力了。
其实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的出题风格很像美国的SAT考试作文,题目考察的内容,都和公共问题息息相关,与现实问题挂钩,很接地气。这种考法主要考查考生的两种能力:1、提出观点的能力。观点无所谓好坏,站左站右不影响分数;2、用逻辑或数据支撑观点和严密推理的能力。如果这些不能达标,你文辞再优美也没用,空洞的抒情和政治正确的套话绝不会给你加分。所以说,今年的作文题,这不仅考查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更考查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只有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思维活跃度比较高的同学,才可能在考场上的短时间内去构思好一篇这样主题的文章。因此,考前一心只看课本,不读课外书、不思考是不行的,你能做的套题工作就是平时多阅读、多思考和多讨论。
高思认为,若阅卷老师评分标准不降低,则今年的作文均分会有明显下滑,广大考生期望不要太高。但是与此同时,一些真正有实力的文章也会突显出来,非常容易拿到高分,甚至满分。
今年材料作文加强对于主题的限制,实在是一次非常令人赞赏的尝试,它增加了智性的、思辨的内容要求,对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要求更高。
高思认为,材料作文主题口径缩小,将是北京高考作文命题的必然趋势,同学们应当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现实,多听多看多思考,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活跃度,积极应对高考作文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