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慈祥抄 栋梁 简陋 膝盖 飘逸 疲倦袭 污垢 和煦 胸怀 意味深长 全神贯注
2第二个 第二个 第二个 第一个
3.(1)从容 虑 柳绿 倾听 绝 孜孜 截 博 和睦
(2)心急如焚 无可奈何 不会 五彩缤纷
(3)桃红柳绿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依依不舍 恋恋不舍 恋恋不忘
4.(1)学而时习之 必有我师焉 不愤不启 思而不学则殆
(2)虽然 但是 既 又
(3)见识改为意识 把 和提高去掉
5.教学有方 孜孜不倦 写作窍门:1 肯吃苦,勤练习 2仔细观察 用心揣摩
慈祥忠厚 教学有方 豪爽 温文尔雅 学而不厌
6.- - 自己说吧!
7.(1)因为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加害者,所以,微妙
(2)因为,进一步突出他们家庭的贫困,为了下文故事的发展做铺垫,所以作者做出强调。
(3)因为,生活给他带来压力,她不忍心让孩子和他一起熬岁月,所以,他想死。
(4) 读出儿子坚强孝顺,他很爱妈妈。
(5)因为她的儿子得坚强自信,让他有了活下去的信念,他从孩子身上看到希望。
(6)因为这颗豆让母亲能够又活下去的勇气。
2.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20篇及答案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家园如梦
山 珍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学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满头白发。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
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
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
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母亲还会为我采摘那些新鲜的三月莓。母亲的身影呈现在眼前,逐渐缩短母子间的距离。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闪耀一串串累累的爱。
屋右的古风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一回地爬上树为我取鸟,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
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杈间,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的我一样,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地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
屋左蜿蜒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出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
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头还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的心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
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里的那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远隔一方的母亲,愿您有您的快乐;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有您自己的寄托!
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自己攀援成一株不忘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
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13. 第二段说“母亲的声音已成回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请你结合全文的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含义。(5分)
14. 作者在描写父爱与母爱时,在选材上和写法上有什么特点?(6分)
15. 最后一段作者将家园比作“袄”、“鞋”、“伞”、“饼”、“线”,试说出这些比喻的含义。(6分)
16. 说说文章题目意义,并说说题目与文章结构的关系。(5分)
答案:
13. 母亲对我的启蒙、教化将引导我毕生的行程,母亲对子女的深爱和牺牲精神是我毕生的滋养和力量。
14. 选材上都选择了父母疼爱子女的生活细节。这样写真挚、亲切,亲情的温馨、细腻与深远,于细微处见真情。在写法上注意虚实相生,将往事与想像融为一体,忆事与抒情互相交融。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依恋与感激,营造了一种深远的意境,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5. “袄”比喻家园亲情给子女温暖。“鞋”比喻家园亲情激励子女闯荡人生之路。“伞”比喻家园亲情为子女挡风遮阳。“饼”比喻家园亲情不断地激发子女的精神力量。“线”比喻家园亲情是子女无法割舍的珍贵感情。
16. “家园如梦”即家园像梦一样温馨美好。全文的选材组材都是围绕家园“温馨美好”来写的。
《风筝》
(一)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①恍然大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苦心孤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从文中摘录关键词句,填写下表。
人物 细节描写 内心活动
小兄弟
“我”
3、如果把“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改为“又将风轮扔在地下,踩扁了”行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并说说“精神的虐杀这一幕”指的是哪一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阻止小兄弟放风筝?为什么后来又称之为“精神虐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素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了一本世纪末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这两节文字中作者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文中拭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加点的“不幸”可以换成“有幸”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经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候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第一段的划线句中,“抓断”、“掷”、“踏扁”等动作描写,表现出“我”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的划线句中“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来,“我”为什么要“去讨他的宽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五段和第八段中加点的两个“沉重”的内涵一样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种补过的方法,为什么会行不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兄弟记不起这件事,说明他根本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可“我”为什么“心只得沉重着”?
《春》:
(一)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1、第二段写出了春花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写春花,为什么要写蜜蜂、蝴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比喻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文中写出的春风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述文字中挑选一处你认为最能触发想象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这三段文字,作者分别描绘了哪两幅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一段中,作者充分运用了自己的触觉、味觉、听觉,并用手中的妙笔,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5节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度描写春风的和煦,再从嗅觉角度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从听觉角度描写春风送来悦耳声响。作者将春风描绘得有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卖弄”的原意是炫耀,含有贬义,这里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1、第一段文字描述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
2、给第一段文字加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
3、对“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迫(你去看那小草)。
B、说小草的颜色青得使人不能不注意它,极言小草色青。
C、小草靠近了人的眼睛。
4、对文中加点的句子所用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充分地写出春雨连绵不断,令人烦恼。
B、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充分地写出春雨的细致、闪烁、连绵不断的样子。
C、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方法,写出春雨又细又密闪闪发光的样子。
D、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方法,形象突出地写出春雨闪闪发光连绵不断的样子。
5、第一段中所描写的雨中景物的正确顺序是…………………………( )
A、从动到静,从人到物,从近到远 B、从动到静,从物到人,从远到近
C、从静到动,从物到人,从近到远 D、从静到动,从人到物,从远到近
6、“城里乡下”表明_____________,“家家户户”表明_____________。说明春天给广大的人们带来了希望。
7、本文写“春”,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写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济南的冬天》:
(一)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文中说“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那么,济南“出奇”的地方是什么?根据这段文字的有关内容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济南的冬天为什么暖和而不冷?济南出现暖冬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出到济南人们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句子“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运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 )
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D、外貌描写
7、文中为什么把济南比喻成“小摇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什么济南的人们在冬天填表看那些小山心中便“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为什么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这句话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2、第一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写济南雪景的?请摘出表现顺序的词语。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5、这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
A、描绘济南雪后山景的秀美。 B、描绘济南山雪的可爱。
C、描绘济南傍晚景色的秀奇。 D、写济南的冬天不会下大雪。
6、这段文字描绘的对象是…………………………………………( )
A、山、树、雪 B、山上的矮松、山尖、山坡、山腰
C、山坡、微黄的阳光斜射的山腰
7、雪本来就是白色的,但文中为什么说“微微露出点粉色”?这是因为
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 )原名( ),字( )。
9、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七年级(上)语文部分精读课文阅读题精选参考答案
《风筝》(一)
1、① wù 、 形容突然醒悟。 ② yì 、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2、
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害怕、绝望
愤怒,抓断,掷,踏。 气愤,傲然
3、不行。如果把“掷”改为“扔”、“踏”改为“踩”就无法表现“我”当时愤怒、生气的心情。
4、“我”对小兄弟精粹虐杀的一幕。 粗暴地摧毁小兄弟快要做好的风筝。
5、作者认为放风筝是没有出息孩子所作的玩艺。 后来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终于醒悟过来。
6、动手实践能力,创造精神。
7、因为我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了惩罚,对旧“我”素质,良心受谴责,可谓“不幸”。
8、 倒数第2——3句,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儿童形象。
9、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10、比喻 说明我的心非常沉重。
11、不能,换为“有幸”,“我”良心遭受到谴责,心灵受到惩罚的沉重的心情就表现不出来。
(二)
1、独断专横,蛮不讲理 2、极度后悔、内疚、自责,感到万分沉重。
3、 “我”懂得了“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当年“我”的行为虐杀了精神,扼杀了儿童的天性。
4、 不一样。前一个“沉重”是对自己的过错深感内疚,想寻求宽恕而未得到的痛苦,后一个“沉重”是从弟弟对此事的淡忘,或者是习以为常中“我”深感这种悲剧还将延续的痛苦。
5、 因为小兄弟已经长大了,用这种方法显然不可能了。
6、我无从补过,也就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只得沉重着”。 7、(要言之成理)
《春》:
(一)
1、争相开放,绚丽多彩,花香味甜,野花遍地。
2、衬托出花的香甜。
3、通过触觉,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柔。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带着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和花的香。
4、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5、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
6、① 抚摸 ② 泥土气息、草味、花香 ③ 鸟声、笛声
7、①引用,引出对春风的描写。②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柔和,令人倍感亲切。
8、 似人(排比);生动地表现春草的勃勃生机。
9、触觉 , 春风特有的芳香 , 有声 、 有情 。
10、显示自己的才能,将小鸟人格化,显得更可爱。
(二)
1、 春雨 、 细、密、多 2、 春雨图 3、 B 4、 B 5、 C 6、范围之广、 人数之多
7、作者写春的目的是抒情,正因为有美好的春景,才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希望。
《济南的冬天》:
(一)
1、特别可爱的是一圈小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2、 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有一圈小山围着。 原因是小山围了个圈的独特地理环境,使济南的冬天具有温暖之感。
3、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暖,以及济南人对家乡冬天的喜爱之情。
4、比喻、拟人,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暖和慈善。
5、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6、 B
7、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像一个小摇篮。
8、 指小山,拟人,把山写活了,充满了人情味。
9、 因为有了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二)
1、 下点小雪使矮松越发青黑,给蓝天镶上银边,给山们穿上花衣。 总起并引出下文。
2、从上到下:山上,山坡,山腰。
3、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阳光照在薄雪上映射出的颜色。
4、突出了作者对济南优美的雪景的赞美。
5、 A
6、 A
7、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而山腰覆盖着白雪。
8、 济南的冬天 、 老舍 、 舒庆春 、 舍予
9、 薄雪覆盖的小山
字数限制呀,要不你再问一遍,我给你剩下的
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配套阅读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含课外阅读)
唐卓哥解救祖国花朵而制作
对不起,我只打了3单元及其他少数:
第三单元
11邓稼先
1.泣 鲜 愧 裹 瘁 而2.(1)D(2)C3.。,。,??——。4.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5.(1)妇孺皆知(2)不能。因为“竟”有出乎意料的意思,突出了邓稼先创造了“真正的奇迹”。6.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7.提示:抓住两个人物的性格和为人的不同来分析。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是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8、可以表现邓稼先严守国家机密的品质 9、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献身科研事业、无私奉献、生活俭朴、严守机密 10、示例:邓稼先身先士卒,冒着受核辐射的生命危险,寻找失事的核弹头并手捧核弹头走出危险区 11、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激励岳飞扫除鞑虏。“岳母刺字”与邓稼先的事迹有异曲同工之处,均可看出他们的爱国精神 12、提示:学会享受过程就能获得快乐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锲 沥 衙 凝 窥 暇2.(1)钻之弥坚 钻得越锲而不舍(2)废寝忘食3.示例: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出必行;言必信,行必果;多行不义必自毙等。4.参加游行;起草传单;大会演说。5.(1)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2)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6.不好。加点的词语抓住外貌特征进行描写,形象生动地突出了闻一多大义凛然的气概,表达了对闻一多的颂扬与景仰之情。7.含义: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作用:总结全文。8.冰心老人病魔缠身却依然关心老年病人的病况9.冰心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留给我们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季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10.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11. 示例:我打算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加油拼搏,为将来打下基础,要稳扎稳打得努力!12.提示:“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总理,“甘愿作一枚螺丝钉”的雷锋,乃至时刻都呵护着我们成长的父母、亲人、朋友、老师等等。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1. 磐 躇 槛 捏 晰 荷2.惹 章 堪 默 翼翼 徒3.愁苦
蓬勃 深邃 逼视4.比作密不通风的磐石和不见天日的囚室。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耳聋带给贝多芬的极大不幸。5.(1)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使他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2)罗曼·罗兰受贝多芬精神的感召,刻画了一位与贝多芬经历相似的文学人物,成就了一部著作。6.观众看到贝多芬指挥不正常而表现出惊讶。7.提示:可以表现对贝多芬遭遇不幸的震惊和痛惜,可以表现对贝多芬音乐生命的热爱和崇敬等。8.登临郁孤台
步出郁孤台(踱步古城墙) 回眸郁孤台。 9.历史的霉点:既指敌寇入侵留下的斑驳伤痕,更指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留下的耻辱印记。10.(1)南宋王朝苟且偷安,辛弃疾力主抗金,却只能空怀报国志,唏嘘、长叹;古城墙甘愿御敌,同样遭遇冷落,只能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2)因为更多人记住了辛弃疾,记住了这首诗,记住了郁孤台,并且融入了心中,他们的脚踩历史足迹,心念古今人事,郁孤台若有知,当倍感欣慰,所以郁孤台笑了12.示例:作为一个音乐家,你耳聋了,这是最大的不幸,但是面对不幸,你勇敢地与命运做斗争,用整个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挫折让你更加坚强。生活中总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会遭遇不幸,我们也要像你一样乐观、坚强,勇往直前。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示例:祖籍 狼藉 滑稽 嗜好 魅力 槐树 戏谑 虐待2.(1)博学多识(2)一拍即合(3)义愤填膺(4)寻欢作乐(5)忘乎所以3.莫泊桑法短篇小说巨匠项链羊脂球4.示例:(甲文)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乙文)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5.头、发、胡子、眼睛、目光。6.A7.(甲文人物)活泼,思维敏捷,善于表达;(乙文人物)聪慧、坚毅、尖锐。8.采访了一位著名女演员、某电视台主持人和季羡林老人9.具体含义是主持人的话语中总引来文章中的语句以及富有文化底蕴的诗句作为谈话的内容。10.衣着朴素,十分淳朴
平易近人11.太阳:默默无闻,十分淳朴,谦虚的人 霓虹灯:高贵、自认为很厉害,自傲的人12.示例:(1)福楼拜打开门,一看是莫泊桑,一下子就把他抱住了:“啊,莫泊桑!真没想到是你呀!”然后,福楼拜拉着莫泊桑向里屋跑去,边跑边喊着:“大家快看呀,我们的莫泊桑来了!”刚刚爬完六层楼还气喘吁吁的莫泊桑,就被福楼拜拉着做了一次小跑练习。对几位大作家的热情,莫泊桑十分高兴,就像个小弟弟似的跟在福楼拜的身后,并被福楼拜摁在了一把椅子上。(2)莫泊桑被福楼拜牵着,嘴里还在不住地叫着“老师”。都德回过头来对大家说:“想不到福楼拜竟有这么优秀的弟子,你看他浓眉大眼,气质非凡,像不像当年的我呀?”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3)屠格涅夫仰坐在沙发上,用一种十分轻柔的声调慢慢地讲着:“莫泊桑,好久不见了,你还记得以前我们在你家谈论文学史方面的事情吗?最近又有什么新作品了?可不可以让我们一饱眼福呀?”莫泊桑有些不
好意思起来:“这些日子我确实很忙,我今天来正是想让大家对我新写的这部小说提提意见,还希望您多多指教!”屠格涅夫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4)左拉歪坐在沙发上,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莫泊桑走到他的跟前:“最近过得好吗?”“好,谢谢!”说完左拉又恢复了刚才的动作,观察着每一个人。
15孙权劝学
1.(1)qīng(2)shè(3)shú(4)suì2.(1)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造句:他学问很少,像是吴下阿蒙(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目:擦眼。刮:擦,摩。相待:相看待。造句:他本来什么都不知道,现在却很有学问,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3.示例:(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行万里路,读万卷书。(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4宋 司马光 编年 资治通鉴 战国 五代5.(1)告诉(2)当道,当权(3)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4)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6.(1)A(2)D(3)B(4)C 7.(1)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2)大哥(指鲁肃)为何认清事物这么晚啊!8.善于听取别人建议,会读书,有进取心。9.更换 被10.技术已经交完了,是你使用出错了11.告诫人们做任何事要专心,不能患得患失,否则做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12.罗贯中 元末明初示例:诸葛亮摆空城计诸葛亮草船借箭刘备三顾茅庐
单元复习
1.衰 慕 愧 兀 兀 躇 赫 鲜 既2.D 3.(1)马上相逢无纸笔(2)示例: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要留清白在人间4.示例:作者 吴承恩作品《西游记)人物孙悟空与人物相关应的故事(写出一个)示例:《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选其一即可)
5.指麻烦事。6.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7.示例:“不管窗外天空多么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灵,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通过人物描写表现“先生”敏锐的眼力和洞察力。8.略 9.(1)过失(2)答应(3)劝说(4)通“嘱”,嘱托10.(1)代厨下儿(2)代“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这件事(3)代甘宁11.吕蒙大怒,擂起战鼓,调动军队,打算上船攻打甘宁。12.吕蒙性格: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如在甘宁背信弃义的情况下,吕蒙能听从母亲的意见,以国事为重,不因私怒而攻杀甘宁。13.略
第四单元
16社戏
1.示例:蓬勃 雨篷 芦蒿 船篙 撺掇 蹿升 点缀 拾掇2.(1)弥漫消散(2)翻来覆去地说(3)在潮头搏浪嬉戏3.(1)然而 即使 而(2)轻松 舒展(3)点 磕 退4)漂渺 罩4.“竟”字说明了六一公公的“感激”是“我”所“不料”的,他只求别人的点滴理解和肯定,便由衷地感激不尽。5.示例:他用“是的”作了正面的肯定回答,不躲不避,干脆果断,表现孩子的诚实;用“请客”作挡箭牌,使六一公公无话可说;“你把我的虾吓跑了”转换话题,从而表现了双喜的聪明与机灵。6.在问偷豆一事中,从六一公公的语言里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责怪孩子们偷豆,只是心疼被踏坏的庄稼;当“我”说豆“很好”吃时,他“竟非常感激起来”,表现了六一公公这位农民淳朴、憨厚、善良的性格特点。7.突出那夜经历的难忘,“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表达了“我”对乡间少年朋友诚挚情谊的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8从她的唱腔,从她表情中,从她的优美的动作体现了她的才华。9.指观众内心的共鸣。掌声是外在的,而内心的共鸣是心灵的震撼,是内在的。回音淹没掌声,表明观众对梅兰芳艺术的赞赏完全出自内心,发自心底 10.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了观众十分的热情,从而显现出了艺术家的表演十分精彩。11.写出了艺术家的精彩的表演,观众已经压制不住内心的情绪了,观众和艺术家融成一片了。12.示例:休,人靠在树旁,表示休息。尘,小土为灰尘。男,在田里花力气(劳动)的是男人。
17安塞腰鼓
1.晦 冗 羁 亢 戛 恬 骤 溅2.示例:红彤彤 黄澄澄 绿油油 白茫茫 黑乎乎 蓝盈盈3.(1)响声碰撞在山崖上。(2)形体成了思绪!4.有力、疾速、大起大落。5.不能。“你”将黄土高原人格化,能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感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深情和眷恋。6.用江南衬托黄土高原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7.不能。因为原句赞叹的语气强烈,有尽情赞美之意,而改后的句子只是一般地说好,表达效果远比不上原句好。8.第二段通过美丽动人的小野花,废弃的稻杆,刚刚抽穗的水稻,天空和鱼塘这些景象写出田野之美。这些景象反映出作者对田野美景的喜爱,对故乡土地的浓郁的挚爱和眷恋9. 拟人,更形象生动的描写景色,增加文章的生动性感染力,吸引读者阅读10.作者从家乡的土地联想到:土地孕育了我的祖先,我的祖先通过辛勤劳动在这块土地上奉献着生命的意义。11. 安塞腰鼓所表现的激越、磅礴,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豪放淳朴的特色,进而体现的是民俗文化。本文所描写的是故乡,细微的、清晰的声音更能体会出作者对故乡的感情,另外,景色用细微的、清晰的更适合。12.示例:江南越剧,轻柔、动人的舞姿,婉转、悠扬的唱腔,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浪漫。
18竹影
1.幽 惬 烁 耍 缕 瓣 撇 疏2.慢慢 拯救 晃动/摇撼 信任 了解/体谅 姿势3.D 4.“我”和小伙伴用木炭描竹影。5.(1)指华明(2)指弟弟(3)指爸爸6.“闪烁”生动地描写出月亮被摇动的“竹影”“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的动感。7.表现了孩子们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写出了小孩子好玩好动的天性。⒏同时兼备真和美。⒐图画既要像又要美,照相只有像。10.原不过要借图画来训练人的眼睛,使眼睛正确而又敏感,真而又美。然后拿这真和美来应用在人的物质生活上,使衣食住行都美化起来;应用在人的精神生活上,使人生的趣味丰富起来。⒒不同意。因为下棋和音乐、绘画、书法一样,都能陶冶人的情趣。(能自圆其说即可。)12.示例:(1)北国的雪追着凛风来了,破空来到人间。起初轻柔、琐碎、星星点点,落到树上静默,积累成朵,漂到湖中消逝,引来静水千波,聚到手中便顽皮地打着滚。雪渐渐大了,恍惚间已是万树梨花,一团团、一簇簇的,闪着银光。(2)沉沉的夜色、茫茫的晨雾中,总能看到你们——清洁工忙碌的身影。你们的面容是那么秀气,你们的背影是那么高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们是那么勤劳,你们用自己汗水滋润了地球母亲的皮肤。
19观舞记
1.B 2.(1)变幻多姿(2)本色当行3.示例:惆怅 丝绸 稠密 殉职 绚丽 询问4.表情、动作。5.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6.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舞姿的优美。7.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卡拉玛姐妹也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不会这样美妙动人。8.略9.因为唯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10.阿炳创造了自己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而杨荫浏将音乐录下来,使它流芳百世。11.因为阿炳对生命和自然十分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淡淡的哀伤。12.示例:看了黄豆豆的《丰收》,让人感受到中国男儿强壮的体魄和力量,感受到中华男儿坚强不屈的精神。
纯手打,望采纳。。
4.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三)阅读刘心武的《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一文,完成17—22题。 (共18分)
①情感世界好比一座蓊翳的森林,其中有着多种多样乃至复杂微妙的群落,爱与恨也许是其中最壮美与最森严的群落,但除了爱与恨,人的情感森林里还会有诸如钦慕与嫉妒、欣悦与懊恼、痛快与惆怅、 与 、崇信与狐疑、满足与失落、狂喜与沮丧、 与 等等互相纠结的乔木灌木藤萝草茵。大体而言,一个人的感情森林不可能只有单一的树种,也不可能都是“落叶林”或都是“常青树”,并且也不可能只有比如说钦慕这种明亮的情感苗木,而完全没有嫉妒那样的灰暗草茵。
②我们首先承认,我们的情感世界难免有纠结杂芜、妍媸混生的状况,并且那情感的森林难免会在外界阴睛风雨、雷霆雨雹的影响下,波动翻腾,变化万千;但是,我们又应懂得,作为这个情感森林的主人,我们不仅应该,而且能够做到,使这座森林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就是说,到头来,我们要使美丽有益的情感得以蓬勃润生。发展壮大;而使阴暗猥琐的情感受到抑制;某些最具破坏性的情感,比如说膨胀不已的嫉妒,则应如同对待森林害虫与蚀叶霉茵一般,将其尽可能芟灭排除。
③上面我们讲到,你应当具有对祖国对同胞对世界对人类对大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大爱,那是巨大的情感树丛;但这并不等于说,你可以忽略或轻视许许多多微妙琐屑的情感瞬间,比如你在一个叶尖凝出露滴的清晨,忽然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欢愉,又好比你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心尖倏地掠过一丝无端的忧伤……这就好比在大爱的树丛中,还有些蕨草藤蔓、杂花蘑菇;这些情感因子的存在不仅无伤大雅,而且更证明着你人生的丰富,人生的多彩。珍惜你整座的情感森林吧,你的人生使命不是使它单一枯涩,而是让它摇曳多姿!
④每个人的情感森林,应当有不同的风格。有的人情感可能比较浓重,有的人可能比较淡薄,有的人可能比较细腻,有的人可能比较朗阔……你属于哪一种?在自赏自己的情感风格时,你无妨容纳甚至欣赏他人那与己不同的情感风格。正是因为人们的情感风格并不一致,我们大家相处时才会有更多的乐趣与回旋余地。当然,情感过分枯涩祖糙,就像没有大树,甚至连灌木草丛也稀稀拉拉的植被,那会导致情感的“沙漠化”;情感过分细腻脆弱,犹如森林中充斥着过多的藤蔓苔藓等寄生物,那会滋生瘴气腐物——都属病态,是我们应尽力改进的。
⑤到过丰茂壮丽的原始森林吗?至少,在影视或照片里,看到过从空中所鸟瞰到的广袤无际的山林,看到过那爽人眼目、动人心魄的景象。凡在平衡中健康发展的森林,都显得那么青翠葱绿!我们的情感世界,便应当如那般充实而鲜活,丰盈而瑰丽!
⑥年轻的朋友,祝你拥有一座永葆青葱的情感森林1
17.请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群落”和“草菌”的含义。(4分)
群落:
草菌:
18.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与 与
19.结合上下文,说说对第③段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20.结合全文内容,写出“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的具体做法。(4分)
21.文中有大量的比喻句,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22.对上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用理性的思考,优美的语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情感世界的主人,使情感的森林充实而鲜活,永远青葱。
B.作者认为人的情感森林应该是摇曳多姿、丰富多彩的,可以有“落叶林”和“常青树”,也可以保留蚀叶霉菌等。
C.文中强调每个人的情感森林有着不同的风格,我们在欣赏自己的情感风格时,也应该学习他人与己不同的情感风格。
D.作者认为,我们要极力赞美对祖国对同胞对世界对人类等大爱的情感,也可以忽略许许多多微妙琐屑的情感瞬间。
17.(4分)①“群落”喻指人的一类情感。(2分) ②“草菌”喻指灰色暗淡的情感。(2分)
18.(2分)不设统一答案。只要是与人的情感有关的一纽反义词即可。示例:“融乐”与“孤独”;“祈盼”与“绝望”;“快乐”与“忧伤”。
19.(2分)列举生活中的一个特定情境,生动说明了一个人在具有大爱情感的前提下,也可以有微妙琐屑的情感瞬间。要点:①大爱;②微妙琐屑(或无伤大雅)的情感瞬间。
20.(4分)不没统一答案。要点:①具有(对祖国对同胞对世界对人类对火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的爱(若答“发展壮大美丽有益的情感”亦可):②抑制阴暗狠琐的情感:③芟灭排除某些最具破坏性的情感;④容纳甚至欣赏他人与己不同的情感:⑤努力改进过分祖糙桔涩和过分细腻脆弱的情感。(回答出两个要点给1分,回答出三个要点给2分,回答出四个要点给3分,回答出五个要点得满分。若只答“在平衡中健康发展”,不给分)
21.(3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比喻句如“情感过分细腻脆弱,犹如森林中充斥着过多的藤蔓苔藓等寄生物”。理由:把“过分细腻脆弱的情感”比作“森林中过多的藤蔓苔藓等寄生物”,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种病态的情感使人心灵失衡,须尽力改进。(找对比喻句1分,理由2分。没有结合语境而只答“生动形象”给1分)
22. (3分)A
(三)阅读于德北《最美是百合》,回答20—23题。(13分)
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
曾有一段日子,我和妻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那时,我的工资收入只有七十二元,妻子没有工作,且已怀孕了八个月。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开了一个小书店,还请了一个帮工。
她叫阿纯,在一所中专读书。此时,她正好放假,主动要来帮忙,而且执意不要工钱,只想借此机会多读一点书。
妻子说,暂时不拿工钱也行,搬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住,多少可以节省一点。
阿纯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阿纯是一个爱笑的女孩,我和妻子都怀疑她的嗓子眼儿里是不是挂了铜铃?
阿纯爱和妻子背着我说悄悄话。其实,她们的悄悄话大多也只是谈论女人的化妆、穿戴,并没有什么秘密。
阿纯总对妻子说:“商店里有一种百合花布,你用来做连衣裙一定很好看。”
妻子看着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笑着摇摇头。
阿纯说:“等生完宝宝再穿嘛!”
阿纯用很美丽的语言形容那些比她的语言还美丽的百合花。
她说:“不信你去看一看。”
经不住阿纯的一再诱惑,妻子挺着大肚子去商店了。她看到了那种布,淡黄的布面上那高雅洁白的百合花,使她怦然心动。她在柜台前站了许久,但她的手并没有伸进口袋。她低下头,匆匆地离开商店,一言不发地回家了。
一个下午,妻子也不多说话。
阿纯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不知怎么安慰妻子才好。
做一身连衣裙的布料价钱,等同于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妻子的选择再简单不过了。
妻子说:“也许有更好的呢,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
阿纯看看我,轻轻地转过头去。
小书店的生意还不错,因为小店附近有两所学校和一个大工程局,来租书看的人还真不少。收入最多的一天,小小的钱盒里装了十七元钱。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阿纯要回校上课,妻子也要临产,小书店刚撑起门面,就面临停业了。经过盘点,这一个月,我们竟收入了一百八十二元钱!
我和妻子坚持拿出九十一元钱给阿纯,算她的工钱。阿纯推辞再三,收下了。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妻子住进了妇产医院。有一天,我回家取东西,门卫室的大爷交给我一个小包袱,说是一个女孩送来给我妻子的。
妻子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和一个小手铃。
阿纯在信里说:“大姐,我要去秦皇岛基地实习了,这块百合花布是我用自己的‘工钱’买来的,送给你,希望你收下。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的美丽,但阳光一出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祝你生一个健康的、又白又胖的宝宝!”
妻子坐在那儿,眼泪一滴一滴地渗入那叠得十分整齐的花布里。
(选自漓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排行榜》,文字有删改)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
21.在你眼里阿纯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阿纯的性格特征。(4分)
答:
。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富有意蕴,请分别指出“天空灰暗”“阳光”“百合花的美丽”在文中的含义。(3分)
答:
。
23.用“最美是百合”作小说标题,好在哪里?(3分)
答:
。
(三)20、此细节不仅呼应前文,(1分) 而且为下文写阿纯用“工钱”买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送给“我”的妻子埋下伏笔(作好铺垫)。(2分) 21、阿纯是一个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富有爱心、善解人意、活泼清纯的少女。 22、“天空灰暗”指身处困境;“阳光”指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勇敢面对困难;“百合花的美丽”指幸福美好的生活。 23、小说标题的作用:①形象可感,吸引读者,引起阅读的兴趣。②标题是小说的线索。③百合花象征阿纯纯洁、美好的心灵,象征幸福美好的生活。(每答对1点给1分)
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
追思藤子京
重修岳阳楼的这一年是公元一千零四十五年。
3年前,藤子京还在西北的甘肃泾州当知州。那是个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凉之地。这年9月,西夏大举攻宋,宁夏定川寨一仗,打得昏天黑地,血肉横飞。藤子京镇守城池,手中兵卒无几.“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会范仲淹引番汉兵来援”。之后,他动用公款犒劳边关将士,祭奠英烈,抚恤遗属。事隔一年,便有人弹劾(弹劾,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曲罪状)滕子京滥用公款,“其间数万贯不明”。于是,“泾州过用公款案”闹得沸沸扬扬。幸得欧阳修、范仲淹从中解释,方未处刑,仅贬官而已。于是就有了“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藤子京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来到巴陵岳阳的。
岳阳这地方怎么就成了贬官们的钟爱之地?上自屈原数起,涉足岳阳的各朝名家大都是仕途坎坷.累有贬迹。无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也好;“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也好,只要贬官们踏上岳阳这块土地,总是文思泉诵,佳作叠出。
是洞庭山水抚慰了落魄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打磨了岳阳的灵魂?这一拨拨朝廷的弃儿,将热泪抛洒在岳阳楼头的时候,巴陵的山捧着它,洞庭的波含着它,分明就铸成了岳阳城头一块块苦涩的砖石,从屈夫子一直垒砌到今天。
那么.藤子京为岳阳留下了什么呢?
他留下了一座岳阳楼。
那古楼上写着“不以物喜”。他是不以物喜的。他在岳阳的3年,承前制,重修岳阳楼;崇教化,兴建岳州学宫;治水患,拟筑偃虹堤。三年治政,成就三件大事,此君足矣!同朝史学家司马光赞其在岳州“治为天下第一”。藤子京是完全有资本以物为喜的,他却不能喜,“负大才,为众所嫉”,他如何喜得!
古楼上还写着“不以己悲”。他又何尝以己悲之?一个负罪的贬官,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要消沉当可消沉,论哀怨亦可悲之.而这位藤公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是不喜不悲,不艾不怨,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于政治是如此的投入,于黎民是如此的体恤!此种襟怀,问谁领会得来!当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藤子京也只是“痛饮一场,凭栏大恸(恸,大哭)十数声而已”,可见其忍辱负重仍然勤于政绩的惨淡心境。男儿有汨不轻弹,这“凭栏大恸十数声”是何等的悲怆,何等的壮烈!
岳阳楼是重新耸立起来了。设若没有藤子京重修岳阳楼,何来此大观?没有藤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有何来“先忧后乐”的《岳阳楼记》传诸后世?范仲淹是“先忧后乐”精神的宣扬者,藤子京何以不是这精神的践行者?
滕子京谪守岳州3年.于庆历七年初调任苏州,离开岳阳3个月之后不幸病逝于苏州任所,时年56岁。《宋史》对他有这样的评价:“宗谅(藤子京,名宗谅,字子京)尚气,惆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无余财呀!这便是一个受诬贬官的结局。可悲的是,当年弹劾藤子京的那个人,受命“审讯”此案,他的调查结果却是“藤子京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可怜藤子京们已是遍体鳞伤,欲哭无泪,小人却在一旁暗自窃笑。范相藤公今安在?于是,让我想起了刻在岳阳楼上的那半副楹联:“范秀才,亦多事,数十年光景,甚么先甚么后,万家忧乐独关心!”
(作者王和声,有删改)
19.我们所读的诗词中.有一些是描写塞外景象的。请选择最能表现上文“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凉”情景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
20.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赞美藤子京的?你觉得最令人感动的是哪一方面?请作简要阐述。(3分)
[答]
21.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滕子京“凭栏大恸十数声”,这哭声为什么是悲怆而又壮烈的?(3分)
[答]
22.作者为什么写《宋史》对藤子京的评价?又为什么写当年弹劾藤子京的那个人的调查结果?(2分)
[答]
23.“是洞庭山水抚慰了落魄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打磨了岳阳的灵魂?”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含义?(3分)
[答]
24.联系全文看,作者“追思藤子京”的目的是什么? (2分)
A.探寻藤子京“谪守巴陵郡”的原因,从而为他鸣冤申雪。
B.表明藤子京虽一再遭贬.但仍然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昭示藤子京的廉洁和他的“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D.赞颂藤子京“先忧后乐”的践行,呼吁藤子京的悲剧不再发生。
[答]
19.例“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写出其他的边塞诗,内容符合要求也可)
20.①他“不以物喜”,在岳州“三年政治,成就三件大事”,“治为天下第一”。他是完全有资本以物喜的。②他“不以己悲”,作为一个负罪的贬官,他不顾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于政治是如此的投入,于黎民是如此的体恤!被冤枉和诬陷之后仍然能如此的“万家忧乐独关心”③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不以己悲”(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21.藤子京受冤贬官,但他“不以己悲”,努力“政治”,看到重修的岳阳楼落成,他百感交集,“凭栏大恸十数声”。说他“悲怆”.是他含冤受贬,欲哭无泪;说他壮烈,是他如此“苦涩”却仍然忍辱负重、勤于政绩,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样的襟怀何等壮烈!
22.表明藤子京的清廉,强调藤子京“负罪”的冤,突出藤子京“欲哭无泪”的悲剧遭遇。
23.面对洞庭美丽的湖光山色,那些仕途坎坷的贬官们触景生情,文思泉涌,巴陵的山、洞庭的波使地们忘却了自我,落魄的人生得到了抚慰。这一拨拨有着人生苦难经历的“弃儿”,将热泪抛洒在岳阳楼头,铸成了岳阳的灵魂;他们用自己的“苦涩”铸就的心,投入政治,体恤黎民,让洞庭愈加壮丽,让岳阳的灵魂愈加感人。
5.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绩优学案答案
根据您的提问我们只面对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所需要答疑解惑的辅导内容(以下内容不适合在校学生作为参考答案来进行)。
第一课 在山的那边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⑴凝成(níng):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
⑵诱惑(huò):文中作吸引、招引。
⑶一瞬间(shùn):一眨眼之间。
⑷隐秘(mì):隐蔽,不外露。
⑸喧腾(xuān):形容声音杂乱,像开了锅似的。
⑹痴想(chī):发呆地想。
二、理解探究
1、(略)
2、(略)
3、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达的是一种人生感悟和坚定信念: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4、 ⑴王家新创作谈中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我想,几 乎在每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 望和幻想,构成了我小时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来,它还隐秘地影响到我的一生。”作 者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愿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 秘”。
⑵“铁青着脸”是拟人手法。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我”爬上山顶, 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 ,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 来就像是“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 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⑶“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 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 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 居于 狭小的天地,而追求新的天地。
⑷“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 幻想全然 落空。
⑸“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 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⑹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看着“我”不 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 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 活力。
5、⑴小时候理解的山是指具体的、可见的、实实在在的山,是自然界的山。今天,随 着阅历的增长和体验的增加,“山”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是重重困难, 道道难关。
⑵“我”虽然多次失望,但在爬上一座座山顶之后,又坚持不懈地鼓起信心向前 走去,海在远方召唤着我,鼓舞着我。诗人相信,不停地 翻越,一次次地战胜失望,就 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海。而达到这个目标,依靠的正是信念,百折不挠地坚持奋 斗,理想境 界终将实现,“海”终将展现在你的眼前。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就 是“信念凝成的海”。
⑶“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 年”(《王家新创作谈》)
⑷由“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照亮前后的心情是惊 喜,理想境界的实现让人兴奋、惊喜。
⑸诗人富有坚韧的信念,但语调并不总是高亢的。他没有回避生活的真实,在诗 歌第一部分,他以一个孩子的语调写出,“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从负面描写的 挫折感,反过来从感官和情绪上增进了“山/海”对立的真实性,使诗歌得以在一种强 有力的冲突中,饱满地完成了最后的“海”与“山”的逆 转。 同时,这种情感的起 落,也使全诗获得了一种恰当的节奏。
四、课内精读
1、深根依然喧腾是海吗翻攀海呀照亮
2、⑴追求信念的路途坎坷遥远⑵执著追求
3、⑴翻过山顶是“我”幻想成真正的必然,因而具有诱惑力
⑵ 执著的追求变失望为希望
4、①我们 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②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5、略。
五、课外阅读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母亲新娘对比思念故国的情怀
郑重提示:以上内容只限用与家长辅导学生,而不适用于学生作为参考答案来进行。
6. 求七年级(上)语文(人教版)课内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和课外的 答案!!!!!!
杜甫诗三首•综合能力测试
一、给下列词语注音
岱( ) 眦( ) 簪( ) 逾( )
二、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712~770),字________,别号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诗人。
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________朝由________而________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3.《 》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 》和《 》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中年。
三、默写
1.岱宗夫如何?________。
2.________,浑欲不胜簪。
3.暮投石壕村,________。________,老妇出门看。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天明登前途,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造化钟神秀( ) 决眦( )
家书抵万金( )( ) 浑欲不胜簪( )
五、阅读
①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②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⑤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解释下列词语。
附书至( ) 新战死( ) 未去( ) 犹得( )
2.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戍( )________ 戌( )________ 戎( )________
(2)衰( )________ 哀( )________ 衷( )________
3.为选段划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4.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酷:________________
(2)说明战争之惨烈:________________(3)说明战争破坏严重:________________
(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_______________
(5)能概括全诗内容的:________________
5.本段文字正面描写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
“________”,揭示主题。
六、阅读下诗,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四川剑阁以南,指梓州一带。唐朝都城长安在剑阁东北。当时以长安为中心,所以剑阁以南称剑外。蓟北:现在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市一带。那里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1.解释下列词语。
(1)妻子:
(2)纵酒:
2.诗中哪句点明了“闻讯”的地点?
3.诗中哪个词语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4.诗人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诗中是如何描述这一点的?试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一、dài zì zān yú
二、1.子美;少陵野老;唐;现实主义 2.唐;盛;衰 3.望岳;春望;石壕吏三、1.齐鲁青未了 2.白头搔更短 3.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4.如闻泣幽咽;独与老翁别
四、钟:聚集; 眦:眼角; 书:信; 抵:值; 浑:简直。
五、1.书:信;新:最近;去:离开;犹得:还能够。 2.(1)戍shù,戍守;戌xū,壬戌;戎róng,戎马一生。 (2)衰shuāi,衰老;哀āi,悲哀;衷zhōng,无动于衷。3.①②③‖④⑤‖⑥第一层:三男戍边,二男战死。第二层:家中情况。第三层:老妇自请服役。 4.(1)三男邺城戍 (2)二男新战死 (3)出入无完裙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5)听妇前致词 5.安史之乱
六、1.(1)妻子和儿女 (2)纵情饮酒 2.剑外忽传收蓟北 3.“收蓟北”;抒发了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表现了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当诗人一听“收蓟北”的消息后,“初闻涕泪满衣裳”——欢喜得泪流满面,以泪写喜,更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最生动的写照。“漫卷诗书喜欲狂”——由流喜泪而呈喜态,写出了此时此刻诗人内心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狂喜之情。“白日放歌须纵酒”——由呈喜态而放声高歌、纵酒痛饮。“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由欣喜若狂到迫切思归。最后两句仍然写“还乡”,是想像中具体的回家路线,更让人想见诗人归心似箭的急切而喜悦的心情。全诗喜始喜终,一贯到底,给人以强烈的快意。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夹(jiā)岸 舍(shě)船 豁(huò)然开朗 屋舍(shè) 俨(yǎn)然 阡(qiān)陌(mò) 种(zhòng)作 衣着(zhuó) 垂髫(tiáo) 便要(yāo)还家 咸(xián)来 邑(yì)人 语(yù)云 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
1.缘溪行: 沿着,顺着 2. 夹岸: 两岸.夹,在两旁 3. 落英缤纷: 落花;繁多的样子 4. 豁然开朗:开阔明亮的样子。 5.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6. 桑竹之属:类。 7.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8.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9.怡然自乐:欢乐愉快的样子。 10. 欣然规往:计划。
三、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表条件关系连词)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
三、 比较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志】处处志之:做记号 寻向所志:标记,记号
【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
【及】及郡下:到了 由表及里:到达
【遂】遂迷:终于 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
【乃】乃不知有汉:竟然 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
屠乃奔倚其下:就 乃悟前狼假寐:才
【其】欲穷其林:这,那 既出,得其船:他,代渔人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他,代渔人
四、 翻译句子
1.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6.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五、 理解默写
1.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六、问题理解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 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 (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3.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4.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①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6.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7.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8.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设计
[ 2005-9-20 17:39:00 | By: zyj1112 ]
22短文两篇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西蜀( ) 蕃( ) 淤泥( ) 濯清涟( ) 亵( )鲜有闻(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读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lòu简陋)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hóng大)
C濯清涟而不妖(ér却) D香远益清(yì好处)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3)可爱者甚蕃( ) (4)濯清涟而不妖( )
(5)亭亭净植 ( ) (6)宜乎众矣 ( )
(7)无案牍之劳形( ) (8)无丝竹之乱耳( )
4、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5、下列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予谓菊,花之君子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6、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A对于菊花来说,花中的隐士啊。 B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C我说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D菊花,即所谓花中的隐士
(2)何陋之有?( )
A有什么地方简陋呢? B哪些地方简陋呢?
C简陋又有什么呢? D有什么简陋的呢?
7、根据课文默写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 。
(3)可以 , 。无丝竹之乱耳, 。
(4)菊之爱,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 代哲学家。
(2)《陋室铭》作者是 朝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者 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
(3)“说”“铭”是古代一种文体,请你再举出二例与之相类似的文体。
二、教材探究
1、《陋室铭》一文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2、作者为什么先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用原文语句回答
(1)文章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2)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3)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4)与“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 。
4、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5、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理?
7、《爱莲说》一文中“而”字出现较多,请你找出两例“而”为转折关系的实例
A: B:
8、文中作者歌颂的是莲花,却几次提到了菊、牡丹,其用意是什么?
9、用原文语句回答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是 。;
(4)比喻君子志洁高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的句子是; 。
10、文中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的哪三种人?
1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12、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13、本文描写“莲”的语句形象、生动,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写出二句描写“莲花”的诗句
三、读写链接
作者在《短文两篇》中,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莲”自比,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同时还要写出你喜爱的原因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答案
[ 2005-9-20 17:57:00 | By: zyj1112 ]
22、短文两篇
一、
1、xīn tái rú dú shǔ fán yū zhuó xiè xiǎn
2、D
3、(1)这(2)没有学问的人(3)多(4)洗涤(5)立(6)应当(7)使……劳累(8)奏乐的声音
4、A
5、D
6、(1)B(2)D
7、略
8、(1)《周元公集》、周敦颐、宋(2)唐、刘禹锡、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用韵(3)表、记
二、
1、三个方面,从陋室的环境、陋室里的人及陋室里主人的活动三方面来描写的。
2、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引出陋室
3、(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惟吾德馨(4)何陋之有
4、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抱负
5、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6、如: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要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阅读一些健康的书籍,开阔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不做低级无聊之事等/(围绕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方面来谈即可)
7、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
8、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来衬托莲花的种种美德
9、(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
(3)中通外直
(4)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菊花比喻成隐士,牡丹比喻成富贵的人;莲花比喻成君子
11、表达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2、品德高尚的人(或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以)
13、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略。点拨:写出植物本身的特点及给你带来的启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