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想要201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导向预测模拟试卷及答案(四)谢谢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 ,任重而道远。( 《 论语*述而》)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 出师表 》)
③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 《鱼我所欲也》)
④ ,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 《 雁门太守行》)
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 《渔家傲》)
⑦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
⑧ ,何似在人间。(李白《行路难》)
(2)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9分)
走近刘铭传故居,我被这里的倨傲与特立吸引住了。池塘边、小溪旁,一株株刺槐,长成了一首首傲立的诗:庭院里,一片片浓绿,深藏着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湖;天井中央,一棵棵皲裂的树干,是一幅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烈;故居门外,一道道田chéng,将刚直与赤诚延伸到远处……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田chéng( )藏 皲裂( ) 粗糙( )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倨傲”的意思是 。
(4)选文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 。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
(1)《童年》中“我”童年的好朋友是 ,外公叫他“小伊凡”,他是
被 压死的。
(2)《海的女儿》中,美人鱼最终化成了 。这是安徒生童话中比较感人的一篇,请写出你知道的另一篇 。
4.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013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学校和班级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号召同学们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请你也来积极参与,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吧。(12分)
(1)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雷锋”的氛围,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条标语。
(2)按照活动安排,周日你要和同学们上街进行义务宣传。可你家长却以影响学习为由不让你去,你打算怎么劝说家长。
(3) “学习雷锋”小组要到梨花社区开展活动,要你的同桌出个通知。以下是他写的通知,请你修改相关格式和语病。
通知
“学习雷锋”小组成员
3月12日下午到梨花社区参加学雷锋活动,请大家来时自带扫帚、铲子、毛巾等劳动工具,不得迟到。
3月11日
九(3)班学雷锋小组
通知中有一项没有说清楚,它是: 。
通知的格式上有一处有问题,它是: 。
有一句话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7分) 人为什么会害怕(魏天悦)
①你是否也曾害怕过?是不是觉得这样是懦弱的表现呢?大可不必为此纠结,其实害怕是我们人类从史前祖先那里继承来的本能。如果没有这种本能,人类肯定早就灭绝了。
②人们最常见的害怕对象是什么呢?
③答案是:蛇、虫、老鼠、高处和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没错,它们对人都意味着危险。
④设想一下,如果让你做人类进化的设计师。你要做的就是尽力保证人能在随处可见猛兽毒蛇的原始环境中生存下来,而这个原始环境中唯一的生存法则就是弱肉强食。你会怎么做?你会让远古人类的大脑运行怎么样的程序呢?
⑤没错,让他们学会害怕。这是他们唯一的生存秘笈。
⑥学会害怕是人类适应环境的必然结果,因为害怕可以保护我们。在一项关于怕水儿童的研究中,77%的儿童第一次面对池塘或湖泊时非常害怕。而且,居住地离水域越远的人,越有可能害怕水。另一项研究对儿童进行了长年的跟踪,试图发现他们害怕的对象以及以后的经历。最后他们发现幼年时怕高的孩子以后一般不会从高处坠落受伤。他们本能地害怕高处,这对他们是种保护。
⑦现在你可能觉得天生的恐惧再正常不过。不过以前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害怕是后天学会的。不错,有些是可以学习的,不过很多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是我们天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没有跌落过的孩子就不怕高吗?答案显然是:不!正好相反,他们之前就怕高,所以才一直没跌落。
⑧很多年前有一个调查和恐高有关。心理学家把小婴儿放在桌子上,两个桌子之间用透明的有机玻璃连接。婴儿们可以很轻松地通过这个玻璃板爬到另外一个桌子上,但几乎没有人会这么做。因为有机玻璃给婴儿们的感觉就是:他们会掉下来。很明显,婴儿天生有对高度的恐惧。心理学家们同样让小猫通过有机玻璃板,小猫们因为害怕而挤在一起。然后他们让鸭子通过这块玻璃板。结果呢?鸭子们径直走了过去。为什么它们不害怕呢?因为鸭子会飞,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⑨天生会害怕让我们逃避了饥饿或死亡的危机。事实上,研究表明,我们会不会害怕是基因决定的。
⑩但是你可能会说:“去年之前我还一点不恐高。现在我已经成年了。如果说害怕是天生的。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害怕过呢?”
⑾问得好。答案是:害怕有一个“门槛效应”。你对某些事物的害怕不会出现,直到你的大脑完全成熟,合成某些激素,你的压力也积累到一定程度,这种害怕才会表现出来。这就是恐慌症和广场恐惧症在青年期之前一般不会发生的原因。
⑿害怕开放空间是什么感觉?“广场恐怖症”的患者对此再熟悉不过了。他们害怕穿过街道、商场、广场等一切开放的空间。穿过一片开阔地值得害怕吗?没错,对我们的祖先来说,走过一片开阔地,意味着暴露在猛兽的视线中。而躲在灌木丛中或洞穴中要安全得多。
⒀有趣的是,老鼠极其害怕开放的空间。它们不得已要穿过房间的时候,一定会选择紧贴着墙壁或在家具下面通过,在户外也是如此,原因是暴露在开阔地中的老鼠很容易成为天敌的目标,如来自地面的猫、来自空中的猫头鹰。所以老鼠天生害怕开放的空间是一种生存的本能。
⒁孩子们比大人害怕得更多,这也有人类进化上的意义吗?是的。婴儿害怕父母离开,尤其是母亲。
⒂这种恐惧在一岁左右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个时候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心理也是最强的。妈妈一旦离开房间,孩子就会哭。如果孩子已经学会走路,他一定会跟着妈妈。孩子黏着妈妈,甚至害怕妈妈离开自己的视线。这有什么好处呢?这会拉近孩子和母亲的距离———不仅可以得到喂养,还有助于抵御其他可能的危险,如陌生人的接近。所以孩子天生害怕独处。母亲对婴儿的哭声本能的反应就是走近他,抱起他。婴儿的哭声会让母亲烦躁不安,这也是件好事情。母亲会尽快安抚婴儿,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抱着他,给他喂奶。这对婴儿来说是最安全、最有利于生存的做法。人类的进化就是这么的神奇,充满智慧。
⒂如果你有不必要的害怕,那只是错误时间的正确反应。这些反应已经延续了几万年。它们是你大脑仍在使用但大多已过时的软件。
5.阅读文章,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4分)
(1)门槛效应: (2)广场恐怖症:
6.文章第⑥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说明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4分)
7.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害怕的对象只有蛇、虫、老鼠、高处和水。
B.有关怕水儿童的科学调查表明,居住地离水域越远的人,越容易怕水。
C.人类的害怕是由基因决定的。
D.黏着母亲是婴儿最安全、最有利于生存的做法。
8.体会“他们发现幼年时怕高的孩子以后一肌不会从高处坠落受伤”中加点词的作用。(3分)
9.文中列举了很多种害怕,生活中的你害怕些什么呢?你能用文中所获得的科学知识解释一下你的害怕吗?(3分)
【二】(23分) 我读懂了父亲(刘辉)
“各位观众,您好,接下来我们‘第一时间’的记者将带你走进‘百岁老人’王成英的生活……”“‘第一时间’中讲的百岁老人就是你母亲吗?”“王老,你老的母亲都103岁了?真幸福!祝贺你啊!”“谢谢,谢谢!”。
自从“第一时间”播放过采访奶奶的节目之后,爸爸每天都可以听到同事们这样的问候与祝贺。起先父亲的脸上挂满了幸福,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父亲后来渐渐地沉默了,有时甚至还略带一丝苦楚。问他怎么了,他总是摇头,就几天,父亲似乎老了一大截。
我调到省城工作不久,就托人把父母亲安排到城里一个小公司打工,活不重,只是每天给公司几个职员做饭,烧茶,扫地。吃的、住的都是公司的,父母亲还免费用上了冰箱和空调。那段时间,父亲逢人就说享了大儿子我的福。连我自己都觉得在弟兄们面前有光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父亲到省城八年过去了,老家的奶奶都103岁了。每年春节我都要回老家给奶奶拜年的,今年春节回家,我喊了奶奶好几声,她竟没有什么反应,叔说,奶奶聋了,连人也认不清了。当时我的心里很是感慨,回来跟父亲说到这事,分明看见父亲的眉头皱的很紧,虽然他仍是笑嘻嘻地跟我说,人老了,都这样。
一个礼拜日,父亲专程从公司来到我家。进门不久就很郑重地对我说:“儿子,我和你妈准备向公司辞职回家了,人家对我们很好,你应该去和人家说个谢……”我不同意,问为什么,父亲不说,只说该回家了。我怎么也想不通,现在工作这么难找,何况在我身边我还能方便照应。拗不过父亲,我只好去跟公司领导说了父亲的决定。领导也不同意,还笑着对底下的职员说,你们给我把王老看着,谁要是把他放跑了,我就停谁的职。就因为这句笑话,父亲竟然在那晚的凌晨时分骑上了他的那辆老“永久”偷跑回家了。等到早晨母亲发现父亲不见了并电话通知我时,父亲已经在60里开外的312国道上与风雨搏斗了……
电话终于打通了,“爸爸,你在哪?”“我已经到大柏店了,马上就到家了”“这儿雨下得好大,还下冰雹了……不怕,我有雨披”“马上到街上我就停下来买早饭吃,过几天你把你妈妈送回来……”。电话这边的雨不大,可我的内心已经滂沱了。爸爸,你这是为什么呀?是因为我忙,很少去看你的缘故吗,还是因为那个只有两间破屋的家让你割舍不下?我实在不懂,是什么让一个65岁的老人无视一百多里,骑车星夜兼程往家赶、且义无反顾?
清明节到了,我决定回去给爷爷上坟,(往年因为父母亲在合肥的缘故,我都偷懒了)同时也顺便看看回到家不久的父母。刚进村子,老远就看见母亲已经在门口张望了,见到母亲我就急切地问他们过得可适应,仿佛我们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一样。然后就问父亲在哪里。“你爸在院里,在给奶奶梳头”。“给奶奶梳头”我没有听错吧,一向严厉得毫无温柔可言的父亲竟然会梳头?我狐疑。进了院门,眼前的情景让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了:院子菜地旁,一张藤椅足可以把奶奶瘦小的身子完全包裹。爸爸站在奶奶的身旁,正细心地给奶奶梳理稀疏的白发,那份认真足可以跟他以前年终给村里算账相比。奶奶呢,眯着双眼,额角的皱纹像极了六前池塘里的那一圈圈涟漪,蜿蜒而又柔和。 阳光下,菜花香弥漫的院子里,父亲用梳头诠释着耐心与孝顺。这一幕成为我心里永远温暖的风景。
妈妈告诉我,父亲回来后,奶奶就不再在几个叔家吃转饭了,晚上也不一个人住自己的小屋了,而是搬来跟他们住。父亲每天都要给奶奶梳头、揉背、捏脚……
刹那间,我读懂了父亲。
父亲,原来你风雨兼程往家赶,是因为惦记着“母亲”。你要用你的行动弥补你因为自己的“享福”而对“母亲”的亏欠。你要给“母亲”新百年的生命留下更美丽的记忆……
爸爸,我爱你!
10.通读全文,归纳文中共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6分)
11.第②段中说“问他怎么了,他总是摇头,就几天,父亲似乎老了一大截。”联系后文把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5分)
12.请体会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电话这边的雨不大,可我的内心已经滂沱了。
(2)奶奶呢,眯着双眼,额角的皱纹像极了六前池塘里的那一圈圈涟漪,蜿蜒而又柔和。
13.从全文看,第③段在文中是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
14.“父亲,原来你风雨兼程往家赶,是因为惦记着“母亲”。你要用你的行动弥补你因为自己的‘享福’而对“母亲”的亏欠。你要给‘母亲’新百年的生命留下更美丽的记忆……爸爸,我爱你!”文章结尾的人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4分)
【三】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14----17题。(15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以昭陛下平明之治( ) (2)此皆良实( )
(3)予先帝不以臣卑鄙( )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6.诸葛亮上书此表向后主刘禅提了哪三条建议?(3分)
17.从文中不难看出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忠诚,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此的体会。(4分)
。
三、写作(55分)
18.盛夏里的一丝微风让人享受清凉,饥饿时的一块面包让你享受香甜,离别时朋友的殒祝福让你享受情谊。饭后,手捧一本好书,品着香茗,听着喜爱的音乐,让你享受着生活的美好……生活里到处是享受,可以享受的美好事物有很多。请以
“享受 ”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B. 2013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跪求啊!
试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为政》)
②然后知 ,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③问君何能尔? 。。 (陶渊明《饮酒》)
④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⑥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⑦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⑧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2)默写杜牧的《赤壁》。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9分)
这里的石林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或如走兽憨态可jn,或如猛qfn展翅欲飞,或如仙女亭亭玉立,或如农夫默默耕耘。在花海的印衬之下,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憨态可jū( ) 猛qín( )展翅 婀( )娜多姿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美不胜收”中,“胜”的意思是 。“楚楚动人”中,“楚楚”的意思是 。
(4)这段文字运用拟人、 、 等修辞方法,描绘石林千姿百态的景象。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
(1)在孙悟空的经历中,菩提祖师传给他长生之道、 、筋斗云; 菩萨规劝他改邪归正,皈依佛门;唐僧带领他去西天取经,修成正果。
(2)格列佛在最后一次航海奇遇中,接触了两种不可思议的动物:有美德有理性的 ,丑陋而邪恶的 。
4.校团委开展以“我与环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分)
(1)校园门口的绿化区经常被踩踏,同学们觉得需要立一块牌子,提醒人们爱护花草。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四个,组成对偶句,作为牌子上的宣传语。
行人 花草 文明 爱 护 踩踏 绕道 彰显 含笑
(2)为了以实际行动美化环境,九(1)班参加了植树活动。班级向学校总务处借了36把铁锹,8个水桶。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给学校总务处写一张借条。
(3)组织社会调查之后,校团委举行“我看环保”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李华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刚才,我已列举出种种破坏环境的现象和事实,大家从中可以看到破坏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
那么, 我认为,首先人类必须增强环保意识,其次政府要重视环保,采取有力的方法,第三,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为环保贡献力量。21世纪教育网
①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
②“采取有力的方法”这句话存在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改为“ ”。
③画线句中,有两处逗号应改为 号。
二、阅读 (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18分)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乔叶
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i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
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年龄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一岁成长的是身体,十岁成长的是知识,二十岁成长的是情感,五十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但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你知道种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水,没有水庄稼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吸取土层深处的水。这样,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蹲”,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蹲”,以一种外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内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会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子 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我清楚地知道i永远有比自己年轻的人。但我并不觉得任何比我年龄小的人都是年轻的,同时也不敢认为比我年龄大的人都比我衰老。因为有无数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年轻,没有让自己得到有效的成长,而真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上不再年轻的人。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知晓学习的人一种额外奖赏。
一直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一直知道自己在成长,这让我感觉幸福非常。
5.针对“成长”,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 (3分)
6.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说“和许多人一样”? (4分)
7.第二段在内容上强调什么?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
8.第四段中,“蹲苗”的比喻是为了阐释什么道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9.联系第五段内容看,画线句中“额外奖赏”指什么? (4分)
[二] (22分)
红橘甜了 骆驼
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
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 起栽下。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父亲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
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尝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谁吃?在那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来到我的面前。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们劝他,你老也快尝尝呀。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个最大的剥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嚼。我再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第一天父亲送我时的表情一。
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然后,他将红橘分送给邻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吧,橘子现在几角钱一斤,来回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再说了,红橘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味道越来越差了,哪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那几个橘子啊!妻子思索 一阵,说,也是,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
父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妻子说,年前我们干脆抽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我看见父亲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父亲抹一把泪,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决定将剩下的红橘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然是十分高兴。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我掏出一百元钱,换成了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 异常高兴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我别过脸去,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10.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种红橘的过程中,父亲的态度: 。
(2)等待橘子成熟时,父亲的心情: 。
(3)橘子成熟后,父亲的做法: 。
11.文中,父子二人各说了一次假话。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 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4分)
(1)父亲:我早吃过了 ,一天好几个呢!
(2)儿子: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12.阅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 (6分)
(1)(父亲)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
这里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哪些内心活动?
(2)“这屋里,烟太大了……”
父亲和儿子为什么都说这句话?说这句话时,各自的内心状态是怎样的7 .
13.题目是“红橘甜了”,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说说文中表现了哪些方面的“甜”。 (6分)
[三] (15分)
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誉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驰: 。
(2)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 。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靡: 。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
(5)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 。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 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 的原因。
17.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4分) .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
三、写作(55分)
18.以“ 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55分) j
【提示与要求】 ’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你可以从“趣”“美”“情义”“做人”中选填,也可以填其他的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备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12年安徽中考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5分)
1.(10分)
(1)①思而不学则殆②生于忧患 ③心远地自偏④造化钟神秀
⑤别是一般(一番)滋味在心头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⑧落红不是无情物
(6分。选填的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旬不得分)草含笑。 (2分)
借条
今借到校总务处铁锹叁拾陆把,水桶捌个。此据。
九(1)班班委会
2012年3月12日
(4分。有“今借到”、“借到”等字样,1分;写清向校总务处所借物品的种类、数量,1分;涉及物品的数字大写正确,1分;正文开头空两格、右下方有具名和日期,1分)
(3)①示例一: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免遭破坏呢?
示例二:下面我想讲讲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2分。答案不限于此,只要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即可得分)
②方法 措施 (或:有力 有效) (2分)③分号 (2分。答“句号”也可得分)
二、(55分)
[一](18分)
5.(3分)成长是一件最漫长、最丰饶、最深情的事情。 (意思对即可)
6.(4分)说明对“成长”持不正确的认识具有普遍性,含蓄表明了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意思对即可)
7.(3分)内容上,强调小时候对“成长”的认识是错误的。结构上,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
(内容2分,结构1分。意思对即可)
8.(4分)必要的积蓄过程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明白,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9.(4分)让知晓学习的人永远在成长,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二](22分)
10.(6分)(1)态度:精心侍弄。 (2)心情:兴奋和渴盼。(3)做法:打电话给儿子,送橘子给儿子,送橘子给邻居,到市场上出售。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21世纪教育网
11.(4分)(1)为了将第一批成熟的橘子全部留给儿子一家三口吃。
(2)为了宽慰父亲,让他高兴。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2.(6分)(1)愁闷,期盼;惊讶;欣喜。 (2)都是为了掩饰落泪的原因。 父亲见到儿子时激动、惊喜,儿子听了父亲话后深受感动。 (各占3分。意思对即可)
13.(6分)①红橘树在父亲精心管理下结出的果实很甜。 ②父亲为培养儿子成材而感到欣慰、满足。 ③父亲从儿子买红橘苗、卖橘子等做法中体会到儿子的孝心。 ④儿子从父亲种橘、送橘等行为中感受到父亲的信任、关爱。 ⑤全家人互相关心体贴,充满温馨和爱意。
(答案不限于此。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三](15分)
14.(5分)(1)驱车追赶。 (2)第二次。 (3)倒下。 (4)指责。。 (5)即使。
15.(4分)(1)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2)能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6.(2分)齐鲁长勺之战 齐威王受蒙蔽(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1)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2)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C. 谁知道安徽省2013-2014年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我是一个叫晶晶的女孩,前几天,我晚自习回家,被一辆大卡车撞死了司机将我的尸体抛入了路径边的小河里,然后逃走了,你看见了这条消息后 ,请将她发给4个论坛,如果没有发,你的妈妈会在1个月后被车撞死,你的爸爸会得绝症,如果你照着上面做了,在5天后,你喜欢的人也会喜欢你,对不起大家不无意中看评论看 到了 这个吓死我了。不管是真是假我都害怕!所以只能乱发了`!对不起啊`!我真不想害人的
D. 安徽省2013年中考导向预测模拟试卷,中考样本,语文(一)答题卷
默写古诗文名句名篇。(10分)( ) (1) ①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海日生残夜 6 / 7 ③斗折蛇行 ④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⑤ 不求闻达于诸侯 ⑥窈窕淑女 ⑦谈笑有鸿儒 ⑧我寄愁心与明月 (6分。选填的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4分,每名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 (1)璨 shuò (2分,各占1分) (2)飘泊 漂泊 (2分,各占1分) (3)充分地显示 (2分) (4)也是绿,让修炼了千年的白蛇忍不住寻找到了许仙,留下了一个白娘子美丽的传说 。 (3分,要点:杭州名胜之一;体现情感色彩;句式基本符合即可,每个要点占1分 ) 3. 洪信或洪太尉;卖刀 动物《龟兔赛跑》《狼来了》等(2分每空1分) (1)要点:简短;生动;符合主题。示例:经典滋润人生。 (2分) (2)示例:我认为这种想法不合适。初中阶段正是读书的黄金时期,不仅适合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记忆深刻。如果只是单纯从考试的角度考虑读书的作用,这样是不是有些急功近利了呢?让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些,享受更多的阅读快乐吧!(4分。明确表明观点1分,扣住观点理由充分2分,语言简明有礼貌1分) (3)①“源泉”改为“途径”(2分) ②有书读,愿读书,善读书 (2分) ③ 把“专栏”后的“、”去掉。(2分) 二、阅读(55分) 【一】(18分) 5. (3分)呼吸、肢体语言、表情。(4分,各占2分。) 6.(2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2分,每个要点各占1分。) 7.(5分)分类别、举例子。(2分) 作用:分类别,从呼吸等三个方面清楚地说明了冻结反应的不同体现。示例2:举例子,段中举女士将自己的双手拉住放于身前的动作这一事例具体说明了手的约束也是肢体语言上冻结反应。(3分,写出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即可。) 8.(4分)这是冻结 反应体现在脚上的表现。人的腿部为了准备逃跑而会大量充血,身体其他部分则供血不足就会手心发凉。(4分,每句各占2分。) 9.(4分)不能去掉。意思是说有这种表情大多数情况下是冻结反应所致,但不排除有别的原因,去掉后太绝对化了。这个词体现 了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3分,第1分句2分,第2分句1分,意思对即可。) 【二】 (22分) 10.(6分)希望儿子多吃好吃的又担心儿子不懂节制吃坏胃;希望儿子别迟到又担心赶路快不安全;希望儿子完成作业再睡觉又担心儿子因写作业而休息不好;希望儿子不重穿着又担心儿子不讲究委屈自己;希望儿子不早恋又担心儿子不懂处理感情;希望儿子成就大,志在四方又盼望与儿子朝夕相处。(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11.(4分)别走太快,路上注意安全!(意思对即可) 12.(4分)拟人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那条裤子的昂贵,表现了我对那裤子的向往与渴望之情,更能突出母亲对儿子关心疼爱的细腻情感。(修辞1分,分析2分。) 13.(4分)突出地写出了母亲盼望和儿子团聚的殷切心情,表达了母亲的爱子情深。(点明“突出”二字2分,分析到位2分。) 7 / 7 14.(4分)要点“母爱就是心里总想着你,时刻挂念着你;无论形式怎样,母爱始终相随。再结合自身体验说说。(围绕一个主题去说自己的生活体验。) 【三】 15.(4分)(1)类(2)全,都(3)想到,考虑(4)只是 16.(4分)(1)老人和小孩都过着和平安乐的生活。 (2)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7.喜爱、向往;(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从耳。 (各占2分。第二个空必须用文中语句) 18.(3分)参考答案:示例1:我更欣赏《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美景。自然环境优美,百姓生活和乐,社会和平安定,人与自然和谐交融,让人不禁心生向往 之情。示例2:我喜欢《记承天寺夜游》中夜景。虽平凡常见,但却空明澄澈,涤荡心胸。更能让我闪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皆有美,只要你有心去寻觅,去观察,就会时时刻刻有美的情趣。(写出欣赏何景得1分,理由2分) 三、写作(55分) 19. 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这个
E. 安徽省2013年中考导向总复习语文试卷(七)答案
这个自己写是最好的了!
我觉得你真是个傻瓜!!!
F. 安徽第一卷·最后一卷语文答案
2011年安徽高考最后一卷
语文参考答案
1.C (“还会导致文学创作步入歧途”这种说法太绝对,原文说的是“却很有可能导致文学创作步人歧途。”)
2.D (A项“都不容乐观,出现了板块分割式的创作模式”表述错误,B项见第五段后四行,假设关系表述颠倒,C项“文学本没有行市”表述有误,整个句子因果关系也有误)
3.B (颠倒因果,见原文第二段)
4.A (这里的“岁”是好年景的意思。)
5.C (A“以”分别是连词/表目的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B“所”分别是助词/“所”字结构,名词/地方;C“而”都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D“者”分别是助词/……的人,语气助词/表示疑问语气。)
6.A (“能忘却自己的肝胆,又遗弃自己的耳目,无心地纵放于世俗尘垢之外,”只是那些道德修养极高的人所能做到的,并非孙休。)
7.(1)刚才孙休进来,我把道德修养极高的人的德行告诉给他,我真担心他会吃惊以至迷惑更深。(向、至人、惑及介词结构后置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不对哩。孙休所说的话是正确的吗?先生所说的话是错误的吗?错误的本来就不可能迷惑正确的。(然、是、固、惑各1分,句意通顺1分。)
8.借景抒情。借“驿路”、“斜月”、“溪桥”、“晓霜”、“残菊”等景物,显行旅之苦,抒凄凉之情,为下片做好了情感铺垫。(4分)
9.“元”字,“本来”之意,凸显词人旅途心事重重,老是睡不着;“每”字,突出因夜不能寐而倍感秋夜漫长的情形已非一日。凄然之中更显羁旅之愁和中原归思之切!(4分)
10.①士不可以不弘毅 ②制芰荷以为衣兮 ③亲贤臣,远小人 ④潦水尽而寒潭清 ⑤渔梁渡头争渡喧 ⑥冰泉冷涩弦凝绝 ⑦奈何取之尽锱铢 ⑧赢得仓皇北顾
11.①栽花成“痴”,“不管什么天气,都从野外带回一株株花草,栽得房前屋后院里墙头满足一丛一丛的花”;
②护花成“痴”,谁要是摘了他的花,“弄急了说不定他真会拼命”;
③赏花成“痴”,“坐在暖暖的阳光下,痴情地望着面前这些花草,脸上时常露出一种很满意的神情”;
④养花成“痴”,“家里养的花已经有九十多种了,离一百种已经不远”;
⑤寻花成“痴”,“在一片悬崖下面看见郑似水侧躺在肥嫩的青草上,满脸是血,手里还紧紧捏着株被扯断的小花”。(5分。每点1分,写足4点得满分)
12.①开头的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没有人去弄一两朵来点缀单调的生活”,为情节发展做好了铺垫。(3分)
②结尾的环境描写与开篇呼应,突出了相思湾的变化,表现了主人公精神的影响力,深化了主题。(3分)
13.(1)通过“真好”、“真帮了大忙”、“朋友也想要”,侧面表现了郑似水花的美丽,突出了“痴”力;同时用“没提”、“真帮了大忙”也暗示出“教师”的世俗心态。(3分)
(2)这里用“特地”和“赶”两词很好地表现了“教师”在郑似水精神的感染下精神的改变,深化了主旨。(3分)
14.①从郑似水身上,看到了对精神生活的执著与痴迷,对理想的不懈追求;②从“村里人”身上,看到了他们精神的贫乏以及不觉解,对美的淡漠,需要引领和改变;③从“教师”身上,看到的是世俗之气,需要美来感化和沐浴;④从“花”这个意象中,感受到精神文明之花、理想之花的魅力,结尾得到了彰显。(8分。答对①④两点各3分,答对②③两点各2分。言之有理即可)
15.C (A项sè—shǎi;B项,汽一气;D项yìng—yīng,易一宜)
16.A.“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经达到纯熟的地步,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17. B
18.看见 想到 决定 解决(4分)
19.(5分)
序 号
修改方法
②
在“建设”后加“作贡献”
③
删去“争着”
④
改为“说话做事前”
⑤
改“提高”为“加强”
⑥
删去“才能做好”
20.(6分)示例:
(1)有一位大腹便便,双手后背,显得一副满腹经纶模样的老者,但他的头上只有一棵小苗,在他右边的是一位手拿着书,头上有沉沉麦穗的青年人,一副谦虚的样子。
(2)可以理解为批评某些不学兀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又可以理解为赞扬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还可以理解为批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不学无术之徒反倒对饱学之士颐指气使。
21.参照2010年安徽卷作文标准。
附:文言文译文
有个名叫孙休的人,走到门前就惊叹不已地询问他的老师扁庆子,说:“我安居乡里不曾受人说过道德修养差,面临危难也没有人说过不勇敢;然而我的田地里却从未遇上过好年成,为国家出力也未遇上圣明的国君,被乡里所摈弃,受地方官放逐,而我对于上天有什么罪过呢?我怎么会遇上如此的命运?”
扁子说:“你不曾听说过那道德修养极高的人的身体力行吗?忘却自己的肝胆,也遗弃了自己的耳目,无心地纵放于世俗尘垢之外,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不求建树的环境中,这就叫做有所作为而不自恃,有所建树而不自得。如今你把自己打扮得很有才干用以惊吓众人,用修养自己的办法来突出他人的污秽,毫不掩饰地炫耀自己就像在举着太阳和月亮走路。你得以保全形体和身躯,具备了九窍,没有中道上夭折于聋、瞎、跛、瘸而处于寻常人的行列,也真是万幸了,又有什么闲暇抱怨上天呢!你还是走吧!”
孙休走出屋子,扁子回到房里。不多一会儿,扁子仰天长叹,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长叹呢?”扁子说:“刚才孙休进来,我把道德修养极高的人的德行告诉给他,我真担心他会吃惊以至迷惑更深。”弟子说:“不对哩。孙休所说的话是正确的吗?先生所说的话是错误的吗?错误的本来就不可能迷惑正确的。孙休所说的话是不对的吗?先生所说的话是正确的吗?他本来就因迷惑而来请教,又有什么过错呀!”
扁子说:“不是这样的。从前有只海鸟飞到鲁国都城郊外,鲁国国君很喜欢它,用‘太牢’来宴请它,奏‘九韶’乐来让它快乐,海鸟竞忧愁悲伤,眼花缭乱,不敢吃喝。这叫做按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养乌。假若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就应当让它栖息于幽深的树林,浮游于大江大湖,让它吃泥鳅和小鱼,这本是极为普通的道理而已。如今的孙休,乃是管窥之见、孤陋寡闻的人,我告诉给他道德修养极高的人的德行,就好像用马车来托载小老鼠,用钟鼓的乐声来取悦小端雀一样。他叉怎么会不感到吃惊啊!”
通晓生命实情的人,不会去努力追求对于生命没有什幺好处的东西;通晓命运实情的人,不会去努力追求命运无可奈何的事情。养育身形必定先得备足各种物品,可是物资充裕有余而身体却不能很好保养的情况是有的;保全生命必定先得使生命不脱离形体,可是形体没有死去而生命却已死亡的情况也是有的。生命的到来不能推却,生命的离去不能留止。可悲啊!世俗的人认为养育身形便足以保存生命;然而养育身形果真不足以保存生命,那么,世间还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呢!虽然不值得去做却不得不去做,内中的操劳或勤苦也就不可避免。
安徽第一卷·2012年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三)语文参考答案
1.D(D项的对应段是第⑧段,原文为:“它和徽商文化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地方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可见徽州家谱不是徽商文化的一部分,他们同属地方文化,只是关系密切而已。A项可在第③段中找到对应信息;B项可在第④段中找到对应信息;C项可在第⑦段中找到相关信息。)
2.A(A项在阐述观点时将“司马迁创立了史表”和“明清徽州地区奉为圭臬,将史法寓于谱法之中,修编了许多家谱”阐述为因果关系,这属于强加因果,设误较为隐蔽。B项整合了②③两段里的部分内容,表述正确。C项对“为女性商人立传”做出了推断,结合当时徽州地区对商人的态度和整个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态度,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表述有分寸,较为合理。D项是对徽州文化的理解,在第⑤段中有体现。)
3.c(C项的判断需要整合最后四段的主要内容,明清徽州家谱的兴盛有很多原因,如“谱为一家之史”的理念,对宗族血缘的看重等,与“明清徽州地区文人学士数量极大”没有因果关系。A项的表述把握住了“谱为一家之史”的理念对明清徽州家谱的影响。B项结合了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支柱的时代背景,突出了明清徽州家谱对商业的重视的意义。D项是对第⑥段内容的理解,准确表达了徽州家谱和徽商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区域社会观念的新变化。)
4.A(疾:急速,快速)
5.D(A.在/从;B,句末,表判断/句中,起停顿作用;c.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D.来)
6.D(“把活着”人的毁誉看作要务是违背了葬礼的初衷”而非“把死去的人的毁誉看作要务是违背了葬礼的初衷”)
7.(1)如今社会风气混乱不堪,君主治葬越来越奢侈,他们心中不是为死者考虑,而是
活着的人以奢侈互相夸耀。(“世俗”“愈”“矜”各1分,语句通顺2分)
(2)如果这样做真有利于死者,那么即便使国家贫穷、人民劳苦,作为慈亲孝子也在
所不惜去做。(“苟”“虽”各1分,“若慈亲孝子者之所不辞为也”省略句1分,语句通顺2分)
(3)陛下您看祖宗时代,科举举荐的规章制度,与今天相比,哪一个更为精确?(法、与……孰,各2分,语句通顺1分。)
首联有“衰草”、“离宫”、“夕晖”、“孤云”等意象。(2分)描绘了一片惨淡的夕阳斜照着长满衰草,孤云飘荡的离宫景色,暗喻南宋王朝覆灭,满目疮痍,一片凄凉,诗人无所依托的残酷现实。(2分)
9.这首诗触景生情,景中寓情,巧妙地化用典故,将自己的亲身感受、金陵的历代兴亡以及前人的咏叹等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自己深沉而复杂的内心情感,柔婉含蓄但又淋漓尽致,外柔内刚,深挚悲壮。(2分)特别是“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这是用鲜血和生命写出来的诗篇。(2分)‘
10.(1)浊酒一杯家万里(2)人不知而不愠(3)哀民生之多艰(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5)沧海月明珠有泪(6)放浪形骸之外(7)岩扉松径长寂寥(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11.①从侧面突出太行山奇绝的景色,突出太行山景色给游客的震撼作用。②进一步表明了人们以前对太行山的认识是一种认知上的斜视。(意思对即可)
12.①增强了大峡谷的神秘性;②为自然景观增添了人文历史色彩;③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饱满。(意思对即可)
13.④山的色彩绚丽多变,富有层次感。②山峰雄奇峻峭,富有阳刚之魂魄。③山中景色绮丽,具有阴柔之灵秀。④山谷狭长险峻,充满了神秘色彩。(意思对即可。至少答出三点)
14.示例:①人们认为太行山是秃山,秃岭,有雄无秀,却不知太行山还有江南山脉那样的秀美。②认为太行山只是“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是“兵家必争”的险要之地。③人么可能知道太行山的雄壮险峻,却不知道太行山极富神秘气息。④人们认为太行山的色彩单一,却不知它的色彩丰富而多变。
15.C(“安生之处”的正确写法是“安身之处”;“量体裁衣”中的“量”正确读音为“liàng”)
16.B(不合语境。“习以为常”意思为“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此处可改为“屡见不鲜”,“屡见不鲜”意思为“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17.D(语序不当。应将“首次”调到“我军”之后。)
18.示例:抽烟是有瘾的,跟吸毒一样。意志薄弱的人是根本无法戒掉的,那我们等着瞧。
19.示例:①重叠的音节,能增强人们对语音的感受,使听觉能得到一种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容易识记,切合幼儿心理;
②叠音的名字既富有音乐性,悦耳动听,又富有亲昵的情味,寄托着父母对孩予的爱怜之情。
20。示例l:中小学生热衷如此竞选班干部,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功利思想难辞其咎。班干部这服务同学的岗位,如今成了功利的代名词,拥有班干部身份后,可以争取更大的“官职”,还可获得更多教育资源,老师也会更重视。来自社会的官本位等功利思想,让原本清净的中小学校也沾染上了尘俗的习气。通过班干部竞选花样频出,我们不难看出,中小学生教育已经暴露出功利端倪,让人忧心。我们应该反躬自省,检讨我们的社会现状,检讨为人父母、师长者的责任。
示例2:抵制中小学校园里出现的权力崇拜和贿选风潮,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各负其责。学校要明确态度,帮助学生们端正思想,同时不要赋予班干部太多的“政治内涵”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班干部就开小灶,倾斜教学资源。家长与社会也要承担起责任,不能事事从功利的角度出发,为孩子竞选出谋划策或者请客送礼。而是要教会孩子为人处事的道理,让他们有一个决乐而简单的童年。
写作提示
立意一:做人,应该懂得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已之心恕人。耶稣对人们的说辞也正是对我们心灵的拷问——我们在对别人的错误横加指责的时候,有没有扪心自问过:我是不是一点错都没有呢?
立意二:没有改正不了的错误,只有改正不了方法。在帮助别人改正错误之时,严厉的惩罚只会加重他们对世界的仇恨,而只有多加包容和关爱,才能帮助人走出犯错的阴霾。立意三:活在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为我们的错误付出了宽容,对我们的莽撞给予了善意。对于这些,我们应该看到,应该懂得,应该感恩——更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回报他人。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凡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事物,它们必然要死亡,死亡是人所不可避免的。孝子尊重他们的父母,慈祥的父母疼爱他们的儿子,这种感情深入肌骨,是人的天性啊。自己所尊重所疼爱的人,死亡之后把他们抛在沟壑之中,人之常情是不忍心这样做的,因而产生了葬送死者的风尚。所谓葬,就是藏的意思;这是慈祥的父母和孝顺的儿子应当慎重的问题,所谓慎重,就是说活着的人要为死者考虑。从活人的心里为死者考虑,没有什么比让死者入土后不动,让死者的坟墓不被发掘再重要的了。既要不移动死者又不使人发掘死者的坟墓,最好是让发掘者无利可图。这就叫做大闭。
古代的人有葬于深山旷野之中而得到平安的,这不是说有珠宝国宝在起作用。而是藏的作用,所以说葬不可不深藏。葬浅了狐狸就会发掘尸体,葬深了就会碰到地下泉水。因此凡是葬地一定选在高丘之上,以避免狐狸的发掘之害和水泉的潮湿。这样虽好,但却忘记了歹徒、盗贼、匪寇的祸害,难道不是糊涂吗?这如同盲乐师怕碰到柱子,躲开了柱子却用力撞到了木撅子上。狐狸、水泉、歹徒、盗贼、匪寇的祸害,就如同撞上了又尖又大的木橛子啊!慈祥的父母、孝顺的儿子能够避开这些祸害,这算懂得葬的本义了。
修棺苴椁,是用来避免蝼蚁蛇虫之害的。如今社会风气混乱不堪,君主治葬越来越奢侈,他们心中不是为死者考虑,而是活着的人以奢侈互相夸耀。他们以奢侈浪费为荣,把俭省节约的人视为鄙薄,不把方便死者当成一回事,而只是把活着的人的毁誉看作要要务。这就不是慈亲孝子的心了。父亲虽然死了,孝子对父亲的尊重不会衰减;儿子虽然死了,慈亲对儿子的疼爱不会消失。埋葬所尊重所疼爱的人,却用活着的人很想得到的东西陪葬,他们想用这些东西使死者安宁,像这种做法将会怎样呢?
百姓对于利,哪怕冒着飞箭、踩着利刃、拼命流血也要追求它,不知礼义的野人,宁可忍心不顾父母、兄弟、朋友的情分而去追求利。如今偷坟劫墓不用冒拼命流血的危险,也没有忍心不顾父母、兄弟、朋友的耻辱,他们得到的实利很丰厚,可以乘车吃肉。其利可传给子孙,即使有圣人也不能禁止,更何况如今又是乱世呢?
国超大,家越富,葬物就越丰厚。死者口含的珍珠,身穿的玉表,珍玩宝货,钟鼎壶
金监,车马衣被、金戈宝剑等,不可胜数。各种养生的物件,没有不随葬的,用厚木累积而成的墓室,放着几层的棺椁,堆积石头木炭,环绕在棺椁之外。坏人闻知此事。互相传告。土司虽然用严刑重罪来禁止他们盗墓,仍然禁止不住。而且死者死去的时间越长,他们的子孙对他就越加疏远,子孙时他越疏远,守墓人就越懈怠;守墓人越来越懈怠了,而陪葬物品却依然那么多。这种形势自然就不安全。’
世俗之人举行葬礼,用大车载着棺椁,打着各种旗帜,灵车上盖着如云的饰物。手持众多的羽毛制成的伞随柩车严整而行,棺柩之上点缀着珠玉,棺椁上涂饰上黑白相间、黑青相间花纹,很多人在灵车周围牵引棺柩,以军法指挥送葬行列才不会大乱,以这种排场让世人观看,既美观,又奢侈,但用这种葬礼为死者求安宁,却是不行的。如果这样做真有利于死者,那么即便使国家贫穷、人民劳苦,作为慈亲孝子也在所不惜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