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浣溪沙语文考试卷子

浣溪沙语文考试卷子

发布时间:2021-03-16 07:30:18

Ⅰ 语文古诗浣溪沙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在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在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Ⅱ 语文卷子的答案

还是自己做吧,求别人帮你做,你永远不会提升

Ⅲ 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一语文中纳兰性德的《浣溪沙》的答案

残雪的清光映照着冰冷的画屏
已经是三更了,可是<梅花落>的笛声仍旧在萦绕
在那寂寥无人处,月光朦胧

我是人世间伤心的过客
知晓你为何事而潸然泪下
在声声更鼓中,悲伤的回忆自己的一生

赏析:

“画屏”:绘有彩画的屏风。杜牡《秋夕》诗:“红烛秋光冷画屏。”容若这句意境不但凉,更逼近于凄。此句意谓院子里残雪的余辉衬着月光映在画屏上,使得绘有彩画的屏更看上去也显得凄冷。

“落梅”:不是梅花,而是指古笛曲《落梅花》。李白《司马将军歌》里有句:“向月楼中吹落梅。”《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月胧明”:月色朦胧。语出元稹《嘉陵驿》诗:“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容若此处将雪,月,笛声搭配在一起,不减原意,却别添了几分清冷疏淡。

“断肠声”:让人断肠,难过的声音。杜甫《吹笛》诗:“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又白居易《长恨歌》:“夜雨闻铃断肠声。”

上阕写出一片凄凉月色,夜深无眠,残雪映凉月。何处落梅曲笛声响起,呜呜咽咽声地惹断人肠。

下阕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伤身世的叹息。由此词看来,更应该是灵犀暗生的独自感慨,而不是当面的对谈倾诉。

本来词句至此,已令观者唏嘘不已,不料还有下一句,“断肠声里忆平生”更是伤人欲死。闭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见容若在那一片断肠声里,落泪神伤。

Ⅳ 人教版临潭县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卷必考古诗词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木兰诗】(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赵翼·清)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山西村】(陆游·南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Ⅳ 语文 苏轼的浣溪沙 求助1道题 帮我...

诗人悲伤

Ⅵ 近期中考语文试卷

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喜欢书吧,她是zhì huì的锦囊,力掌的yuán quán,精神的家园!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①一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①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⑤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 , ”两句,成为远 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⑥上海世博会以博大的胸怀喜迎八方宾客,正所谓“ , ?”(《(论语)八则》)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 ( ) A.如今的滨江新城,交通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人民安居乐业。 B.青年人要多读书,勤思考,并以积极的姿态投身沸沸扬扬的新生活。 C.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D.南通拥有红木雕刻、板鹞风筝等一大批令人叹为观止的传统工艺品。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书湖阴先生①壁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注释】①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②排闼:推开门。 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②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2分) 答: 5.某班级创办了一个“文学泡泡”网站,其中“泡泡拍”和“泡泡问”两个栏目的点击率很高。如果你是版主,请你做以下两件事。(8分) ①“泡泡拍”将拍卖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三样物件,请你选择其中一件,写一段广告词。 (要求:紧扣原作,明确物件与人物的关系及作用)(4分) 金箍棒(《西游记》) 人力车(《骆驼祥子》) 绿色礼服(《最后一课》) ‘ 示例:鹅毛扇(《水浒传》)——人称“小诸葛”的吴用,轻摇着这把鹅毛扇,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 ②“泡泡问”里有两个主题帖,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帖子回复。(要求:观点明确,并简述理由)(4分) 主题帖一:能否说《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个粗人? 主题帖二:如何看待《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离家出走的行为? 回帖: 二(60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6~8题。(12分) 改造火星 ①我们能把火星变成地球吗?能将火星凛冽寒冷、空气稀薄的地表转化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吗?如果能,我们应该怎样做? ②有证据表明,火星形成初期,大量的二氧化碳曾经使火星的气候变得温和,有一段时间曾有河流流入汪洋大海。目前,在火星上仍然可能存在着二氧化碳,在冻结的泥土和极地冰盖中还可能存在着水。 ③爹美国宇航局的行星科学家克里斯?麦凯表示,将火星地球化的大部分工作需要火星自身完成。 ④麦凯说:“人类所做的工作只是将火星的气候变暖,然后撒下孕育生命的种子。”在地球上生活的我们,已经知道让行星变暖的方法,那就是向大气层中添加一些温室气体。全氟化碳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可以用火星的泥土和空气中的成分合成获得,然后将它释放到大气中。这会使整个行星变暖,接着它们就会释放出冷冻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会促使温度升高,从而将大气压力增加到能让液态水流动的程度。 ⑤与此同时,威斯康星大学的植物学家詹姆斯?格雷厄姆说,通过这种方法,人类就可以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首先在火星的南极地区会生长出细菌和地衣类植物,之后会出现苔藓类植物,一千年或更长时间后会长出红杉树,再经过几千年的时间,长成的森林会逐渐释放出更多的氧气。 ⑥当前,实现该计划的时间尚待商榷。美国一个由白宫指定的讨论组最近建议首先在月球或小行星上尝试一下,而现在,我们还无法估算出,要将一颗死气沉沉的行星变成地球一样的绿色星球到底需要多少费用。 (选自《科学之友》,有删改) 6.阅读全文回答:人类改造火星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4分) 目的: 方法: 7.第②段中,“目前,在火星上仍然可能存在着二氧化碳”一句中的“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8.近年来,人类加快了探测火星的步伐,然而对改造火星计划的可行性,还存在着争议。你认为改造火星的计划是否可行?请依据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9—11题。(14分) 敬重“里子” 张峰 ①爱因斯坦尚未成名时,在纽约大街上碰到一位熟人。那人见他衣着寒碜,便不解地问道:“你怎么穿得这样破旧?”爱因斯坦笑了笑,说:“反正这里没有人认识我。”几年后,爱因斯坦成了科学界的大名人,他又遇见了那位熟人。对方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惊讶地问道:“你怎么还穿得这么破旧?”爱因斯坦依然笑了笑,说:“反正这里的人都认识我。” ②好一个“反正这里的人都认识我”!没有谁比20世纪的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更有资格说这句话了。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这里的人都知道我了,他们不会以衣帽取人,绝不会因我穿得寒碜而小看我。爱因斯坦无疑是一个深知“里子”重要性的人。 ③世间万事万物都有“里子”和“面子”。对一个人来说,长相服饰是“面子”,精神品格是“里子”;名誉地位是“面子”,学问水平和对社会的贡献是“里子”。爱因斯坦的确没有光鲜的“面子”,可正是因为他把打造光鲜“面子”的时间和精力全都投入到了“里子”的塑造上,他才得以成为一个让全世界都敬仰的科学巨人。正是尊贵无比的“里子”,使他穿越苍茫时空,成为后世楷模。 ④然而,在当今这个越来越看重包装的时代,许多人把“面子”当成了第一追求。他们渴望的是展现在人前的一身光彩和荣耀,他们企求的是他人艳羡的目光和狂热的喝彩。为此,他们不惜耗费自己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有光鲜的衣履,有奢华的享受,有令人炫目的身份和地位…… 总之,他们的“面子”可能十分荣耀,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一片空虚,他们的学问领域一派荒芜,他们的心眼里除了自己还是自己。这种表里不一的人,只是包装时代泛起的泡沫,绝不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英。 ⑤苦心谋求“面子”的光鲜,不如下苦功去培育过硬的“里子”。因为,对于个体来说,过硬的“里子”是他屹立人间的支柱;对于社会来说,过硬的“里子”是人类进步的基石。 ⑥朋友,学会敬重他人和自己的“里子”吧! (选自《现代青年》,有删改) 9.文章从爱因斯坦的故事写起,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0.作者在第③段中说,尊贵的“里子”能使人穿越苍茫时空,成为后世楷模。请你再举一个例子,证明这个观点。(4分) 答: 11.某班晓光同学最近一味追求名牌,把很多精力花在对自己的“包装”上,认为这样才够“酷”。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对他进行劝告。(要求:称谓明确,观点正确,语言得体,50字左右)(6分) %9%9%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5题。(16分) 好雨随风乔忠延 ①画家说,春雨是春天的颜色。 ②诗人说,春雨是春天的歌声。 ③小时候我则认为,春雨是春天的奶水。春雨比奶水更甜美,更养人。它飘落到哪儿,哪儿就滋润了,鲜嫩了,翠生了,就活活泛泛显出了生机。 ④春节过后,人们就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春雨却总是不来。天不再像年前那样灰蒙蒙的,变得蓝蓝的,空空的,那么高,那么远,不见一线云丝丝。看看风,还是西北风,虽然稀少了,劲小了,却仍然硬硬的,干干的。 ⑤太阳暖暖地照着,照得地上也暖了。冬日僵硬的地皮早软了,踩上去面团似的,河边、泉边更是软得淌水,水渍渍的,走过去会粘住鞋子。 ⑥没几日,地皮不再软了,像往常一样瓷实,不粘鞋子,不陷车子了。风依然吹着,太阳依然晒着。暖和多了。又过了几日,路上裂开些小缝缝,人来车往,表面上的那层土就离了地皮,土越积越厚,越碾越细,踩上去和冒烟的一样,裤腿上溅得花花点点的,都是尘土。 ⑦田里的麦苗早渴了,泛黄了,没有了先前的精神头。浇地的人多了,水流进田里,“滋——滋——”地响,还咕咕咚咚地冒泡。(A)看着溪里的水不少,淙淙地流着,进了田却慢慢地爬,比旦头爬得还要慢。田浇过了,人们仍然盼着落雨。说是浇过的地,土会变硬,下些雨土才会酥些,麦苗长得才起劲。 ⑧雨来了,突然‘间就下起来了。是夜里来的。待人们知道下雨的时候,雨早淅淅沥沥的了,唱小曲似的。有人从被窝里撑起身子,趴在窗台上,掀起窗帘的一角,朝外瞅瞅,院里的地上白白地泛亮。于是,忽然想起昨目后晌太阳落在了云里,风也是东南风,还潮潮的。接着又倒头睡下,梦里也就多了几分甜蜜,不睡到吃早饭不会起来。 ⑨雨来得快,天晴得也快。一大早,天上还满是乌黑的云团。端上碗吃早饭,云变得丝丝蔓蔓的,天有些亮了。吃完饭擦嘴时,云就散了,太阳露了脸,鲜亮鲜亮的。(B)天空如刚擦过的塑童二没有一点尘色;地上如刚落笔的图画,到处洇①着水色。人们的心里也像刚冲洗过的一样清爽,脸上笑成了花。 ⑩田里泥了,无法干活,仍有人踩着泥到田头去,看看嫩嫩的禾苗,心更喜了,喜滋滋地唱出声来。 (选自《中国散文选》,有删改) 【注释】①涸(yīn):向四处散开或渗透。 12.作者写“雨来了”之前,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4分) 答: 13.作者笔下的春雨有什么特点?(4分) 答: 14.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4分) 我选( )句,赏析: 1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好雨随风》一文筒摹阐率:三位作家在描写春雨时,表达了怎样一种基回睁博卡不?(4分) ①(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朱自清《春》) ②有如天降甘露。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季羡林《听雨》)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严母教读》),完成16—20题。(18分) 记母教铨①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②,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 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 ”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选自《鸣机夜课图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诗人。②夏楚:这里是责打的意思。 16.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1)拥被覆双足 (2)妹何托焉 1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毕陈左右( ) (2)儿怠,则少加夏楚( ) (3)至夜分( ) (4)诸姨尝谓母曰(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令铨坐膝下读之。译文: (2)铨张目视母面。 译文: 19.请简要阐述文中母亲两次流泪的不同原因。(2分) 第一次流泪是因为 第二次流泪是因为 20.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你是否认同?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1.请以“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5分) 要求:①要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010年南通市中考语文答案 1.智慧源泉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读音识记和字形的书写能力。比较简单,平时注意积累即可。 2.①志在千里②便引诤隋到碧霄③似曾相识燕归来④长风破浪会有时⑤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析:①一④为一般性默写填空。注意②“霄”不要误写为“宵”;③“识”“燕”不要误写为“似”“雁”。⑤⑥为理解性默写填空,完成时,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⑤抓住题干中的“深情厚谊”;⑥抓住题干中的“博大的胸怀喜迎八方来客”。书写时,注意⑤的答案“天涯若比邻”中的“涯”不要误写为“崖”。 3.B解析:此项中的“沸沸扬扬”是指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这里用来形容新生活,不合适。 4.①表达了诗人闲居时恬淡的心境和对田园山水风光的喜爱之情。 ②示例:推开门,两座郁郁青青的山峦殷勤而急切地扑人眼帘,满眼翠绿,令人心旷神怡。(将“两山排闼”理解成“两山像推开门一样”亦可) 解析:①考查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和把握。阅读诗歌后,我们可以读到诗歌所描写的都是田园景色,茅屋、花木、水田、山。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出该诗抒发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②考查对诗句内容的把握。根据注释,可以知道“排闼”是“推开门”的意思。另外,题目要求答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所以完成时,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5.①示例:金箍棒——“齐天大圣”孙悟空,挥舞这把金箍棒,横扫妖魔鬼怪,打通取经之路。 人力车——就是这辆人力车,祥子为了生计,曾拉着它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 绿色礼服——这是韩麦尔先生在特殊的日子里才穿的一件漂亮的礼服,它见证了韩麦尔先生一腔爱国深情。 ②【主题帖一】示例:我认为鲁智深不是一个粗人。他拳打强占民女的镇关西,是伸张正义的侠义之举。 我认为鲁智深是一个粗人。他路遇不平,不是诉诸官府,而是鲁莽冲动,拳脚相加。 【主题帖二】示例:我认为汤姆离家出走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对教会学校枯燥无味的生活的反抗,符合儿童喜欢幻想、喜欢历险的天性。 我认为汤姆离家出走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他没有顾及他人的感受,也没有考虑这样做的后果。 解析:①考查了对名著内容的把握。完成时,可根据示例,先写出该物件的使用者,然后写出该物件的作用。②同样考查了对名著内容的把握,但是与上题的角度不同,是从对人物及其行为认识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具体作答时,要求观点鲜明,也就是要对人物或人物的行为作出判断,然后再进行分析。比如主题帖一,首先应作出判断,是粗人或不是粗人,然后再结合鲁智深的具体行为进行分析。 6.目的:将火星凛冽寒冷、空气稀薄的地表转化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把火星变成地球环境)。方法:将火星的气候变暖,然后撒下孕育生命的种子。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时应首先找到依据。目的的依据在第①段中,方法的依据在第④段中。仔细阅读,即可得出答案。 7.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可能”,就说明火星上一定存在着二氧化碳,这与事实不符。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特点的把握。完成时,一般可分为三步:①对加点词语进行解释,“可能”表示猜测;②进行具体说明,去掉“可能”,说明火星上一定存在着二氧化碳;③如果去掉,就与实际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关键是前两步。 8.示例:①可行。因为有证据表明,火星仍可能存在二氧化碳和水,具备改造成地球环境的条件;此外,人类已经知道让行星变暖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②不可行。因为关于火星上存在二氧化碳和水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可能,再有,实现计划的时间尚待商榷,在月球或小行星上尝试的结果不得而知,需要多少费用也是一个未知数。 解析:此题看上去很复杂,但实际上还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具体完成该题时,首先应确定改造火星的计划可行还是不可行,然后在文中找到具体的语句作为理由。 9.文章从爱因斯坦的故事写起,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敬重里子”的话题(或:同时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论证了中心论点) 解析:作为一篇议论文,爱因斯坦的故事肯定是作为一个论据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的,其次,它出现在议论文的开头,所以起到引出本文论题的作用,另外议论文本身很枯燥,引用故事,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l0.示例:①居里夫人,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提炼出了镭这种放射性元素。 ②诺贝尔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掖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 解析:此题考查了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所举的应该是前人的事例;要写出“里子”的特点和含义,“里子”是学问水平和对社会的贡献;要写出对后人的影响。 ll.示例:晓光,一个人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对自己的“包装”上,不是太好。因为光靠面子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只有有了博识的学问和对社会非凡的贡献,才会赢得大家的尊重。 解析:此题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完成时,首先要有称谓,劝告时只要围绕“真正的‘酷’来自内在的精神品格(内涵、修养、品德)”或“真正的‘酷’来自学问水平”等适当阐述即可。语言要得体,语气委婉。 l2.作者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是为下文写春雨来后人们的喜悦心情作充分的铺垫,突出了春雨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和把握。“眼巴巴地”盼望春雨,表现了人们盼望雨来的急切心情。而下文有语句来渲染这种心情,所以是为下文写这种急切的心情作铺垫。 l3.甜美、滋润;来得快,去得也快。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文章描写对象特点的把握。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好雨”,即春雨。完成时,先把描写春雨的语句找得出来。从这些语句可以概括出。 14.不设统一答案。 (A)句示例:①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细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②“爬”这一动词用得生动形象,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很陕一些的焦急心情。③用比较的手法,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 (B)句示例:①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天空的明净,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②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大地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文中语句的能力。完成时,可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和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首先应判断该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然后对该句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才是该句抒发的情感。 l5.不设统一答案。围绕表达了对春雨的赞美以及对农村生活的关注,适当阐述即可。 解析:此题从比较阅读的范畴,考查了对三段文字抒发情感的把握。因为题干中提示“表达了怎样一种共同的情怀”,所以找出其共同点即可。 l6.①拥被/覆双足②缈何托焉解析:此题考查了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完成时,注意几个原则:主谓宾分开;句中有连词,如在句中,则在连词前停顿,如在句首,则在连词后停顿;划分停顿后,还应注意朗读时是否别扭。不过,像第①句比较特殊,整个一句其实是个并列结构,有两个动词,所以在第二个动词前停顿。 l7.①放,摆放,陈列②懈怠,松懈③到④曾经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常用字词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平时应注意积累,同时还要注意比较和联系。 l8.①(母亲)让我坐在她的膝下读书。 ②我睁开眼睛看着母亲的脸。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把握。完成时应逐字翻译,字字落实。①“令”“之”是关键词;②“张”“面”是关键词。 19.第一次流泪是因为儿子学习不认真,母亲觉得无法向孩子的父亲交代,心里焦急。第二次流泪是因为儿子学习辛苦,母亲感到心疼。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20.示例:①认同。文中母亲不辞辛苦,陪着自己的儿子读书,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和殷切的期待。 ②认同。文中母亲虽然对儿子要求严格,但她的出发点是好的,用心是良苦的,对儿子的爱也是深沉的。 ③不认同。母亲对儿子的要求过于严格,儿子稍有松懈就责打他,夜深了,还把儿子摇醒了学习,这对儿子的身心是一种摧残。 ④不认同。母亲对儿子的学习管得太死。不利于儿子的学习,也不利于儿子身心的自由成长。⑤母亲对儿子的教育,其良苦用心令人感动,足见其对儿子成才的渴求心理,但是在教育中的方法近于残酷,有损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解析: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严母教读》参考译文: 回忆我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让我坐在她的膝下读书。母亲一边手里操作,一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错在一起。我松懈了,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了我,又抱着我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父亲!”到半夜里,很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过了一会儿,母亲摇我,说:“可以醒了!”我睁开眼看着母亲的脸,泪水正淌落,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我的几位姨妈曾经对我母亲说:“妹妹啊,你就这一个儿子,何苦要这样!”她回答说:“儿子多倒好办了,只有一个儿子,将来不长进,我靠谁呢!” 21.略

阅读全文

与浣溪沙语文考试卷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