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一语文《必修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谢谢
http://mypage.zhyww.cn/post/200512/83691.html上有的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本试题共150分,时间150分钟。其中第Ⅰ卷30分,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分,为主观题。
第Ⅰ卷(3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吞噬 (shì) 熨(yù)帖 小心翼翼(yì) 入不敷(fū)出
B.倒坍 (tān) 炽( chì)烈 不屈不挠(ráo) 魂牵梦萦(yíng)
C.惬意 (qiè) 了望 (liáo) 凝眸远眺(mōu) 曝(pù)背谈天
D.粗犷 (kuàng) 呆滞 (zhì) 目光炯炯(jiǒng) 不可胜(shèng)数
2. 下列各组中字形均正确的一组是:( )
A.震荡 匮赠 众说纷纭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B.震颤 甲胄 臭名昭著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C.肃睦 呆滞 震撼人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和睦 暄闹 哀声叹气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3. 下列各句中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心里有一股毁灭的冲动、发怒、杀人的冲动。
B.在楼下时,不是有人在喊“其他人抬到美术教室去”吗?我不属于“其他人,”我还活
着。
C.“这个城叫什么名字?”我问这位躺在我旁边的人。
D.“该死的,”司机大声地回答:“你们已经解除灯头管制了吗?”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跟他(凡尼亚)不论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只是我的心 的历害,得换一个活塞了……
②我感到左大腿上挨了一针,全身猛地 了一下,我想抬起身子,可是坐不起来……
③每一幅照片都有 人心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 。
A.震荡 震撼 震颤 结果 B.震撼 震荡 震颤 后果
C.震荡 震颤 震撼 后果 D.震颤 震撼 震荡 结果
5. 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1945年,声名显赫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
尸体的营地的路上。
B.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他们确乎少了些刚烈。
C.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D.一个月后,他的病逐渐好起来了,这已是他第四次起死回生了。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
B.这家医院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的治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建立了细胞动力学研究的
基本方法。
C.思想要通过或者依附于一定的东西——画家用色彩线条,音乐家用音响旋律,文学家用的主
要是语言。
D.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推进消费体制改革,努力完善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
和价格欺诈行为。
7. 填入下句横线上的语句语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仰视天空,________________。
①这场残酷的战争也会告终。
②和平与安祥会重新回来
③冥冥之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8.下面关于散文的诵读,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散文的诵读,表喜之情态,语气宜气满声平,语调宜平稳舒缓;表哀之情态,语气宜气缓声柔,
语调宜平稳舒缓;表乐之情态,语气宜气快声高,语调宜逐渐上升;表忧之情态,语气宜气短声细,
语调宜升降曲折。
B.《荷塘月色》一至三节写淡淡的哀愁,朗读时语气宜气缓声柔,语调宜铿锵有力;四至六节写淡
淡的喜悦,朗读时语气宜气满声平,语调宜平稳舒缓;第七节写愉悦之情,语气宜气快声高,语调
宜逐渐上升。
C.《听听那冷雨》全篇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为主,朗读时语气宜气短声细为主,语调宜升降曲折为
主。适当加入沉稳、强疾节奏。
D.散文整篇的朗读节奏大致有轻快、沉稳、舒缓和强疾四种。轻快节奏,一般语速较快,气快声清,
表示欢快、幽默;沉稳节奏,一般语速较缓,气足声强,表示庄重、压抑、悲痛;舒缓节奏,语速较
慢,气缓声柔,表示舒坦、悠闲;强疾节奏,一般语速较快,气促声强,表示激动、紧张。
9.下面关于诗歌的诵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格调昂扬豪迈,要读得声韵饱满、大气磅礴。“看”、“怅”、“问”、“忆”
领起的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B.《致青年公民》激情洋溢,声音的停连可以借助阶梯诗的格式来处理,读出热情奔放的气势,但
不能一味高亢,要整体设计声音高低、节奏快慢的变化,在声音形式的变化中突出点题的关键诗句。
C.《相信未来》沉稳而坚定,前3节收尾的“相信未来”要用逐次递进的声音表现,与第4节前两句
情感贯通。第5、6两节,不能在每句诗后都作停顿,以免阻滞情感表达,要抓住“不管……是……
还是……”、“我坚信……一定会……”几个关键词,一气呵成,在语气对比中表现坚定的信念,然
后用真诚而高昂的语气读出第7节。
D.《六月,我们看海去》节奏明快,可以用拖调徐吟的方式来朗诵,要处理好节奏,和着一群风风
火火的青年人奔向大海的脚步声来读,甚至可以尝试用现代摇滚乐“说唱”的节奏形式,来表现诗句
中那中天然的韵律感。
10. 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赤壁赋》选自《苏轼文集》,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所作。“赋”是一种文体,
“主客问答”是赋常用的一种形式。《赤壁赋》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同时又吸取散文的笔
调与手法,以文为赋,骈散结合,极具特色。
B、梭罗的《寂寞》与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都是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都对人与自然的
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只是前者更多是从感性的生存方式方面展示了一种自足的生存境界;而后
者则带有明显的生态忧患意识,带有更多的理性思考。
C、欧·亨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的小说结尾很有特色,被人们称为“欧·亨利式结
尾”,代表作品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等。
D、肖洛霍夫是苏联作家,曾获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
《复活》等。
第Ⅱ卷(120分)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一)课内语段翻译(8分)
11. 把《赤壁赋》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把《六国论》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课外语段阅读(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
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
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
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
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3.解释下列加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3分)
①今岁春雪甚盛
②石篑数为余言
③与杏桃相次开发
14. 解释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3分)
①梅花为寒所勒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③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15. 文章第二段中,作者反复写桃花的迷人之处,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正面描写的句子是,
侧面描写的句子有 与 。(3分)
16.阐述一下你对袁宏道的观点、态度的看法(3分)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①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
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
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
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
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
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②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
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
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
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
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
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
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
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
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
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
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
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
散文更美丽得多?
17、文章第①段中划线句子说江南的冬天“不但感不到岁时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
含蓄在那里的生气”的依据是什么?(至少要找出三点,3分)
⑴
⑵
⑶
18、作者写江南雪景,并未进行描写,而是引用了四句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试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
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
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
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
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
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
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
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
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
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
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
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
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9.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史铁生在本文中的观点态度(5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20—23 题。
峭壁上的树
①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场被俘的耻辱,子弹尽
粮绝之后你才又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②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捕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
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
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
峭壁上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达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③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
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
④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
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⑤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
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李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
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美土肥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搔首弄姿,
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携手,
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靠了自己的力量,长
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
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⑥那一年秋天,在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⑦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
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
酸枣,或许正是那棵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道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
烈地拥抱世界了!
20.第一段由两个问句组成。(4 分)
(1)作者写第一个问句的目的是为了表现 (不超过 11 个字)
(2)作者写第二个问句的目的是为了表现 (不超过 11 个字)
21.第五段写桃李杨柳,有什么作用?(4 分)
0 (不超过 20 个字)
22.体会第三段和第七段中加点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外?(4 分)
(1)使用第三段中加点的句子的好处是 (不超过 18 个字)
(2)使用第七段中加点句子的好处是 (不超过 32 个字)
2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文中的酸枣树是主动选择艰苦的生存环境来锻炼自己的。
B.作者写酸枣树“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形象地阐述了所有奋斗者必定会成功的哲理。
C.原文最后划线句子的含义是:有了崇高的信仰、理想,就会为使整个世界更美好而努力奋斗。
D.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第三、四、五段是第二部分,
第六、七段是第三部分。
E.本文是借赞美酸枣树来赞美具有酸枣树精神的人。
四、现代诗歌鉴赏、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18分)
24.现代诗歌鉴赏(5分)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
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那里,永恒的中国!
(1) “我用残损的手掌”这一标题有何内涵?(2分)
(2)诗人巧妙地将祖国的大地河山,压缩在一张地图里,通过用手抚摸地图的联想,全诗采用了什
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效果?(3分)
2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
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①。儿辈功名都付与,
长日惟消棋局②。宝镜难寻③,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安石,是东晋名将谢安,他统率八万兵力,迎击号称百万大军的苻坚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
辉煌胜利。但是,谢安有过一段不得意的历史,曾被奸佞构陷,皇帝不信任他。有一次东晋孝武帝
召宴,谢安在场。一位叫桓伊的人弹筝唱歌,唱的是曹植的《怨诗》,其中唱道:“为君既不易,
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替谢安表忠心。于是,谢安触景伤怀,忍禁不住落下泪
来。②淝水之战时,谢安的儿子谢石和侄子谢玄,率兵迎战,当捷报传来时,谢安与客人下棋,他
十分从容的说:“小儿辈遂已破贼。”由于被皇帝猜疑,不为世用,只有在棋局中打发日子,忠
信见疑,不为世用。③李浚的《松窗杂录》载:“渔人于秦淮得古铜镜,照之尽见脏腑……”
姜夔说:“一篇全在结尾,如截奔马。”试结合这首词的结尾分析这首词的思想内容。(5分)
26.名句名篇默写(8分)(每小题2分,共4小题)
①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默写出《六国论》中论述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五、作文(任选一题)(60分)
(一)命题作文
作文题目:长大的感觉
写作要求:文体为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
(二)话题作文
我们之所以不断地回忆童年,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童年是我们成长的出发点,童年是我们精神的家
园和灵魂的栖息地。回忆童年,是对现实的重新认识,是对心灵的重新审视,是对自己生活空间的
认可和理性的思索。
请以“精神的家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文体为记叙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30分,每小题3分)
1. A 2.B 3. C 4. C 5. C 6. D 7. D 8. B 9. D 10. D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一)课内语段翻译(略)
(二)课外语段阅读
13.①盛 多 ②数 多次,屡次 ③开发 开花
14. 解释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3分)
① 被 向
② 去消句子独立性 宾语前值的标志
③ 给 和
15.(略)
16.(略)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17. 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雪白的桕子着在
枝头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答出三点即可得3分)
18. 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写出了江南冬天傍晚、夜里、清晨的雪景,巧借诗句意境,通过自己
的品评,将江南的雪景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增强了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画横线的三点,每
少一点扣一分)
(二)必修模块(二)课文延伸阅读(答案略)
(三)阅读下文,完成 20—23 题
20.(1)酸枣树艰苦求生的本领(2)酸枣树坚贞不屈的气节(4 分,答对一小题得 2 分;句
子不通顺或有错别字的酌情扣分。意思对即可)
21.反衬酸枣的生长条件的恶劣和品格的高尚(4 分,“反衬”占 2 分,“生长条件恶劣”和
“品格高尚”各占 1 正分。意思对即可)
22.(1)形象地表现了酸枣树生长条件的恶劣(2)由现象到本质,逐步升华,形象地赞颂了酸
枣的外表形象和内在精神(4 分,每小题 2 分。意思对即可)
23.AB(4 分)
四、现代诗歌鉴赏、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18分)
24. ⑴既控诉了敌人残暴的本性,又抒发了诗人赤诚真挚的爱国激情。
⑵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江南与眼前的荒凉图景对照,诗人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对祖国人民苦
难的哀痛,溢于言表。
25.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词章。词中感慨很深,虽是吊古,实是伤今。上片以危楼所见的山川
形胜,斜阳归鸟,引出兴亡满目的感慨。下片作者用历史故事,抒发和表达作品的思想情绪。
辛弃疾胸怀大志,又是栋梁之才,归宋六年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与听哀筝而落泪的谢安发
生共鸣。“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因为辛弃疾从沦陷区归宋,被视为“归正人”。
“归正人”受歧视,被怀疑有异心。所以,作者登临赏心亭,面对秦淮河,便想起秦淮渔人那
面宝镜来了。他恨不能得到“宝镜”,以明心曲啊!现在呢?宝镜寻不到——无法表明心迹,
而年纪却快老了(碧云将暮),更无人来一起饮酒消愁。结句:“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这两句是说:从赏心亭远望,江头风大浪险,有使房屋倾倒之势。这里暗喻国势危急,是点睛
之笔。辛弃疾以沉郁悲壮的音响,热烈豪放的气势,走上词坛。抒豪情、叙壮志,关心国家民
族的兴亡,象这样的一支曲子词,就是一支救亡曲!
『贰』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作文题目
我也不知道 是不是真的 听我们同学说的 他爸爸 是 高一的老师 这次作文应该是 半命题作文 ·· 从夜空中,我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