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大班小兔子的花生教案怎么写
活动前评析 现在的孩子生活远离了泥土,虽然花生是我们东海的特产,孩子对于花生也非常熟悉,但是,由于太熟悉的东西,我们往往忽视了具体知识的传授。一次,我问小朋友花生长在哪里,尽然有很多孩子说是结在树上的,而不知道花生是生长在泥土中。由此让我想到要关注孩子身边的事。 活动目标 1.了解花生的组成结构,认识花生的生长过程。 2.学习从内向外有序的观察。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对花生的认识。 活动准备 1.每组准备一小筐花生。 2.投影仪。 3.花生的生长过程图片(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4.铅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5.各类花生制成的食品。 活动过程实录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布袋):“我的袋子里有一样东西,我要让你们来摸一摸,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是什么?” 2.个别幼儿上台隔着布袋摸一摸并说出自己的猜测。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及理由。 3.教师倒出布袋中的东西证实幼儿的猜测结果。根据幼儿猜测的理由初步印证花生的外部特征。如:硬硬的、麻麻得不光滑。等等。 二、幼儿探索。 (一)探索花生的外部特征。 1.每桌发放一筐花生。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拿到的花生的外型特征。幼儿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师:“每人拿出一颗花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先看看花生长的什么模样?” 教师:“花生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教师:“最后我们来闻一闻,花生是什么味道?” 3.教师小节:把幼儿对花生外型的感知进行总结。 4.利用投影仪集体观察。 把幼儿的观察结果对照投影仪上的实物说一遍。花生的外壳颜色是乳白色的,样子像麻花、摸起来麻麻的、不光滑。 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摸到的都是花生最外面的样子。在花生的硬壳壳里是什么样子的呢?你想知道吗?” (二)、探索花生的内部特征。 1.教师:“花生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回答) “是你猜的,还是你看到的?” “怎样打开花生?”(幼儿说出自己的方法) 2.剥开花生。 教师:“用你自己的方法打开花生,并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 3.幼儿剥花生并观察记录。 教师巡视幼儿活动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 4.幼儿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师把幼儿的观察记录放在投影仪上,让其对照自己的记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 5.幼儿在记录方法上会有所不同,教师在引导幼儿说观察结果时可适度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记录方法。 三、利用投影仪集体观察花生剥开后的各部分及生长过程。 1.教师对照花生的实物从外向内介绍花生。 2.教师:“花生是生长在哪里的?”(幼儿回答) 3.教师把花生的生长过程的图片利用投影仪向幼儿呈 现。 教师对照图片向幼儿介绍花生的生长过程。以及根据花生的结果实时的特点,向幼儿介绍花生又叫“落花生”。 四、讨论了解花生的用途。 1. 教师:“人们很聪明,不仅知道花生可以吃,还把花生制成了各式各样的美味食品。你知道花生以做什么食品呢” 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看到的、吃到的花生制品。 2.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花生的药用价值。如:花生红皮可治疗贫血、胃不好的人常吃花生可以养胃等等。 五、品尝花生制品。 幼儿边品尝边说出所品尝食品的味道。 本次活动主要是以幼儿探究为主。探究是幼儿学习的天性,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探究性学习活动关注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的解决,更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关注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关注幼儿学习的创造性、主体性人格的培养,使幼儿的天性得以发展、生长,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使幼儿的多种智能得到全面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主动的探索者,让他们从小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锻炼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和知识。 本次活动教师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如: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等)自主动脑、动手去探究花生的秘密。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究欲望。
2. 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小白兔》折纸
如何叠小兔子 1、将正方形上下两边对折,打开。再将上下两边对齐中线对折。 2、将左右两边对折,打开。再将左右两边分别对齐中线对折,打开。 3、将右下角对齐中线向上翻折,其余三个角同样处理。 4、将右上角打开,向左边压折,形成一个三角形。其余三角同样折法。 5、将两边的正方形翻折到背面,然后,将左右两部分对折,打开,形成中间的折痕。 6、将左端的角与中间的折痕端部的连线进行折叠,然后翻过来。 7、将尖角的部分翻折到后面,然后将上半部分对齐中线向下折。 8、将耳朵的部分向上拉起一部分,然后在适当的位置将颈部进行相应的折叠。 9、将尾部从里面向前折叠,背部的部分也要折叠一些。 10、将嘴巴的部分向内折叠,再将腿部后面的尖角也向内折叠。 1 1、点上眼睛,将耳朵撑开一点,这只可爱的折纸小兔子就制作完成啦。
3. 幼儿园《山上有只小兔子》教案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专巨细属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
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4. 幼儿中班美术绘画小白兔教案
嗯(⊙_⊙)
让孩子知道它的特点,长耳朵短尾巴什么的……
然后先教他们一遍,在让他们自己画……
绘画什么的幼儿园主要目的不是观察和像不像的问题,发挥想象比较重要吧
5. 幼儿园小小班手工教案《兔子灯》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湿糯米粉搓元宵并能团得较圆。
2、能感受到元宵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请幼儿收集花灯,布置活动室。
2、用湿糯米粉适量,消毒过的盘子一组一个。
3、 幼儿用肥皂洗净双手。
活动过程:
一、观赏花灯,感知元宵节。
1、幼儿自由观赏花灯,相互欣赏。
2、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现在要玩花灯?
3、小结: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玩花灯、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导幼儿搓元宵。
1、老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湿糯米粉。
2、讨论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将湿糯米粉搓成长条,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后将每一段搓圆。
三、幼儿操作。
老师将湿糯米粉分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提醒幼儿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脏。然后将幼儿做好的元宵送到厨房请师傅帮助煮沸熟。
中班语言:有趣的灯谜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有赏灯猜谜的习俗,初步了解灯谜的结构。
2.积极参加猜谜活动,体验猜想和推测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
活动建议:
1.用散步时间带幼儿来到花灯展区,开展猜谜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灯谜是由谜面和谜底组成的。
2.可采用教师念谜面、幼儿猜谜的形式进行。
大班语言活动《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活动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
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6. 幼儿园中班草原上的兔子公开课教案美术教案
二复、幼儿自由观察卡片,了解制卡片上的内容。
幼儿自由观察手上的卡片,相互说说卡片上有什么?
请幼儿逐个说:我的卡片上有**。请幼儿说完后将卡片贴在黑板上。(可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
三、幼儿寻找卡片上的相反关系
1、教师出示其中一张卡片(如大象),提问幼儿:“这张卡片上的大象和哪张卡片会有相反关系呢?”
2、请幼儿找出“大”的反义词“小”(小老鼠),并说出它们为什么会是相反关系。(请个别幼儿)
他们还存在什么相反关系呢?再请幼儿找出同组张卡片中含有其他的相反关系,如:“轻”(老鼠)和“重”(大象)。
7. 幼儿园大班教案幸运的兔子先生ppt图片
幼儿园教师应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开展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2014年下半年。浙江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举办了幼儿园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研修展评活动。西湖区遴选出9个作品,组织全区幼儿园教师开展研修活动。他们首先在教研员的引领下,依据儿童生活经验、年龄特点、发展需求对原创文学作品进行评析、修改。接着,各园据此设计活动,开展链接儿童经验、助推儿童成长的适宜性教学活动。“幸运的兔子先生”是这次研修展评活动中一个受到好评的案例,本刊特加以编发,以供大家参考。
一、作品及赏析
幸运的兔子先生
浙江杭州市西湖区留下幼儿园 叶舟莱
农田里,有一位兔子先生,一整天都没有挖到胡萝卜。
可他却说:“哈哈!我可真幸运,还有鲜嫩的青草吃!”
马路上,兔子先生被石头绊倒了。
可他却说:“哈哈!我可真幸运,没有摔伤!”
公交车上,兔子先生被挤得都转不过身了。
可他却说:“哈哈!我可真幸运,赶上了这班公交车!”
建筑工地上,兔子先生需要再运送1000块砖头才能完成今天的工作。
可他却说:“哈哈!我可真幸运,可以用手推车运砖头!”
饭店里,兔子先生的菜里居然有一颗小石头。
可他却说:“哈哈!我可真幸运,小石头没有崩坏我美丽的大门牙!”
湖面上,兔子先生划船的桨掉进了湖里。
可他却说:“哈哈!我可真幸运,我自己没有掉下去!”
森林里,兔子先生遇到了一只饥饿的大野狼!
可他却说……
咦?兔子先生呢?
兔子先生躲在自己家的门背后,气喘吁吁地说:“哈哈!我真是一只幸运的兔子!”
赏析/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 倪慧芳
《幸运的兔子先生》(见图1~15)由七个小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都以一句话交代情节,以一句独自表现主角兔子对事件结局的态度。简约重复的句式起到了突出“幸运”的作用,也符合幼儿喜欢反复、在反复中加深印象和理解的认知特点,为教学提供了二度创作的空间。如在第一次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组活动,或模拟环境,或制作道具,或扮演角色,等等。
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得与失、成与败、好与坏,这些原本对立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而这转化的重要内因就是人的心态。原本倒霉的事在兔子先生眼里都成为了幸运的事。秘诀在哪里?秘诀就在于兔子先生有着乐观、积极的心态,会从“倒霉”的事件里寻找、发现“幸运”的地方,从而使自己获得快乐。
回溯人成长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天赋,也不全是知识,而是良好性格的塑造。豁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人生大厦的基石。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诸多麻烦事、伤心事,是抱怨眼前的不如意,郁郁寡欢,还是尝试调整情绪,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或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凭借自己的勇敢和努力去改变现状,获得成功和快乐?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应对心态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影响甚至改变人的一生。该作品就是以此为出发点送给幼儿的一份寓教于乐的人生礼物。当然,这一作品的内涵不是幼儿通过一次或几次活动就能理解把握的,它需要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理解能力的增强而逐步领悟。
二、图画创作及感悟
浙江省军区机关汪庄幼儿园李伏儿
首先,设计角色形象。该作品主角的个性特征十分明显:乐观、可爱、诙谐。读着文本,一个瞪着一双大眼睛、长着一对淡眉毛、咧着两颗大门牙的兔子先生很快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当然,夸张的大门牙同故事里没被石头崩掉大门牙的情节有很大的关系。
其次,设置分页内容。分页的节奏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确定,内容跳转不能太快,也不能拖沓,同时要考虑每一页上要画些什么,是不是把该交待的内容都交待清楚了,画面里需要提供一些什么细节才能为幼儿展开想象或者为后面的情节发展提供线索,等等。当然,这个作品的分页很简单,每个片段都是“倒霉”与“幸运”两个对比的画面,在“倒霉”的画面上要画出倒霉的原因和倒霉的状态,比如令兔子摔倒的石块和兔子摔倒时夸张的狼狈样。画面上还需留有找到“幸运”的伏笔,比如工地一角的小推车等。
再次,用绘画方式表现设定的内容。先说说画面的整体布局。不仅要有远景、近景、特写,还要有不同视角的变化,也即侧面的、正面的、仰视的、俯瞰的等。再说说角色的画法。为了有利于幼儿通过角色的表情和动态读懂角色的语言和心理,我设想:假如是舞台剧,演员会做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在此基础上把角色表现得更夸张些。虽然,儿童故事多有情节上的重复,但画面的表现方式却不能雷同,不然会产生视觉疲劳。我的方法是换服装、换视角,有正面的、侧面的、全身的、半身的。最后说说背景的画法。绘本创作者既要传递作品的情节,又要对场景以及道具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同一个绘本的场景和道具的风格不能有太大的跳跃。故事中的兔子多在湖边、森林,因此,我设定的场景都是在郊区,即使是饭店与家里也都有乡村气息。
三、教学活动及点评
浙江杭州市西湖区紫荆幼儿园
叶茵茵 陈芳
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那么幸运的事情,此时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便是关键。为此,我们借助绘本《幸运的兔子先生》,用猜猜游戏、三段式解读、同伴分享、生活经验迁移等策略,引导幼儿理解“换个想法”,并尝试模仿兔子先生,以积极的情感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幸运”。
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大意,感悟兔子先生的积极心态。
2.尝试用“换个想法”的方式和积极的心态看待生活中不那么幸运的事。
3.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及“换个想法”带来的豁达、愉悦。
准备:
1.盒子两个(一个内有若干“钻石”,一个为空盒)。
2.故事PPT,事件图片三幅。
3.背景音乐,声音音频。
过程:
一、游戏“幸运猜猜猜”
1.自由选择盒子,体会“幸运”与“不幸运”。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个盒子。你喜欢哪个盒子就请坐在哪个盒子这边。
(幼儿自由选择,分成两边坐下。)
2.说说感受。
师(打开幸运盒,取出“钻石”):哇,里面有宝物哦。选择这个盒子的小朋友现在心情怎么样?
师:你们选择了这个盒子真幸运啊!里面有好漂亮的钻石!
师:另外一个盒子里会不会有比钻石更好的东西,你们会不会更幸运呢?(打开空盒子)呀!是个空盒子。你觉得幸运吗?心情怎么样?
师:难道选择空盒子就真的不幸运了吗?
二、欣赏、理解故事
师: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幸运的兔子先生》。为什么叫它“幸运的兔子先生”呢?兔子先生究竟遇到了什么幸运的事情?真的很幸运吗?
1.欣赏、理解故事第1~2段。
师:兔子先生遇到了什么事?你们觉得它遇到的是幸运事吗?为什么?
师:兔子先生觉得自己幸运吗?它是怎么说的?
师:为什么兔子先生觉得自己幸运呢?
师(小结):原来兔子先生遇到不幸运的事情时,会想办法把事情往好的地方想,找到小幸运,让自己快乐起来。
2.欣赏、理解故事第3段,进一步理解兔子先生的“幸运”。
师(教师讲述前半句):兔子先生遇到了什么事儿?这事儿幸运吗?为什么?
师:如果你是兔子先生,会怎么想这件事,从中找到小幸运,让自己有好心情呢?
师:我发现你们有点像幸运的兔子先生了,会在不幸运的事情中想办法找到小幸运,让自己快乐起来。我们来听听兔子先生是怎么说的。
3.尝试帮助兔子先生找到第4~6段后半部分中的“幸运”。
(1)倾听教师讲述第4~6段中的前半部分。
师:故事里的兔子先生又遇到了三件不幸运的事儿,请你们听一听是什么事。
(2)交流、讨论。
你们觉得这三件事情中有小幸运吗?现在请你们帮助兔子先生找一找。请你和身边的4个好朋友组成一组,选择一件事情,讨论一下你们找到的小幸运。等会儿我们来分享。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分组选择事件图片并讨论。)
(3)各组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师小结。
师:你们真棒,找出了这么多小幸运。你们是“幸运的小朋友”。
三、完整倾听故事,感悟幸运
1.完整倾听故事。
师:后来兔子先生遇到了一只饥饿的大野狼,它还能这么幸运吗?答案就在结尾。让我们来完整地听一遍。(播放音乐,教师讲述故事。)
2.提升经验。
师:现在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幸运的兔子先生”了吗?它是怎么找到幸运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呢?
师(小结):原来兔子先生能把不那么幸运的事情往好的地方想,找到小幸运,从而让自己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保持好心情。
四、迁移生活经验,寻找幸运
师:还记得刚才的小游戏吗?选到空盒子的小朋友都觉得不幸运,现在你们是怎么想的?怎样让自己觉得也很幸运,让心情变好呢?(引导幼儿表达。)
师(小结):你们真了不起!从空盒子里找到了许多隐藏的小幸运。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祝福你们永远都有一个快乐美好的心情!
点评/浙江大学玉泉幼儿园 邬晓艳
大班教学活动“幸运的兔子先生”的重点目标是换个角度看问题,寻找看似不幸事情中的幸运,这对大班幼儿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但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面带笑容,不停地说着“哈哈!我可真幸运,幸好……”的句式,他们已经找到了幸运。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精心设计的帮助幼儿寻找幸运的三个路径值得我们借鉴。
1.带着悬念的游戏——引发对“什么是幸运”的思考
活动以“猜盒子”的游戏开始,装满“钻石”的盒子和空空如也的盒子对比强烈,让幼儿马上感受到了“幸运”和“不幸运”的不同。当选择空盒子组的幼儿满脸失望时,教师的一个颇有悬念的提问“难道选择空盒子就真的不幸运了吗”,引发了孩子对“什么是幸运”的思考。
2.三段式的解读——搭建“寻找幸运”的路径
教师引导幼儿带着悬念和思考进入解读环节。作品由七个平行的小片段组成,前三个片段,教师通过分段讲述逐步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幸运;后三个片段,教师请幼儿小组合作、同伴互助来寻找幸运。在活动最后,教师在组织幼儿完整倾听故事前出示大野狼的图片,提醒幼儿用自己的前期经验去感受、体会幸运。以上三段式的解读,将教师的引领、幼儿的自主思考和师幼互动融合在了一起,帮助幼儿搭建了寻找幸运的路径——遇到麻烦事时。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想一想。
3.生活经验的链接——拓展“寻找幸运”的路径
第四环节“寻找空盒子的幸运”,需要幼儿运用原有生活经验和刚刚习得的策略。孩子们富有想象力和充满正能量的语言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学会了寻找属于自己的小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