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班数学活动糖果有多少活动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糖果有多少
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按数群计数的运用很广泛,通过活动让 幼儿了解按“数群计数”的方法,在操作中,体验运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乐趣。并尽可能的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按群计数就是计数时不以单个物体为单位,而是以群体(物体群)为单位。幼儿按群计数能力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幼儿掌握10以内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方法得当,大班后期,幼儿的按群计数能力可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范围可达“100”,甚至以上。按几个几个数更快,为什么?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数群越大,数的次数就越少,数群越小,数的次数就越多的函数关系。
教学重难点:
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计数及依据某种参照物估计一组数量。
活动目标:
1.学习估计10-30以内物体的数量。
2.尝试、学习运用多种数数方法(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对30以内物体的数量正确计数并确定总数。
3.认真观察、判断同伴的估数,关注和学习同伴的多种方法。
活动反思:
1.由于为孩子们预先准备了数量颜色不均等的九盘实物糖果,带给孩子们的是动手操作的浓厚兴趣和快捷的数数速度。
2.对实物进行按群数数时,“2个2个”地数幼儿比较容易掌握;“5个5个”地数,对于幼儿 较难掌握。但只要掌握规律多练,数数时还是比较容易的,如:2、4、6、8、10、12、14、16、18、20;或5、10、15、20、25、30……
3.下次作业时需改进:让幼儿在操作卡上学习“按群圈数”,这样数起来更清楚。
⑵ 小班糖果总动员课后反思
小班的孩子们已经对棒棒糖、跳跳糖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孩子们对五颜六色的糖果非常感兴趣,活动中,孩子们包糖果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在开始导入的环节中,孩子们说的太少了,缺少对糖果的观察,教师应给孩子多说的机会,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去感知。
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练习包和拧的动作,并能感受包糖果的快乐。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了让幼儿练习包和拧这条目标上,对于糖纸的介绍只是简单的问幼儿:糖果的衣服好看吗?这件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经过观察,孩子们发现,原来糖果是用报纸做的,“哦,是包糖果用的呀,那么怎么包的呢?”他们纷纷说开了。看着孩子们指手划角的说着如何如何包糖果,于是我提议,“那么我们就来包糖果吧!”接着,我们就一起包起了糖果。孩子的兴趣非常高,他们坐在那里包起了糖果,先把报纸摊平,然后在里面放进养乐多的瓶子,一手拿着养乐多的瓶子,一手用力的卷,再把报纸的两端用力的扭一扭,这样一颗糖就包好了。AA一边包一边说:“这是大白兔奶糖,这是话梅糖。”然后和旁边的小伙伴在比谁包得多?时不时会告诉我,他们包了很多糖。最后,还要用彩色的纸和固体胶给糖果穿上一件漂亮的花衣裳,不一会,就包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糖果!看到自己包的成果,他们是非常开心的。看到这么多包好的糖果,我对他们说:“那我们把这些糖果和大糖果一起去做个朋友吧。”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许可,我开始把孩子包的糖果都分别装进了三个筐子里,孩子们看到自己亲手包的糖果,都高兴地和同伴互相议论着。
⑶ 小班游戏糖果对对碰活动反思
但以寥寥几笔却能直面惨淡露骨的现实,将对你那
份无路可退的爱抒写地专铭心刻骨。与你在光阴属里相
遇,不曾想过开始,不曾想过结束,因为与你初见
倾心已是一份爱的永恒。“在这里,与各位再共勉
励一次,我们要做聪明的人
⑷ 小班科学活动 糖果有多少 教学反思
课前准备充分抄,是教师形成袭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其次,进行教学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纯净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
⑸ 幼儿园小班数学《糖果有多少》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估计10-30以内物体的数量。 2、尝试、学习运用多种数数方法(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对30以内物体的数量正确计算并正确总数。 3、认真观察、判断同伴的估数,关注和学习同伴计数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自备红、黄、绿、蓝四色托盘一个,盘中分别装有数量为10颗(红盘)、15颗(黄盘)、20颗(绿盘)、30颗(蓝盘)的同种糖果;表示10颗糖果的标记卡1张;记录单;水彩笔1套。 学具:铅笔人手1支;第 一、二组人手1册幼儿用书(第25页);第三、四组人手1串数量为15-20的串珠,记录单;第五、六组人手1盘数量为25-30颗的蚕豆,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估的准”。 教师请幼儿观察桌上的四盘糖果,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红盘里有多少颗糖果?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数字、数的)谁能依据红盘里所装糖果的数量,估计出黄盘、绿盘和蓝盘中各装有多少颗糖果呢? 请一名幼儿说出自己估计的各盘糖果数。 教师出示记录单并提问。 师:**小朋友估计的每盘糖果的数目,你们认为应该记录在记录单的什么位置?(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上的标记和空格,以帮助幼儿明确估数记录的相应位置——即“黄、绿、蓝三色托盘标记”下面、“眼睛观察标记”后面的三个空格里面) 教师将该名幼儿的估数记录下来。 师:还有谁愿意说出你估计的每盘糖果的数目?(可请多名幼儿回答,及时记录幼儿的估数,如遇相同的数目则可不记) 师幼讨论:大家估计的这些数目,究竟谁的正确?谁的更接近?我们怎样验证呢?(数一数) 教师先后请3名幼儿上来,带领大家数出每盘糖果的实际数目,并将正确答案记录在记录单第三行“动手数标记”后面空格的对应位置。(幼儿在数糖果时,教师应引导大家观察每个幼儿采用的不同计数策略)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对比估数与(jy135幼儿教育 www.jy135.com)实际数目。 师:哪个估数正确?哪个估数与实际数目最接近?(对估数正确或最接近的幼儿给予鼓励) 二、幼儿分组操作游戏。 师:哇,看来我们大三班对估数掌握的特别好,那么我要出几道题目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1)串珠有多少。 师:先估算一下串珠上有多少颗珠子,请在记录单上排用“√”表示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再数一数串珠实际有多少颗,想想一串珠子应该怎么样数?从哪儿开始数?怎么样才能做到不重复数、不漏数?数好后请在记录单下排用“√”表示正确数字,再看看你估计的数目与实际的结果接近吗?差多少? (2)蚕豆有多少。 师:先估算一下盘子里有多少颗蚕豆,请在记录单的上排用“√”表示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再数一数实际有多少颗蚕豆,想想可以用哪种数数方法数的又对又快,数完后请在记录单下排用“√”表示正确的数字,再看看你估计的数目与实际的结果接近吗?差多少? (3)糖果有多少。 师:请小朋友完成幼儿用书第25页的活动,要求是根据左边每只糖袋里有的10颗糖,估计一下右边每只糖袋里各装了多少颗糖,并在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上打“〇”表示;再数一数实际装有多少,如果答案一致就为自己画个“√“。 三、活动评价。 展示个别幼儿分组操作游戏的记录单。 师幼共同观察其估算的数目;再检查实际的数目是否正确,并运用幼儿提出的各种数数方法进行集体验证,如两个两个数的方法,三个三个数的方法,五个五个数的方法,让幼儿感受按群计数的快捷;最后对其估计的数目与实际的结果是否接近或一致进行判断。
⑹ 幼儿中班数学好吃的糖果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好吃的糖果》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属于数学领域,活动的目标确定为:1.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对1和2的点子卡片进行实物糖果的匹配。2.通过形式多样、有趣的操作,激发幼儿乐于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幼儿园教育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操作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作为教师的我要成为引发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整个活动以游戏化、情节化的形式展开。活动中,我创设了良好的游戏情节,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的教、学具,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使孩子始终在积极的状态中自主地学习。活动改变了以往传统数学教学的模式,更加注重对幼儿能力、习惯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照《纲要》精神,反思我的教学,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1.在活动中要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参与者、支持者的角色出现在整个活动中,如:让孩子看,让孩子猜,让孩子试,让孩子说,让孩子学,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掌握点子与食物的配对。
2.教学内容:源于生活,缘于兴趣。
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好吃的糖果》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缘于幼儿的兴趣。因此,选择这个来源于幼儿生活,又是幼儿感兴趣的糖果作为数学活动内容,既是幼儿熟悉的,又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只要动手操作,就会有体验,有收获。同时又有挑战性,而幼儿这种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情感,是幼儿终身发展所要具有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内容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价值的。
3.教学目标:着眼发展,注意整合。如:在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装了几粒糖?去给小动物送的时候,说一说,小青蛙,我送你一粒糖等等,敢于说出自己操作结果是渗透语言领域的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活动,感受成功的乐趣,唤起自信心”,则是社会领域的目标。
⑺ 大班数学教案 糖果有多少 活动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糖果有多少
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按数群计数的运用很广泛内,通过活动让 幼儿了解按容“数群计数”的方法,在操作中,体验运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乐趣。并尽可能的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按群计数就是计数时不以单个物体为单位,而是以群体(物体群)为单位。幼儿按群计数能力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幼儿掌握10以内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方法得当,大班后期,幼儿的按群计数能力可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范围可达“100”,甚至以上。按几个几个数更快,为什么?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数群越大,数的次数就越少,数群越小,数的次数就越多的函数关系。
⑻ 小班飘飘糖果纸教案与反思
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回关键性的知识答,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
⑼ 社会糖果对对碰教案小班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小学的特征,提高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
2、进专一步激发上小学的愿望。属
活动重点与难点: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活动准备:
已参观过小学,幼儿记录的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邀请一位小学老师、几位小学生,参观小学DV教学课时:30分钟教育理论依据:
活动目标的设定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幼儿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积累;教学内容的选择适合幼儿当前发展需要;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引发幼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活动,促进幼儿自主探索与思考;活动既符合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顾及幼儿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有进步和成功的体验。
活动流程:回忆经验--幼儿园小学对对碰--交流互动--活动延伸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1、师:前几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了实验小学,你印象最深的是小学里的什么地方?
2、幼儿经验讲述。
3、师:老师把实验小学拍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