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案大全 > 大班社会教案爱惜粮食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爱惜粮食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1-24 00:36:17

㈠ 幼儿园整合式课程社会大班(我们不浪费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不良费粮食。 三、活动重难点: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不能浪费粮食。 四、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本课主题。 ·教师播放课件图2,然后向幼儿提问:这些是什么?(饺子、馒头、包子、蛋糕)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自由交流。幼儿回答后教师给予表扬。 2.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3-5《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香喷喷的米饭是怎样来的?并学习儿歌《爱惜粮食》。 3.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6-7图《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包谷、小麦的生产过程,知道种粮食很辛苦,要经过犁地、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师:农民生产粮食的过程是怎样的?(艰苦的。)我们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呢? ·幼儿讨论后回答。 4.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8-9图《议一议》,说说谁做得好。 ·教师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5.结合幼儿的平时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活动反思: 进餐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我班幼儿目前进餐时"不想吃"、"不会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现象进行《不浪费粮食》的社会活动,通过活动使我们的宝宝懂得要珍惜粮食。 在这次活动中我通过幻灯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米饭、馒头的由来,观察小麦和包谷的生长过程和农民伯伯劳作的场景,不学习儿歌《爱惜粮食》,让宝宝们体会到了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剩饭菜,要爱惜粮食。当然这种社会性的情感教育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相对不太好理解,为此我们结合孩子们的日常进餐继续开展这一教育。 在平时进餐时,我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握勺方法,培养他们安静进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并引导宝宝回顾社会活动《不浪费粮食》,帮助幼儿了解饭菜的由来,使孩子们逐步懂得尊重劳动者的劳动。通过我们反复的指导,有效的表扬与奖励,使孩子们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的尊重,从而让孩子们真正感悟到"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

㈡ 幼儿园大班怎样教育幼儿节约粮食

活动目标: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知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学习古诗《悯农》,并理解其含义。 2. 物质准备: (1)事先收集一些小朋友扔掉的剩饭。 (2)课件:一粒米的来历 (3)面板、适量的面粉、盆、水。 (4) 配乐诗:《悯农》 活动过...程: 一、观察谈话:这是谁浪费的 二、粮食来之不易 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2.演示动画:《一粒米的来历》中的场景一~场景四 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 3.出示场景五: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 4.出示场景六: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 师:好,我们谢谢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 5.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出小结,教育幼儿要懂得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三、歌表演《悯农》 四、和面 1.向幼儿交待和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和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及时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面粉。 3.让幼儿分组讨论和面难在哪里,并让幼儿明白,虽然和面很不容易,可叔叔阿姨们还要把和好的面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各种面食和糕点。 五、讨论:怎样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投放儿歌内容及图片,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通过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幼儿园每天都要倒掉一些剩菜剩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爱惜粮食”活动来引导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那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呢?小朋友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通过让幼儿看《一粒米的来历》课件,体验和面,来感知粮食的来之不易,完成重点。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讨论、小结让幼儿知道应该怎么样爱惜粮食呢,突破难点。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因为《纲要》中提到“社会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所以在活动中还有家园配合、区域活动的内容,为目标更好地达成服务。 2.谈谈你在社会活动中经常应用的活动模式? 社会活动与幼儿的一生发展密切相关,也是在我们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模式让幼儿来真正理解、运用的活动,我在社会活动中会运用以下几种模式来进行: 一、生活感知 这种模式适用于和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目标,如:认识超市、邮局等。利用现实生活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是本活动的最大特色。让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在身临其境中获得相关的感性经验。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观察、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例如,鼓励幼儿主动地向大人打招呼,主动地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做一做,这既培养了幼儿大胆与成人交往的能力,又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得到了提高,激发起对邮局工作人员劳动的尊敬之情。这样的活动,将给幼儿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 二、情境陶冶 此模式运适于对幼儿情感方面的教育,如:关爱残疾人、拥抱、等。改变了品德教育流于说教的方式,巧妙地运用移情训练法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事件设身处地地体会残疾人的生活不方便。促使幼儿实现情感换位,即转换角色去体验特定的社会情感和事件并产生移情;使幼儿正确对待情景中他人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三、实际练习法 此模式运用于一些习惯养成,如:排队、谦让等。幼儿期教育的特点是“养成教育”。让幼儿“在做中学”,大部分时间幼儿亲自参与实践练习,丰富了幼儿的直接经验,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案做个细心的好宝宝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农民伯伯教师:屈老师教学目标: 1、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知道要爱惜粮食。 2、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幼儿知道粮食是农民种出来的,并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要从小爱惜粮食。教学难点: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教学准备:事先收集幼儿的剩饭(馒头、面包、菜等),幻灯片(农民劳作图片、庄稼生长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导入(让幼儿知道变质食物与进餐的关系,理解什么浪费)提问: (1)这些食物是哪里来的?(小朋友进餐时剩的) (2)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剩饭?(因为小朋友进餐的时候取食过多) (3)这些食物还能吃吗?(不能)教师小结:这些食物就这样被浪费了,非常可惜。 二、1、播放幻灯片,观察粮食的生长过程,体会农民劳作的辛苦提问:(1)你从中都看到什么?(2)那你知道粮食是怎么生长的?需要多长时间?(3)农民伯伯是怎样照顾庄稼的?那他辛苦吗?教师小结:农民的劳动很辛苦,除了咬锄地还要冒着炎热的天气,浇水、施肥、播种等,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长成粮食。农民看到我们浪费了这么多的粮食,心里很难过,觉得很心疼。2、分组讨论,知道一些爱惜粮食的方法小组讨论:(1)如何做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如:按需取食、不挑食、不撒饭等同桌相互说:(2)自己今后如何爱惜粮食? 三、活动小结:爱惜粮食是一种好习惯,希望每一位小朋友应从爱惜一粒米做起,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播放歌曲《悯农》结束教学反思:活动一开始,我让幼儿观看剩饭剩菜,让他们知道食物浪费了非常可惜,接下来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的形式,知道粮食是农民种出来的,从中明白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教学中仅通过播放幻灯片幼儿对粮食的生长过程印象不够深刻,应利用节假日让幼儿参与这项实践活动,体会劳动的艰辛。(教案:屈老师教案网)

㈣ 幼儿园学前班公开课爱惜粮食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儒灵童教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蚂蚁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 故事总结:萌萌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把食物浪费,小蚂蚁把萌萌丢下的食物抬回了家。当萌萌来到蚂蚁仓库后,羞愧极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珍惜粮食的好孩子。 3、"看"动画提问导入: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怎样珍惜粮食?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吃饭时要把碗里米饭吃干净,不掉桌上和地上,图中的宝宝吃饭时把米粒撒了一桌子,既不讲卫生又浪费,让我们一起做个爱干净不浪费的好孩子。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小鸡吃米粒准备:一些废旧的纸揉成的纸团,几个纸箱或者塑料桶规则: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变身为小鸡"吃地上的米粒",伸出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做小鸡状。每次只可以用手夹一粒米粒,然后把"吃"到米粒迅速的放到纸箱或塑料桶里。看谁把地上的米粒"吃"得又快又干净,给与奖励。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教师可在日常幼儿吃饭的时侯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食物。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㈤ 要怎么才能让幼儿园的孩子珍惜粮食

如果你是个励志型幼师,可以给珍惜粮食的小孩子一些奖励。因为这个时候的小孩子渴望被关注,渴望他人的肯定。

㈥ 幼儿园大班怎样教育幼儿节约粮食

活动目标: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知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学习古诗《悯农》,并理解其含义。 2. 物质准备: (1)事先收集一些小朋友扔掉的剩饭。 (2)课件:一粒米的来历 (3)面板、适量的面粉、盆、水。 (4) 配乐诗:《悯农》 活动过程: 一、观察谈话:这是谁浪费的 二、粮食来之不易 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2.演示动画:《一粒米的来历》中的场景一~场景四 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 3.出示场景五: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 4.出示场景六: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 师:好,我们谢谢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 5.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出小结,教育幼儿要懂得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三、歌表演《悯农》 四、和面 1.向幼儿交待和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和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及时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面粉。 3.让幼儿分组讨论和面难在哪里,并让幼儿明白,虽然和面很不容易,可叔叔阿姨们还要把和好的面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各种面食和糕点。 五、讨论:怎样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投放儿歌内容及图片,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通过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幼儿园每天都要倒掉一些剩菜剩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爱惜粮食”活动来引导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那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呢?小朋友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通过让幼儿看《一粒米的来历》课件,体验和面,来感知粮食的来之不易,完成重点。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讨论、小结让幼儿知道应该怎么样爱惜粮食呢,突破难点。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因为《纲要》中提到“社会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所以在活动中还有家园配合、区域活动的内容,为目标更好地达成服务。 2.谈谈你在社会活动中经常应用的活动模式? 社会活动与幼儿的一生发展密切相关,也是在我们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模式让幼儿来真正理解、运用的活动,我在社会活动中会运用以下几种模式来进行: 一、生活感知 这种模式适用于和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目标,如:认识超市、邮局等。利用现实生活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是本活动的最大特色。让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在身临其境中获得相关的感性经验。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观察、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例如,鼓励幼儿主动地向大人打招呼,主动地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做一做,这既培养了幼儿大胆与成人交往的能力,又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得到了提高,激发起对邮局工作人员劳动的尊敬之情。这样的活动,将给幼儿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 二、情境陶冶 此模式运适于对幼儿情感方面的教育,如:关爱残疾人、拥抱、等。改变了品德教育流于说教的方式,巧妙地运用移情训练法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事件设身处地地体会残疾人的生活不方便。促使幼儿实现情感换位,即转换角色去体验特定的社会情感和事件并产生移情;使幼儿正确对待情景中他人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三、实际练习法 此模式运用于一些习惯养成,如:排队、谦让等。幼儿期教育的特点是“养成教育”。让幼儿“在做中学”,大部分时间幼儿亲自参与实践练习,丰富了幼儿的直接经验,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㈦ 幼儿园小班备课《粮食从哪里来》怎么写

活动目标: 1、 知道粮食的来历和爱惜粮食的道理; 2、 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园进餐礼仪。 活动准备:提前熟悉故事《小猪请客》、熟悉音乐游戏《我爱吃》 基本过程: (一) 导入活动教师通过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二)关键步骤: 1、 介绍粮食的来历: (1) 提问:“你们知道粮食是怎样来的吗?” (2) 结合《悯农》这首古诗,讲解古诗大意,让孩子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得之不易。 古诗大意:“在夏天的中午,农民伯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他们累得满头大汗,一滴滴汗水滴在泥土里。可是,有谁知道这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种出来的呢!” (3) 和孩子一起探讨粮食的来历和为什么要爱惜粮食。 2、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诵古诗《悯农》 (三)引歌套词、古诗新唱活动延伸: 1、讲故事《小猪请客》 通过故事《小猪请客》,教育幼儿怎样爱惜粮食。 2、音乐游戏《我爱吃》 组织幼儿做音乐游戏《我爱吃》,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开展“小小检查员”活动邀请班上的幼儿轮流当“小小检查员”。每餐之后检查幼儿的餐具是否还有剩饭剩菜?督促幼儿爱惜粮食。

㈧ 珍惜粮食的儿歌

爱惜粮食儿歌 1、大米饭 (一) 大米饭,喷喷香, 农民伯伯种的粮。 春天育苗又插秧, 夏天还要地里忙。 我们吃饭要注意, 不要乱洒米和汤。 2、大米饭 (二) 大米饭,香喷喷, 每天大家都要吃。 一粒米,一滴汗, 农民伯伯种出来。 小朋友,要牢记, 吃饭才会有力气。 不挑食,不剩饭, 爱惜粮食人人夸。

阅读全文

与大班社会教案爱惜粮食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