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儿园小班教案古诗江南
为教案提供一点思路,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 古诗《江南》动画视频地址如下:http://www.56.com/u79/v_Njg1MDkzMDA.html
B. 幼儿园小班古诗
幼儿园小班古诗有:《草》、《画》、《宿建德江》、《春晓》、《登鹳雀楼》等。
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草》
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二、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唐·王维《画》
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三、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四、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C. 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牧童 刘贺》
小班语言活动:古诗《清明》活动目标:.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小孩,一个老人&hellip
小班语言活动:古诗《清明》
活动目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3.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四)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参考资料: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班语言活动:古诗
D. 幼儿园小班相思古诗教案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注释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相思的诗意/相思的意思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 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相思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E. 幼儿园中班古诗《画鸡》教案
1、手指读《画鸡》诗歌两遍。 2、再读诗歌,在课文中圈出二类字,并熟读两遍。 3、熟读诗歌用直线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4、书空生字,并口头组1至2个词语。 5、试背诵古诗《画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要求认识的字,会写3个字。 2、学生能理解诗意,能背诵全诗。 3、体会学习拼音识字的乐趣,加深理解字与拼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初步运用拼音试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教具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初感诗意。 1、出示插图,请大家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引出鸡)(出示公鸡图) 2、鸡在干什么?(叫) 3、认真观察图上的鸡是什么样子?(雪白、红冠子) 4、有位诗人叫唐寅,写了一首诗叫《画鸡》。这首诗写的就是同学们画的这只大公鸡,你们想学吗? 二、初读古诗,趣学生字 (一) 1、试读古诗,初步运用拼音来学习生字。同桌互读,相互知道学习生字。 2、听读古诗,纠正字音。 3、指名试读古诗,注意生字词的发音。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4、小老师带读,利用学生之间识字量的差异,让识字量大的学生当小老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同桌合作,相互读。因为,这是初入学儿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6、师生接读,这是帮助学生记忆熟悉语言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儿歌的整体输入。 7、全班齐读 8、分组比赛读 (二)教学生字词: 1、缩小语境,提出词语。 2、再从词中抽出生字。 3、灵活运用生字卡片, “开火车”、“抢答”等多种游戏学习生字。 4、其它方法识字。 1)猜字谜。平:一字五笔,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 2)编故事。生(牛 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跑。 3)数笔画。万:一笔横,二笔撇,三笔横折钩,一共有三笔。 4)看实物。门:观察教室的门框,学习“门”字。 5)找朋友。户:“尸”字上面加一点,就是“户”字。 6)出示生字,多种方法识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领读) 7)给生字戴帽子:拼音作帽子,找准生字给戴上。 ——————课间休息,唱“大公鸡”及校歌——————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归纳并板书。 样子:头上红冠 大公鸡 颜色:满身雪白 打鸣:一叫门开 3、出示表格练习(口答)。 四、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1、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 ,满身雪白。) (1)出示图片,让学生再次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 (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 (3)教师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我们学习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读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 (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学生据古诗内容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3)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 (4)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作者喜欢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六、回读古诗,完成作业 1、按古诗原文填空。 不敢轻言细语,一叫 开。 大公鸡 样子 颜色 打鸣 2、画一只大公鸡,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在画的左上角题上《画鸡》这首诗,左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 七、课外延伸,积累语言 选择一种动物,介绍它的样子。
F. 幼儿园小班古诗 石灰吟 教案
忠肃。有《于忠肃集》。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chuí
)
万凿/出
深山,
烈火焚(fén)
烧
/若
等闲。
粉骨碎身/全
不怕,
要留清白/在
人间。
“吟”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唱,声
调抑扬地念
2,叹息,痛苦的声音
3,中
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
4,鸣,叫。
请在括号里写出合适的解释:呻吟(2
)、
吟诵(1
)、猿吟(
4)、石灰吟(3
)。
吟是一种文体,有赞扬、称颂的意思。石灰的自述
我叫石灰。
我的前身是石灰石,住在大山里,勤奋的工匠经过千锤万击
把我与大山分离。将石灰石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
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考验,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
由碳酸钙变成了氧化钙。这时的我外形仍然象一块块石头,但浑
身雪白。
如果把生石灰放进水中,水立即就沸腾起来,像水烧开了一
样。如果这时碰到人的肌肤,其烫伤程度要远远超过沸水的烫伤
程度。经过这次巨变,我成了另一种形态——熟石灰。这个过程
把我由块状的石头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我的主要成分也由氧化
钙变成了氢氧化钙。
不过,这个过程对我而言不算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
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人们把我洒在猪舍、鸡舍或刷在树上用于消
毒杀菌;把我与沙子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来砌砖,这样砌的砖较为
牢固;房子修建好后,还要用石灰浆来粉刷墙壁,让墙壁变得洁
白坚硬;许多化工厂用我来处理酸性污水;果农也用我和硫酸铜
配成药液来杀菌除虫。
石灰吟
返回
返回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千锤万击: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
锤,锤打。击,撞击。
若等闲:好
G. 语言教案小班“一望二三里”古诗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朗诵古诗《一望二三里》,深刻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让学生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
3.增强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
活动准备:
1.让小朋友拿一到十的卡片。
2.幼儿用书:《一望二三里》。
3.可敲击出柔和声音的木筷、积木。
4.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师:(播放古筝音乐)这段音乐好听吗?你感觉是在什么地方?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呢?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古诗,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欣赏一下吧!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1.教师第一遍朗诵时,运用手势、速度缓慢地进行。当说到数字时,手指点相应的字。
2.分析诗中内容。
(三)出示幼儿用书画面,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画面的意境。
1.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2.引导幼儿共同寻找答案。
3.借助幼儿用书画面以及动作、语言,逐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重点让幼儿理解“望”、“烟村”等词义。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这首诗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四)教师借助动作引领幼儿学念古诗。
(五)用多种游戏方式帮助幼儿朗诵诗歌,体会古诗的韵律之美。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可安排幼儿分个别或小组背诵诗歌。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帮助幼儿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望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于是我在活动准备中特意增添了相应的字卡和图示,在活动的相应环节给予幼儿适当的语言提示,帮助幼儿借助字卡来记忆每一幅图的内容;还有就是活动环节一经过调整后组织起来更是得心应手。通过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将幼儿两两讲述改为师生共同讲述后,幼儿在老师的言语带领下讲述得更是带劲,再加上讲述时教师对个别表现突出幼儿的及时表扬,更增强了幼儿大胆讲述的信心;本次活动的目标达成率较高。
整节课的各项常规都非常好,孩子们与我的合作很好。本节课让我体会到:一节课要想上的好,不仅平常要对各项常规的培养;更需要的是准备好上课的各项思路和物质。
H. 幼儿园小班古诗蚕妇教案
如图。
蚕妇教案(一年级的)。
网络文库有。
I. 幼儿园小班教案画三角形圆形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圆形,什么是三角形。 2、锻炼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圆形,什么是三角形。 教学难点: 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圆形和三角形王国(圆镜子、圆篮子、...圆盒子、红领巾、三角尺、小红旗等),在教室里布置一些圆形和三角形拼成的图形。 2、不同长短的塑料管3根、线1根。 3、每组幼儿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三角形一篮。 活动过程 一、认识圆形和三角形 1、请幼儿在圆形和三角形王国里玩。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圆形和三角形,并说说它们的不同。 2、幼儿操作。 请个别幼儿上来用3根塑料管拼成三角形,用线拼成圆形。 二、寻找圆形和三角形 1、请幼儿在由许多图形拼成的图中,寻找出圆形和三角形。 2、教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东西像圆形和三角形? 三、图形分类 1、听信号取图形。 (1)4个幼儿一组,每组一篮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三角形。 (2)幼儿听教师的信号从篮子里取出相应的图形。 2、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大小、颜色或形状进行分类。 (2)每组请一个幼儿说说他们是按什么来分类的。 教学反思 通过该活动的实施,教师觉得: 1、主题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具准备得较丰富充分。 2、幼儿初步了解了圆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认真观察实物教具,从中发现圆形和三角形并能积极大胆地说出它们的不同;能从用图形拼成的拼图中找出圆形和三角形。 存在的问题: 1、没能结合实际生活让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像圆形和三角形。 2、在图形分类这一环节教师没能较好地引导幼儿先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再分类,而是直接教授给幼儿方法,违背了“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基本原则。 3、幼儿没能较好地共同合作完成操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