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案大全 > 社会接递物品教案及反思

社会接递物品教案及反思

发布时间:2021-01-28 15:22:39

A. 幼儿园小班第二册礼仪教案(接递物品)

活动内容:礼仪《递接物品(普通物品)》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用双手递接物品,并用眼睛友好地看着对方。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礼仪。 活动准备: 事先准备好的情景剧《我来递,你来接》。 活动过程: 一、 用情景剧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啊,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情景剧,名字叫《我来递...,你来接》,小朋友仔细 看,看看他们在递接物品时都是怎么做的? 二、 师幼共同欣赏情景剧。 1、 明明双手捧着一本童话书,大拇指压在书上,图书画面的正面朝向另一位小朋友,两 眼注视对方,微笑说:甜甜,这本书送给你。甜甜立正好,伸出双手结果图书,微笑说:谢谢你。并向明明鞠上一躬。 2、依依双手拿着一个花瓶(右手握住瓶颈,左手掌心向上拖住瓶底),对小小说:小小,请你把这个花瓶放在桌上好吗?说着双臂伸出去,小小伸出双手向依依那样接过花瓶说:好吧。谢谢你,小小。依依边说边鞠了个躬。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 1、明明是怎么用手拿书的?书的哪一面是对着甜甜的? 2、甜甜是怎样接过书的?她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动作? 3、依依是怎样把花瓶递给小小的?小小又是如何接花瓶的? 4、教师做示范,边示范边朗诵核心要素的内容。 5、小朋友,你们能不能跟着我一起做一遍呢? 四、游戏《击鼓传物》,引导幼儿递接物品的正确方法。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做小老师,回家教爸爸妈妈递接物品的正确方法。 2、活动区游戏《小小商店》《娃娃家的生日会》。

B. 中班爱的传递社会教案

一、"付出爱才会得到爱",现代幼儿如温室的花朵,在成人的细心照料与精心呵护中成长,他(她)们以自我为中心,普遍缺乏关爱他人、照顾同伴的意识。
二、"十指连心",手指关节的锻炼与发展关系到脑神经的发达程度,而手指关节的锻炼及发展幼儿精细动作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容易被忽视。
活动目标:
一、培养幼儿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增强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幼儿练习持鸡蛋传接及跨越障碍物的技能,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及手指的精细动作。
活动准备:
一、布置跨越障碍物所需的道具及场地。
二、图片、录音机、母鸡窝、鸡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活跃孩子身心,活动手指关节。
2. 律动(握拳放开)。
二、基本部分
1. 活动导入,老师讲的一件事情,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出示路线图,向幼儿交代送鸡蛋的路线。
3. 掌握正确的传接方法,练习传接鸡蛋。
(1)请老师及个别幼儿练习,示范如何传接,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传接的方法。
(2)全体幼儿进行传接活动。
(3)活动评价。
4. 练习手持鸡蛋跨越障碍,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团结一心,一起完成任务。
(1)幼儿排好队轮流运送。
(2)过障碍物时自己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蛋宝宝,不要掉队。
(3)注意摆放好鸡蛋。
(4)活动评价。
三、结束部分
1. 进行情感教育:感受付出爱我们才能得到爱,只要我们大家都付出爱,这个世界将会充满爱。
2. 放松动作:律动《健康快乐都是爱》。

C. 小学科学观摩课《热是怎样传递的》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十册39-40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
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递。
过程与方法: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用文字和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向四周传递的传递方向。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铁架台1个、铝棒1根、热水1杯、火柴1盒、涂蜡金属片1张、酒精灯1个、凡士林等。
教学过程:

一、 初步感知,引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王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有趣的材料,我们将用这些材料来探索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想试试吗?先进入今天的第一个环节:每个桌上都有一根这样的铝棒,你们能想到什么办法把这根铝棒变热?(自由回答)
汇报:①用酒精灯给铝棒加热,一会儿铝棒就会变得很热。(这方法不错,那你怎么感受铝棒变热了?(手摸)这样好不好?那该怎么办呢?②把铝棒放入热水中。③拿着铝棒在衣服上摩擦……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办法,现在就请各组把桌上的这根铝棒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小组每个同学轮流用手触摸露出水面的部分,看看有什么感觉?请记录员填好实验报告单!好开始吧!
问:用手触摸露出水面的铝棒,有什么感觉?(变热)
问:铝棒的热是谁给的呢?(热水)
揭题:好刚才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热可以在物体间传递,那热究竟是怎样传递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热是怎样传递的(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找到热传递方向
1.热看得到吗?请小组讨论,怎样利用桌上现有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使我们能观察到热的传递方向。
2.开始讨论——交流实验方案。
3.师介绍: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书上也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办法,打开书第39页请看最下面一段话,自己先读读,然后想想该怎样完成这个实验。
4.师:谁来说说你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学生说实验操作方法:出示课件一)猜猜哪根火柴会先掉呢?
5.在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注意安全小心烫手、正确使用酒精灯用外焰加热、为了环境卫生用过的火柴请丢到不锈钢盘里、注意观察火柴掉落的顺序)
6.开始实验,认真观察,完成实验报告单,
7.(全班交流实验中的发现。)师:从刚才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8.结合看多媒体动画(课件二)小结:这是同学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9.请看大屏幕:如果我们把这根铜棒分成A、B、C三段,这三段温度有什么不同?(板书:A温度较高 C温度较低)
师:根据火柴掉落的顺序,你能用一句话说出热的传递方向吗?(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逐步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的)板书:A温度较高 热 C温度较低
三、进一步实验探索,研究热的传递方向
是不是无论什么情况下热都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呢?我们再来进一步研究:
1.在涂有蜡的金属片的中心加热,猜猜哪部分的蜡先熔化?
2.如果在涂有蜡的金属片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又会是哪部分的蜡先熔化?
3.各组在金属片上选择一个点进行加热,特别提示蜡油熔化后滴下来会弄脏桌子,该怎么办呢?(用不锈钢盘接住蜡油)小心别被蜡油烫到手。注意实验中要重点观察蜡的熔化情况,并思考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记录员作好记录,请材料员上台领取一张金属片。
4.生分组实验,教师拍摄个别组的实验过程。
5.全班交流,
师:你们这组是怎么完成实验的,观察了什么现象?拿上实验报告单上台汇报。
师:(在大屏幕上播放)这是刚才同学们做实验的过程,老师用摄像机拍了下来,一起来看看。问:①他们这组哪部分的蜡先熔化?(中间)为什么中间的蜡先熔化?(中间温度高)周围部分为什么后来也慢慢熔化了?(热传递过去了)?这组的金属片哪儿先熔化?为什么这点先熔化?
6、总结实验中的发现。
从这个实验中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生答师指板书)
四、总结:
通过刚才的几组实验我们明白了热传递的一个重要性质,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特点说出来?
出示课件三:(引读)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主要让学生根据在分数应用题里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作为铺垫,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的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然后通过解题思路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使学生对这类应用题能更好的掌握.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不足之处在于板书设计时没有把关键地方用红笔写出来,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肯呢个不太深刻,学生在计算较大的数字乘百分数时,速度慢,方法与技巧选择欠妥,有待于加强训练.

D.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2、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准备】
教师:烧杯一个、热水、金属棒、凡士林、牙签、金属圆片、课件。
学生:金属棒、涂好蜡油的金属圆片、酒精灯、火柴、牙签、木夹、凡士林、实验记录表。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根金属棒,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摸摸,看看它是冷的还是热的?如果我把它的一端放入热水中(教师示范),猜猜过一会儿金属棒的另一端会有什么变化?
2、你们猜的是不是和事实一致呢?请刚才上来摸过的同学再来摸摸。请你告诉大家,现在有什么感觉?哦,金属棒的这一端真的变热了,和同学们猜的结果一样。老师现在有个疑问了:金属棒的这一端并没有浸入热水中,它怎么也变热了呢?你为什么这样猜测?(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画图示)
3、金属棒上的热真的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传递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设计意图:通过把金属棒放入热水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热水如何把热传到金属棒的另一端,从而引发热到底是怎样传递的问题,并激发学生想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的欲望。)

二、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
1、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一些猜测,是否正确呢?该怎么检验?对,我们需要用实验来证明。
2、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一根金属棒、酒精灯、几根牙签、木夹和凡士林。(教师出示凡士林)并介绍:这个小盒里装的就是凡士林,这种材料很特别,在常温下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住一些细小的物体,如它可以粘住牙签、火柴等。但是遇到热它就会熔化,不能再粘住细小物体了。
你们能不能利用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让大家能亲眼看到热在金属棒上传递的过程呢?
3、小组讨论并设计方案。(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在开放的环境下,教师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发散思维,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之前的假设。)
4、小组上台汇报设计成果。
学生交流,并完善方案。(应用木夹夹住金属棒的一端,凡士林粘的多少要差不多,牙签粘的距离应差不多,给牙签编号……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在黑板上画出两种图示)
5、听了刚才两组同学的汇报,你们肯定又有新的启发吧?下面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组的设计方案再完善下。
(设计意图:这个实验中,变量的控制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这里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思考对凡士林的量、牙签粘的距离等的控制,使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方式,养成较好的探究能力。)
6、同学们真了不起,设计出这么新颖的方案来。那等会实验时应注意些什么呢?为了使实验更成功、更安全,老师这儿也有几个小提示,请你们默读一遍。(课件出示,学生默读)
7、材料员领取实验材料,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8、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现象。(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在图示上标出)
9、小结:听了刚才同学们的汇报,老师发现无论是在金属棒的一端加热,还是在中间加热,热在金属棒上的传递都是有规律的。谁来总结下,热在金属棒上到底是怎样传递的?
(设计意图:探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手动起来,也不仅仅是获得一些事实,重要的是让学生有目的地对这些科学现象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从而得出合理的科学解释--即科学概念。让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1、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热在金属棒上的传递是从较热的一端传递到较冷的一端。如果我把这根金属棒换成一块金属圆片,热在这块圆片上又会怎样传递呢?你为什么这样猜呢?(教师同时在黑板上画出两种图示。)
2、猜测需要实验来验证,老师已经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涂好蜡油的金属圆片,(师述:蜡油和凡士林差不多,遇热很快会熔化)等会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案进行研究:在中间加热或在边缘加热。加热时重点观察什么呢?
3、材料员领金属圆片,学生实验。
4、学生交流实验现象。
5、小结:根据这两种现象,谁来总结一下,热在金属圆片上传递又有什么规律呢?(也是从酒精灯火焰加热的部位开始传递,从较热的部分传递到较冷的部分。)
(设计意图: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上一活动的设计,学生往往会认为热传递是一个线型的过程,而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探究思路,也会使学生对热传递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E.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过程与方法:知道传版导、对流、辐射是热权的三种传递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预测温度的变化,能初步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固体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2、认识液体的热对流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3、认识不借助其它物体也能传热的辐射传热方式。

F.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2、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烧杯一个、热水、金属棒、凡士林、牙签、金属圆片、课件。 学生:金属棒、涂好蜡油的金属圆片、酒精灯、火柴、牙签、木夹、凡士林、实验记录表。 一、导入课题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根金属棒,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摸摸,看看它是冷的还是热的?如果我把它的一端放入热水中 (教师示范)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画图示)3、金属棒上的热真的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传递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教师出示凡士林) 并介绍:这个小盒里装的就是凡士林,这种材料很特别,在常温下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住一些细小的物体,如它可以粘住牙签、火柴等。但是遇到热它就会熔化,不能再粘住细小物体了。 你们能不能利用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让大家能亲眼看到热在金属棒上传递的过程呢?3、小组讨论并设计方案。 (教师巡视)(设计意图:在开放的环境下,教师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发散思维,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之前的假设。)4、小组上台汇报设计成果。 学生交流,并完善方案。(应用木夹夹住金属棒的一端,凡士林粘的多少要差不多,牙签粘的距离应差不多,给牙签编号……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在黑板上画出两种图示)5、听了刚才两组同学的汇报,你们肯定又有新的启发吧?下面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组的设计方案再完善下。(设计意图:这个实验中,变量的控制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这里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思考对凡士林的量、牙签粘的距离等的控制,使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方式,养成较好的探究能力。)6、同学们真了不起,设计出这么新颖的方案来。那等会实验时应注意些什么呢?为了使实验更成功、更安全,老师这儿也有几个小提示,请你们默读一遍。 (课件出示,学生默读)7、材料员领取实验材料,学生分组进行实验。8、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实验结果, 交流实验现象。(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在图示上标出)9、小结:听了刚才同学们的汇报,老师发现无论是在金属棒的一端加热,还是在中间加热,热在金属棒上的传递都是有规律的。谁来总结下,热在金属棒上到底是怎样传递的?(设计意图:探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手动起来,也不仅仅是获得一些事实,重要的是让学生有目的地对这些科学现象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从而得出合理的科学解释——即科学概念。让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画出两种图示。)2、猜测需要实验来验证,老师已经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涂好蜡油的金属圆片, (师述:蜡油和凡士林差不多,遇热很快会熔化) 等会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案进行研究:在中间加热或在边缘加热。加热时重点观察什么呢?3、材料员领金属圆片,学生实验。4、学生交流实验现象。5、小结:根据这两种现象,谁来总结一下,热在金属圆片上传递又有什么规律呢?(也是从酒精灯火焰加热的部位开始传递,从较热的部分传递到较冷的部分。)(设计意图: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上一活动的设计,学生往往会认为热传递是一个线型的过程,而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探究思路,也会使学生对热传递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热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并出示热传导的概念)2、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的是金属材料,它能较快地进行热传递,那么其他材料是不是也都能较快地进行热传递呢?这个问题下一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好吗?(设计意图:既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回顾,又很好地引出了下节课的研究内容。) 热在金属棒上的传递实验记录表 我们小组的实验设计(画简图表示)我们的猜测 本课内容是围绕“热传递的方向”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并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原有想法是否正确。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热传递的方向他们已经具有很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用实验验证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我在第一次试教中,我就提供一根金属棒,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金属棒上怎样清楚地看到热传递的方向。我希望学生能在开放的、没有教师指导的环境中,展开思维,发散思维,设计出很好的实验来进行验证。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什么材料也没有提供的情况下,设计出来的方案可谓是千奇百怪:有的是在金属棒上滴水,观察水干的过程;有的是用温度计来测量金属棒各部位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有的是在金属棒上涂凡士林和蜡烛油……于是我在肯定学生思维的同时,动员学生们对这些方法一一进行讨论和完善,去粗取精。但是这样教学,发现时间远远不够,怎么办呢?我对教案又重新进行了设计,改为教师提供一组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学生根据这些材料进行实验设计。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们设计出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2、正确处理好教师指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在科学教学中,处理好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关系非常重要。教师只有在充分认识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进行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才能让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能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比如:当学生在完成第一个实验活动之后,我让学生来说说从刚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离酒精灯火焰最近的牙签先掉落,离酒精灯火焰最远的牙签最后掉落”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结果很多学生的回答只能停留在“热是从酒精灯火焰的这端向另一端传递的”这一层面上。这时我通过图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离酒精灯火焰近的这端温度怎样?离酒精灯火焰远的那一端呢?经过教师点拨学生很快就得出:热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的。3、问题的设计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一个好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探究的欲望,指明方向,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探究学习的领域。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引导性、探究性,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比如: 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金属棒的这端并没有浸入热水中,它怎么也变热了?”“你为什么这样猜测?”这些问题的设计,很好地暴露了学生的原有想法,自然地引出下一教学环节。又如:在第一个探究活动结束之后,我出示了一块金属圆片,并提出问题“热在这块金属圆片上又会怎样传递呢?”“你为什么这样猜测?”这里问题的设计不仅能使环节之间衔接自然,而且通过“你为什么这样猜测?”这一问题,能使学生对前面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想出:热在金属圆片上也是从较热的部位传递到较冷的部位。4、某些细节的处理欠到位。 本节课的教学在某些细节的处理方面不够到位,比如我是选用木夹来夹住金属棒的,这种固定方法不够稳定,容易摇晃,从而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如果采用架子固定会更合理。另外,在图示法的运用方面也可以做到更好。

阅读全文

与社会接递物品教案及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