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教育活动教案小班
寻找哭声:将抄玩具娃娃丢袭弃在一角,使其发出哭声,带领幼儿寻找哭声是从哪里来的。
找到娃娃后抱一抱、亲一亲,引导幼儿关心娃娃。
请幼儿将娃娃送回家,使其发出笑声,启发幼儿想像自己找不到妈妈时会怎么样,使幼儿懂得玩完玩具后要送玩具回家。
2.帮玩具找家。
找一找还有什么玩具没有在自己家里,请幼儿帮助它们回家。(即按玩具标记摆放)
3.游戏“谁走错了家”(先请幼儿闭上眼睛)。
先将部分玩具拿出玩具柜,散放各处或调换位置。
·请幼儿睁开眼睛观察什么玩具走错了“家”,帮助玩具回家。
4.欣赏儿歌:宝贝玩具
宝贝玩具真有趣,
天天和我做游戏,
轻轻拿,轻轻放,
收拾整齐要牢记。
建议:
在游戏时经常提醒、鼓励,帮助幼儿逐渐形成良好习惯。
评价:
1.能够关注娃娃的哭声同情找不到家的娃娃。
2.能认真仔细地寻找散落在地上的玩具并把它们送回各自的“家”。
2. 幼儿园教案《三月三的意义》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两两结伴演唱。
2.了解夏天的雷雨和闪电。
活动准备:观察过雷雨前后的自然景象。
3. 幼儿园中班关于三月三的教案
“五彩三月三”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了解“三月三”壮乡歌圩节习俗。
2、培养和激发幼儿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
3、通过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体验节日的欢乐及感受壮乡的民族风情。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日(星期二)上午8:30——11:00
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幼儿及教师
活动主题:“五彩三月三”
活动背景: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圩节”又称“歌仙节”,是壮乡的传统歌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活动。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抛绣球,欢度节日。而在这节日的前夕为了让幼儿真正的贴近“三月三”,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活动流程:
一、进行竹竿舞
时间:9:00——10:00
场地:塑胶跑道(学前班、大班)、内操场(中班、小班)
负责竹竿舞的老师必须在8:50到位准备,内操场分四组竹竿,为两位老师一组手持竹竿,其中三组每一组两人,另一组四人,分四个点。跑道分两组竹竿,每组六人各手持竹竿。(注:对歌教师先到竹竿舞里帮忙,竹竿舞完了之后,带班教师带孩子会教师休息喝水再进行对歌)
二、对歌
时间:10:00——10:30
先全园按班级集中大舞台前进行对歌,对歌老师上到舞台对歌,后引导孩子一起对歌。播放背景音乐。
三、抛绣球
时间:10:40——11:30
中、小班在内操场小舞台,学前、大班外面舞台。绣球为十个,先又老师引导,后邀请孩子上前,接到绣球的孩子来抛绣球。
活动人员安排:
活动当天负责带班的老师:
活动当天负责竹竿舞的老师:
(内操场)
(外操场塑胶跑道)
活动当天负责对歌的老师:
背景音乐:
摄像:
照相:
策划人:汉语教研组
<<<<幼儿园
20xx年2月28日
4. 幼儿园三月三活动教案
“五彩三月三”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了解“三月三”壮乡歌圩节习俗。 2、培养和激发幼儿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 3、通过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体验节日的欢乐及感受壮乡的民族风情。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日(星期二)上午8:30——11:00 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幼儿及教师 活动主题:“五彩三月三” 活动背景: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圩节”又称“歌仙节”,是壮乡的传统歌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活动。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抛绣球,欢度节日。而在这节日的前夕为了让幼儿真正的贴近“三月三”,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活动流程: 一、进行竹竿舞 时间:9:00——10:00 场地:塑胶跑道(学前班、大班)、内操场(中班、小班) 负责竹竿舞的老师必须在8:50到位准备,内操场分四组竹竿,为两位老师一组手持竹竿,其中三组每一组两人,另一组四人,分四个点。跑道分两组竹竿,每组六人各手持竹竿。(注:对歌教师先到竹竿舞里帮忙,竹竿舞完了之后,带班教师带孩子会教师休息喝水再进行对歌) 二、对歌 时间:10:00——10:30 先全园按班级集中大舞台前进行对歌,对歌老师上到舞台对歌,后引导孩子一起对歌。播放背景音乐。 三、抛绣球 时间:10:40——11:30 中、小班在内操场小舞台,学前、大班外面舞台。绣球为十个,先又老师引导,后邀请孩子上前,接到绣球的孩子来抛绣球。 活动人员安排: 活动当天负责带班的老师: 张晓明、商 乔、刘 莹、宁小明、黄南容、吕 婷、庞晓华、黄福敏、韦回英、赵玉笑、许清妮 活动当天负责竹竿舞的老师: 梁丽萍 |、刘素梅、梁晓峰、谭会静、杜雅梦(内操场) 黄妹丽、陈世燕、黄金琼、张彦芳、韦建枝、(外操场塑胶跑道) 活动当天负责对歌的老师: 蒙 燕、杨 媛、王之琦、李 慧、吴敏娴、韦建枝、周慕婷、吴慧芳、莫秋仁 背景音乐:苏沛凤 摄像:王 婕 照相:李丽秀 策划人:汉语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