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案大全 > 幼儿园中班乡土文化教案

幼儿园中班乡土文化教案

发布时间:2021-02-06 18:46:27

① 幼儿园教师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创设特色区域活动

摘要:自主性游戏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教育活动形式,他使幼儿教育过程真正建立在多方面的主体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从而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活动区(区域活动)活动作为自主游戏的主要活动形式,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已成为我园的一项常规的教育活动。我园是一所农村中心幼儿园,在前些年开展的活动区活动中,存在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误区,如:给幼儿一味提供美观、现成的活动材料,环境的创设也尽量向城市氛围靠拢。这样的结果是,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永远比城市的优秀幼儿园落后。最重要的是把属于我们自己的最有价值的东西给摒弃了。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出发打好基础。”根据我园的环境,我们从实际出发,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在为幼儿提供一些必备的基础材料的同时,注意尽量和孩子们收集较为合理,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游戏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情感进行活动,努力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关键词:利用乡土资源创设活动区 “创设有价值的活动区”是我们活动区开展的重要内容,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附着在区内的操作材料、情景及相应的活动中。我园地处农村山区,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铸就了乡土氛围的形成,乡村中的一条小路、一条水沟、一丛野草、一块泥地、一块石头、田野里的萝卜、青菜、山林间的小道、野果等等都能成为孩子活动的游戏材料。在活动区的创设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乡土资源来开展活动。在短短几年的实践中渐渐形成了具有我们乡村特色的区角活动,赢得同行与领导的好评。 一、活动区创设的依据 1、结合本园园本课程创设 我园根据本地、本园的实际提出了“农村中心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于是我们在活动区的创设中紧紧围绕这个幼儿园的大目标来创设区域环境。如:中班就结合乡土特色课程创设了“乡里人家”活动区,把整个活动区分成五个大区:特色工业品店、美工角、结构区、美食屋、书屋。 “乡里人家”区域网络图 石头建筑书屋特色笋干 做青团蔬菜拼盘农家小菜竹制玩具

② 如何开展乡土特色的幼儿园区域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园是一所农村中心幼儿园,根据周边环境,发挥农村地域优势,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推进农村幼教课程改革、优化幼教质量、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我们根据区域活动的新理念、结合本园的环境,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而又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获得自主愉悦的发展,真正体现出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教育思想。

一、区域活动中乡土材料的收集

在开展的区域活动中我们非常注重乡土材料的收集,我们的材料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收集的。

途径一:通过幼儿收集。

幼儿收集的区域活动材料主要是通过采集、参观等活动收集的,在幼儿收集的材料中主要是自然材料。如:我们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带幼儿上竹山采集山上竹壳、竹叶。夏天带幼儿到小溪捡石头。秋天时在散步、认识秋天、秋游中引导幼儿将落叶、树枝、野稻草带回来进行活动。同时引导幼儿收集果实、种子等还有稻穗、麦秸、玉米皮、各类豆子、花生壳、瓜子壳、开心果壳、芦苇等丰富活动区的材料。

途径二:通过家长收集。

通过家长收集的区域活动材料主要是在活动区开展中需要家长参与制作或提供的。如“好玩的稻草玩具”区域的开展中我们发动家长制作稻草玩具,家长通过自己的制作,制作了许多稻草玩具有草垫、草绳、草榔头等。我们还发动家长收集了布条、竹制品、毛线、劳动工具等等一系列材料。

途径三:通过教师收集。

通过教师收集区域活动材料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及教师潜在的引导作用实现的。如教师利用空余时间采集、制作活动区材料。如在“果宝宝”区角中教师收集了松果等一些野果,在编织区中采集棕榈叶等编织材料。同时也通过教师作用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与活动区相适应的材料。

途径四:通过社会收集。

通过社会收集民间故事、民谣等素材,把广泛流传于本地的传说故事、民谣、民间游戏等运用到活动区当中,同时我们利用民间手工艺师傅的工艺水平让幼儿了解传统的手工艺制作。

二、区域活动中乡土材料的利用

(一)植物资源的利用

我们在幼儿园里专门开辟了种植区,种一些简单易长的蔬菜与农作物,让幼儿了解蔬菜、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了解其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并引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教师还组织幼儿采、摘、挖,并且带领幼儿烧菜、品菜,这样不仅能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收获,更能知道怎样珍惜劳动的成果。我们还把采来的劳动成果陈列在自然角,让幼儿观察、比较、识别、分类,并对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各种种子、野果、树叶、竹子、稻草、松果等进行了巧妙的利用:美工区给种子贴上“五官”制成种子娃娃,或进行种子、果核、果壳贴画;进行蔬菜瓜果创意制作,塑造一些活泼可爱的娃娃、小动物、小玩具等;用稻草制作稻草人、草帽、鸟窝等;表演区利用叶子、野草、野花编成头饰、服装;操作区让幼儿学大人用竹篾编竹篮、席子等竹编工艺品;体育区利用竹制玩具开展丰富的体育锻炼活动,如跳竹竿、跳草绳、竹棒接力等。

(二)动物资源的利用

对幼儿来讲自然界中“神秘”的小动物特别具有探究性。春天我们把小蝌蚪带进了自然角,教师与幼儿探索了蝌蚪生长变化过程。孩子们一来幼儿园便去自然角看小蝌蚪,他们会在每天的观察中发现小蝌蚪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再蜕去尾巴。对每个发现,孩子都会奔走相告,并在自然角的记录纸上记下这一变化。还让幼儿对知了、蚯蚓、蛐蛐、蜗牛、蚂蚁,以及家禽、家畜等进行探索,观察这些动物的特点,并产生好奇、提出问题,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探索结果和与同伴分享。

(三)自然物质的利用

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突破了以往的观赏价值,教师们更多的是将教育目标融入其中。农村最缺不了的是沙土石木。于是我们把泥巴搬进了“玩泥区”,让幼儿用泥巴捏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动物、水果。在“操作区”放置不同大小的木块和竹片、竹筒,让幼儿用这些材料搭桥、搭桌子、构建房子等,很好地促进孩子进行多种探索活动。我们还将本地的民俗风情带入区域活动中,发动家长一起收集人们以前用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陈列在区域中,创设“勤劳农家”认知区,让幼儿了解农具的名称、作用以及农家生活,还让他们了解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学习了民间的歌谣和游戏,让孩子们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懂得了协商谦让,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了互助、合作和分享。

三、区域活动中乡土材料的投放

(一)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在材料之中,是区域活动的一大特点。也就是说,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投放的材料应有目的性。比如在中班的美工区我们投放了许多乡土特色的材料如:种子、石头、竹块、球拍开展了种子粘贴、石头画、竹印画、装饰球拍等活动。通过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使用体现本土材料带给自己的乐趣并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二)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我们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中注重了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如小班开展的“操作区”喂小动物活动时,教师准备的材料是经过精心考虑并细化分解的。在幼儿操作初期,教师提供的是小动物纸盒,幼儿通过自己的手将各种果子喂给小动物吃。接着提供小勺,让幼儿通过小勺盛给小动物吃。最后提供筷子,让幼儿尝试用筷子夹物。这样的材料投放能够适应孩子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具有可发展性,可以帮助幼儿通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提高各种能力。

(三)材料投放的丰富性

材料提供的丰富性可以体现在两方面: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可选择的材料具有多样性和材料数量要比较充足,能够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如大班开展的“趣味编织角”中我们就提供了多种的编织材料有棕榈叶、稻草、竹壳、彩带、皱纸、毛线、纸板等,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意愿添加和满足,体现了活动区活动自主性特征。

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乡土材料为农村幼儿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在以后的活动开展中我们将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本地、本园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等乡土资源,为农村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

③ 幼儿园乡土美术特色解说词

新《纲要》颁布以来,诸城市幼儿园积极贯彻《纲要》精神,努力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在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浓郁的乡土特色”。 近年来,诸城市教育局把区域活动的开展作为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来抓,在全市幼儿园开展了有农村特色的区角设置活动,录制、编写并下发了《诸城市农村区域活动》和《幼儿园活动区角的设置》等资料,推动了基层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 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孩子充满魅力,该市幼儿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了有农村特色的区域活动,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教师们在选择活动区材料时,尽量从农村具体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当地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设计出了具有农村教育特点的区域活动内容,如社会活动区设计“农贸市场”,种植区设计“农业蔬菜基地”;认知区有由大到小的种子粘贴、蔬菜和水果的分类;美劳区有麦管制作、土布绣花等等。 在活动时,她们还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活动区,进行自主活动,挖掘了孩子潜在的创造能力,使孩子真正成为活动区的主人,激发孩子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充分体现了活动区的教育价值。 区域活动培养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发现和探索的精神,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活动中乡土材料、废旧物品的应用既为幼儿园节省了一笔昂贵的开支,又给了孩子一个灿烂多彩的童年。我们何乐而不为?

④ 如何利用乡土资源活化幼儿园的课程

一、发现乡土资源的美,积累班级课程资源
我们紧密结合实际,决定以乡土资源为切入点,开发并活化我们自己的班级课程,使我园的课程更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因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内,为了使班级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或者说是课程的延伸,我们试图与幼儿共同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营造出带有本土文化气息的班级环境,具体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环境教育中的乡土气息
我们将班级环境创设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带有乡土气息的特色环境中,我们把布条、麻绳等缠到水管上,从不同角度营造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让幼儿在环境中真正欣赏到美、体验到美。布置班级主题墙和家园栏时,我们变废为宝,利用聪明才智,将一些带有乡土气息的材料用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中,呈现出特有的乡土风味。
2.推广乡土器材的广泛使用
很多乡土器材都能成为很好的班级课程资源。趣味积竹是幼儿非常喜爱的建构材料,他们经常搭建出不同的造型;乡土音乐器具在音乐活动中使用广泛,其实在区域活动中也能成为幼儿的好伙伴;在家长的协助下,用废旧物品制作出来的作品也能成为环境装饰的重要部分;此外,很多生活中的材料还能成为很好的锻炼器材,比如短绳、长绳和绳圈等。
二、将乡土资源与班级课程有机融合,并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幼儿园活动可以划分为语言、科学、健康、社会与艺术五大领域,各领域可以相对独立,又可以相互融合。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围绕同一内容,探索一些利用乡土资源活化活动设计的策略,并为主题活动的生成奠定基础。比如,围绕“葡萄”这一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设计小班的瓶盖印画《葡萄》、中班的添画《葡萄》、大班的意愿画《葡萄丰收啦》。
三、班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通过班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幼儿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并形成了善于观察、乐于提问、主动探究的好习惯,同时提供了更多让孩子与生活、社会、自然接触的机会和环境,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热情,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主动探索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各种五金小工具、螺丝、螺帽、滑板车、保温杯等,这方面资源是我们特有的,于是老师们充分利用家长送来的各种操作材料与工具,开展各种探索活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使活动更丰富,并长期深入下去。在《装配滑板车》的活动中,孩子们想把车架和踏板固定好,试了几次都没能成功,这时,只听得幼儿甲说:“要先把踏板和车架上的螺丝孔对齐,否则螺丝就转不进去了。”接着,他就认真摆弄车架和踏板,直到每个螺丝孔对齐,幼儿乙拿起一个螺丝插在踏板与车架的螺丝孔上,“不行,这个螺丝太细了,要粗一点的。”于是,孩子们便在工具盒里找螺丝钉,幼儿乙说:“我们先用细一点的螺丝钉插进去拧紧,看看行不行。”几个孩子同意了,幼儿乙就插上一个螺丝钉,拧紧,结果发现车架与踏板不能坚实地固定在一起。孩子们就说:“这样不安全吧?会不会摔跟头啊?”于是,孩子就又开始寻找合适的螺丝钉……

⑤ 中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怎样利用乡土材料

如何利用乡土材料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美术教育 我们将乡土美术特色作为重点,发挥教师特 长,让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提炼的过程中,逐步对乡土美术课程有了初步 的理解和认识,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手段、资源利用等方面有质的转变, 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园本课程总目标 1、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通过对乡土美术课 程的利用,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乡土美术的兴趣。 2、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意识,注重学习-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的过 程性研究,全面提升教师挖掘具有园本课程资源,并将其渗透于课程实施过程的 能力,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3、丰富课程资源,使幼儿园园本课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家长能参与园 本课程的。 园本课程内容 1、尝试利用多样的乡土材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活动: 小班为撕贴美术教育;中班为拓印画;大班为剪贴画。充分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 意识及创造能力。 2、年级组组长负责,年级组教师参与,为幼儿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情境 与条件、鼓励、支持幼儿尝试创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分层研究,采用幼 儿喜欢的形式,开展美术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各 年级组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园本课程内容,制定合理有效的目 标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评价标准。 3、社区环境资源、家庭有效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提高家长对园本课程的认 识,指导家长参与实验的实施,成为园本课程实施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 响应者、参与者。 园本课程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园本课程制度,保障园本课程的实效性。 1、领导小组制度:修改园本课程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各自职责。领导 小组成员由园级领导、中层干部、教师代表三个层面组成,根据各自负责的研究 小组产生。 2、每月汇报制:各年级组长每月末向保教主任汇报园本动态和存在的 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3、随机督导制:园长针对各年级组的园本课程实践研究过程进行随机督导。 4、资料收集制:对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要及时收集,在每月交流时上 交各类资料。 5、园本课程考核制:每月由园长、业务园长和各负责人从态度和质量上进 行考核,考核成绩纳入每月教师考核之中,并重复计算到年终考核之中。 (二)、健全园本课程网络,保障园本课程有效性。 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网络。根据职责分为:研究组--教研组--班级, 三级网络。由教研组长带头分年级推行“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个人修订- -教后反思--定稿”的集体备课模式。课程研究组主要是各年级组组长:每周 落实本年级教师依据本年龄段幼儿特点,一节与本年龄段主题相符的乡土美 术园本课程、开展案例研究。教研组成员是各班班主任,将的成果进行商讨 ,在教育实践中予以验证;班级的职责是将园本课程有效运用,并及时反馈 相关的信息给年级组长。 (三)建立课程管理细则,保障园本课程的顺利开展。 加强园本课程备课管理,每周三下午由年级组长牵头,保教主任参与每周备 课内容制定。园本课程的集体备课要做到“五落实”:落实时间;落实地点; 落实主备人;落实活动程序;落实活动记录。 园本课程融入幼儿集体教学中,各班级根据年级组集体备课内容一周必须开 展一次园本课程。内容选择具体体现为:明确了一个确定、二个优先、二种关系。 一个“确定”:结合我园特色教学,确定将乡土美术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二个 “优先”:有利于幼儿发展的优先、幼儿当前喜欢的优先。二种“关系”:预设 与生成的关系、个体构建与共同构建的关系。 (四)创新园本教研形式,提升教师研究的实效性。 园本课程的需要教师以理论为基础外还必须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因此我 园除每周三的集体备课,每周五下午三点半至四点半,根据园本计划按时开展园 本培训。园本培训形式多样,通过专家引领、自我培训、同伴交流有效促进专业 成长。 1、专家引领:努力创设机会将专家请进来,避免教师的实践陷入从操作到 操作的低水平的重复,让教师借鉴并进行针对性的反思,更有效地激发教师改革 的愿望和自我发展的需求。 2、自我培训:骨干先行,带动全体,提升经验教师的发展动力。将骨干教 师外派培训、听课,将先进理念付诸实践,并将理念传达结合我园实际有效利用, 真正发挥“走出去、带回来”的作用。 3、同伴交流:给每位教师提供宽松的氛围充分交流,避免“一言堂”,在交 流中解决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困惑,从而反思教学行为,促进有效教学。

⑥ 你对幼儿园开开设家乡本土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课程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

创设本土文化特色环境,营造乡土氛围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内回容的主要来源。创答设环境的过程,也是我们开发课程的过程。环境的渗透即再现文化的过程。因此,我园注重环境的细节创设,在每一处均体现本土文化的气息,让幼儿时刻感受本土文化的多样和内涵,让每个角落都会“说话”,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动态环境。例如,在幼儿园各个功能室的环境设置中处处都体现了石狮本土文化,结构室的走廊张贴闽南古厝、番仔楼、古卫城等具有石狮特点的图片;生活坊的内外环境展示各种家乡名小吃;美术室里呈现出浓浓“狮情画意”的师幼作品;创设本土游戏馆,有“南音馆”“永宁煎包”“灯谜阁”“妆糕人”等。
班级环境也根据本土文化主题内容进行布置,“我和鞋子做游戏”,体现石狮闻名的富贵鸟的鞋品牌文化;“服装加工厂”体现石狮服装名都的品牌……通过与环境互动,激发幼儿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促使幼儿主动去学习,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得到更多方面的发展。同时,幼儿的活动表现又为环境的再建设提供了依据。

⑦ 农村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课题可以分哪些子课题

您好,可以安排国家级教育部“十三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网上可查,真实有效,信誉保证,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望采纳!!!

⑧ 如何在幼教中渗透乡土文化教育

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身边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乡土之爱是自我与家庭、亲友、邻里之爱的延伸,也是社会、国家、世界和人类之爱的基础。从人生起点开始进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知识,融入乡土之爱,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它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一、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
1、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 当代中国的人口特色是独子化、少子化、大流动迁徙。中西部青壮年大量流入东部沿海城市务工,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进城。教育公平化制度大力推行,学前教育不受户籍制度限制,越来越多农村孩子进入城市接受教育。据2010年人口普查,在浙江省温州市912万人常住人口中,来自市外的流入人口284万人,其中省外流入272万人,以江西、贵州、安徽、湖北、四川为多。省外户籍的学前儿童占全市学前儿童的四分之一。全市少数民族种类51个、人数30万人,比10年前增加了19万人,土家族、苗族取代畲族、回族,成为全市两大少数民族。
2、崇洋媚外思潮冲击着本土文化 全球化和开放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国际文化的学习交流正在加速前进。一方面是人们感叹小孩子都不会说方言了,另一方面是英语教育如火如荼,以国际品牌加盟的英语早教班每小时收费150-300元,洋节、洋快餐遍地开花,与孩子们频频亲密接触,这些导致了部分家长不知不觉地将乡土文化丢弃了。
3、农业及农耕文明的衰落 传统乡土文化基于对土地的热爱,人们讴歌着“大地是哺育人类成长的母亲”。而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民种地不挣钱,种地脏、累、穷,社会缺乏对农民这个传统职业的尊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仅是儿童的问题,很多家长、教师也是如此。生态恶化趋势加剧,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现代城市生活快节奏、高压力,家长忙于工作、事业,栖息大自然的诗意浪漫的文化生活氛围不浓,城市一些居住小区缺乏地域环境特色,缺乏社区群体生活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凝聚力。
二、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学家都提倡乡土教育。乡土教育最初源于19世纪德国教育家费希特对民族主义教育的觉醒与倡导。早期乡土教育受自然主义的影响,主要是以儿童生活的直观对象——家乡故土为空间认识出发点,引导儿童了解生存的周边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20世纪以来,随着乡土意义的深化与扩展,乡土教育延为民族整体性文化教育。美国教育家村威认为,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有吸引力的心灵》一书写道,人类在出生后,有人类特有的“精神胚胎”期。“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生养自己的土地非常喜爱,不管那里的生活有多么艰难,他们也会感觉到从其他地方无法找到快乐。”“心理的这种吸引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促成了一个人的成长,并且让他适应了当地社会秩序、气候等条件。”“今天,我们必须把儿童看作联系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文明水平的纽带。婴儿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因为如果我们想引入新的思想,改善人们的风俗习惯和在自然特征中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就必须以儿童作为工具,成年人则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我们真的想广泛传播文明的火炬,就必须借助儿童来完成这一使命。”
新文化运动以来,陈独秀、费孝通、徐特立等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乡土教育和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程”、“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陈鹤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等都是乡土教育思想的光辉展现。潘光旦先生看来,造成国人自我迷失的精神危机,其根源在于“根”的教育缺失。爱国之道,始于一乡;学必始于乡土,而后可通天下。正视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辨析乡土教育的概念和内涵,继往开来、传承发扬前辈教育学家的理论思想,积极探索实践“土得掉渣”的新课程。
三、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实践
乡土教育从娃娃抓起,必须是一种包含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育模式,除了培养乡土意识之外,生活教育、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以下整理几点笔者在幼儿园一线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1、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 幼儿园可以按照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的时序,结合地方传统美食、节日活动,构建有韵律节奏的乡土文化教育。温州童谣《十二月令》(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五;六月六,洗垢蹉;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素材。春季开园时,家长与幼儿一起动手设计制作元宵花灯,装饰教学楼。清明节时,让孩子们捣绵菜,动手做
清明饼。端午节,学唱《龙舟竞渡》的歌曲,学习敲鼓打锣等民间乐器,用五色线编织彩蛋袋子、粽子状的香囊。除了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还可以教一些应时的古代诗词或者方言童谣、民歌,如乐清民歌《对鸟》、温州童谣《叮叮当》。

⑨ 幼儿园园关乡土教材的教案

幼儿园乡土教案来:豆宝宝
作者:自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数:747 更新时间:2011-6-30

目标:

1、在跳跳、做做、玩玩中体验春天的快乐氛围,喜欢春天的美好。

2、尝试简单的排序,在操作中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细铅丝、每组一份蚕豆和豌豆、春姑娘的花环、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跳“春”的律动

师:“我是春妈妈,愿意和我跳个舞吗?”

师: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春天来了?(小花、蝴蝶、柳树等)

师:我们和春妈妈一起来跳个舞。

2、做“春”的礼物

(1)剥一剥

师:“春天来了,许多有趣的豆宝宝也出来玩了!,可这些豆宝宝还在被窝里睡觉,我们把她们叫出来好吗?”

1、提出操作要求:把豆宝宝放在红色篓子里,剥下的豆荚放在蓝色篓子里。

2、幼儿操作开始剥豆子

(2)比一比

指导幼儿认识蚕豆和豌豆

师:“篮子里的豆宝宝有几种?”

师:“你认得它们吗?它们叫什么名字?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比一比蚕豆和豌豆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 :蚕豆长的大,豌豆长的小;蚕豆是扁扁的,豌豆是圆圆的。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中班乡土文化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