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案大全 >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从哪里来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从哪里来

发布时间:2021-02-10 00:09:05

❶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糖是从哪里来的

最普通的糖,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白糖,它属于蔗糖,主要来自甜菜和甘蔗。

❷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是怎样长大的》

教学意图: 小班幼儿渐渐地长大、懂事,对自己长大了的感觉也十分强烈。为此,设计了《我是怎样长大的》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看看、说说、试试的过程中,既感受到自己身体方面的成长,又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妈妈,体验自己和妈妈之间的亲情,从而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成长的过程。 2、通过回忆和体验自己长大的过程,懂得关心妈妈。 教学准备: 1、幻灯片“我是怎样长大的"。 2、妈妈的图片。 3、红色嘴唇贴片。 教学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 1、你知道自己是怎样长大的吗?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吗? 2、我们从什么时候就会笑了? 二、看幻灯片,初步了解长大的过程 1、妈妈怀孕了,有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一天一天慢慢长大。妈妈看到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花,想到肚子里的小宝宝,开心地笑了。 问:你知道你在妈妈的肚子里都做过什么事情吗?(踢妈妈的肚子、在妈妈的肚子里玩,会吃手指头,也会开心地笑)慢慢地,慢慢地……十个月过去了,妈妈的肚子越开越大,行动越来越不方便。 2、宝宝出生了,他睁开眼睛,看到美丽的世界,看看这,看看那,咦!好奇怪呀?他对什么都很好奇。这时候的宝宝,好小好小,不会说话,只会哇哇地哭,所以,妈妈就要很细心的观察宝宝,为宝宝吃奶,给宝宝换尿布,妈妈好辛苦呀。 3、三个月过去了,宝宝学会了什么本领?(看图片),宝宝会翻身了,你是怎么翻身的?小朋友们来学一学? 4、六个月过去了,这时候的宝宝,不想总是躺在床上,他想干什么呢?让幼儿想想,——坐起来,这样好舒服呀! 5、又过了一段时间,七个月过去了,宝宝又学会了新的本领,想想看,是什么呢?——宝宝会爬了,摸摸这,摸摸那,真有意思。你们还记得自己是怎样爬的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6、后来,宝宝在大人的帮助下,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孩子们可以模仿妈妈和幼儿一起学走路的样子。体验妈妈的辛苦。 三、懂得关心妈妈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怎样长大的了吧!在我们成长的这段时间里,妈妈辛苦吗?现在我们长大了,懂事了,不能再让妈妈这么辛苦了,想一想,我们能帮妈妈做些什么呢?(擦桌子、扫地、收拾玩具、端水、捶背,不淘气) 四、亲亲妈妈你们看,这是谁,(妈妈),我们来亲亲妈妈吧,老师这有好多的红嘴唇,你想亲妈妈哪里,就把红嘴唇贴到妈妈哪里,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五、教师像妈妈一样拥抱幼儿,活动结束活动点评: 本次活动通过观看成长录像,引导幼儿在看、听、说、想等活动中,让他们将主观感受和愿望表达出来,培养了幼儿动口动脑的能力,强调了重点,理解了难点。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尊重幼儿特点、需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最大限度的发挥全体幼儿的主体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力求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 本次活动,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抓住幼儿的需要,结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做了充分准备,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一方面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幼儿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幼儿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回报的心理状态。 不足之处: 教师与个别幼儿交流做得不够,教师在关注能力强的幼儿同时,也应多照顾不爱说话的幼儿。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充分体现出以“幼儿为活动主体”这一教学理念。

❸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来当妈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穿脱衣服的方法。 2.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增强自我服务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 故事《秋克的故事》,衣服(开衫,套头衫)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讲述故事——《秋克的故事》 2.师幼共同讨论,认为秋克的做法不对。 3.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 4.教师提出问题:“穿脱衣服应该自己做还是需要他人帮助?” 5.今天我们学习如何穿脱衣服。 二、学习穿脱衣服的方法。 1.教师展示衣服(开衫),带领幼儿认识衣服的领子,袖子,扣子,底边和衣服的里外。 2.教师展示穿脱衣服的方法。(边示范边讲解) 1)穿开衫“盖被子”就将衣服顶在头上;“小老鼠出洞”两只手分别从袖筒中伸出来;底边对齐扣扣子(从下到上)。脱开衫;“解扣子”“小老鼠出洞”衣服放平整。 2)穿套头衫:“宝宝钻进大洞洞,脑袋钻进中洞洞,小手伸进小洞洞”;两手抓住衣服的边,将头套进衣服内。脱衣时,“小手出小洞洞,脑袋钻出中洞洞”,整理好衣服。 三、穿衣服比赛 教师在每位小朋友的小椅子上分别放一件套头衫和一件开衫,请幼儿跑到小椅子旁边迅速穿衣服,先穿完的小朋友举手示意教师,然后教师让大家说一说哪个小朋友穿衣服方法正确?哪个小朋友穿得最整齐。 四、游戏:《我来做妈妈》 1.把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做“妈妈”,一组做“宝宝” 2.进行“妈妈”为“宝宝”穿衣服的游戏。 3.转换角色游戏重新进行。 [活动延伸] 1.平时指导幼儿正确穿脱衣服。 2.在娃娃家投放娃娃和符合节令的衣服,让小朋友扮演“爸爸”或“妈妈”,帮助“孩子”穿脱衣服。 3.请家长指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独立的穿脱衣服,能够将衣服穿戴整齐。 [活动反思] 1、经过教学活动和平时的引导,幼儿都能主动的自己穿脱衣服,有部分幼儿穿的不整齐,今后家园配合,逐渐提高。 2、穿衣训练,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提高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同时,特别是游戏《我来做妈妈》,渗透帮助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做妈妈的辛苦,从而产生不再麻烦妈妈的想法。 附:秋克的故事 秋克要去看外婆,妈妈怕他肚子饿,在他口袋里放了两个煮鸡蛋,让他在路上吃。 走了一会,秋克的鞋带散开了。他走回家,叫妈妈帮他系上,系好鞋带,跨着大步走了一会,秋克想起该吃鸡蛋了,有走回家,叫妈妈帮助剥鸡蛋。吃了鸡蛋,秋克大步走过电影院。哗!下雨了。秋克没带伞,又回家去拿。 妈妈帮秋克换上干净的衣服,撑着伞在路上走着。没过多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秋克抬头看天空,脚一滑,又摔倒了,秋克爬起来,一阵风似的跑回家:“妈妈!我在外婆家楼下摔倒了!” [设计意图] 阳春三月好天气,这个季节孩子入园、离园时需加外套。我班大部分孩子没有积极主动自己穿脱衣服的意识,而是需要老师或家长帮助;个别孩子吃饭需要老师喂;鞋子穿不好……。他(她)们的年龄四周岁左右,应该培养他们自理能力,教育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❹ 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我从哪里来

教师:屈老师

活动名称:我从哪里来(科学)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了解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我从哪里来》。
2、教学挂图。
3、陈老师怀孕前后的照片。
4、音乐《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张陈老师的照片,鼓励幼儿进行比较。
1、师:这是谁?以前的陈老师和现在的陈老师有什么不一样?你从哪看出来的?
2、师:原来现在的陈老师怀孕了,要生小宝宝了,小朋友,那你们是从哪来的呢?你们知道妈妈肚子里为什么会有小宝宝吗?
二、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一》,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来。
1、师: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吗?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观察结果,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师:原来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爸爸在妈妈的身体里种下了一些小种子,这些像小蝌蚪的种子叫做精子,他们在妈妈的身体里展开了游泳比赛,游得最快的精子就会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好朋友友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受精卵,受精卵长大后就是一个小宝宝了。
三、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二》,让幼儿通过观后课件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1、师:小宝宝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什么地方?
2、师:开始的时候他有多大?后来慢慢的长出了什么?眼睛会睁开吗?
3、师:小宝宝会在妈妈的肚子里做些什么呢?宝宝的耳朵能听见声音吗?后来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怎么样了?他会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几个月?
4、师:原来小宝宝一直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一个叫做子宫的小房子里,开始的时候他像一粒种子那么大,慢慢地长出了眼睛、耳朵、嘴巴,到了180天的时候眼睛还会睁开。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会游泳、吸吮手指、翻跟头,有时还会跟着音乐跳舞,后来小宝宝越长越大,妈妈的肚子再也装不下了,他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他整整在妈妈的肚子里住了十个月。
四、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观察进一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1、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师:这时的宝宝是怎样的?他怎么吃食物呢?
--师:这时候的宝宝只能看见头和身体,还有腮和小尾巴呢!不过小尾巴会随着宝宝的长大消失的。小宝宝是通过脐带吸收妈妈肚子里的营养,一天天地长大。
2、出示第二幅图片后提问。
--师:小宝宝慢慢长大了,现在他是什么样的?他有眼睛、鼻子、嘴巴了,他现在的眼睛、鼻子、嘴巴和我们的一样吗?
--师:现在的小宝宝刚刚有了眼睛、鼻子、嘴巴,和我们的不一样。
3、出示第三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看见小宝宝的什么了?
--师:这时的小宝宝长了小手、小脚,他躲在妈妈的肚子里很安全。
4、出示第四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看见小宝宝又有什么变化了?
--师:这时的小宝宝全身都覆盖着一层绒毛。
5、出示第五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猜猜小宝宝这时候会长成什么样?
--师:这时候的小宝宝还在继续长大,骨骼也渐渐结实了,他有时还会调皮的踢妈妈一脚呢!
6、出示第六幅图片后提问。
--师:小宝宝怎样了?
--师: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了十个月,最后终于来到了人间,来到这个世界。
五、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师: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了这个世界肯定很开心幸福,但我们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长大的时候,你觉得妈妈会怎样?为什么?
2、出示陈老师怀孕之前带小朋友做操玩游戏的照片和怀孕之后做事情的照片让幼儿观察这两个时期老师身体状态的变化,体会妈妈怀孕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出示陈老师带小朋友做操的照片并提问:怀孕之前陈老师在和小朋友做什么呢?
--师:有了小宝宝之后,陈老师的身体有什么变化?还能和小朋友一起跑、一起跳、一起做操吗?
--出示陈老师弯腰捡东西不方便,上楼梯很累的照片让幼儿观察,体会妈妈怀宝宝的辛苦。
--出示陈老师看见食物不想吃,恶心及不得不吃的照片并提问:为什么陈老师吃不下还要吃呢?因为不吃,肚子里的宝宝就缺乏营养,长不大,所以妈妈是很伟大的,我们要更加爱我们的妈妈。
3、师:小朋友都说的很好,陈老师现在怀了小宝宝上班很辛苦,常常感到很累,但是老师再累还是要带小朋友学习本领,所以小朋友要更加体谅老师,爱老师,不惹老师生气做一个听话的好宝宝。
4、师:你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你们的妈妈也付出了很多,也很辛苦,现在你们上幼儿园了,长大了应该怎样感谢妈妈呢?可以对妈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5、播放音乐《感恩的心》,让幼儿表演。
--师:小朋友都说的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怀着感恩的心来感谢我们的妈妈,感谢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感谢妈妈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
(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❺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会》

活动目标 1、学习围绕“我会做的事情”。 2、集中注意力倾听别人谈话。 3、愿意快乐地参加谈话活动。 活动准备 布偶小熊一个。幼儿日常生活中劳动,生活,跳舞,画画等的照片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师出示布偶小熊,引出谈话的话题。 1、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是谁呀? (师以小熊的语气向小朋友们问好) 2、小熊介绍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吃饭、自己穿衣等) 二、幼儿简单介绍自己会做哪些事情。 1、 过渡:小熊长大了,会做这么多的事情。我们也长大了, 我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让我们说给小熊听听吧。 2、 幼儿介绍自己会做些什么事情。 三、师和幼儿共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照片或图片。 1、师:我们会做的事情真不少,一起来说说会做些什么事情吧。 2.师和幼儿共同边看边说。 3.讨论:怎么做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呢? (结合幼儿身边的事情展开,如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呢?……) 四、师幼儿进一步讨论:自己会做事情后的感受。 师:我们学会了做这么多的事情,你觉得自己和小时候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会做这些事情后你开心吗?为什么? 幼儿活动设计方案2:主题是我爱我家。内容是我要做什么。 学习目标:了解家,热爱家,培养对家的责任感。 我要做什么:妈妈做饭,爸爸洗碗,我把桌子擦一擦;妈妈洗衣,爸爸拖地,我把凳子搬一搬;妈妈备课,爸爸看书,我画一架大飞机。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说说看,你还会为爱你的其他人做些什么呢。

❻ 幼儿园小班优秀教案:泡泡从哪里来(优质课)

我想:既然幼儿如此喜欢新奇、好玩、会变的泡泡,何不借泡泡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呢?探索问题的产生孩子的泡泡水很快就用完了,要想继续玩泡泡游戏,孩子必须拥有更多的泡泡水。用什么材料来制泡泡水呢?泡泡水如何制作?自制泡泡水便成了孩子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趣味探索的主题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孩子们玩泡泡的兴趣正浓,所以他们一定会想办法解决泡泡水的问题。泡泡水里蕴涵着一些科学问题,围绕自制泡泡水可以开展一次很好的科学探索活动。于是,我预设了下面的活动,想调动孩子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尝试,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展开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自制泡泡水”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各种材料,大胆尝试制作泡泡水,体验探索的乐趣。2.愿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幼儿自带的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洗衣粉、吸管、带小孔的瓶子、一次性杯子等。活动过程1.交流材料,回忆经验从孩子们对吹泡泡特别感兴趣入题,询问小朋友还找到了哪些会变泡泡的东西,并请他们跟好朋友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2.分类介绍,丰富经验 (1)请小朋友向大家介绍各自带来的材料,说说他是怎么知道这种材料可以制泡泡水的。 (2)由于小朋友带的材料可能有重复,无需一一介绍,当介绍到某种较普遍的材料时(如沐浴露),可以问问还有谁也带了这种材料,带的是什么牌子的,等等。3.运用经验,积极探索(1)在探索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对材料作简单介绍。师: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做泡泡好吗?戚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杯子、盖子上带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篮里也有各种不同的材料,你们也可以选择。(2)孩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a.观察孩子们使用材料的情况;b.及时根据孩子们的探索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c.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泡泡,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d.发现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时,及时让其他幼儿分享这些信息。4.交流分享,体验快乐(1)当有的幼儿制作出泡泡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经验。(2)和孩子们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活动设计评析“泡泡从哪里来”的主题源于教师对幼儿游戏经验的关注,并在许多幼儿对此感兴趣的基础上,及时转换成一个预设活动。教师依据小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但其认知活动明显受情绪支配以及对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难以理解的年龄特点,将活动目标设计为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以及与同伴和老师的初步交流。活动设计分四个环节,四个环节的逻辑程序考虑到了小班幼儿学习的心智特点。从引发幼儿回忆各自不同的游戏经验出发,唤起幼儿大脑皮层原有“暂时联系”通道的觉醒,激发每个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积极性。第二环节的分类介绍是建筑在幼儿零碎、泛化的对泡泡从哪里来的感知经验基础上的概括与提升。但是对于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小班幼儿来说,仅限于此还远远不够,所以,教学过程安排了尝试操作的环节,为幼儿提供尝试――发现――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失败――修正――成功的过程中,满足自主操作、试验的需要,满足表现的愿望和相互认同的心理需要,体验成功的快乐。(浦东新区教科所王正可)

❼ 中班我从哪里来教案

中班综合教案:我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了解家长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2、在日常生活中能体谅、关心孕妇及自己的父母。
活动准备:
1、录像带(宝宝的成长过程)
2、班上联系怀孕的老师
3、请家长、幼儿共同完成调查表:小时候,爸爸妈妈为我做了什么?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孕妇在行动上的不便,激发幼儿关心、帮助孕妇的愿望。
1、小宝宝在出生之前,生活在哪里?
幼儿:生活在妈妈的肚子里。
2、我们幼儿园姜老师肚子里有了小宝宝后,生活上有哪些不方便?
幼儿1:做操不方便,弯腰不方便。
幼儿2:姜老师上楼梯很累,我见过她扶着栏杆很累的。
幼儿3:她重一点的东西会拎不动。
3、小朋友,你怎么关心姜老师?你能为他做什么?
幼儿1:看到她的东西掉在地上,我会帮她捡。
幼儿2:我帮她擦桌子、我帮她擦椅子。
幼儿3:如果我和姜老师一起乘汽车,我就把座位让给她。
4、小结:小朋友都愿意关心、帮助姜老师,姜老师心里一定很高兴,小宝宝也会生活得更舒服,长得更健康。
评析:因为幼儿亲眼目睹了怀孕老师在工作、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因此在讲述过程中幼儿积极性很高,帮助怀孕老师的愿望油然而生,我们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对不同的幼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是这一环节成为关爱教师和幼儿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看看、讲讲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父母的准备工作。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长大的?妈妈要为他准备那些事情?(看录像)
幼儿1: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的,妈妈要为小宝宝准备小衣服。
幼儿2:妈妈要吃很多有营养的东西,妈妈要做操。
小结: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越长越大,等到妈妈的肚子里放不下时,小宝宝就出生了。
评析:幼儿边看录像边议论:小宝宝吸收的是妈妈的营养,是靠脐带吸收营养;长大一点小脚会踢来踢去,还会翻身呢。孩子们的注意力完全被直观形象的录像吸引住了,他们都发出惊叹:我们小时侯都是这样的!幼儿了解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三)交流调查信息:“爸爸妈妈为我做了什么?
小时候,爸爸妈妈为你做了那些事?
幼儿1、我生病住院时,妈妈好几天没睡觉,陪着我。
幼儿2、小时侯我在夜里很会哭,爸爸经常抱着我在房里走来走去。
幼儿3、爸爸每天要给我泡很多奶粉,说我是吃奶粉长大的。
评析:在调查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本次调查和交流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体会了父母的艰辛劳动,特别是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完成调查表的过程,更是融洽了亲子关系。
(四)激发幼儿爱父母、感激父母的情感。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爸爸妈妈?将来怎样报答爸爸妈妈?
幼儿1: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麻烦爸爸妈妈。
幼儿2:我妈妈在商场上班,每天站很长时间,我要给她敲敲腿。
幼儿3:妈妈的心脏不好,我长大了要挣钱,给妈妈看病。
幼儿4:我长大了要买新房子给爸爸妈妈住……
评析:从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幼儿对父母的辛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从心底里爱自己的亲人。通过相互讲述,表达了自己关心报答父母的美好愿望。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为怀孕的老师、阿姨做力所能及的事。
幼儿带一套自小到大的照片,在语言区讲述自己成长的趣事或故事。

❽ 幼儿园小班备课《粮食从哪里来》怎么写

活动目标: 1、 知道粮食的来历和爱惜粮食的道理; 2、 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园进餐礼仪。 活动准备:提前熟悉故事《小猪请客》、熟悉音乐游戏《我爱吃》 基本过程: (一) 导入活动教师通过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二)关键步骤: 1、 介绍粮食的来历: (1) 提问:“你们知道粮食是怎样来的吗?” (2) 结合《悯农》这首古诗,讲解古诗大意,让孩子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得之不易。 古诗大意:“在夏天的中午,农民伯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他们累得满头大汗,一滴滴汗水滴在泥土里。可是,有谁知道这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种出来的呢!” (3) 和孩子一起探讨粮食的来历和为什么要爱惜粮食。 2、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诵古诗《悯农》 (三)引歌套词、古诗新唱活动延伸: 1、讲故事《小猪请客》 通过故事《小猪请客》,教育幼儿怎样爱惜粮食。 2、音乐游戏《我爱吃》 组织幼儿做音乐游戏《我爱吃》,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开展“小小检查员”活动邀请班上的幼儿轮流当“小小检查员”。每餐之后检查幼儿的餐具是否还有剩饭剩菜?督促幼儿爱惜粮食。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小班教案我从哪里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