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案大全 > 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教案集

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教案集

发布时间:2021-02-10 23:52:28

1. 小学生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设计怎么写尽量主题新一点。

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直面挫折,健康成长。
【活动思路】 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现在的小学生在生活中大都没有经受过多少磨难,但随着年龄增长在学业上的挫败感却会增加,大考、小考都令他们心惊胆战。尤其是六年级学生,此时他们正面临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紧张的学习,令许多学生的心理敏感而脆弱。 本课主要是针对五、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挫折设计的,旨在转变看待挫折的角度,激发学生战胜学习中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抗挫能力,获得精神的提升、唤醒、激励和鼓舞。
【活动目标】 1.知道挫折为人生的正常现象。 2.形成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心理动机,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形成“我要成功”的心理暗示。
【活动对象】小学五、六年级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 游戏:小鸟长大 游戏内容:两个蛋猜拳,胜者变小鸟,小鸟找小鸟猜拳,胜者变人,人找人猜拳,胜者变王,如果输了,就倒退一个。(蛋——小鸟——人——王)(3分钟) 明确规则: 1.真实,诚实。 2.不到时间不能停止,王也要找王猜拳。音乐停止,活动停止。 3.结束后记住自己的身份。 (全班互动,师生互动)活动结束后,教师分类采访学生:在游戏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小结引出:在游戏中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有进也有退。 二、认识挫折 1.师:那么在平时的学习中你遇到哪些类似的不顺心的事呢?当时的感受怎么样? 师:你现在做个深呼吸,吸气,然后呼气,呼气时尝试放慢一点,对,就是这样。 再做一次。你注意一下,在呼气的时候,你的肩膀怎样开始放松。对了,把注意力放在肩膀上,每次呼气时它便会放松,再放松。同时,每当肩膀放松时,你发觉整个身体、整个人也渐渐地放松,对了,就是这样。 开始回忆,并慢慢地打开记忆盒子,在你的脑海深处,有很多是你在学习中难忘的、不顺心的事,你一件一件看过来,它们都一件一件地浮现出来,当时的感受又重现了,就好象回到了从前。好,请慢慢地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2.这些不顺心的事,也就是挫折(板书:挫折),我们的同学都有,那么挫折是不是只有我们小学生才有? 3.出示幻灯:“幼儿学步摔倒——上学考试失利——青年大学生找工作的挫折——中年的爸爸事业不顺利——老年的爷爷生病”,问: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出:人人都有挫折,一生都有挫折。(板书) 4.揭题:看来挫折就像我们的朋友和我们一生不离。(板书:朋友)那么我们如何面对挫折这位“朋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 三、心灵感悟 1.师:前段日子一位同学也和大家一样,遇到了些挫折,我们来听一听: 材料1:大家好,我是小弱,是五年级的学生。以前我的成绩一直在中上。进入新学期时,我还暗下决心,要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各门成绩都要“优”。两个星期前的期中考试,我因为一些应用题不会做,数学考砸了,没能取得“优”。 考差后,我被父母骂了,我心里特别难受,我不停地想:我努力了,但还是没能取得“优”,我挺笨的!从那后,我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也不想关心学习成绩,暑假里又迷恋上电脑游戏了。现在成绩更差了。 2.开始小弱还是有决心的,是什么原因使他考后变样? 归纳对待挫折的态度:悲观失望、自暴自弃 3.同样面对挫折,他却为什么能成功? 材料2:有一位成功的人说:为什么我傲推销会成功,我记得有人告诉我,大概拜访40个客户会成功一个,我就这么想,如果我碰了39个“钉子”后。就会成功一个,那我每碰一个“钉子”就离成功近了一步,所以每碰一鼻子灰时我都会很高兴。 引出小结:看待挫折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会不同。 4.我们怎么看待挫折朋友,它就会怎么样对待我们,看来我们应该和这位挫折朋友握手。(板书:握手) 5.我们一起来帮助小弱,如果你是小弱,考砸了以后怎么办?可以联系自身情况,在情绪、成绩方面你各有什么办法?小组讨论。写在“奋斗脚丫”上。(音乐) 每组派个代表汇报,把“奋斗脚丫”贴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奋斗的历程。 师随机板书并归纳:寻找原因、合理宣泄、寻求帮助、自我鼓励等方法都能帮我们战胜挫折。 四、激发动力 1.出示乙武洋匡的图片(遮住下半身)。 师:他上了日本最有名的早稻田大学,当上了体育报道的作家及一家电视台的主持人。说说这个人生活得怎么样? (呈现下半身)再说说看完的感受。 师:他并没有以自身残疾为借口,而是在平时的学习中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他的目标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2.师:其实。这些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即使失败了,也不放弃。可见树立目标、确定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认识,鞭策自己,让我们来制作一份“成功计划”吧!(成功卡) 引导学生交流“成功卡”并予以鼓励。 五、总结升华 师:人生难免遇到挫折,只要我们把挫折踩在脚下,就一定会飞得更高!一起来欣赏。 播放flash《飞得更高》。师语言描述情境:有时,我们会像小鸟一样,刚刚出壳,孤独无助。你渴望天空,你渴望飞翔。第一次,你站在山顶。张开翅膀尝试着飞翔,但是你失败了。第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打倒你,你再次站在山顶,鼓起勇气飞翔,可是你仍然失败了,你开始怀疑自己,但你看到别人飞起来了,你也看到飞翔的希望,飞翔的梦一直留存,你不停地鼓励自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总结:在人生的风雨中,刚开始,我们会像小鸟一样,会有许多坎坷在你的左右,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只要你不断尝试,只要你坚强、勇敢、自信,就一定会走出五彩的人生。
【点评】 本节心理辅导活动课创设了民主、合作、真诚、共情的氛围,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成长。而且辅导活动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性、发展性。也成了这节活动课的一个亮点。整个设计符合心理辅导的特点与实质,是一堂优秀的辅导课。 1.主题合适,贴近生活 教师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不能正确面对挫折的现状,选择了应对挫折为主题。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印是学习,同时对自我的认识带有很大的绝对性,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挫折,一旦他们在学习中遭遇挫折,很容易自暴自弃,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本节课的内容非常有针对性,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辅导目标明确,目标意识强 “挫折”一词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都是负向消极的,但此节课却转交了固有观念,把“挫折”看作“朋友”,而且还要与之握手,这一命题非常新颖,意图也很鲜明。教学目标依此设定,即在认知方面:知道挫折为人生的正常现象;在情感方面:形成“我要成功”的心理暗示;在技能方面: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这一目标也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要求: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活动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师强烈的目标意识。 3.内容设计巧妙,结构严谨 本节课围绕“握手挫折朋友”,设计了四个基本活动环节,环环相扣,不断深入。从活动中得到体验,再提炼到认知,再提升到行动,每一环节都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应对挫折的正确观念和态度。设计充分体现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活动性原则,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体验,收获成长! 本设计若能在最后增加一项学生对本堂课收获的反馈环节将更完善,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把所学从体验提升到认知的层面。另外,通过反馈,学生彼此分享自身所学将有助于加深体验,互通有无。

2. 如何根据心理教育课程设计特点和要求,编写一个心理课的教案

《教学设计》是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学设计》从理论与技术的角度阐释了教学设计。全书共分十章。前二章介绍教学设计的有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以后各章分别从设置教学目标、分析学习任务、各种知识类型的教学过程,直到教学技术、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设计的方法、步骤与有关的心理学依据,作了全面介绍。《教学设计》可作为高等师范公共课和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的教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二、教学设计的意义
三、教学设计的特点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发展与趋势
一、教学设计的思想萌芽与早期发展(20世纪初-60年代)
二、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三、整合化的教学设计理论(20世纪80年代至今)
四、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与问题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教学系统与方法
二、教学传播过程
第四节 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一、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二、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
三、本书的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基础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定义
二、学习的分类。
三、知识的定义及其分类
第二节 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加涅的学习与记忆信息加工模型
二、梅耶的学习过程
三、有效学习的一般条件
四、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
第三节 广义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的表征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四、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设置与陈述教学目标
第一节 教学目标概述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三、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第二节 设置与陈述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二、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
第三节 陈述教学目标的标准与实例分析
一、陈述教学目标的标准
二、教学目标制订的实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分析学习任务
第一节 任务分析概述
一、任务分析的起源
二、任务分析的含义
三、任务分析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 任务分析的技术
一、过程分析
二、能力构成成分分析
三、专家一新手分析
四、综合分析
第三节 任务分析与教学实践
一、语文学科的任务分析
二、数学学科的任务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课堂教学过程与活动设计
第一节 历史上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一、赫尔巴特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与教例
二、凯洛夫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与教例
三、加涅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第二节 我国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一、我国当前流行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二、“六步三段两分支”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三、本书提倡的教案规格
第三节 教学方法、模式的选择
一、讲演法与讨论法
二、发现学习模式与接受学习模式
三、我国教改中出现的四种教学模式评析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节 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范例与评析
二、教学设计中应着重考虑的环节
第二节 以程序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范例与评析
二、教学设计中应着重考虑的环节
第三节 以策略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研究
一、范例
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与智慧技能的教学设计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课堂教学技能的选择
第一节 教学语言
一、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语言的类型
三、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
第二节 提问技能
一、提问的构成、类型和特点
二、提问的设计与要求
第三节 板书技能
一、板书的类型
二、板书的要求
第四节 非言语性行为
一、非言语性行为的特点
二、非言语性行为的类型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教学媒体设计
第一节 教学媒体概述
一、媒体与教学媒体
二、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三、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一、现代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的一般要求
二、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模式
第三节 现代教学媒体的教学运用
一、视觉媒体
二、听觉媒体
三、视听媒体
第四节 教学媒体设计与应用的心理学原理
一、注意与教学媒体
二、知觉与教学媒体
三、信息呈现策略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课堂教学环境设计
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含义
二、几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二节 课堂教学管理心理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心理含义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
第三节 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调控
一、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三、有效调控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第一节 两种学习结果测量理论的比较
一、布鲁姆目标分类学
二、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的局限性
三、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论中的学习分类
第二节 测题形式
一、建构式
二、选择式
第三节 根据“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论”编写测验试题
一、陈述性知识试题的编写
二、智慧技能试题的编写
三、认知策略试题的编写

砸分哈。。。。。。。。。。。。。。

3. 求文:根据心理教育课程设计的特点和要求编写一个心理课的教案

1997年4月,国家教委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行)》,第一次以课程标准形式规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此规范教育实践。据此,1998年秋季,各地六三学制初中一年级、五四学制初中二年级在思想政治课中普遍开设了心理教育课,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地方自编教材,主要由政治课教师任教。

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心理教育以课程形式进入中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较长时间以来心理教育在学校可搞可不搞和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使之进入合法、规范发展的轨道,它必将在形成、维护、促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心理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正式树立。

如何实施心理教育?十多年来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约而同地把专门课程放在各种途径的首位。首先,因为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凭借课程有可能将教育内容较为全面地实现。其次,从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受过心理或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短时间内对众多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又不大现实。而心理教育课程有专门的教材和翔实的教学指导用书,教师在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培训、研讨、实践、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环节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当然,专门课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但这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等途径弥补。

就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而言,选择初中年级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试行年级,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教育契机。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 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无疑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补充。在课程结构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说原有结构更注重前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加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权重,三大要素逐步达到动态平衡。课程结构更趋合理,更符合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建设还刚刚开始,应当尽可能的借鉴国(境)外经验(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应用国内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弯路。

心理教育课程标准如何确定,能否沿用一般学科制订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只要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心理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显著的。一般学科的科学性是由与之对应的科学体系作保证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会承认及科学的权威性作基础,例如数学、物理学、历史学等,中学学科课程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心理教育课程则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学课程,不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任务;它也不是为今后更为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基础。倘若将此课程定位于心理学课,哪怕仅仅是普及性的,其直接后果也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尽管心理教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应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作为依据,但是直接出现在课程中的并非这些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而是经过处理的比较浅显实际、生活化的阐释和形态。课程的目的并非要学生通晓这些学科,而是利用有关的知识来维护、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再次,它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某一门科学知识,而是有关对受教育者自身生活和成长中种种现象的探索,以及对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门课程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助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因此,心理教育课程标准的建立不能沿用一般学科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而应有新的思路。

既然心理教育课程不以传授某一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较为系统的知识为任务,那么依据什么来选择其课程的内容呢?我认为,应依据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帮助成长、促进发展这一根本目的来确定课程内容。换句话说,什么因素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它就应当成为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心理教育应该是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的。具体地说,心理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一些涉及面广,程度比较浅,然而决非随意拼凑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建立起为他们所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二是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使之能比较从容主动地应付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中生情绪变化多、幅度大,他们为此而困惑不安,不知如何分析和把握,往往被动应付,盲目地听任情绪的支配,有的甚至导致行为失当。心理教育一是要帮助他们认识人类丰富多样情绪的正常性,二是要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的技能。对他们来说,知识的了解是必要的,而如何排解消极情绪的困扰则是更需要的,如掌握发泄愤怒的恰当方式,学会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方法,等等。总之,这些技能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以个人经验为载体,根据中学生共同体验或普遍经历来选用。

技能虽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但教给学生时却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行为三个成分。”虽然一个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以渐进方式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与解决知与不知的知识学习和会与不会的技能掌握相比,态度的培养比较困难,但仍然应该是心理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面对学生事实上已有的或正确、或错误、或正误相参的态度,可以通过课程,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形成开放的、积极的、正确的态度:正视身心变化,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在较高水平上自觉地、积极地迎接来自自身和社会的挑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

如果以上对心理教育课程内容的考虑是合理的话,那么在教学目标上也就不宜直接沿用学科教学中“识记”、“理解”这一类主要针对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而应是心理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不然的话,无论怎样强调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最终任课教师还是会按学科课程的既定模式组织教学,即使是“应用”,也可能只是作业或考卷中将知识“生吞活剥”的书面应用,而少有个人的感受与体验。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将仍然决定于按知识学习的要求组织的考试。最终出现成绩的好坏与学生个体实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相关的尴尬局面,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心理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有所创新,确定符合受教育者成长生活逻辑的编写线索和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编写形式。从国外境外比较成熟的教材看,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北美地区此类课程为代表,以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发展为线索,侧重于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条是以港台《辅导活动》为代表,以学生面对的社会适应、学习、择业三方面实际生活内容为线索,侧重于生活、学习、择业 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从实际效果看,各有千 秋,均受到所在地学生的欢迎。从学段看,前者较适合于初中生,后者较适合于高中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教材,在表现形式上,均充分考虑到现代中学生的特点,设计新颖,版式活泼,画面生动,文字鲜活,学生爱不释手,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心理教育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应有所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普遍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与其教材相对应,这是由学科教学以传授系统科学知识为主的性质决定的。心理教育则不然,它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它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实际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因而心理教育应当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教育,不宜沿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心理教育课程应遵循这一规律,引入活动教学,并且将其作为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并以其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

综上所述,心理教育进人学校课堂,对处在身心变化高峰期的中学生是福音,对教育工作者则是挑战。如果能在心理教育课程试行阶段作积极探讨和研究,势必对我国心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

4. 高中生心理活动课设计教案

老师和家长要多雨学生沟通

5. 心理健康课的教案设计

换一种角度,换一种心情
——树立正确看待、解决问题的观念
教学目的:
1. 使中学生能正确认识各种事物、情绪(狂喜,悲伤)的发生,学会以不同的眼光(积极的)去看待它。
2. 帮助学生树立以积极、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应如何看待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绪。
树立正确的看待、解决问题的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树立以积极、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解决问题
教学对象:处于青春期的初中,高中学生
教具:投影仪,电脑
教学方法:提问,讨论,活动学习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给学生看两张心理学上的两歧图。提问:为什么一开始没有发现其中的奥妙?
2.阐述课题——换个角度看问题。
3.举例说明任何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样的,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引发不同的情绪和心境。(举古人-花的例子,或半杯水的例子)
半杯水:乐观的人,看到桌上的半杯水,会说:呵呵,还有半杯水啊,真好。
悲观的人,看到桌上的半杯水,会说:咳,只剩下半杯水了。
4.强化主题。对刚才的例子让学生讨论,说说其产生的原因。再次引出课题,对其强化。
5.怎么换个角度看问题才是科学的?
积极的看问题 改变注意、认知的对象 注意观察、把握生活(美好的方面) 创新性
5.活动:邀请四个学生(最好是男生)上来,要求四个人不能用脚支撑身体也可以使四个人同时比较稳当的支撑在地面上。 备注:较好的方法四个人用手支撑在地上,脚放在另一个人的身上。
6.活动的思考:此看来,我们如果换一种思考的角度,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我们要常常学会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7.讨论:怎样树立树立正确的看待、解决问题的观念
一是知足常乐。人生是否快乐,关键看你是否知足。俗话说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种欲望满足了还会有更多的欲望滋生,若欲望太多太高,则永远得不到满足和快乐。在各种满足不了的欲望面前,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理解。这样会让我们好过不少。
其次是心理换位。各执己见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与家人、朋友、同事、学生或者领导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分歧。这种矛盾和分歧会使人伤心气愤,若矛盾双方都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可能还会导致过激的言行,致使人际关系恶化,而人际关系恶化是非常有害于心理健康的。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需要心理换位:试着站到对方立场上去思考,你就会发现其实对方的观点也不无道理。
第三是要学会转移认知对象。当我们因某个问题而困扰,因某个偶发事件而过度紧张和焦虑时,不妨暂时将自己的注意力强行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有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越烦恼,想得头脑也僵化了,这时如果转换一种活动内容,也就换了一种心情,你就有可能如释重负。
第四是要合理宣泄。比如找人倾诉,当心里感到困扰时,找个可以信赖的朋友说上一通,只要对方愿意耐心倾听,你的心理压力就会减轻很多。又比如写日记,当身边没有可倾诉的对象时,把满腔的话语付诸笔端。另外,每个人总会有一些隐秘的东西是不能与人分享的,不妨拿出一纸一笔,在上面尽情挥洒,怎么写都不要紧,写什么都不要紧,写出来的东西通顺不通顺都不要紧,写完了,气消了,写下的“成果” 当场撕毁也好,留待日后细细咀嚼也好,都没关系,但是你的心情却可能轻松许多。再如听听音乐,唱唱歌,不过瘾时大喊几声,以排遣心中久积的郁闷和慵怠。实在觉得没法子,找个没人的地方或者躲到被窝里大哭一场,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第五是自我安慰。鲁迅笔下的阿Q虽然愚昧可笑,但他那种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却使他虽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却感觉不到痛苦。当我们遭遇突如其来的沉重精神打击时,为防止精神崩溃,我们可以学学阿Q,不妨也来一个自欺欺人,对自己说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8.教师总结,再次点题。

阅读全文

与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教案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