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儿园大班大于小于等于号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2、学习专把不等式属转变为等式。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㈡ 幼儿园怎样认识加号,减号,等于号
活动目的: 让幼儿认识加号、减号、等号及算式,初步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思。 活动准备: 一份贴绒教具;幼儿人手一份1~3的数字卡片,加号、减号、等号卡片。 三、活动重难点:让幼儿理解加号、减号、等号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数字3,让幼儿边口述3的应用题边引导幼儿说出答案,帮助幼儿理解加法的含义 。告诉幼儿把两个数合起来,算出一共是多少的方法叫加法,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教师再依次出示 1、 2、3三个数字。 (二)、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贴绒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号、减号、等号的含义。 1、 让幼儿知道“+”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表示减去(去掉、吃掉、分出去、、、、)的意思,“=”表示左边的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和右边的这个数一样多。 2、 引导幼儿把“+”、“—”、“=”放在 1、2、3中的适合的位置上成为1+2=3或3-1=2的算式。 (三)指导幼儿做练习。 日常生活: 教师分发苹果、馒头时,每人发一个,让2-3个幼儿分别把苹果(馒头)举到一起,分别说出1加1等于2,2加1等于3,1加2等于3等算式。 带幼儿收拾积木,要求幼儿左手拿一块,右手拿一块,说出拾了几块积木,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然后变换手里的积木,说出得数为3的算式。 家园配合: 将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口杯摆在桌子上,根据这些口杯,列出1+1=2,1+2=3,2+1=3等算式,并描述这几个应用题。 活动反思: 由于孩子上大班了,家长们都比较重视孩子上小学后能否跟得上,所以家长在家时都有教孩子一些数学方面得知识。在活动中,全班得孩子都能很快地说出加号、减号、等号。对于简单的计算题也能很快地算出来。但孩子们对加号、减号、等号的含义并不是很理解。家长在家教孩子时只重视结果,并没有考虑到让孩子如何学习掌握的过程,对孩子还是进行着填鸭式的教育。这一点我们老师还是需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使家长对孩子一些技能知识的教法有个正确的认识。要教孩子,但也要根据孩子的发展来教。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㈢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等号》怎样写反思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
其次版要备学生、备权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㈣ 幼儿园教学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怎么教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体验并理内解容大于、小于、等于号的含义。认识了这三种符号后,我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三个符号?怎么来区别“<”、“>”?有的学生说:“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有的说:“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有的说:“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有的说“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学生将符号“<”、“>”的形状内化后用语言描绘出来,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
㈤ 数学教案中班 相等
活动设计: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中班数学活动《它们相等吗》,我通过数学游戏的教学形式,利用孩子们平时接触到,又是主题春天涉及到的图形作为数学探索的对象,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条件,认识“等号”和“不等号”,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两种事物之间数量比较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学环节中我隐性帮助孩子们从侧面掌握了事物的不同排列顺序,递进了孩子们目测事物数量的认知能力,在一定数学空间内提升了幼儿的数学知识经验。
活动目标:
1、不受物体排列和物体不同的干扰,学习用“=”、“≠”表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2、能自主探索,大胆地用语言表述,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实物相等,数量不等,排列不一的图卡:1)4朵红花,平均排成两行,上下对齐。2)4朵黄花,一行1朵,另1行3朵。3)3朵蓝花,排成“品”形。(花朵一样大);4)金鱼3条。5)金鱼2条,排成一行。6)金鱼2条,排成一列。
2、实物不一,数量不等的图卡几对,(数量在6以内)
3、幼儿人数一套“=”、“≠”符号
活动过程:
一、播放背景音乐,谈话导入。
师: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开放了,有红花、有黄花。
二、认识等量,理解两个集合之间等量关系及表示方法。
1、师:看看草地上有几朵红花呀?几朵黄花?(4朵)它们一样多吗?(一样多)
我们把一样多叫相等。让幼儿跟着说: 4朵红花和4朵黄花相等。怎样表示相等呢?
2、认识等号:出示等号,让幼儿观察:两条线一样长,两条线之间的距离一样宽。并一起认读。把等号放在两幅图之间,请个别幼儿说说,读读。
二、认识不等量,理解两个集合之间不等量关系及表示方法。
1、师:看,什么花也开了呀!(出示蓝花)现在黄花与蓝花相等吗?(不相等)你们怎么知道不相等呢?(数量不一样)那能不能用等号呢?那在两张卡片之间该放上什么符号呢?出示不等号并让幼儿指认。(不等号:等号上画一条斜杠)
2、教师放上不等号在两张卡片之间,让幼儿来读读,说说:4朵黄花和3蓝花不相等。
三、运用符号,巩固不等号和等号的认识。
1、播放音乐,教师创设情景:看谁游来了?教师出示金鱼的图片,有几条呢?又游来了几条?你发现什么了?(一样多,排列不一样)那该放上什么符号?(请个别幼儿上来摆放)为什么?(数量一样)
㈥ 幼儿园怎样认识加号,减号,等于号
活动目的:
让幼儿认识加号、减号、等号及算式,初步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思.
活动准备:
一份贴绒教具;幼儿人手一份1~3的数字卡片,加号、减号、等号卡片.
三、活动重难点:让幼儿理解加号、减号、等号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数字3,让幼儿边口述3的应用题边引导幼儿说出答案,帮助幼儿理解加法的含义 .告诉幼儿把两个数合起来,算出一共是多少的方法叫加法,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教师再依次出示1、2、3三个数字.
(二)、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贴绒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号、减号、等号的含义.
1、 让幼儿知道“+”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表示减去(去掉、吃掉、分出去、、、、)的意思,“=”表示左边的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和右边的这个数一样多.
2、 引导幼儿把“+”、“—”、“=”放在1、2、3中的适合的位置上成为1+2=3或3-1=2的算式.
(三)指导幼儿做练习.
日常生活:
教师分发苹果、馒头时,每人发一个,让2-3个幼儿分别把苹果(馒头)举到一起,分别说出1加1等于2,2加1等于3,1加2等于3等算式.
带幼儿收拾积木,要求幼儿左手拿一块,右手拿一块,说出拾了几块积木,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然后变换手里的积木,说出得数为3的算式.
家园配合:
将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口杯摆在桌子上,根据这些口杯,列出1+1=2,1+2=3,2+1=3等算式,并描述这几个应用题.
活动反思:
由于孩子上大班了,家长们都比较重视孩子上小学后能否跟得上,所以家长在家时都有教孩子一些数学方面得知识.在活动中,全班得孩子都能很快地说出加号、减号、等号.对于简单的计算题也能很快地算出来.但孩子们对加号、减号、等号的含义并不是很理解.家长在家教孩子时只重视结果,并没有考虑到让孩子如何学习掌握的过程,对孩子还是进行着填鸭式的教育.这一点我们老师还是需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使家长对孩子一些技能知识的教法有个正确的认识.要教孩子,但也要根据孩子的发展来教.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㈦ 幼儿园关于认识等号、大于号、小于号的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4、数字头饰两套,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套。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两个数字娃娃的中间,用肢体动作表示大于号或小于号。游戏数次,可以让幼儿集体扮演大于号和小于号。 三、学习变不等式为等式。我们的等于号可不开心了,它说小朋友认识了新朋友就把它忘了,它也要来做游戏。怎样才能在5和7,4和8的中间放上等于号呢? 四、幼儿作业练习,巩固知识。 1.教师交代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 3.集体检查 五、室外延伸游戏我们找朋友一起来玩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游戏吧。
㈧ 幼儿园大班认识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怎么讲
第一步:首先告诉每个符号
读什么
:
第二步:再用生活中的例子告诉每个小朋友多和少的概念
第三步:再告诉小朋友多和少的概念和大于小于的关系
第四步:再告诉小朋友这些多和少究竟
要怎么样
用大于和小于符号表示
㈨ 认写加减等号的教案
游戏目标:
1、知道加法的含义,初步理解加号,等号和数字在算式中的意义。
2、在游戏中积累加法运算的经验,感知加法的有用性。
3、积极主动和同伴合作,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
游戏准备:
教具 实物:废旧报纸。学具 幼儿用书、铅笔和材料纸若干
游戏过程:
一、复习5以内的组成。
教师:今天我们来玩“碰球”的游戏,我先报一个数,你们再报一个数,我们的数合起来要是我出的数字。比如我出数字3,说:“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你们就边拍手边回答:“嗨嗨,你的1球碰2球。”(教师出示2345数字,带着幼儿一起复习5以内的组成)
二、看图学习2的加法并认识加号与等号。
1、出示教学图示。(图上有一只鸟,又飞来一只鸟,最后第三幅图上有三只鸟)
教师:看看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情,请小朋友仔细看看,看完后谁来说一说?(幼儿个别讲述)
教师(带着全班幼儿一起讲述):树上有一只鸟,后来又飞来了一只鸟,一共有两只鸟。
教师:我们怎样把刚才的事情记录下来呢?树上的一只鸟怎样表示?又来了一只鸟怎么表示?一共有两只鸟怎么表示呢?(教师请幼儿回答,老师在黑板上用数字记录)
2、认识加号与等号。
教师:这样表示清楚了吗?我们今天用算式来表示,用什么符号表示又来了?(教师出示加号)用什么符号表示一共有呢?(教师出示等号)怎么读呢?我们一起把这个加法算式读一读。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读一读):1加上1等于2.
三、看图学习3的加法。
1、出示第二幅图,引导幼儿说出图意并进行记录。
教师:瞧,这里还有三幅图,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上的讲的是什么呢?(引导幼儿一起讲解图意)谁能够把这图上的意思用算式把它记录下来呢?
教师(教师带着幼儿一起读算式):Xx记录的对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1加2等于3.
2、出示第三幅图,引导幼儿说出图意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教师:这里还有一幅图,谁能够来读出图上讲的是什么事情,先讲一讲,然后再把这一件事情用算式把它记录下来呢?(请个别幼儿来记录)
请个别幼儿来读一读这个算式。
教师小结:原来又来了我们可以用加号表示,一共幼儿多少我们可以用等号表示。
四、打开幼儿用书,完成练习。
1、教师讲解题目意思与做题方法,并指导幼儿答题。
2、答完题请幼儿读一读算式,并说出每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教师:请你回家后把你做的事和材料中的记录讲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