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教案怎么写
1.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不对应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有时在活动中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或者通过活动根本就不能实现预先设置的目标。这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不对应。 活动目标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向导,是选择相应的活动内容、方法和途径的依据。这里所谓的“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不对应”指的是具体语言教育的活动内容不能成为实现该活动目标的载体,即忽略了活动目标在选择活动内容中的重要作用。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活动目标设置为“发展幼儿完整、条理讲述的能力”,而活动内容却是学习一个文学作品,这显然与活动目标相背离。 (2)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不一致。 这是指教师设计的目标过大过泛,不能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或者是活动目标与活动过程脱节,通过活动根本不能实现所设计的目标。也就是说,活动目标没有实现统领活动过程的作用,活动过程没有为实现活动目标服务。例如,活动目标是“体验长辈对自己的爱,并激发对长辈的尊敬之情”,要求在重阳节的背景下培养幼儿对长辈的尊敬之情,出发点确实很好,而且选择了一首儿歌《摇到外婆桥》,内容也与目标相呼应。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幼儿一遍遍倾听这首儿歌,然后让幼儿扮演爸爸妈妈,跟着儿歌哄小宝宝睡觉,重复了若干次……这样的活动环节设置根本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 2.活动目标描述不合理 (1)活动目标的层次结构难以体现。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说,活动目标一般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和态度领域、能力和技能领域三方面内容。但是在一些语言教育活动目标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一位教师在设计中班讲述活动“家乡的建筑就是美”时拟定了以下两条活动目标:“ ①感受家乡建筑的美,产生爱家乡的情感。 ②能用语言和其他方式表达家乡建筑的特色。”显然,这样的目标设置缺少认知领域的目标。我们要求活动目标的层次结构尽量包含三大领域的内容,如果确实某一领域的目标在活动中无法体现或者是幼儿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目标要求,那么可以在目标中不予体现。但是,在上述活动中完全可以提出认知方面的目标,如“知道家乡著名建筑的名称,并能描述其主要特征”。
② 幼儿园教案设计及编写
设计思路: 《思念的风铃》这个故事比较长,我选取了前半部分作为素材设计了语言活动《风铃朋友》。用风铃贯穿整个活动,并赋予风铃魔力,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中班幼儿的思维主要依靠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对它们的联想,和大班相比,他们还缺乏通过词语逻辑来思维的能力,因此我选择中班孩子感兴趣的、贴近孩子生活经验的事物图片,启发孩子的想象,鼓励他们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