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案大全 > 幼儿感知集合关系活动教案

幼儿感知集合关系活动教案

发布时间:2021-03-01 03:00:24

A. 感知系统亲子游戏教案

1、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按数取物。 2、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分类能力。 活动准备:透明的袋子若干个(贴有2-4的圆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糖果;贴绒动物卡片四只;货价三个; 活动指导: 1、小猪的"旺旺食品店"要开业了,激发幼儿的兴趣。 "我是只快乐的小胖猪,下午我的"旺旺食品店"就要开业了,食品店里的糖漂亮吗?是什么颜色的?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瞧,我的好朋友都来帮忙了。"(兔子、小狗、小猫) "有几只兔子?几只小狗?几只小猫?" "两只兔子和招牌上的什么东西一样多?三只小狗和谁一样多?四只小猫和谁一样多?" "小动物们说要帮助小猪包装糖,小朋友愿意一起来帮助小猪吗? 2、帮助小猪装糖: (1)"包装时,小朋友要先看清楚袋子上有几个圆点?是什么颜色的?然后就装上和圆点一样多颜色相同的糖。" (2)"小朋友把糖装好后,可以和旁边的朋友说说:我装了几个什么颜色的糖。也可以互相检查装对了没有。" (3)先请幼儿互相交流:我装了几个什么颜色的糖?请几个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老师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 3、帮助小猪将糖果按货架上的标记归类摆放好。(难点) (1)请幼儿看看货架上有什么标记?(画有糖的卡片标记、数字2、3、4) (2)货架有几层?每一层有什么标记?(颜色不同) (3)提出糖果摆放要求:两个糖就摆在和它一样多的货架上,红颜色的糖就摆在红色那一层。 (4)幼儿分组按标记摆放。

B.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的设计教学活动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简单关系

您的回答会被数十乃至数万的网友学习和参考,所以请一定对自己的回答负责,尽可能保障您的回答准确、详细和有效 一、数学活动案例反思:认识梯形案例背景: 这个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 的本质特征,为本和活动的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 指出:这一段的教学,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形体和 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孩子空间观念,使孩子从 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由于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 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比较的抽象,因为陈老师通过各种有效、操作活动,让幼儿反复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从而实现将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的原则。 老师将这个活动的目标制定为: 1、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能不受梯形摆放位置的影响,在各种图形中正确找出梯形。 2、初步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 案例描述: (一)幼儿自选图形,激发 。 (1)宝宝们,看到桌子上有很多图形了吗?等一下选一个图形然后坐到座位上。 (2)让幼儿自选一个图形,说说你选的是什么图形。 分析:孩子进入教室之前,陈老师就把很多的图形(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随意地放在了桌子上,让幼儿不受约束地去拿一个,然后她又请幼儿手里都是一样的图形拿上来贴在了黑板上,一直从三角形、长方形到正方形,这一步起到了巩固复习的作用。最后发现一个小朋友的手里是梯形,由此引出今天的主角,过渡得十分自然。 (二)初步认识梯形,了解梯形特征。 (1)这是什么图形?请幼儿说说梯形的特征。 (2)初步认识直角、 ,了解梯形的特征。 分析:这里陈老师又分了两大块。第一块是重点引导幼儿掌握梯形的特点,她是这样引导的“梯形有几条边?一起数一数。看看上、下两条边事怎样的?总结出一共有四条边,上下两条边一条长一条短,并且是平行的另外两条边是不平行的。这里教师还用手势做了平行的样子。 第二块在第一块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认识等腰和 ,在认识 的时候她将梯形对折后引导幼儿发现两条边可以完全重叠起来,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得出这个梯形叫 。在认识 的时候,我认为陈老师也是很有创意的,她先出示 ,然后让幼儿说说它是什么图形,这里她引导幼儿用梯形的概念来套,是两条边平行的,有四条边,得出是梯形。然后再直接拿一个正方形方在直角梯形的直角上,引导幼儿发现一个角是直角,得出这是直角梯形。 (三)集体寻找梯形,加深了解梯形特征。 师:梯形还会翻跟头,他们翻呀翻,变呀变,都藏到机器人身上了,我们一起来把机器人身上的梯形都找出来,如果找到了,就可以把梯形从机器人身上拿下来。如果找到了,就可以吧梯形从机器人身上拿下来。 (1)幼儿找梯形,集体进行检查分析。 (2)请幼儿对找到的梯形进行分析,并判断它属于哪一种梯形。 分析:这一个环节的设计也是陈老师这个活动的一个亮点,因为游戏本身就是幼儿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也要求我们将幼儿的活动组织得游戏化,这样才能激起幼儿的兴趣。机器人也是幼儿相对比较感兴趣的,陈老师将机器人画成由很多图形组成的,这样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孩子就好像在游戏一样,活动兴趣非常地浓厚。不过陈老师这个活动的第二个步骤就认识了直角和等腰梯形,我认为在这步环节里当幼儿找出直角和等腰梯形时教师应该做一下点明,事幼儿能够加深对直角和等腰梯形的认识。 (四)独立寻找梯形,巩固了解梯形特征。 梯形又翻呀翻,变呀变,现在藏到这里了,我们按找梯形的方法,将找到的图形给他们用线圈住。 分析:先前机器人的这一步是集体操作,而这一环节就是个别操作了,给每一个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这也是数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孩子们作业的情况来看,孩子们都能掌握对梯形的认识,作业情况较好。 案例反思: (1)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幼儿的 。 游戏是幼儿 的一种娱乐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这也是陈老师这个数学活动的一个亮点,从一开始活动的气氛就很轻松,没有一板一眼的上课形式,而是将游戏真正融入到了活动中,一下子就几分了幼儿的 ,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认识了梯形。 (2)环节设计,层层递进。 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是由易到难的,因此我们教师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陈老师在设计的时候就是遵循了这一原则,从认识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然后再是各种图形的混合体,最后是每一个孩子的独立思考,作业,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由浅入深。 (3)创设一定的难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遇到困难,都是大人及时解决,幼儿很难得到锻炼,也不会主动克服困难,要是让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后,就会有种从没有过的快感,从心底里得到满足。为此,陈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设置一定难度,让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后才能跨越过去,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认识梯形的活动中她运用机器人来让幼儿寻找梯形,其实这一步是比较难的,因为奇迹人身上有那么多的梯形,幼儿容易混淆。还有一点在机器人头部这个梯形上缺了一点点的线没有连接起来,就是要让幼儿发现没有围起来的不是梯形。她还请幼儿上来给它变变,使这个图形变成梯形。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比较有难度,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 二、幼儿园中班数学反思 数量调查案例反思 幼儿的思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的引导语言必须有助于幼儿拓展思维,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人的身体上,回答的情况单一。教师提问:“除了人的身体上的某些器官可以用数量2来表示,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2来表示。 在活动中,出现教师 的情况时,应采取认真地正面应对的方式,而不应该是回避的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我认为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应培养孩子学数学的兴趣、学数学的方法及创新的意识。在本次活动中,组织幼儿对生活中事物数量的观察和讨论来提高他们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寻找符合要求的物体的数量来掌握学习的方法;创新则是启发和肯定幼儿的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三、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如何与幼儿进行互动 答:工作流程学习任务知识点技能点知识预备观摩讨论韵律活动案例 1.熟悉学前儿童歌唱活动的内容 2.基本环节 3. 等 1.在日常的幼儿园教学和活动中,如何与幼儿展开良好的互动,使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请各位帮忙支招。 常规问题 答:这是案例的主题,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应细致描述。反思和分析(案例反思) 1、对行为的反思 2、对理论的提升(六)怎样才能写好案例 要写出事件发生的背景,即写出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如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要写出解决一个 幼儿园课程模式的利与弊 答:同样,在园本课程的规范下,通过反思我们习惯了每日活动之后的反馈, 的“生成与预设”,教育 与教师成长反思笔记的撰写让我们看到了幼儿行为,教师行为背后的原因,懂得怎样来运用 调整我们的教学行为。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活动更应相互交融。

C. 幼儿比较两个集合的对应关系大班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比较10以内抄数的多少 活动形式:小组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10以内数,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启发幼儿能根据图形的标记变化进行数数。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9的数字每人一份、小猫的图形拼图照片一张、老师操作数字卡两套(1—9)。

三|、教学过程

1、今天森林里要开一个动物联欢会,老师想请一些小动物来参加,你们说好吗?但是老师忘记了小鸡的电话号码,你们愿意帮助我吗?小鸡的电话号码前4个是2468,后面的数比前面按顺序都要大1。(24683579)这就是小鸡的电话号码。我们来打电话,师:好像通了,真的通了,您好!是小鸡吗?(是的)今天森林里要开一个动物联欢会,请您来参加好吗?(好的,一会就来)我们猜对了。

D. 感知整天和部分的关系 教案与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感知图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观察力。
2.学习根据整体图案上的颜色、形状、线条等线索寻找其局部图案。
3.耐心有序地观察,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展示图片:西瓜、雨伞、礼品盒、小魔术师
活动过程:一、 准备水果,先让幼儿认识。
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小魔术师(出示小魔术师的图片)。瞧,他为大家带来了礼物,都有什么呢?(出示西瓜图片)
二、教师遮挡图片,切除水果部分。
小魔术师要为大家变魔术了(用布遮挡住图片,悄悄剪去一部分,然后再开。)小朋友,看,我们的礼物怎么啦?(少了一块。)少了什么地方?(请幼儿大胆猜测。)
三、让幼儿寻找另一部分。
请你们找一找,小魔术师把我们的礼物变到哪里了?(引导幼儿找到剪掉的部分。)你是怎么找到的呢/(用变魔术的方式,依次出示西瓜、雨伞、礼品盒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整体图案颜色、形状、线条、缺口形状等线索,并依次线索找到整体图案中缺失的局部。)
活动延伸:
1.在生活中注重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注重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例如:看电视时引导幼儿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看图画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进行故事内容的推测。
2.完成练习册内容。

E. 幼儿感知集合教育中区别1和许多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感知集合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①物体分类的教学。让幼儿掌握不同的分类方法,理解和掌握有关分类的词语,类包含子类,类大于子类的集合思想; ②区别“1”和“许多”的教学。是小班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区别“1”和“许多”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渗透集合由元素组成的集合思想; ③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相等的教学。属于...小班区别“1”和“许多”学数前的感知集合教育内容,主要目的是要使幼儿学会对应,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不超过5)的多少,并能理解“一样多”、“不一样多”、“多”、“少”等词汇,主要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如重叠法、并置法。对幼儿进行感知集合教育,不应仅在以上各种教学中进行,在数、量等教学中,也应渗透集合的思想。

阅读全文

与幼儿感知集合关系活动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