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中班指心算4以内加算教案
游戏目的:熟练掌握4以内直加直减,提高心算能力。
游戏准备:花儿若干(版上有3—5笔的 4以内直加直权减式题),花瓶若干(上插有数字1—4)。
游戏玩法:家长和孩子一起轮流插花,根据花上算题算出答案,然后把花粘贴到相应数字的花瓶上。
附:限时听心算和看打算。
2 4 3 4 1 2
2 - 3 1 - 2 3 0
- 1 2 - 3 2 - 2 2
- 2 - 1 0 - 3 2 - 1
3 - 1 2 1 - 3 - 2
—— —— —— —— —— ——
对家长的话:
1、孩子珠映象的建立过程中,家长可以分步提示孩子:如做2+1-3的算题时,家长报数2加1,问孩子“脑子里的小算盘现在有几颗下珠?”,当报到减3时,再问一问孩子还剩下几颗珠。
2、做天天练中的“圈出正确的答案”时,请家长鼓励孩子用“实拨——看拨——空拨——想拨”的方法做巩固练习,帮助孩子初步形成珠映象,不要心急,您的孩子一定能行的。
回家练习:听一听、拨一拨(配套音带一)A面的一位数三笔练习4——8组。
2. 大班数学四的减法,大树的种子教案
大班数学《学习的4的减法》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减法,继续感知三幅图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走了”、“还剩”的实际意义,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
3.独立将三幅图连起来,表达其中的含义。
活动反思:
活动准备:
1. 教具:有关4的减法图三幅。视频仪、电视机。
2.学具:幼儿数学操作材料P25,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4的分合。集体、个别与老师口头对4的分合。
二、学习4的减法。
(一)、学习4的第一组减法。
1.教师依次出示3幅图,(小鸡在草地上),请幼儿用完整句讲述每一幅图的意思,注意提醒幼儿用正确的词(走了,还剩)表达图的含义,可以多请几个幼儿说一说。
2.请幼儿说说每一幅图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为图列出算式。
3.集体读算式。
(二)、学习4的第二组减法。
教师直接将3幅图出示,(天空中的飞机),让幼儿观察后用完整句表达,并列出算式,集体、个别讲述。
(三)、学习4的第三组减法。
也是直接出示三幅图,最后一幅打上问号,让幼儿编出题目,(河里的小鸭子),方法同上。
(四)、集体读4的三个减法算式(4-1=3、4-2=2、4-3=1)
三、操作活动。
1.看图列减法算式。
教师先讲述做法,然后让幼儿操作。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变化,启发幼儿用 “吃了”、“还剩”等词汇,讲一讲三幅图的含义,再将算式填写完整。
2.将分合式填写完整。(方法同上)
四、评讲
集体检查做的对不对,请个别幼儿上来讲一讲自己是怎么操作的(放在视频仪上)。
3. 幼儿园10的第三,四组加减法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复习10的组成.指导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在教学加法时让学生合作摆小棒,通过摆的小棒图来说图意,并列出算式.引导学生说出因为观看的顺序不同所以能列出的算式就不同,并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出结果.在这个环节上应该注意组织教学,学生的经历不是很集中,学习的气氛不是很浓.在教学减法时也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用铅笔分成两部分,说出这幅小棒图的图意,根据图意列出算式,让学生多说为什么用减法,加深对减法算式的含义理解.最后总结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进行课堂检测,以练促能. 我发现只有让学生动手实践,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大部分都能根据一图从不同的方向观看就能列出不同的算式.但是还有个别学生对减法算式的含义理解的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我在教学时自己的语言还不够精炼,举的例子有点多让重点不够突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的组织教学让课堂有序,更深入的钻研教材,争取在课堂上不留问题,对学生造成影响.
4. 幼儿园数学4的分合和加减怎么备课
看看下面这个,你感受下! 活动目标: 1、 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 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活动内容:数学 《学习9的组成》 活动目标: 1、 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 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9的组成》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教学教案活动目标: 1、进行学习数量的关系,了解加减法的意思。 2、进一步练习9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1-9的数字卡、十、 一、=、有关动物的头饰。 2、教师准备磁铁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玩具9个,让幼儿数一数。 2、让幼儿说出9的分合。 二、团体活动。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形宝宝。出示三角形(红色和蓝色)让幼儿说出加法算式。 师在问:9个三角形去掉1个还剩多少个? 怎样写算式?(书:9-1=8) 9个三角形宝宝去掉8个,还剩多少个? 2、出示苹果图形。 小朋友,老师又带来了什么?(7个红苹果、2个紫色苹果)一共有多少个?用什么方法算?(加法)怎样写加法算式?(书:7+2)还可以写加法算式(2+7)。一共有9个苹果送给2个苹果给小朋友,还剩多少个?怎样写算式9-2=7。 9个苹果送给7个小朋友,还剩多少个?9-7=2。 三、操作活动: 1、先出球形,6个绿色的球,3个桔黄的球一共有多少个?怎样摆出算式:6+3=9 3+6=9 9-3=6 9-6=3 2、操作2出示梨子图形让幼儿说一说然后摆出算式:5+4=9 4+5=9 9-5=4 9-4=5 四、游戏动物找家 游戏规则;带动物头饰的小朋友算好得数,然后找家。其余小朋友说“XX动物你的家在哪里?”小动物回答“我的家在这里”。
5. 幼儿园学前班4的加法运算反思怎么写
活动设计背景 通过事例和表演为幼儿设置游戏化的情景,情趣化、有趣化的游戏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让抽象的数学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活动目标 1. 学习4和5的相邻数,知道4的相邻是3和5,5的相邻数是4和6. 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理解认识4和5的相邻数。 活动准备 贴绒卡片萝卜15张,数字卡片“1-6”各三张,绒布一块。 活动过程 1. 教师:“小红,小东,小张三个小朋友非常爱劳动,一天,他们去帮李奶奶拔萝卜,小红拔了4个萝卜(出示4个萝卜),小东比小红多拔一个萝卜,小东拔了几个萝卜?(出示5个萝卜,并让幼儿点数),小张比小红少拔一个萝卜,小张拔了几个萝卜?”(出示3个萝卜,并让幼儿点数) 2. 教师:“比4个萝卜多一个萝卜是5个萝卜,比4个萝卜少一个萝卜是3个萝卜”。(让幼儿跟着念1-2遍) 3. 教师:“3个萝卜,4个萝卜,5个萝卜分别用数3、4、5表示”。(边说边贴出数字卡片“3”“4”“5”)比4多1是5,比4少1是3,3和5是4的邻居,4的相邻数是3和5。 4. 用同样的方法讲述5的相邻数,并让幼儿自己归纳出4和6是5的相邻数,并要求幼儿回答为什么?(紧扣多1,少1) 5. 游戏:《找朋友》 游戏规则:教师将数字卡片发给幼儿,每人一张,比如拿数字卡片“4”的幼儿站出来,那么拿出数字卡片“3”和“5”的幼儿就迅速站到他的左边或右边。 教学反思 一、 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现有的水平,借助事例引导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幼儿轻松的在事例中自然将问题解决。 二、 以“找朋友”游戏巩固学习相邻数,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 不足之处,因为自己的示范的语言不够简练,太复杂,促使幼儿不能及时消化运用,以后我首先要有思考,运用最简单的方式,适合幼儿理解表述的方式进行示范,这样才能给予幼儿清晰的要求,有效的学习。
6. 幼儿园大班7的减法课反思怎么写
今天的数学活动是《学习以内的减法》,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地完成7以内的减法。在此过程中,我觉得单纯的算式会让幼儿觉得枯燥、单调,而且内容过于单一,因此我就将“口编7以内的减法应用题”也加了进去,运用了老师编,幼儿列算式的方式及老师列算式,幼儿编应用题的方式。一个活动下来,发现孩子们都非常明确编减法应用题的重点词汇,如原来、后来、最后剩下……在让孩子们听应用题列算式的操作中也发现,对于列算式,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对于哪个数字放在前,哪个数字放在后,什么符号应该放在哪个位置,孩子们都非常清楚。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有可以让其他老师借鉴的地方,也有一个难题让我难以解决。
可以借鉴的:在活动中,教师考虑到了活动的容量及幼儿的实际水平,结合原目标,加入了“自编7以内的减法应用题”这个内容,使整个活动看起来更加饱满,而且,幼儿也掌握了编减法应用题的要领,一举两得。
难以解决的: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孩子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在扳手指。如当孩子列好算式7-3=后,他们中有一部分人不能马上得出答案,而是扳起了自己的手指,通过扳手指得出答案。由此可见,部分幼儿的思维还是比较具体形象的,他们无法将应用题中抽象的形象具体化,无法立马得出答案。首先,我们并不提倡用扳手指的方式来完成算术题,况且由于现在数字还小,孩子似乎可以通过扳手指的方式来获取答案,但如果数量大了呢,他们又将如何完成。如何让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是我们目前要做的,但是到底该如何入手,目前我也觉得比较困惑,是否可以通过多次的具体形象的事物的摆放,让幼儿动手操作,熟能生巧,逐渐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呢!我希望通过尝试来进行验证,也希望其他老师能够给我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