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班数学活动《数数有多少》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数。
2、对点数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动物园门票每人一张。
2、幼儿人手一份10以内的操作材料及排序板。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以去“动物园”游玩的形式,带领幼儿进教室。
点数9个小朋友。
师:我们要到动物园去玩了,请小朋友排队入场。请男孩子排在一起,女孩子排在一起,记住要从小红旗那开始,看谁动作快。
①幼儿自主排队。
②男女小朋友相互点数人数。
师:现在请男孩子来数一数女孩子有几个?记住要从小红旗开始。(男孩子数女孩子)再请女孩子数数有几个男孩子,要求一致。
二、延续情境:练习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的数。
(1)示范数10的数。
师:瞧,这是谁呀?让我们看看有几只?
(2)提出操作要求。
师:动物园里这么动物,要请小朋友把它一个一个在排序板上排好队,排一个要大声数一个,看看你一共数到几个动物?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并对能力弱的幼儿提供指导或帮助。
(4)评价——请几名幼儿点数自己的操作材料。
师:你的是什么动物?请你从小红旗开始用手指一边点一边大声的数给我们看一看有几个?数完后追问:你数到了几个?
(5)挑战:点数15以内的数。
动物园又来了许多动物,可是这么多数也数不清,谁愿意上来帮我数一数?
三、结束情境。
师:时间不早了,动物园要关门了,请小朋友把动物放回笼子,来排队吧!
【活动反思】
《数数有多少》的目标是:1、能收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数。2、对点数活动产生兴趣。
课前所思:目标中是要点数10以内,小班幼儿对于情景化的游戏,特别喜爱,正好本周主题是春天,小朋友都有去动物园玩的经验,所以定位在去动物园的情景。
课堂实践:我带着15名小朋友进入场地后,以“进动物园要排队”的形式,让男孩、女孩排在分别排在小红旗后面,并且相互从小红旗处数数,看看“男孩、女孩各有几个?”点数完毕后,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10的点数后,提出要求:请把这些玩具在小红旗上面排队,边排边数看看一共有几只?小朋友自主选择后,我个别邀请几位上前操作。最后以动物园要关门,请小朋友带好动物,跟随我出教室。
课后反思:整个环节可以说是没出什么乱子,小朋友井然有序并且操作的时候也都正确无误,似乎没有难处。而创建的情景也符合生活化的目标!在第一个排队数的时候应该让孩子数。在小朋友操作的环节,我给予的材料都是10以内的数,但在点评时没有拿出10的整数;另外课后延伸也可以加上10以外的挑战项目,让小朋友尝试。
这节课,考虑的还不算太全面,虽然达到了目标不过也不算太精细,希望下次能再接再厉,考虑到位有突破!
2. 幼儿园数学教案及反思小乌龟找妈妈
设计背景 小班的孩子小,刚开始上学时舍不得妈妈,粘着妈妈。今天讲讲小乌龟是怎样照顾妈妈的,再让幼儿再复述故事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病时妈妈是怎样照顾自己的,如果妈妈生病了自己该怎么做。让幼儿知道现实中妈妈生病了,不能去医院,该怎么办。 从幼儿的感知学会照顾他人。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关心妈妈。 2、幼儿能简单讲述整个故事,模仿故事中角色的扮演。 3、妈妈如果生病了,自己应该怎样做。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帮助他人的乐趣 ,讲述故事中的情节。 难点:真的生病了应知道采取的措施 活动准备 准备:水杯 体温表 电话 玩具车 图片。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图片中的内容,这是老是对着每一幅图片做出讲述。让幼儿听故事, 说说故事里的小乌龟是怎样关心妈妈的。 基本环节:让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内容,找出故事中的角色。 找小朋友出来扮演角色,一个当妈妈,一个当小乌龟。龟妈妈生病了,又是头疼又是发烧,让幼儿模仿医生一样,量体温,确定妈妈真的发烧了,要扶妈妈上医院,可妈妈怎么也走不动,这时小乌龟被妈妈上医院,跌倒,爬起来,就这样来回还几次,妈妈怎么劝阻也不行,来来回回还在门口,这是妈妈说,乖孩子,妈妈出了一身的汉,感冒就好了,也不用去医院了,小乌龟摸摸妈妈的头,哇,真的不烧了,开心得的唱起歌。 结束环节:让幼儿扶妈妈赶快坐下,给妈妈倒水,关心妈妈。 延伸环节:现实中妈妈真的生病了,孩子太小,根本背不动妈妈,这时应打电话叫救护车来接妈妈去医院。 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小常识。 教学反思 幼儿对故事理解,对故事的扮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这个故事的演变,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知道了生病了最简单的急救措施。 懂得关心他人快了自我情趣。
3. 小班数学活动《好朋友在哪里》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是小班计体美教研组的三研课,由于一研课、二研课上得比较完美,到了三研课就完全打破前面的模式,重新设计。一研课、二研课时教师先集体讲解,认识一样多、多和少,幼儿再动手操作。三研课就改成先让幼儿动手操作,在幼儿自己操作中体验到一样多、多和少,这时教师再引导幼儿认识一样多、多和少。另外考虑到幼儿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学习的特点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我们组织的数学活动在内容的选择与操作方面离不开生活实际,教学演示材料与操作的材料都结合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事物,强调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材料的运用方面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这些特点。
活动感受与反思:
一、从感兴趣话题引入,注意数学与生活联系
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认为,当孩子的学习材料是他们所熟悉的并感兴趣的事物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尝试,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方法对其进行创造。爱小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本次活动我结合孩子爱动物的这些特点,设置教育情景小动物来做客,导入语:“今天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小动物们也来做客了。”让孩子对小动物的做客产生兴趣,另外通过游戏让孩子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孩子的参与热情与探究欲望,获得亲身的体验。
二、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孩子特点层层深入
从幼儿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孩子主动学习、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层层深入让孩子轻松学习。活动刚开始教师请幼儿给小兔排队,再给小兔吃萝卜,以一一对应的方式请幼儿比较两者的数量关系。直接地操作图片,深入浅出的提问很快吸引了大部分孩子的注意,“是不是每只小兔都有萝卜吃?”幼儿很快就理解了“小兔和萝卜一样多”。接着仍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猴子和桃子的数量,“是不是每只小猴都有桃子?小猴和桃子谁多?谁少?”孩子的兴趣很浓厚,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这对他们没有难度,孩子们很快发现小猴多,桃子少,教师在一旁鼓励孩子回答完整就可以了。然后,又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演示教具,仍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小鸡和虫子的数量,在前面操作的基础上,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小鸡和虫子多少关系。通过层层深入、合作交流突破难点,让幼儿易于理解与接受。
三、关注学习方式,让孩子在操作中主动学习
教师努力为孩子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开始教师就安排幼儿自主操作活动,让孩子在操作中自主探索,通过自己给小动物排队,给小动物喂食,来感知动物与食物两组数量的多少关系。在操作活动中创设了一些游戏的情境,把摆放材料变为有趣的手脑并用活动,使幼儿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与乏味,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效果。
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幼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活动的最后延伸活动“送给教室里的猴子送桃子”,教师没有事先考虑清楚游戏的细节问题,如:小猴的队伍里没有红旗,幼儿不知从哪只猴子送起;在让幼儿操作前,教师应示范一下如何给墙壁上的猴子送桃子,幼儿有些不知所措,这一环节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整个教学活动显得有些“虎头蛇尾”。
4. 小班数学活动《哪个多 哪个少》教学反思幼儿园数学教育专题
小班数学活动《哪个多 哪个少》教学反思设计意图:本次活动是小班计体美教研组的三研课,由于一研课、二研课上得比较完美,到了三研课就完全打破前面的模式,重新设计。一研课、二研课时教师先集体讲解,认识一样多、多和少,幼儿再动手操作。三研课就改成先让幼儿动手操作,在幼儿自己操作中体验到一样多、多和少,这时教师再引导幼儿认识一样多、多和少。另外考虑到幼儿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学习的特点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我们组织的数学活动在内容的选择与操作方面离不开生活实际,教学演示材料与操作的材料都结合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事物,强调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材料的运用方面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这些特点。 活动感受与反思: 一、从感兴趣话题引入,注意数学与生活联系 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认为,当孩子的学习材料是他们所熟悉的并感兴趣的事物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尝试,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方法对其进行创造。爱小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本次活动我结合孩子爱动物的这些特点,设置教育情景小动物来做客,导入语:“今天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小动物们也来做客了。”让孩子对小动物的做客产生兴趣,另外通过游戏让孩子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孩子的参与热情与探究欲望,获得亲身的体验。 二、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孩子特点层层深入 从幼儿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孩子主动学习、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层层深入让孩子轻松学习。活动刚开始教师请幼儿给小兔排队,再给小兔吃萝卜,以一一对应的方式请幼儿比较两者的数量关系。直接地操作图片,深入浅出的提问很快吸引了大部分孩子的注意,“是不是每只小兔都有萝卜吃?”幼儿很快就理解了“小兔和萝卜一样多”。接着仍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猴子和桃子的数量,“是不是每只小猴都有桃子?小猴和桃子谁多?谁少?”孩子的兴趣很浓厚,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这对他们没有难度,孩子们很快发现小猴多,桃子少,教师在一旁鼓励孩子回答完整就可以了。然后,又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演示教具,仍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小鸡和虫子的数量,在前面操作的基础上,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小鸡和虫子多少关系。通过层层深入、合作交流突破难点,让幼儿易于理解与接受。 三、关注学习方式,让孩子在操作中主动学习 教师努力为孩子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开始教师就安排幼儿自主操作活动,让孩子在操作中自主探索,通过自己给小动物排队,给小动物喂食,来感知动物与食物两组数量的多少关系。在操作活动中创设了一些游戏的情境,把摆放材料变为有趣的手脑并用活动,使幼儿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与乏味,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效果。 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幼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活动的最后延伸活动“送给教室里的猴子送桃子”,教师没有事先考虑清楚游戏的细节问题,如:小猴的队伍里没有红旗,幼儿不知从哪只猴子送起;在让幼儿操作前,教师应示范一下如何给墙壁上的猴子送桃子,幼儿有些不知所措,这一环节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整个教学活动显得有些“虎头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