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请你像我这样说》教案模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拇指和食指合作撕纸,撕出许多小块纸块。 2、体验为爸爸妈妈制作美食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彩纸(绿色和黄色)、印有碗的操作材料、胶水人手一份; 2、范例一份。
2. 幼儿园中班为什么我和爸爸妈妈长得像教案
《爸爸妈抄妈去上班 我去幼儿园》词爸爸妈妈去上班 我去幼儿园 yeah yeah早上出门真的有一点烦心是太阳公公他老人家给了我信心妈咪把我送进校门我还是抱她使劲的亲妈说放心放心这里会有你的绿荫这孩子有灵气 长大了有志气不冲人发脾气 吃饭时有霸气对朋友讲义气 遇难时有骨气虽学习不咋地 具体还是很争气下课时候我只爱去玩操场的滑梯我才不关心小强是不是隔壁班班花的表弟看大门的老爷爷只会拿门出气因为听说他的职权范围只有这里每天能看见 哦爸妈的笑脸幸福的感觉 其实一直在你身边美丽的画面 靠我们去实现幸福的感觉 其实一直在你身边同学们好 校长好同学们洗脸了吗 洗了尿床了吗 尿了额 学费缴了吗 没有谁知道世界的烦恼有多少(没办法)谁知道人们的生活有多糟(没多糟)倒数去赛跑告诉你陆虎的音乐有多好听了以后就能长生不老要多么奇妙 就多么奇妙请你不要去贪多 也不要太少随便吃点东西不饿了就是饱让我们用埋头的精神做到少一点烦恼多一点大包希望喵喵能够帮助到您哦!
3. 幼儿园教案小班《绳子像什么》设计意图
像蛇啊
4. 幼儿园大班趣味科学教案《我长得像谁》
"长得,幼儿园教学"是本文的主要话题,今天生育网编辑特意整理了"《我长得像谁》幼儿园教学反思"这篇文章来分享"长得,幼儿园,幼儿园教学"等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幼儿园老师,幼儿园园长有所帮助,谢谢。 今天的教学活动需要幼儿每人带一张全家福的照片,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在前一天我已经通知了幼儿,回家找张和爸爸、妈妈一起拍的照片。满以为带张照片很容易,可第二天的情况令我有点失望。全班只有八、九个幼儿带来了全家福,十几个幼儿带来了和爸爸或妈妈的单独合影,还有五、六个幼儿带来了自己的个人照片。(通知时也允许幼儿可带这些照片,但是在实在没有全家福照片的前提下)当我询问幼儿为什么不带全家福照片时,有的幼儿说忘记了,但大多数人说:“爸爸、妈妈说我们家没有全家福照片!”找家长一了解,果然都说孩子一个人的照片很多,由于工作忙等原因,就没想到过要全家一起拍张照,家里找遍了,真的没有全家福。可能现在的大人都忙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忽略了精神生活的享受吧!而在结束部分,让孩子学学父母的神情、动作,模仿生活中的爸爸、妈妈的言行时,我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不是幼儿不会模仿,而是他们观察得太仔细,学得太像了。请来演示的都是爸爸翘着二郎腿抽烟、躺在床上打电脑、妈妈梳头化妆打扮的动作。我忍不住提示幼儿:“爸爸、妈妈怎么烧饭做菜、洗衣服的呀?”回答都是:“我爸爸、妈妈不做的,都是我奶奶做的。”真是让我哑口无言。 通过这个教学活动,让我觉得该表扬的是我们的孩子,该反思的是我们的家长。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这样、那样,首先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相信这是我们都懂的道理,可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会不由自主地“犯错误”,让孩子受到大人的负面影响,从而混乱他们正确的是非观念。看来,老师在做家长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这方面的切磋、交流。 看了【《我长得像谁》幼儿园教学反思】这篇幼儿园科学教案教案,你是否对"长得,幼儿园教学"有了更好的认识,了解更多请阅读幼儿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5. 幼儿园小班请你像我这样说教案
活动准备:小树苗若干,浇水壶 活动流程: 种小树苗--我的树朋友--给树挂名信片--绿色行动 活动过程: 一、种小树苗 以组为单位,师幼一起挖坑种植,并告诉幼儿植树的好处。通过植树让幼儿明白植树造林和保护树木资源的重要性,并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课《像什么》一课的教学教案
我的教学风格是什么?早在2000年,因为要参加“南粤教坛新秀”的评选,别人(准确地说是当时的领导)就鼓励我说:“你有独特的教学风格”。于是,我就喜滋滋地填写表格,认认真真地反思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且侥幸评上了“南粤教坛新秀”。 现在想来,自从踏上教坛,一路走来,多亏了领导老师的提醒与关照,让自己少走了很多的弯路。记得刚毕业第一年分配在乡镇中学,第一次上公开课,老教师们就鼓励我,说我“方法新、教法活”,由此自己也就树立了那一丁点的自信。第二年调到县城小学,学校领导比较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新教师提出了成长目标:“一年立足打基础,两年扶着能上路,三年过关上水平,五年发展创特色”。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我坚持多听课,多听不同学科的课。我一直认为,各个学科都有相通之处,都有该学科的明显特色。每个人的教学风格都不同,再好的课有不足之处,再差的课也有可取的地方。喜欢听课,喜欢听不同学科的课,反复实践,博采众长,终于摸索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子——不像数学课的数学课。 导入课出人意料 我觉得:一个有效的、新颖的、精致的导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初萌的好奇心,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之中,还能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每次上课,我不喜欢老调重弹,喜欢别出心裁,上课伊始即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导入新课自然清新,让人眼前一亮。为此,常常冥思苦想怎样开头,怎样的导入才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我往往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设计出最恰当、最生动的导入环节。或是合理有效地创设导入情境,或是充分利用故事的魅力导入新课,或是巧设悬念进行导入,或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导入,或是通过直观感知的方法导入新课,使学习内容变得更为真实、生动、有趣,以期达到最佳的导入效果。 【案例】在学习四年级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小明的周末》,我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我有一个非常非常难的问题想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吗?(有!)好,听好题:(学生全都竖起了耳朵)今天星期几?(听课老师都笑了!学生都傻了!稍稍迟疑,回答:星期四。)啊!这么难的题目你们都做出来了啊?明天星期几?后天呢?(学生都笑了!大声回答:星期五、星期六!)喜欢星期六吗?(喜欢!)嗯,你喜欢,我喜欢,小明也喜欢。(点击课件,出现小明的相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的星期六是怎么过的吧!(点击课件,出示课题——《小明的周末》)。这时,学生被老师的幽默风趣“雷”倒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听课兴趣浓了。 再有就是我在出示课题后,往往喜欢问学生“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回答自己想要知道、想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加倍专心认真。因为这是他想知道的问题,是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他提出的问题,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是从语文老师的课堂上“偷来的法宝”,很管用,也很受老师们的模仿学习。 新授课求“实”求“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见数学教学的“活”与“实”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虽说教学风格是“数学课不像数学课”,但是,数学科有它的特性,所以怎样才能有效甚至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我们数学教师面前首要考虑的问题。换言之,就是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学生活动要“活”,“活”是形式、表象和手段,而培养学生数学素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才是“实”,也即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教学第七册的《一亿有多大》时,我不满足于教材上只给出的“探究1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充分地去操作,通过 “猜测”、“推算”、“数一数”、“量一量”、“谈一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重量、时间、高度等)感受一亿有大。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案例】教师拿出厚厚的一叠纸,说:我这里有1亿张纸。你信吗?(不信)为什么? 生1:数1亿张纸要好久呢,您数得过来吗? 师:我昨晚没睡觉数了一个晚上啊。(学生笑了)想不想知道一亿张纸究竟要数多久? 生2:高度不止那么高。 师:你觉得有多高?(学生2回答说大约有一层楼高)。想不想知道究竟有多高? 师生共同确立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一:数100000000张纸需要多长时间。 问题二:100000000张纸可以叠多高? 师:要想研究数1亿张纸需要多长时间,是否真的一定要数出1亿张纸呢?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数出一部分纸的时间。 教师继续提问: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 启发学生说出:先测量数出100张的时间。 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取125张、1028张呢? 教师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活动一:探究数1亿张纸的时间 (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 以小组为单位,数100张纸,组长负责记录,指定人掌握时间。完成后各小组交流所用时间。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谈话: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一亿张纸要用多少秒呢? 出示书上的表格(可把90秒改成全班认同的秒数),请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推算,并把结果填入表格。反馈,指名读得数。(表二,每个小组一张) 张数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00 时间(秒) 90 (3) 进一步探究。 谈话:9千万秒,这段时间长吗?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换算成多少年?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 活动二:研究1亿张纸可以叠多高? 师:刚才大家都说1亿张纸摞起来不止那么高,那么1亿张纸可以叠多高呢? 如何测量?请小组马上动手测量。 (课前每个小组准备尺子、100张纸、研究报告1张) 研 究 报 告 研究主题 研究步骤 研究结论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1、先量出100张纸厚约( )厘米。 2、再算出10000张纸厚约( )米。 3、最后算出1亿张纸厚度约( )米。 一亿张纸厚约( )米。 描述:一亿张纸摞起来比( )还高。 在这里,通过教师的巧妙设计、激疑,所有学生的都迫不及待地动起来了!他们都迫切地想知道:数1亿张纸需要多长时间和1亿张纸可以叠多高。通过动手实践,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同时,在这个阶段也并不是平铺直叙,而且两个问题并不是采取同样的教法如同“炒旧饭”,而是层层深入,第一个问题重点让学生思考:真的要数1亿张纸吗?得出“取一部分”,达到贯彻“窥一斑而知全豹”思想。其次是让学生模仿“称1亿粒米的重量”的方法,小组内完成“数1亿张纸的时间”;第二个问题“1亿张纸可以叠多高”则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操作,最后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实验报告。 过渡话自然巧妙 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引路语,提示和引导学生从一个方面的学习,顺利地通向下一个方面的学习;又是粘连语,可以把一节课的内容衔接成一个整体,给学生以层次感、系统感,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就好比“一座桥”,它在教学中能承上启下,具有导引性和衔接性。在一节课中只要我们合理地、巧妙地运用课堂过渡语,对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会起到重要的作
7. 幼儿中班语言教案《我像小鸟》怎么写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理解儿歌内容,学习仿编诗歌。 3、学习词汇“飞飞,刨刨、跳跳、游游、跑跑、笑笑” 活动准备: 字卡、小动物图片、儿歌录音带 活动过程: 导入: 1、随着活泼快乐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跳舞进入教室。 2、今天天气真好,我们班上也来了许多小动物。﹙教师把小动物图片贴于黑板上,供幼儿观察﹚ 进行: 一、观察图片,理解儿歌 1、图片有哪些小动物?﹙根据幼儿回答,教师翻字卡,认识字宝宝﹚ 识字游戏:请幼儿给小动物们找到的正确的名字,将字宝宝贴在相对应的动物图片上。 2、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请小朋友们学一学? 3、小动物们还有一首儿歌,让我们听一听﹙听的过程中,教师指图提示﹚ 4、你听到了谁?在做什么?都学谁? 5、一起跟录音表演儿歌。 二、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 2、你们可以跟它学什么? 3、你能用和诗里一样的话说出来吗? 三、集体把自己编的儿歌表演一遍。 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学小鸟自由的飞向大自然。
8. 小班语言教案:学说比喻句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语言教案《学说比喻句》
活动目标:
1、学说比喻句:……像……。
2、幼儿能大胆想象并能用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录象视频。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看《盲人摸象》录象,学习比喻句……像……。
1、播放课件,讲故事《盲人摸象》
2、提问:他们摸到大象的什么部位?他们是怎样说的?
3、小结:他们摸到大象的一部分,不是完整的大象。
4、讨论:请小朋友想一想,盲人为什么说大象“像大簸箕”“像大萝卜”“像柱子”“像一张床”“像一根绳子”?
(1)引导幼儿说出:盲人摸到大象的耳朵,感觉像一个大簸箕等。
(2)出示图片:大象的耳朵与簸箕;大象的牙与萝卜;大象的腿与柱子;大象的身体与床;大象的尾巴与绳子。让幼儿完整说出;大象的牙像大萝卜;大象的耳朵像簸箕;大象的腿像柱子;大象的尾巴像一条绳子;大象的身体像一张平坦的床。
(3)幼儿想象;大象的牙、耳朵、腿、身体、尾巴还像什么?
二、游戏:
找朋友幼儿练习:“……像……”说话。把幼儿分成两组,面对面站好,找出匹配的图片,如:蘑菇与伞,用……像……说话。
三、幼儿发散性练习,用完整的话表述。
教师播放课件,让幼儿大胆想象并表述,教师及时鼓励。
四、活动延伸:
到户外观察自然界的景物,用……像……表述,比如:平衡木像小桥等。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给幼儿创造一个敢说、想说、愿意说、积极应答的语言环境,我在设计此活动正是抓住这一点,组织幼儿认真倾听故事,并提问中加深幼儿对比喻句感性认识。通过图片观察比较,让幼儿发现它们的相似点,并从中也学习了比喻句的句式,幼儿活动中积极应答,教师引导幼儿发散性思维,它们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完整表述。教师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动静交替,《找朋友》游戏加深学习,又通过形象的课件展示,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比喻句完整表述。整个活动幼儿思维活跃,活动气氛非常浓厚。
不理解请追问,理解望及时采纳!(*^__^*)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9. 幼儿园小班数学读出1-10个数各像什么教案
教育方法运用要恰当、灵活、多样;充分体现儿童是教育过程的主体的原则,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往,我们老师所关心的是如何把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儿童,而无视儿童的兴趣、认识规律及发展水平,幼儿只是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只管跟着老师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考,其结果是限制了儿童思维的发展。这次学习序数1-10,我首先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通过买东西的游戏情景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活动中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活动,当他们从不同颜色的货架格子里买到了所需的物品后,就请幼儿根据格子的颜色特征猜一猜他们是从第几个格格子里买到的物品,而从不同方向数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当大家发生争论时我就引导幼儿思考,使幼儿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灵活地掌握序数知识,培养幼儿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