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班科学活动 美好生活 教案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专教属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贰』 科学领域中班水滴和纸教案
活动目标1、了解面巾纸的纤维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纸的神奇,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面巾纸若干,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报纸、白纸、皱纹纸、布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拎一拎1、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今天面巾纸要和瓶子做游戏,游戏的方法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邀请幼儿展示拎法,教师讲评。
4、幼儿再次游戏。
5、组织交流:为什么有的能拎起来,有的在拎的时候面巾纸就断了呢?
6、分男女角色尝试面巾纸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顺着短边卷。女:顺着长边卷。再互换尝试。
7、组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长边的承受力大)
二、游戏:撕一撕1、导语:为什么用长边拎的时候就不断,而短边会断呢?其实面巾纸里藏着秘密。想解开面巾纸的秘密吗?让我们来玩一个撕纸的游戏吧,先撕一撕短边,再撕一撕长边,看看能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有什么不一样?(沿长边能撕成条条,沿短边撕成碎片。)
4、揭示纸纤维的走向特性:面巾纸里藏着的秘密是纸的纤维走向(边讲边用记号笔做上纸纤维的走向记号)。我们顺着纤维走向把面巾纸拧成绳,纸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这样纸绳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戏:拉大锯1、介绍游戏玩法:抽一张面巾纸,先在纸的边边上撕一撕。找准纸的纤维方向,再卷一卷,做成面巾纸绳与桌子对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边玩边念儿歌:“拉大锯。拉大锯,姥姥家门口去看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块儿去看戏。”
2、幼儿游戏。
四、联系实际,拓展思维1、师:面巾纸里有纸纤维,还有什么纸也有纸纤维呢?(幼儿自取报纸、白纸、皱纹纸,寻找里面的纤维走向,并用笔做上记号。)
2、师:这些纸里有纤维,你还能找到有纤维的其他东西吗?(出示布,请幼儿回家跟家人一起玩布,找一找布的纤维走向.
『叁』 幼儿园中班科学室教案
科学教案太多了,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篇,你可以到中国幼儿教育网上去看看
『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这是我上个的一节课,希望能帮到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
一、活动背景
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是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懂得保护水。
(二)活动准备:
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组一份菊花精、白糖、盐、沙、石子、红豆。
2.人手一只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
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
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在游来游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有的说一看就知道;有的说透过水看到的。
师:看看米里有什么?
幼:有的说只有米;有的说什么也没有;有的说看不出。
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彩球。
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
(评:以探索秘密引出课题,萌发幼儿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以具体形象的猜一猜活动,让幼儿自己感受水是透明的。)
2、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1)盛水活动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请你们选
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
幼A:小容器里的水跑到了盆里。
幼B:篮子放到盆里时篮子里有水,拎起篮子水没了。
幼C:塑料袋里的水流到盆里了,盛不住。
小结:水会流动。
(评:提供材料,幼儿在自己的尝试操作中感知水会流动,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结论,使幼儿有了成功的体验,为下一尝试活动奠定了基础。)
(2)溶解实验
师: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白糖、盐、菊花精……中取几样东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
建议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师:谁来告诉大家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幼A:糖、盐放在水中没有了,沙子沉到了杯底。
幼B:菊花精放在水中,搅一搅后没有了,水变成了淡黄色,小石子还在水中。
幼C:糖、盐、菊花精放在水中都没了,水变颜色了,沙子、红豆、石子都在水里。
师:小朋友观察得可真仔细。
小结:糖、盐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师: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
幼:有的说果珍,有的说阿华田,有的说味精,有的说化肥,有的说感冒冲剂。
(评:提供多种材料,引让幼儿尝试操作,并引导幼儿自己观察、比较,讲述自己的发现。既为幼儿间的互动提供了机会,又使幼儿的主动活动得到了充分体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理解了溶解的含义。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3、引导幼儿保护水
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鱼的家,看小金鱼在清水中游得多欢呀。可我们经常在电视看到一些河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怎样保护水呢?
幼A:不把脏东西丢进河里。
幼B:工厂里污水不能放到河里。
幼C:看到河里有垃圾把它捞上来。
幼D:让治污水的叔叔把水变干净。
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好了,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里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
(评:教师适当引导,使幼儿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激发幼儿保护水,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伍』 中班科学活动泥土里有什么活动教案
设计意图:
我们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孩子们从小就和泥土亲密接触,身上手上整天都是灰蒙蒙的,没有干净的地方。在玩的过程中他们喜欢用小树枝划出一道道痕迹,有时堆出一个个小山,有时表现为毫无目的。本次活动就是利用并挖掘了这一教材的潜在价值:"回归生活世界"。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进行探索、研究,以发现泥土的特征,感受泥土带给他们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引导幼儿区分干泥和湿泥,了解他们的性能用途,感知他们的不同特性。
2、增强幼儿玩土的安全和卫生意识。
3、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玩过挖土:寻找过泥土里有什么。
2、玩土区;塑料小铲子、水、模具若干;套袖、鞋套人手一副。
3、活动背景:轻音乐。
4、手机电话一部,老师佩带的小型麦克风一部。
活动过程:
一、介绍活动任务,引出活动。
先穿戴好套袖鞋套后,带入场地--玩土区。
1、引入活动:通过接听蚯蚓先生的电话,交待今天的任务:找泥土的秘密。
2、讨论:"我们在找泥土秘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3、交待规则:看谁先找到泥土的秘密,听到电话铃响后,快点回来告诉泥土的好朋友--蚯蚓先生。
(评价: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次活动由找秘密引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进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活动一开始我以接听蚯蚓先生的电话内容,为幼儿布置任务,开始了今天的活动。因为幼儿在玩土时常常处于无休止的状态,所以我通过以蚯蚓先生为主线贯穿活动始终,来引导幼儿进行活动收放各环节的衔接。)二、感知干泥土的特征。
1、自由探索。
"请小朋友们带上工具去玩一玩,看看你能发现泥土有什么秘密?"(1)为什么用玩具小熊做出来的小熊一碰就没有了呢?(2)两处的(翻过的泥土和没有翻的)泥土有什么不同?(软、硬)(3)泥块为什么用手拿就没有了?(易碎、松)(评价: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细心地观察,根据幼儿的操作及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幼儿从无目的地玩到有目的的探索答案解决问题,由此,幼儿对泥土的"硬、软、松、易碎"的特性,在自己的亲身感知后也有了基本的理解。)2、幼儿讲述。
师问:"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蚯蚓先生来电话了,我们一起来告诉蚯蚓先生。引导幼儿集中。)我发现干的泥土很松。
我发现泥土很软。
我发现那边有的泥土很硬。
我用铲子轻轻一敲,泥土就碎了。
三、感知湿泥的特性。
1、自由探索。
请小朋友们往干的泥土里加一点水,你会发现什么?水到哪里去了呢?我问:加了水的泥土怎么样了?为什么会粘在手上?你继续加水,再试试看,泥土又是怎样呢?
(评价:本环节主要引导感知湿泥的特征,由干泥到湿泥的变化,诱发幼儿去探索。在我一边和幼儿玩一边引导幼儿的过程中,完全抵消了幼儿的紧张和顾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探索,寻找秘密,正如《纲要》中所说"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平等宽松的氛围",同时教师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及幼儿是活动的主人也相互融合、互相促进。)2、幼儿讲述。
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蚯蚓先生来电话了,我们一起来告诉蚯蚓先生,加水后泥土的秘密吧。引导幼儿集中。)泥土会吸水。
泥土中加水后会变的软软的,很有黏的。
全粘在我的手上了。
加水后,我把塑料的螃蟹拿起来,螃蟹还是好好的,泥土没有松。
加水后,泥土会变形,想做成什么形状的都可以。
四、了解泥土的作用。
1、讨论:小朋友在生活中见过泥土有什么用吗?
2、请幼儿讲述。
可以泥土种植花、草。
可以用泥土种树。
泥土可以种庄稼。
泥土可以可烧成砖瓦盖房子。
泥土可以捏成泥人,还可以做玩具,我们家有的。
泥土还是小虫子的家。
五、活动延伸引导幼儿清洗玩土时用的工具。
活动总评:
本活动在选材上,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兴趣,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改变了以往玩土时缺乏目的性的状态,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把时间、空间大量的留给幼儿,让幼儿通过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们在相互交流、操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构建积累经验,完成了活动目标。
『陆』 中班科学领域有几只青娃教案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并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征,通过视频《小青蛙找妈妈》了解青蛙从卵变蝌蚪最后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2.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记录卡,学会有序的,细致的观察。
3.情感态度目标,明白青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爱护、关注小动物的情感。同时乐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几只蝌蚪,
《小青蛙找妈妈》的视频,青蛙的图片,根据青蛙生长顺序在视频中截图,观察记录卡
经验准备:教师事先了解蝌蚪青蛙的生活习性
导入:
幼儿歌曲《小青蛙要回家》
基本部分:
1.出示视频,问学生有没有认真观察小青蛙是怎么长大的?(教师辅助学生描述电影情节)然后出示青蛙挂图,让学生描述一下他的样子(启发并辅助学生按照顺序进行描述,说出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绿色,趾间有薄膜相连,青蛙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强调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他)
2.出示视频截图,让学生回答每幅图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说出青蛙生长顺序是从卵--蝌蚪—青蛙)回答哪一幅图片和刚才出示的挂图一样?(学生答最后一张)为学生解释青蛙就是从那颗小小的卵子中长大变成蝌蚪再满满变成青蛙的
3.拿出蝌蚪,强调蝌蚪是非常脆弱的,不可以用手去碰触它!拿出观察记录卡,交代记录卡是为了每天早晨到了幼儿园去看看小蝌蚪有什么变化,而要记录在这张卡上。
结束部分:
带领儿童一起唱首《两只小青蛙》结束活动。强调活动结束了,可是每天的观察任务没有结束。
活动延伸:幼儿通过与家长的复述,锻炼记忆与观察还有语言组织能力。
『柒』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左右
设计意图:
《刚要》科学领域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构建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空间方位的辨别,是指人对客观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关系的判断。能正确区别空间位置关系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区分左右》是认识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些,“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幼儿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孩子是认知的主体,但作为中班幼儿,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幼儿辨别空间方位要经过以自身为中心定向,逐步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过程,其意识能力还不是很强,尚处于探索状态。他们在游戏和上下楼梯时,常常分不清左右,为了引导幼儿能够清楚区分左右,特设计此活动,以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辨力。
目标:
1. 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并分清自己的左右手。
2. 通过练习,提高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辨别力。
准备:
课件、左右标记卡、手环若干、小手印卡若干、音乐(儿歌《上下左右》)
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出主题。
师:老师有一个谜语,但我猜不出是什么?请你帮帮我。
一个小树五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谜底:手)
二.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
1. 区分左右手
①说一说,引导幼儿正确区分左右手。
师:我们都有两只手。请小朋友们举起画画写字的那只手,这只手是左手还是右手?请说一说它能干什么?
(幼儿回答,老师拿出标记,让幼儿认识“右”,并把它贴在右边的黑板上。)
师:我们另外一只手就是左手,请小朋友摇摇你的左手。
师:请说一说我们的左手能干什么?
(幼儿回答,老师拿出标记,让幼儿认识“左”,并把它贴在左边的黑板上。)
师:我们的左手右手都很能干,能做很多事情。那请你给我们最能干的右手带上手环。
(加强对右手的识记。)
师:拿出你的小手印卡,请你看一看、比一比,是左手还是右手?并把它贴在相应的左右标记下。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使幼儿初步认识左右。)
②游戏:我说你做
(教师喊口令:举右手、伸左手、左手摸耳朵、右手摸鼻子等。口令先慢让幼儿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和反应时间,然后再到快,锻炼幼儿对左右的熟练识记。在此环节,若有幼儿出错,要给幼儿改正的机会,多鼓励不能挫伤幼儿的自尊心。)
③看课件图片,辨别左右,并站一站。
师:请看图片,这是一个“手枪”的手势。你知道是哪只手吗?
(鼓励幼儿伸出自己的小手比一比,看一看,做出判断后就站到相应的标记前。既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加深认识左右。)
师:(继续出示图片)这是什么意思的手势,你知道吗?(成功)请你看一看,比一比,这是哪只手?
(鼓励幼儿大胆比划,教师纠错并作个别指导,及时表扬做对的幼儿。一一出示剩下的图片,教师用以上同样的方法引导,加深幼儿对左右的认识。)
2. 区分左右脚。
①找朋友。
师: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有着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样的好朋友。想一想,看一看,你能找出像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
(引导幼儿寻找自己或同伴身体“左右”关系的好朋友,如脚、眼睛、耳朵等,可以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进一步加深对“左右”空间方位的认识。)
②游戏。
师:认识了左右,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吧!我说你做,准备好了吗?
(运用游戏练习加强幼儿区分左右,如我说你做、反口令等。可以反复练习,并分组请小朋友表演,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幼儿有错,要给予改错的机会,并多鼓励和正面引导,让幼儿大胆尝试,不能挫伤幼儿的自尊心。)
三.结束活动,音乐表演。
播放音乐《上下左右》,根据儿歌内容我们一起做相应的动作,巩固对左右的认识。(可以重复一次)
活动延伸: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品是区分左右的,请你找一找,说一说。
附儿歌:
拍拍我的左肩,拍拍我的右肩。
拉拉我的左耳,拉拉我的右耳。
拍拍我的左腰,拍拍我的右腰。
伸伸我的左腿,伸伸我的右腿。
这是我的左边,嘿,嘿,嘿!
这是我的右边,啦,啦,啦!
这是我的上边,拍拍手!
这是我的下边,跺跺脚!
『捌』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蛋宝宝有的为什么会跑得快有的却跑不快。
2、比较快慢,学习用数字记录快慢。
3、幼儿大胆尝试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生蛋、熟蛋两个,课前装饰成蛋宝宝,两个大盆标上生熟标志混一起的生蛋和熟蛋若干,两个碗、记录纸、笔。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明白生蛋滚不快,熟蛋滚得快。
难点:引导幼儿学会边操作边记录。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来了?
出示两个生熟不同的蛋宝宝跟幼儿打招呼,并说明来意。
师扮蛋宝宝说:我是生蛋宝宝,(我是熟蛋宝宝)我们今天来就是想请小朋友帮帮忙,帮我们把我们的同伴给分出来回到自己的家。
师出示混一起的生熟鸡蛋一盆
二、幼儿交流探讨区分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看怎么把他们区分开
(幼儿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区分鸡蛋的生熟,比如摇晃着放耳边听听看,看看表面蛋壳有什么不一样,再还可以转转看)
三、幼儿尝试区分生熟蛋
幼儿分组把生熟鸡蛋区分并做记录
师:刚才小朋友都用了自己的方法区分出了生蛋和熟蛋并作了记录,现在老师来看看生蛋宝宝和熟蛋宝宝是不是都找对自己的同伴了。
四、蛋宝宝比赛跑步
出示小跑道,请一幼儿拿来两个标着不同记录的鸡蛋同时轻轻推动一下鸡蛋,看看滚动情况如何,如果一样快说明两个是同样的一家人,否则就不是一家人,并请幼儿用数字作记录。再请幼儿拿两个鸡蛋进行比赛,以此类推进行分类。分出有不一样的快慢速度后做上标记放两个篮里。
师检验生熟:
敲开一个跑得慢的鸡蛋在碗里幼儿看,再敲开一个跑得快的鸡蛋幼儿看,得出结论是:生鸡蛋跑得慢,熟鸡蛋跑得快。
五、幼儿操作游戏比赛
幼儿各拿两个鸡蛋在桌上轻轻滚动的速度来区分,重新检验刚才区分的鸡蛋生熟是否正确。
游戏结束师总结:
本次活动幼儿都很能干,知道了区分生蛋宝宝和熟蛋宝宝,生蛋熟蛋宝宝也特别表扬我们小朋友,谢谢小朋友的帮忙。
课后延伸:
此次活动后留一些蛋宝宝在区域角,让幼儿在区域角再玩一玩蛋宝宝跑步比赛,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游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