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案大全 >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教案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18 06:48:35

⑴ 请比较幼儿园语言领域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早期阅读活动有何异同

相同的地方为他们都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同时
还具有随机性,是教师在整合的教育过程及生活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幼儿能健康的、愉快的成长的活动。

不同点是谈话活动应围绕一个具体、有趣、贴近幼儿日常生活和经验的话题进行,
中心话题可以从客观上主导幼儿谈话的方向,限定幼儿交谈的范围,使幼儿的交谈带有一定的讨论性质。

幼儿园的谈话活动强调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作用,交流谈话活动拥有丰富的谈话素材,谈话活动的语境随意、宽松、自由,拥有一个宽松的交谈气氛。

而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讲述活动需要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言语将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准确无误地表达
出来,并能得到他人的理解。

要求幼儿独自完成一段对话,幼儿需要使用较为完整的连贯句环境,还有就是环境规范,
一般在专门的教学活动中展开这类活动。

幼儿园的听说游戏,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为幼儿创设的是学习敏捷反应的语言运用功能的情境。在游戏中包含语言教育目标,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

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教育活
动。教师要努力为幼儿创设丰富的阅读物质环境,这种物质环境包括为幼儿提供阅
读的时间和空间,早期阅读是一种整合性教育,它贯穿于各种活动中。

(1)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语言领域还包括了幼儿园的文学活动,这是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文学作品教育活动是幼儿四种语言能力的紧密结合,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看,文学作品教育活动都是与美术、音乐、动作等多种符号系统的相互融合和渗透。

在文学作品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较大,他们可以在 教师引导下进行表演、操作、讨论,在亲自操作实践、探索和想象创造中达到 对作品和文学语言的准确、深刻的理解与感知。

⑵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 乌鸦和狐狸

活动目标:
1. 观察动物表情,理解图片所表达的内容,学会完整地编出符合图意的故事情节。
2. 扩展幼儿思路,学习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发展幼儿的操作力、想象力和语表达力。
3. 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并能认真倾听同伴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 PPT;配乐音讲述磁带一盘;供幼儿讲述的图片及绘画材料人手一份。
2. 课前已有到小河边观察倒影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 模仿狐狸的三种表情,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一天,有只狐狸不知什么原因,它的表情发生了三种变化,哪三种变化呢?请看老师的表演。师表演滴口水、很得意、垂头丧气,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如滴口水、口水直流、很得意、很神气、垂头丧气、灰溜溜、无精打采)。
师:狐狸的表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我们一起看看到底遇到什么事情
二、 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内容。
1.出示三幅表情图及肉位置变化的图片,引导幼儿用因为所以表达出现三种表情的原因。
提问:狐狸为什么一会儿掉口水,一会儿很得意。一会儿又垂头丧气呢?引导幼儿互相讨论,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
2.引导幼儿理解重点、难点。
提问:狐狸是怎样得到乌鸦嘴里的肉的?乌鸦又是怎样夺回狐狸嘴里的肉的呢?
为化解难点,启发提示:
(1) 这块肉在乌鸦的嘴里,狐狸要得到这块肉,必须使乌鸦怎样?(启发幼儿想出使乌鸦嘴巴张开)怎样才能使乌鸦开口呢?你认为它会对乌鸦说些什么? (充分发挥幼儿想象,想出乌鸦开口的多种句子。)
(2) 乌鸦失去了肉,心情怎样?它会怎样想?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得到这块肉的?出示图片三提示幼儿。
三、 引导幼儿编出合乎意图的故事情节。
1. 人手一份操作卡片幼儿自由编故事。
2.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述。
3. 听录音示范进述。要求幼儿在仔细原清楚录音里是怎样讲的。
4. 师生共同讨论讲述思路。幼儿按照以下讲述思路重新整理故事。
(1) 什么时间,狐狸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它的表情怎样?会怎样想?
(2) 它是怎样得到乌鸦嘴里这块肉的?它得到肉的表情怎样?乌鸦失去肉的心情怎样?
(3) 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夺回这块肉的?狐狸失去了肉又是怎样的?
四、 表演故事:
1.老师讲述故事,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头饰,扮演角色进行表演。
2.幼儿三人一组协商角色表演故事,一人讲,一人扮演乌鸦,一人扮演狐狸。
五、 扩展幼儿思路,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师:这只狡猾的狐狸以后还会遇见谁呢?它会怎样想,怎么说呢?别的动物相信它吗?结果会怎样呢?请想好的小朋友用画画出来,画好后按我们刚学的乌鸦和狐狸的讲述方法编一个好听的故事,找个朋友讲讲。幼儿绘画,自编故事,教师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
最后,请1-2名想象独特的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教师指导他们用连贯的语句表达,但不要打断他们的讲述思路。
六、 结束:
鼓励幼儿把编得故事讲给小、中班的弟弟、妹妹听。幼儿出教室,自找伙伴讲故事。

⑶ 幼儿园小班下早期阅读活动应该怎样设计

但是小班的孩子有意注意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而且在阅读活动中又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那么要怎样开展小班幼儿的早期阅读呢?从教师角度来说,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动形象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研究表明,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环境的感染,沉浸其中。《纲要》中也强调要为幼儿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是为幼儿提供发展各种能力和实践的机会与条件。因此,为小班幼儿创设一个阅读书籍的良好环境是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不可缺少的条件。 首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舒服的阅读区。阅读区不要太大,但一定要是温馨的,让幼儿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与同伴一起阅读。其次,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图书。保证每位幼儿都有书可读,而且还要阶段性的更新,对于小班的幼儿可以提供一些塑料书、卡片书、翻折书等比较好操作又不容易坏的图书,让幼儿随时阅读,自由的取放图书。最后,要为幼儿构建特色化的班级环境。我们充分利用班级的各个活动空间,积极创设蕴含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营造有趣味性的阅读情境,努力构建特色化的班级阅读环境。 二、选择丰富有趣的阅读材料,让幼儿爱上阅读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我们要提供一些内容生动有趣、形象突出、图大字小、色彩鲜艳的图书,让幼儿通过阅读书籍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第 一,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图书。由于小班幼儿容易被人物夸张、动物拟人的图书所吸引,因此我们要选择一些画面清晰,人物形象逼真,人物突出,情节简单,背景不复杂并配有短句或词汇的单页单幅画面的大幅图书,这样幼儿更容易理解图书中的故事。 第 二,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图书。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他们根本就不爱阅读,发给幼儿的书,转眼间就变成了“望眼镜”,有的干脆把书撕掉,和看书比一下,他们更喜欢看电视,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因势利导把孩子爱看电视的兴趣转移到阅读中来,比如,最近幼儿迷上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只要一提到喜羊羊或是放喜羊羊的音乐,幼儿都会兴奋的讲个不停。我们就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在阅读区投入大量有关“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系列丛书,幼儿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恨好的激发。 第 三,我们要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在这个信息时代里,多媒体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凭借这些生动性、直观性的内容吸引幼儿注意力,诱发幼儿情感的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指导幼儿正确的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图书就像他们的玩具一样,正拿、反拿、颠倒拿等,在阅读活动中,要教幼儿认识书的封面与封底,教师先示范正确的翻书方法: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翻,拎住书本的小脚翻,看完一页再翻一页,一页一页地按顺序向后翻。这样经过反复练习,幼儿在独立阅读时学会了正确的翻书方法,还帮助幼儿建立起了页与页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增强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没有爱护图书的意识,很多幼儿拿到书都是随便折,要不就是把书卷成“望眼镜”,还有一些幼儿就直接把书撕掉,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爱护图书,在阅读之前,教师先让幼儿观看摆放好的图书,教师再做如何取放书的示范,然后请幼儿模仿练习取放书,阅读完后,教师还要带领幼儿一起整理图书,将书按大小分类摆放,并在图书架上做好记号。发现图书有撕破的地方,教师在全体幼儿面前,及时用胶条或者浆糊粘好,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的行为。同时,教师还要要求幼儿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保持一定的距离,养成正确的看书姿势。 四、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第 一,请家长走进课堂,亲身体验课堂的早期阅读氛围,感受与幼儿一起阅读的快乐。我们定期开展半日开放的教学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来阅读,同时请专家来园给家长讲有关早期阅读的讲座,让家长知道早期阅读教育更应该注重阅读,而不是简单的识字。 第 二,营造家庭氛围,使幼儿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而喜欢读书。教师有意识地让家长在家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如:睡前讲故事;每天在固定时间与幼儿一起阅读;还可以让家长给家庭中的物品做一些名称标记,如:“电视机”、“电冰箱”、“消毒柜”等,并为幼儿提供一些适合其年龄特征的图书,并设置专门的小书柜。 总之,对于刚接触阅读的小班幼儿来说,我们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把握良好时机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和指导,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把阅读和愉快的体验联系在一起。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让我们更加关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为幼儿未来成长奠定基石,使他们终身受益于阅读书籍给其一生带来的福祉吧!

⑷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有哪些特点

量小,内容有趣,重复,可以玩

⑸ 如何开展小班中班大班的早期阅读活动

已有研究表明:早期阅读不是机械地看书,而是幼儿调动内部信息去观察,理解视觉所及的信息内容。对幼儿而言,他所能解读的符号信息,存在于他的学习、游戏、生活之中。因此,凡是摄入孩子眼帘的视觉符号,孩子解读的过程就是阅读。 然而如何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阅读的习惯,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方式,使幼儿喜欢阅读、快乐阅读?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 首先,我先了解小班幼儿阅读的现状是什么?他们有哪些阅读特点和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 第一,幼儿不了解图书的结构,阅读的盲目性大。有的幼儿会把一本图书一会翻到前一页,一会翻到后一页,不知道看什么;有的幼儿从书的最后一页翻起;甚至有的幼儿倒着拿书看。这些现状说明幼儿对图书的结构不了解,没有掌握阅读的方法,只是满足翻书的动作。 第二,幼儿不了解图书的用途,爱护图书的意识薄弱。特别是男孩子常常会把图书当玩具摆弄,一会把图书卷起来当望远镜,一会儿把图书向上抛接着玩,这样不仅影响阅读角读书的氛围,还容易损坏图书。 第三,幼儿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不会捏着书角一页一页轻轻翻,而是折起书面使劲翻,这样很容易在书面上留下印痕,时间长了书页就容易掉下来。有的看完书就会随意乱丢,不会放回原来的地方。甚至还有争抢图书、乱涂乱画等不良的阅读习惯。 第四,幼儿认知经验少,观察理解能力弱。因为小班孩子生理心理发育还不完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的,对事物的理解是表面肤浅的。如果幼儿拿到的是内容复杂,人物众多的图书,他们就会随意翻看,甚至手在翻书,眼睛却看着别的地方。说明孩子不能理解其中的内容和情节,因此阅读的兴趣不高。 第五,幼儿缺少阅读方法,观察的目的性不强。没有和大人共同阅读经历的孩子,常常会拿着书不知道干什么,可能翻两下就离开了。如果这本书是老师和孩子一起阅读过,是孩子熟悉的内容,他们就会反复阅读,甚至边看边讲故事情节、对话等等。所以,要让幼儿有阅读的兴趣,首先要让幼儿知道看什么,怎么看,了解故事情节后,他们会更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了解到小班幼儿这些阅读现状后,我便开始着手研究如何结合小班幼儿的阅读特点合理设计阅读活动,引发阅读兴趣,初步养成阅读习惯。通过实践,我觉得开展小班集体阅读活动,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 关注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在没有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前受到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小班集体阅读活动中首先要关注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让幼儿把图书当朋友,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爱护图书的意识。 那么,小班孩子要养成哪些阅读习惯呢? 1、能有轻轻的、有顺序的一页页翻书。 2、学习正确拿书、取放图书的方法。 3、能安静阅读图书。 4、学习正确的阅读姿势。 5、初步养成按大小归类摆放图书的习惯。 我们如何在集体活动中养成幼儿这些习惯? 1、巧用标识,配上儿歌,养成翻书习惯 标识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且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在图书的右下角做好小圆点的标记,然后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翻书方法。 例如在阅读小熊系列故事《散步》这一故事时,我设计了一本大图书,在教师的大图书和幼儿的小图书的右下角我都贴上了红色的小圆点。在认识了封面上的人物后,我边提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边示范:我们“捏住小圆点,轻轻翻一页”。让幼儿初步了解捏住小圆点翻图书的方法。在翻第二页时再提示:“找到小圆点了吗?在哪里?”帮助幼儿关注到页面右下角圆点这一标记,然后再示范边念儿歌边翻书页。当翻第三页时教师继续引导:“怎么翻到下一页呢?”就有个别幼儿会说:“捏住小圆点,轻轻翻一页”。这时就请这名幼儿来示范,同时还能检验幼儿是否能做到轻轻翻。当再次翻书页时请全体幼儿一起来边念儿歌边模拟翻书动作。这样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和教师小步递进地引导,让幼儿学习了翻书的正确方法。 2、教师示范、幼儿模仿、养成取放图书的习惯 小班孩子的活动需要老师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情绪、情感,来调动和激发起幼儿的情绪情感,积极投入活动。因此教师在让幼儿学习取放图书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当成小班的孩子,利用小班孩子会将各种物体想象成有生命的事物这一特点,我就将图书比作图书宝宝。比如在《散步》阅读活动中,到了幼儿自主阅读环节,我边拿出小图书亲一亲封面、摸一摸封面上的小动物书,边示范说:“书宝宝,我爱你,今天我要和你一起学本领哦。”教师的这一举动会引发起幼儿的兴趣,教师接着问:“你们爱图书宝宝吗?”孩子们会齐声回答:“爱。”老师继续示范:“那么在翻看图书宝宝时应该怎么样?”“轻轻地翻。”“不要弄疼它。”“对,看好以后还要将图书宝宝送回家。把图书合起来,放回原来的地方。”教师的情感投入将幼儿引入情境,激发起幼儿爱图书的情感,在翻看图书时他们就会模仿教师的动作亲一亲、摸一摸,捏住小圆点、轻轻翻一页,在模仿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形成了取放图书、爱护图书的意识。当每次活动老师都强调这一要求时,便能逐步养成幼儿取放图书的习惯。 3、音乐渲染、营造安静阅读的习惯 音乐在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方面有其独特的魅力,因此在幼儿阅读的时候我会配上一段与阅读内容相适宜的乐曲,能够让幼儿在音乐的萦绕下静心阅读,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体会和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当音乐结束时,也是提醒幼儿阅读结束的信号,孩子们就会将图书轻轻合起,面向老师,来交流自己阅读后获得的信息、体会。而这一习惯的养成也是需要教师在每次活动中巩固运用,让幼儿将音乐这一信号与自己的行为形成关联。 我们都知道,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长时间的巩固练习,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因此,在集体活动中让幼儿学会翻书、取放图书、安静阅读的方法后需要在阅读区、日常阅读活动中继续帮助幼儿练习巩固,久而久之便能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关注幼儿阅读方式的转变 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直观性的,喜欢将自己想象成童话世界里的动物、植物甚至是一个物品,只能理解比较简单的情节和比较表面的含义,所以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教师的活动设计就要关注幼儿阅读方式的转变。 (一)转变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幼儿的感官,主动参与故事的阅读 1、运用动作模仿,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早期阅读重在对画面、情节、语句的理解,对于认知经验还比较少的小班幼儿来说,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运用肢体动作来帮助他们体验、理解故事情节,是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很有效的方法。 比如在阅读《怪汽车》的故事时,孩子们听到了两个词语“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我问:“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是什么意思?”,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不知道怎样回答。于是我调整问题“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是什么样子?谁来做做看?”孩子们纷纷举手,西西上来做了一个用手擦汗的动作,又做了不停喘气的动作。通过幼儿的动作,可以看出孩子对这两个词语是能够理解的,只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所以当遇到孩子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词语,可以让幼儿通过动作来表现,对小班孩子,特别是小年龄的孩子是非常有效的。 2、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在阅读活动中,让孩子参与到故事中,一起来说一说、做一做、学一学不仅能激发和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更能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同时又很符合小班孩子学习的特点,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中增强幼儿阅读的兴趣。 比如:在阅读《小熊洗澡》的故事中,我提问:“洗澡要洗哪里?”孩子们都非常有经验“洗头、洗身体、洗脸、洗屁股……”说了很多,但孩子们并没有觉得有趣,于是,我说:“我是小熊,谁是我的好朋友?”孩子们纷纷举手说:“我是小鸭、,嘎嘎。”“我是小青蛙,呱呱。”……“好,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洗澡吧。”于是,孩子们和我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洗澡的动作。“我们先洗哪里?”“洗头!”“再洗哪里?”“洗脸!”“小脸洗干净了没有?”“洗干净了!”“再来洗洗屁股”……通过角色模仿,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课堂的气氛也活跃起来,“洗好澡”以后孩子们就非常想知道接下来小熊做了什么。 当老师的角色转换后,在孩子的眼里,老师不止是老师,更是和他们一起学习的玩伴。对小班孩子来说,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的是同他们一样真心投入情境的“故事角色”。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模仿动作,还可以模仿角色对话、再现故事情节,能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以及角色之间的关系。 3、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幼儿内化故事内涵 有些故事内容是具有人物心理变化的,仅仅让幼儿对画面的解读、理解还是不够的,更需要创设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一下,才能真正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比如《好朋友》这一阅读内容讲述了一个害羞的小狸猫,想和大家一起玩,可是因为胆小,始终开不了口。当看到同伴们一个接一个地加入玩沙的队伍,终于鼓足勇气大声说出了“我能和你一起玩吗?”,最后它和大家一起开心地玩起了沙。在活动中,通过集体阅读和幼儿的自主阅读,孩子们了解了这一故事情节,知道了要和同伴玩,需要大胆说出:“我能和你一起玩吗?”这一愿望。但这些还只是孩子认知层面的理解,并没有与生活经验相融合。于是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我创设了生活情境,出示了各种孩子们带来的玩具,将故事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链接,当我提出:“如果你想和同伴一起玩玩具,你应该怎么做呢?”“要跟同伴说‘我能和你一起玩吗?’”,孩子们便在情境中尝试运用这一方法,体验故事中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二)转变注重认知的提问为注重能力培养的提问,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我们以往的故事阅读活动常常是教师讲一段故事后提问:“你们听到些什么?他们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在活动最后提问:“通过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这些偏认知经验的提问,引导幼儿关注的是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而忽略了对幼儿观察、解读、想象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我转变以往的提问方式,来引导幼儿理解画面,对画面上空白点进行解读和想象,积累阅读方面的经验、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的能力。 比如,在阅读《谁的救生圈》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先出示了背景图,让孩子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到河边可以做些什么事?”然后出示了主要人物小猫,请幼儿猜一猜:“它到河边来干什么?”有的说它来捉鱼、有的说它来玩、有的说它来钓鱼。我继续追问:“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幼儿说:“我看到它身上背着钓鱼竿。”通过老师的提问、追问来帮助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思考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接着,我又出示救生圈,但我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这是什么,而是将图片反过来,让幼儿根据图片形状猜一猜“这是什么?”有的说这是面包圈、有的说这是呼啦圈、有的说这是饼干,也有猜这是救生圈。当我将图片反过来,孩子们都高兴地叫起来,“这是救生圈。”一个小小悬念的设计,不仅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更激发了幼儿积极思考,进行相关事物的联想。接着我又提问:“小猫看到这个救生圈会怎么说呢?”“听!它碰到了谁?它会怎么问小鸭?小鸭会怎么回答?”通过问题链的设计来帮助幼儿进行观察和思考。 所以在早期阅读活动中,老师的提问设计是非常关键的,转变提问的方式也就转变了幼儿的思维方式,这就需要教师读透教材,了解学习对象的已有经验,通过设计开放式的提问来锻炼和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 (三)转变阅读活动中都由教师带领着阅读的教学模式,将幼儿的自主阅读与集体阅读相融合 我们常常以为小班孩子认知经验少,能力比较弱,所以阅读活动都要靠老师提问来引导幼儿观察,自主阅读是到了大班孩子才能具备的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班孩子也有自己的认知经验和对画面观察理解的方式。于是,我尝试在设计集体阅读活动的中融入幼儿自主阅读的环节,转变集体阅读活动中都由教师带领着阅读的教学模式,试图将幼儿的自主阅读与集体阅读相融合。 比如:设计阅读活动《散步》时,就运用了集体导读和幼儿自主阅读想结合的方式。在解读了大图书的封面和扉页后,我便让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孩子们不仅看到了有哪些动物出来散步,还观察到它们散步的方式不同:小鸭子是一个跟着一个走,青蛙是蹦蹦跳跳在散步,小鸟是飞着散步的;有的还会边看边数有几只小鸭子、几只青蛙跟着妈妈在散步;甚至有个别幼儿还发现了天气的变化:刚开始画面上还有一条条白线,当小鸟出来散步时白线没有了,说明雨停了。说明小班孩子是能够理解与他们认知经验相符的故事情节和图符的,他们的阅读能力有时超出我们的想象。 接着,我就将幼儿的个体经验,通过提问串连起来,同时推进幼儿进一步观察和思考。比如当幼儿说:“我看到小鸭在散步。”我便追问:“除了小鸭来散步,还有谁也来散步?”这个问题重点在于引发孩子关注绘本中出现的不同动物,是对孩子在泛读过后的阅读记忆的一个考验。 又如:当停留在狗妈妈和狗宝宝散步的画面上时,我设计了一系列更加细化的问题 “跟着妈妈散步的心情怎么样?看看小狗宝宝,你觉得它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它们很开心的?那么还有哪些动物朋友也觉得散步很开心呢?你是怎么看出的?” 因为细节观察是小班阅读观察的难点,这一组问题是引导孩子关注画面细节的问题,通过提问,让小班孩子开始关注画面人物的表情以及理解不同表情代表的相同含义,对小班孩子阅读经验的积累是很有帮助的。 这样建立在幼儿自主阅读基础上的阅读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更加大,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更有效,也能让老师了解到不同幼儿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在实践中我也发现,这样的阅读活动对老师的教育机智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要处理好集体阅读与幼儿自主阅读的关系,我们要做到: 1、 选择符合小班幼儿认知经验的阅读内容 小班幼儿年纪小,尚未达到凭借书面文字阅读阶段,他们所面对的是大量的图文并茂或以图为主的读物,鲜艳的色彩,有趣的画面能最快闯入幼儿视野,使之产生持久兴趣。因此我选择教材的依据是:画面情节简单有趣、人物生动形象、语句短小有韵律,符合小班孩子认知经验的图书。在题材的选择上情节要简单、人物要清晰、内容要有趣。 2、 教师要吃透教材,解读幼儿已有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活动前教师要读透教材,了解幼儿能此阅读内容会看些什么,能读懂些什么,哪些内容和情节是幼儿阅读的挑战点,针对幼儿阅读的难点设计教学方法和解读的策略。这样对幼儿的自主阅读做活动前的“预判”,才能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有条不紊,机智应对;才能避免“心中没底”,随着幼儿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或被幼儿现场出现的问题弄得手足无措,失去了集体阅读中融入幼儿自主阅读的意义。 3、根据幼儿阅读水平,选择适宜的阅读内容作为阅读重点 小班幼儿注重观察单幅画面上的内容,而对单幅页面上人物的关系以及每幅画之间的关系无法理解。有的阅读内容虽然情节简单,但故事中会整合很多内容,比如小熊故事绘本《散步》,一条主线是许多动物妈妈带着动物宝宝出来散步,它们都有各自散步的方式;另一条主线是小熊由于天下雨不能出来散步而不开心,到天晴开开心心和妈妈一起出来散步这一心理变化。根据幼儿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将同一阅读内容设计成系列活动,让幼儿将故事读懂、读透,发挥出读本的最大价值。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我觉得:早期阅读不仅仅是教学形式的转变,更是教育者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前的看图讲述、讲故事等活动都是老师讲,孩子听,重点是对词语、句式等语言技能的掌握,而我们研究的早期阅读是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幼儿内在系统,让幼儿主动地观察、理解、思考、解读,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获得认知经验、情感体验和能力思维的发展。喜欢看书,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孩子来说是终生受益的。因此教师要关注集体阅读活动中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方式的转变,尽早引导孩子步入书籍的海洋中,让图书成为孩子终身学习的伙伴。

⑹ 幼儿园如何开展早期阅读活动

一、幼儿园为孩子创设适宜阅读的环境
《指南》中要求,“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幼儿园应当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幼儿早期阅读要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的放矢的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摆放在幼儿易于取放的地方,让幼儿自由的选择阅读;要设立图书馆、绘本馆,每班设立阅读区,在大厅等公共区域布置书架、图书、小沙发、坐垫等,供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为他们随时随地创设阅读的条件。
二、引领阅读
园领导引领阅读。园领导要定时给老师、孩子们买书,每逢节日开展赠书活动,对优秀书籍进行导读,让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教师要引领幼儿、家长阅读,向他们推荐一些优秀书目。形成园领导 教师 孩子、家长的辐射圈,全园上下共阅读。
师幼共读和自主研读。领导向老师们、老师向家长、孩子推荐共同阅读书目,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帮助家长选择适合各年龄段孩子阅读的书目,形成阶梯阅读书目,大家根据阶梯阅读书目自主选择,认真阅读,从而改变自我。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在读书沙龙中分享提升。通过组织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幼儿读书沙龙活动、家庭读书沙龙活动,让大家交流、分享,促进阅读活动的开展,让大家读有所得、读有所用。
开展书香家庭、书香班级等各类评比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陪孩子一起阅读,天天坚持亲子阅读,既有利于养成孩子阅读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又有利于增进亲子感情,对孩子的认知及情绪的健康发展十分有效。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学、汉。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每个班级通过阅读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评比,人人都积极争创书香家庭、书香班级,让孩子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感。
通过幼儿园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带动一个个家庭的阅读,由一个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阅读,带动全民阅读,读出我们民族的希望与进步,读出我们国家的强大与繁盛!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