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班数学《图形的变化》课后反思
在北师版六年级上册的图形变换教学中,又一次让我体会到教法的小小改进,就能带来有效教学的喜悦。
在教《图形的变换》之前,我认真研读了教材的内容和目标: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旋转或对称变化的过程。我想这个目标的实现不难。考虑到这些变换过程单考图和讲解是抽象,我设计为先用flash的动画给学生展示平移、旋转和对称三种变换的概念,再归纳要点,然后让学生观察图,解释各变换方法和过程。
板书:
1、平移----点
2、旋转----点、边
3、对称-----对称轴
板书完后,再让学生看图,并解释说明各种变换过程,接着做练习。
效果证明,这是一堂沉闷的练习课。任凭我在讲台上一边讲解,一边近似疯狂的手势比划,部分学生的目光还是还是迷茫,对图形变换过程的表达条理很乱。从教室出来,我像打了败仗的将军。
怎么办?我不得不重新研读教材。教学目标还是一样:能有条理地标到平移、旋转及对称变换过程。但教材没有给出这三种变换的具体方法,只是让学生去动手感悟、体会这些变换。联系到这些,我发现我忽略了几点:1、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变换过程。2、没有引导学生具体地把这三种变换的关键要素找出来(五年级时已经强调了整个图形的平移其实是这个图形中的每个点都在平移,所以抓住其中一点的位置来看)。
针对以上两点,我设计了第二节练习课的教学方案:
1、具体化三种变换的要素:
平移:向上/下/左/右,平移了多少格
旋转:以哪个点为中心,原图的哪个部分顺时针/逆时针旋转了多少度。
对称:以哪条直线作为对称轴,哪部分图做对称变换。
2、画图演示:把图形变换过程的每个步骤详细画出来,让学生理解每种变换方法,强调分步说明变换过程。(附图)
3、剪图演示:在方格纸上画图,剪出要变换的图形,按照图形的变换步骤,动态地投影图形的变换过程,让变换过程更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按这三点思路上完第二节课后,学生不仅能真正理解了平移、旋转、对称的变换过程,而且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
回想《图形的变换》前后两节的教学设计和效果,给我的启发是:
1、要深刻地分析教材的重难点:前一节课只是引导学生三种变换跟点、边有关,后一节更详细地分析图形变换的中心点,对称轴的作用,更准确地把握了教材的重难点。
2、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一节课中,我选取的flash课件时效性不够,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变换过程,忽略了生活实例与实物操作。第二节我用方格纸描绘图形的每一步变换,并用文字注释每一步的变换方法。为了加深理解,我剪出与题目大小一样的小纸片,演示图形的变换过程。
3、还课堂于学生:这堂课如果提前布置手工作业,让学生课前剪好教材和练习中的图形,在课堂中亲自操作变换过程的话,课堂的气氛会更活跃,学生也能在动手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图形变换的要素。
❷ 怎样将大班教案对称图形课上得有意思
漂亮的花来边 教学目标: 1.认知源花边是图形的重复廷伸; 2.培养学生折、剪、贴、画、印等动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创造意识,体验花边图案的美感; 4.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花边图案的。
❸ 如何跟大班幼儿将对称与不对称的区别
大班幼儿幼儿分很多种,嗯,大班的就是指的是这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年龄他都竭尽嗯,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右耳呢,他是算嗯,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都涵盖在内,幼儿的范围比大白的范围要广。
❹ 如何让大班小朋友理解对称的意思 越详细越好 我要设计上一节手工课,引导他们剪出各种对称图形
一个圆,把他折起来,他们能完全重合,告诉他们,这就叫对称,然后玩游戏,让孩子例句图形,让另外一个孩子回答,这个是不是对称的.多玩几次,他们就知道对称的意思了.
❺ 大班教学反思有趣的明信片
活动设计的反思:
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专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属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如今有了首席备课人,但设计的活动思路不属于自己,要使这活动尽量减少纰漏,那就精心的构思活动方案,琢磨活动过程,把握每个活动中每个环节,活动后进行反思。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总觉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应手去实施,因此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