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案大全 >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教案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教案

发布时间:2021-01-03 10:25:43

Ⅰ 老师上课数学教育活动设计如何更好的组织幼儿语言

培养幼儿说话的标准

Ⅱ 如何撰写幼儿园数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数学领域目标、要求的解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数学教育列入科学领域,使数学学习和对自然界的探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它为我们点明了:幼儿对数学的认识是以对具体事物的探究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的,数学知识必须通过幼儿自身与物体、与外部世界直接地相互作用,在活动中自我建构。 从目标定位来看,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关注的是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情感和态度,重视在认知活动中发展积极的情感、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从内容和要求的变化上看,数学教育应扎根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从幼儿现实生活中去挖掘教学赖以展开的资源,幼儿通过亲身的经历、感受、体验来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数学课程的核心。 新《纲要》的这种表述使我们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首先,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幼儿认识周围环境、表现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科学方法。 其次,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宗旨是引导幼儿学习生活中的、能在生活中应用的数学。(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第三,“生活中的数学”可以理解为“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通过幼儿的现实生活,引导幼儿对生活和游戏中的现象用数学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强调数学是一种探究工具) 第四,“生活中的数学”关注幼儿对生活和游戏的观察与理解、关注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关注幼儿对数学基本知识在实际活动中的运用。 基于对《纲要》的深刻解读,许多幼儿园教师对如何开展优质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作了积极的探索,例如试图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增进幼儿对数学探究的自主性,尝试投放较多的材料供幼儿操作,等等。教师也经常借助专业性的教学策略和智慧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将数学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以此来组织数学教学活动。这种“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充满“数理逻辑”的“生活情境”(包括生活事件、生活材料及其相互关系等),让幼儿以“数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防止数学内涵的流失;另一方面又强调让幼儿在“解决生活事件的冲突与矛盾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情趣,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同时帮助幼儿积累探究经验,避免数学学习的机械化。 “生活化”兼顾了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原则与应用原则。引领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和游戏中运用数学,这是我们已经拥有的共识,也是我们一直努力想要达成的目标。 二、关于幼儿数学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有:数学教学活动,活动区中的数学活动,数学游戏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 一、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价值 1、什么是教学­ 所谓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质。从教学的规定性要求看,“教学”活动应具备三方面特征: 首先,“教学”既有“教”,又有“学”。它包括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第二,它是由教师发起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它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教”不仅意味着向学习者“传递”知识和技能,“教”还包括着改变学习者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根据以上所述,教学应是由教师发起的,旨在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的师生共同活动。 2、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依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状况及幼儿的兴趣、需要,制定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考虑并制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带有预成性的特点。 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或更改教学计划中的某一环节,但就整个计划来说,一般是不会作大的变动的。 (2)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教师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往往会对幼儿的兴趣、需要有所忽略或注意不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的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化的特点,能较好地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幼儿自己的需求,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策略。 例如,小班幼儿学习将动物与其相应食物匹配这一内容时,教师创设了《梅花鹿请客》这一游戏情境,在游戏中,“主人”梅花鹿请小朋友帮助他,给每位“客人”(请来的小动物)送去它爱吃的食物。当幼儿看到教师出示的梅花鹿请来的客人——各种动物(玩具)及其食物,立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幼儿愉快地、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知道了每种动物爱吃哪种食物,学习着用一一对应的摆放方法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幼儿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 又如小班活动(可爱的小瓢虫),教学目标是“排除颜色、排列的干扰点数5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进一步构建等量对应、数量对应的数学经验,老师通过创设“为小瓢虫找朋友”、“请瓢虫吃苹果”的情境,引导小班幼儿在“和瓢虫做朋友”、为瓢虫宝宝摘苹果”、送瓢虫宝宝回家”等一系列的情境游戏中进行操作和表达,把幼儿的学习活动变成情境性游戏,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一般为教师组织、并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常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集体活动形式有利于教师对幼儿数学学习的直接指导,帮助幼儿归纳、整理其获得的一些零散的、片断的数学经验,使其能建构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并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集体活动形式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影响。 (二)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维果斯基曾指出:“发展来自合作……发展来自教学—这是基本事实……,”“组织得当的儿童教学,会导致儿童智力的发展,会引发一系列在教学之外根本做不到的发展过程。”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的对幼儿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幼儿对事物数量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虽能获得很多的数学经验,如对物体数量、形状特征的认识,但幼儿获得的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星的、片断的,有时甚至是表面的,不能使幼儿感受到数概念的本质属性。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的情境,提供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将物体的数量、形状特征,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鲜明的凸现出来,使幼儿能注意到物体的这些特征,感受到蕴含于物体中的数量关系,或者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物体的数、形特征和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幼儿数概念的建构。 例如,幼儿学习按帽子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首先他们仔细观察搜集来的各种帽子(共7顶),比较、区分这些帽子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如果按颜色分,红色有3顶,黄色2顶,白色2顶;而按帽子的式样分,鸭舌帽有2顶,有帽沿的有2顶,带绒球的有2顶,装饰帽有1顶,同时他们还发现这些帽子还可以按其制作材料、按其功能来分。这样的学习经验,使幼儿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并能按其不

Ⅲ 幼儿园怎样开展数学活动园本培训活动方案

一、本园情况分析: 我园现有教师14人,有4人大学本科毕业,6人大专毕业,4人正在参加本、专科的函授学习或自考;现任教师中教龄最短的XX年,最长的24年,教师的工作经验较丰富,但个体的业务能力还参差不齐。建园四年来在园本培训方面我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二、教师培训。 (一)目标:通过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业务学习、外出参观、课题研究、基本功考核等多种渠道,并以业务培训为基本形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及个人业务素质。 (二)教师培训措施: 1.开展园本教研,实现教师专业上的共同成长。 每位教师都是活生生的个体,都具有不同的能力和个性,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他们需要一个能施展才华发挥能力的平台。本学期我园将把教研活动内容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再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进行一定的程度的碰撞、分享,这样的形式对提高老师的教育行为、提升老师的教育理念最有帮助。而年级组的集体备课,能更为有效地促进参与进来的所有教师都能获得新的认识,并在未来的实践中做出新的尝试,进而促进她们实现专业上的共同成长。所以说园本教研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构筑一个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平台,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主渠道。 2.园本教研的方式 (1)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园内的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已形成制度。通过课题交流互动的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及探讨,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研究,帮助老师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2)进行专题研究实践。我园本学期加入了省级德育课题的研究,重点研究幼儿的习惯培养,研究课题为“好孩子,好习惯”。为使课题研究能落到实处,也为了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执教水平,我们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验研究,组织老师定期进行教学实验与研讨,使课题研究稳步向前发展。 (3)观摩研讨。由教师们与业务园长商讨进行教学活动观摩,时间、内容由老师在学期初就敲定,业务园长再组织全园教师观摩,并让教师自评、互评,形成一定的共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培训方法,让教师把学到的理论运用于评析中。老师们在活动中要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还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老师独立思考、反思教学。 (4)坚持开展师徒弟结对、岗位练兵活动。教师们从自身实际出发,选定师傅,商定培训计划,以师带徒,全面提高全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业务评优,为青年教师提供互相学习的良好机会,通过交任务、压担子,放手让更多的青年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使她们较快获得实践经验,迅速成长为幼儿园的骨干教师。 (5)创造机会让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听讲座。要为教师提供多种学习机会,让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或接受先进的理论,或参观其他的实验园,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6)创造一切条件对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本学期我园进行幼儿“早期阅读”的教学实践,对于这个新的教材,我们将通过“头脑风暴会”“教学沙龙”等促教师们探索其教学手段及方法。此外,我们还将进行课题实验研究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美术新画法培训等,以真正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7)踩实教师基本功的培训。本学期将改变以往每月做基本功作业的做法,在园内设立教师基本功作业展示窗,每学期展示教师各项基本功作业一次,以点带面,促进教师自身培训积极性提高。 (8)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以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迅速向大专化、本科化发展。每位教师每年要完成继续教育任务,要求教师利用时间自学幼儿教育理论,做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Ⅳ 如何理解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华师作业

一、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价值 1、什么是教学­ 所谓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质。从教学的规定性要求看,“教学”活动应具备三方面特征: 首先,“教学”既有“教”,又有“学”。它包括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第二,它是由教师发起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它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教”不仅意味着向学习者“传递”知识和技能,“教”还包括着改变学习者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根据以上所述,教学应是由教师发起的,旨在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的师生共同活动。 2、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依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状况及幼儿的兴趣、需要,制定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考虑并制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带有预成性的特点。 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或更改教学计划中的某一环节,但就整个计划来说,一般是不会作大的变动的。 (2)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教师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往往会对幼儿的兴趣、需要有所忽略或注意不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的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化的特点,能较好地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幼儿自己的需求,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策略。 例如,小班幼儿学习将动物与其相应食物匹配这一内容时,教师创设了《梅花鹿请客》这一游戏情境,在游戏中,“主人”梅花鹿请小朋友帮助他,给每位“客人”(请来的小动物)送去它爱吃的食物。当幼儿看到教师出示的梅花鹿请来的客人——各种动物(玩具)及其食物,立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幼儿愉快地、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知道了每种动物爱吃哪种食物,学习着用一一对应的摆放方法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幼儿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 又如小班活动(可爱的小瓢虫),教学目标是“排除颜色、排列的干扰点数5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进一步构建等量对应、数量对应的数学经验,老师通过创设“为小瓢虫找朋友”、“请瓢虫吃苹果”的情境,引导小班幼儿在“和瓢虫做朋友”、为瓢虫宝宝摘苹果”、送瓢虫宝宝回家”等一系列的情境游戏中进行操作和表达,把幼儿的学习活动变成情境性游戏,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一般为教师组织、并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常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集体活动形式有利于教师对幼儿数学学习的直接指导,帮助幼儿归纳、整理其获得的一些零散的、片断的数学经验,使其能建构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并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集体活动形式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影响。 (二)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维果斯基曾指出:“发展来自合作……发展来自教学—这是基本事实……,”“组织得当的儿童教学,会导致儿童智力的发展,会引发一系列在教学之外根本做不到的发展过程。”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的对幼儿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幼儿对事物数量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虽能获得很多的数学经验,如对物体数量、形状特征的认识,但幼儿获得的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星的、片断的,有时甚至是表面的,不能使幼儿感受到数概念的本质属性。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的情境,提供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将物体的数量、形状特征,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鲜明的凸现出来,使幼儿能注意到物体的这些特征,感受到蕴含于物体中的数量关系,或者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物体的数、形特征和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幼儿数概念的建构。 例如,幼儿学习按帽子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首先他们仔细观察搜集来的各种帽子(共7顶),比较、区分这些帽子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如果按颜色分,红色有3顶,黄色2顶,白色2顶;而按帽子的式样分,鸭舌帽有2顶,有帽沿的有2顶,带绒球的有2顶,装饰帽有1顶,同时他们还发现这些帽子还可以按其制作材料、按其功能来分。这样的学习经验,使幼儿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并能按其不同特点进行分类计数。 2、通过幼儿与材料之间、师幼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互、交流、对话,有助于帮助幼儿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学习经验。 首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幼儿与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对话。在反复操作、探索中,幼儿感受和发现材料数量、形状特征,感受和体验蕴含其中的数量关系,同时幼儿还会根据新的发现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小班幼儿在一次按作业单上的圆点数量给苹果涂色的活动中,作业单的圆点是3点,苹果有5个,按作业要求他只能给3个苹果涂色,可他很喜欢给物体图颜色这样的活动,于是将所有的苹果都涂上的颜色。完成作业后,他发现他多涂了2个苹果,怎么办?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在3个圆点后面又涂上2个圆点,5个圆点和5个苹果是一样多的。这样问题解决了,他显得很高兴。 其次,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对话,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方面。例如,教师提供1元、2元、5元钱若干,要求幼儿从中拿取5元钱,怎样拿取,有多少种拿取方法?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讨论、猜测拿取5元钱的方法,然后让幼儿实际操作,并建议幼儿将每一种方法记录下来,最后可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猜测、实际操作和相互交流,幼儿学习和掌握了拿取5元钱所有不同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交流,帮助幼儿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学习经验。这种引导有多种方式,有时只是引导幼儿感受一种现象,一种关系,以引起幼儿对这种现象、关系的注意;有时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做法,是为了让幼儿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有多种,或者是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而有时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做法后,还需引导幼儿对各种想法、做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感受到哪种方式、哪种做法比较好。 3、为全体幼儿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直接指导,向全体幼儿施加影响。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不仅向幼儿进行了初步的数学启蒙教育,而且幼儿通过与物、与人的相互作用,其身心都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当前,我们相当一部分幼儿园,班级儿童人数比较多,各方面条件还不十分理想,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帮助他们获得一些粗浅的、必要的数学知识,建构起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是非常必要,同时这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一项有力的积极措施。

Ⅳ 幼儿园数学认知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数学领域目标、要求的解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数学教育列入科学领域,使数学学习和对自然界的探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它为我们点明了:幼儿对数学的认识是以对具体事物的探究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的,数学知识必须通过幼儿自身与物体、与外部世界直接地相互作用,在活动中自我建构。 从目标定位来看,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关注的是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情感和态度,重视在认知活动中发展积极的情感、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从内容和要求的变化上看,数学教育应扎根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从幼儿现实生活中去挖掘教学赖以展开的资源,幼儿通过亲身的经历、感受、体验来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数学课程的核心。 新《纲要》的这种表述使我们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首先,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幼儿认识周围环境、表现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科学方法。 其次,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宗旨是引导幼儿学习生活中的、能在生活中应用的数学。(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第三,“生活中的数学”可以理解为“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通过幼儿的现实生活,引导幼儿对生活和游戏中的现象用数学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强调数学是一种探究工具) 第四,“生活中的数学”关注幼儿对生活和游戏的观察与理解、关注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关注幼儿对数学基本知识在实际活动中的运用。 基于对《纲要》的深刻解读,许多幼儿园教师对如何开展优质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作了积极的探索,例如试图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增进幼儿对数学探究的自主性,尝试投放较多的材料供幼儿操作,等等。教师也经常借助专业性的教学策略和智慧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将数学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以此来组织数学教学活动。这种“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充满“数理逻辑”的“生活情境”(包括生活事件、生活材料及其相互关系等),让幼儿以“数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防止数学内涵的流失;另一方面又强调让幼儿在“解决生活事件的冲突与矛盾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情趣,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同时帮助幼儿积累探究经验,避免数学学习的机械化。 “生活化”兼顾了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原则与应用原则。引领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和游戏中运用数学,这是我们已经拥有的共识,也是我们一直努力想要达成的目标。 二、关于幼儿数学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有:数学教学活动,活动区中的数学活动,数学游戏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 一、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价值 1、什么是教学­ 所谓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质。从教学的规定性要求看,“教学”活动应具备三方面特征: 首先,“教学”既有“教”,又有“学”。它包括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第二,它是由教师发起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它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教”不仅意味着向学习者“传递”知识和技能,“教”还包括着改变学习者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根据以上所述,教学应是由教师发起的,旨在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的师生共同活动。 2、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依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状况及幼儿的兴趣、需要,制定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考虑并制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带有预成性的特点。 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或更改教学计划中的某一环节,但就整个计划来说,一般是不会作大的变动的。 (2)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教师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往往会对幼儿的兴趣、需要有所忽略或注意不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的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化的特点,能较好地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幼儿自己的需求,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策略。 例如,小班幼儿学习将动物与其相应食物匹配这一内容时,教师创设了《梅花鹿请客》这一游戏情境,在游戏中,“主人”梅花鹿请小朋友帮助他,给每位“客人”(请来的小动物)送去它爱吃的食物。当幼儿看到教师出示的梅花鹿请来的客人——各种动物(玩具)及其食物,立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幼儿愉快地、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知道了每种动物爱吃哪种食物,学习着用一一对应的摆放方法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幼儿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 又如小班活动(可爱的小瓢虫),教学目标是“排除颜色、排列的干扰点数5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进一步构建等量对应、数量对应的数学经验,老师通过创设“为小瓢虫找朋友”、“请瓢虫吃苹果”的情境,引导小班幼儿在“和瓢虫做朋友”、为瓢虫宝宝摘苹果”、送瓢虫宝宝回家”等一系列的情境游戏中进行操作和表达,把幼儿的学习活动变成情境性游戏,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一般为教师组织、并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常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集体活动形式有利于教师对幼儿数学学习的直接指导,帮助幼儿归纳、整理其获得的一些零散的、片断的数学经验,使其能建构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并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集体活动形式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影响。 (二)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维果斯基曾指出:“发展来自合作……发展来自教学—这是基本事实……,”“组织得当的儿童教学,会导致儿童智力的发展,会引发一系列在教学之外根本做不到的发展过程。”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的对幼儿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幼儿对事物数量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虽能获得很多的数学经验,如对物体数量、形状特征的认识,但幼儿获得的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星的、片断的,有时甚至是表面的,不能使幼儿感受到数概念的本质属性。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的情境,提供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将物体的数量、形状特征,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鲜明的凸现出来,使幼儿能注意到物体的这些特征,感受到蕴含于物体中的数量关系,或者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物体的数、形特征和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幼儿数概念的建构。 例如,幼儿学习按帽子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首先他们仔细观察搜集来的各种帽子(共7顶),比较、区分这些帽子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如果按颜色分,红色有3顶,黄色2顶,白色2顶;而按帽子的式样分,鸭舌帽有2顶,有帽沿的有2顶,带绒球的有2顶,装饰帽有1顶,同时他们还发现这些帽子还可以按其制作材料、按其功能来分。这样的学习经验,使幼儿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并能按其不同特点进行分类计数。 2、通过幼儿与材料之间、师幼之间,幼儿

阅读全文

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