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儿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以主题活动为主要活动模式,以分科教学和区域活动为辅助形式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至今,回首我们走过的道路,为我们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上的改革和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地时,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当下"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大策略"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明显趋势,要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就必须深刻挖掘幼儿园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化"概念模糊
我们一直在摒弃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尽管有幼儿园领导和部分老师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了"小学化"对幼儿成长的危害,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在理解上有偏差,导致在教育内容上也一律不准体现小学内容。其实我们反对的是小学化模式而不是完全小学化内容。比如在大班的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就穿插了一些数的认识、点数、数的分解等小学一年级的内容,关键是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知识以幼儿的形式教给幼儿,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摆一摆、玩一玩、动一动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中学习。所以我们应该清楚的理解反对"小学化"是反对灌输式、无游戏式、无可操作教具的小学化模式而不是教育内容。
二、只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忽视活动目标的实现
因为在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时我们经常会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所以导致老师本末倒置。在活动中老师们只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新颖性,不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点,忽视活动目标的实现。以中班科学"认识天气符号",活动中教师安排了幼儿听音乐感受不同的天气状态。由于幼儿缺乏对音乐的感知,一时难以快速地把听到的音乐与不同天气状态相匹配。因此,多数幼儿不会分辨,最后只好由老师告之答案。看是形式多样又新鲜,但是完全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这样的教学形式是无法达到活动目标的。
三、只关注幼儿的动手参与,未引导幼儿的思维参与,
动手是幼儿的活动模式之一,是激发幼儿参与兴趣的有效途径。有的教师只注重提供给幼儿大量的材料,而忽视在操作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参与,导致虽然参与动手活动了,但是无论在经验获得、成功体验和智能发展上都没有收获,也就是幼儿在知识、技能、情感上的三维目标没有完成。以大班科学探究活动"自制饮料"为例,老师在示范配制饮料、介绍了提供的操作材料如:果珍、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说:"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选用材料制作饮料。"操作时,小朋友们都在忙着动手将这个材料、那个材料放入杯中,会盲从性的选择,,忙得不亦乐乎,还不时地有孩子在品尝自制的饮料,有的送饮料给老师看,有的告诉老师自己的饮料很难吃。当老师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配制的?",竟没有一个幼儿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究竟在杯中放了多少的果珍、白糖、小苏打和柠檬酸。活动中,教师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孩子动手操作也忙得很乐呵,而在配制的过程中老师是让幼儿感知认识,还是获得经验呢?在整个操作活动幼儿是在忙于将面前的材料放入杯中,唯恐动作慢了让他人用完了,根本无心去思考怎样配制才好吃,无法去关注自己配制过程的变化,经验从何而获。是让幼儿体验成功吗?可是幼儿配制出来的饮料没有一个是可以让他自己连喝两口的。可见这样的操作活动看似幼儿动手操作了,并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仔细想想就要认真推敲这样的活动我们到底是让幼儿发展什么?所以我们在让幼儿动手参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引导幼儿思维的参与,让幼儿的智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四、只关注幼儿主体性,忽视教师的主导性
在幼儿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时更多关注幼儿主体性的实现。但是我们更要清楚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有效地引导幼儿才能最大化的实现幼儿的主体性。如大班"复习几何图形"教学活动,老师设计了"变魔术"这一操作活动即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变各种图形。操作前,老师:"下面请小朋友当魔术师,用这张纸变图形,看哪个小朋友变得又多又好。请小朋友拿起剪刀,开始变。"不一会儿,每个幼儿都剪出了好多图形。当老师请幼儿说说都"变"了哪些图形时,幼儿说的最多的是三角形,其次是梯形,正方形很少,长方形没有一个,而说不出名的碎片却占了相当一部分。教师如果在幼儿动手操作前和操作时进行适时的引导相信结果会很不同。
上一页12下一页
上一篇:小班幼儿的快乐建筑活动
下一篇: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最新课件下载
幼儿园中班多媒体科学: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多媒体美术《有趣的手指印画》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蔬菜品种多PPT课件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课件:大家的东西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大树妈妈PPT课件
幼儿园小班多媒体手指游戏《两只老虎》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铃铛说话PPT课件
幼儿园小班多媒体手指游戏《萝卜房》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谁在叫PPT课件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课件:我的小手变变变
『贰』 对幼儿园开展儿童文学欣赏课题的个人感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的。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增进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文学活动的多元价值功能。本学期,我园在“早期阅读”课题方面开展了以下的实践和研究:
二、为幼儿营造书香环境
将幼儿拉进阅读世界的第一步,是引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在爱读书前,先爱上读书的气氛。幼儿园的图书室、图书角、语言区就是为孩子营造自在、丰富、有趣的阅读环境,引领孩子成为爱书人的重要之处。因此,我们课题组专门为孩子布置了阅读区,周围放置着松软、卡通的靠垫,里面所有的书都放在幼儿伸手可及的、取放自如的地方。因为我们相信,多一个机会拿书,就多一个机会和书建立感情。在班级的区域活动中,也精心设计了“爱书吧”“快乐阅读吧”等活动区域,以开放的活动空间,吸引着幼儿。他们将自己家中最喜欢的图书带来,与同伴分享交流。在丰富班级图书内容的同时,也增进了孩子的相互交流,获取更多的阅读信息。图书角就在孩子身边,因此,晨间活动、饭后休息、游戏活动时,常常能看到孩子们手捧着书本的身影。久而久之,阅读活动成为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在不经意间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在布置区角、主题墙饰时,我们还有意识地贴上汉字。如,“童谣乐园”、“三只蝴蝶、“成语天地”,为孩子提供了图文并茂的操作材料、汉字卡、图卡等,让幼儿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对汉字的浓厚兴趣。
然而,一个好的阅读环境的组成,不止是一个地点和一本书。人,才是引导幼儿和书对话的关键。在阅读中,老师、家长,都可以成为阅读的引导人,在幼儿园我们要求老师引导孩子选书、看书、读书,在家里希望家长引导孩子发问、讨论、思考。只有将书和人的体验相联系,才能产生趣味和意义,才是阅读的最终价值。本学期我们还向家长发放了“亲子阅读倡议书”,希望家长们抽出时间与孩子共读,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二、将早期阅读活动渗透于园本课程等多领域
我们幼儿园开展的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课题,我们尝试将早期阅读也渗入到其它的课程领域里。如中班开展的“大家来看书”活动,我们收集了图文并茂的,比较适合孩子阅读的,有关童谣的系列图书,指导幼儿学习看书、翻书的顺序,及时纠正孩子出现的倒看、乱翻现象,提高阅读的基本技能。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亲子阅读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如本学期我们结合课题开展了“早期阅读”家长开放日活动,针对“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进行了专题讲座,还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向家长展示我们开放式的阅读活动。家长们回家后纷纷表示每天要抽出时间和孩子读故事,和孩子共同看书等等。我们还针对孩子的阅读、讲述情况开展了“我爱讲故事”大赛,孩子们认真准备,给我们大家展示了一个个有趣而生动的故事内容。这些配合措施,都为增强幼儿阅读的兴趣、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早期阅读不仅和语言教学活动有关,它同时也渗透在音乐、健康、科学等其它各个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如大班听完《三只蝴蝶》的故事后,老师创设了表演区,引导幼儿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孩子们在这种讲、演结合的阅读方式中,不但能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更能体验集体阅读和故事表演带来的乐趣。再如,大班学习唐诗、以及与数字有关的成语时,我们创设了“成语拼拼乐”、“图文一家亲”活动区,孩子们在拼拼、玩玩的情景下很快掌握了这些汉字。
总之,本学期我们通过 “自主阅读”、“师生共读”、“亲子导读”三结合形式的过程性研究,有效促进了幼儿、老师、家长的共同成长:1、幼儿的成长。我们采用了“感知理解——观察表述——体验创造”的途径和方法,让每个幼儿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善读、乐读、会读。在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中,幼儿汲取着儿童文学世界中知识的浸透、滋养,如“成语故事”中的哲理性、“童谣”朗朗上口的韵律美、“故事世界”中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在让幼儿感受真、善、美的同时,语言、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2、老师的成长。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老师也逐渐从以往“教师讲述、幼儿倾听”的口耳相传的单向传授转向让幼儿自主阅读探索。尤其在选材方面,教师更加注重深入挖掘每个阅读材料的价值性,关注每个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方式以及阅读活动中呈现的个性特点。通过情境体验、想象迁移、创造表现等活动策略的运用,使阅读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3、家长的成长。在亲子导读的过程中,家长学会了如何为孩子选择优秀的读物,学会了如何指导孩子有目的地阅读,共同分享的过程中,增进了亲情关系的巩固与体验。
早期阅读的研究,对我们老师自身来说,应不断更新观念,主动探索早期阅读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让幼儿在阅读活动过程中产生自信心、进取心、创造性。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改进。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深入学习《纲要》,不断提升和总结经验,以多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以高质量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和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