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班教案与反思 数学 区别多少
活动目标
1.区分1和许多,初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2.学习用语言描述1和许多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和许多的区别,让幼儿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语言描述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大树图片1幅,树上贴有许多桃子(桃子的数量与幼儿的人数相等)。
2.猴子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猴子摘桃。
(1)教师出示许多小猴子头饰,问:“老师这里有多少个小猴头饰?”(许多个。)
(2)让每个幼儿戴上小猴头饰,引导幼儿观察后回答问题:“老师手里原来有许多小猴头饰,分给小朋友每人一个,许多个头饰分成了1个,1个,1个......小头饰。”让幼儿跟着教师说:“许多个可以分成1个,1个,1个......”
(3) 教师扮猴妈妈,幼儿扮小猴,猴妈妈带小猴去摘桃子。先让小猴观察树上有多少个桃子,请每只小猴去摘一个桃子。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原来树上有许多个桃子,每只小猴摘1个桃子,树上的桃子摘完了,许多个桃子分成了1个,1个1个......桃子.
(4)请小猴把摘的桃子1个,1个,1个......放进大篮子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每只小猴放1个桃子,篮子里有许多个桃子,1个,1个1个……桃子合起来是许多个桃子。
2.交流活动。
请幼儿找找,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用1和许多来表示,如餐厅里1张大桌子和许多把小椅子等。
2. 小班数学《水果有几个》活动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也会常常接触到“1”和“许多”等这样的数现象,但孩子们对这些数现象模糊不清,不能很准确地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感知活动,有意识地指导幼儿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等,但这种教学必须是生动的、有趣的!
一开始我拿出一篮子水果,引导幼儿说说这些水果有什么不同,幼儿只能说出这些水果颜色不同,于是我拿出一只很小的橘子和一只很大的橘子,在我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一个橘子大,一个小。接下来我让幼儿闭起眼睛,我把这些水果分成两个篮子,白色篮子里只有一个水果,其余的水果都放在一个蓝色的篮子里,我让幼儿说出这两个篮子有什么不同,幼儿回答不出,我就直接说一个白色篮子里有几个啊,幼儿都能响亮的回答一个,蓝色篮子里的水果多不多啊,幼儿回答多,其实在这方面,我没有给与幼儿充分的时间来探索,就直接告知幼儿答案,没有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后来操作时,我已经知道在第一环节中的不足,于是我安排了9个幼儿幼儿一个一个送水果,让幼儿边说变送,而且让幼儿一定要说完整,等到全部送完后,幼儿也能说出水果变多了,我说怎么变多的啊,幼儿不能准确表述,于是我把9个幼儿一个个排好队,我摸一个幼儿的头,幼儿就说是马婉玉送了一个水果,摸第二个幼儿就说是张季甜送的一个水果,一个个摸过头后,幼儿都能说出是***送的一个水果,那我就问这个篮子里的水果怎么变成这样的啊,幼儿一下子理解了,是这些小朋友一个一个一个送的水果,我问:“一个一个一个变成了怎样啊。”幼儿响亮的回答一个一个一个变成了许多许多。通过这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幼儿的园不管是哪个活动,都要以游戏的形式展开,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满足了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教育目标。
3. 小班数学热闹的运动会教案和反思
小班下学期幼儿已会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数量,并且已有了相同数量的实物匹配的经验,为了使幼儿能较好地从实物过渡到点卡,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更好地提升,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以春季运动会为背景,使幼儿在愉快的情境中认识点卡,并初步学会用点卡与一定数量的物体进行匹配。
二、活动目标:
1、认识点卡,理解点卡的符号意义,知道点卡与物体数量的关系并会匹配。
2、学说句子“X个XX,我送给你X个点子的点卡。”
3、能按规则取放材料。
三、活动重难点:
认识点卡,理解点卡的符号意义,知道点卡与物体数量的关系并会匹配。
四、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
2、数量分别为一至五的动物卡片(小鸡、小鸭、山羊、奶牛、小马)。
3、画有春季运动会背景图的分类板一块,上面贴有五面红旗,红旗上分别贴上五种动物的图标。
五、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了。今天,它们要在森林里举行春季运动会,你们看,有谁呀?
教师引导幼儿拿出自己椅子底下的动物图片,说说动物的名称。
评析:活动开始,让幼儿拿出自己椅子底下的动物图片,通过各种动物的图片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相互讨论各自的动物名称中,充分地激发的幼儿活动的兴趣。
2、学习用点卡表示5以内的数量。
(1)练习分类。
师:要进行比赛,首先要排好队,谁来帮助它们呢?
引导幼儿根据红旗上图标,把同类的动物排成一排。
评析:让每位幼儿把自己手中的动物图片贴到分类板上进行分类,既关注了每位幼儿,激发了每位幼儿活动的兴趣,又缩短了个别操作的时间,同时还很好地检查了幼儿的操作结果。并为下一个环节作好了铺垫。
(2)认识点卡,理解点卡的符号意义,学习用点卡表示数量。
师:在进行比赛时,为了使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每种动物有多少个,我们可以给每种动物送上点卡,点卡在哪儿呢?
教师出示点卡。
师:谁愿意为每种动物送上点卡呢?
请个别幼儿为每种动物送上相应的点卡,并说说为什么。引导幼儿边送边学说短句“X个XX,我送给你X个点子的点卡”。
教师小结:点卡上有几个点,就表示数量几。
评析:教师不直接讲解点卡的符号意义,而是先让幼儿为动物送点卡,允许幼儿出错。在幼儿操作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为什么要给这种动物送这张点卡”,在幼儿的讲述和教师的小结中,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了点卡的符号意义,并进行点卡与实物的匹配。此环节很好地体现了在玩中学的理念,使幼儿在操作中加深认识,学会知识,而不是教师灌输式的学习。
3、幼儿操作师:刚才,小朋友帮每种动物都送上了和它们一样数量的点卡,你们真棒!可是还有许多动物还没有找到它们的点卡,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出示幼儿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先数一数动物的数量,再贴上相应的点卡。
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本次集体操作过程,很好地巩固了幼儿对点卡的认识。教师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对于幼儿出现的错误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对幼儿的操作结果进行了检查。
4、结束活动师:刚才,我们帮每种动物都送上了点卡,小动物们很感谢我们,请我们去看它们比赛呢!
评析:整个活动始终围绕春季动物运动会展开,最后以小动物请我们去观看比赛自然地结束活动,使整个情境创设非常完整,而且使幼儿较好地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课后反思:
点卡相对实物来说更加直观,能使人一目了然,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对点卡的认识有一定的困难。为了使幼儿能顺利地从实物过渡到点卡,我为幼儿创设了“小动物运动会”的情境,通过各种动物形象,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通过给动物分类、送点卡等过程,由浅入深,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操作中,很好地理解了点卡的符号意义,加深了对点卡的认识。在整个过程中,幼儿表现非常积极,活动参与性较高,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目标。
4.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比多少及活动反思
比较多少是小班上学期的一节科学活动,目的让幼儿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能够正确的比较出物体的多少。活动前准备充分,不但有多样的教具还给幼儿准备多种操作材料方便幼儿进行操作、掌握。 一、语言描述欠条理。 活动开始,教师用小猫钓鱼的情节引起幼儿兴趣,第一只小猫钓了2条鱼,第二只小猫钓了三条鱼,问一问谁钓的多。
5. 小班数学《数数有多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以内的数。
2、对点数活动产生兴趣。
3、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动物园门票每人一张。
2、幼儿人手一份10以内的操作材料及排序板。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以去“动物园”游玩的形式,带领幼儿进教室。
点数9个小朋友。
师:我们要到动物园去玩了,请小朋友排队入场。请男孩子排在一起,女孩子排在一起,记住要从小红旗那开始,看谁动作快。
①幼儿自主排队。
②男女小朋友相互点数人数。
师:现在请男孩子来数一数女孩子有几个?记住要从小红旗开始。(男孩子数女孩子)再请女孩子数数有几个男孩子,要求一致。
二、延续情境:练习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的数。
(1)示范数10的数。
师:瞧,这是谁呀?让我们看看有几只?
(2)提出操作要求。
师:动物园里这么动物,要请小朋友把它一个一个在排序板上排好队,排一个要大声数一个,看看你一共数到几个动物?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并对能力弱的幼儿提供指导或帮助。
(4)评价——请几名幼儿点数自己的操作材料。
师:你的是什么动物?请你从小红旗开始用手指一边点一边大声的数给我们看一看有几个?数完后追问:你数到了几个?
(5)挑战:点数15以内的数。
动物园又来了许多动物,可是这么多数也数不清,谁愿意上来帮我数一数?
三、结束情境。
师:时间不早了,动物园要关门了,请小朋友把动物放回笼子,来排队吧!
【活动反思】
《数数有多少》的目标是:1、能收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数。2、对点数活动产生兴趣。
课前所思:目标中是要点数10以内,小班幼儿对于情景化的游戏,特别喜爱,正好本周主题是春天,小朋友都有去动物园玩的经验,所以定位在去动物园的情景。
课堂实践:我带着15名小朋友进入场地后,以“进动物园要排队”的形式,让男孩、女孩排在分别排在小红旗后面,并且相互从小红旗处数数,看看“男孩、女孩各有几个?”点数完毕后,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10的点数后,提出要求:请把这些玩具在小红旗上面排队,边排边数看看一共有几只?小朋友自主选择后,我个别邀请几位上前操作。最后以动物园要关门,请小朋友带好动物,跟随我出教室。
课后反思:整个环节可以说是没出什么乱子,小朋友井然有序并且操作的时候也都正确无误,似乎没有难处。而创建的情景也符合生活化的目标!在第一个排队数的时候应该让孩子数。在小朋友操作的环节,我给予的材料都是10以内的数,但在点评时没有拿出10的整数;另外课后延伸也可以加上10以外的挑战项目,让小朋友尝试。
这节课,考虑的还不算太全面,虽然达到了目标不过也不算太精细,希望下次能再接再厉,考虑到位有突破!
小网络:数数兼具动词和名词词性,指通过某种方式或途径计算详细的数字,通常采用扳手指或嘴巴念叨或心里默念,为较普遍且较普通的一种数学行为。
6. 小班数学教案《他们需要什么》反思
设计意图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对幼儿来说,学数学算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数学不是教师强加给幼儿的概念,也不是记忆不完的知识,而是在生活的事件与材料中隐含着的事物属性与关系。”这句话给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作了极好的界定。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将生活本质的具体形象性、随意性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严谨性有机地统一在以集体教学形式组织的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这是一个极具专业性的问题。
活动目标:
1、能对相关联的物体进行匹配。
2、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物体之间的联系。
3、愿意讲述自己对应匹配的结果。
活动准备:
1. 教具:动物卡猫、狗、熊、猴、兔各一个,食物卡鱼、骨头、玉米、香蕉、萝卜各一个。
2. 学具:喂动物(6套),分大小(6套),接龙(2组各6套),手套配对(6套)。
活动过程:
1. 创设情境,学习新活动
(1) 师:动物园里有许多可爱的动物宝宝,(集体出示小动物)有谁呢?我们一起和它打个招呼吧!
(2) 师:开饭时间到了,我们送动物宝宝到餐厅去好吗?怎么坐呢?从最前面开始,一张椅子做一个小动物。(请一位幼儿试着排排。)
(3) 师:饲养员都为动物宝宝准备了哪些好吃的?(出示食物贴图)……
(4) 师:动物宝宝都饿坏了,你知道每个动物宝宝喜欢吃什么吗?谁愿意来试试?(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要放在它面前的盘子里,放好后还要告诉它“××,请你吃×” )
2. 介绍各组活动,强调要求及规则
(1) 重点指导新活动:提醒幼儿把动物宝宝喜欢吃的食物放在它面前的餐盘里,然后说一说你喂它吃什么。
(2) 请幼儿介绍各组游戏名称,及玩法。
3. 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 指导新活动组,引导幼儿看清动物送上相应的食物,并提醒幼儿表述。
(2) 指导“接龙”,提示幼儿将相同的图片相接在一起。
4. 小结,评价活动情况
(1) 请幼儿把没有演示完的活动做完,并带领幼儿一起说一说。
(2) 了解参加新活动的人数,表扬肯大声表述的幼儿。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还是很浓,课堂气氛活跃。能力强的幼儿掌握比较快,能力弱的幼儿还不懂期中的含义。课后的整理学具的过程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够自己整理,只有几个孩子不会整理,和同组的孩子搞混,需要以后不断地练习。
7. 小班数学教案 找同类的课后反思怎么写啊
呃……就写学科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善于从生活中学习,开拓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8. 小班数学圆圆和方方教学反思
本课重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回忆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方方圆圆的,去展专开丰富的想象属,拓宽他们的创作思路 。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似乎受到了什么牵制,并不能如我开始所设想的那样去发现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于是我又进行了分组比赛,让他们在相同的时间里看看哪一组找到的方形物最多,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并和 他们一起观察和表现方形物。引导学生将方形物刻画得更细致、更有趣、更生动,鼓励学生主动、大胆的进行图形的联想,进—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使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人物形象和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都由美丽、有趣的形组合而成,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实。认识了生活中事物最基本要素“基本形”和运用基本形进行观察与表现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