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
小学阶段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更是对小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作为教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深入理解教材,才能上好思想品德课。学生进入学校主要目的是受教育和学习知识,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都要借助文本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上这一科目的老师该如何做呢?要让小学生将来成为诚实和富有责任心的人,重在加强学生健康、向上的品德的培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品德教育。下面就我个人的一些尝试和耳濡目染,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精彩导入,真正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 品社课应该主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不需要一味讲大道理,教师必须实际走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前调查,无论是问卷还是谈话,都应该在课前有所了解,课上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自由结组调查、讨论自己关注的某一方面问题,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汇合起来,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汇报等等。课堂上的热烈交流,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合作的乐趣。 二、注重探究,获得科学精神、态度现代社会本身及人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他们在向未知和疑问的探讨研究过程中,经常是需要经历和体验失败的。但是,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孩子们说说平时经常玩哪些游戏?每次都玩得开心吗?这些游戏分别都有哪些规矩?如果碰到个别人不守规矩,大家会怎么样?请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我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探究、讨论。游戏中的规矩就是一种规则,参加游戏的人必须共同遵守,否则,游戏就不能进行下去。同样,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也有规则。如:公共交通的规则,体育比赛的规则,娱乐活动的规则等。这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公共交通、体育比赛、娱乐活动、公共财物会怎么样?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得出:没有规则,生活就会非常麻烦。我穷追不舍,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校里能不能没有规则?如果完全没有规则,同学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们想什么时候上课就什么时候上课,行不行?与同学们关系最密切的学校规则是什么?三、加强课堂训练,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教师要结合插图,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和阐明道理及观点后,为了巩固和加深学生的认识,还要让学生运用所学道理、观点去联系实际,加强课堂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真伪、美丑的能力。为此,我们要精心设计和补充课后练习,让学生认真思考、回答。设计课堂练习,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和由浅入深的原则,先找容易辨别回答的问题,再找较难辨别回答的问题,最后找难以辨别或模棱两可的问题。如讲拾金不昧这篇课文时,我们结合实际例子,由浅入深,设计如下练习:(1)一个同学把同桌掉在地上的钢笔拾起来交给了老师,算不算拾金不昧?(2)某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学生在路上拾到一块手表交给老师,算不算拾金不昧?这样学生由易到难,对所设计的练习逐一进行回答时,教师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的错误观点和不正确的行为表现;一方面要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思路进行适当引导和点拨。在找到正确答案的同时,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暴露出来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要给予正确的评价和指导,并指出今后应怎样用学习的道理去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样即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思考问题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的道理、观点去联系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分析认识问题,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小学生进一步全面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现代化手段让思品课生动起来 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如:我在上“珍惜水资源”时,展示漫画“举不动”,表明世界人口总数2000年已达60 亿;展示漫画“垃圾包地球”、播放动画“这样就合法了”,表明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再播放实况录像“在中国…….”,看人们是如何浪费水资源,如何污染江河湖海,如何乱砍滥伐森林等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们面临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形势,从而落实到教学目标:我们必须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整节课,学生在惊叹、感慨中,踊跃发言,激烈讨论。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沉浸其中,依依不舍。体验成功的思品课就像品尝一杯醇香的美酒,聆听一首动听的歌曲,欣赏一幅精美的油画,使人仿佛进入了艺术的境地,它像快乐的轻喜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开心中受到教育。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40年代就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现代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再把他们看作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还要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五、大力开发农村资源,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 因地制宜,利用农村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果园、林中,亲身投入搬玉米等实践性课堂中让学生受到教育。把农村田间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在评价中,可采用综合评价方法。①调查问卷评价。如:这册书中哪幅画你最喜欢,哪幅图最不喜欢,怎么改?②展览会评价(师评、学生互评、自评)。如画一幅最有创新意识的画;制作一件最喜欢小物品(要求可以独做,也可以合作);从自己成长资料袋中拿出最有价值的一件作品。③激励每个儿童,自由创作作品(可由家长合作进行)。④讲述参加一次实践活动的过程。如:搬玉米、帮妈妈做家务活等。⑤到学校资源室考查知识,如找一找哪些种子是秋天的果实,哪些种子是夏天的果实,从各种树叶颜色上分辨夏天、秋天、春天、冬天的树叶标本。⑥测评每个儿童自身兴趣、爱好。老师找准学生闪光点,最后给予描述性的、以鼓励语言为重点的评价。六、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既要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暴露出来的思想、观点和行为,给予正确的评价和指导,还要指出今后应怎样用学习的道理去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样即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思考问题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的道理、观点去联系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分析认识问题,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促进小学生进一步全面健康发展。
㈡ 品德与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哪些
教师问卷尊敬的老师: 您好!小学品德教师是特殊的教师群体,在其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发展规律与影响因素为了了解小学品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能通过此调查了解品德教师的专业生存状况,以便为小学品德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希望您能根据自己的经历,如实填写本问卷。此项调查只做研究之用,不涉及学校或个人,请你们实事求是地填写调查问卷,反馈有关情况,谢谢! 1、您任教的学校: A、市区 B、城乡结合地区 C、农村 2、您的性别: A、男 B、女 3.您的职称:A、小学高级 B、小学一级 C、小学二级 D、小学三级 4、你的教龄是: A、 1-5年 B、 5-10年 C、10年以上 5、您的学历:A、 师范类 (①中师 ②大专 ③本科 ④硕士) B、 非师范类 (①中师 ②大专 ③本科 ④硕士)在接受师范院校的教育时,有无选修过小学品德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 ) A、有 B、没有 6、在你的大学期间,你所学的专业是:() A、中文 B、数学 C、小学教育 D、心理学 E、历史 F、地理 G、政法 H、其他 7、您现在从事品德课教学工作是:A、专职 B、兼职如果是兼职,那么你主要教什么科目:() A、 语文 B、数学 C、英语 D、体育 E、其他 8.在担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参加过学科培训吗?() A、参加过 B、没有参加过 9.您主要接受的是哪些培训方式() A、案例分析 B、主讲教师深入讲解 C、角色扮演 D、分组讨论或两两讨论 E、体验式训练 F、全体学员讨论 G、主讲教师多多提问和积极回答问题 H、录像∕影片放映 I、小游戏 J 、听报告 K、其他 10、您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 ( ) A、有一定的研究 B、比较熟悉 C、知道一点 D、不了解 1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是() A、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综合课程 B、以人文社会科学为核心的综合课程 C、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学科课程 D、以人文社会科学为核心的学科课程 12.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 (可多选) 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 C、主题学习 D、 教学方式 E、教学策略 13.您觉得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课程的内容包括()(可多选) A、历史学 B、地理学 C、政治学 D、哲学 E、伦理学 F、法学 G、经济学 H、其他 14、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过程的本质()(可多选) A、师生交往 B、积极互动 C、共同发展 D、 贴近生活 15.您课前是否写教案?写教案的主要目的是() A、写,为教学做准备 B、写,为应付检查 C、不写,没有太大作用 D、不写,因为不检查 16.您在备课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 A、教科书 B、升学考试要求 C、课程标准 D、学生的生活 E、其他 17.您在备课中什么环节用的时间最多?() A、设计教学方法 B、 制作课件 C、了解学生思想状况 D、 研究教学目标 18.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比较多的教学方式是() A、教师讲授与小组活动相结合 B、以教师讲为主 C、以小组活动为主 D、活动体验探究为主 E、其他 19、您在课堂上是否经常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来讲解与品德有关的问题()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20.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A、经常使用 B、只在研究课、公开课时使用 C、缺乏设备和课件,很少使用 D、没有用过,也不会操作 21.您教学策略的选用情况是:() A、活动式 B、体验式 C、开放性 D、价值引导 E、对话式 F、其他 22.您在教学中是如何利用教材的() A、完全按教材组织形式 B、基本按教材组织形式 C、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D、按自己的想法组织教学 E、其他 23.您主要通过何种渠道开发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 A、实例 B、网络媒体 C、报刊杂志 D、教学参考 24.您在布置课后作业时的做法是() A、全班统一要求 B、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 C、偶尔考虑分层次布置作业 25.您布置作业一般采取什么形式() A、课后相应作业 B、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调查 C、无布置作业 D、小组合作完成 E、口头作业 F、其他 26.一堂课结束后,您通常采取的后续做法是() A、在其他班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教学 B、以教后记的方式提出一些问题并思考 C、征求学生对本堂课的意见 D、在反思的基本上对本堂课重新设计 27.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A、只有考试评价 B、只有平时考核 C、有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和考试等多种方式 28.您教学中主要的困难是什么?( ) A、兼课负担重 B、缺少配套教具 C、教材资源少 29.您培训过的方式对您的影响() A、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 B、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指导帮助 C、比较空洞,比较乏味 D、没有任何影响 30.您所希望的品德教师的培训方式是() A、观察示范课 B、教材与教学案例分析 C、专家讲座或报告 D、系统教授理论知识 E、名教师经验交流 F、教研员或专家的听课指导 G、进行教学策略和技能的培训 H、 其他 31、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您希望急于提高和拓宽的方面还有哪些?(多项选择)( ) A、 教育理论水平 B、文本解读能力 C、教学设计能力 D、 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E、 课堂教学组织和协调能力 F、课堂教学应变能力 G、品德专业知识 H、其他学科综合知识 I、 开阔的眼界 您认为目前品德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相应的建议是? 【问卷填写到此结束】 衷心感谢您的参与支持,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㈢ 如果在思品课上做些趣味游戏,谁能知道有哪些
比如考反应能力的游戏啊:找鼻子或者扳手腕,还有集体下五子棋,呵呵 反正最好是集体游戏,不过希望不会毁坏课堂纪律
㈣ 小学品德教师怎样创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环境
一、创设情境,产来生情感共鸣自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一定要按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内容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情境,要以鲜明的形象为主体,以此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把他们带入一个新奇的境界;要重视情理结合,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感知材料,形成表象,获得道德认识。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讲明道理,使情与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如1、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教师利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描述,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有着指导作用,并且带有情感色彩的语言,不但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同时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如在讲解邻里一家亲时,教师在上课开始请一位同学讲自己家和邻居发生的小故事,同学娓娓到来,很快就把其它同学的思维拉到自己家与邻居家发生的事情中,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使课堂很快的活起来,动起来
㈤ 如何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一、创设多样化的形式 ,调动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可避免地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尤其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从心理学角度看,他们特别容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而如果行为训练过于单一,他们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倦感。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与领会新课程观念中所要求的教师要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这一理念。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利用多种形式 , 对学生放心、放手、放权 ,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 ,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设计《我的手儿巧》时,我先和学生一起认识了“神奇的手”,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表演各种喜欢的动作,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再加上游戏“蒙眼摸东西”等,把自己从来没有仔细认识过的小手重新认识了一遍,一下子提起了学生对自己手的认知兴趣;接着,我又组织了一次动手操作活动,通过让学生使用自带工具做个小玩艺儿,如做个小飞机、小陀螺,扎个小草人、拼个拼图等等,通过对认识双手的延伸与深化,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学习使用工具,体验劳动和创造的快乐,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单一的枯燥的讲解,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中活动起来,以培养他们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的良好品质。
二、联系实际,感受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活动内容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活动主题可以由儿童自己发现或提出;可以由师生共同发现或提出;可以是儿童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和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到学生的响应。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 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下课了,放学啦》的第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一段从学生身边拍摄的录像 , 通过录像中的片段来层层展开,讨论下课后应该做些什么,在做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然后分组参与编儿歌活动,编好后以组为单位唱一唱、演一演。接着通过小记者采访的形式,开展“实话实说”活动,让学生回忆下课时“我”在做些什么,“我”做得对吗。当下课铃响时,老师说:“小朋友下课了,你想做什么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好!”老师的这句话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虽然看上去不是热热闹闹,然而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 :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 ,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 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 , 从而引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坐立走,有精神》一课时 , 我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同学们平时生活中坐、立、走的录像 , 再请特约嘉宾 -- 民警叔叔现场表演各种队列和规范的坐、立、走的姿势 . 然后在民警叔叔的示范下 , 讨论分析坐正、立直、走稳的基本要领 , 最后通过练习模仿、个别指导、小组比赛、模特表演等形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坐、立、走的正确姿势。
四、体验生活过程 , 巩固学习兴趣
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 .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重视学生体验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如教《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 , 针对学生只能看到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 , 而没有真切的感受 , 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两个体验性活动 : 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 , 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 , 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 , 感受到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 , 需要我们对残疾人献上爱心!在《春天来了》一课 , 我给学生设计的“找春天”活动 , 让学生从身上找、在家里找、去大自然中 , 学生通过看、听、闻、想等方式发现了春天的主要特征 , 在活动中体会到了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 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总之 , 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 ,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 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 , 体验生活 , 发展能力 , 形成良好的品德。
㈥ 小学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的导入主要有哪些方法
故事导入法
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新课的学习。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能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漫画导入法
以形象诙谐,机智幽默,蕴涵着深刻道理的漫画、动漫导入新课的学习。
既增添了课堂教学趣味性,又能启发学生思维,具有明显效果。
歌曲导入法
根据教学内容,恰当的播放一些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导入新课的学习。
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又可以释怀学生心灵,在轻松愉悦环境中感悟新知,获得学习的乐趣。
实例导入法
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导入新课。
有利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也体现了知行一致的原则。
小品导入法
以形象直观、生动鲜活的小品表演的方式导入新课。
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能抓住学生的心思,吸引学生眼球,引导学生思索,展开课堂教学。
游戏导入法
借助简单的游戏导入新课。
生动活泼,突出了学生的直接感受,学生在兴奋的情绪中,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便会主动积极地思维和理解新知识。
谈话导入法
以教师有目的的引导性谈话直接导入新课。
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学习动力。
影视导入法
以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中与历史知识相关的情节导入新课。
烘托课堂
㈦ 如何在小学品德课中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在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时候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行新课改之后,品德与社会教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课本内容以及形式都更好的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这对于教学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实际教学的时候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效率非常低下,经过研究发现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实行新课改之后,部分老师并没有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要,在教学的时候依旧没有认识到品德与社会这个课程的重要性,还是采用以往落后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灌输,没有很好地利用教材,这也导致了课堂效率非常的低下;其次,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依旧是被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没有真正的对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无法将这门课程的实践性体现出来,这也直接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策略
(一)老师应该全面的对课程目标进行把握
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新课改的相关标准进行,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制定目标的时候绝对不能制定那些假、大、空的目标,必须提高目标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都是应该贯穿其中的,无论是课前活动、课后活动还是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根据目标进行。老师在把握教学目标的时候也必须更加地全面,并对其更好地进行落实。在教学的时候,也应该改变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能力、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时候必须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利用学生的经验,更好地进行教学,这样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是有用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社会经验,形成的价值观也会更加的规范。此外,老师还应该有意识的将一些校外资源引进到教学中来,让儿童更好地走出学校,到社会上进行实践,这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增长以及眼界开阔都是非常有用的。
(三)进行课程资源的挖掘,让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本身便是比较开放的,老师应该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资源的挖掘,认真钻研,真正地了解教材,并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教学的时候将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重视和学生有关的教学资源的挖掘,这样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便会更加的丰富。此外老师还应该重视民族精神、文明行为以及诚实守信等方面内容的教学。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质疑或者提出的一些问题,应该认真地解答,绝对不能出现不耐烦的情况。
(四)做好教学设计,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进行,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选择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使用合作学习、体验式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产生对这个科目的兴趣,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此外,老师还应该有意识的将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将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保证教学氛围的和谐。
(五)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体系的建立
以往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过度地重视了学生的分数,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这种评价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1、评价体系的激励性应该比较突出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适当地运用赏识教育的办法,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闪光点,并给学生适当的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更好地进步。
2、老师应该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老师在评价的时候应该摒弃以往落后的方式,将动作、表情、语言等方式利用起来,给学生更多的鼓励。
3、评价的内容以及标准应该多元化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的变化以及价值观的变化等,并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
4、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时候,不应该再仅仅由老师进行评价,这门课程是比较特殊的,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让家长进行评价,并将多方面的评价综合在一起。
做好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符合教育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进行教学观念的改变,转变教学办法和策略,并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真正提高.
㈧ 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百年树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思想道德建设是育人成材的基础。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要让孩子们能够从寓言中领悟哲理,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故事中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潜移默化的浸润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准备充分。
无论是一个好的交易,还是一个先锋模范人物,为孩子上一堂思想道德课,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让其在好奇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中得到启发。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无法得到良好的效果。
㈨ 求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的小游戏
你可以参照以下的方法看看:
一、师生互动缓和课堂气氛
在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还是配合老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更多的学生还是扮演着“群众演员”,任凭教师摆布。事实上,处于不同状态的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能力,师生的共同活动能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呈现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同时也会改变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这就得要我们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把这一过程灵活的组织成全班性的活动,并且能让自己也参与其中,我相信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田忌赛马》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先自己读,然后指名学生找伙伴朗读对话,这时我走到一位平时不爱举手的男同学旁边,请他和我一起朗读,之后我对他说:“我们俩合作真愉快1经我这么一说学生纷纷举手要和我一起合作朗读,使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二、创设情景调动课堂气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理、疑问心理、爱美心理和活泼好动的特点。作为老师因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的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交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情景。在课堂上创造情景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具体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以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如我在教作文《记一次游戏》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课堂情景。我与学生一起玩贴鼻子的游戏,自然,这个游戏其乐无穷,学生个个开怀大笑。在游戏中,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游戏过程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同时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感触,一节课里学生的热情始终高涨。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写作文“写什么”,“怎样写”两大老大难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些的。
三、以表演渲染课堂气氛
语文新课程标准阐述了语文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本内容的丰富性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提供了更直接的依据。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语文课的人文优势调控好课堂气氛。例如我在教学《小镇的早晨》中,有这样一段话“……农民面带微笑,甜甜地诉说着自己的产品价廉物美。”我就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话,如果你是那位农民你会怎样诉说自己的产品价廉物美,一下子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做起了小买卖。接着,我就让学生解释“价廉物美”的意思。这样一来既落实了课文的知识,又使课文之外的“虚”得到了深入发展。所谓“虚”就是指课文内容外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平台,通过学生来表现的东西。
四、赞许学生积极提出问题
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不完全正确的猜想,或者是一种应急性回答,或者设想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构思以前出现的一些新奇观象等。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不敢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于是课堂上老是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的接受知识。偶而有学生对某个问题举手发表一些个人看法,他不能接受,把学生的这种直觉思维视为“异端”,大声喝斥,要么说学生是“胡思乱想”,或者给其扣上一个“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大帽子…
五.课堂上实时的将一些通俗的笑话,或者让他们唱歌之类的都回又很好的效果
㈩ 急求~~品德课课堂小游戏
去 我爱学习网 直接搜索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