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设计小学古诗词教学
新建一小 李小明
教师要教得好,让学生学得好,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古诗教学要设计得精彩握要,首先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
大量的文献显示,当前古诗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第一、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探索有效古诗课堂教学研究中,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分七步进行: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古诗导课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法、疑问导入法,预习导入法,背景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如:我执教的《回乡偶书》采取的就是间接导入法,由已学过的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来唤醒学生对诗人的再现进而在增强孩子的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本课的学习。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就像本人执教的《泊船瓜洲》,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二组元的学习,随着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认识一位宋朝诗人王安石,今天学习他笔下的一首诗板书课题。
二、背景介绍,知晓诗人。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
像我在这一环节介绍诗人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境中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积累提出较高的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我教学《长相思》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对于纳兰性德你知道多少呢?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又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为下一步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自主学习,弄懂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首先要大胆地放。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诗意。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帮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
引导学生利用书上的图画,注释或其他工具书等帮助理解诗词的意思。理解诗词的意思还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诗眼
: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词语
: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
(3)抓诗句
: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抓诗题
: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四、诵诗想象,品诗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凝炼含蓄。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学价值。诗的情感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欣赏来体会。因此,在学生理解了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点读、评读、范读、诵读,演读使学生能读出诗的重音和节奏,知道应该如何把握诗的轻重缓急,加深对诗人情感地体验,体味出诗人赋于诗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古诗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地朗读。在初读过程中,仅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要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的朗读就要求能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地朗诵。
五、创设情境,引入诗境。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进入诗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为之动情。怎样让学生进入到这种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呢?教师不要孤立地指导朗读或单纯地创设情境,而是将创设情境与感情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创设情境作为学生感情朗读的基础和铺垫。同时又通过读来引导学生领悟诗情,进入诗境。我有时采取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此情此景;我有时通过看录像将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情感的表现一次比一次丰富,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到位。最终,让学生通过读与诗人的情感达到共思、共忧、共吟的境界。实际上这一环节就是前一环节的升华和展示。
六、拓展延伸,创作诗词。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应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文,以利于学生的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在结束了一首诗的教学后,并不结束这堂课的教学,而以诗带诗,以点带面,将课堂延伸到同一类型的古诗教学上,有意识地加大学习古诗的量。使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大量的古诗,了解到诗人更多的优秀的诗作。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比如低段可以让学生表演,再现诗的意境;中高段可通过课件的出示和音乐的渲染,创设适宜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课堂环境。通过这个语言实践过程,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及兴趣,让他们能学以致用,真正起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七、板书设计,简单明了
教学板书是艺术,艺术是讲究创造的,是需要教师花心血进行构思、提炼、创新的。每一幅新颖别致、独具个性、富有美感的艺术板书的出现,都是教师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我们提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板书,更提倡教学板书的新设计和新创意。板书设计做到,围绕诗词中心,抓住关键词,简单明了,有创新。
㈡ 讲古诗的课前三分钟
先介绍诗人的生平事迹,如果能配上多媒体教学更好,如果可以,事先把要教的古诗自己配上音律唱出来备课好,到时候用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便于记忆
㈢ 古诗教学的几个步骤
提到小学古诗词教学,我们马上想到就是理解诗意、会背诵、会默写的教学目标。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之所以总是对经典没有兴趣、对诗词经典传承不深的原因所在。我们的小语课堂中诗词的教学深度学习、多维度的培养不足。
现在我以一节古诗课教学课为例,这首古诗选自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诗词诵读部分—《凉州词》。执教刘老师教学效率之高,教学设计之巧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例背景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因此,刘老师确定教学的重点是: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情景。新课标还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分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因此,刘老师大胆确定古诗教学的一个创新点:在本诗教学之初,从酒的话题切入,群读有关“酒”的诗词,以含有“酒”的词语展开品悟诗情,借“酒”学写作,用“酒”悟诗道。一节课中整合六首古诗内容,达到了小学高段古诗教学意境:有酒的芬香,有诗的味道。
课堂重现
其教学环节如下:
一、起——温酒,闻酒香启酒思:出示五首诗词,检查学生积累情况,会诵读,知道这些诗句都在讲酒,导出本次教学的切入点“酒”与“诗”。这五首诗分别是李白《月下独酌》、白居易《问刘十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李清照《如梦令》。
二、 承——饮酒,乘酒兴解酒意:学生自由朗读《凉州词》,反复读,达到三个要求:1、读准字音,读得流畅顺口;2、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3、想象画面,读出古诗的意境。三个要求层次递进,意在不断提高。
学生尝试着用几个带“酒”字的词语概括诗句,理解诗意。
葡萄美酒/夜光杯,
(酒)(酒)
欲饮/琵琶马上催。
( 酒)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 酒)
(生自由读诗写词,教师巡视)
三、 转——醉酒,诉酒话悟酒情:学生读出这“酒”里面所包含的诗人的情怀;梳理边塞诗寄寓的情感,总结学习方法;诗文结合,练习写话,设身处地体验作者感情。
边塞诗情感分类:
1、对雄奇壮丽的大好河山的赞美;
2、对连年战争的不满;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不惜为国捐躯的壮志豪情;
5、 对朝廷的失望。
想象出征前军营中酒宴的盛大场面,以“将军,今夜让我们开怀畅饮罢”为开头,发挥想象写几句将士们在酒宴上互相劝酒,互诉衷肠的话。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和军乐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将军,今夜让我们开怀畅饮罢!
四、合——余酒,品酒味识酒劲:学生再读出这些“诗”里面的“酒”,还能够读出这“酒”中的“诗”,“酒”里面的“情”。
课例思考
以上四个环节,落实到位,层层递进,把小学古诗课堂教学推到高潮。这样一个设计古诗课的教学程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好评。总结其特点如下:
1、充分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这样借“酒”悟诗道的创新型设计,能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之中,同时让他们用学习过的古诗温故知新。在学生探求诗意的过程中充公相信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是生硬地理解诗意,而是通过讲脑中浮现的画面来表达出诗意,这种 教学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使孩子喜读、乐读,喜说、乐说。
2、注重整合,教学程序的设计优化。课堂学习的几环节层次清楚,紧紧相扣,步步深入,将学习引向既定目标。我把这样的设计模式简练地概括成为一句话:温一学二引三,即复习一首古诗,学习两首古诗,引出三首课外的古诗。而刘老师引出了五首。从此以往,学生在这样的课堂设计的浸润下,定是学富五车,触类旁通。
3、整节课各环节均以学生体验为主:读诗,填词,劝酒,写话。学习英语的经典教材《新概念英语》中有句话把学习者亲身体验的重要性表达得非常易懂到位“You hear you forget,you see you remember,you do you learn.”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每一个环节都引导了学生入境悟情,孩子们在课堂参与中自然而然就落实了我们传统古诗教学中的目标——理解诗意了。
4、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鷴一轮齐发理念下,老师的讲,主要应该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诗文的着急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连接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老师都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如,在理解边塞诗表达的情感时,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梯子,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利用老师的思路,能有效地分别边塞诗表达的情感,做到引导于无形。
当前古诗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第一、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一直苦恼自己的古诗课堂总是拘泥于落实以上四个内容,导致教学总是游离于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之外,我称之为“肤浅学习”。观了刘老师的课后我醍醐灌顶: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我的古诗教学设计的目标只是定在以上四大内容,因此连基本的诗意的理解都不能很有效地落实;而刘老师的教学设计定位为培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她的课堂自然就能达到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样中等的目标了。
“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这句指导求学、读书的名句同样适用于一个老师的教学研究。古诗词教学,也要如这节课一样,具有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增大课堂容量,有效的40钟,设想突破传统一节课一古诗的教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激发点燃学生的思维的火花,从而打造深度学习。
㈣ 课前三分钟讲古诗
陆游
《陇头水》
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
卧闻陇水思故乡,内三更起坐泪数行。
我语壮容士勉自强,男儿堕地志四方,
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
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北宋便为金人所灭。陆游青壮年时期一心向往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虽然四十八岁时曾在西北前线参与军事活动,但理想和愿望只能变成满腔忧愤,时常在诗词中表露出来。
本诗表达了对统治者的苟安行径的愤怒和谴责,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无奈和悲愤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将诗人心中的愤恨表达的淋漓尽致。
㈤ 古诗文背诵默写课前五分钟小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回生在世不称意,明朝(zhāo)散发弄扁(答piān)舟。
2、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山回路转不见君
天涯若比邻
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记得采纳(⊙o⊙)哦~
㈥ 如何开展以课前五分钟展示做推动的阅读教学的活动方案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进行有效学习,达成语文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我认为,巧用课前五分钟,不仅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激发阅读的兴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具体的阐述五分钟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及其效果,从而使课前五分钟成为一个集知识、兴趣、视野、思维、表达、创新、理解、记忆、交际、合作等于一体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对语文教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字】 小学语文 课前五分钟 把握五性
【前言】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前以教师提问、检查布置的预习内容为主,目的是为上好语文课打基础。这几乎已成为程式化的做法。学生也对此习以为常,不甚重视,不感兴趣,收效甚微。在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尝试探索着 “课前五分钟活动”的做法,即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围绕与语文课相关的内容,组织各种形式语文实践活动。这一做法,学生积极踊跃参加,情绪激昂,不仅对普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而且为课堂上学生对新知的构建生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时,把握课前五分活动的五性原则,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素养起到积极意义。
【正文】
开展课前五分钟活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学生注意力拉回课堂,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沉闷死板,激发热情、增长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比教师一上课就一成不变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大家打开课本x x页……有效得多。那么,要怎样才能开展好这项活动呢?我认为主要突出以下“五性”。
一、循序渐进,突出内容形式多样性
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不仅能激发、保持学生参与的热情,也是拓宽学生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更是鼓励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有效手段。如果课前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活动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才能获得意料中的效果。所以我最初确定的课前五分钟的内容是随意的。如可说幽默笑话、猜谜语、诗朗诵、说新闻、说身边人、身边事等,其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爱上课前五分钟这个小舞台。慢慢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当课前三分钟的主人。我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入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则新闻、一个笑话、一则谜语、一段佳句欣赏……不管是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悟到的都可以成为课前五分钟的内容。展示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根据自己选择的内容,可以以课本剧、歌唱、评书、相声、演讲等等各种形式进行展示。这样给学生的空间大了,他们的兴趣自然高涨。为了让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随之我又提高了课前五分钟表达的要求。从当初上台时表情的不自然,语言的吞吞吐吐,声音的低如蚊虫,到后来态度大方、姿势端正,眼看听众、声音宏亮语调抑扬顿挫的基本要求。从而,增强了自信、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养成了收集课外资料的好习惯。
二、人人参与,突出参与全面性
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前三分钟并不是优秀学生的舞台,它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其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产生的。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我要求同学们按照座位次序往下轮,每天两位同学上台进行播报。如果时间允许,其他同学也可以自由补充播报。总之,播报的同学要认真准备,做到仪态端庄,发音准确,口齿清晰,语言富于感情,要淋漓尽致地展示口才与胆量。同时,通过声情并茂的播报,小主播要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迅速转移到这课前三分钟上来,让全班同学用短短的五分钟时间走天下,看世界,开眼界,长知识。当然对于播报不合格的同学,第二天要重新播报,直到合格为止。这样的要求不仅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而且对于有些偷懒、心存侥幸、浑水摸鱼、没有自信的同学来说也是一种“硬性”的锻炼,“逼迫”这他们勇敢地站上这个讲台。
三、针对个体,突出学生差异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课前三分钟是在富有生成性的开放空间中,使多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尽显语言文化的魅力。每个班都有后进生,经常会被老师们忽视。记得在的学生中就有这样一个小女生,她特别胆小,在课堂上。从没见她发过一次言。在课前五分钟这个舞台上,她第一次站到讲台上时一句话都不敢说,无论老师同学怎样鼓励,就是不张口,足足站了五分钟。对于她来说可能恨死这个时刻了。如果这时我再严厉地批评她,我想她永远都不会再有站在讲台上的勇气,对于她来说也许就是一种毁灭,课前五分钟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为了鼓励这个孩子,培养她的自信心,我对全班同学说:“瞧,有些紧张,但她今天能勇敢地站在这里,也是一种进步!让我们把鼓励的掌声送给她,期待她下一次的进步吧!”话音刚落,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等第二次轮到她说时,她准备了一句话新闻,照着读都没有读下去,我还是给予她鼓励:“进步真不小,已经敢在讲台上发言了!”第三次,她没有脱稿,虽然磕磕绊绊,但是把新闻讲完了,我依旧鼓励她。等到学期末,她已经能脱稿进行简单的演讲了。我想如果没有课前五分钟这个平台,如果她的第一次发言被扼杀,那么这个孩子将永远埋没在羞涩胆怯之中。一次成功的播报,培养了一位学生的自信心,也使其他胆怯的同学在心中消除了不敢大胆交流的心理,默默地期待下一次的课前五分钟。让“自信心”在所有同学之间荡漾,激发他们一比高下的“表演”欲望,人人争当课堂的主人。
四、辅助教学,突出内容目的性
怎样让课前五分钟的内容为我的课堂服务呢?我根据语文教材特点精心设计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如我在上《穷人》一课时,通过一道数学题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教学片段】——人教版第十二册 《穷人》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出了一道题想考考大家,谁敢举手!
师:你第一个举手,就请你!看大屏幕。5+2=?
师:你真勇敢,在不知道题目的情况下勇敢的举起了手?
师:把掌声送给他!这掌声有一点点是送给你作对这道题,但是这掌声中更重的意味着什么?是冲着你刚才的那份自信和勇敢。今天老师给大家出的这道题,就是想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一个人的一生中会有许许多多机会,有的人会紧紧的抓住机会,而有的人会与机会擦肩而过。这是为什么呢?记住,机会往往属于那些勇敢、自信而且有准备的人的。
师:好!刚才我们说了,(5+2=7)。这是一道数学题。数学有数学的运算法则,但是我们语文有语文的理解方式。5加2还会等于几呢?那么我们今天就通过学习穷人这篇课文,来寻求这道题目的答案。
在这样课前五分钟里,通过精心设计内容、设置悬念,进行谈话导入,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又为后面的学文做好铺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如:根据教材单元的特点,每天组织两名学生中的一位说与单元主题有关的内容进行演讲。这一做法不仅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开拓思维,还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转移到我的课堂上来,让上课的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学会倾听,突出互动评价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高段的口语交际要求是“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从最初的课前五分钟我就告诉同学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课前五分钟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舞台,只有认真倾听,你才能把知识据为己有。同时,我还比较注重他们的评价能力。首先,我自己进行评价,给学生一个暗示该如何评价;接着,我指导上台学生简单的评价,可以先从内容、语气语速等方面入手,再慢慢对内容以及演讲的整个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我将评价的绣球抛向全班同学,让大家都参与到评价中,对于敢于参与评价,乐于评价,发表意见的同学我都会给予特别的表扬。但是评价不能只讲空话,不能只说“讲的太好了!”“太精彩了!”要说出好在哪里,给出的建议要对演讲的同学有帮助。这样就要求同学们听的时候必须用心,用脑去听;最后,还引导同学评价要有层次性,能力不等的同学要区别评价。世界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教我们: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在我看来,充分利用语文课前五分钟恰好是减轻教师负担,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
【结论】
一首美妙的乐曲,总少不了优美动人的前奏。语文课前五分钟,充分开发利用,巧妙创意,有效训练,就犹如奏响了语文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它是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它是一个集知识、兴趣、表达、视野、思维、创新、理解、记忆、交际、合作等于一体的舞台。 “小舞台,大能量!”教学实践也证明,只要我们巧妙利用,把握好活动“五性”,它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气氛,从而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精彩和生动。
㈦ 课前5分钟演讲找什么样的古诗呢最好带注释的!!
将(qiāng)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你同销万古愁。 泛指]你(或我)没有看到汹涌的黄河之水是从天上倾覆而下,滚滚东去,奔腾至海,永不复还。 [泛指]你(或我)没有看到正直和邪恶得到公正的对待而慷慨悲愤白了头发,晨曦还恰似青丝,入暮便已如皓然霜雪。 人生得意之时既需纵情欢乐,莫让金樽空淌一波月色。 苍天造就我雄才伟略就必有用武之地,千金散尽亦有失而复得之日。 烹羊宰牛聊以享乐,只一豪饮便应当是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继续喝啊,切莫停下。 我要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为我倾耳细细听: 钟鸣鼎食有何富足,只但愿长久沉醉下去再也不复清醒。 自古以来圣人贤子皆被世人冷落,唯有寄情于酒的饮者才能留下美名。 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畅饮名贵好酒,尽情欢乐。 主人啊,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呢,那就应当买了来让我们恣意畅饮。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豪奢的千金裘,叫孩子们拿去统统换了美酒, 我要与你们一起借这千杯烈酒,消融那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转癫狂,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全诗五音繁会,句式长短参差,气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
㈧ 小学古诗写教学设计一般用几课时完成
一般诗词短的五言或者七言律诗,1个课时就可以了,具体的视情况,看学生的基础,最多2个课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