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

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1-01-24 05:34:32

『壹』 如何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进行游戏化教学

1996年正式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也是我们开展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重要依据。 一、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 ...游戏化幼儿园课程是指使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成为游戏或具有游戏特征的过程。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具有如下特征。 1.游戏性 游戏性是指“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素质(包括动机、情感、能力与态度等)”。“游戏性,也可用来描述和定义活动,这时,游戏性就成为活动的客观特征,活动可以被分为游戏性强或弱的活动”(刘焱,1999)。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关注课程的游戏性(指活动的客观特征),体现幼儿的游戏精神。游戏化课程充分利用游戏因素,关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在玩中学习。 2.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游戏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他们在活动中享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游戏的这种特征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得以凸现。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富有弹性,为教师和幼儿的自主选择提供了空间,教师和幼儿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生成新的活动内容。在活动中,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性灌输,而是对活动有选择权和决定权。 3.开放性 开放是相对于封闭而言的。游戏化课程和传统课程相比,前者是开放的,后者是封闭的。因为前者关注过程,后者更倾向于关注结果;前者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后者常常是预设好的、事先确定的;前者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后者对结果的期望常常是确定的。传统课程的封闭性在游戏化课程中得以改变。游戏的开放性,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得到了正向迁移。比如,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设计者开始关注活动过程,幼儿有了更多到实践活动中去操作、去体验的机会,而这种实践活动又是多渠道的、可供幼儿选择的。再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材料提供还是环境创设,都能适合不同需要和不同层次的幼儿,体现了游戏的开放性。 4.综合性 综合,强调的是联系以及彼此的融合。游戏相对于传统分科课程来讲,各要素及彼此间的联系和融合更直接、更便捷,因为游戏不需要人为地划分领域;而传统分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来组织的,它追求的是知识和系统。幼儿在游戏中,无论是经验的获取还是能力的表现,都是以“整个”的方式进行的。因此,游戏是最具综合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培养幼儿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游戏的这一特性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突出地表现为课程设计中整合技术的运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坚持按生活的逻辑(因为游戏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模拟),用游戏的精神和方式去组织课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从观念、目标、内容、资源、方法、形式、手段等多方面人手,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以期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贰』 如何体现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途径。在幼儿园里,游戏是孩子们开展频率最高的活动,通过游戏幼儿会把广泛的生活内容反映在游戏活动之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的进行自己的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就是生活本身,游戏充盈于心,充盈于思想、情感和身体中。一个全神贯注于游戏的幼儿是富有创造力的、自由的和快乐的。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应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定义
所谓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是指把幼儿的教育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在幼儿园里游戏就是基本活动。基本活动是指对一个人来说最经常、最适宜、也是最必须的活动。而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这样一种活动。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其次,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活动;再者,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因此《幼儿园工作规程》里提出的要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符合事实、符合规律的。
二、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园,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游戏的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能有利地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游戏有益于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年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游戏中,有大量的运动性游戏,如跑、跳、爬、攀登等,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增强体质,使他们的动作变得协调、身体变得结实。当幼儿在玩沙子、绘画、拼图等游戏时,可以训练手指、手腕、手掌的灵活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使幼儿变得更加灵巧,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
(二)游戏能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幼儿的游戏,能促进幼儿在面对压力时情感的健康发展,帮助幼儿解决冲突,减少情感创伤。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相互学习,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互动,逐渐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懂得分享、谦让等良好道德品质。在学前领域中,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再现自己、了解自己和展现期望的机会。幼儿通过游戏经验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立的、主动的和有独特的个性。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他们自己的感情,促进面对压力和困境的能力,增强人际关系概念的形成。如;幼儿在做“医生治病”的游戏中,体验了医生、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系,母亲的焦虑,孩子的痛苦、医生的积极治疗等环节,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达到理解、接受他人的情感,发展同情心和面对变化作出反映等综合调节能力。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实现了情感的发展,使幼儿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感,帮助幼儿学习控制情感的冲动性,高级情感随之在游戏中萌芽。
(三) 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因素,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很多知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幼儿通过游戏探索环境,接触事物获得知识,自由地进行各种模仿、操作与探索,如在攀爬登架的过程中体会空间和高低,在玩水的过程中感觉干与湿,玩积木的过程中体会并认识大小、形状、颜色等,在玩推小汽车的过程中观察到汽车的速度和力度的关系等。因此,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动力,是儿童获取社会经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三、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 (一)游戏化教学环境的创设
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常常利用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来达到使幼儿主动学、喜欢学的目的。游戏环境的教育性,其基本因素有两个,其一是通过建立立体设计增强系统性,以保证游戏环境平衡状态。根据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对象十分广泛的特点,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构成一个环境系统,以幼儿能够接受的形象与符号,向他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全面而系统的刺激信息。如在大班以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双脚跳)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以“参观动物园”为主线的新颖、有趣的游戏情境。通过生动的语言帮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富有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创造性地模仿各种小动物。然后让幼儿在喜欢的音乐伴奏下开始了热身操,热身时还不时用“嗨、嗨”的喊声鼓励自己。教学活动中,老师设计4个环节:小蝌蚪找妈妈、模仿大猩猩走、模仿企鹅走、青蛙跳荷叶,使幼儿初步了解了“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起跳时蹬地摆臂,落地时屈膝缓冲,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用较短的时间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在游戏中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因此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为幼儿提供游戏的空间与时间,允许幼儿尝试错误;要善于发现孩子思维的火花,保护幼儿可贵的创造精神,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
(三)幼师在游戏中的指导
游戏虽然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但是教师也要合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或干预,即指导。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准备游戏、创设游戏环境,应根据不同年龄和游戏水平的幼儿选择难度适宜 、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来融入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同时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的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 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功
最后,游戏过程中教师还要将外部与内部干预结合运用,包括观察、询问、评价以及教师直接的游戏参与。观察中教师要针对儿童游戏情况确定自身的地位,逐步创造出可能使用的角色,如游戏监督者、调停者、游戏者、记录员、顾问或通讯员等。另外,教师通常是以假装角色进人游戏,成为游戏的一员。一旦进入游戏情境,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角色规范采取行动,利用角色之间的关系采取隐蔽的方式控制 游戏发展。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假装介入应仅干预一段时间,在达到一定教育目的后教师即应离开。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认识 “游戏化教学”以游戏为手段,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是符合幼儿园教学特点及幼儿发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式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我国早期教育专家冯德全先生说,对幼儿来说“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来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之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将幼儿园教学活动完全游戏化,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叁』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游戏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都是一成不变的,幼儿对这种陈旧老套的学习模式很难产生兴趣。孩子更加讨厌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很容易使学生出现多动、厌倦或者自卑等心理,严重的还会产生一些心理阴影,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利用游戏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学生贪玩的天性得到利用。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现的有效途径
1.整合资源,合理配置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的室内环境和户外环境是幼儿活动的空间,能够为幼儿进行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性格发展提供整体的感知环境,能够促使幼儿对日常生活学习形成最直观的最初体验。幼儿园应当通过合理的空间设计和配置、游戏设备和材料的安排,促使幼儿园能够满足教育性与游戏性相结合的需要。教学游戏化需要以游戏为核心,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教育。在对幼儿园环境进行有目的的创设以后,还需要充分挖掘被浪费的教学资源。
2.提高教师素质,发展游戏化教学技能。游戏化的教学模式需要实现教与学的游戏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也影响着教的性质,制约着教学游戏化的进程。幼儿教师首先应当具备游戏化的教学理念,认识到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不是分离的状态,应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幼儿学习应当以游戏为核心,教学活动应当配合游戏活动进行。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并无明显的界限,游戏活动能够成为教学的源头,两者相互推进。幼儿教师应当主动学习,不断创设新的游戏化教学模式,整合幼儿园教学资源,组织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
3.丰富活动材料,增加游戏化教学方式。现有的幼儿教学活动一般以幼儿园提供的活动材料为主,很少进行活动材料的创造。首先,幼儿园应当根据孩子的特征,提供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游戏玩具。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幼儿主动发掘大自然赋予的玩具,利用不同的生活空间和自然环境,创造出符合幼儿兴趣的活动材料。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季节优势,冬季可以让幼儿戴上手套堆雪人,春季带着幼儿认识辨别不同种类的花草等。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水、砂、石等材料进行活动材料创作。幼儿教师还要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加一定的课程内容,引导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在教学设计和计划中体现游戏化教学
作为幼儿教师,在计划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游戏化教学。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制定合理的目的与任务。目的是对幼儿教育的总体目标进行描述,任务相对较为具体,与课程计划、时间安排和一日活动有关。幼儿教师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所教幼儿的身体、智力、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充分体现教学的游戏化。
其次,目的与任务要适宜。在教学计划中,要设计适合于发展的、个体的、文化的、创造的教育实践。
第三,灵活设置各种活动。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游戏形式。语言、常识主要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孩子的特点适当选择自编自玩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建构游戏。比如说在“今天我休息”的游戏中,因为玩这个游戏可以随意“购物”、“逛街”,教师和幼儿共同商量出一条游戏规则,即:必须凭“存折”去“银行”取钱,没钱就不能玩“今天我休息”的游戏。游戏中幼儿想出了很多办法来玩,结束后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根据游戏活动又总结出了更多的游戏规则,这样游戏内容逐渐地丰富起来。音乐活动主要是发展孩子的音乐能力,可选择角色游戏、音乐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活动主要是发展孩子的运动能力和促进身体健康,可采用角色游戏、体育游戏;数学活动主要是发展孩子的数学能力,可用角色游戏、结构游戏、智力游戏等。
第四,多个游戏穿插进行。在一个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是单个游戏,还可以是多个游戏穿插进行,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生动起来,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学到知识,以达到最终实现教学活动的目的。
第五,游戏环境的创设要体现层次性。幼儿与幼儿之间是有差异的,发展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设计游戏环境时要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体现层次性。既要考虑发展快的幼儿,也要考虑发展慢的幼儿,还要兼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三、在游戏活动中增强互动、加强合作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担负起教育幼儿知识的任务,还要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在与人交往沟通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家庭生活状况越来越好,人们关心的已经不仅仅是满足温饱的问题,而是更加注重文化素质问题。在现代化的家庭中,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家长和长辈们对于孩子有很多的宠爱,对他们的寄托非常大。但是由于孩子在家庭中很少接触同龄的小朋友,家长又过分宠爱孩子,使孩子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可以增加孩子之间接触的机会,使孩子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在合作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小摩擦,这时候教师要起到调节的作用,教育幼儿学会宽容他人,学习做人的道理,让幼儿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这样有利于幼儿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的培养。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于外界的一些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兴趣爱好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能够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是塑造孩子的最佳阶段,因此,幼儿教育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幼儿在快乐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肆』 简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具有哪些特征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具体有四个特征其分别是:主动性、虚构性、愉悦性内、具体性。

1.游戏具容有主动性,是一种自发行为。表现为儿童自发进行游戏。

2.游戏具有虚构性,是一种假装行为。以过家家为例,儿童扮演爸爸妈妈。

3.游戏具有愉悦性,是一种娱乐行为。儿童通过游戏获得快乐。

4.游戏具有具体性,是一种具体行为。儿童通过具体的活动行为进行的。

以上这四个特征是根据相关的学前教育游戏理论总结得出的(譬如生活准备说、社会建构主义关于游戏的学说、认知发展论关于游戏发展的学说等),其中尤以皮亚杰为首的认知发展理论在游戏上的体现为侧重。

(4)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扩展阅读

皮亚杰将游戏分为三阶段:机能游戏阶段(又称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性游戏。其中象征性出现在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约2~7岁也就是学前教育阶段),特点是:能运用表象把当前事物当作另一个不在眼前的事物使用。以儿童自我经验为基础,通过想象构建虚假的情景如”过家家“

『伍』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游戏化教学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途径。在幼儿园里,游戏是孩子们开展频率最高的活动,通过游戏幼儿会把广泛的生活内容反映在游戏活动之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的进行自己的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就是生活本身,游戏充盈于心,充盈于思想、情感和身体中。一个全神贯注于游戏的幼儿是富有创造力的、自由的和快乐的。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应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定义
所谓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是指把幼儿的教育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在幼儿园里游戏就是基本活动。基本活动是指对一个人来说最经常、最适宜、也是最必须的活动。而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这样一种活动。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其次,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活动;再者,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因此《幼儿园工作规程》里提出的要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符合事实、符合规律的。
二、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园,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游戏的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能有利地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游戏有益于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年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游戏中,有大量的运动性游戏,如跑、跳、爬、攀登等,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增强体质,使他们的动作变得协调、身体变得结实。当幼儿在玩沙子、绘画、拼图等游戏时,可以训练手指、手腕、手掌的灵活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使幼儿变得更加灵巧,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
(二)游戏能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幼儿的游戏,能促进幼儿在面对压力时情感的健康发展,帮助幼儿解决冲突,减少情感创伤。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相互学习,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互动,逐渐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懂得分享、谦让等良好道德品质。在学前领域中,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再现自己、了解自己和展现期望的机会。幼儿通过游戏经验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立的、主动的和有独特的个性。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他们自己的感情,促进面对压力和困境的能力,增强人际关系概念的形成。如;幼儿在做“医生治病”的游戏中,体验了医生、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系,母亲的焦虑,孩子的痛苦、医生的积极治疗等环节,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达到理解、接受他人的情感,发展同情心和面对变化作出反映等综合调节能力。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实现了情感的发展,使幼儿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感,帮助幼儿学习控制情感的冲动性,高级情感随之在游戏中萌芽。
(三) 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因素,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很多知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幼儿通过游戏探索环境,接触事物获得知识,自由地进行各种模仿、操作与探索,如在攀爬登架的过程中体会空间和高低,在玩水的过程中感觉干与湿,玩积木的过程中体会并认识大小、形状、颜色等,在玩推小汽车的过程中观察到汽车的速度和力度的关系等。因此,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动力,是儿童获取社会经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三、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 (一)游戏化教学环境的创设
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常常利用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来达到使幼儿主动学、喜欢学的目的。游戏环境的教育性,其基本因素有两个,其一是通过建立立体设计增强系统性,以保证游戏环境平衡状态。根据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对象十分广泛的特点,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构成一个环境系统,以幼儿能够接受的形象与符号,向他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全面而系统的刺激信息。如在大班以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双脚跳)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以“参观动物园”为主线的新颖、有趣的游戏情境。通过生动的语言帮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富有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创造性地模仿各种小动物。然后让幼儿在喜欢的音乐伴奏下开始了热身操,热身时还不时用“嗨、嗨”的喊声鼓励自己。教学活动中,老师设计4个环节:小蝌蚪找妈妈、模仿大猩猩走、模仿企鹅走、青蛙跳荷叶,使幼儿初步了解了“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起跳时蹬地摆臂,落地时屈膝缓冲,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用较短的时间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在游戏中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因此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为幼儿提供游戏的空间与时间,允许幼儿尝试错误;要善于发现孩子思维的火花,保护幼儿可贵的创造精神,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
(三)幼师在游戏中的指导
游戏虽然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但是教师也要合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或干预,即指导。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准备游戏、创设游戏环境,应根据不同年龄和游戏水平的幼儿选择难度适宜 、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来融入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同时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的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 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功
最后,游戏过程中教师还要将外部与内部干预结合运用,包括观察、询问、评价以及教师直接的游戏参与。观察中教师要针对儿童游戏情况确定自身的地位,逐步创造出可能使用的角色,如游戏监督者、调停者、游戏者、记录员、顾问或通讯员等。另外,教师通常是以假装角色进人游戏,成为游戏的一员。一旦进入游戏情境,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角色规范采取行动,利用角色之间的关系采取隐蔽的方式控制 游戏发展。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假装介入应仅干预一段时间,在达到一定教育目的后教师即应离开。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认识 “游戏化教学”以游戏为手段,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是符合幼儿园教学特点及幼儿发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式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我国早期教育专家冯德全先生说,对幼儿来说“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来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之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将幼儿园教学活动完全游戏化,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陆』 如何组织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途径。在幼儿园里,游戏是孩子们开展频率最高的活动,通过游戏幼儿会把广泛的生活内容反映在游戏活动之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的进行自己的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就是生活本身,游戏充盈于心,充盈于思想、情感和身体中。一个全神贯注于游戏的幼儿是富有创造力的、自由的和快乐的。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应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定义
所谓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是指把幼儿的教育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在幼儿园里游戏就是基本活动。基本活动是指对一个人来说最经常、最适宜、也是最必须的活动。而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这样一种活动。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其次,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活动;再者,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因此《幼儿园工作规程》里提出的要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符合事实、符合规律的。
二、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园,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游戏的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能有利地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游戏有益于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年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游戏中,有大量的运动性游戏,如跑、跳、爬、攀登等,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增强体质,使他们的动作变得协调、身体变得结实。当幼儿在玩沙子、绘画、拼图等游戏时,可以训练手指、手腕、手掌的灵活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使幼儿变得更加灵巧,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
(二)游戏能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幼儿的游戏,能促进幼儿在面对压力时情感的健康发展,帮助幼儿解决冲突,减少情感创伤。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相互学习,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互动,逐渐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懂得分享、谦让等良好道德品质。在学前领域中,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再现自己、了解自己和展现期望的机会。幼儿通过游戏经验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立的、主动的和有独特的个性。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他们自己的感情,促进面对压力和困境的能力,增强人际关系概念的形成。如;幼儿在做“医生治病”的游戏中,体验了医生、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系,母亲的焦虑,孩子的痛苦、医生的积极治疗等环节,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达到理解、接受他人的情感,发展同情心和面对变化作出反映等综合调节能力。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实现了情感的发展,使幼儿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感,帮助幼儿学习控制情感的冲动性,高级情感随之在游戏中萌芽。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