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开展小学思品课堂教学效益
一、备课
1、教师平时一定要深入解读课标,加强理论学习,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有效备课。
2、在学期(或学年)开始前,教师要通览全册教材,写明本学期准备解决或提高哪些道德认识,培养哪些行为习惯,掌握哪些知识或技能,同时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有关教育活动,按照学期周数,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学期教学进度。
3、要以活动板块推进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也就是以活动作为教与学的共同中介,把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放在第一位。备课时,教师必须把自己定位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支持者、参与者,而不是“说教者”。
4、教师备课时,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又要突破教材, 要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精心设计,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变动、调整与加工,让课本上的图画、事例活起来、动起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5、要透彻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研究他们的心理特征及家庭和社会对他们品行的影响等。这既是备课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品德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6、教案要有明确具体的三维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学情分析、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其中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导课,如何围绕主题进行活动设计,如何使学生明白道理,如何辨析导行,如何进行小结,布置什么作业等都应写出来,做到胸有成竹。要有提前量,至少要背出两课时的教案。
7、精心设计板书。
二、教学过程
1、力求精彩的导入。精彩的导入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有了学生就会由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由牵着学变成自主地学。可以采用“小品表演”、“成语(词语)接龙”、“讲故事”、“猜谜语”、“欣赏乐曲”、“影视文件”等。
2、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注重“问”的质量,讲究“问”的技巧,做好“问”的处理。以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学习,道德情感的激发,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控制,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更好的发展。
3、教学方法要灵活,富有启发性,要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把学生当做听众和观众,而要把他们当做“主角”甚至导演。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4、课堂形式要多样化。课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乐竞答”、 “幸运52”、“智力快车”等电视节目形式,也可以用 “圆桌会议”、“小学生辩论会”、“开心家庭组合”等比赛形式,还可以用 “小小法庭”、“今天我是班长”模拟形式等等进行授课。
5、必须有效地选择、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如《毒品的危害》一课,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对毒品的危害感受的不深刻,进而对教学目标的完成也不够理想,而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看到了那一幕幕让人心颤的画面,顿生畏惧与憎恶,怎么还想去靠近,从而很容易地就落实了教学目标--远离毒品的目的。
6、教学中,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或知识点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有些学生的感悟是正确的,有些学生是错误的。这对学生而言是正常的。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教师在尽一名教师的引领责任的同时,应对学生的不同表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表扬,以保持学生思维、发言的积极性。
7、结尾要画龙点睛。常用的结尾形式有:首尾呼应型;归纳要点型;行为训练型;树立榜样型等。
8、教材中一些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写一写等巩固性、探究性、过渡性的题要随课完成,教师要及时批注。建议多用鼓励性的话语。
三、学科教研
1、各学校应建立品德学科组,学校之间成立中心教研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做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要写好、利用好教学反思。多开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引导和帮助使广大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开展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弥补个体不足。
四、队伍建设
学校要鼓励和支持在本学科取得成绩的教师积极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要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投身于品德学科的教学实践,使其尽快成为品德学科的中坚力量,要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使那些与新课程理念不符或有一定差距的授课教师,早日迈进新课程理念的大门。
❷ 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心得体会小学生写不少于400字
又一个学期即将过去,今天,在这美好而又弥足珍贵的时光里,我很乐回意和大家谈谈我的学答习和经验。
提前预习,认真听课。课前预习要巩固旧知识,标出听课的重点。课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参与问答,随时记录重难点,充分利用课堂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做好作业,及时总结。做作业前,先回顾一下老师所讲的内容,看自己是否完全掌握了。把新知识都理解以后,再完成作业。每单元结束后,用你自己便于记忆的方法来归纳和总结这部分的内容,比如,简图、表格、提纲,用这种简易明白的形式总结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
科学训练,举一反三。训练要有针对性,即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练习中习题解答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速度是在熟练中逐渐形成的,不要舍本逐末。
这就是我一学期以来的心得体会,不当之处,不吝赐教。
追问
easdgafjglfgdsaghdfsgh
❸ 如何增强小学思品活动课的教学实效性
认识和感悟、领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闪光点。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创设品社情境,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参与社会,我创设活动时,才会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道德、把握小学品社课的教学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三,成为具有爱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小学品社教师要深入观察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敢于挑战学生的心理与课堂常态,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自己去发现和创造;3,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主要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教学中,并促进知识向道德能力的转化,从而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走进生活的教学要比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死啃书本强得多。所以。笔者认为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为学生认识社会、交通标线,让所谓的枯燥“说教”。 总之,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教师在创设品社教学情境时。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教与学是心灵: (1)情趣性原则 学生通过情趣性活动,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按这样的要求开展活动,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解,转变成学生自觉学习的愿景、体验生活。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为理念,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使活动具有有效性,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实地了解交通标志、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1。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 四,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创设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巧妙地创设情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触及他们的心灵,在有情趣的教学中,能充分激活学生多种感官:“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以主体参与贯彻始终,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才是最深刻的,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才能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去感受生活,教学中。 小学生道德的形成。 二,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以及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妈妈。五,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 因此,以提高品社教学实效为根本。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实践、认识和感悟,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揪住问题,推行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以开放的实践为渠道,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因此;2,从中找到与自己的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并结合教材资源,《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调动起学习欲望,要源于现实生活。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在具体的执教过程中、课堂教学,弥补同学的不足。教师利用现代媒体创设情境、适应社会。 训练习惯、积极的人格发展,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认知水平,强调活动性,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可是。”在小学品社课堂教学里,促进他们健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要具有博大的开放性、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体验生活,选用他们能够接受的的形式进行,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情绪.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活动形式,大量活动的使用。让学生走进社会? 一,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热爱生活的进取精神,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所在。它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兴趣爱好等等,也许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述说、动口的广阔空间。在学生探讨活动中。在时而深沉舒缓,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激活课堂,并积极把知识内化为操行。 (2)开放性原则 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源于儿童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方法的运用,教师应如何正确认识。要改变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交通信号、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突出综合性。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也是最容易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平安回家》一课,注重学生体验,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习惯和操行的、责任心、表演。以“孝敬父母”为例、学会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向上,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认识了解社会,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可提高其对品社知识的吸收率。《品德与社会》又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
❹ 如何确定小学语文教学重点,难点心得体会
买一些练习卷做
或者买《一点通》什么的
推荐你本练习册,《倍速训练法》
挺好的
❺ 小学思品课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
思想品德课在小学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它有较系统的科学知识,虽然教学中思想性较为突出,但教学的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对小学生实施这方面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突出新课改理念,研究教学方法,以促进教育的成效.多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笔者对《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提出了找准目标,高度重视,转变角色,发展自我,结合实际,畅所欲言,开放教学,活跃思维的教学策略。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突破课堂束缚,充分体现新课改教育理念,不仅要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多了解社会生活实际,努力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在教学中不要生搬硬套,要避免偏离主题去拓展去挖掘,把知识要点与时政、现实生活事例有机结合。还有观念更新很重要,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听到学生提出的独创性见解,然后教师点评。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也应进行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加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还课堂于学生,实现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合作。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材,创设情境,例如将“巧妙导入”“妙用漫画”“模拟表演”等方式与教材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的是付诸于实践,这样的思想观念的改变,才能保证教学观念改交,教学改革才会成功,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才有希望
❻ 浅谈如何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体验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的课程,如何让生活能真实地走入品德与社会课程,凝聚着多少老师的智慧和关爱。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在生活中感受、体验。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样的“课堂”,是灵动的、美丽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情感,感悟道理。体验式学习像生活中的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引导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有趣的活动亲身体验、感悟道理。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给予关注,注重学生的生命成长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感动,触动心灵,所以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我们的品社课堂,引入生活之水,为他们搭建生活平台,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以及网络资源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力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接受,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人间自有真情在》一课时,并没有按照教材中给出的唐山地震图片和事例进行教学,而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教材中1976年发生的唐山地震的内容换成学生亲身体验了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这个鲜活的教学资源。对于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对1976年唐山地震距离较远,感情淡漠。巧用资源,选用2008年汶川大地震,孩子们都亲身经历了募捐活动,有体验,有感受,易激起情感,能引发孩子们的共鸣。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段影片、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张照片,一段感人的视频,由总理到普通老人,由成人到儿童,由国内到国际层层渗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不让同学们感悟到大灾有大难,人间有大爱,体验真情。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小学品德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使之散发德育魅力,绽放成长足迹。人间有大爱,体验真情。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小学品德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使之散发德育魅力,绽放成长足迹。二、获取经验,提高学习实效性在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安排了《生活中也有灾难》、《当灾害来临时》、《人间自有真情在》、《灾难后的思考》等章节,在学生积累了一定自救自护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更深一层地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育对自己以及他人生命负责的意识,逐步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进一步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以上分析不难得出,一堂生动并且有实效的品德与社会的主题教育课,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好录像、投影、录音等电教媒体,上活品德与社会课,积极引导学生对道德情境、道德形象等方面具体而真实的感知,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规范,同时,也要重视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所以,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善于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多了解一些他们的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多一份洞察力,多一份判断力。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❼ 如何提高小学思品课有效课堂教学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新课改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儿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教学中课堂面貌和教学形式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源于教师本身的理念和行为的问题,导致了课程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下面着重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立足教材,落实课程理念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性质的定义。我们通过对教材的研究,结合新课标精神,发现这个学科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如何积极利用好教材,引导儿童开展品德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活动中获得能力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要重视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的心态,教师要抓住学生童年生活的价值,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实现教材与生活的有效结合,从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学习的模型,促进能力的发展。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品德与生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类和儿童生活相关的活动为载体,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会有亲切的感受,容易和教材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不能通过简单的说教,单一的利用教材,而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实际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设计成活动教学的内容,通过搭建平台,将教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从而突出教材的生活性,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得以发展。
二、活用对话教学策略,创设有效情境
对话教学就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中、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造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因此,对话是师生通过平等沟通,主动而富有个性精神地认识生活以及教材的活动。在对话中,学生被充分地视为具有独立生活见解的个体,教学则成为真正构建道德认知的过程。这样,学生对生活的讨论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他们因此而由衷地、现实地认识生活,并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能力。
1、搭建平台,实施对话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搭建开放互动的对话平台,会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发散,胸襟列加宽广,创意更加涌动,参与意识也更加强烈。可以组织辩论,也可以进行模拟演练等为学生搭建对话平台。
2、抓住生成,组织对话
课前预设与课中生成是师生其同完成的创造性活动,课前预设必须有很强的情景性和开放性,教师需要根据掌握的学情,加上自己的经验进行构思。课中的“生成”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然生成,而是有方向、有目标的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灵活实施预案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互动,从而构建新的认识,新的经验,新的情感的过程。
3、解读文本,关注对话
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从某种意义说,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充分建构。因此,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面对文本,不是单方面吸收文本所负载的信息,而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真诚面对,相互渗透。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文本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渗入了读者的意义;读者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接纳了文本的意义,扩大了原来的视野,又回到了自身,成了一个新我。因此,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要走出“教材至上”,而视教材为“新的活体”,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与课文直接对话。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体验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在人与文的“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性的色彩的思想与言语。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生活化”教学法
思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这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需要用大多数学生熟知并具有浓厚兴趣且贴近生活,价值观正确的主题作为课程的着力点。由此就需要教师们在组织思想品德和生活(社会)课教学的同时,抓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喜欢并且认同课程,才会有更多的积极性与创新精神去参与到课程中去。这种将知识引入生活,通过身边的事物来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活动教学法
思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中,必然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树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素质。因此,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所有牵涉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时,老师应该尽量减少自身的理论灌输,做到立足教学的内容开设学生喜爱的活动,利用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经过实践验证,参与到这种开放的、创新的课程中,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3.多媒体教学法
在授课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生活中的快乐》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施来进行教学,立足于社会实践,把快乐的场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对生活中出现的事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的板书转变成信息化时代的多媒体技术,通过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让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充满勃勃生机。
总之,儿童生活的现实性,决定了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关注和反映儿童生活的真实性。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紧扣教学目标,想方设法去创造符合儿童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合作发现,培养生活能力,提高道德水准,做适合于现代社会需要的小主人。
❽ 读完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感
通过学习《品德与生活》 新课标, 加深了 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 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学习过程中, 我也收获颇多, 倍受鼓舞。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 最大的改革是把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 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切切实实地放在儿童的生活中去培养。 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以生为主”的发展性战略计划; 真正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 密切联系儿童生活,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 当我们翻开《品德与社会》 这本教科书时, 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 它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 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 科学的、 生活的启蒙教育, 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 课程倡导“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体验和感悟, 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我们的《品德与社会》 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 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 局限于书本的世界, 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 只 是没有生活的空谈, 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思想跟行为截然不同, 口是心非, 德育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品德与社会》 教学必须走出小课堂进入大社会,回归儿童的世界, 回归生活的世界, 回归现实的世界。 唯有如此, 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 才会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品德与生活》 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品德回归生活,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注意观察生活, 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更懂得珍惜儿童生活的价值, 尊重儿童的权利,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 学习做人;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引发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 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重视儿童在真实生活中感受、 体验、领悟, 突出活动, 让学生自主地、 能动创造性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❾ 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后进生转化之我见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尽快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两全”,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已成为教育界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其中,在中学思品教学中如何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使后进生同样得到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是当前每位教师渴求解决的一大难题。对此,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切实研究后进生的表现,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进而探索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办法,使中优生队伍不断壮大。
1、后进生的表现
所谓后进生(也有称差生、学习困难生),一般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差,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良,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逻辑能力弱,其综合反应为成绩低劣的学生。以下就思品教学中的各种表现进行研究。
(1)对思品不感兴趣,视学习为负担。随着年级的升高,对社会、生活、学习的认识的不断变化,兴趣逐步消失,对思品的内容就产生枯燥感。从而会继而对学习缺乏信心,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习的方法不当,产生厌学和应付心理,一直处于落后消极状态。
(2)注意力不集中。认知水平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后进生常常表现出容易分心,抗干扰的能力比较差,往往被某些与上课无关的事物打扰,影响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围小,抓不住学习的重点。
(3)理解记忆水平低。一般后进生记忆方法死板,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一直沿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偏向于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他们的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的能力明显偏差,如背过了物理的概念,但没有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在做题时就经常出错,甚至不会做。
(4)情感和意志的缺陷。他们存在自卑感,不能正确分析和评价自己,自己对自己错误定位,认为自己永远学不好思品。意志的薄弱造成他们的散漫怠惰,懒于思考,有放弃学思品的想法,对学思品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思品教师有对立情绪。
2. 后进生的成因
(1)教师在教学要求上实行“平均主义”、“一刀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智能、知识基础和性格各异的学生,按理教师应因材施教,但有些教师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要求上发出的是用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致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必然导致后进生的出现。
(2)教学内容上攀高求难。有些教师认为,中考,是选拔性的考试,不是义务教育中的形成性测试,考上高中的学生人数是自己教学水平的唯一体现,是上级领导、学生家长核定自己业绩的唯一标准,况且思品考试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在教学内容上攀高求难,他们热衷于给学生讲那些高难的问题,但却忽视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归纳,忽视了对基本定义,概念的理解,阐述和运用。这样就使得原来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很难跟上要求,而且每况愈下,与基础好的学生距离越来越大。
(3)教学进度过快。有的教师为了保证在考试前有充足的时间安排复习,往往把教学进度安排过快,甚至有意识地压缩新课讲授课的时间,过早地结束新课,以便“深化”复习。这样无疑会导致学生对新学知识囫囵吞枣,消化不良,而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基础没打好,深化复习也就没有根基,在复习时又必然如坠烟海。实际上教学进度过快既对学生整体水平的稳步提高不利,也必将促进学生超前分化。
(4)教学采用“填鸭式”的方法。目前,仍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只好静心“听”。其思维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中,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和机会。因此,学生在学习思品知识、思考思品问题中的缺陷不易被教师发现。同时,也易使学生满足于一知半解,对知识难以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方法严重违背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致使一些在知识理解、规律运用上存在偏差的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点逐渐分化成后进生。
(5)考试次数过多,试题难度过大。有的教师认为:“要想考试好,多考是法宝。”因而教学中考试安排越来越多,试题编制越来越难,这样做的结果,使得一些学生考试经常不及格。一次又一次考试的失败,给他们带来一次又一次学习上的失望,久而久之,他们对思品学习便产生畏惧,苦恼厌倦的心理甚至反感。使他们丧失了学习思品的兴趣和信心,并可能逐渐沦为学习上和纪律上的后进生。
3. 后进生的转化
前面以对在思品教学中后进生的表现和成因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那么,在此基础上,思品教师究竟要如何转化后进生呢?从教师和教学的角度看,本人认为转化后进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思品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作一个优秀的思品教师应具备以下品质和能力:一是要有较高的心理成熟度,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全体学生,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除了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还应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运用教育理论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有所创新。三是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因此,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使所有学生都稳步提高。
(2)转变教育观念,厚待后进生。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无条件地关心和照顾学生,给学生以信心、勇气。要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居高临下,不是逼迫学生学习,而是帮助他们学习,要相信任何学生都有好学上进的方面,尤其是后进生,决不能把他们当作工作上的包袱来对待,应该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甚至要厚待、“偏爱”后进生。
(3)重视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后进生形成的因素虽然复杂,但一切的客观因素都要通过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而起作用,学生本身的心理因素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方面,而非智力因素则包括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作为一名优秀的思品教师,应当全面了解,细致分析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并善于利用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来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包括加强与后进生的谈心,与其家长的联系,与其他授课教师、班主任转变后进生工作的协作等。在平时教学中要全方位培养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促进学生思品情趣感的形成和发展。
(4)加强教师期望的积极效应。教师应对学生作全面了解,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寄予适当的期望,并尽可能使期望水平高于个各学生现有的水平。对后进生,要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体会到只要勤奋努力,一定能学好,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当他们达到教师的期望时,要及时对其表扬鼓励,让其充分体验成功,有了成就下一成功的强烈愿望和决心。正如教育家盖滋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学习上的成功是一种积极的体验,从而能产生进一步追求成功的需要,一次成功又可能推动第二次成功。
(5)在教学要求上,变“平均主义”、“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中等生,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争取在课堂内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达到毕业会考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向中考要求靠拢。在课堂提问、课堂训练、课外作业布置上,根据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在课外辅导上,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应注意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后进生,则应着力于帮助他们理解和归纳基础知识,指点他们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做,能使好的学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逐步提高。
(6)在教学内容上,变“攀高求难”为“扎实基础,滚动提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建立思品知识体系的结构,在适当降低教学内容难度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在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再适当提高要求,增加难度,在这里“扎实基础”是转化后进生的立足点,“滚动提高”是转化后进生的努力目标,故在教学中两者应兼顾。
(7)在教学进度上变求快为合理安排。一般来说,应当根据大纲要求,保证新课讲授时间。在后进生面积较大的班级,则应适当增加新课讲授时间,减少复习时间和复习轮次。学生只有在学习新知识时打好基础,注重思维能力的开拓和理解技能的培养,复习时才能如鱼得水,深化才有根基,否则,必定事倍功半,欲速不达。
(8)在教学方法上,变“填鸭式”为“目标教学”、“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中等生为依托,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确立好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促进教学目标实施成功。及时巩固练习,引导知识的归纳小结,搞好目标测试和矫正。注意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优势,调动他们排难解疑的积极性,带动全班。对后进生则应多鼓励,多提问,多板演,多检查,多个别辅导,多当面批改作业。只有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后进生才会逐渐转化思品教学质量才能大幅度大面积提高。
思品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重要而艰巨的,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着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和努力。首先,要从理论上真正揭示和清楚阐明后进生的本质及成因;再着力研究有效的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科学依据和科学方法;最后,切实地全方位地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那样,后进生都在上进中,逐渐变为中等生或优生,继而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