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谈谈新媒体技术的引入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新媒体对教育传播模式构成要素的影响
按照香农—韦弗传播模式,典型的传统教育传播过程包括信源(教师)、编码(教授)、信道(通道)、解码(学习)、信宿(学生)、干扰和反馈七个组成要素。新媒体通过对传播模式构成的各个要素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教育传播过程。1.新媒体对信源(教师)的影响传统上,教师的工作就是用大量所谓“真实的”知识去“填充”学生的头脑①。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的观点,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信息的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②。在教育传播领域,教师即教育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他们将符合特定价值观的经验、知识和情感等通过教与学过程传递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被动参与接受教师“把关”知识的过程,因此对教师依赖比较强(见图2)。新媒体所具有的数字化、网络化特征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时对教师的依赖。学生和教师具有同等的机会面对知识。有时候学生所接触的知识教师都不一定熟悉。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教师不再扮演“把关人”的角色,转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新媒体促使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见图3)。新媒体对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过去的十年中诞生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以适应这种变化,如21世纪技能标准,21世纪的学习、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学生、教师),知识建构,基于项目的学习,研究性学习等。21世纪的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这些理念和模式。2.新媒体对信宿(学生)的影响传统教育中学生被视为等待填充的“容器”,他们会无条件地接受教师认为重要的东西。因此,学生学习通常是被动的和机械的。新媒体技术为个体参与传播过程提供了一个双向通道,学生在该过程中既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学习者个体因此可以主动参与到教育传播活动中。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个体参与实现的,是一个与学习伙伴共同创设(co-constitutive)的过程。该过程的参与者会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而发生改变或转化①。因为新媒体,使学生与他人一起形成、发展和创造关于某一事物的共同知识和符合情境的个体知识,学生也从一个从被动的知识消费者转变成为主动的知识创造者。新媒体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能够及时、自由地进行自我表达,与他人(包括教师、专家、同学等)分享观点,接受他人的判断、评价,保持与他人的持续对话。在对话与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实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此外,由于新媒体的数字化和互动性特征,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取各种信息,实现按需学习,及时得到教师指导或学习支架的支持。通过直接嵌入学习资源的互动提示、实时或虚拟的帮助策略模型的引导,学习者可以实现不间断学习。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可以概括为:支持和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想象力和求知欲;学生在参与式学习过程中将承担更多学习责任;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学习方式等将发生改变。3.新媒体对教育信息的影响教育信息一般指教育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通常情况下,教育信息以多种呈现方式蕴藏在载体中,如教科书、模型、挂图等。传统教育中的教学信息具有稳定性、结构化、组织化、专门性等特点,被知识精英所垄断。获取知识的途径需要通过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模式。传统教育基本上是围绕教科书上的教育信息进行。而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周期变短,对许多学科而言,知识的关联性和时代性的预期值,已经从几年和几十年的周期降低到现在的几个月和几年②(P67),刚印到书本上的知识很可能就已经过时。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一般很难保证及时更新,但是新媒体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传统的纸质教材面对知识迅速贬值带来的挑战,因为相对于教科书从编撰到出版所需的时间跨度,终端用户有时只需花费几分钟就能制作和传播信息。新媒体拓展了信息传播通道,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如数字图书馆、可分析的真实世界数据以及连接其他能够提供信息、反馈和经验的人等③(P7),让人们置身于信息海洋中,可供选择和获取信息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宽泛。新媒体为信息传播带来的这种变化,为信息联通、重组和再造创造了条件。在新媒体的支持下,学生除了接受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外,还可以获取博客、开放式课程、网络资源库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加工提供了便利,促使信息呈现出活跃的、快速发展的和生成性的等新型特征。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改变了教育信息的创造、传播、分享和利用空间,促使参与者之间实现共同创造,并发展和形成了信息的双向沟通模式。4.新媒体对教育传播模式的影响基于讲授主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20世纪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而在信息社会里,这种由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个人职业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接受新知识和新观点,而且是一个持续性的、探索性的和支持性的过程②(P40)。教学的重心从勤奋操练和练习转向关注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③(P1)。社会发展需要能够反映新型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教育传播模式。新媒体为新型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理想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新媒体可以促进学生参与教学信息的传播和反馈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被民主式的平等对话关系所替代,单向、线性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互动、非线性教学。在新媒体创设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讨论、协商或探究活动,彼此了解和熟悉对方的思想和观点,共同完成知识的创造和分享。这一过程与现代社会的知识观一致。由于现代社会中新知识不断衍生,人们已经难以完全拥有知识产品、并且完好无损地存储在个体头脑中,而应该“把它存储在朋友那里或技术中”①(P45),当需要的时候才去搜寻和获取它。通过保持持续的对话关系,在解决问题或者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知道“谁会提供帮助”①(P13)。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只有保持对话关系,才能保证教学真正顺利、有效地进行。由新媒体所带来的海量信息通过不同的表征形式(如文本、视频、图片或录像等),扩充、表现和阐述知识的内部多样性,实现传递思想、观念、情感、信息和知识的目的,以满足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的学生个性发展要求。新媒体支持的教育传播模式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如喜欢多感官通道的学生可以选择多媒体组合方式呈现教学信息而学习;视觉型学习者可以利用图片、图表、录像、试验演示的观察而学习。学生可以在物理的、虚拟的或者混合的多样化学习环境中进行各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学习,如基于资源的、基于探究的或者基于项目的学习等。新媒体支持学生提供学习反馈、获得适应性帮助和支持,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及时诊断和指导。因此,基于新媒体的学习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育中反馈缺乏或者滞后的现象。教师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习者,而是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设计、管理和维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度的学习环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得到必要的学习支架或学习补救②。因此,新媒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传播模式本质上是动态的、有机的和发展的。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教育传播模式会根据不同的文化、技术和社会环境而发生相应变化。新媒体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改变了教育传播过程中基本要素内涵及其彼此之间的关系,促使教育的传播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转变(见表1)。
技术通常会伴随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新的技术层出不穷,会对教育造成持续性或者革命性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让人们参与到一个更具互动性、以共同体为基础的世界中,为我们共享经验和探索知识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为变革和创新教育传播模式注入了新的生机。随着新媒体的应用,教育传播模式呈现出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并且呈现出互动性、非线性和数字化的特征。同时,新媒体也让教育面临新一轮的挑战。选择的多样性可能会造成学生选择的无所适从感,并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包括如何在海量信息中选择和组织有价值的信息,如何通过新媒体与他人建立、维持各种关系和身份以满足个体的需要等。教师需要思考在新媒体参与构建的新型教学环境中如何重新定位、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有效地应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给教育传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必将促进教育传播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❷ 新媒体会对未来的教育教学带来怎样的变化
一:教育范式正在向包括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模式转型。
二:社交媒内体正在日益改变人们容沟通、发表观点及信息、人际交往的方式。
三:开放性——开放内容、开放数据、开放资源等概念,以及数据和信息的透明度与易获取的理念——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价值观。
四:随着技术成本的降低和基层学区采取更为开放的就学政策,如今学生携带自己的移动设备上学的现象日益普遍。
五: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得海量信息资源和广泛的人际交流机会这一发展趋势,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者自身的角色。
❸ 现代信息技术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一、现代教育媒体有利于激发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创造力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适时、适量、适度的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帮助突破教学难度,大大提高教学的灵活性,有利于教师发挥课堂应变能力,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加深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激发了孩子创造的火花。
现代教育媒体辅助美术教学有着很广阔的前景,只有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根据美术教学的要求,精心设计课件,适当运用,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现代教育媒体有利于语言活动的生动再现,加深幼儿的理解
一、有利于创设环境,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语言活动中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设计教育过程,教师运用双向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在看看想想、看看讲讲、问问讲讲中由浅入深的理解教学内容及其蕴含的意义,提高了幼儿思维的深刻性,调动了幼儿语言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主动参与语言活动的能力。如在进行大班仿编诗歌《家》的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幼儿直观的了解,透彻的理解呢?将原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直观新颖的画面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精心设计将仿编内容配以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象进行动画显示。小朋友带上可爱的头饰进入到活动场地,多媒体动画吸引着他们,大家不禁一同朗诵“蓝蓝的大海是珊瑚的家,深深的地下是石油的家……”当他们看到屏幕上出现自己编的诗歌画面时,兴奋的小手都拍红了。
二、形象生动的再现,加深幼儿的理解
由于幼儿受其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对新奇、富有动感、色彩艳丽的环境十分喜爱,这种环境易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促进他们主动探索环境,以获取丰富的信息知识。如语言活动《大象和小兔》中,三只小兔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三只小兔如何逃跑等,依次设计课件,先整体听一遍故事,然后利用无声和暂停技术,分别听各个部分,让幼儿在动画故事中充分获得语言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最后再听一遍故事。在此基础上,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出现优美的动画故事,使幼儿情不自禁的想说想表演。利用图像的定格将动物的面部表情细部扩大,进行生词的学习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视、听学有机的结合,使幼儿根据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思维,教师辅以多层次、多方位的提问,帮助幼儿解决疑问,理解不能经验到的事物。
三、现代教育媒体促进幼儿音乐活动中整体发展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始终贯穿着发展了什么能力?锻炼了什么技能?获得了什么情感?使孩子形成什么态度?这四个问题是衡量一节音乐教育活动的关键。而适时的现代教育媒体的介入,对幼儿素质、能力、个性的培养有独到之处,使幼儿成为具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及参与者。
四、现代教育媒体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符合全面发展的需要
数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一环,由于该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幼儿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学习时难免有枯燥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现代教育媒体的介入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利用游戏的方法,主动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促进思维能力、德育、反应的灵敏性等方面的发展。
五、现代教育媒体打破常识教学中地域、时空的限制,提高学习效率
在常识教育活动中,现代教育媒体在演示和实验方面的仿真模拟功能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现代教育媒体教学软件利用图形演示可以使许多抽象的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把时间的过程缩短,把空间的距离变近,把微观的事物放大,把宏观的事物缩小,使那些原来需要教师费尽口舌花费许多时间仍然讲不清楚的知识变得一目了然。
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可给幼儿极其丰富的各类刺激,展现给幼儿生动形象的画面,带来悦耳动听的音响效果。这既符合幼儿喜欢鲜艳动态画面的特点,又符合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水平,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演示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与幼儿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的机会,使幼儿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把幼儿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氛围中,使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我认为它必将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大展宏图!
❹ 如何看待互联网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多媒体 互联网乃至物联网将改变传统授课模式
1教师必须知道如何使用 在课程中有效的使用
2教师可以从传统的授课者 成为提供素材 组织教学的传播者
3教师信息收集 和即兴教学都将成为必备技能。
❺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有何目的与意义
在幼儿园教学中,多媒体起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有反作用。我一直都极力反对在幼儿园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 学前教育与其他阶段的教育不同,孩子需要学习的,越贴近生活越好,不但需要视觉刺激,还需要触觉、嗅觉等其他方面的刺激。中国杰出的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孩子们应该走到自然中、社会中去学习,而不是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去学习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国内幼儿园普遍喜欢多媒体课件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传统分科教学模式造成的,多媒体更适合这样的教学模式,但分科教学已经被公认最不适合孩子成长。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师资水平,点开投影仪,电脑自己发出声音,自己演示动画,孩子们点点戳戳,老师既不用提前花太多精力准备课程,更不须要自己设计课程,多轻松。但这样每个教室每个班级都教授同样的内容,如何能够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如何做到以孩子为中心。 多媒体不是完全不用,而是多媒体本身应该作为让孩子探究的目标之一,比如瑞吉欧对于光影的重视一样,而不是把多媒体作为一个工具。
❻ 多媒体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有什么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向社会迅速而广泛的渗透,多媒体已经悄然走入了幼儿园的课堂中,它不仅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而且对现代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乌申斯基曾说:“孩子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受来感知周围事物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发展已迫在眉睫,多媒体信息技术使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抽象的思维过程形象化,知识的发生过程动态化,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对未知领域知识的探索欲望。信息技术活动课程以独特的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促进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增强了幼儿主动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方面也表现出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它给幼儿园教育活动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幼儿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比较抽象的事物还很难大量接受,多媒体声、形、色并茂的特点,不仅增强了直观性,而且拓宽了幼儿的视野。幼儿的记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对事物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多媒体能提供形象、鲜明的表象,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极大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多媒体技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一)开拓教师视野,提升教学理念。
现在的幼儿教育发展很快,新《纲要》的实施给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必须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质。我们幼儿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让教师进行学习。教师们能够快捷的搜索、收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料和参考资料,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快速获取信息。这些信息,使老师的眼界更宽、思路更广、观念更新。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教师组织活动的形式更新,方法更科学,幼儿获益也就更多。
(二)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师工作质量。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运用,为教师寻找教学用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让教师从繁重的、费时的教具制作之中解脱出来。教师们可以将大部分的时间腾出来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及时调整活动计划,使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有机结合。
1、文字处理:教师可以借助电脑,电子备课、打一些艺术字用于墙面布置,使环境创设等就变得轻而易举。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2、表格处理:幼儿园各种表格特别多。我们可以借助电脑,随意制作各种规格、各种样式的表格等。
3、教学管理: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借助电脑,对幼儿园的行政后勤实施了全面管理。如:幼儿园概况、幼儿园组织机构、幼儿园规章制度、幼儿园目标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幼儿园工作评价等。
4、卫生保健:借助电脑,对定期体检记录、身高体重测评、营养计算、检查矫治事项、登记事项等实施全面管理,十分方便有益。
二、多媒体技术对教育管理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幼儿园孩子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鲜明、新颖、具体形象的刺激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1、多媒体技术以其鲜艳的色彩、多变的动态画面、声音的配合能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例如,中班数学《分类统计》活动中,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为生动有趣的教学软件,整个活动以小动物变魔术和与小朋友们做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
2、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音和图象来实现某些知识性较强的内容,就更易于幼儿掌握知识,同时也符合低幼年龄的认知特点。每当电脑显示小动物一边唱着动听的歌,一边拍打翅膀,带出各种色彩鲜艳的几何图形,拼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时,这色彩丰富、富于变化的视觉画面,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欲望,让幼儿能长时间把注意力停留在课件上。
❼ 如何看待媒介对儿童的影响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电子媒介以不可抵挡之势入侵童年,影响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儿童认知、道德、审美与童年进程四方面探讨电子媒介的影响,使用得当,电子媒介会成为儿童知识渊博的朋友;使用不当,电子媒介会摧毁美好的童年。
电子媒介充斥在现代人生活与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以至于人类已经无法想象在没有电的世界里该怎样生存。电脑、手机让成人着迷的同时,也让儿童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看看周围,在餐厅的某个角落,成人吃饭聊天,儿童就沉浸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世界里。在家中,孩子哭闹无计可施时,家长会掏出手机,播放有趣的视频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个人无法阻止历史的进程,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个人很难避免儿童不接触任何电子媒介。电子媒介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它们“随风潜入夜”,逐渐渗透到儿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儿童的成长造成利弊交加的影响。
一、对儿童认知的影响
皮亚杰认为:“认识上的适应,也像生物学上的对应物一样,是由同化和顺应之间的一种平衡所组成。”儿童通过同化和顺应掌握外界信息,从而适应环境,学会生存。
电子媒介出现之前,人类通过纸质媒介来获取信息。儿童通过学习才能寻觅到打开成人世界大门的钥匙,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伴随着儿童的成长。电子媒介的出现,大量信息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呈现,使得现在儿童可以获得从前儿童难以接触的秘密。这一方面可以扩大儿童的视野,知道人的身体组成是什么,世界的另一端有什么,科技的前沿创造出了什么……另一方面却可能意外地让儿童了解到暴力、性等从前对儿童封锁的信息。是否因为电子媒介会造成恶的后果就阻止其进入儿童世界?当然不可能,同样对儿童也不公平。如今,儿童如果从未看过某个动画片,玩过电子游戏,那么在同伴中间他会被排斥,因为他和他们没有共同话题。从幼儿园小朋友集体被平板电脑诱拐的实验,可以看到科技产品对小朋友有着无可抵挡的魅力。儿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他们看见成人时不时看看手机或电脑,他们会好奇其中的奥秘,他们会探索如何使用成人的“玩具”。黑格尔认为文明的进程会使曾在历史上显得神秘的知识都成为儿童的玩具,“在知识领域里,我们就看见许多在从前曾为精神成熟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知识现在已经降低为儿童的知识,儿童的练习,甚至儿童的游戏。”曾经的计算机只有国家实验室才拥有,如今儿童都会使用计算机听音乐、看视频。长时间沉迷在电子媒介营造的世界里会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电子媒介绝不是也不应该成为唯一的途径。儿童处于大自然中,可以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去触摸,用鼻子闻,用嘴巴尝,他们感受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生动灵活的。儿童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他们充满好奇地观察这个世界,世界呈现给他们的每一天也是充满变化的。昨天天晴,今天下雨;昨夜漫天星星,今夜月朗星稀;昨天有雁飞过,今天小蝌蚪在找妈妈……儿童在大自然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充满生命力的。何必浪费大自然的恩赐?在大自然的庇护下,每一个儿童都能快快乐乐地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现在电子媒介无处不在。成人对电子媒介的态度是否应该如临大敌,还是应该听之任之?或者应该淡然处之,既不放任也不完全拒绝,就像周作人在其《儿童的文学》中所阐述的,成人可以“放胆供给”儿童所需要的、能够满足儿童的本能和兴趣的一切精神食粮。成人“不必愁他有什么坏的影响,但因此我们又更须细心斟酌,不要使他停滞,脱了正当的轨道……”电子媒介寓教于乐,合理的使用可以对于儿童的认知起到积极的作用。电子媒介的魔力让很多成人都不可自拔的沉溺其中,但是成为父母后,成人必须承担控制儿童使用电子媒介的时间与质量的责任,就像守护一朵带着露水的玫瑰一样,成人该有怎样的小心翼翼,才能保护世间最纯真最脆弱同时也是代表未来和希望的花朵。
二、对儿童道德的影响
电子媒介虽然会向儿童宣传道德规范,但同时暴力、争斗、尔虞我诈也会出现在电子媒介上,造成儿童道德认知的迷茫。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不无忧虑地指出:“很显然,媒介已经削弱了家庭在塑造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情感发展上的作用。”电子媒介给儿童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儿童会认同虚拟世界的规则。例如家长说打其他小朋友会痛,欺负别人的小朋友将没有人和他玩。但是儿童看见猫和老鼠成天打架,看见喜羊羊和灰太狼总在争斗。儿童会发现这个过程充满乐趣,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时也会产生同样的逻辑。怎样知道欺负别的小朋友是不对的呢?当儿童看到别的小朋友受伤哭泣,当自己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感到痛苦时,儿童这才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和理解问题,才会对别人产生同情心。休谟认为“广泛的同情是我们的道德感所依靠的根据。”在虚拟空间中,儿童身体的存在被抽离,于是应该形成的常识和同情心也被抽离。正常儿童会了解人被火烤的后果,并同情被烤者的痛苦。而连云港9岁男童竟然模仿灰太狼用火烤羊的情节,将两名同伴绑在树上点火,造成了严重的烧伤。这样极端的事例说明该男童沉溺虚拟世界中,在动画片中,小羊并不会受到真正实质性的伤害;现实中,他认为他的行为只是游戏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儿童的道德观正在形成中,电子媒介的矛盾让儿童困惑。一方面,儿童会得益于电子媒介宣传的真善美;另一方面,儿童会受困于电子媒介透露的假丑恶。家长所要做的是控制和解释电子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让儿童在与人交往中形成被社会认可的道德观。
三、对儿童审美的影响
审美是儿童的天性。经验告诉人们,儿童喜欢漂亮的伙伴、漂亮的衣服、玩具,喜欢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环境。毕加索认为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的艺术不受功力目的支配,他们凭着纯粹的心表达稚嫩的情感。美是秩序的感性表达,儿童天生有一种对规律性的强烈需要,儿童通过审美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观感和对于规律的把握。正如庄子所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老子指出圣人的精神状态 “复归于婴孩”。圣人通达天地之美,儿童也在通过自己天真无邪的双眼观察世界,试图寻找世界的规律。自然是美的,处于大自然中的儿童是快乐的,他们有着无穷的问题需要探索,他们也有着无数的艺术作品亟待完成。电子媒介同样也会试图向儿童传播美,通过电子媒介,儿童可以看见平时很难看到的海底世界、非洲大草原、热带雨林……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儿童通过电子媒介认识的世界是不全面的,洁净的城市生活会让儿童诧异“脏”为什么存在。有的儿童看见自己的排泄物会恶心,当污泥溅到皮肤上时甚至会呕吐;任何人想到污泥由动物排泄物构成,都有点不舒服。而乡村的儿童或许此时正开心地玩泥巴,单调的生活和传媒让人无法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真正的美是一种和谐,自然中不仅有高大雄伟、光鲜亮丽,自然也包括各种奇形怪状,经常接触大自然的儿童,会明白可爱的猫咪是美,同样老鼠的存在也是和谐的;会明白蝴蝶是美的,明白虽然毛毛虫不起眼,可正是它变成了美丽的蝴蝶;自然的一切存在都是合理而且美好的。如果儿童接受相似的传媒,那么他们长大后会怎样?是否会依照相似的审美过着与他人无差异的生活?他们未来的生活是否会丰富多彩,充满创造力? 四、对童年进程的影响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电子媒介不应该让童年走向逐渐消逝的道路。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人皆因为童年的好奇心而激发了他们成年后的探索。电子媒介是人类科技的成果,使用得当可以增光添彩。现在,每天,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和各个领域的信息通过电视或互联网传播,儿童可以快捷地从中获得所求。这些信息可以是有益的、寓教于乐的,有的儿童探索了科技的力量,学习的捷径,努力的结果使得他们成为神童或者少年大学生,在这之后,他们依然会对童年的玩具念念不舍,在学识方面,他们超出了正常的儿童,在生活和心理需求方面,他们仍是孩子。电子媒介也会为儿童打开一扇窗,让儿童窥见成人世界的秘密。有的儿童过早了解了性知识,甚至早早有了性行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妈妈是一位五岁女孩,这个儿童或许会在哺育方面多一些知识,可是并不会一下子拥有成人的思想和经验。电子媒介是否会加速童年的进程?木桶效应告诉我们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神童在某一方面可以卓尔不群,可是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可能平常甚至失常。英国来德尔克斯大学36年间跟踪调查210名神童,结果3%的人最终功成名就。极端的个案可见塞达斯的事例,哈佛大学一名心理学教授,在自己儿子塞达斯身上进行“培养试验”,塞达斯6个月时能读出26个英文字母,2岁看懂中学课本,4岁发表4篇文章,6岁完成解剖学论文,12岁被哈佛大学录取,14岁住进精神病院。精神的物质基础是神经生理组织。儿童心理发展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过渡的最佳速率是由大脑等神经生理系统发育中相应阶段过渡的速率决定的。只有符合自然的正常速率才能让儿童健康地成长。卢梭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长时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有自己的大纲,尊重儿童的成长速率,满足儿童对电子媒介的好奇,有选择地让儿童接受电子媒介传播的信息,让电子媒介成为生动有趣、知识渊博的朋友,让童年更加美好。
结语
信息化时代,如何让儿童快乐地成长是每个家长必须思考的问题。现在中国的年轻父母很多都曾经是独生子女,可能他们儿时就与电视为伴,长大后又沉浸在网络世界里。80后母亲在家沉迷网络,让8岁孩子洗衣做饭的新闻,说明80后父母曾经的生活重心就是电子世界,如果他们无法控制自己,那他们如何教育孩子?儿童是这个世界最美的花朵,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美的时光,看看儿童天真无邪的笑脸,怎么忍心儿童迷失在电子世界里?儿童也是成人之父,当年轻父母无法控制自己时,请看看自己的孩子,想想自己的责任。如果年轻的父母童年的玩伴是冰冷的电视机,问问自己快乐吗?问问自己是否想让自己的孩子重复那样的道路?电子媒介让现在人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人无法阻止儿童接触电子媒介,成人所需做的是控制儿童接受电子媒介影响的内容和时间。尽量多陪陪孩子,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让孩子多交朋友,让孩子融入真实而美好的生活。
❽ 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能把声音、图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它能为幼儿创设情境,有效 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人机 互动,开拓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因此,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信息 技术教学对幼儿园教学大有裨益。 1.信息技术在语言活动中的应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多媒体课件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悠扬悦 耳的音乐,唤起了幼儿高涨的学习兴趣。幼儿的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 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愉快轻 松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愉快的情感。《云彩和风》是大班学 习活动中的一个素材点。活动的主要意图是通过诗歌让幼儿体会风吹云动的变化过 程。在运用传统图片形式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制作 FLASH软件。结果我们发现,多媒体形式可以清晰地演示出云彩的变化过程,再加上美妙的背景音乐,配上教师朗朗唱颂诗歌的声音,一下子把诗歌中特有的优美意境表现出来了。而云彩的变化让幼儿不再觉得陌生,变成了可以“触摸”到的变化。在活动当中,幼儿感兴趣极了,还基于自己的已有经验,创编出许多新的诗歌,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中的图片讲解。多媒体课件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可见,为幼儿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是信息技术的一大优势。 2.信息技术在常识活动中的应用——直观演示,难点不难 在常识活动的教学中,有些自然现象往往平时不易看到,无法令幼儿体会、理 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因此,可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期达 到知识的迁移。我们进行过的常识活动有《京剧脸谱》、《小螃蟹的奇遇》等。 通过这个案例不难看出,教师先让孩子自己了解动物再生能力,再利用多媒体 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真实地展示了动物们的再生本领,突破了教学的重点、 难点,丰富了幼儿的常识知识,使幼儿在活动中倍感乐趣无穷,从而促进了幼儿主 动学习、探究世界愿望的达成。 3.信息技术在数活动中的应用——积极思维,乐于尝试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对数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幼儿园的计算活动十分注重 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因此,个别活动和分组活动成为了幼儿园数活动的 主要形式。如何在分散的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呢?这就需要借助许多 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方式、多顺序、多途径 地提示认知对象,进行思维训练。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恰好能够提供这种条件,它具 有多变换的优势,不仅可以扩展认知领域,还可以通过幼儿与媒体之间的互动,达 到解放教师的目的。我们依据这个假设,进行了《大熊山》、《春天的花》、《小 树叶》、《连线游戏》等活动。 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制作方法以简单的点击式操作为主,演示为辅;有动态 的物体,也有不动的物体供幼儿寻找、观察。这样,既可以在计算活动中培养幼儿 的观察能力,又能进行多维度的游戏活动。 4.信息技术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引起共鸣,发挥想象 我国古代著名音乐论著《乐记》中有句名言:“乐者,音之所由声也。其本在 人心之感于物也。”它明确地告诉我们: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表 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信息技术教学能凭借它的声频效果和视频效果,在音乐活动中 充分地展现音乐这双重艺术的魅力,激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不仅能使幼儿学到音 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能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如引导孩子欣赏我国 的国粹──京剧时,由于孩子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京剧基本上不会很感 兴趣地学习和欣赏,更不能体会京剧那不同于歌曲的独特的唱腔,那深奥而复杂的 板式、结构、独特的演唱风格,对于京剧所蕴含的丰富多彩、深层次的美根本无法 体会。于是我利用网络举行了一次“京剧知识知多少”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和家 长分组在网上搜寻下载相关信息,有的幼儿了解京剧的起源,知道京剧由昆曲发展 演变的过程;有的找到了京剧的脸谱,知道京剧中的行当分为生、旦、静、末、丑 几类,通过脸谱了解各自代表的角色;有的通过查找京剧中的道具了解相关动作程 式代表的意义;还有的幼儿上网下载了有关的唱段,并通过练习能哼唱几句;就这 样将本来十分枯燥乏味的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这种教学模式充分提供了让幼儿自 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幼儿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探究性,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而增强了幼儿完成任务的 信心,不仅有利于幼儿保持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幼儿时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遇到问题总爱问个为什 么,在这个时期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造力得 到发挥。而信息技术的采用对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信息技术具 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向幼儿提供多种刺激,以生 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向幼儿呈现知识,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好奇 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激活幼儿的思维,又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诸多优势。它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既提高幼儿的智力因素,又提高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了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同时,它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掌握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合理发挥其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同时也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❾ 学习多媒体技术对幼儿园教学带来什么好处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具有的优势: 1、优化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并能扩大教学信息量,拓宽幼儿知识面,有利于幼儿感知、理解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如在小班科学活动“磁铁的作用”中,用多媒体技术将磁铁可以吸住的物体一一展现,通过课件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 2、优化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轻松、活泼、流畅、自由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多媒体教学还能使讲授与演示融为一体。在丰富多彩富于变幻的信息双向传递中,幼儿愉快、自然、主动地学习。因此,多媒体技术为幼儿园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情景,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如在中班数学“分类计数”活动中,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为生动有趣的教学软件,整个活动以小企鹅变魔术和与小朋友们做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每当电脑显示小企鹅一边唱着动听的歌,一边拍打翅膀,带出各种色彩鲜艳的几何图形,拼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时,这色彩丰富、富于变化的视觉画面,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欲望,同时电脑又以小企鹅唱歌或生气的形式来判断幼儿回答的正确与错误,有声有色,情景交融,优化了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