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1-29 14:27:05

1. 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育互相交融,互相整合的“一体化”逐步深入,现代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结合,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绚丽的前景。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它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大大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 一、创设故事情境,将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辅助多媒体,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ba的四声时,笔者将多媒体穿插于故事中。故事的主人公是小明。教师:“老师知道同学们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画画,还有的喜欢弹琴,那小明喜欢什么呢?”(课件出示喇叭画面,接着出现音节ba.)以多种形式练读。又说:“有一天,天气特别好,小明出去玩,走到田边,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小男孩拔萝卜的画面)以多种形式练读ba。“小明继续走啊走,走到射击馆,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小女孩打靶的画面)多种形式练读ba。“小明看到这么多有趣的事情,真高兴,他要回去告诉爸爸。”(课件出示爸爸的画面)一个由课件辅助的故事讲完了,学生学得兴趣盎然,ba的四声也学会了。 在复习汉语拼音时,课件出示配乐故事画面:星期天,老师带着小朋友到野生动物园里参观。来到动物园里,他们看见了大象、河马、犀牛在河里洗澡,老虎、狮子正在睡懒觉,梅花鹿、山羊、斑马正在练习长跑,猴子在爬树,长颈鹿、野鸡、孔雀正在找食物吃。他们都想和你们交朋友,正准备作自本人介绍呢。(小动物身上都有相应的名字拼音卡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直观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有利于学生在枯燥的复习课上集中注意力。小动物身上的名字拼音卡片为读准音节作好了铺垫。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松自己,发挥创造力,有利于更好地学习。 二、创设画面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小学的课文大多故事性较强。在朗读教学中,要尽量利用书中的语言拔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的画面,配上生动优美的音乐,并以讲故事的语气将课文范读一遍,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全文内容的同时,也对阅读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一读为快的欲望。 例如:在指导朗读课文《回声》的第一自然段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回声这个童话故事发生的背景,即第一自然段所描写的景象。这时教师相机指导: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像个大月亮,多美呀!看到这么美的景色高兴吗?大家读的时候要放慢些,美一些,边读头脑里边浮现出屏慕上美丽的画面。又如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先出示两个句子:(1)小青蛙问:“你是谁?你在哪儿?”(2)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儿?”目的是让学生区别出这两个句子,哪句是小青蛙说的,哪句是小青蛙听到的。接着用多媒体播放“原声”和“回声”的读法,让学生通过倾听,用心去感受两句话读法的区别。让学生在直观感受内化后,把上面两句话朗读起来,通过同桌对读的方法达到会读,读好的目的。 又如课文《王冕学画》的第二自然段是要求背诵的。教师可先通过动画演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时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大雨过后湖里荷花的鲜活、美丽。把学生带入迷人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朗读欣赏,再单独出示湖水、荷花、花瓣、荷叶的画面,让学生独个欣赏、理解、朗读、背诵。 二、创设游戏情境,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主要表现在识字量大,字形复杂,容易混淆。学生学得索然无味且效率不高。如果将多媒体教学寓于识字教学中,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成长心理学》中曾指出:“学生生来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不需要教师的刻意指导。”在识字教学中,辅助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识记生字。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孩子的一个小小的“发现”,都是通过他自己的细心观察所获得的,在孩子的心目中这些小“发现”要比发现沙漠里的“绿洲”还要可贵。作为教师,一定要珍视孩子的这些小“发现”,及时肯定学生的这种“发现”,充分维护他们的想象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小猴子下山》这一课的生字时,先在大屏幕上出示“非、棵、片、瓜、圆、回、可、空”让学生先观察,然后举手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这时,马上就有学生举手了,说:“老师,我记住了‘可’,就是小河的‘河’去掉三点水,就成了‘可’。”课件显示:河——可,并且伴有动听的音乐和赞美的声音:“你真聪明!”又有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记住‘可’,就是‘丁’和‘口’组成‘可’。”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举手发言。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记住汉字的音、形、义,制作一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复习题课件,寓教于乐。 如巩固要求会认的字,可以通过“摘苹果”的游戏完成。即学生读正确了,苹果就掉下来。教师就奖一个“小苹果”给这位学生。而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字可采取“小兔采蘑菇”的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区别“园、原、圆”时,分别写有“草圆、花原、园桌”的是毒蘑菇,而写有“花园、草原、圆桌、果园”的为香蘑菇。然后把这些蘑菇混在一起,请学生帮小兔采蘑菇,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生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中,教学情境的设置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一定的情境是激发小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重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语言的表达是与其心理素质及环境紧密联系的。事实上,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说话声音小,语音含混不清,表达困难,在课外则声音大,乐于表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外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重要交际的自由天地,这种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而在传统的课堂上,气氛比较紧张,少数人会表现出羞涩,发言时大脑一片空白,难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就要求本人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淡化课堂气氛,强化生活气息,使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自由表达的氛围。利用CAI课件就是创设情境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本人会拼图》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创设情境:教师:“小朋友们喜欢拼图吗?有位小朋友叫小明,可喜欢拼图了。(出示CAI课件:明明拼图)你们看,他用圆纸片拼成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出示CAI课件:圆纸片拼成的大熊猫、小白兔、小猪)。小朋友们,你们会用圆纸片拼成大熊猫、小白兔、小猪吗?这节课,老师就让你们先用圆纸片来拼图,然后告诉其他小朋友,你用圆纸片拼成了什么,你是怎么拼成的。”接着利用CAI课件示范小白兔,并讲述拼的过程。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动手拼图。 又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找春天》时,可先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到郊外去亲身感受春天的美景。课堂上,先用课件播放:清清的小河,刚发芽的柳树,嫩绿的小草,各种各样的野花以及燕子、小鸟,老师和同学们在放风筝组成的春天美景。配上动听舒缓的音乐。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小组讨论、集中汇报、教师总结等形式说说春天的特点。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地、自主地投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总之,把握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形象、有趣的教学环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2.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是一门内涵极丰富、主观性极强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门立体式艺术。很多人认为只是文字的组合,因而只需要注解文字,体悟内涵即可。传统的语文教师凭借一支粉笔、几幅图画就能驰骋于三尺讲台之上,一堂堂精彩的语文课就这样产生于平凡的粉笔和寻常的课本中。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语文课的要求日渐提高,对人才的要求也越趋全面,我们不能再墨守成规。于是,多媒体教学成为时尚也是必然。他能够把大量直观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呈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空间、抽象、费解的概念变得具体、直观、易于理解。而且他还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声、画交融,给学生创造交际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引发学生思维的欲望。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有些语文教师把多媒体当做“全能选手”,展示在“课堂”这一赛场上。一堂课下来,从课题到字、词、句、段、篇再到朗读到练习,甚至作业的布置,能用上多媒体,把多媒体当成教学的“命根子”,造成了多媒体使用过于滥泛的现象。这种“教学随着多媒体走”的做法与传统“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危害性无异,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效率极低。这样的教师,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好,但是他没有注意到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它只是实施教学的手段之一,并不是唯一。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这样才能让多媒体在语文课上充分地发挥有效性。
那么,语文课上如何巧用多媒体进行有效教学,才能恰当地展示多媒体的魅力?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先决条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学《李广射虎》一课时,揭题时采用了形象生动的情节剧《李广射虎》,再现了课文的重要情节。在播放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生怕漏看了什么,然后我让学生谈论《李广射虎》中,李广为什么会射中了一块大石?大家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是因为李广力大无穷”,有的说“是因为晚上天黑漆溱的,他看不清路边的东西”……学生因喜欢情景剧而变得非常专注,对于教师的问题显得很感兴趣,这时教师适机地深入提问点拔,学生们畅所欲言,把老师的问题较轻松地回答了,对于文章的内容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在这次教学活动中,不仅学生们有了较新的感受、参与教师也有同感。有的教师说:“这样的课堂,时时有动画相伴,节节有音乐相随,孩子们又怎么不极感兴趣呢?”
二、巧用多媒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一是教给学生中国民族最优秀的语言文字;二是使学生们继承发展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既是素质能力训练,又是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一个过程。这样一来,语文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建构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学生的理智和思维参与的过程。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道德认识的理解,促进道德内化。
三、巧用多媒体拓宽学生参与学习的材料和内容
随着课题实验的不断推进,使得互联网技术开始应用于教育实践,步入语文课堂,也把学生吸纳到网络技术应用的行列中。利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表现出资源的丰富性,共享性,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协作性等特点,它打破了学生只能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学习的单一局面,大大丰富了学习和教学模式。网络技术步入语文课堂,一改以往的粉笔、黑板,单纯的口授教学方法,使教师变主导者为组织者,师生关系变成了教学互动的双向活动。在《恐龙》一课的教学中,我在课前就让学生对有关恐龙的资料进行查找,他们通过多媒体,主动地、大量地吸收课外知识,还把自己找来的资料在同学之间互相传阅,这样一来,学生参与学习的材料和内容就大大地拓宽了。
现代教育媒体具有娱情激趣、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等特殊功能,使学生乐看乐学,能激发其主动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但对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实际、技巧等的要求也更高了,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根据教学实际,科学、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才能使语文教学达到美不胜收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滥用,不要千篇一律,要根据语文课本中教学章节的知识结构和特点,结合挂图、书本、粉笔的实际应用,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以调动和运用,这才是真正成功的语文课。

3.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对策一: 遵循辅助性原则,正确定位多媒体的角色。

要走出以上种种误区,合理地将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发挥出来,首先要在思想上正确定位多媒体的角色,在主观上确立多媒体在教学中处于辅助性地位这一基本认识。

我个人认为,辅助性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1、工具性。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北师大师书恩教授曾说过:“整合型学习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学生活动有机的结合。当学生能够选择信息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及时地获取知识、分析整合信息,并能精彩的呈现他们的学习结果时,就达到了有效地技术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过程中,应把语文学科的学习放在中心地位,信息技术只是学生学习语文这一门学科过程中的一种辅助学习的课堂工具。但在目前,许多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角色错位,无法分清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到底谁主谁次。

2、中介性。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在多媒体教学中,还应增加“媒体”这个要素。教学过程中,媒体与其他几个要素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或简单机械
的组合在一起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辅助性原则与下列的其它原则不同;对策二:遵循针对性原则,把握多媒体运用的时机;一节优质的语文课,多多媒体应该合理安排,适时运用;多媒体的使用应具体针对语文教学中的哪些问题呢?我;第一,应针对课文难点的理解;学生,是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第二,应针对学生感情的调动;第三,应针对学习兴趣的激

的组合在一起的 ,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系统中,媒体的作用很特殊,它起到了一个中介和桥梁作用,成为其它教学要素之间联系的纽带。它的作用是不断为其它各个要素提供服务和支持,任何将多媒体凌驾于其它教学要素之上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辅助性原则与下列的其它原则不同,它是一条指导性原则,是针对教师主观的态度和认识这个层面提出来的。同时,它又是一种尺度和标准,用于衡量具体环境中多媒体使用是否合理。在教学中,应将这一原则贯彻始终。
对策二:遵循针对性原则,把握多媒体运用的时机。

一节优质的语文课,多多媒体应该合理安排,适时运用。教师应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将总的教学目标层层分解,进而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设计多媒体运用的方式。在设计使用的时候,应把握多媒体运用的时机,找准最佳切入点,使“好钢用在刀刃上”。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辅在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处以及情感的模糊处。要能帮助突破重点难点,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实际问题。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解决这些局限,这样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

多媒体的使用应具体针对语文教学中的哪些问题呢?我个人认为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针对课文难点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求对课文的重难点起到启发、诱导、点拨的作用,追求点石成金的效果。能否找准多媒体与学生理解语言的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恰当的时间展现给

学生,是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用于小学生经验阅历有限,思维能力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对课文某些重点内容还需借助直观的形象才能深入透彻地理解。在这个时候,多媒体的优势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例如,在讲《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文时,应在“敌我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展示“强渡汝河”图片或视频片段,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真正含义,学生把这个主要的关节打通了,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旨。

第二,应针对学生感情的调动。有一位老师在上, 《黄河的主人》一课的时侯,在课堂上播放了《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船夫曲》,并配以黄河波涛滚滚、浊浪排空的视频画面。歌中的旁白叙述以及激越高亢的旋律,使学生的情绪一下就得到了调动,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事实也证明,学生在观看后,有了切身体会,回答问题时用的词语很到位,朗读也十分出色,这都是由于视觉上受到感染的缘故。与此同时,学生也更深刻地感受到黄河艄公的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这一切,光靠老师语言的描述是难以达到的。在这个时候,多媒体就扮演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胜任的角色,将自身的优势完全地发挥出来了。

第三,应针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课堂上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调动起来,才能使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的去探究。而在激发兴趣方面,多媒体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课堂中,应不失时机地利用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有一位老师在上《三袋麦子》的时候,在课件中插入了一段课文故事的动画,由于学习这篇课文的都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动画有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注意

力立刻高度集中,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在看动画的同时,学生也在积极思考,对小猪、小牛和小猴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对它们作出不同的评价。并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能够将课文中的有关描写小动物神态的词语与动画中的具体形象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上,多媒体也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具备的优势。

对策三:遵循交互性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不是简简单单的由外界刺激就可以产生的,它是个体依据自己兴趣、爱好、态度等以及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主动地对外界的信息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该理论强调的是主体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作用和发挥,学习应该是在外界刺激和个体的心理结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个体行为。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学习者还必须从事自我控制,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臵的目标。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应加强多媒体使用过程中的交互性将多媒体特有的交互性优势发挥出来。

我个人认为,交互性应包含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教师与媒体之间的交互。教师与媒体之间良好的交互性事一则优质的多媒体课件最基本的因素之一。教师在课前设计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首先,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方式上,应摆脱传统的“一键到底“的线型流程模式,要做到一学生为中心,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实现对媒体形式的自由选择与切换,自由控制播放的速度与进度,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求,使多媒体不再是机械演示的工具。

第二,学生与媒体之间的交互。这两者之间的交互更加侧重个别化辅导与学生的因材施教。其重点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建立学生评价体系,通过人机对话,让学生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利用多媒体对学生思考的结果进行评价,并提供帮助信息,暗示思考的方向,从而引导学生调整思考的方法与策略,转换思考的角度,最终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换构建一个坚实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永远处于主体和中心地位。

对策四:遵循简约性原则,符合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 在多媒体的使用上,简约性是一条重要的原则。精简多媒体材料可以使教学内容单纯集中,避免学生注意力过度分散,让学生集中更多的精力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品悟上,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喜欢使用眼花缭乱的背景图片和装饰图片,添加许多零碎的音效,或者在某个次要环节上展示了大量的多媒体资料,这样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偏离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与运用多媒体的初衷背道而驰。

遵循简约性原则,我个人认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应认真选择适合多媒体展示的重点教学环节。这就需要首先把握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分清教学主要环节和次要环节,认真斟酌具体每个教学环节是否一定需要用多媒体来展示,用了多媒体后是否就一定能收到明显的效果。据此从各个教学环节中精选出一两个对课文理解起到关键作用的环节来重点展示,而对某些次要的教学环节则尽量不要用多媒体来展示,从而使课件内容精简而又重点突出,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第二,在多媒体素材的选择上,应该本着去粗取精的原则。与课

文相关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资料。网上可以找的很多,对这些资料应本着去粗取精的原则,从中筛选出最能表现课文情感的材料,在课堂展示出来。如《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为了更具体地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课文第三自然段以大量的篇幅列举了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三人经过长期不懈努力终获成功得例子。在教学中,有必要找一些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展示给学生,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但网上这类资源很多,我们不能“照单全收”,而应从中筛选出于课文“滴水穿石”这个主题联系最紧密的材料展示给学生,如关于李时珍,经过斟酌,我选择了一幅李时珍在崇山峻岭中艰难攀登的图片,效果良好,极有感染力。另外还需注意的是,教科书上也有很多图片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原有的作用。

第三,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组织上,应使整体风格趋于简洁明快。具体表现在课件背景图片和修饰图案的选择,字体和颜色的搭配等各个方面,应尽可能地简单素朴,杜绝一些不必要的动画和音效。要做到既能烘托气氛和表现主题,又使风格统一,重点突出,无纷繁凌乱之感。我曾经看过一则《月光启蒙》的课件,这个课件的背景颜色自始至终用的是夜空的深蓝色,在右上角有一弯残月,所有的材料都在这个背景上展示,文字的颜色自始至终用的都是银白色。这样,既创设情景,渲染了气氛,有力的烘托了课文所表达的伟大而深沉的母爱这一主题,同时又使整个课件的风格简洁统一,重点得到了突出,使学生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上,从而深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凝神思考、孜孜追求的目标。而其中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促使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最优化。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把声、像、图、文、情境与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小学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应遵循五项原则。
一、有度讲究趣味性原则
采用多媒体上语文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趣味性强是它的明显特征,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可以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东西栩栩如生地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尽情地欣赏千姿百态的四时风光,如临其境地聆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从而增添无穷的趣味,刺激学生的各种器官,寓教于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
比如《草船借箭》(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语文第十二册)是一篇历史人物传记,主要写了诸葛亮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向曹操巧借十万支箭的故事。如果教师仅利用幻灯或挂图,单靠课文的描述来让学生体会当时借箭的场面,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有一些难度,并且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必然会下降。在教学中,如恰当地运用了CAI课件,集图、文、声一体,此时,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情景,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理解,从视觉与听觉上突破了诸葛亮如何神机妙算的难点。
再如《冀中的地道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语文第十册),这篇课文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劳动人民及游击队是如何利用地道这一有利地势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很多学生虽然看过地道战的故事,但对地道打击敌人及保护自己的各种关口并不理解。如文中所说的“孓口”,有一位老师就成功的利用CAI课件的展示,使学生从视觉上理解了“孓口”。再如在CAI课件中还展示了人民是如何利用地道对敌人进行打击,又是如何对付敌人的水攻及放毒,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兴趣从听觉、视觉上理解了这一“地道战是个奇迹”的难点。
因此,CAI课件的运用能增强视觉动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个个思维活跃,情绪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从而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可见,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学习才有成功的信心,才有对知识的渴望,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行为和优秀的学习效果。必须明确,运用多媒体手段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讲趣味务必注意好“度”。曾有位教师教学时,一会儿放录像、听录音,一会儿用计算机控制显示画面,一会儿又使用投影,将各种手段都尽可能地使用,虽然热闹“有趣”,却因教学手段的演示过程喧宾夺主地替代了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讲解,学生注意力分散,兴趣由教学内容转向了教学手段。这样的课只是让学生过了一把新鲜瘾,教学目的并不理想,这也许是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所始料未及的。
二、有机运用直观性原则。
直观,是多媒体的优势。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集成在一起,使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使抽象的、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成为具体的、动态的画面,从而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有些平时不易看到或接触到的东西,用多媒体展示,更方便学生了解。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们可以把简单的文字说明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展现于学生面前。像《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学,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分析课文时,再出示爬山虎长长藤蔓、细丝样根须、不同时段叶片颜色的特写投影图片,由学生仔细观察后讲出爬山虎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再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首先精心布置了教室:讲台上端放着两盆碧绿的万年青;黑板上方正中,悬挂着周总理的遗像,遗像上披着黑纱;学生的课桌上放着每人精心制作的小白花。教室里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考虑到课文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学生所处时代有一定的差距,单凭教师讲述很难唤起他们的感情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了首都人民在长安街上送总理的实况录

5. 浅谈如何让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巧妙结合

当然最基本的还是利用ppt演示文章的重点内容多媒体教学是现在比较常见的教学辅助手段。内也可以利用视频、演示容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背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比较好的打到预期效果,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章,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音乐等形式对阅读文章进行启发式阅读

6. 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几点思考

一、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上要合理。

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灰椋鸟》(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0册)这一课的第二教时时,教学伊始,教者为了导入新课,播放了一段有关鸟儿栖息场所的录像,用了约8分钟;在教学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后的场面时,教者播放了Flash、鸟叫的音效等用了近15分钟;在深化主题,总结课文时,教者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又用了近5分钟的时间。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在看录象、Flash、听鸟叫的音效、听歌曲上用了近半小时的时间。试问:学生的阅读、思考、讨论、交流还有多少时间?

语文,本应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交流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水平。而本节课中,教者太注重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语文课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欣赏课,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位问题,即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去感悟、去品味课文,从而获得语文的知识和技能。

二、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使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比起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手段,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它有着极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能刺激学生的每个感觉器官,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那么,是否语文里的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都要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教学呢?

一些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管只用了讲述、讨论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精彩讲述、学生的激烈讨论,也能够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让学生融入课堂,走进课本,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学《白鹭》(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2册)一文,这是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主要描写了白鹭的外形的精巧和活动充满了韵味。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细细地品味其用词的准确生动和文章丰富的内涵。特别是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让学生通过文字去品味、去想象白鹭的美,想白鹭怎么美它就怎么美。如果我们将白鹭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的话,也许学生会说:白鹭也就这样。那就破坏了白鹭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美丽形象,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

由此看来,教师不要盲目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非所有 (内容)的教学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其使用应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在教学中,应有选择的使用。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思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