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云南中小学建筑教学楼规范

云南中小学建筑教学楼规范

发布时间:2021-02-01 10:40:02

教学楼 多少层(或多少M)应设置电梯

国家颁布的《住宅设计规范》(-2011)规定: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绞车)、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

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电梯要求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等。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

(1)云南中小学建筑教学楼规范扩展阅读

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高度、建筑面积、使用性质等情况设置消防电梯。通常建筑高度超过32米且设有电梯的高层厂房和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高层库房,每个防火分区内宜设1台消防电梯;建筑高度超过33米的住宅建筑;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米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米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消防电梯应设置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1台。

Ⅱ 国家规定教学楼单层的高度标准

根据《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第一章第三节到第十一节的规定,各类用途室内净高如下:

1、小学教室:净高3.10米。

2、中学、中师、幼师教室:净高3.40米。

3、实验室:净高3.40米。

4、舞蹈教室:净高4.50米。

5、教学辅助用房:净高3.10米。

6、办公及服务用房:净高2.80米。

其中,合班教室的净高根据跨度决定,但不应该低于3.6米。设有双层床(包括上床下桌类型、上下铺类型),其净高应不低于3米。

(2)云南中小学建筑教学楼规范扩展阅读

1、关于教学区域走廊宽度的设置:内走廊宽度不应小于2100mm,外廊及单面内廊的宽度不应小于1800mm。当走廊两侧布置房间时,走廊宽度为2.10-3.00m。走廊不宜设踏步,如必须设踏步时不宜少于三级或做成1/8~1/10坡度的斜磋坡道。

2、教学区域楼梯的设置:楼梯间大小选择,楼梯的宽度是根据通行的人数的多少和建筑防火要求决定的。而且应有直接天然采光, 楼梯不得采用螺形或扇步踏步。

3、住宅的高度设置:在1987年发布的《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砖混结构住宅建筑层高采用的参数为:2.6米、2.7米、2.8米。

Ⅲ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中为什么规定小学教学楼不应超

基于安全,因为学校人员集中,尤其是中小学生,遇险疏散困难,因此限制楼层层数

Ⅳ 请问公共教学楼(大学)设计有什么规范或是要求

以下条目摘选自《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1986)》供参考。

第二节 普通教室

第3.2.1条 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于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三、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
第3.2.2条 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第3.2.3条 黑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
二、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1100mm。
三、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第3.2.4条 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

第九节 合班教室

第3.9.1条 合班教室的规模宜能容纳一个年级的学生,并可兼作视听教室。
第3.9.2条 合班教室宜设放映室兼电教器材的贮存、修理等附属用房。
第3.9.3条 合班教室的地面,容纳两个班的可做平地面;超过两个班的应做坡地面或阶梯形地面。
第3.9.4条 合班教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8000mm。
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三、座位排距:小学不应小于800mm,中学、中师、幼师不应小于850mm。
四、走道宽度:纵、横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900mm;当同时设有中间和靠墙纵向走道时,其靠墙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550mm。
五、座位宽度不应小于450~500mm。
六、教室的课桌椅宜采用固定式。课椅宜采用翻板椅。
第3.9.5条 在计算坡地面或阶梯地面的视线升高值时,设计视点应定在黑板底边;隔排视线升高值宜为120mm;前后排座位宜错位布置。
第3.9.6条 当教室设置普通电影放映室时,放映孔底面的标高与最后排座位的地面标高的高差不宜小于1800mm;最后排地面与顶棚或结构突出物的距离不应小于2200mm。
第3.9.7条 放映白昼电影的合班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放映室的净宽度宜为教室长度的1/4~1/2。
二、安装透射幕洞口的宽度应为教室长度的1/6;洞口的高宽比应为1:1.34;洞口的底面标高与讲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200mm。
三、放映室的墙面及顶棚面宜采用无光泽的暗色材料。
第3.9.8条 装备电教设施的合班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前墙应设黑板和银幕。前后墙均应设电源插座。
二、室内应设安装电视机的设施和窗帘盒。

Ⅳ 小学教学楼梯的规范宽度是多少

1、中小学校教学用房的楼梯梯段宽度应为人流股数的整数倍。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20m,并应按0.60m的整数倍增加梯段宽度。每个梯段可增加不超过0.15m的摆幅宽度。

2、中小学校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级数不应少于3级,且不应多于18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类小学楼梯踏步的宽度不得小于0.26m,高度不得大于0.15m。

(2)各类中学楼梯踏步的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得大于0.16m。

(3)楼梯的坡度不得大于30°。

3、楼梯两梯段间楼梯井净宽不得大于0.11m,大于0.11m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宜为0.10m~0.20m。

4、中小学校室内楼梯扶手高度不应低于0.90m,室外楼梯扶手高度不应低于1.10m;水平扶手高度不应低于1.10m。

5、中小学校的楼梯栏杆不得采用易于攀登的构造和花饰;杆件或花饰的镂空处净距不得大于0.11m。

6、中小学校的楼梯扶手上应加装防止学生溜滑的设施。

7、除首层及顶层外,教学楼疏散楼梯在中间层的楼层平台与梯段接口处宜设置缓冲空间,缓冲空间的宽度不宜小于梯段宽度。

8、中小学校的楼梯两相邻梯段间不得设置遮挡视线的隔墙。

9、教学用房的楼梯间应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Ⅵ 中小学建筑设计中的教学楼入口一般多宽

Ⅶ 关于中小学设计规范规定“教室、实验室的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0mm“

首先得理解为啥是不小于1200 以为学生是一排一排在教室里坐着的 如果有一个学生贴着外内墙 而且还在容这1200墙的位置 那么他的座位的光线就很弱了 实验表明1200是最大值 超了采光不足以上都是只一个教室之内 相邻教室的相邻窗就没受限制了 我这有图 你可以参考一下 下面有Q

Ⅷ 建筑设计:教学楼与操场最小距离是多少哪本规范上有说明

考虑到运动场的使用情况,最好酌情设置缓冲区。《建筑设计资料集》第185页关于“中小内学校体育教室”的容内容中,风雨操场的适宜面积,活动场地边线与外轮廓之距离标为1000毫米。

虽然这是室内场地的尺寸,也可以作为室外运动场地的设计参考。如果有条件,在运动场与围墙之间至少留出1米的空间。



(8)云南中小学建筑教学楼规范扩展阅读:

在近代,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分离开来,各自成为专门学科。这在西方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萌芽,到产业革命时期才逐渐成熟;在中国则是清代后期在外来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所包含的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涉及的相关学科越来越多,材料上、技术上的变化越来越迅速,单纯依靠师徒相传、经验积累的方式,已不能适应这种客观现实。

阅读全文

与云南中小学建筑教学楼规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