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小学数学中的教学困惑

小学数学中的教学困惑

发布时间:2021-02-02 15:02:34

A.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会遇到什么难题和有什么困惑

难题就是小孩子不懂事 困惑是不懂得如何与学生沟通

B. 现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上的困惑有哪些

来自网上仅供参考

困惑一:观念陈旧,方式封闭
对策:发散思维,实行开放式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名义上是开放式的,教师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使教师很满意。如一些教师在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页“$以内的加法”时,先让学生看图片回答:%&'左边的小朋友手里拿着几个纸鹤!%"'右边的小朋友手里拿着几个纸鹤!%#'一共有几个纸鹤!接着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后,再用同样方法教学#(&)$。最后教师指挥学生完成书上的做一做,教师说一学生动手做一,教师说二学生动手做二……这些老师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学生还是在老师的框子内转动,这种过于统一、注重封闭的教学都是不利于他们的发展的,不但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而且在心理上依赖或习惯于跟着老师走。
小学生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身心的特征等原因,往往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如,进行语言叙述的变式训练,即让学生依据一句话改变叙述形式为几句话。这将有利于学生不囿于已有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新课程教学体现的是开放的文化,只有开放才有空间,才有选择,才有合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求知,学生能想的让他们想,能说的让他们说,能做的让他们做,真正实行开放式教学,以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困惑二:定理背诵,缺乏理解
对策:自主构建,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一些教师为了让孩子们更快地掌握知识,就要求他们背公式、背定理,这一拔苗助长的做法不但不能帮助孩子们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而且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恐惧甚至是厌恶。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理解各不相同。正如奥苏伯尔所说:“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不同的认知结构导致新知识的固着点、同化和顺应的途径、方式、方法、习惯自然各不相同。因此,课程标准多次指出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一思想。只有这样获得的数学才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活的知识,有用的知识。
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有的学生擅长于用形象思维立体地理解数学;有的学生更趋向于用逻辑思维抽象地理解数学。因此,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在适应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理解数学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如《时间》一课中,有学生对1时——1时半这一过程是这样理解地:长长瘦瘦的是分针是叔叔,他跑步跑得快;而那个矮矮胖胖的时针是老公公,他跑得慢。叔叔已经跑半圈了,老公公还只有跑了一小格里的一半。显然,孩子是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的,所以很容易掌握。
因此,只有自主建构过的才是学生自己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东西对学生来说存在着距离感,不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得有多深刻和透彻。对于学生来讲,他们需要的是经过重组后在头脑中留下的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些东西。由此可见,学生需要的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数学,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
困惑三:方法单一,效率低下
对策:贴近生活,增强实用性
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不善于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往往习惯于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认为只要学生在做题时都能做对,那就是好的教学。把本应活泼的课堂变成了传授知识、灌输知识的课堂。
据香港的一项针对当地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以数字、符号、公式等来形容数学,将数学简化成运算. 亦有一些响应带有“课堂数学”的强烈影子,例如认为数学是“用公式计算”和“背方法”的学科,以及“很多计算方法都能得到相同答案”和“答案准确”等,这大概是由于他们的数学观多来自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数学”大多是教导学生如何去运用定理和公式,题目答案唯一。而谈到数学具有实用性的功能只有30%的学生。
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应尽量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直接去提炼数学问题,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联系品德与生活课中的超市购物这一情境,规定每个小朋友只能带20元,又罗列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商品,然后要求他们去购买。孩子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购买方案。紧接着又问,如果只能买三样东西,并且不能超过15元,你会选择哪三样?最后再问,如果要用最少的钱买数量最多的东西又该怎么买?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激起了孩子们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常见问题的兴趣。正如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就是说,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科学;在数学课程中只有超越“科学世界”,关注生活世界,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困惑四:处理教材,舍本逐末
对策:根据实际,恰当处理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应当紧扣教材”,而新课标强调必要时适当地突破教材。后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结合学生实际和当地环境,小则更换一些简便易行的题目,大则适当地改变教科书中某些课时的编排次序等,这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提倡创造性处理教材,不但把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搞得支离破碎、无重点,并且将教科书上很好的内容也处理掉了。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不利用课本上的题目,不按照教材编排意图,而是先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掌握特征,然后出示一个正方体实物用同样的方法教给学生。最后教师问学生:“正方体是一种怎样的长方体!”学生都答不上来,教师只能自己说出“特殊的”三个字。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起来是教师把教材处理后进行教学,是新观念下的教学行为,但实际上是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对立起来让学生学,把课本上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密切联系的“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等重要句子都给“处理”掉了,造成了不良后果。因此,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不能盲目追求处理教材“热”,以致舍本逐末,而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恰当地处理教材,以求高效率。

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需要教师按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设计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应当反思一下,以往我是怎样教学的,通常的教学方法是怎样的?这样的教学方法的特征是什么?是否有助于学生发展,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再看一些教学改革的案例,就会发现,原来教学还可以这样组织,学生还可以这样学习。思考一下,以往教学中学生是什么角色,教师是什么角色,是不是可以尝试改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并想一想,如果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之后会发生什么。把思考付诸于行动之后,迎刃而解地不单单只是困惑……

一、教学观念转变难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封闭,名义上是开放式的,教师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这些老师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学生还是在老师设定的框子内转动。这种教学严重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应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呢?

二、合作学习收效难
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但是很多教
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是流于形式,表现在:时间上没有保证,一个问题给学生讨论,学生才开始说就打住,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问题不分难易,有些根本不需要讨论的很容易的问题也拿来讨论,浪费时间;交流缺乏平等,所谓的合作学习,变成了几个优等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大多数学生成了看客;说是主动探讨,实际是被动应付。老师一声令下,大家开始讨论,并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需要。这样的合作学习收效甚微。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

三、解决问题过程难
“应用题”历来是数学教材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是在新理念指导下从目标、内容到教法的一次全方位改革。《课标》中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所谓“解决问题”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相应地,新教材中已经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的章节,往往以计算伴随着应用相融合的形式编排。这就对一线教师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对应用题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困惑。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应该怎样教学呢?

四、优差学生共进难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师生平等,教学民
主已成风气,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局面已经形成。但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好学生的机会更多,得到了超常的发挥,学困生成了旁观者,得不到独立思考和表现的机会,获益少。这样,学生的成长也就形成了两极分化。在数学教学中,究竟该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共同进步,得到全面的发展呢?

C.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孩子收益终身,尤其是小学阶段,小学阶段是孩子从一个天真顽劣的小孩到一个真正接受知识的小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要求规范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孩子成绩优异的关键,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给孩子补习小学数学,那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了解补习小学数学的五大技巧。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教育时代,孩子们的大脑不仅仅是课上的40分钟,而是要勇于积极的探索,在给孩子补习小学数学的时候着眼于以上几点,加上对课本知识的结合,孩子的成绩定会有所提高,于此同时孩子更多的学习到的是掌握知识的方法。

D.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或困惑是什么

我个人觉得都是刚开始一节课的时候如何让学生把前面学到的问题和新课连接起来,然后课堂中懂得让学生融会贯通。

E. 小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如何持续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欲望,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和能力有足够的认知。

F. 小学老师教学的主要困惑及相关策略

我主要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优差生兼顾,以及平时作业中改错 环节的落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都说人的手指头十个都不一样长,同一个妈生的孩子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每个班无论多么整齐,都不会所有学生是一个水平。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有一些困惑。困惑之一:在课堂上,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成绩好的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课堂作业都很快,思维灵敏。回答问题时容不得有些同学思考就说出了答案。课堂作业做得又快又对,当然我们老师得等多数学生做好了才安排新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优秀生做完了,无事可做,就会左顾右盼,甚至讲点小话,这时的课堂纪律就不好控制。困惑之二:现在的书后面都有“拓展练兵场”,“思维体操”之类的思考题。思考题有的专家曾说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拿些学生不做,的确是个不错的主义。可是,如何来界定他们的层次,这里就会伤有些学生的自尊心,并且学生都喜欢平等,有的成绩好的学生就认为凭什么我要比别人多做题。如果不硬性规定做,有的学生就不去做,当然包括有的成绩好的学生。不做又不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硬性规定做吧,那些差点的学生去做又不合适。即使在讲评思考题的时候也不能统一要求,差一点的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的。不让他听吧,他又会去影响其他同学。困惑之三:评讲卷子和平时的作业评讲。我们总发现在评讲作业或卷子时,跟着老师思路走的恰好是那些懂了,都做对了,得高分的学生。而考得差的,错得多的就是那些课堂上就不怎么认真的学生,他们还时不时的讲点小话,做点小动作。这时老师就会特别生气,讲是为那些不会的学生在讲,听却是那些会做的学生在听,不会的倒没认真听,没认真领悟。所以往往会出现有的题目讲了几次,做过几次,有的学生还不会的现象。
针对这样一些困惑,大家都各抒己见,研究解决这些困惑的策略。
困惑之一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帮助学困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缩短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差距。
在《广州教学研究》的“关于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调查与思考”这篇文章中,有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76.47%的教师认为学困生上数学课时“边听边玩”,学困生中也有52.63%认为自己上课“边听边玩”;可见,教师和学困生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而认为学困生根本不听课的教师只占17.65%;所以说,学困生上课边听边玩,没有专心听课,造成课堂听课效果不好是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观原因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兼顾优差生,达到整体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尝试了多种做法。一、采用组与组比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1)在研究问题时,优秀生帮助学困生,教他们思考的方法,教他们如何表达思考过程;汇报时,优秀生和学困生共同合作完成,当学困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或说着说着不知道怎么说时),可邀请优秀生帮助;汇报后,就能给他们组加分。(2)在做习题时,也采用比赛的形式,发动所有的优秀生去帮扶,每组最快做完的同学到老师处批改,如果全对,他(她)就是组长(负责批改全组同学的习题),组里其余的优秀生做完,可马上去帮助学困生,组长在老师指定的时间内全组都改完,那这组就可加分;半学期累计一次小组总分,教师就给予奖励。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能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除外,也减少了教师辅导学困生的人数,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更需要辅导的学生身上。二、简单的问题多提问学困生。如复习旧知时,就多给他们表演的机会。三、复杂的问题多让学困生复述。如遇新知、难题时就可采用这种方式。
困惑之二,既然是属于思考题,就主要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不做强性要求。自由参与是学生自觉、自为、自主地从事自己的学习活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由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不受外在压制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参与学习目标的确立,参与学习内容的选择、扩展、深入,参与反思,参与提问,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参与发言等等。没有自由参与的课堂生态,教师绝对主宰教学的进程,生成性教学是不可想象的。
困惑之三,在讲评卷子和作业时,可以让都对的学生到教室外去适当的休息。或者是安排他们做自己喜欢的题目。比如可以做一点奥数之类的题目。这样的安排,对那些聪明能干的学生是一种肯定和奖励,
让他们学就学个塌实,玩就玩个痛快!如果让他们留在教室听他们已经懂了的内容,他们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还会讲小话做小动作,甚至影响周围那些不会的学生。而留在教室的学生,人少且可以针对性的讲解,让他们把不懂或者说不透切的知识掌握。
通过以上的几点做法,感觉学生的学习态度较好,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既让优生能体会到他的优秀,同时也帮助了学困生,也让学困生在直接的帮助下尽快地掌握该学的知识。让全班都沉庆在学习的喜悦中,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让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让数学成为人生中美丽的音符!

G.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都有哪些细节性的困惑

在教学中我有三点困惑,望领导能帮我解惑。 一、关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困惑
我发现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更感兴趣于副科还有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而学校里每学期都有几个活动,时常我们班里就剩5、6个人。课堂上我们想方设法的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等等,可是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没有刚开始那么浓了,有时候就是流于形式了。如何把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变得那么生动、有趣呢?如何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学习,真正提高学习效果,感受数学的美呢? 二、关于“小组合作”的困惑
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助。但我在教学中发现,每次我让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讨论问题或者交流想法的时候,我们班总是有几个学习成绩好的互相交流,而不管旁边学习成绩差的,学习成绩差的呢也不主动参与交流活动,就那样干坐着,也不知道别人交流的时候他有没有听进去。这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依然没有进步的机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在教学中,如何在小组合作中,使困难学生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呢?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
三、关于“给学困生课后辅导”的困惑
我们班有十来个学困生,在课堂上,其他同学做完题并改完了,但是这几个人总也改不完,要改的任务量也大,为了教学进度我们也不能一直等着他们。我在每学期初,就制定了给他们课后辅导的计划,但常常完不成任务。有时由于我工作没做完,但更多是因为我“抓”不到他们。我想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给他们辅导,但巧的很,这些学困生,正是中午回家吃饭的同学,他们只有等到学校开门才能进校,而那时已经要上课了。还有这些学困生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不仅数学学的不好,语文、英语也不好,往往是三科老师排着队都要找他补作业。有时看他们补一天也补不完。而这些孩子们即使有课余时间他们也不会主动找老师补习,真有“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感觉。如何提高这些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呢? 四、数学课本54页习题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每年用的冰大约能融化成8万立方米的水,它们相当于多少个长50m,宽25m,高1.2m的游泳池的储水量? 80000÷(50×25×1.2) =80000÷1500 =53.33„„
结果是应该四舍五入得53呢,还是应该想成要把这些水都要存储到游泳池里而进1得54呢?我个人认为本题按四舍五入处理就可以,但鼎尖教案上给出的答案是54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中的教学困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