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备课教案
我来说说复,但不知能否帮上你制
一、教学前要先布置给学生观察的具体景物,要先细化。如:花、草、河、公园的一角等。花中又分为各种花,要分配到各小组观察的对象。(这主要是为口语交际课上互动做准备)
二、上课进先让学生大胆发言自己观察的景物,老师根据学生发言的结果总结罗列一些板书,这是为课中做准备(罗列结果事先教者也要预设好)这是放
三、这是重点:展开合理想象。注意是合理。可以让学生根据板书示范性地展开合理想象,重点在合理,比如是因为形状一样才想到一块,是由于颜色一样才想到一块等。让学生明白合理想象的方法。这是扶
四、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将自己观察的景物展开合理想象并作汇报,教者适时点评。这又是放
放——————扶——————放
❷ 语文五年级下册谈礼貌讲了什么道理 课文 有3个事例 分别重那个 方面和角度 讲了礼貌待人的好处 在线等
道理:讲礼貌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我们一定要讲礼貌。1.牛皋和版岳飞权懂礼貌的得到了好处。2.小学生的一声对不起,摆脱了一场争闹。3.身为国家总理能够去安慰别人。从古今中外看出了礼貌待人的好处。
❸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选择和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一项主要常规工作。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是广大一线教师需求不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依据专家的教学理论,结合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针对老师们平时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首先,我们在思想上明确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依据专家理论,我们按照以下的思路与大家交流:
一、明确要去哪里——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一堂好课犹如一段美好的旅程,老师是向导,学生是旅伴,教材是载体,教学目标就是我们要到达的驿站,是我们要去的地方。用马杰的话说,“假如你对要去的目的地不清楚的话,那么你很可能会抵达另一个地点,而不知道自己走错了目的地。”因此,教学目标支配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那么怎样确定的教学目标呢?
1. 依据课标、教材——把握方向
课程标准是开展教学活动纲领性的文件,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是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有全面理解课标的内涵,准确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确定教学目标,一是要了解课程标准各年段目标,二是明白所在单元教学目标,三是清楚本节课教学目标。
例如,课标对第一学段学生口语交际的要求有以下五点: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课程目标的范围涉及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所以不论是城市教师还是农村的教师,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我觉得每个人手头都应该有一份语文课程标准,随时翻看,经常学习研究。建议老师们在每个新学期开始教学前,将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工工整整地抄写在自己备课本的首页,这样,设计某一课的教学时,心中对本学科、本学段、本单元、本节课的课标要求都很清楚,教学就能做到目标明晰,方向正确。
新教育课题实验者提倡,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教学目标分细化为层次井然的三类:
A类: 基础性目标,即核心的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和解决的障碍性知识。比如,语文课每课的字词,要求背诵的段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B类: 教学核心目标,即本节课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为解决某类问题而开发的方法,与知识一样,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
C类: 附属性目标。一般而言,思想情感与价值观或由本课知识所延伸出来的知识等属于附属性目标。(课件9)
这一细化后的教学目标,既是为了突出B类核心教学目标,又是为了把与文本及教学过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思想情感类的A、C目标,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B类教学目标是课堂上要凸显的核心教学目标,是重中之重,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花大力气,用足时间,确保完成的目标。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与运用教师参考用书上的教学目标呢?教参是一线教师教学时很重要的一个工具,应该把教学用书上的教学目标作为自己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向,并且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作出适当的调整。很多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在多数情况是不加思考地照搬教参中设定的教学目标。老师们可以细想一下教参确定的目标,大多数除了基础知识目标外,更多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就说教参上的目标大多关注了文本的阅读价值,不能明显体现文本的教学价值。王荣生教授所制定的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中有这样一条是:“所教的应该是‘语文’的东西。”这里所说的语文的东西是指要体现语文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这就在提醒我们,语文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有更为具体的核心的语文教学目标,即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
2. 了解学生——明确起点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对于一个教学内容,关键要考虑学生在什么起点上学习,如何学习,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兴趣点,认识的盲点难点等在哪里,要考虑知识以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习惯等养成。教学要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学目标之间搭梯子,不管要搭多少梯子,要搭多高,梯子的起点始终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教师心中无学生或不了解学生,很难设计出一节好课来。
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侧重点,需要教师对一篇课文的特点作深入的理解,对一组教材作周密的思考,就一篇课文教学而言,应清楚让学生经过怎样的学习过程,运用哪些学习方法来学习,最终弄清楚让学生理解、感悟什么(思想内容),学习领悟什么(表达方法),掌握、运用什么(学习方法、习惯)。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反复琢磨的基础上来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二、明晰如何去那里(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
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它既包括教师对现成教材的沿用,又包括教师对教材的“重构”——加工、处理、改变以及增删、更换。合适的教学内容建立在良好的学科知识,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正确理解,对学生学习状态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蕴含着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设计一课,除了熟悉课标要求之外,还要围绕本课教学目标,以教材为抓手,优化教学内容,并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铺路搭桥。
(一) 正确合宜的教材解读——找到抓手
研读教材,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之本。研读什么呢?研读文章主题思想,表达结构及重点字词句意思。正确合宜的教材解读,是教学中“教什么”的抓手,也是教师用好教材恰当选择教学内容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进行正确合宜的教材解读呢?
第一:恰当运用单元主题和阅读提示
我们教师在教学时习惯于就一课教一课,就一节教一节,往往忽视了教材在编排上突出的特点———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以“导读”的形式点明每一个单元的学习主题,并且在每一篇略读课文的前面也都有相关的阅读提示。
单元导语部分既点明了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又提示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单元训练重点,既便于老师整体把握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又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做到教学单篇课文与单元主题相联系,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相联系,学生课前预习(搜集资料)与教师课上指导(交流展示单元主题内容)相联系。
所以,对文本的解读,教师要明确单元主题,同时要解读单元导语,明确导语的指向,需要将导语作为一项教学内容来引读。基于这一点,我们提倡,在教学单元新课前要利用单元导语进行“单元导读”教学设计。“单元导读”设计其实就是对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的预习指导,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单元学习的整体意识,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本单元的主题内容。第二,可以满足学生先睹为快的心理,对课文先整体把握,引发阅读期待,为单课学习做准备。第三,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可以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本单元的学习资料,做到课内外相结合。
第二:有效利用课后思考练习题
课后思考练习题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集体智慧和汗水,它直接体现了编者意图,反映了教学目的和要求,有助于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和把握。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重视课后思考练习题,将每一道课后思考练习题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课后思考练习题分为练习题和思考题。在教学实践中,完成得比较好的练习题有两类:一类为朗读理解课文,一类为词语类,所谓完成得比较好,是指这些练习题基本能在课堂内完成;能完成的练习题为背诵课文以及造句等,所谓能完成,是指受到了老师的重视,但往往不能在课内完成,而是借用课余时间完成;被忽视的练习题有“复述课文、与文本相连的习作训练”,这种忽视在教学中一是体现为草草过场,二是体现为完全放弃,而恰恰是这类练习题在明确地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告诉我们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的习作训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不重视课后思考题,往往表现在舍弃教材精彩的课后问题不用,而用一些零零碎碎地问题来设计教学,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太好。这一现象应当引起重视。
第三:深入适度的文本细读
直面文本,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文本细读。我们不少老师在平时备课时,首先不是看教材,而是看教参。看教参是怎样分析教材,怎样确定目标,提供了哪些教学建议,安排了哪些课堂练习,然后还会去查有哪些老师上过这一课,有哪些现成的教案、教学设计,最后才匆匆地去看教材,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就很难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也就没有自己对文本的独创见解。教师直面文本,进行深入适度的文本细读,首先要把教材当成一个“文质兼美”的读本,静心沉入文本,入境体悟,与文中人物、与作者同悲同喜,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其次是在反复阅读和品味中,对文本的精彩语段、重点词句甚至是细小的标点细细咀嚼,并通过深入思考,读出每个空白处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韵外之旨,品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丰富的情味理趣,获取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再次是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不局限于文本阅读,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获取更多信息,在广阔的背景资料中进行深层的思考与钻研,准确把握文本的深度和宽度。所以说研读教材的过程,也是教师与文本个性对话的过程。要以读者之心与作者对话,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以教师之心与编者对话,思考编者的编写意图;以儿童之心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努力做到教者、作者、编者、学者四心相同,才能真正吃透教材,把握要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铺路搭桥
如果说教学目标给我们指明了要去目的地的方向,教学内容可以看作是我们要去目的地的具体路线,那么,教学方法就是我们在这条路线上要乘坐的交通工具。当然,路线的选择应当优先于工具的选择,否则工具再先进,也可能会南辕北辙。所以,方向正确,路线清楚具体,要到达目的地,这就要涉及到我们选用哪个交通工具,也就是说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铺路搭桥,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捕捉到最多的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文本的价值取向和教学价值,在正确合宜的教材解读中已经详细阐述了。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老师们大都注重了学生读书的指导,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默读、指导读和自由读来理解课文,训练语感,但语言文字训练相对较少,对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和结构形式研读更少,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收获,也就是说对文本教学价值(语言因素)的发掘和运用不够好。因此,教学时我们除了完成课后设计的语言文字练习之外,还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训练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想象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基本保障
教师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有效实施教学的基本保障。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能犀利而敏捷地抓住文章的核心,理清文章的脉络,挖出文章中常人难以捕捉到的信息。这类教师的教学设计常常会使人眼前一亮,会使人钦佩其敏锐的视角与思维的深度。而有的教师则人云亦云,做了教学参考书的代言人,更有甚者自身的语文功底不过关,对教学内容理解有误,误人子弟也就在所难免了。所以有人说,课程改革推到一定程度,教师的专业水准就成了“瓶颈”。教材做得再漂亮,环境再宽松,教师建造的“高速公路”不合格,课堂的车子还是跑不起来。所以一线教师要真正做到合理地把握教材和有效地实施教学,就需要我们老师要有自省的能力,能发现自己的优点所在、问题所在,并找到突破口,一点一点地改进,针对每天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要有自省能力和有针对性的学习);要坚持读书,读初高中语文教材,读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等本体性知识方面的书,读教育心理学、教育理论专著等专业知识方面的书,扎实自己的文学功底,同时,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哲学、影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地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读本体性和专业性方面的书);要始终以一种研究和探索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把不断学习与同伴互助结合起来,并通过有效的“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校本教研,利用集体的智慧弥补专业知识上的缺陷(倾情投入和同伴互助)。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专业提升,才能真正经营好自己的教师人生。
三、判断是否到达那里(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精心设计的一节课到底怎么样呢?需要到课堂上去检验,需要用课堂评价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以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许多成功的课例,都是在反复的试讲中,在不断修改完善中得到大家认可的。因为有了“公开”课这面镜子,你才知道怎样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自己的平常课也会因此越上越好。很多公开课上的优秀也成就了日常教学的优秀。所以,建议老师们要有两个意识:一是要有“即便没人听课,也要让自己仿佛站在公开课的讲台上,让自己教室的门永远向别人敞开”的意识;二是应该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教学反思意识,要养成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的习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当然,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可能经常进行这样的二度设计,没有时间,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但是我们可以在课后做批注式的标记修改,简单理出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以备下次教学设计借鉴再用。如果我们是兼任平行班的教学,或是要进行公开示范教学,上面的做法,即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个人专业成长。
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人这样形容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授人以鱼,即教给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能力;第二境界:授之以渔,即教给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从模仿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能力;第三境界:悟其渔识,即能够引领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形成新的思想。因此,教学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更要悟其渔识,才能培养出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的创新人才。
❹ 有礼貌的孩子在哪都受欢迎教学设计
《有礼貌的孩子人人爱》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形成人人使用礼貌用语,处处使用礼貌用语的风气。
2、让学生在经历“说、议、学、演、评、唱”的过程中体会对人说话有礼貌。
3、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在人与人交往中懂礼貌的好处,内心产生“说话有礼貌的愿望,激发学生做文明小学生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课题:
1、师:大家表现这么好,胡老师就奖励你们一个故事,想听吗?(生)师:但听完了这个故事,胡老师想请你们猜猜这个故事的名字?请听!(讲述故事)
2、师:请问谁能猜猜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生:《懂礼貌的小白兔》你猜对了!
3、师:是呀!小白兔非常有礼貌,所以山羊妈妈、乌龟伯伯和鹿妈妈很乐意帮助迷路的小白兔。大家能像小白兔一样做一个懂礼貌、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吗?(生:能)
4、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出示课题:《有礼貌的孩子人人爱》(生:齐读课题)
(二)内容学习:
1、初知:师:最近,在几位小朋友身边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们去看看吧!课件:(六个画面)
(1)上学时,园园给妈妈打招呼,妈妈叮嘱园园过马路要小心一点,园园说:“好”!妈妈,再见!
师:园园是一位有礼貌的孩子吗?(生:是)师:你从哪里看出来园园很有礼貌的?(贴:再见)
师:其实,我们不但上学时要给父母打招呼,而且放学进门时也要打个招呼,说什么?(生:我回来了!)
师:嗯!大家真有礼貌!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2)小红见到老师问好:“老师好”!
师:这位小朋友有礼貌吗?(生:有) 为什么呢?(生)(贴:老师好!)是啊!不论我们在哪里见到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老师,都要主动向老师们问好!
师:那老师想考考你?(请一位同学)请问,当你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你熟悉的张爷爷怎么问好呢?(生)
(贴:您好!)
师:当我们与长辈问好时:就要说“您好!”
(3)借玩具:请…….,谢谢!不用谢!
师:请大家看!胡老师觉得这些小朋友也非常有礼貌!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
(贴:请!谢谢!不用谢!)
师:其实当我们受到别人赞美的时候,也应该说“谢谢”。(生看场景4)(现场测试)
过渡师: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5)师:小刚把小华的笔盒撞翻了时,他们是怎么办的?他们有礼貌吗?(生:没有)师:如果你是小刚(请起立);你是小华(请起立),你们该怎么说呢?(生说)
师:(边贴边说)是啊!一个对不起,一个没关系,就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那你们有没有做过不太礼貌,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呢?(指生说)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请跟老师学一首儿歌:你走东,我走西,一不小心撞到你,我说:对不起。你说:没关系。两人握握手,互相行个礼。(边做动作)
(6)师:(先播放课件)有一天,一位老爷爷向小红打听火车站怎么走,可小红也不清楚,但她不知道该对老爷爷说什么?让我们帮帮她吧?(根据时间而定:可说可表演)
深入巩固: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做一位有礼貌的好孩子!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胡老师这儿有几张纸条,我请同学们来抽,你们根据他们所抽的内容举起你手中的礼貌牌并回答出来:
1)抽签举牌游戏:(大家来说礼貌用语)
1、见到认识的人时,应该主动说:“你好”!
2、接受别人的帮助或礼物时,应该真诚地说:“谢谢”!
3、做错事或者影响了别人时,应该真诚地说:“对不起”!
4、想要别人帮助时,应该说:“请”!
5、与人道别时应该说:“再见”!
(2)学儿歌《礼貌歌》
师:请跟老师学一首儿歌,好吗?(生)
小学生,懂礼貌。礼貌用语记得牢。对待长辈要用“您”,早晨见面说声“早”;平时互相问问“好”,分别“再见”别忘了。若要人来帮,“请”字先用上;得到别人帮,“谢谢”口中讲。无意影响人,忙说“对不起”,回答“没关系”;文明好孩子,人人都夸奖。
(3)移词游戏(场景四):让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让我夸夸你》
规则:这里有四幅生活画面,请根据不同的画面把下面对应的礼貌用语移进圈圈中,如果移对了,大家就会夸你有礼貌。
(三)学习内容升华:
(1)根据情境表演:(学生评议或夸奖)
画面一(打电话):小红忘记了今天的语文作业,她打电话给好朋友小丽,可接电话的是小丽的妈妈,小红该怎么说呢?
画面二(买东西):小华想买一支钢笔,他该对售货员阿姨说什么呢?
画面三(嘲笑):上课时,小华回答问题答错了,同学们笑话他?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画面三(招待客人):乡下的外公到小华家做客,小华是怎样做的呢?
画面四(赔礼道歉):小明把小红的书弄脏了,他们该怎么办呢?
画面五(请求帮助):小红你要找的地方到了,小红该说什么呢?
(2)齐唱歌曲:《咱们从小有礼貌》
晨风吹,阳光照,红领巾,胸前飘,小朋友呀,欢欢喜喜进学校。见了老师敬个礼,见了同学问声好,老师您好,同学你早,团结友爱心一条,团结友爱心一条。
好儿童,志气高,讲文明,讲礼貌,小朋友呀咱们一定要记牢。不骂人来,不打架,果皮纸屑不乱抛。纪律要遵守,卫生要做到,咱们从小讲文明,咱们从小讲礼貌。
(四)总结全文:
(1)师:说话有礼貌是尊重别人的表现,这样可以给别人带来愉悦,胡老师希望我们一(2)班的小朋友能做到:在学校是一位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在家、在公共场所,也是一位人见人爱的好孩子,能做到吗?(生)
(2)师:下课!(师: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
❺ 小学语文四年级学段学科整体备课的教学设计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年 级 五年级 班 级 五(4)
任教老师 赵成强 班级人数 41
内容分析 1.教材特点:(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2.知识结构: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考虑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如,导语、资料袋、阅读链接、回顾?拓展、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3.知识内在联系:加强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有时在略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也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整体感更强。
学生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41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8人。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1岁左右,年龄结构比较正常,男女生比例均衡。但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差,上课好动,喜欢说话等。本人自从接手任教该班,就半年多的观察和了解,在以下几个方面积累了一点素材,现逐一分析如下:
一、道德品质。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活泼、机灵,待人有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问好,同学之间也团结友爱,极少有打架闹事的事件发生,也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老师的教育能虚心接受,知错就改。
二、纪律方面。五年级整体纪律较好,课桌椅摆放整齐;课堂上能专心听讲,,上课说话的人较少,,少数学生坐不住,不是站起来,就是趴在桌子上,或用膝盖跪在椅子上,到处转动和同桌或后面的同学说话。就以上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五年级这一阶段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五年级孩子大部分在11岁左右,身心的发育成长造成了他们的一些外部表现: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除此之外,老师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因素。当讲授的内容符合他们的口味或兴趣浓厚时,也会聚精会神,鸦雀无声。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教育引导,并间隔提醒,让他们慢慢养成专心的习惯。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更生动,更有趣,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对上他们的口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从而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三、学业成绩。本班学生在四年级时,整体基础较好,特别语文成绩较突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学习热情较高,但注意力不集中,但学习方法不够得当,勤奋度不高,有部分学生比较懒惰,家庭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就以上情况,除了学生本身的原因外,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四、身体状况。整体来看,本班学生大部分好动,整天蹦蹦跳跳的,身体素质普遍很好。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抵抗力较差,爱生点小毛病。,经常感冒请假。五、家庭背景。本班学生家庭背景情况比较单纯,大部分学生均来自农村,父母在外打工或商,由爷爷奶奶在家照管。此类型的学生,家长过问极少,只是有时一两个电话系。
总之,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比较配合和支持,对孩子的成长也很关心。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无论是课程的调整,还是身心的成长、个性特点的塑造都需要我们细心的去观察和发现,通过掌握的材料再加以分析,以便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
教学目标 本学期学科教学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教学策略
识字写字 五年级上册的识字都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更加放手,要有别于中年级。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本册教材在正式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大胆猜读和跳读,运用一些识字方法推知生字的大意,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阅读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的要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3)精读课文,领悟感情。
(4)精读内容,领会方法。
2.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3.选读课文的教学
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自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教师可以酌情检查。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
习 作 本册习作共安排了7次,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习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之中。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4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
7次习作涉及写身边的事物、自己的所感所思、想象性作文等多个方面。在呈现方式上,有的是说写合一安排,有的则分开安排。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
2.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
3.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
5.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口语交际 本册安排7次口语交际,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口语交际融合在整个综合性学习中。这7次口语交际有的是结合专题内容,有的是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而安排的话题;有的单元只提供一个话题,有的则提供两三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本册的口语交际,首次安排了辩论和演讲的形式,教师要注意不要拔高要求。
本册的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独白(如演讲)的能力。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2.注重表达的条理性。
3.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
4.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综合性学习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有两种呈现方式,对第一种结合课文学习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方式大致和前几册教材相同;对后一种独立成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则要加强研究,调整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合理安排课内外的活动时间。
3.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教学实施
日期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执行情况 备注
9.1-9.14 一 课文:1、2、3、4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13 较好
9.15-9.30 二 课文:5、6、7、8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13 较好
10.4-10.20 三 课文:9、10、11、12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13 较好
10.21-11.5 四 课文:13、14、15、16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13 较好
11.8-11.23 五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13 较好较好
11.24-12.8 六 课文:17、18、19、20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13 较好
12.9-12.23 七 课文:21、22、23、24
口语交际.习作六
回顾.拓展六 13 较好
12.24-元.14 八 课文:25、26、27、28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13 较好
❻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 教学设计
“听、说、读、写”是学习的最基本能力,把倾听能力提到语文学习的四大能力之首,是因为“听”的能力的提高是提高其它三方面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听与说双向的互动过程。”
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活动中,才能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让学生学会倾听是基础,是重中之重。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细心和耐心。“倾听”即是用心听,细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是对说话者的一种尊敬。二是要“会听”,能边听边想,能听懂说话人的意思,记住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形成一种良好的倾听能力会让每个学生收益终生。那么低年级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教材图文并茂,可以引进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倾听的欲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一定的故事或儿歌。可以让学生看图讲故事,根据故事情节提问题,解决问题,使故事情节贯穿于教学始终;可以做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或竞赛活动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等;还可以开展“天天故事会”,每天让一位学生讲一些情节简单,篇幅较短的故事,同学们当评委打分,让人人都有说的机会,同时又能让同学换位体验听众为什么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原因。让同学当评委,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他们认真自觉地倾听,从而提高他们倾听的能力。
其实老师自身也是学生产生倾听欲望的因素。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哪个老师,就喜欢听哪个老师的课,就会认真倾听他的讲话。所以老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用亲切的话语,细微的动作,和蔼的表情来缩短师生间的心灵差距。当学生们认真倾听,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意见时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如“你听得最认真,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你的听力可真了得,能把这么小的区别都听出来了。”长时间这样下去,学生倾听的欲望一定会上涨。
二、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教师要适时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当老师提出问题时,要求学生先静下来想一想,不忙急着举手,如果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我会怎么表达;让其他同学回答,他又会怎么回答。有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要做到不插话,不与其他同学讨论,仔细倾听同学的发言,并对他的发言进行归纳。当他发言结束后,如果意见有不统一,可以用上“我觉得……”、“我认为……”或“我还有补充……”等方式与同学们交流。
倾听不光用耳朵,还要把视觉也用上去。在此我向学生介绍“聪”字,把“聪”字引进课堂引导学生重视倾听的想法。我把“聪”字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聪明的孩子首先是个善于倾听的孩子,因为“聪”字那大大的耳朵占了整个字一半。其次,聪明的孩子会动手、动口和用心。用心是基础,在“聪”的右下角,
而‘聪’字右上角那两点,不正像一双勤劳的小手吗?它告诉我们要先做再说,多做事少说话,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当孩子们注意力不集中时,我会提醒他们,“想做聪明的人吗?”倾听除了要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还要和视觉联系起来,注意看清说话者的表情神态,以便能更好地理解说话内容。其实听的时候用眼睛注视着说话人也是一种礼貌。有时说话者的语速快,没听懂不要停留在那,继续往下听,前后连贯起来就能理解了。
三、加强学生倾听的训练。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训练学生的倾听习惯,培养倾听能力。1、督促学生学会倾听。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持久时间不长,在教学时首先训练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如经常让同学说一说同伴的发言有什么好的地方,有什么错误,还有没有什么补充。也可采取一些言语的引导,如“注意听,他和你说的一样吗?”“你有不同的意见吗?”或是“你听懂他讲话的内容了吗?”另外让同学重复刚才发言同学的话。当别人发言过程中有人注意力不集中时,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下来,说“等等,还有几个同学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通过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的好习惯。2、利用教学技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备课,设计教案,让语文课堂变得有语文味,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以听说读写为基础,从而提高倾听能力。例如用对口令的形式:老师说“小耳朵”,学生答“仔细听”;“一二三——伸小手”;“快快快——坐端正”。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找朋友——扩词的训练。
小学生争强好胜心强,对认真倾听的学生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语言,要适时地进行评价,如“瞧,他听得多认真,能把别人的话一字不落地说下来,真不简单!”“他把别人的缺点找出来了,真厉害,帮了别人的大忙”等,其他小朋友听在心里,也会表现在行为上的。老师还可以对认真倾听的同学进行奖励,贴小红花,打五角星等。4、教师以身作则
身教胜于言传。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的倾听者。在学生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正确与否,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它的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及时地进行评价。教师的“倾听”—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二)以课外为辅,进行课外读物的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课堂训练是主阵地,但还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有道是:“得法与课内,得宜于课外。”日常生活是训练、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最大课堂,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利用能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任何机会,促使学生养成“听”的习惯。
❼ 怎样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设计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一项主要常规工作。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成了广大一线教师,特别是师资力量和教研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一线教师迫切需求和亟待探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依据专家的教学理论,结合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并针对老师们平时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首先,我们在思想上明确什么是教学设计?
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R.Mager)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依据专家理论,我们按照以下的思路与大家交流讨论:
一、明确要去哪里?(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教材——把握方向;
了解学生——明确起点
二、明晰如何去那里。(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
正确合宜的教材解读——找到抓手;
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铺路搭桥;
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基本保障
三、判断是否到那里。(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以课堂评价完善教学设计,判断是否达标。
一、明确要去哪里(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一堂好课犹如一段美好的旅程,老师是向导,学生是旅伴,教材是载体,教学目标就是我们要到达的驿站,是我们要去的地方。用马杰的话说,“假如你对要去的目的地不清楚的话,那么你很可能会抵达另一个地点,而不知道自己走错了目的地。”因此,教学目标支配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那么怎样确定的教学目标呢?
1. 依据课标、教材——把握方向
课程标准是开展教学活动纲领性的文件,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是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有全面理解课标的内涵,准确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确定教学目标,一是要了解课程标准各年段目标,二是明白所在单元教学目标,三是清楚本节课教学目标。
例如,课标对第一学段学生口语交际的要求有以下五点: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根据课标要求,我们来判断下面两位老师执教一年级口语交际《我的画》所确定的教学目标:
第一个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
(1)把自己画中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大家听;
(2)听别人评画,能抓住要点,有不同的意见与别人商量;
(3)说规范的普通话,态度大方,语言美。
评:对于入学两个月的学生来说,这个教学目标要求过高。要生动讲给大家听是课标第四学段的要求;与别人商量是中学段标准;方言区要求说普通话,一年级课标要求学说普通话,说规范的普通话要求过高;态度大方可以,语言美要求过高。
第二个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能用简单的语言评价别人的画;
(2)有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评:这个教学目标的定位符合课标和一年级学生的要求,能说出就行,不要求清楚规范,有兴趣敢发言就可以。
课程目标的范围涉及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所以不论是城市教师还是农村的教师,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我觉得每个人手头都应该有一份语文课程标准,随时翻看,经常学习研究。建议老师们在每个新学期开始教学前,将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工工整整地抄写在自己备课本的首页,这样,设计某一课的教学时,心中对本学科、本学段、本单元、本节课的课标要求都很清楚,教学就能做到目标明晰,方向正确。
在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时至少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具体。目标的表述必须清楚明了,不能是含糊笼统。比如,“了解本文的写作方法”这一表述就是我们所反对的。到底本文的写作方法是什么,学生要了解多少,是哪几个,在教学目标中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表述,这样才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清楚地把握教学的方向与内容。
二是实际。目标的表述不能大而空,不能是写在本上自己都不看,只是应付检查的。比如,有的教师备课本上几乎每个课时目标上都写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思维”等等,乍一看这个目标还比较全面,仔细推敲后,你就会发现这样的目标实际上是又大又空。
三是准确。这点相对来说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并结合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把“教什么”先思考清楚。准确判断出本课教学的着力点,即核心教学目标是什么。如果这点做好了,教学就会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也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侧重点,需要教师对一篇课文的特点作深入的理解,对一组教材作周密的思考,就一篇课文教学而言,应清楚让学生经过怎样的学习过程,运用哪些学习方法来学习,最终弄清楚让学生理解、感悟什么(思想内容),学习领悟什么(表达方法),掌握、运用什么(学习方法、习惯)。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反复琢磨的基础上来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