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儿园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可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来把握教学目标.
首先要反复研读教学内容,分析该教专学内容涵盖属了哪些人文、自然、科技方面的知识和关系属性.其次,教师要衡量幼儿的年龄与认知经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再次,教师要考虑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运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以上三方面内容是教师对数学教学活动中认知对象(内容)、认知主体(幼儿)、认知策略三要素的整合性思考.有了这样的思考,教师才能确切地表述幼儿学什么、怎样学的目标问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才不会偏离“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
② 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教研活动缺乏针对性、指导性 我园的教研活动虽然内容丰富,但是在活动中真正能够解决教师在带班时的困惑问题的内容并不多,这是我认为教研活动中缺乏针对性的地方。在活动中我们也开展过教师带班时困惑的问题的讨论,但是,在讨论中因为没有相对的指导,老师经常跑题,这是我认为教研活动中缺乏指导性的地方。另外,在讨论过后结果怎样让人不得而知,因为没有延续的教研活动了。 二、教研活动缺乏坚实的基础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一起学习、研究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也组成了各种教研小组。但是,这些内容真的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吗?我认为,这些活动带给老师的帮助只是片面的,而更多的是加大的工作量。我不能说,专项教研的观察记录没有为我的写作提供给帮助,但是我觉得各种各样的活动让老师感觉有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我认为,既然幼儿园教育要以《纲要》为基础、为依据,我们就要先把《纲要》学好学透。我觉得我们的基础还不牢靠,并不能熟练的把《纲要》中的指导运用到一日的活动中。所以,我们要有好的发展,就要有坚实的基础。教研活动也应围绕《纲要》进行。 三、环境创设并不是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考核之前,我们对各班的环境创设进行了参观,讨论。但是我发现,有些内容还不是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这种现象各班都有。而且我发现大多数班级都有这样的特点:内容多,而且都非常详细。也许本班的老师觉得做得很到位,但是别人看来,似乎班里的环境过于乱了。就像写文章一样,找不到重点,又似乎哪里都是重点。试想一下,班里的孩子能够同时对那么多的活动抱以极大的兴趣吗?老师可以把每一个活动都做到极致吗?不行,就像一句俗话说的:“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我认为幼儿园的环境也是这样,老师应和孩子一起有针对性地对环境进行创设,内容不在多,而在细;在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体现本班的主题活动;在体现环境与幼儿互动上。归根结底,还是要体现在扎扎实实的学习《纲要》上。 四、主班老师与助教老师如何配合到位 助教老师的教育观念似乎还不是那么到位,带班的能力似乎也不是那么强。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原因在没有像主班老师那样对幼儿园教学理念进行结合实际的学习。助教老师——虽然名字改变了,但是工作似乎还是停留在保育员的工作上。因此,我觉得应该加强助教老师对《纲要》的学习,当然,要给老师们学习《纲要》的时间。我不赞成占用她们的午休时间,因为她们是在班里工作时间最长的老师,中午还没有地方休息。如果再占用她们的午休时间,她们的工作强度就更大了。 五、班上老师工作没有激情 我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幼儿园老师首先是要有工作的激情,也就是说,要热爱这个工作,把幼教工作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我发现幼儿园的老师现在没有这种激情,完成工作像完成任务。老师似乎找不到工作的动力源泉。原因在哪里?我觉得首先一点是工作任务繁重。各班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8小时之内完成不了8小时的工作,大量的工作时间都是在班里,而没有反思一天工作的时间,也没有准备第二天工作的时间。虽然说老师可以把工作带回家里进行,但是工作了一天的老师,有的下班要进行大专、大本班的学习;有的要照顾生病的老人、孩子;有的要回家操持家务。试想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还有多少精力能用在反思与备课上?结果今日事今日完不了,待明日,明日事又压下来。日积月累中,哪位老师还有激情?我也想起一位老师在给我们讲课时说过的一句话:“幼儿园老师,在上班时对班里的孩子非常有爱心、耐心,下班回到家后对自己的孩子说都懒得说一句。”这不是一家幼儿园、一位老师的现象,是所有幼儿园的通病!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幼儿园现在要大量使用年轻老师的原因之一!
③ 衡量幼儿园教学活动质量的依据是
好了幼儿园教学活动质量的余罪就是幼儿园的孩子们是否在各种能力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④ 如何衡量一所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优势的教学功能逐渐深入到教育的每一个角落。研究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以提高幼儿园教育效率,全面落实教育目标,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幼儿园教育方式。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教学信息形象化、生动化、综合化,对幼儿更具有吸引力,较易达到教学目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培养了幼儿的兴趣。
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优美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幼儿们很轻松就理解了故事的整个过程,能模仿课件用不同的语速、声调及体态语言表演故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教育目的就轻而易举地达到了。
2.发挥录像片在幼儿科技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的科技素质。
科技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向幼儿传授科技知识中的抽象枯燥的概念与原理的过程中,用传统方法往往难以引发幼儿的兴趣,用形象、生动、直观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使科技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游戏活动中的作用。
1.营造游戏氛围。
在表演区,教师应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风格的歌曲、舞蹈、儿歌,让幼儿感受到动作、音乐、节奏的和谐,提高兴趣。在手工区,发挥多媒体课件灵活、形象、多变的优势,设置问题,取代了平白的语言表述。
2.积累游戏经验。
以往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幼儿去参观一些活动场所,如超市、菜场、交通岗等,而没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图片、枯燥的讲述使他们慢慢了解。有了现代教育技术,我们就可以将这些需要了解的场所拍摄下来,减少参观次数,缩短讲解时间,提高活动效率。如小班的宝宝家的游戏,我们利用摄像的方式把生活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家里的言行举止录下来,然后通过观看录像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事情,这样孩子们就会进行模仿,游戏变得有声有色。
二、合作学习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在教育活动设计课和教育实习中,尝试采用以学生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教学策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评价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首先,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引导课程内容;其次,小组开始活动,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这样,在小组合作中,具有不同能力水平和特长的学生一起学习,每个人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再次,教师要对小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干预,在需要的时候提供辅导和支持;最后,师生对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给予分数,小组成员分数相同,荣辱与共,获得的成绩是共同努力的结果。
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1)教师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及时干预和支持,对缺乏合作经验的学生,单独交流,让其明白合作学习的目标。(2)采取科学的方式分组。在自由组合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合理调配:不同性格特征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这样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避免能力相当的同学各抒己见达不成决议而苦恼、低效。(3)明确组长的职责,组长要领导小组制定目标,分工明确,让组员树立团队意识,组长有优化组合组员的权利,被淘汰的组员,老师要对其进行培训后再申请加入。(4)评价方式改为组长、组员、课代表、老师共同参与的打分制,通过小组汇报任务时的表现、小组活动讨论发言次数、小组采纳其意见多少,在小组共同得分的基础上,上下浮动5―10分左右,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培养幼儿良好自我调节能力
具有良好自我调节能力的幼儿更易形成活泼、开朗、自信、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减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培养幼儿良好自我调节能力的方法如下。
(一)帮助幼儿学习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
1.对幼儿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赞扬。由于幼儿年龄太小,喜欢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衡量自己,因此老师的任何行为和语言都有可能对幼儿心理造成影响。这就要求老师真正做到爱护、尊重每个幼儿,肯定幼儿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尽可能多地用积极的态度评价幼儿,使其产生自豪感、荣誉感,重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与形象。
2.利用暗示法引导幼儿进行自我教育。暗示法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暗示教育的魅力就在于老师不是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暗示诱导幼儿自己去思考和领悟,这样既不损害幼儿的自尊心,又不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
3.开展谈话活动,帮助幼儿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通过开展个别或集体的谈话活动,能够让幼儿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提高自我调节能力。通过谈话活动,幼儿能够初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能干,长处会越来越多,短处会越来越少,甚至将短处转变成长处。
(二)注重情感教育,让幼儿学会用适宜的方式表达情感。
1.使幼儿对人的情绪、情感有所识别,知道与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相对应的面部表情,以及怎样会引起不同的情感。
2.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情感对幼儿的行为有巨大的推动、调节作用,换言之,培养幼儿正确的是非观念,会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兴趣。幼儿通过体验理解过程对事物投入主观情感后,会产生“主动、积极”的态度。在各种活动中,老师要注意利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兴趣。
4.提供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并积极发挥能力,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感受到与他人之间的友谊、需要和依存关系,并从中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同感,从而提高自信心。
⑤ 制订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依据
一、科学活动目标制定中的常见问题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与态度、能力、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活动设计要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的三层次目标,即活动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然后如何把握好“度”,真正做到三维的有机整合,确实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在我园进行的《幼儿园科学活动课程的开发实践》课题实验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制订科学活动的目标时,存在诸多问题。 1、目标针对性 新课程打破分科教学的界限,淡化知识技能,关注课程的整合性。一方面,教师困惑与目标中是否需要(可以)提及知识与技能,于是普遍认为活动目标的适切性较难把握。另一方面,教师知道了许多新观念,却缺乏将观念具体化的手段,导致了活动目标针对性不强。 2、以长效目标代替具体活动目标 好的观念是否会有好的结果?英国课程学家劳顿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以及教学技术的变化,而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技术的跟进。新课程强调活动过程和活动的长远目标,于是有些教师将教育的长期目标作为一次具体活动的目标。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目标如何才能既区别于传统的教学目标,又能兼顾短期目标与长效目标的平衡,这也是困扰课题组教师的问题之一。 3、目标挑战性不够 新课改强调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于是很多科学活动体现了幼儿的经验,有了个性,却少了应有的标准,导致了目标的挑战性不足,一些集体活动成了单纯的谈话和表演。活动目标如何在幼儿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儿的发展有所挑战和促进?其中的度如何把握?这些问题也是课题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科学活动目标的价值定位 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两点。 1、目标关注能力,淡化知识技能 案例一:小班科学活动《水果照相馆》教学活动目标比较 以往的活动目标 (现在的活动目标) 目标制定: 认识几种比较特别的水果,感知水果的多样性。 (喜欢吃水果,能正确说出几种常见的水果名字,并理解其典型特征 ) 分析: 1)目标指向的学习,重在知识的获得; 2)关注幼儿表现技能的提升。 1)关注幼儿能否运用在以往活动中积累的已有经验。2)关注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关注幼儿的和谐发展。 2、关注过程,淡化结果 案例二:大班科学活动《不用手也行》的目标比较 以往的活动目标 (现在的活动目标 ) 目标制定: 引导幼儿有策略、有规划地探索不直接用手运乒乓球的多种方法。 (鼓励幼儿充分利用材料探索不直接用手运乒乓球的方法,尝试合作统计。) 分析: 1)目标注重活动结果,是一个结构性的目标,更关注于目标的达成。 2)目标注重幼儿在过程中的体验,是一个过程性目标。 总之,在新课改中,教学活动的目标更关注幼儿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知识技能相对淡化,更关注如何在必要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来推进幼儿的整体发展。目标是对活动结果的预设,更重要的是其对教师组织教学所起的引领作用。制订目标时要改变以往以学科需求为主线的做法,要更关注分析幼儿的兴趣点、现有经验与能力的需要。 三、科学活动目标制订的几个要点 1、根据同一内容制订不同的活动目标 在创造性使用教材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教师有了广阔的创造平台。面对同一内容,教师能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与需求,从不同切入点设计活动,然而在活动目标制订中教师往往会有一些困惑,如,怎样的目标才是合适的,目标怎样才能体现针对性,等等。 首先,要判断某一内容更适合用集体活动还是个别活动完成;其次,要思考每个年龄段的幼儿有哪些需求和特点,据此寻找合适的、有挑战性的目标;第三,要思考如何完善目标,即根据目标选择内容、设计环节,然后再反过来思考目标的有效性。 2、把握目标挑战性的“度” 目标要求对幼儿形成适度的挑战,才是有意义的。把握活动目标挑战性的“度”关键在于找到衡量“度”的依据,而这一依据来源于教师对目标若干维度(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理解与把握。具体来说,教师要把握几个方面: 根据幼儿的经验有效地融入知识点,以各年龄段总目标作为设置挑战点的依据;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参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解读”中幼儿发展的目标形成适切的教学目标; 情感和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层次的,教师要善于分解这两个维度的目标,根据活动载体(内容)的特质有效地融入相关的情感与能力发展的目标; 根据本班幼儿的需求、兴趣与发展水平,确定适合本班幼儿特点的目标,关键在于每个活动价值的定位及关键经验的挖掘。 如果说制订目标仅仅是活动的开始,那么学会评价目标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活动,如教师可从目标陈述看其是否符合课改理念;从环节设计与目标是否匹配看其适切性;从教学活动现场幼儿的反应看目标的挑战性,等等。制订好目标后,教师还需对已制订好的目标进行不断反思,使其尽可能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科学活动的目标制订需要教师客观、深入地分析活动素材的内涵和幼儿的已有经验,并紧紧抓住新课改精神,这样才能制订出恰当的活动目标。
⑥ 如何制定幼儿园集体教学质量评估标准
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是幼儿园活动的指南针,它即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版活动设计的终点;即是选权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活动评价的标准。显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⑦ 评价幼儿园质量有哪些方式
(一)、幼儿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A、选材、教学目标 1、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目标明确、具体,适合幼儿实际。 3、能结合主体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4、内容具有针对性,难度与量适中。 B 、教学过程方法 1、活动组织有序,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时间安排合理。 2、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操作性。 3、既面向全体,又注重个别差异,尊重幼儿发展的差异性。 4、注意观察幼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反馈。 5、方法手段合理、恰当有效,能针对教学目标,确保幼儿的主体性,有较高的效益。 C、教师基本素质 1、教态亲切、自然,既尊重幼儿,又严格要求。 2、语言简练规范、生动,富有感染力,易于幼儿理解。 3、教具制作恰当、实用,演示操作准确熟练。 4、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与教学机智。 D、教学效果 1、幼儿态度积极,情绪良好,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2、幼儿的能力得到发展,目标达成度高。 (二)、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考核细则 国民素质,从小奠基。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变化趋势和价值取向中,可以看到以儿童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着力培养积极主动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生一代,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追求。为进一步推动幼儿素质,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特制定《茅麓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考核细则》。 考核方法: 常规工作考核采用得分制的方法,分为月考核和综合考 教学考核内容: 一、 周前准备 每周所教学科的内容周一及时张贴。(语言、数学、语音、英语、科学、社会、音乐、美术、儿歌、经典) 二、 课前准备 1、 学期初拟订教学计划,包括: (1)、总体目标,分层目标; (2)、主题活动内容和生成主题; (3)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措施; (4)教学进度。 2、 超前备课一周(包括晨检、游戏内容),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将幼儿行为习惯贯穿于其中。处理好各阶段的纵向衔接,注重启蒙性、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3、 教师上课前要准备好教学用具,注意预设和生存结合。注意教具的保存以便资源共享。 三、 课堂教学 1、 教师提前一分钟进教室,关注幼儿常规,相互问候开始上课。课间不得做其它事或离开相互聊天。 2、 努力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情趣。注重师幼互动,关注每一个幼儿,特别是个体差异,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表现表达的机会,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发挥课堂评价激励功能,适时、适度、形式多样地激励幼儿(避免一味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充满童趣,充满活力。 4、 教师每月准备课参加研讨(本人所教的科目,包括游戏主题),对教学情况给予A、B、C、D的等级比,与教学奖挂钩。 5、 每节课后在备课本上应有教学反思,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的策略。注意教学内容的适时性和实用性。 6、 除园内组织的公开课,教师应相互间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以保证教学内容的整合。 四、 游戏活动: 1、 教师应精心准备并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既要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区域活动,也应有幼儿的自由活动和生成活动,使幼儿在多样、自主的活动中获取富有个性的发展。 2、 保证每个幼儿每天有机会参加游戏活动和愉快有益的自由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尊重幼儿意愿,因势利导,培养幼儿的自律和责任意识。(每班每周教师应组织两次游戏活动) 五、 园本教研 教科研(30分) 1、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读一本书,写好教学笔记。积极参加园内业务学习,并按要求准备好学习内容。 2、 针对教育教学中的情况每月上交一篇教养笔记,无须抄袭,写管理中的故事和教学中的案例,讲究真实性。每月底进行交流,给予打分。积极向常州幼教网投稿(另外奖励)。学期结束写一篇教学小结。 供参考
⑧ 怎样评价幼儿园教育质量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能促进评价对象为实现理想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行动。评价能及时获得教育过程、结果等一系列信息,可以及时强化正确的、不利于教育目标实现的教育行为,及时调节和矫正不良的、不利于学前教育目标实现的教育行为,从而调控教育活动和工作的过程,促使其不断发展和完善。
幼儿园教育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园质量的提高,也为本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定位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促进本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与此同时,评价标准及评价方式也会随着幼儿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而动态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地区幼儿园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比如,不具备办园条件的“保姆式”幼儿园、盲目迎合家长应试需求的“小学化”幼儿园、甚至未经许可的“黑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由于缺乏对这些幼儿园的评价制度,这些幼儿园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扰乱了学前教育发展的秩序,而一旦建立了幼儿园质量评价标准及评价督导制度,将对于促进幼儿园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促进发展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评价是否既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和条件。评价的结果是否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激励性。只有重视了对教育过程的评价分析,才能科学地解释结果,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从而使教育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