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什么见解
在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较大班额的现实背景下,集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仍占一定的地位,也是我国幼儿园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形式,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也是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的难题。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既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要关注幼儿的现有水平;既要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既要重视教师的教法,又要重视幼儿的学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表现为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是否得到了发展。那么,在幼儿园我们又怎样确保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孩子得到进步和发展呢?根据本人的从教经验来思考,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虑: 关键词: 幼儿园 集体教学 有效性 一、选择好教材,保证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由于幼儿园的课程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有充分的自主权。而教材的好坏是保证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一套好的教材,首先应该考虑它的科学性,给幼儿的信息是否正确,是否科学;其次要考虑它是否具有教育意义,能让幼儿懂得什么道理,培养幼儿什么品质;第三,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原有基础,即选用的教材是否能被幼儿接受,跟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多大差异;第四,要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关注选用的教材能不能吸引幼儿,让幼儿有兴趣地学。教材的选用只有考虑了本身的科学性、教育性、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点,才会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才会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因此,选择好的教材是确保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二、制订适切的目标,实现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选择了一套好的教材后,教师便要结合教材内容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适切的教学目标是实现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在制订目标时,教师要考虑目标的全面性、适切性和操作性。全面性是指自然地渗透和涵盖知识与技能、习惯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适切性指的是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既联系幼儿的已有经验又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操作性则是指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突出对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目标的表述上,教师应以幼儿的角度出发,使用“体验”“感受”“尝试”“探索”等词汇。如:“有趣的想象旅行”的活动目标是感受大自然的奇景,进行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想象旅行的情景;借助音乐的旋律变化,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图形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象,并用油水分离的方法展现出来;在想象、创作、展现过程中,体验美术的乐趣。这样的目标具体明确、操作性强,表述清楚。而有的目标就显得比较空洞。如: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感受力、表现力等,这些可能是教学的中、长期目标,而不是一个活动就能实现的。 三、把握环节的设计,确保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个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除了选材好、目标适切之外,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是关键。对此,我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兴趣、引发问题、唤醒守望、注重体验、尊重差异、关注全体”这六个环节。 首先,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形象生动的手偶、色彩鲜艳的教具、多媒体课件等。根据幼儿注意力的特征,把最重要的内容安排在上课后5分钟~15分钟这个时段;其次,要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使教学的内容由易到难、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再次,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还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动静交替,又要考虑幼儿个性发展的特点,安排有层次性、挑战性的内容,既尊重差异,又关注全体。尽可能地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得到心灵上、情感上的震撼。 四、设计恰当的问题,落实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很关键,好的问题设计能够 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能够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索,能把活动引向深入。教师提问得当,对幼儿自我价值感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教师设计恰当的问题是落实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重点,教师提问的策略,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却暗含着深厚的指导和教学作用。所以,教师要努力探索和掌握提问的技巧,克服无目的的、支离破碎的“满堂问”,以达到启迪幼儿思维,发展幼儿能力的目的。首先,提问的语言有吸引力,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其次,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教师的提问通常面对的是所有的孩子,但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同,理解水平不同,个性不同,所以有些问题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简单,而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复杂。另外,教师也不可能让每一个幼儿回答每一个问题,因此,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准确把握幼儿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使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的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如:针对谨慎、顾虑多,反复思量后才作答的幼儿,我们要采取先鼓励,后提问的方法;针对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问必答的幼儿,我们除了加大问题难度以外,还请她们深入思考,做总结性发言;针对胆怯不愿当众表达的幼儿,我们应适当降低问题难度,帮他们建立自信,并想办法多设计讨论环节,使这样的孩子也能畅所欲言。 那么,到底怎样设计问题呢?首先,要考虑问题与活动主题的联系性。如:“我要上小学”这个活动中,问“幼儿园与小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紧扣主题展开讨论,列举了许多方面的差异,对小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次,教师要考虑问题的适宜性,即幼儿能否回答这些问题,是否适合回答这些问题。对幼儿的提问,要从幼儿已有的亲身体验出发,使幼儿在对问题的思考时,能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知。如:你喜欢去哪玩?为什么?孩子有自己亲身的体验,会说出许多喜欢的理由。 第三,设计的问题要注重开放性和挑战性。如“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等等。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否引发幼儿的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索行为,这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地进一步推进或延伸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带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能提高幼儿的思考深度,让幼儿在自身原有的经验之上去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探索新的知识。否则,幼儿的认知就得不到发展。 第四,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幼儿个体性的差异要求教师的问题也带有一定的层次性。如:难度大、较灵活的问题,可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基础性、综合性的问题,可请中等能力的幼儿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请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回答。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另外,在整个活动的进程中,教师还要留给幼儿提问的时间与机会。一个活动中不应只有“教师问,幼儿答”,也可采用“幼儿问,教师答”“幼儿问,幼儿答”等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也可训练幼儿的思维方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提问就是有效的教,教师应树立“为促进幼儿思考而提问”的观念,对同一个问题,教师可以从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这两个角度出发,精心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努力汲取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学习现代化生成课程、支架教学等教学理论,以便在教学中能够灵活地运用,使教学更具弹性。并且,教师在设计问题和选取提问方式的时候,应尽量考虑幼儿能出现的各种反应,以及具体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提问更具有效性。 五、采取有效的回应,保证集体教学
② 幼儿园大班额集体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
1、有趣的导入 2、关注幼儿个体 3、教师参与其中 4、及时表扬激励
③ 农村幼儿园大班额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近年来,作为民办教育组成部分的农村民办幼儿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办园形式灵活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家长多种教育需求,对提高幼儿入园率,发展幼教事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民办幼儿教育的各种弊端和不足也逐渐日益凸显出来,影响农村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个体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根基,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教育,特别是广大农村幼儿教育方兴未艾,大量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竞相涌现,为广大农民的幼儿提供和创造了接受学前教育的良好条件。但是不少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现状令人担忧,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农村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设施不齐全、不符合办园条件
农村民办幼儿园经费以创办者自筹和幼儿缴纳学费为主,个体创办园由于办园规模较小、生源较少,加之个体财力有限,办园经费相对缺乏,“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大多是租用居民用房或对自家住宅用房进行改造,园舍建筑不符合办园标准,室内活动面积小,幼儿园教育教学必需的玩教具、操作材料、图书的种类及数量都极少,人均面积、绿化面积等都很难达到要求。整天在此生活学习,幼儿的健康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安全隐患
农村民办幼儿园创办者大多对人、财、物拥有绝对的自主管理权。大部分幼儿园由于创办者的对幼儿教育认识的局限性,很难为幼儿园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致使教育教学活动出现混乱、无序的情况,管理者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缺乏有效的制度化的管理。同时,幼儿园的卫生和安全问题也得不到保证。
(三)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低
农村幼儿园的教师以初高中为主,没有受过幼儿教育专业的训练,很大一部分是从公立学校直接挖过来的老师。因此他们缺少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规律缺乏了解,亦不关心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动态与要求。虽然有一些教师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但没有继续教育的机会与途径,观念得不到更新,方法得不到改进,能力得不到提高,长此下去,难以适应现代化幼儿教育的需要。
(四)课程安排不合理
在现有升学制度下,幼儿园普遍出现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在幼儿园课程安排中,小学教育内容所占比重非常大,同时教学方法单一,教师讲、孩子复述的情况较为普遍。这种情况偏离了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不符合现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期望,同时对幼儿的身心成长也存在消极影响。
(五)幼儿园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
从社会传统性别角色观念来看,人们普遍认为女老师更加温柔、耐心,更适合做幼儿园老师,因而不太接受男幼教。但幼儿教育群体中有男有女,男性教师的特性是女性教师无法替代的,如阳刚等特点。
二、农村民办幼儿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管理没有到位
由于缺少政府投资支持,办园经费来源除了举办者的部分投资外,基本上完全依靠学费维持运转。由于办园规模相对小,开办时间较短,加上举办者财力有限,往往造成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基础设施薄弱,难以保证幼儿园的发展壮大。
④ 农村幼儿园大班额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要从儿童抓起。幼儿教育对于后继的小学教育甚至中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发展惠及所有适龄幼儿的学前教育事业,对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时5年的“幼小衔接研究”证明: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儿童小学教育的良好开端,它有助于儿童顺利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提高他们在小学期间的学习智力。当前,我国广大农村的幼儿教育严重滞后,呈现出了巨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我国人口绝大部分在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育是提高我国学前教育整体质量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状况与城市相比差距巨大,设施简陋、师资缺乏的现状与人们对幼儿教育的期待很不适应。具体讲: 1、教育教学设施缺乏:广大农村幼儿园的物质基础设施还很薄弱,不能有效地为农村幼儿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数据显示,农村幼儿园生均活动室面积为0.94平方米,生均图书为2.053册,生均教学用录像带录音带0.22盒,城市则对应为2.64平方米、5.946册和0.88盒。少数贫困地区的幼儿园甚至缺少学习必备的桌椅,不得不由各家各户临时拼凑,这些桌椅长短、高低不一,极不利于幼儿保持正确的坐姿。至于玩具、户外游戏、保育设施等,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2、农村幼儿教育管理不规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大农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农民视野的扩大,举办像城市那样的农村幼儿园教育成了农民们的强烈渴望。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还缺少幼儿教育相关的健全的法律规范,主管部门在对幼儿园的批准设立、资源配置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还没有统一严格的规范和标准,致使农村的幼儿教育部分以民办幼儿园的形式出现,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只重经济效益,不重社会效益”的情况。农民们对此意见很大。 3、农村幼儿教育师资素质“贫困”: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村幼儿教师与学生的数量之比是1:56,远远低于城市1:17的比例。农村幼儿教育师资学历普遍偏低,很多地区的幼儿教师多为乡民聘请的临时民办教师,他们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法落后。与城市幼儿教育相比,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性“贫穷”十分突出。 二、农村幼儿教育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农村幼儿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在我国用于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中,仅有 1.3%左右被用于学前教育,而这部分经费中的大部分又流向了城市幼儿园,供给给农村幼儿园的经费所剩无几。经费短缺使得农村幼儿教育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在个别特困地区,由于工资报酬极低,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幼儿教育师资又流失去了待遇相对较好的乡镇幼儿园。同样由于经费不足,很多农村幼儿园往往不得不挂靠于经费相对充足的小学,成了实际上的“小学学前班”或“小学预科班”,从而失去了幼儿教育所应具有的办学特色。 2、幼儿教育理念得不到广泛的接受。在城市,对适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学前教育理念可谓深入人心;人们对幼儿教育的普遍重视,必然促进城市幼儿教育办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但是,在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口众多、人均GDP不高、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等,决定了幼儿教育理念很难形成像城市那样的认同感。同时,县乡一级的教育部门由于面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压力,对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因而缺少重视农村幼儿教育的政府行为。农村幼儿园不得不偏重于读、写、算等枯燥的形式教育,幼儿的游戏教育、人格个性特别是创造性的培养显得苍白而无力。 3、幼儿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部用以专门指导农村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法律上的“真空”使得农村幼儿教育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人们群众对发展幼儿教育需要迫切;另一方面,农村幼儿教育又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这样的状况使资金、人员方面的调配得不到法律法规的支撑,资源难以实行政策上的有效配置。农村地区的幼教育步履维艰。 三、推动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要“重视学前教育”,这对我们发展幼儿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实现学前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硬件水平: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农村幼教的投资扶持力度,健全农村幼儿园的各种教育、保育和游戏活动的基础设施,为幼儿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丰裕的物质保障。此外,还要在保证幼儿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统筹规划,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向农村的幼儿教育。 2、建设有相当水平的农村幼儿师资队伍:除了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硬件水平以外,建设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以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软件水平,同样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增加他们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解决其医疗、保险等后顾性问题,从而保证农村幼儿教师不但有投身农村幼儿教育的激情,而且有长期工作下去的动力,即所谓的“引得进”、“留得住”。 3、完善幼儿教育相关法律制度:尽快制定一部《幼儿教育立法》,给幼儿教育以法律上的严肃性地位,这是加强农村幼儿教育的制度性保证。为此,要对各地的幼儿教育发展现状做认真的调查研究,保证相关法律制度既具有全局的指导性,又适合各地的办学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只有从法律法规上确立幼儿教育特别是农村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村幼儿教育的可续性发展。 此外,各地还应该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农村幼儿发展的实际模式。在这方面,来自广西的办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广西南宁地区的幼儿园在政府的主导下,城乡幼儿园实行“手拉手”帮扶,一家条件较好的城市幼儿园联系一家乡镇农村幼儿园,在幼儿园建设、师资培养方面进行“一对一”的扶助,城市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园进行管理指导,负责师资培养,定期派教师到农村任教。广西的这种幼教模式为我们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长效机制,不仅保证了帮扶活动不流于形式,而且使教师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受到了不同内容的教育与技能训练。
⑤ 幼儿园大班额组织教育活动有什么困惑
主要是效果怎么样,
孩子能不能接受,
还有就是,
孩子的安全要注意。
⑥ 如何提高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英盛观察在复目前幼儿园制普遍存在较大班额的现实背景下,集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仍占一定的地位,也是我国幼儿园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形式,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也是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的难题。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既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要关注幼儿的现有水平;既要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既要重视教师的教法,又要重视幼儿的学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表现为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是否得到了发展。
⑦ 怎样提高幼儿园大班额集体教学的有效途径
每个学校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的 这个要根据自己学校老师的素质 还有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来设计一个能有效提高的末班的
⑧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存在的必要吗
在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较大班额的现实背景下,集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仍占一定的地位,也是我国幼儿园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形式,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也是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的难题。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既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要关注幼儿的现有水平;既要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既要重视教师的教法,又要重视幼儿的学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表现为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是否得到了发展。那么,在幼儿园我们又怎样确保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孩子得到进步和发展呢?根据本人的从教经验来思考,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虑: 关键词: 幼儿园 集体教学 有效性 一、选择好教材,保证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由于幼儿园的课程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有充分的自主权。而教材的好坏是保证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一套好的教材,首先应该考虑它的科学性,给幼儿的信息是否正确,是否科学;其次要考虑它是否具有教育意义,能让幼儿懂得什么道理,培养幼儿什么品质;第三,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原有基础,即选用的教材是否能被幼儿接受,跟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多大差异;第四,要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关注选用的教材能不能吸引幼儿,让幼儿有兴趣地学。教材的选用只有考虑了本身的科学性、教育性、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点,才会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才会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因此,选择好的教材是确保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二、制订适切的目标,实现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选择了一套好的教材后,教师便要结合教材内容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适切的教学目标是实现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在制订目标时,教师要考虑目标的全面性、适切性和操作性。全面性是指自然地渗透和涵盖知识与技能、习惯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适切性指的是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既联系幼儿的已有经验又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操作性则是指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突出对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目标的表述上,教师应以幼儿的角度出发,使用“体验”“感受”“尝试”“探索”等词汇。如:“有趣的想象旅行”的活动目标是感受大自然的奇景,进行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想象旅行的情景;借助音乐的旋律变化,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图形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象,并用油水分离的方法展现出来;在想象、创作、展现过程中,体验美术的乐趣。这样的目标具体明确、操作性强,表述清楚。而有的目标就显得比较空洞。如: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感受力、表现力等,这些可能是教学的中、长期目标,而不是一个活动就能实现的。 三、把握环节的设计,确保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个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除了选材好、目标适切之外,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是关键。对此,我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兴趣、引发问题、唤醒守望、注重体验、尊重差异、关注全体”这六个环节。 首先,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形象生动的手偶、色彩鲜艳的教具、多媒体课件等。根据幼儿注意力的特征,把最重要的内容安排在上课后5分钟~15分钟这个时段;其次,要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使教学的内容由易到难、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再次,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还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动静交替,又要考虑幼儿个性发展的特点,安排有层次性、挑战性的内容,既尊重差异,又关注全体。尽可能地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得到心灵上、情感上的震撼。 四、设计恰当的问题,落实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很关键,好的问题设计能够 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能够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索,能把活动引向深入。教师提问得当,对幼儿自我价值感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教师设计恰当的问题是落实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重点,教师提问的策略,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却暗含着深厚的指导和教学作用。所以,教师要努力探索和掌握提问的技巧,克服无目的的、支离破碎的“满堂问”,以达到启迪幼儿思维,发展幼儿能力的目的。首先,提问的语言有吸引力,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其次,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教师的提问通常面对的是所有的孩子,但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同,理解水平不同,个性不同,所以有些问题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简单,而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复杂。另外,教师也不可能让每一个幼儿回答每一个问题,因此,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准确把握幼儿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使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的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如:针对谨慎、顾虑多,反复思量后才作答的幼儿,我们要采取先鼓励,后提问的方法;针对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问必答的幼儿,我们除了加大问题难度以外,还请她们深入思考,做总结性发言;针对胆怯不愿当众表达的幼儿,我们应适当降低问题难度,帮他们建立自信,并想办法多设计讨论环节,使这样的孩子也能畅所欲言。 那么,到底怎样设计问题呢?首先,要考虑问题与活动主题的联系性。如:“我要上小学”这个活动中,问“幼儿园与小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紧扣主题展开讨论,列举了许多方面的差异,对小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次,教师要考虑问题的适宜性,即幼儿能否回答这些问题,是否适合回答这些问题。对幼儿的提问,要从幼儿已有的亲身体验出发,使幼儿在对问题的思考时,能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知。如:你喜欢去哪玩?为什么?孩子有自己亲身的体验,会说出许多喜欢的理由。 第三,设计的问题要注重开放性和挑战性。如“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等等。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否引发幼儿的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索行为,这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地进一步推进或延伸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带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能提高幼儿的思考深度,让幼儿在自身原有的经验之上去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探索新的知识。否则,幼儿的认知就得不到发展。 第四,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幼儿个体性的差异要求教师的问题也带有一定的层次性。如:难度大、较灵活的问题,可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基础性、综合性的问题,可请中等能力的幼儿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请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回答。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另外,在整个活动的进程中,教师还要留给幼儿提问的时间与机会。一个活动中不应只有“教师问,幼儿答”,也可采用“幼儿问,教师答”“幼儿问,幼儿答”等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也可训练幼儿的思维方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提问就是有效的教,教师应树立“为促进幼儿思考而提问”的观念,对同一个问题,教师可以从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这两个角度出发,精心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努力汲取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学习现代化生成课程、支架教学等教学理论,以便在教学中能够灵活地运用,使教学更具弹性。并且,教师在设计问题和选取提问方式的时候,应尽量考虑幼儿能出现的各种反应,以及具体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提问更具有效性。 五、采取有效的回应,保证集体教学的有
⑨ 如何实施大班额的高效课堂教学
一、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习潜能
要在大班额下,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 摒弃旧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时刻把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契机,在课程自由度比较大的空间里充分的展开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启蒙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从学会学习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未来生活着想,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
(二)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把教与学过程统一起来。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师要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拿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案找出来,并能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首先,教师要着眼于诱导,千方百计地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正确的学习动机,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要着重于指导,。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认知策略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科学得体,就可以促进学生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学生就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自学分析、解决新知识和新问题,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