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发布时间:2021-02-12 20:18:47

『壹』 小学语文与课程教学论的复习资料

25《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这个传说,人们用 高山流水 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内古诗还容这样说“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 ,世上无知音。”明代作家冯梦龙写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课后第2题: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答: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答: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破,终身不再弹琴。

『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试卷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
名词解释
1、语文(10):语文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汉语文独有的文言文等及其文化的多元体系。语文在1949年6月被正是确定为中小学课程的名称。语文课实质上就是通过言语作品的听说读写教学,使学生掌握母语语言,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2、语文课程的工具性(1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基于语文的工具性,基于语言的工具性。①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是物质性的工具,而是负载文化的工具,是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的工具。②语文这门课程的实质是培养学生正确而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是把掌问握和运用这种工具作为自己的教学目的。
3、语文课程的人文性(13):
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基于语文的人文属性,基于语言和言语的人文属性。
①人类的文化活动和成果,主要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反映着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积淀着民族精神,传承者民族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根。
②言语作品,特别是经典性的言语作品,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语文学科属于人文学科,文学课程就是教学生通过言语学习来掌握语言的,其中充盈着人文教育的因素。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
4、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课程目标:是学生学完某课程以后所要达到的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目标。它受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制约,是国家所期望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具体表现。
6、语文课程理念(13):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思想,它取代大纲中的“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和“教学原则”,意在提升语文课程的理性程度,重在为语文教育实践提供一种理性规范,即总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实际上是语文教育规律的一种诠释。
7、语文素养(11、1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及综合性学习,内化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最终使自身的语文涵养达到一定的高度。“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全面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三个思考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8、语文课程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课程中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语文课程评价是根据语文课程目标和相关要求,运用教育评价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地、科学地搜集和处理课程和教学信息,对课程设计、实施过程和方式以及教学效果基于价值判断的过程。
9、档案袋评价法(12):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计划,请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收集、组织与省思学习成果的档案,以评定其努力、进步、成长情形的一种评价方法。也叫“学习档案评价”或“学成成长记录袋评价”。这是语文新课程中最典型的质性评价方式。

10、语文课程资源(10、11):是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和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称。语文课程资源的分布呈现一种关涉多级、空间无限的立体状态。
11、语文教材(10):语文教材就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实际需要,为师生编选的语文材料。从宏观看,语文教材泛指一切可用于语文教与学的材料。它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既可以是纸质文本的,也可以是电子媒介的。从中观看,语文教材专指语文教科书,又称语文课本。从微观看,语文教材特指语文教学的具体乃至细微的材料。
12、阅读教学:俗称“讲读教学”。他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书面文字符号去理解文章的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特殊的认知过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是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的主要形式。
13、朗读(11):是指在视觉器官感知文字材料的基础上,由言语器官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准确而连贯的有声语言,从而达到理解的阅读方式,它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动作的过程。
14、默读:即不出声的阅读,是一种与朗读相对应的阅读方式,默读通过内部言语理解材料。它分为默朗读(轻声默念)和无声默读两种形式。
15、精读:是一种精心而细致的、逐字逐句地研读文章,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式。它要求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形式诸方面进行认真琢磨。
16、略读:略读是与精读相对的一种阅读方式。他要求能迅速“观其大略”,把握作品要领和主旨。
17、口语交际(11):是指人们运用连贯标准的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社会活动。言语交际是口语交际的主体,在口语交际中,人们主要运用口头语言富于表现力的语音、语调、语态、语气和节奏表达自己的愿望、观点和看法。
18、非言语交际(12):口语交际中的无声言语交际被称为非言语交际,它是言语交际的补充。无声语言有体态语言、服饰语言和距离语言等几种形式,非言语交际是口语交际的有机组成部分。
19、语文综合性学习(10、13):它是一种基于生活实践而非学科的学习领域,它以学习者的直接生活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语文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综合性学习”的立足点是“实践”。
20、语言智能:语言智能即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语言智能包括修辞、解释、记忆、书写四个方面。
21、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状态,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前提,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自我学习的空间。
22、探究学习:探究学习观认为,语文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
23、语感:语感是指个体的言语意识,即对言语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语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具体性与抽象性的统一,是个体差异性与社会共同性的统一。
24、信息化语文教学技术:是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层次和效率的教学技术。
25、板书:板书是语文教学经常使用的教学技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用具上以书面语言或符号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
26、传统教学技术:传统教学技术又可称为常规教学技术,指那些过去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并且现在仍在使用的、比较简单易行的教具、媒体。
27、现代语文教育技术:又可称之为电化教学技术或者电教技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相关成果,借助电声波、电光波、电磁波等来传输和调节教学信息,已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技术。
28、创造性阅读(13):创造性阅读是阅读的更高境界,也是阅读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阅读主体在理解、评价性阅读的基础之上,通过对读物内容进行扩展,以期有新的探索和新的发现,将读物的潜在意义转化为现实意义,并再创造和重新建构出新的意义,实现读物与阅读主体自身的新的飞跃。
29、模块(10):模块是对词条中部分内容进行格式化整理的模板。
30、发展性评价(10):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 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其实施的关键是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核心是重视过程的总评价。
31、对话(1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谈话或双方或多方之间接触或会谈
32、大语文教育(11):“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爱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33、接受学习(12):所谓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34、语文活动课程:语文活动课程是活动课程的一种,它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题,以学习知识、形成言语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
35、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是规范语文课程的指导性文件,从整体上对语文课程进行总体设计,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以及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和确定语文课程目标,考试范围、顺序,既是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编写语文教材和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

『叁』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通常来说,教案应该具备哪些内容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能包含有内解决这些问题容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