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学相长的名人事例
詹天佑 修京张铁路时不耻下问
⑵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
一年级的孩子如同刚出笼的小鸟,睁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个陌生的环境。对他们而言,一切都是新鲜、有趣的,圆圆的眼睛里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对他们中的大多数而言,教师是“权威”的、不可违抗的。胡小伟、王格、刘昊然等学生便是少数例外中的“典型”。他们是敢于“挑战”“藐视”教师权威的,所谓“出了格”的调皮学生。任课教师都对他们头痛不已,做为班主任,我更是每天被他们几个弄得不胜其烦。
每天还没走到教室门口,我便会被班里一大群“苦大仇深”的学生围住,纷纷“控诉”胡小伟的“罪行”。如,在课上当大家都认真听老师讲课或专心写作业时,他又扯着他的大嗓门叫喊了;他又“滑楼梯”(趴在楼梯扶手上以“倒栽葱”的姿势飞快地从高处滑下来)了;他又爬到乒乓球台上并从上面跳下来了……每次听到这样的事我都会很气愤。而当我怒气冲冲地把他叫过来询问时,他的第一句话都是:“没有,老师,没有……”
在惊诧、愤怒之余,我不禁纳闷:这学生怎么会这样呢?有时气极了便免不了会粗暴地大声训斥。可不管教师如何吓唬,情况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他依然故我地欺负同学、违规违纪。我也曾和地的父母做过多次交流,父亲是一位高中教师,母亲则是一位言语不多、朴实的工厂工人,两人看起来很恩爱,而且对孩子也不错,所以感觉孩子不该是这么不懂事。日子一天天过去,胡小伟的行为不但没有收敛,甚至变本加厉,而且说谎越来越频繁……渐渐地,我连原有的一点耐心也快失掉了,并开始说服自己:这个学生是天性如此,无可救药了。
可是后来的一个电话改变了我。我从电话中得知原来他的父亲和母亲已经离婚,现在的妈妈是后妈,而孩子的奶奶又剥夺了他亲妈看孩子的权利。震惊之余,我又有了很深的内疚感,原来孩子还是如此的不幸。虽然他的父亲一再强调“他还小,不知道”,但这样的事对于孩子那幼小、敏感的心灵肯定会有影响。而且即使他对这样的事印象不深,但周围人的眼光、议论也会让他有所察觉,产生影响。
再次面对他时,我不但平息了自己的怒气,而且还带着关爱的神情和语气与他交谈。起初,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而后眼神便温顺、乖巧了许多。再后来,每次他再犯错的时候,我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表现出“震怒”,而是尽量轻描淡写、言语温柔地指出他的错误,并时不时地对他一点小小的进步进行大力表扬和奖励。在教师的鼓励和暗示下,所有同学都对胡小伟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渐渐地我发现,虽然他有时仍然还会做“滑楼梯”的危险动作,上课还会随意打断教师的讲课,但和以前相比已轻了许多。他不再“肆意”抢夺别人的东西,不再乱拿东西打人,上课也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因此学习成绩也逐步有了提高。
同时,我也意识到他拿“警棍”打人也许和我以及其他教师平时拿教竿吓唬他们有关。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而他们又没有是非和轻重之分,只是一味地模仿,模仿他们认为最有权威的人――教师。在他们看来教师是不会犯错的,却没想到正是他们崇拜的人把他们引入了误区。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言行,再也不拿教竿之类的东西吓唬他们。果然,他这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那之后,我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不给他们一点从教师身上学习不良习惯的机会。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彻底转变了对胡小伟的看法。学校厕所附近有个炭池子,冬天烧完暖气还剩了一些炭没有拉走。学校怕学生进去乱踩,便用一块木板临时挡在出口处。可近来老是发生木板被人踢倒的事情,校长决心查出是哪个学生的“爱好”。正好炭池上面有个监控器,校长便调出监控,让我去确认一下,我一眼便认出那个戴着眼镜的“小光头”正是胡小伟。
怒不可遏之下我想借这次机会好好教训他一下,便没有直接训斥他,而是当着全班的面问:“是谁把炭池子的挡板给踢倒的?”说完这话,班里恢复了沉寂。我正要严肃地指出胡小伟的错误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老师,是我……”声音里还带着歉意,眼睛从眼镜框上望过来――居然正是胡小伟,这次居然能主动承认错误。我于是高兴地说:“虽然胡小伟这次又犯错了,但是老师很高兴,因为他能主动承认错误,这一点是值得表扬的!”所有的同学都一起鼓起掌来,他本来有点沮丧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虽然,班里还是有很多学生免不了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我学会了平心静气地去对待,学会了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去考虑问题,不再是简单、粗暴地用教师或大人的“权力”“威严”令其服从或屈服。
教学相长是句老话,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其实从孩子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学会了重新看待自己,看待人生,看待自己对人生和生命的态度。我们是孩子的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让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中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吧!我想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
⑶ "教学相长"出处及作者
教学相长(节选)《札记》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专;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属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⑷ 教学相长是历史故事吗
[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⑸ 关于教学相长的古文故事
孔子和颜回坐忘的故事可参照!
⑹ 关于教学相长的一个一百字的片段。
教学相长今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爸爸说我的写字有进步。我心里美滋滋专! 但我和属其他人比的话还要再继续努力。早饭快吃完的时候,爸爸说自己教了我自己提高了一些,我也提高了很多。忽然,我想起了一个成语叫教学相长。妈妈打了个比方说:“徐老师教了我们自己也不断进步。”早饭吃完了,我去做作业了。今天早上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⑺ 以教学相长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学习的乐趣
小孩子一般都贪玩,总把学习当作苦差事,我的小学生活就是这样度过的,《童年》唱得好:“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到了初中以后,情况就变了。老师说,中学生活苦啊,但你们要苦中求乐,乐在其中。于是乎,大家便在艰苦的生活中去寻找学习的乐趣。
那时生活真的艰苦,100%的同学都是辣椒作菜,好多同学受不了这样的艰苦便辍学了。当有同学约我辍学回家时,我没有,因为我已经苦中求乐,乐在其中了。
我把所学的科目编排成时间顺序表。天刚亮就起床了,背政治;早操后,读语文,故事书;早读课读词语,大量积累词汇。然后跟着老师的步骤上课。中午时间相对来说多一点,就啃那许多人都无法超越的英语:背单词,记句型,学语法,都在那稍微瞌睡一下后开始了。下午的除了上正课外,自习课便成了我数理化演绎了练兵场。晚饭后是复习时间,我要求自己必须在6:00——10:00之间都要分一点时间复习各科的旧知识,旧习题。10:00点后,用英汉文混杂着写一篇日记,便可以安心的睡下了。
这么紧的学习生活,我总以进步为乐,因为我开始的成绩总不好,常挨师长的批评。渐渐的,我在学习生活中体会到了学习进步的快乐往往是初级形态,而当一个题目被豁然开朗般的解答出来,当帮助同学讲解完一道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背诵诗歌…… 我都越来越来自信,内心充满着再学习的动力和激情。我已能从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的肯定和羡慕中获取学习的乐趣。
最快乐的学习,我认为是到了初三吧。由于我天天复习,对学过的课本相当了解了,老师上课了,要讲解新课,数理化都要讲解例题,我都在下面看似无动于衷,实际上大脑在高速运转,总认为老师这样讲不好,自个儿在心中想应该这样这样引导,大家才能理解。老师出例题时,我总有一种冲动,想另出一个例题,同学们更容易理解。有时在晚自习时,还和老师探讨,老师一下子刮目相待。这时我总能从自个儿探讨学习、温故而知新中去获取乐趣。
当时晚自习老师常来教室辅导,解答同学们的疑惑,一时忙不过来,会示意大家找我。我也就大模大样的真诚的当起“老师”来,还常“批评”那些不愿去复习的同学,提醒他们,公式在多少页,哪一页的例题与这道题相似,令同学们惊讶万分。
生活再艰辛,挡不住求知乐趣的诱惑。当我在10点后,用英汉夹杂的方式记下一天的学习乐趣时,高兴之处常爱大呼小叫,吓得其他同学骂我有神经病。我一句“sory”后,又埋头记下点点滴滴的学习乐趣。
忘不了艰辛的初中生活,忘不了奋进的初中生活,忘不了快乐的初中生活,我的初中时代,我本想收获一点学习的乐趣,却收获了整个春天!
⑻ 教学相长的例子
(1)那是2005年的夏天,天气非常热!气温高达38度!可好多学生毫不理会,不慌内不忙得看书容,思考,不时做着笔记!当时我就在想即使老师也未必那样镇静!我想我从中会学习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
(2)当时多媒体已经用得很频繁,但远不如现在!我当时就是用幻灯用的多。使用幻灯需要在纸或幻灯片上将字、图、表格安排好,有时煞费苦心也起不到效果!往往就烦了!课代表杨凯说:“你的字可以小一点,小了可以放大,大了又不能缩。”“看不清楚还不如不看,浪费时间,要做就做清楚!”听了他的话,我感到羞愧!作为一个老师,对工作如果不认真、负责,那可是关系到众多学生的前途啊!我们也曾为学生,我们也将为父母!从那以后,我不敢再稍有懈怠!对工作总是认真一点,再认真一点!我学会了严谨的治学态度。
(3)今年期中考试我班考得不理想,我很不冷静不理智的采取罚写的笨办法。两名学生找我谈心,告诉我学生都很抵触,并耐心的帮我出主意,非常适用,我当即同意了!看的出来他们也很高兴。我知道了要时刻倾听学生的呼声!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⑼ 教学相长的译文和原文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不透。
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出处:《礼记·学记》,由西汉戴圣编纂。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学相长的意思是:教学是教育和学习的双方。相长中,相是相互,长是启发,促进增长知识,促进共同成长。连起来讲,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增长知识,共同在成长。
其中,揭示出一个真理,即不是总是教育者使学习者增长知识。被教育者的学习领略的信息回馈,也在触动教育者,也在促进,启发教育者,增长教育者的知识和体验。一言蔽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共同增长知识,共同成长。
(9)小学教学相长教育故事扩展阅读:
《礼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孔子教授弟子的“六经”,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最高哲理的载体,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多做解读以辅助理解。
六经中的“《礼》”,后来称《仪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而不了解礼义,仪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虚礼。
所以,七十子后学在习礼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之为“记”,属于《仪礼》的附庸。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后,西汉能见到的用先秦古文撰写的“记”依然不少,《汉书·艺文志》所载就有“百三十一篇”。
《隋书·经籍志》说,这批文献是河间献王从民间征集所得,并说刘向考校经籍时,又得到《明堂阴阳记》《孔子三朝记》《王史氏记》《乐记》等数十篇,总数增至二百十四篇。
由于《记》的数量太多,加之精粗不一,到了东汉,社会上出现了两种选辑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习称《大戴礼记》;二是戴德的侄子戴圣的四十九篇本,习称《小戴礼记》。《大戴礼记》流传不广,北周卢辩曾为之作注,但颓势依旧,到唐代已亡佚大半,仅存三十九篇。
《隋书》《唐书》《宋书》等史乘的《经籍志》甚至不予著录。《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的注,而风光无限,畅行于世,故后人径称之为“《礼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