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老师教学的主要困惑及相关策略
我主要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优差生兼顾,以及平时作业中改错 环节的落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都说人的手指头十个都不一样长,同一个妈生的孩子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每个班无论多么整齐,都不会所有学生是一个水平。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有一些困惑。困惑之一:在课堂上,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成绩好的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课堂作业都很快,思维灵敏。回答问题时容不得有些同学思考就说出了答案。课堂作业做得又快又对,当然我们老师得等多数学生做好了才安排新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优秀生做完了,无事可做,就会左顾右盼,甚至讲点小话,这时的课堂纪律就不好控制。困惑之二:现在的书后面都有“拓展练兵场”,“思维体操”之类的思考题。思考题有的专家曾说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拿些学生不做,的确是个不错的主义。可是,如何来界定他们的层次,这里就会伤有些学生的自尊心,并且学生都喜欢平等,有的成绩好的学生就认为凭什么我要比别人多做题。如果不硬性规定做,有的学生就不去做,当然包括有的成绩好的学生。不做又不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硬性规定做吧,那些差点的学生去做又不合适。即使在讲评思考题的时候也不能统一要求,差一点的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的。不让他听吧,他又会去影响其他同学。困惑之三:评讲卷子和平时的作业评讲。我们总发现在评讲作业或卷子时,跟着老师思路走的恰好是那些懂了,都做对了,得高分的学生。而考得差的,错得多的就是那些课堂上就不怎么认真的学生,他们还时不时的讲点小话,做点小动作。这时老师就会特别生气,讲是为那些不会的学生在讲,听却是那些会做的学生在听,不会的倒没认真听,没认真领悟。所以往往会出现有的题目讲了几次,做过几次,有的学生还不会的现象。
针对这样一些困惑,大家都各抒己见,研究解决这些困惑的策略。
困惑之一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帮助学困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缩短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差距。
在《广州教学研究》的“关于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调查与思考”这篇文章中,有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76.47%的教师认为学困生上数学课时“边听边玩”,学困生中也有52.63%认为自己上课“边听边玩”;可见,教师和学困生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而认为学困生根本不听课的教师只占17.65%;所以说,学困生上课边听边玩,没有专心听课,造成课堂听课效果不好是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观原因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兼顾优差生,达到整体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尝试了多种做法。一、采用组与组比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1)在研究问题时,优秀生帮助学困生,教他们思考的方法,教他们如何表达思考过程;汇报时,优秀生和学困生共同合作完成,当学困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或说着说着不知道怎么说时),可邀请优秀生帮助;汇报后,就能给他们组加分。(2)在做习题时,也采用比赛的形式,发动所有的优秀生去帮扶,每组最快做完的同学到老师处批改,如果全对,他(她)就是组长(负责批改全组同学的习题),组里其余的优秀生做完,可马上去帮助学困生,组长在老师指定的时间内全组都改完,那这组就可加分;半学期累计一次小组总分,教师就给予奖励。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能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除外,也减少了教师辅导学困生的人数,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更需要辅导的学生身上。二、简单的问题多提问学困生。如复习旧知时,就多给他们表演的机会。三、复杂的问题多让学困生复述。如遇新知、难题时就可采用这种方式。
困惑之二,既然是属于思考题,就主要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不做强性要求。自由参与是学生自觉、自为、自主地从事自己的学习活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由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不受外在压制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参与学习目标的确立,参与学习内容的选择、扩展、深入,参与反思,参与提问,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参与发言等等。没有自由参与的课堂生态,教师绝对主宰教学的进程,生成性教学是不可想象的。
困惑之三,在讲评卷子和作业时,可以让都对的学生到教室外去适当的休息。或者是安排他们做自己喜欢的题目。比如可以做一点奥数之类的题目。这样的安排,对那些聪明能干的学生是一种肯定和奖励,
让他们学就学个塌实,玩就玩个痛快!如果让他们留在教室听他们已经懂了的内容,他们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还会讲小话做小动作,甚至影响周围那些不会的学生。而留在教室的学生,人少且可以针对性的讲解,让他们把不懂或者说不透切的知识掌握。
通过以上的几点做法,感觉学生的学习态度较好,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既让优生能体会到他的优秀,同时也帮助了学困生,也让学困生在直接的帮助下尽快地掌握该学的知识。让全班都沉庆在学习的喜悦中,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让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让数学成为人生中美丽的音符!
㈡ 现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上的困惑有哪些
来自网上仅供参考
困惑一:观念陈旧,方式封闭
对策:发散思维,实行开放式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名义上是开放式的,教师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使教师很满意。如一些教师在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页“$以内的加法”时,先让学生看图片回答:%&'左边的小朋友手里拿着几个纸鹤!%"'右边的小朋友手里拿着几个纸鹤!%#'一共有几个纸鹤!接着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后,再用同样方法教学#(&)$。最后教师指挥学生完成书上的做一做,教师说一学生动手做一,教师说二学生动手做二……这些老师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学生还是在老师的框子内转动,这种过于统一、注重封闭的教学都是不利于他们的发展的,不但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而且在心理上依赖或习惯于跟着老师走。
小学生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身心的特征等原因,往往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如,进行语言叙述的变式训练,即让学生依据一句话改变叙述形式为几句话。这将有利于学生不囿于已有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新课程教学体现的是开放的文化,只有开放才有空间,才有选择,才有合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求知,学生能想的让他们想,能说的让他们说,能做的让他们做,真正实行开放式教学,以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困惑二:定理背诵,缺乏理解
对策:自主构建,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一些教师为了让孩子们更快地掌握知识,就要求他们背公式、背定理,这一拔苗助长的做法不但不能帮助孩子们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而且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恐惧甚至是厌恶。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理解各不相同。正如奥苏伯尔所说:“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不同的认知结构导致新知识的固着点、同化和顺应的途径、方式、方法、习惯自然各不相同。因此,课程标准多次指出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一思想。只有这样获得的数学才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活的知识,有用的知识。
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有的学生擅长于用形象思维立体地理解数学;有的学生更趋向于用逻辑思维抽象地理解数学。因此,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在适应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理解数学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如《时间》一课中,有学生对1时——1时半这一过程是这样理解地:长长瘦瘦的是分针是叔叔,他跑步跑得快;而那个矮矮胖胖的时针是老公公,他跑得慢。叔叔已经跑半圈了,老公公还只有跑了一小格里的一半。显然,孩子是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的,所以很容易掌握。
因此,只有自主建构过的才是学生自己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东西对学生来说存在着距离感,不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得有多深刻和透彻。对于学生来讲,他们需要的是经过重组后在头脑中留下的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些东西。由此可见,学生需要的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数学,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
困惑三:方法单一,效率低下
对策:贴近生活,增强实用性
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不善于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往往习惯于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认为只要学生在做题时都能做对,那就是好的教学。把本应活泼的课堂变成了传授知识、灌输知识的课堂。
据香港的一项针对当地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以数字、符号、公式等来形容数学,将数学简化成运算. 亦有一些响应带有“课堂数学”的强烈影子,例如认为数学是“用公式计算”和“背方法”的学科,以及“很多计算方法都能得到相同答案”和“答案准确”等,这大概是由于他们的数学观多来自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数学”大多是教导学生如何去运用定理和公式,题目答案唯一。而谈到数学具有实用性的功能只有30%的学生。
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应尽量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直接去提炼数学问题,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联系品德与生活课中的超市购物这一情境,规定每个小朋友只能带20元,又罗列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商品,然后要求他们去购买。孩子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购买方案。紧接着又问,如果只能买三样东西,并且不能超过15元,你会选择哪三样?最后再问,如果要用最少的钱买数量最多的东西又该怎么买?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激起了孩子们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常见问题的兴趣。正如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就是说,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科学;在数学课程中只有超越“科学世界”,关注生活世界,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困惑四:处理教材,舍本逐末
对策:根据实际,恰当处理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应当紧扣教材”,而新课标强调必要时适当地突破教材。后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结合学生实际和当地环境,小则更换一些简便易行的题目,大则适当地改变教科书中某些课时的编排次序等,这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提倡创造性处理教材,不但把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搞得支离破碎、无重点,并且将教科书上很好的内容也处理掉了。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不利用课本上的题目,不按照教材编排意图,而是先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掌握特征,然后出示一个正方体实物用同样的方法教给学生。最后教师问学生:“正方体是一种怎样的长方体!”学生都答不上来,教师只能自己说出“特殊的”三个字。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起来是教师把教材处理后进行教学,是新观念下的教学行为,但实际上是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对立起来让学生学,把课本上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密切联系的“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等重要句子都给“处理”掉了,造成了不良后果。因此,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不能盲目追求处理教材“热”,以致舍本逐末,而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恰当地处理教材,以求高效率。
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需要教师按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设计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应当反思一下,以往我是怎样教学的,通常的教学方法是怎样的?这样的教学方法的特征是什么?是否有助于学生发展,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再看一些教学改革的案例,就会发现,原来教学还可以这样组织,学生还可以这样学习。思考一下,以往教学中学生是什么角色,教师是什么角色,是不是可以尝试改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并想一想,如果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之后会发生什么。把思考付诸于行动之后,迎刃而解地不单单只是困惑……
一、教学观念转变难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封闭,名义上是开放式的,教师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这些老师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学生还是在老师设定的框子内转动。这种教学严重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应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呢?
二、合作学习收效难
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但是很多教
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是流于形式,表现在:时间上没有保证,一个问题给学生讨论,学生才开始说就打住,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问题不分难易,有些根本不需要讨论的很容易的问题也拿来讨论,浪费时间;交流缺乏平等,所谓的合作学习,变成了几个优等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大多数学生成了看客;说是主动探讨,实际是被动应付。老师一声令下,大家开始讨论,并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需要。这样的合作学习收效甚微。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
三、解决问题过程难
“应用题”历来是数学教材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是在新理念指导下从目标、内容到教法的一次全方位改革。《课标》中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所谓“解决问题”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相应地,新教材中已经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的章节,往往以计算伴随着应用相融合的形式编排。这就对一线教师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对应用题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困惑。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应该怎样教学呢?
四、优差学生共进难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师生平等,教学民
主已成风气,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局面已经形成。但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好学生的机会更多,得到了超常的发挥,学困生成了旁观者,得不到独立思考和表现的机会,获益少。这样,学生的成长也就形成了两极分化。在数学教学中,究竟该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共同进步,得到全面的发展呢?
㈢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孩子收益终身,尤其是小学阶段,小学阶段是孩子从一个天真顽劣的小孩到一个真正接受知识的小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要求规范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孩子成绩优异的关键,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给孩子补习小学数学,那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了解补习小学数学的五大技巧。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教育时代,孩子们的大脑不仅仅是课上的40分钟,而是要勇于积极的探索,在给孩子补习小学数学的时候着眼于以上几点,加上对课本知识的结合,孩子的成绩定会有所提高,于此同时孩子更多的学习到的是掌握知识的方法。
㈣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常见的疑难问题有哪些
困惑一:观念陈旧,方式封闭
对策:发散思维,实行开放式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名义上是开放式的,教师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使教师很满意。如一些教师在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页“$以内的加法”时,先让学生看图片回答:%&'左边的小朋友手里拿着几个纸鹤!%"'右边的小朋友手里拿着几个纸鹤!%#'一共有几个纸鹤!接着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后,再用同样方法教学#(&)$。最后教师指挥学生完成书上的做一做,教师说一学生动手做一,教师说二学生动手做二……这些老师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学生还是在老师的框子内转动,这种过于统一、注重封闭的教学都是不利于他们的发展的,不但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而且在心理上依赖或习惯于跟着老师走。
小学生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身心的特征等原因,往往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如,进行语言叙述的变式训练,即让学生依据一句话改变叙述形式为几句话。这将有利于学生不囿于已有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新课程教学体现的是开放的文化,只有开放才有空间,才有选择,才有合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求知,学生能想的让他们想,能说的让他们说,能做的让他们做,真正实行开放式教学,以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困惑二:定理背诵,缺乏理解
对策:自主构建,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一些教师为了让孩子们更快地掌握知识,就要求他们背公式、背定理,这一拔苗助长的做法不但不能帮助孩子们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而且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恐惧甚至是厌恶。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理解各不相同。正如奥苏伯尔所说:“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不同的认知结构导致新知识的固着点、同化和顺应的途径、方式、方法、习惯自然各不相同。因此,课程标准多次指出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一思想。只有这样获得的数学才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活的知识,有用的知识。
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有的学生擅长于用形象思维立体地理解数学;有的学生更趋向于用逻辑思维抽象地理解数学。因此,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在适应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理解数学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如《时间》一课中,有学生对1时——1时半这一过程是这样理解地:长长瘦瘦的是分针是叔叔,他跑步跑得快;而那个矮矮胖胖的时针是老公公,他跑得慢。叔叔已经跑半圈了,老公公还只有跑了一小格里的一半。显然,孩子是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的,所以很容易掌握。
因此,只有自主建构过的才是学生自己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东西对学生来说存在着距离感,不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得有多深刻和透彻。对于学生来讲,他们需要的是经过重组后在头脑中留下的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些东西。由此可见,学生需要的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数学,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
困惑三:方法单一,效率低下
对策:贴近生活,增强实用性
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不善于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往往习惯于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认为只要学生在做题时都能做对,那就是好的教学。把本应活泼的课堂变成了传授知识、灌输知识的课堂。
据香港的一项针对当地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以数字、符号、公式等来形容数学,将数学简化成运算. 亦有一些响应带有“课堂数学”的强烈影子,例如认为数学是“用公式计算”和“背方法”的学科,以及“很多计算方法都能得到相同答案”和“答案准确”等,这大概是由于他们的数学观多来自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数学”大多是教导学生如何去运用定理和公式,题目答案唯一。而谈到数学具有实用性的功能只有30%的学生。
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应尽量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直接去提炼数学问题,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联系品德与生活课中的超市购物这一情境,规定每个小朋友只能带20元,又罗列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商品,然后要求他们去购买。孩子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购买方案。紧接着又问,如果只能买三样东西,并且不能超过15元,你会选择哪三样?最后再问,如果要用最少的钱买数量最多的东西又该怎么买?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激起了孩子们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常见问题的兴趣。正如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就是说,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科学;在数学课程中只有超越“科学世界”,关注生活世界,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困惑四:处理教材,舍本逐末
对策:根据实际,恰当处理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应当紧扣教材”,而新课标强调必要时适当地突破教材。后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结合学生实际和当地环境,小则更换一些简便易行的题目,大则适当地改变教科书中某些课时的编排次序等,这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提倡创造性处理教材,不但把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搞得支离破碎、无重点,并且将教科书上很好的内容也处理掉了。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不利用课本上的题目,不按照教材编排意图,而是先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掌握特征,然后出示一个正方体实物用同样的方法教给学生。最后教师问学生:“正方体是一种怎样的长方体!”学生都答不上来,教师只能自己说出“特殊的”三个字。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起来是教师把教材处理后进行教学,是新观念下的教学行为,但实际上是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对立起来让学生学,把课本上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密切联系的“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等重要句子都给“处理”掉了,造成了不良后果。因此,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不能盲目追求处理教材“热”,以致舍本逐末,而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恰当地处理教材,以求高效率。
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需要教师按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设计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应当反思一下,以往我是怎样教学的,通常的教学方法是怎样的?这样的教学方法的特征是什么?是否有助于学生发展,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再看一些教学改革的案例,就会发现,原来教学还可以这样组织,学生还可以这样学习。思考一下,以往教学中学生是什么角色,教师是什么角色,是不是可以尝试改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并想一想,如果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之后会发生什么。把思考付诸于行动之后,迎刃而解地不单单只是困惑……
一、教学观念转变难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封闭,名义上是开放式的,教师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这些老师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学生还是在老师设定的框子内转动。这种教学严重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应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呢?
二、合作学习收效难
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但是很多教
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是流于形式,表现在:时间上没有保证,一个问题给学生讨论,学生才开始说就打住,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问题不分难易,有些根本不需要讨论的很容易的问题也拿来讨论,浪费时间;交流缺乏平等,所谓的合作学习,变成了几个优等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大多数学生成了看客;说是主动探讨,实际是被动应付。老师一声令下,大家开始讨论,并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需要。这样的合作学习收效甚微。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
三、解决问题过程难
“应用题”历来是数学教材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是在新理念指导下从目标、内容到教法的一次全方位改革。《课标》中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所谓“解决问题”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相应地,新教材中已经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的章节,往往以计算伴随着应用相融合的形式编排。这就对一线教师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对应用题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困惑。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应该怎样教学呢?
四、优差学生共进难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师生平等,教学民
主已成风气,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局面已经形成。但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好学生的机会更多,得到了超常的发挥,学困生成了旁观者,得不到独立思考和表现的机会,获益少。这样,学生的成长也就形成了两极分化。在数学教学中,究竟该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共同进步,得到全面的发展呢?
㈤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困惑
提高数学教学实践能力,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更新数学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已刻不容缓。为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作为一线的教师,该如何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呢?我来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抓好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抓好教学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我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如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作业本的使用、作业时间的安排等都有比较具体的指导,在课前课后我十分注意教会学生预习、复习、做作业、练习、反思总结等。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长期坚持,养成习惯,这就形成了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了,就会终身受益,就是学习成功的一半。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多媒体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优化教学环境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我在上课伊始便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龟兔赛跑》的课件,乌龟围绕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花坛跑,兔子围绕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花坛跑,它们同时到达终点,请同学们帮它们算算谁跑得路程长。这道题就是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这节课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新知的兴趣,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了数学,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维的能力。
三、通过知识迁移,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灵活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对知识进行类化,使之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灵活解答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我让学生运用手中的梯形,小组合作,运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寻求解题方法,这时学生便积极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来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小组在探究合作中运用知识的迁移得出了不同的求梯形面积的方法,这肯定比教师讲解的公式记忆的更深刻。
这种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科学地反映了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认知规律,教学中让学生以旧知为依托,通过“迁移”“转化”等思维方式驾驭新知,充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操作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
在学完《圆的面积》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5厘米,现将这个三角形ABC沿一条直线滚动一周,求A点所经过的路程长度。(如图)看着学生满脸困惑的样子,我说出了四个字“动手操作”,学生便纷纷剪下一个等边三角形,按题的要求动手操作起来,一会儿学生便根据自己的操作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完后,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B点和C点所经过的路程长度。
这样的动手操作实践把此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体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五、运用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我就经常组织各种比赛,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以“看谁算得快又对” “看哪组得星多”的形式比赛,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以“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 的形式比赛,这样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获得成功,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六、加强学困生指导,通过转化后进来提高整体水平。
教学中,要想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就不能忽视学困生的教育。他们落后的原因各不相同,就需要教师加强个别指导,因材施教,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在辅导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怎么成功,在其他各门学科中都有亮点,所以我以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的热情、极度的耐心来对待他们,在教学中我循循善诱,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给予他们指导与帮助,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期望与关心、集体的温暖,与此同时,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这样,在压力和动力的双重作用下,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仅“要学会”,而且“学会学”,最终充满信心地向前进。
七、温故而知新,及时巩固新的知识点;
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有许多的东西需要在理解的前提下记忆、应用。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遗忘规律,每周每月都进行复习,因此,在进行练习和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熟记的基础上应用。这样学生的知识应用会有所改进,学生的信心也能有所增强。再有让教师头痛的是学生在做练习或考试中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由此,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遗忘规律,我从错题入手,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中的错题收集汇编,保留错误的答案,并分析错误原因,用红笔写上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在平时有空,加深印象,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大大减少错误率;又能提高解题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会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而不断探索和付出不懈的努力。
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思考哪些问题
一、《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困惑
《新课标》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新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转变教师角色,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学。《新课标》为广大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困惑。
(一)教学目标定位的困惑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幽灵”在教师一贯的教学思想中始终挥之不去,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有的教师只觉得教材改变了,试题的形式、内容、难度也随着改变,因而课堂教学也应顺应这种变化。这种思想反映了教师
对新课标认识上的缺陷:不是为了贯彻新课标、体现新理念、实现新目标而改,而是为了适应教材、适应考试而改,是为新一轮的应试教育而改。其实,新课程重视的是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让学生学到一定的基础知识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由于教师对新课标在认识、行动上还有误区,这就造成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迷茫和摇摆,因此,现在你呼唤素质教育,我却为应试教育奔忙,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这样搞下去,课程改革能成功吗?
(二)创设情境的困惑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又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确,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单纯的数学知识又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兴趣和激情。新课程中把数学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故事或者问题情景,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知识经验。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起来也比较亲切、实在、有趣、易懂。但如果教学情境创设不当,又或者偏离教学目标,不切实际,不着边际,就会形同虚设,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必要吗?
(三)合作、探究的困惑
《新课标》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面对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它的优势,但也给老师带来了困惑。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若把握不好,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较好的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